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3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研究图书

SSAPID:101-7512-2720-33
ISBN:978-7-5201-0361-9
DOI:
ISSN:
关键词:

春秋战国 楚国 官制

[内容简介]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强国。楚国不仅有独特的文化,而且有自成体系的官制。楚国的官制比较完整,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研究楚国官制对于认识楚国典章制度,认识楚国官制在先秦官制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对后代官制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楚国官制也是楚国政治制度史乃至先秦政治制度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书全面、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楚国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以及职官的管理制度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谭黎明
编 辑:陈凤玲;关少华;郭锡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后记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楚国中央官制的设置

  第一节 楚国家的建立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令尹的设置

   一 “令尹”的由来

   二 令尹人选

   三 令尹的职权

    (一)政治权

    (二)军事权

    (三)司法权

    (四)外交权

   四 楚王对令尹职权的限制

    (一)不准令尹结党营私,危害王权

    (二)不准令尹自行其是,违背王命

    (三)不准令尹依仗权势,侵害小国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中央主要部门职官的设置

   一 军事职官

    (一)莫敖

    (二)司马(大司马)

    (三)左司马、右司马

    (四)左尹、右尹

    (五)柱国(或称上柱国)

    (六)环列之尹、 尹、大 、 、

    (七)左 、右 、

    (七)宫厩尹、中厩尹、大厩(尹)和监马尹

     1.宫厩尹

     2.中厩尹

     3.大厩(尹)、厩佐、厩右马

     4.监马尹

    (八)大将军、将军、裨将军、上将军

    (九)军正

    (十)右领

    (十一)嚣尹

   二 司法职官

    (一)司败

    (二)左尹

    (三)廷理

    (四)司

    (五)敔公

    (六)正、大正、少正、正差

    (七)旦

    (八)疋

    (九)宰、宰尹、少宰尹

    (十)秀、義

    (十一)士师

    (十二)五官

   三 工官

    (一)工尹

    (二)蓝尹

    (三)连尹

    (四)陵尹、陵迅尹

    (五)玉尹

    (六)集尹

    (七) 尹、 (令)

    (八)吏臣和工师

    (九)集醻

    (十)工师、工大人

    (十一)工正

   四 史官

    (一)左史

    (二)大史、右史、正史、 史、迅 史

   五 宫廷教育职官

    (一)大师

    (二)师和少师

    (三)傅、太傅、少傅

    (四)保

    (五)三闾大夫

   六 乐官

    (一)乐尹

    (二)乐师

    (三)乐人、乐人

    (四)泠人

   七 神职官员

    (一)卜尹(开卜大夫)

    (二)龜尹

    (三) 尹

    (四)寝尹、寝 (令)

    (五)太卜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其他中央职官的设置

   一 箴尹

   二 郎尹

   三 主酒吏

   四 封人

   五 莠尹

   六 太官

   七 太宰

   八 少宰

   九 阍和大阍

   十 正仆人

   十一 铜官

   十二 市令

   十三 郎中

   十四 谒者

   十五 御士

   十六 左徒

   十七 典令

   十八 庖宰、监食

   十九 集厨尹

   二十 粟客

   二十一 司宫

   二十二 新造

   二十三 迅、迅尹、御

   二十四 豚尹

   二十五 司豊、集兽

   二十六 右 尹、大 尹、 尹

   二十七 中 、 人

   二十八 新官 、玉

   二十九 宵

   三十 婁、正婁

 第二章 楚国地方官制的设置

  第一节 春秋时期楚国县制的产生

   一 县的起源

   二 楚首创县制

   三 灭国置县设尹

    (一)灭国

    (二)置县

     1.权

     2.那处

     3.申

     4.息

     5.邓

     6.商

     7.许

     8.期思

     9.沈

     10.析

     11.郧

     12.蔡

     13.陈

     14.白

     15.东西二不羹

     16.城父

     17.武城

     18.叶

     19.棠

     20.吕

     21.上庸

     22.

