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6

社会保障经济公平的非均衡发展图书

The Disequilibrium Development of Social Security Economic Equity

SSAPID:101-7527-9295-70
ISBN:978-7-5097-5311-8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从政府先沿海后内陆的经济发展战略、公共财政投入偏差、社会矛盾的优先解决顺序、人口流动、农民的个体劳动关系特征、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初次收入分配差距等多视角分析社会保障经济公平非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引入地理因素的空间相关分析。同时借鉴美国、德国和日本3个国家社会保障从非均衡到均衡演变的发展历程,总结规律。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江华
编 辑:佟英磊;张真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调整与修正经济公平程度是各国社会保障的发展目标

   1.1.2 公平分配社会保障资源是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保障事业终极目标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社会保障概念与属性

   1.2.2 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

   1.2.3 社会保障支出

   1.2.4 经济公平

   1.2.5 非均衡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2 理论基础与评述

  2.1 公共品理论

  2.2 公平理论

   2.2.1 福利经济学的公平思想

   2.2.2 平均主义理论

   2.2.3 罗尔斯的机会均等与分配正义理论

   2.2.4 诺齐克的过程公平理论

   2.2.5 德沃金的权利平等理论

  2.3 社会保障发展模式理论

   2.3.1 国外社会保障发展模式的公平思想

    2.3.1.1 社会福利模式二分法

    2.3.1.2 社会福利模式三分法

    2.3.1.3 社会福利模式四分法

   2.3.2 国内社会保障发展模式公平思想

    2.3.2.1 三维社会保障体系模式

    2.3.2.2 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

    2.3.2.3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模式

    2.3.2.4 五个子系统的社会福利体系模式

    2.3.2.5 公平、普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模式

    2.3.2.6 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模式

  2.4 非均衡发展理论

   2.4.1 增长极理论

   2.4.2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2.4.3 区际经济增长相互传递理论

   2.4.4 区域经济梯度转移论

   2.4.5 倒U形发展理论

 3 社会保障经济公平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1 文献回顾与评述

  3.2 过程系统的内涵与应用

  3.3 社会保障经济公平的过程系统评估模型

   3.3.1 社会保障过程系统相关概念

   3.3.2 社会保障经济公平过程系统静态评估模型

   3.3.3 社会保障经济公平过程系统动态评估模型

   3.3.4 社会保障经济公平过程系统非均衡发展评估模型

    3.3.4.1 两系统关系评估模型

    3.3.4.2 多系统关系评估模型

    3.3.4.3 系统关系度量方法

  3.4 社会保障经济公平非均衡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与定义

   3.4.1 设计原则

   3.4.2 指标体系及定义

   3.4.3 指标设计与选择说明

    3.4.3.1 制度覆盖面与实际覆盖面

    3.4.3.2 制度的统一性和流动性

    3.4.3.3 非均衡指数

    3.4.3.4 标准差和变差系数

    3.4.3.5 城乡均衡度量指标

    3.4.3.6 指标取舍

 4 城乡社会保障经济公平非均衡发展评估

  4.1 文献回顾与评述

  4.2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4.2.1 指标选择

   4.2.2 研究期间说明

   4.2.3 研究区域说明

   4.2.4 数据来源及说明

  4.3 城乡非均衡发展实证分析

   4.3.1 城乡社会保障整体上的非均衡状况

   4.3.2 起点公平的非均衡发展

   4.3.3 过程公平的非均衡发展

   4.3.4 结果公平的非均衡发展

   4.3.5 发展速度的城乡非均衡分析

   4.3.6 适应性的非均衡状态

   4.3.7 城乡均衡的标准分析

  4.4 结论

 5 省际社会保障经济公平非均衡发展评估

  5.1 文献回顾与评述

  5.2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5.2.1 指标选择

   5.2.2 研究期间、区域说明

   5.2.3 数据及来源说明

  5.3 省际非均衡发展实证分析

   5.3.1 省际社会保障支出整体非均衡评估

   5.3.2 过程公平的非均衡评估

   5.3.3 结果公平的非均衡评估

   5.3.4 发展速度的非均衡评估

   5.3.5 适应性状态的非均衡评估

  5.4 省际非均衡发展的聚类分析

  5.5 三大地带的非均衡发展评估

  5.6 结论

 6 社会保障经济公平非均衡发展原因剖析

  6.1 国家发展战略的政策因素

   6.1.1 重城轻乡的发展战略

   6.1.2 先沿海后内陆的发展战略

   6.1.3 财政投入偏差因素

    6.1.3.1 财权与事权不对称

