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9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87

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No.4图书

Report on Innovations of China’s Social Administration No.4

SSAPID:101-7511-8559-87
ISBN:978-7-5097-9622-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为主题,重点对社区分类治理、社会组织精准服务、构建社区人才队伍体系、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推动社区减负等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从朝阳区基层探索创新的角度,对党政群共商共治、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商品房小区五方共治、保障房小区三社联动、农村社区三社一体化以及社区服务信息化等典型经验进行了总结,对大屯街道、麦子店街道、潘家园街道、八里庄街道、安贞街道以及亚运村街道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梳理。

相关信息

丛书名:社会管理蓝皮书
作 者: 连玉明 朱颖慧
编 辑:张媛;桂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Abstract

 法律声明

 《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No.4》学术委员会

 导语: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十个重点

 皮书数据库

 《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NO.4》编写组

 《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NO.4》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Ⅰ 总报告

  B.1 关于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研究

   一 特大城市社会治理转型势在必行

    (一)大城市病的新挑战

    (二)流动社会的新特点

    (三)参与社会的新趋势

   二 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面临新机遇

    (一)从政府负责向政府主导转变

    (二)从以供定需向以需定供转变

    (三)从一元决策向多元协商转变

    (四)从数字政府向数据治理转变

    (五)从以堵为主向以疏为主转变*

   三 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朝阳实践

    (一)突出基层民主,上下联通的四级协商体系逐步建立

     1.完善四级协商政策

     2.构建四级协商体系

     3.完善协商共治流程

     4.优化四级协商规则

    (二)突出问题导向,精准有效的社区分类治理模式逐步构建

     1.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模式

     2.商品房小区五方共治模式

     3.保障房小区三社联动模式

     4.农村社区三社一体化模式

    (三)突出规范标准,一站办理的社区服务管理平台逐步建成

     1.结合朝阳区信息化工作基础,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管理平台

     2.对接民政部督查意见,优化升级社区服务管理平台

    (四)突出体制改革,本位回归的社区自我运转能力逐步提升

     1.加强社区工作顶层设计

     2.重点推进社区减负增效

     3.规范社区工作标准

    (五)突出社会参与,专业高效的社会组织服务网络逐步形成

     1.加强社会组织服务体系建设

     2.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力度

     3.全面深化社会志愿服务

    (六)突出核心引领,“一轴四网”的区域化党建格局逐步完善

     1.加强党建工作的总体设计

     2.强化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3.建立党员联系群众长效机制

   四 关于构建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几点思考

    (一)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创新

    (二)更加注重组织架构创新

    (三)更加注重制度体系创新

    (四)更加注重治理方式创新

 Ⅱ 理论分析篇

  B.2 关于“十三五”时期我国社区分类治理的几点思考

   一 社区分类治理的基本背景

    (一)房屋类型多样,从粗放式治理向精细化治理转变

    (二)居民需求多元,从“以供定需”向“以需定供”转变

    (三)治理理念创新,从单一治理方式向多样治理方式转变

   二 社区分类治理的目标

    (一)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二)推动社区主体的联动化和专业化

    (三)实现社区治理的精细化和精准化

     1.加强社区的硬件建设

     2.加强社区的软件建设

   三 构建“三位一体”的社区分类治理体系

    (一)社区参与式治理

     1.运行结构

     2.治理路径

     3.发展空间

    (二)社区精细化管理

     1.社区治理的网格化

     2.社区治理的信息化

     3.社区治理的综合化

    (三)社区精准化服务

     1.实现需求和问题发现的精准化

     2.实现社区服务提供的精准化

     3.建立健全社区治理保障机制

  B.3 关于构建社会组织精准服务体系的研究

   一 构建社会组织精准服务体系的背景

    (一)社会组织服务的需求导向

    (二)社会组织发展的问题导向

    (三)社会组织改革的政策导向

   二 社会组织精准服务体系的构成

    (一)枢纽型社会组织将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新推力

    (二)专业型社会组织将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新方向

    (三)草根型社会组织将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新热点

   三 社会组织精准服务的经验借鉴

    (一)北京积极推动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

     1.北京市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概况

     2.北京市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成效

    (二)上海打造专业型社会组织的新高度

    (三)大连积极发展草根型社会组织

   四 构建社会组织精准服务体系的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三)完善资金管理

    (四)改进监管评估

  B.4 关于构建社区人才队伍体系的研究

   一 社会治理需要社区人才队伍体系的支撑

    (一)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

    (二)人才队伍支撑社区治理创新

   二 社工、志工、积极分子构成社区人才队伍体系

    (一)社工组成社区人才队伍的核心力量

    (二)志工提供社区人才队伍的有效补充

    (三)积极分子实现社区人才队伍的自我造血

   三 自治组织、社会组织、辖区单位搭建人才队伍平台

    (一)自治组织奠定社区人才队伍的群众基础

    (二)社会组织提升社区人才队伍的能力水平

    (三)辖区单位增添社区人才队伍的额外财富

   四 社区人才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工队伍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二)志工队伍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三)积极分子队伍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五 发展社区人才队伍的建议