     23.湖阳

     24.成

    (三)设尹(公)

   四 置县设尹(公)的评价

   五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其他地方职官的设置

    (一)小令尹

    (二)关吏

    (三)郊尹

    (四) 司马

    (五)连嚣

    (六)少司马

  第二节 战国时期楚国县制的变化及其郡的产生

   一 战国时期楚国县制的变化

   二 战国时期楚国郡的产生

  第三节 基层行政机构

   一 里

   二 社

   三 州

   四 乡

  第四节 地方行政组织的补充——战国时期楚国的封君制

   一 战国时期楚国封君概况

   二 战国时期楚国封君制的特点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职官的管理制度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选官标准与原则

   一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选官标准

   二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选官原则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职官的考核奖惩制度

   一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职官的考核制度

   二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职官的奖惩制度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与中原诸国官制的比较

  第一节 楚国与中原诸国政权体制的比较

  第二节 楚国与中原诸国官名爵制的比较

  第三节 楚国与中原诸国宰辅制度的比较

   一 楚国与中原诸国宰辅名称不同

   二 楚国与中原诸国宰辅人选来源与选拔方式不同

   三 中原诸国皆设相置将而楚国宰辅始终称令尹

   四 楚国与中原诸国宰辅权力的比较

 第五章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的影响

  第一节 楚国官制对楚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楚国官制对中原诸国官制的影响

   一 对曾国官制的影响

   二 对赵国官制的影响

   三 对韩国官制的影响

   四 对晋国的影响

  第三节 楚国官制对秦末农民起义军建制的影响

   一 楚国官制对陈胜、项羽建制的影响

   二 楚国官制对刘邦早期汉制的影响

 第六章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僚机构中王权的加强

  第一节 楚国专制王权对族权的打击

   一 楚国王权与族权联合执政

   二 楚国王权与族权矛盾的产生

   三 楚国若敖氏之族的衰落

  第二节 楚国官僚机构中王权的加强

   一 楚国王室公子执政

   二 楚国的君位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

   三 楚国的法制

  第三节 楚国专制王权对楚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 吴起变法

   二 楚国贵族政治的保守与无能

   三 专制王权导致楚国的灭亡

 结语

 附录

 Abstract

楚国历史悠久,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的强国。它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且有自成体系的官制。楚国的官制最为完整,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是史学研究中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第一,由于楚国官制比较完备,因此,研究楚国官制,对于认识楚国的典章制度的特点,认识楚国官制在先秦官制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对后代官制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研究楚国官制,也是楚国政治制度史乃至先秦政治制度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二,楚国在中央实行令尹制。令尹是楚王的宰辅,一方面,令尹位尊权重,拥有政治、军事、司法和外交等大权,另一方面,他又受楚王的全面监督和严格控制,决不能仗其权力与楚王抗衡。楚国这种独特的官制,鲜明地体现出它集权政治的特点。这种集权政治与以后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政治相比,还只是一种雏形,但是它为以后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巩固,开了先河。对于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研究后世君主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楚国在地方实行县制。楚国是春秋时期最早实行县制的国家。春秋时期楚国县制并不完善,但是它为战国、秦汉以后郡县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蓝本和发展的模式。正如顾颉刚先生在《春秋时代的县》(见《禹贡》第7卷第6、7期合刊,1937)中说:“(楚县)是完全打破封建制度的秦始皇的郡县制的先声了。”另外,楚国的县是楚王用来管理国家的地方行政组织,楚王可以把县的长官县尹(公)随意调动,把他们当作一般官员来使用,因此,楚国的县制为楚国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奠定了基础。另外,研究楚国县制,对于深入研究春秋时期楚国的迅速强大、我国县制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江淮地区县级政区的建置沿革,都具有重要意义。第四,从楚国县制的起源看,楚国政府机构中已经孕育了官僚制度的萌芽。在县制以前,楚国实行分封制,分封制就是君主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臣属,臣属在封土内实行世袭统治,而“官僚制度”是一种依靠职业官吏的行政制度,官吏的职责一般是被明确规定的。春秋时期楚国灭国为县,对新占领的土地不实行分封,而是设县,派县尹(公)治理。县尹(公)的任用原则是选贤任能。楚王对县尹(公)具有任命权,可以随时更换调动,县尹(公)的官职不世袭。县尹(公)没有封邑,可能以粮食为其俸禄。楚国用“担”来计算俸禄,有“禄万担”的。由此看来,春秋时期楚国至少已经有了原始的官僚政府。因此,可以断言,春秋时期楚国县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萌芽。第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从中央到地方,职官的人选几乎全部出自王族血统,是王族血统范围内的任人唯贤。这种选官办法,使楚国逐步形成了贵族政治体制。这种贵族政治体制使楚国的政治制度呈现保守落后的特点。这种保守落后的政治制度,最终导致楚国的灭亡。第六,楚国官制与中原诸国官制不同,它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中央一直不设相、置将,宰辅名称一直称“令尹”。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一个“中分天下”的强国,所以楚国官制对周围国家一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楚国官制,对于深入探讨先秦官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管窥所见,在本书之前,国内外史学界似还未有用马列主义的国家理论作指导,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进行系统的、细致的、科学的整理和研究。