    6.1.3.2 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6.2 社会矛盾的优先排序

  6.3 个体特征的影响因素

   6.3.1 人口流动因素

   6.3.2 农业劳动者个体劳动关系特征的影响

  6.4 制度本身设计因素

  6.5 初次收入分配的差距因素

 7 社会保障经济公平非均衡发展的国际经验

  7.1 比较国家、指标选择与概念界定

   7.1.1 比较国家的选择

   7.1.2 比较指标与数据说明

   7.1.3 概念界定

  7.2 社会保障经济公平非均衡发展的国际实践

   7.2.1 社会保障整体发展水平

   7.2.2 起点公平的非均衡比较

   7.2.3 非均衡到均衡的实践

  7.3 实践与发展规律

   7.3.1 起点公平的非均衡发展规律

   7.3.2 过程公平的非均衡发展规律

   7.3.3 结果公平的非均衡发展规律

   7.3.4 动态公平的非均衡发展规律

  7.4 启示

 8 中国社会保障经济公平均衡发展的建议

  8.1 确立社会保障经济公平非均衡发展的目标

   8.1.1 城乡之间重视起点和过程公平

   8.1.2 省际注重过程公平

   8.1.3 结果公平应确保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匹配性

  8.2 优化制度顶层设计,调整社会保障资源内部结构分配

  8.3 坚持社会保障经济公平非均衡发展的必然性原则

  8.4 选择适合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整合模式

  8.5 缩小初次分配不公平的程度

  8.6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支持制度

  8.7 其他配套措施

 前言

修正与调整经济公平程度是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首要发展目标,我国政府也一直在不断探索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城乡统筹、全体国民共享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对社会保障经济公平的评估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公平均衡发展的理论创新、实践路径均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过程系统为理论基础,从系统整体视角构建五个维度的社会保障经济公平非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对城乡、省际之间经济公平进行指标的数值量化、数据分析,量化公平。本书从政府先沿海后内陆的经济发展战略、公共财政投入偏差、社会矛盾的优先解决顺序、人口流动、农民的个体劳动关系特征、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初次收入分配差距等多视角分析社会保障经济公平非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引入地理因素的空间相关分析。同时借鉴美国、德国和日本3个国家社会保障从非均衡到均衡演变的发展历程,总结规律。

阿拉斯戴尔·麦金泰尔,2003,《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After Virtue:A Study In Moral Theory),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第90页。

阿马蒂亚·森,2006,《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17页。

埃斯平-安德森,2003,《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

安东尼·B.阿特金森、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1992,《公共经济学》,蔡江南、许斌、邹华明译,上海三联书店。

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m),2003,《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33~134页。

安虎森,1997,《增长极理论评述》,《南开经济研究》第1期,第31~37页。

坂脇昭吉、中原弘二,2006,《现代日本的社会保障》,杨河清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庇古,2006,《福利经济学》,朱泱、张胜纪、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

蔡昉、杨涛,2000,《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第11~22页。

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2006,《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经济研究》第6期,第4~15页。

陈丽明,1996,《构建社会保障评价指标与目标初探》,《统计与预测》第5期,第10~12页。

陈宗胜、周云波,2001,《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经济研究》第4期,第14~23、57页。

成思危,2001,《复杂科学与组织管理》,《科学》第1期,第6~8页;《新华文摘》第5期,第147页。

《党史百科》,网址: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65617/173273/10415171.html。

道格拉斯·C.诺斯,1994,《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页。

邓大松等,2000,《中国社会保障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海天出版社。

丁易,1998,《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改革》,《中国工业经济》第6期,第71~76页。