    (一)发展社工队伍的建议

    (二)发展志工队伍的建议

    (三)发展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议

  B.5 关于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的研究

   一 我国社区居民自治面临的问题

    (一)社区行政色彩浓厚,导致不能自治

    (二)社区自治能力较差,导致不会自治

    (三)社区管理倾向突出,导致不愿自治

   二 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的路径与举措

    (一)社区分析

     1.社区类型分析

     2.社区基础分析

     3.社区问题分析

     4.社区需求分析

     5.社区资源分析

    (二)社区社会组织

     1.社区社会组织的划分界定

     2.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

     3.社区社会组织的管理

    (三)社区服务项目

     1.社区服务项目开展流程

     2.社区服务项目的关键内容

     3.社区服务的主要方法

    (四)社区推介

     1.推介内容

     2.推介方法

     3.推介效果测评

    (五)社区日常管理

     1.档案管理

     2.财务和资产管理

     3.人员管理

     4.业务管理

     5.环境管理

   三 关于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总体规划

    (二)把握发展重点

    (三)创新治理方式

    (四)完善工作保障

  B.6 新时期开展社区工作减负的理论思考

   一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功能再认识

    (一)社区功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应不断调整

    (二)社区功能需在社会管理转变为社会治理后重新定义

     1.社区服务功能要进一步强化

     2.社区要回归自治功能

     3.社区要发挥基层民主协商的阵地作用

    (三)社区减负对社区自治功能回归具有重要意义

   二 我国社区工作负担过重的表现与减负面临的困难

    (一)社区机构牌子多、考核多,社区自治空间小

    (二)社区承担过多不属于自身的职能,社区治理相对滞后

    (三)社区信息采集低效重复,社区工作者负担较重

    (四)社区独立能力弱,社区和居民之间的关系受到影响

    (五)社区工作者专业化程度低,业务能力薄弱

   三 我国各地开展社区减负工作的经验借鉴

    (一)社区减负工作的基础:厘清社区居委会职责

    (二)社区减负工作的关键:推动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三)社区减负工作的重点:培育扶持社会组织承接社区相关工作

    (四)社区减负工作的保障:推动减负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五)社区减负工作的本质:推动社区回归自治功能

   四 新时期关于社区功能重构的思考

    (一)以减轻社区工作负担为基本准则,拓宽社区发展空间

     1.规范台账,厘清社区职责

     2.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3.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力度

    (二)以增强社区服务能力为切入点,夯实社区发展基础

     1.整合社区各方资源

     2.推动社区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

     3.注重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

    (三)以探索社区自治为落脚点,推动社区功能重构

     1.政府对社区自治的指导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2.居委会的工作重点要转变成以自治为主

     3.增强居民参与意识并提高参与能力

     4.健全法律法规,让自治有法可依

 Ⅲ 数据调研篇

  B.7 垡头街道双合家园社区居民自治评价报告

   一 双合家园社区的基本情况

    (一)保障房集中、配套设施不齐全

    (二)人口结构复杂

    (三)居民需求多元化

   二 社区居民自治评价概况

    (一)评价的原则

    (二)评价的重点

    (三)评价的方式

     1.整体观察和实地考察

     2.与社工约谈

     3.问卷调查

    (四)评价档次

   三 社区居民自治评价结果

    (一)社区分析的评价——对应掌握社情民意程度

     1.社区分析的整体情况

     2.社区需求(问题)的数量

     3.社区需求(问题)的来源

     4.社区分析的质量

     5.社区分析结果

    (二)发展社区组织的评价——对应社区居民组织化程度

     1.发展社区组织的整体情况

     2.社区自组织活跃程度

     3.社区组织的管理

     4.社区组织的质量

     5.社区组织发展的评价结果

    (三)开展社区建设项目的评价——对应四个维度

     1.开展社区建设项目的整体情况

     2.社区建设项目数量

     3.与社区问题、居民需求和社区发展对应程度

     4.社区民主协商程度和社区资源整合度

      (1)项目主体多元

      (2)项目经费

      (3)调动居民参与

     5.社区服务专业化程度

     6.开展社区建设项目的质量

    (四)社区推介——对应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社区工作者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1.社区推介的整体情况