另外,随着考古出土的文字资料的不断出现,随着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对既往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的许多观点有必要进行重新认识与考察,有鉴于此,笔者决定对此课题做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一 楚国中央官制的设置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央政府统治机构。中央政府职官众多,其中以辅佐楚王、地位显赫的令尹为最尊贵。在百官中令尹的权力极大,《说苑·至公》云:“(令尹)执一国之柄。”令尹集政治、军事、司法和外交大权于一身。然而,令尹的一切职权以至本人的升黜任免,均受制于楚王。令尹的人选必须由楚王决定,令尹的职任还受楚王全面监督,如有贪枉失职,就要受到楚王的严厉制裁,决不能仗其权力与楚王抗衡。楚国这种独特的官制,鲜明地体现出楚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特点。楚国中央政府中的军事职官除令尹外,还有司马(大司马)、左司马、右司马、左尹、右尹、柱国等。在楚国军队中楚王是最高军事统帅,其他任何人不论是令尹、司马、柱国还是县尹(公)都不能越过楚王随意调动军队进行军事活动。可见,军权的集中也体现出楚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特征。楚国的中央职官还有司法职官司败、左尹和廷理,手工业职官工尹、蓝尹、连尹、陵尹、玉尹等,史官左史,宫廷教育职官师、保、傅等,此外还有乐官乐师、乐人和泠人,卜筮官等。这些中央职官都在楚王控制之下,他们与楚王一起共同打造了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楚国统治集团。二 楚国地方官制的设置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在地方最早设置县,春秋时期楚国的县均设在边境,具有军事重镇性质,同时也具有地方行政组织萌芽的性质。设县后由楚王派遣县尹(公)对各县进行治理,并非世袭,这意味着中国古代地方官僚制度的萌芽。县尹(公)不实行世袭制,可见楚国县制具有中央集权的性质。到战国时期,楚国亦出现了“郡”,但是,这时期的郡,只是具有军事职能,联县为郡,组成郡一级军事组织,以增强军事实力,适应战争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地方行政组织。郡不统辖县的行政事务,没有形成郡、县相统的两级地方行政组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在县以下普遍设立了地方基层行政机构,即里、社、州、乡。里、社、州、乡等作为国家权力的延伸,是此时楚国国家组织发展成熟的产物。里、社、州、乡的职官是地方基层行政机构的最高长官,他们担负着直接治民的重要职责。楚国的基层行政机构是与楚县相一致的中央集权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国时期的楚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实行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楚王的权力大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辖更为严格。楚国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进入战国时期逐渐走向成熟。然而战国时期,楚国境内还存在着大量的封君封邑。这些封君封邑是西周、春秋分封卿大夫的继续,但是和旧的封建诸侯、卿大夫的制度有着实质性的不同,尤其是从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封君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其产生的历史影响日趋微弱。因此我们认为,战国时期楚国的封君制,是郡、县地方行政组织形式的补充,不影响楚国加强中央集权。三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职官的任用和奖惩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选官制度有自己的特点,即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职官,基本上出自王族血统,是王族血统范围内的任人唯贤。楚国政权在春秋初期曾掌握在若敖氏手中,春秋中期,又为王室公子所把持,战国时期又形成屈、景、昭联合执政的局面,楚国统治集团的人选无论怎样变换,总是出自楚国王族及其分支所形成的贵族。楚国政权为王室贵族所控制。依据宋公文先生统计,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共有令尹46人,其中楚籍42人、外籍4人。在42名楚人中,已知出身的39人,无一例外,全部出自王族。其余出身不明的3 人,也当为王子王孙或大宗分支的后裔。楚国选拔令尹是在王族血统范围内选贤任能,不搞世袭制,这种选拔方式虽然有宗法血缘色彩,但较之官传子孙的世官制,无疑是一个进步。令尹之外其他主要职官如司马以及地方的县尹(公)等也同令尹的选拔方法一样,都是按王族血统范围内任人唯贤的原则,择优录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选官制度,亦反映出楚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即楚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贵族政治体制的国家。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对各级职官的考核权掌握在楚王手中,楚王通过考核来任免和选拔职官,实际上控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人事权,这是楚国中央集权的贵族政治体制逐渐得到加强的一个重要标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对职官的奖惩,以考核为基础,考核的结果与奖惩相结合,按赏功罚过的原则,优者升、劣者免。奖励措施主要有赏爵、加禄等,处罚形式主要有贬爵、夺禄、降职等。四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的特色和影响比较楚国与中原诸国政权体制可知,春秋时期,中原诸国王室衰微、政权下移、大夫专权,而楚国王室强大,中央集权的性质更加明显。楚国职官名称和爵制与中原诸国不同,但在职官分设上与中原诸国大致相似,也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楚国经春秋历战国,宰辅名称一直称“令尹”,宰辅只设令尹一人。而中原诸国则不但名称与楚国不同,而且宰辅不止一人。另外,楚国与中原诸国宰辅的人选来源与选拔方式也不同。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一直是令尹,战国时期中原诸国皆设相、置将,楚国始终没有设相、置将,仍称令尹而不改。楚县的长官县尹(公)不世袭,楚县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楚国的官制对当时的曾国、赵国、韩国等国的官制都有影响,甚至对后世秦末农民起义军的建制亦有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官制系统完整,无论是中央官制、地方官制,还是选官制度、奖惩原则,都充分体现出楚国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贵族政治体制的鲜明政治特点。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5。