杜能,1986,《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吴衡康译,商务印书馆。

杜玉红、黄小舟,2006,《财政资金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统计研究》第9期,第47~50页。

冯海发、李溦,1993,《我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数量研究》,《经济研究》第9期,第60~64页。

戈森,1997,《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陈秀山译,商务印书馆。

格琳德·辛恩、汉斯-维尔纳·辛恩,2012,《冰冷的启动:从国民经济视角看德国统一》,晏扬译,上海三联书店,第27页。

龚锋、卢洪友,2009,《公共支出结构、偏好匹配与财政分权》,《管理世界》第1期,第10~21页。

郭克莎,2003,《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第60~71页。

国家财政部,《中国财政年鉴》,中国财政杂志社。

国家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1~2011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民政部综合计划司,《中国民政统计年鉴》(1992~2000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编辑部。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2010,《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中国人口出版社,第48页。

国家统计局,2001,《从基尼系数看贫富差距》,《中国国情国力》第1期,第29~30页。

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官网网址: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20427_402801903.htm。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就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国家统计局官网:http://www.stats.gov.cn/。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官网网址: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30221_402874525.htm。

国家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9号),2012年7月11日发布。

哈耶克,1997,《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5页。

郝铁川,2002,《权利实现的差序格局》,《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第112~124页。

何平、李实、王延中,2009,《中国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的公共财政支持研究》,《财政研究》第6期。

何振一、阎坤、雷爱先,1999,《构造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财政体系》,江苏人民出版社。

和春雷,2001,《当代德国社会保障制度》,郑秉文主编,法律出版社。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5,《公共服务供给中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问题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第5期,第3~10页。

胡斌,1996,《农村劳动力流动动机及其决策行为》,《经济研究》第9期,第62~69页。

Harvey S. Rosen,2005,《财政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贾康、白景明,2002,《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经济研究》第2期,第3~9页。

贾康、孙洁,2005,《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机制的研究》,《管理世界》第12期,第60~66页。

贾晓俊、岳希明,2012,《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研究》,《经济研究》第1期,第17~30页。

江华、王筱欣,2008,《城乡社会保障公平“度”的判别与衡量》,第三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文集——《中国社会保障的科学发展》,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蒋俊朋、田国强、郭沛,2011,《中国区域财政支农投入:地区差距的度量及分解》,《中国农村经济》第8期,第33~40页。

杰里米·边沁,2009,《论道德与立法的原则》,程立显、宇文利译,陕西人民出版社。

J.W.福雷斯特,1985,《工业动力学》,胡汝鼎译,科学出版社。

卡尔多,1939,《经济学的福利命题和个人间的效用比较》,载《政治经济学杂志》9月号,第550页。

康锋莉、郑一萍,2005,《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近期文献综述》,《财贸经济》第1期,第68~71页。

柯卉兵,2009,《中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地区差异问题分析》,《公共管理学报》第1期,第55~63页。

柯卉兵,2010,《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公共经济学解析》,《当代财经》第8期,第33~39页。

克里斯塔勒,2010,《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常正文、王兴中译,商务印书馆。

莱昂内尔·罗宾斯,2000,《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朱泱译,商务印书馆。

勒施,2010,《经济的空间秩序》,王守礼译,商务印书馆。

李超民,2009,《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焕彰、钱忠好,2004,《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因果与结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第9期,第38~43页。

李玲、江宇、陈秋霖,2008,《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我国医改30年》,《中国卫生经济》第27卷第2期,第5~9页。

李实,1999,《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第16~33页。

李永友、沈坤荣,2007,《财政支出结构、相对贫困与经济增长》,《管理世界》第11期,第14~26页。

李珍、曹清华,2007,《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中的结构失衡和区域差异研究》,《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137~140页。

理查德·蒂特马斯,2011,《社会政策十讲》,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联邦统计局,1990,《联邦德国统计年鉴》,威斯巴登。

梁雄军、林云、邵丹萍,2007,《农村劳动力二次流动的特点、问题与对策——对浙、闽、津三地外来务工者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第13~28页。