[2]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

[3]列宁:《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60。

[4]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5]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

[6]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

[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8]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

[9]左丘明:《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0]刘向:《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

[12]郦道元:《水经注》,商务印书馆,1958。

[13]黄汝盛:《日知录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4]董说:《七国考》,中华书局,1956。

[15]《世本》,宋衷注,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

[16]程公说:《春秋分记》,《四库全书》本,第15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7]刘向:《新序》,《四部丛刊初编·子部》,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宋刊本。

[18]姚彦渠:《春秋会要》,中华书局,1955。

[19]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20]朱彬:《礼记训纂》,中华书局,1996。

[21]马骕:《绎史》,中华书局,2002。

[22]梁绳玉:《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1。

[2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24]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

[25]阮元:《十三经注疏》之《春秋穀梁传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6]《竹书纪年》,沈约注,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37。

[27]《逸周书》,孔晁注,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

[28]孙诒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1986。

[29]《鹖冠子》,《四部丛刊初编·子部》,上海商务印书馆,宋刊本。

[30]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第五册)之《管子》,中华书局,1954。

[31]郑樵:《通志》,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35。

[32]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1988。

[33]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34]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中华书局,1983。

[35]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1932。

[36]罗振玉:《殷墟书契续编》,1933。

[37]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

[38]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

[39]詹子庆:《先秦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40]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1]张鹤泉:《周代祭祀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

[42]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

[43]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44]罗运环:《楚国八百年》,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45]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46]缪文远:《七国考订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7]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8]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9]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50]杨权喜:《楚文化》,文物出版社,2000。

[51]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52]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53]陈恩林:《逸斋先秦史学术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5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