林闽钢,2011,《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战略研究》,《苏州大学学报》第5期,第1~5页。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9,《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毅夫、刘明兴,2004,《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经济研究》第7期,第48~58页。

林治芬,2002,《中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及其转移支付》,《财政研究》第5期,第37~43页。

刘继同,1994,《发展型社会福利与发展型社会工作教育》,《国外社会科学》第11期,第13~16 页。

陆大道、薛凤旋,1997,《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商务印书馆。

陆铭、陈钊,2004,《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经济研究》第6期,第50~58页。

吕学静,2000,《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

吕政、郭克莎、张其仔,2003,《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工业经济》第1期,第48~55页。

罗伯特·诺齐克,2008,《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Anarchy,State,and Utopia),姚大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罗纳德·德沃金,2008,《认真对待权利》(Taking Rights Seri-lusly),信春鹰、吴玉章译,上海三联书店。

洛克,1964,《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第22页。

马骏,1997,《中央向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一个均等化公式和模拟结果》,《经济研究》第3期,第11~20页。

马敏娜,2000,《建立我国社会保障指标体系的设想》,《中国统计》第11期,第19~20页。

迈克尔·J.桑德尔,2001,《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第221 页。

毛捷,2012,《中国社会福利体系适度性研究——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财贸经济》第2期,第36~44页。

穆怀中,2003,《国民财富与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32页。

OECD研究报告,2006,《中国公共支出面临挑战——通往更有效和公平之路》,清华大学出版社。

彭海艳,2007,《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地区差异分析》,《财经研究》第6期,第90~100页。

钱学森,1989,《基础科学研究应该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哲学研究》第3期,第3~8页。

钱学森、于景元、截汝为,1990,《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自然杂志》第1期,第3~10页。

乔治·恩德勒,2002,《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尹继佐等编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秦颖,2006,《论公共产品的本质——兼论公共产品理论的局限性》,《经济学家》第3期,第77~82页。

日本总务省统计研修所,2009,《日本统计年鉴2009年》,总务省统计局发行。

申曙光、郝佳,2008,《中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及其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第三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文集——《中国社会保障的科学发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申曙光、孙健,2009,《论社会保障发展中的七大关系——基于社会公平的视角》,《学习与探索》第4期,第35~39页。

沈洁,2004,《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沈坤荣、张璟,2007,《中国农村公共支出及其绩效分析——基于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经验研究》,《管理世界》第1期,第30~40页。

世界银行,2006,《2006世界发展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

舒晓惠,2006,《社会保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统计与决策》第11期,第26~27页。

宋金文,2007,《日本农村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唐任仲、O.Mejabi,2002,《过程管理技术》,《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第3期,第256~259页。

陶然、徐志刚,2005,《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经济研究》第12期,第45~56页。

滕玉芝、李瑛珊,2003,《对我国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设计研究》,《当代经济研究》第2期,第60~64页。

托马斯·斯坎伦,2006,《平等何时变得重要?》,《学术月刊》第1期,第136~144页。

王诚,2004,《论社会保障的生命周期及中国的周期阶段》,《经济研究》第3期,第98~106页。

王国军,2000,《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初探》,《战略与管理》第2期,第33~44页。

王思斌,2009,《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58~65页。

王延中,2009,《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中国工业经济》第8期,第17~25页。

王云,1999,《我国社会保障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保障指标体系及资金营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4期,第32~34页。

温涛、王煜宇,2005,《政府主导的农业信贷、财政支农模式的经济效应——基于中国1952~2002年的经验验证》,《中国农村经济》第10期,第18~27页。

乌日图,2003,《医疗保险制度国际比较》,化学工业出版社,第88页。

吴忠民,2004,《从平均到公正: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社会学研究》第1期,第75~89页。

信长星,2008,《关于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思考》,《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第2~9页。

信卫平,2002,《公平与不平》,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119页。

徐梦秋,2001,《公平的类别与公平中的比例》,《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第35~43页。

徐倩、李放,2012,《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差异与结构:1998~2009年》,《改革》第2期,第47~52页。

许飞琼,1996,《社会保障指标及其体系研究》,《经济评论》第3期,第35~40页。

杨翠迎,2005,《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及统筹改革思路》,《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4期,第12~19页。

杨翠迎、何文炯,2004,《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公共管理学报》第3期。

杨静,2009,《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西方公共产品理论批判性解读》,《教学与研究》第8期,第17~22页。

杨瑞龙,1998,《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经济研究》第1期,第3~10页。

杨少华、蔡启奋,2000,《城市社会保障统计与评估指标体系之研究》,《中国统计》第10期,第23~24页。

杨燕绥,2006,《社会保障:最大项公共品之一》,《中国劳动保障》第4期,第20~21页。

杨友麒、成思危,2002,《知识经济时代的过程系统工程——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的趋势》,《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8期,第1~15页。

姚玲珍,2009,《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

姚枝仲、周素芳,2003,《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世界经济》第4期,第35~44页。

尹恒、康琳琳、王丽娟,2007,《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研究》,《管理世界》第1期,第48~55页。

于树一,2007,《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探析》,《财政研究》第7期,第27~29页。

约翰·凯克斯,2005,《反对自由主义》(Against Liberalism),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第159~160 页。

约翰·罗尔斯,2009,《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2005,《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03页。

曾军平,2000,《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平衡效应研究》,《经济研究》第6期,第27~32页。

张立光、邱长溶,2003,《社会保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管理评论》第2期,第13~16、58页。

张卓元,1998,《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回顾与展望》,《经济研究》第3期,第15~22页。

赵耀辉,1997,《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经济研究》第2期,第37~42、73页。

赵忠,2004,《中国的城乡移民——我们知道什么,我们还应该知道什么?》,《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第517~536页。

郑秉文,2008,《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发展与挑战》,《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第2~17页。

郑秉文,2009,《中国社会保障制度60年:成就与教训》,《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第2~18页。

郑功成,200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功成,2008,《中国社会保障30年》,人民出版社,第11页。

郑功成,2008,《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人民出版社。

郑杭生,2009,《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第10~19页。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198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第122页。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992,《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第52页。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人民网官网,http://cpc.people. com.cn/GB/64184/64186/66677/4493828.html。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09,《中国发展报告2008/09:构建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中国发展出版社。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组,2000,《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反思与重构》,《社会学研究》第6期,第49~65页。

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2012,《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乡镇企业年鉴编辑组,1999,《中国乡镇企业年鉴》,中国农业出版社。

周飞舟,2006,《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第100~115页。

周弘,2011,《30国(地区)社会保障制度报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周沛,2007,《社会福利体系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周其仁,1995,《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上)——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管理世界》第3期,第178~189页。

周其仁,1995,《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下)——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管理世界》第4期,第147~155页。

周其仁,1997,《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管理世界》第5期,第81~100页。

周叔莲,1998,《二十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第44~58页。

周业安,2000,《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经济研究》第5期,第3~11页。

周章玉、杨少华、成思危、华贲,2000,《过程工业企业模型系统及战略建模》,《化工进展》第5期。

朱玲,2010,《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第2~12页。

朱庆芳,1990,《建立社会保障指标体系的设想和对1988年社会保障指标的简要分析》,《社会科学辑刊》第3期,第33~36页。

朱庆芳,1995,《我国社会保障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社会学研究》第4期,第118~122页。

Adalbert Uelner. 2002. “Sozialleistungdynamik in West-und Ostdeutschland.”Institut Finanzen e.V.,Bonn,im Mai,die IFST-Schrift No.396,S.109.

Albert O. Hirschman.1961.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Yale University Press.

Alexandera W.,Cappelen ole,Frithjof Norheim.2006.“Responsibility,Fairness and Rationing in Health Care.”Health Policy,76:312-319.

Anders Ljungberg.2002.“Process measur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32(4):254-287.

Barro R.,Sala-I-Martin X. 1995.Economic Growth . New York:McGraw-Hill.