[55]朱德熙:《战国文字资料里所见的厩》,《出土文献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

[56]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文物出版社,1985。

[57]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日本东京文求堂,1932。

[58]刘雨、卢岩:《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中华书局,2002。

[5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1。

[60]徐中书:《殷周金文集錄》,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61]吕文郁:《周代采邑制度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

[62]李玉洁:《楚史稿》,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63]宋公文:《楚史新探》,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64]沈玉成:《左传译文》,中华书局,1987。

[65]裴默农:《春秋战国外交群星》,重庆出版社,1988。

[66]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7]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

[68]何光岳:《楚灭国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9]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

[70]吕绍刚:《庚辰存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1]左言东:《先秦职官表》,商务印书馆,1994。

[72]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考古大事记》,文物出版社,1984。

[73]徐鸿修:《先秦史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74]阎步克:《品位与职位》,中华书局,2002。

[75]张正明:《楚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76]张正明、刘玉堂:《荆楚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77]张正明:《楚史论丛(初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78]陈立民、石桂芬等:《中国历代职官辑要》,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

[79]郭仁成:《试探楚工官》,湖南省社会科学院,1984。

[80]周振鹤:《地方行政制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81]李玉洁:《楚国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82]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83]柏铮:《中国古代官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84]张正明:《楚文化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85]谭戒甫:《屈赋新编》,中华书局,1978。

[86]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文集》第4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87]湖北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楚国编年资料》,铅印本。

[88]河南省考古学会等:《楚文化觅踪》第4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89]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

[90]向宗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

[91]陈广忠:《淮南子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92]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93]陈厚耀:《春秋氏族谱》,《四库全书》本,第17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4]洪兴祖:《楚辞章句补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95]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96]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97]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

[98]陈大庚:《周礼序官考》,中华书局,1991。

[99]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

[100]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01]林沄:《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102]周书灿:《中国早期国家结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

[103]李亚农:《西周与东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

[104]陈长琦:《中国古代国家与政治》,文物出版社,2002。

[105]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06]沈起炜:《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107]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08]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9]刘正:《金文氏族研究》,中华书局,2002。

[110]王超、高文俊、谢青:《中央职官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11]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112]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113]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114]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15]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武汉出版社,1995。

[116]白刚:《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96。

[117]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

[118]秦克诚点校《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1994。

[1]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三)》,《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

[2]于省吾:《鄂君启节考释》,《考古》1963年第8期。

[3]郝本性:《试论楚国器铭中所见的府和铸造组织》,《楚文化研究论集》,荆楚书社,1987。

[4]包山墓地竹简整理小组:《包山2号墓竹简概述》,《文物》1988年第5期。

[5]陈彦昭:《湖北随县城郊发现春秋墓葬和铜器》,《文物》1980年第1期。

[6]赵世纲、刘笑春:《五子午鼎铭试释》,《文物》1980年第10期。

[7]裘锡圭:《谈谈随县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文物》1979年第7期。

[8]江西省历史博物馆、靖安县文化馆:《江西靖安出土春秋徐国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

[9]罗运环:《古文字资料所见楚国官制研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2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

[10]刘信芳:《〈包山楚简〉职官与官府通考(上、下)》,《故宫学术季刊》(台北)第15卷1、2期,1997。

[11]李学勤:《马王堆帛书与鹖冠子》,《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

[12]杨宽:《西周时代的楚国》,《江汉论坛》1981年第5期。

[13]熊传新:《楚国的丝积业》,《江汉论坛》1982年第8期。

[14]杨宽:《春秋时代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4期。

[15]〔日〕增渊龙夫:《关于春秋时代的县》,《一桥论丛》1957年第38卷第4期。

[16]晁福林:《论战国相权》,《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17]何浩:《论楚国封君制的发展与演变》,《江汉论坛》1991年第5期。

[18]刘泽华、刘宗泉:《战国时期的食邑与封君述考》,《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