Becker,G.S.,Murphy,K.M.,Tamura,R.,Oct.1990.“Human Capital,Fertility,and Economic Growth.”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8,No.5,S12-S37.

Bellettini,G. & Ceroni,C.B.1999.“Is Social Security Really Bad for Growth?”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Vol.2,796-819.

Bellettini,G. & Ceroni,C.B.2000.“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An Empirical Assessment.” Research in Economics,Vol.54,249-275.

Brian Barry.1989.Theories of Justice,Berkeley,Ca-lif. Unive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3-9.

Buchanan,J.M. 1965.“An Economic Theory of Clubs.”Economica,Vol .32,pp.1-14.

Case Anne & Rosen Harvey.1993.“Budget Spillovers and Fiscal Policy Interdependence.”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52:285~307.

Chan. 1995.“Migration Controls and Urban Society in Post一Mao China.” Working Paper,No. 95-2,Seattle Population Research Center,University of Washington,Battelle.

Colin Armistead & Simon Machin.1998.“Business Prpcess Management:Implicatioms For Produetivity In MultStage Service Networks.”International Joum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9(4):323-336.

David Gauthier. 1986.Morals by Agreement,Oxford,Clarendon Press,p.218.

Deininger,Klaus & Olinto,Pedro.2000.“Asset Distribution.Inequality and Growth.”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

Deutsch,M.1985.Distributive Justice: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

Dietrich Orlow.1995.“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1871 to Present.”New Jersey,52.

Eister,J.1992.Local Justice:How Institutions Allocate Scarce Goods and Necessary Burdens .Russel Sage,NewYork.

Feldstein,M.& Sep-Oet.1974.“Social Security,Induced Retirement,and Aggregate Capital Accumulation.”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82,905-926.

Follan,S.,Goodman,A.C.,& Stano,M.2004.The Economics of Health and Health Care. 4th edition,Pearson Prentice Hall.

Francois Perroux.1950.“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ication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64,pp. 89-104.

Francois Perroux.1955.“A Note on the Notion of Growth Pole.”Economie Appliquee,nos 1 and 2.

Franz Ruland.2008.“Die Systeme der Alterssicherung.”In Franz Ruland & Bert Ruerup,Alterssicherung und Besteuerung,Betriebswirschaftlicher Verlag dr. Th. Gabler,S.57.

Franzland.2008.“Ueberblick Ueber Die Alterssicherung in Deutschland.”In Franz Ruland & Bert Ruerup,Alterssicherung und Besteuerung,Betriebswirtschaftlicher Verlag Dr. th. Gabler,S.27.

Friedman,Milton & Rose Friedman. 2005.“Free to Choose,New York:Harcout,Brace,Jovanovich,1980,pp.102-107. Rothenburg.Eric Social Security:A Macroeconomic Issue.”The CPA journal.

Galenson,W.1968.“Soci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Quantitative Approach.”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 Review,Vol.21,No.4,559-569.

Geoffrey,Kollmann.2000.“Social Security:Summary of Major Changes in the Cash Benefits Program.washington,D.C.”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

Gunnar Myrdal.1957.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Gerald Duckworth & Co.

Harald Deisler.2008.“Die Alterssicherung der Landwrite.”In Franz Ruland & Bert Ruerup,Alterssicherung und Besteuerung,Betriebwirtschaftlicher Verlag Dr. Th. Gabler,S.76ff.

Harold L. Wilensky & Charles Nathan Lebeaux.1958.Industrial Society and Social Welfare:The Impact of Industrialization on the Supply and Organization of Social Welfare Serv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Russell Sage Foundation.

Hatfield et al.1985.“Equity and intimate relations:recent research.”In W.Ickes(Ed.),Compatible and Incompatible Relationships.New York:Springer Verlag,pp.91-118.

Hayek,F.A.1973.Law,Legislation and Liberty:Rules and Order(I).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effrey G. Williamson.1965.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 University of Chicago.

J.A.Olsen.1997.“Theories of Justice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riority Setting in Health Care.”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6:625-639.

Kym Anderson & Yujiro Hayami.1986.“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gricultural Protection,East Asia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Sidney:Allen & Unwi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Australia-Japan Research Centr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Lambrecht,S.,Michel,P.,& Vidal,J.2005.“Public Pensions and Growth.”European Eeonomic Review,Vol.49,1261-1281.

Lee.,Everett S.1966.“A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54(3):47-57.

Lindheim C,Totland T,& Lien K M.1996. “Enterprise Modeling-A New Task for Process Systems Engineers.” Comp & Chem Engng,20(suppl.):S1527-S1532.

Lyman U.Porter and Edward E.Lawler,1968,Managerial.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 Homewood,IIi.:Richard D.Irwin,Inc.

Manski,C.2000.“Economic Analysis of Economic lnteraction.”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4:115-136.

Michael Hammer.1990.“Reengineering Work:Don’t Automate,Obliterate.”Harvard Business Review,68(4):104-112.

Michael Lipton.1993.“Urban Bias:Consequences,Class and Causality.” Journal of Development,Studies,4:229-257.

Mundlak,Yair.1979.“Intersectoral Factor Mobility and Agricultural Growth: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ource Institute.”Research Report .

Olson,M.1965.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avallion,Martin.1998.“Does Aggregation Hide the Harmful Effects of Inequality on Growth?”Economics Letters,Vol(61),pp. 73-77.

Ravallion,M.2009.“Decentralizing Eligibility for a Federal Antipoverty Program:A Case Study for China.”In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Vol.23.No.1,pp.1-30.

Raymond Vernon.1966.“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80,No. 2,pp. 190-207.

Revelli Frederieo. 2002.“Local Taxes,National Politics and Spatial Interactions in English District Election Results,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8(2):281-299.

Revelli Frederieo. 2003.“Roaction or Interactlon?Spatial Process identication In Multitiered Government Structures. ”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53(l):29-53.

Roberts,Kenneth. 2000.“Chinese Labor Migration:Insights from Mexican Undocumented 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West,Loraine & Zhao Yaohui(eds.)Rural Labor Flows in China,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Rogers B.1995.“Computer Integrated Management:An Industrial Perspective on Future.” Comp. & Chem Engng,19:(suppl.)S543-S551.

Rosen,Sherwin.1987.“The Theory of Equalizing Differences.”In Ashenfelter and Layard(eds.),Handbook of LaborEconomics.

R. M. Hare.1975.“Rawls’ Theory of Justice.”In Norman Daniels ed. Reading Rawls,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pp.81-107.

Samuelson P.A.1954.“The Pure Theory or Public Expenditure.”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36(4):387-389.

Sandy Freret.2006.“Spatial Analysis of Horizontal Fiscal Interactions on Local Public Expenditures:The French Case.”Working Paper .

Sjastaad,Larry.1962. “The Cost and Returns to Human Mig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0(5):80-93.

Thomas H.DavenPort & Jalnes E.Short.1990.“The New Industrial Engineering: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Process Redesign.”Sloan Management Review,31(4):11-27.

Thomas R.Gulledge & Rainer A.Sommer.2002.“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Public Sector Implications.”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mal,8(4):364-376.

Tiebout C.M.1956.“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64,No.5,pp.416-424.

Todaro,Michael P.1969.“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9:138-148.

Tsuneo Tanaka.1978.“Medical Care in Japan,Yesterday,Today,and Tomorrow.”Social Science & Medicine.Part A:Medical Psychology & Medical Sociology,12:479-483.

US Census Bureau.2008.“CPS Health Insurance Definition.”http://www.census.gov./hhes/www/hlthins/ hlthinstypes.html.

Victor George & Paul Wilding. 1976.Ideology and Social Welfare.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Wang,Feng & Zuo,Xuejin.1999.“Inside China's Cities:Institutional Barri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Urban Migran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AEA Papers & Proceedings May.

W.Alonso.1980.“Five Bell Shapes in Development.” Papers,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45:5-16.

X.Sala-I-Martin. 1996.“Regional Cohesion:Evidence and Theories of Regional Growth and Convergence.”European Eeonomic Review,Vol.40,Issue 6,1325-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