[19]宋公文:《春秋时期楚司马系列考述》,《江汉论坛》1986年第6期。

[20]杨升南:《名称与中原不同的楚国官制》,《文史知识》1984年第2期。

[21]唐嘉弘:《释“莫敖”》,《江汉论坛》1984年第11期。

[22]徐俊:《春秋时期的楚军建制》,《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

[23]刘玉堂:《楚官补考》,《荆州师专学报》1990年第3期。

[24]晁福林:《先秦时期爵制的起源与发展》,《河北学刊》1997年第3期。

[25]〔美〕顾立雅:《中国官僚制度的开始:县的起源》,《中国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1期。

[26]吴永章、舒之梅:《楚令尹浅说》,《江汉论坛》1980年第6期。

[27]苏秉琦:《楚文化探索中提出的问题》,《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

[28]俞伟超:《关于楚文化发展的新探索》,《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

[29]俞伟超:《先楚与三苗文化的考古学推测》,《文物》1980年第10期。

[30]罗运环:《论楚国家的形成》,《江汉论坛》1986年第7期。

[31]何光岳:《楚“敖”考》,《求索》1986年第1期。

[32]刘先枚:《楚官源流考索》,《江汉论坛》1982年第8期。

[33]左言东:《楚国官制考》,《求索》1982年第1期。

[34]王廷洽:《楚国诸敖考释》,《江汉论坛》1986年第9期。

[35]刘信芳:《楚国诸敖琐议》,《江汉论坛》1987年第8期。

[36]杨权喜:《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的探讨》,《江汉考古》1989年第4期。

[37]宋公文:《春秋前期楚北上中原灭国考》,《江汉论坛》1982年第1期。

[38]张君:《春秋时期楚国上层文化面貌初探》,《学术月刊》1985年第12期。

[39]何浩、张君:《试论楚国的君位继承制》,《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4期。

[40]宴贵昌:《春秋楚王权与楚国政治地理结构》,《江汉论坛》1998年第3期。

[41]刘秉中、李丽:《楚国公族姓氏考略》,《江汉考古》1999年第1期。

[42]马世之:《楚国公室问题拭探》,《江汉考古》1990年第2期。

[43]徐少华:《春秋楚县的几个问题》,《江汉论坛》1990年第2期。

[44]杨范中、祝马鑫:《春秋时期楚国集权政治初探》,《江汉论坛》1981年第4期。

[45]林维纯:《关于屈原与楚王的姓氏及其他》,《学术研究》1983年第2期。

[46]张君:《试论春秋时期楚国的春官》,《江汉论坛》1987年第1期。

[47]罗尔纲:《楚国建国考》,《天津益世报》1935年12月24日。

[48]姜亮夫:《三楚所传古史与齐鲁三晋异同辨》,《历史学》1979年第4期。

[49]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县》,《禹贡》卷7第6、7期合刊。

[50]齐思和:《楚终战国之世未置相考》,《中国史探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1]蔡靖泉:《楚国的“莫敖”之官与“屈氏”之族》,《江汉论坛》1992年第2期。

[52]杨宽:《西周中央政权机构剖析》,《历史研究》1984年第1期。

[53]刘玉堂:《论楚国家的形成和春秋战国时期楚的社会形态》,《江汉考古》1994年第4期。

[54]顾久幸:《春秋楚、晋、齐三国县制的比较》,《楚文化觅踪》,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55]夏渌:《铭文所见楚王名字考》,《江汉考古》1985年第4期。

[56]李零:《楚公逆镈》,《江汉考古》1983年第4期。

[57]黄锡全:《楚器铭文中“楚子某”之称谓问题辨证》,《江汉考古》1986年第4期。

[58]孙启康:《楚器〈王孙遗者钟〉考辨》,《江汉考古》1983年第4期。

[59]李学勤:《论包山简中一楚先祖名》,《文物》1988年第8期。

[60]吴郁芳:《包山二号墓墓主昭佗家谱考》,《江汉论坛》1992年第11期。

[61]刘信芳:《〈包山楚简〉中的几支楚公族试析》,《江汉论坛》1995年第1期。

[62]贾继东:《从出土竹简看楚国司法职官的建置及演变》,《江汉论坛》1996年第9期。

[63]何琳仪:《包山竹简选释》,《江汉考古》1993年第4期。

[64]陈长琦:《郡县制确立时代论略》,《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65]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