     2.推介方法

    (五)社区日常管理的整体情况——对应社区管理规范程度

     1.社区日常管理情况

     2.社区日常管理的质量

     3.社区日常管理的不足与建议

    (六)问卷调查

     1.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高

     2.进一步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

    (七)总体评价

   四 关于提高社区居民自治水平的建议

 Ⅳ 案例分析篇

  B.8 关于朝阳区构建党政群共商共治模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研究

   一 朝阳区党政群共商共治的现实背景

    (一)经济环境的转变促使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

    (二)基层百姓的需求推动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

   二 党政群共商共治实践创新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一)建立党政群共商共治分阶段工作推进机制

     1.“问政季”——向百姓“问政、问需、问计”

     2.“解忧季”——就百姓需求进行民主决策和项目实施

     3.“收获季”——对前期工程的实施成果进行检验评价

    (二)构建党政群共商共治分层级协商议事机制

     1.在小区(楼门)层面,搭建楼院民主协商基础平台

     2.在社区层面,搭建社区民主协商自治平台

     3.在街道层面,搭建街道民主协商枢纽平台

     4.在区级层面,搭建区级民主协商中枢平台

   三 朝阳区街道系统党政群共商共治的工作亮点和典型经验

    (一)坚持为民办实事的核心宗旨

    (二)创新协商议事机制

    (三)营造多元主体参与格局

    (四)强化共商共治工作监督

   四 朝阳区构建党政群共商共治模式的意义及成效

    (一)党政群共商共治的意义

    (二)党政群共商共治的成效

   五 进一步完善党政群共商共治模式的思考

    (一)从两个方面规范共商共治制度

     1.规范议事协商流程和规则

     2.规范议事代表的产生程序

    (二)从三个方面增强共商共治实效

     1.更加注重本质与内涵,进一步增强党政群共商共治的实效

     2.更加注重实践与创新,进一步探索党政群共商共治的方式方法

     3.更加注重机制与长效,进一步纳入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

    (三)从四个方面丰富共商共治内涵

     1.议事平台由社区向小区(楼门)延伸

     2.项目主体由政府单一主体向多元参与主体延伸

     3.实施内容由办实事向社区治理延伸

     4.项目经费由单纯行政经费支持向社区资源整合延伸

  B.9 关于朝阳区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模式的研究

   一 朝阳区老旧小区管理的现实背景

   二 朝阳区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准物业管理的内涵及程序

     1.准物业管理的含义

     2.准物业管理的程序

    (二)准物业管理的几种模式

    (三)朝阳区准物业管理的经验启示

   三 朝阳区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准物业管理的法律资质问题尚未解决

    (二)老旧小区收缴服务费用存在困难

    (三)老旧小区的隐患依然存在

   四 关于进一步完善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丰富扶持方式,提供政府有力支撑

    (二)整合配套用房,实现小区自我造血

    (三)加强服务管理,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四)逐步发展转型,实现正规物业管理

  B.10 关于朝阳区商品房小区“五方共治”模式的研究

   一 商品房小区的基本内涵及治理主体

    (一)商品房的基本内涵

    (二)城市社区的多元治理主体

     1.政府

     2.居委会

     3.居民

     4.业委会

     5.物业公司

   二 商品房小区多元治理主体面临的问题

    (一)业委会的错位、缺位与越位

    (二)居委会、业主委员会以及物业公司之间的关系不畅

    (三)物业公司与政府职能边界不清

    (四)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

   三 朝阳区商品房小区治理实践

    (一)搭建协商共治平台

    (二)完善议事协商流程

    (三)创新议事协商机制

   四 商品房小区治理的国外经验借鉴

    (一)采取专业化的承包方法进行物业管理

    (二)把物业管理纳入法治化的管理框架

    (三)政府对物业管理进行计划与统筹

   五 关于进一步深化商品房小区“五方共治”模式的思考

    (一)构建多元主体间的良性关系

    (二)有效发挥业主委员会的作用

    (三)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

  B.11 关于朝阳区保障房小区“三社联动”模式的研究

   一 朝阳区保障房建设现状及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朝阳区保障房建设现状

    (二)现行保障房制度在服务供给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1.市场经济机制被过度干预

     2.服务供给方面存在过度保障、无效供给的问题

     3.服务供给方面存在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二 朝阳区“三社联动”解决保障房小区治理难题

    (一)朝阳区“三社联动”推行现状

    (二)朝阳区搭平台、建机制、定规范,使“三社联动”动起来

     1.搭建联动平台

     2.建立保障机制

     3.规范联动方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三 朝阳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的街道实践

    (一)亚运村街道——健全组织体系,创新“三社联动”,推动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全覆盖

     1.健全“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形成“1410”型社会组织发展格局

     2.创新“三社联动”理念,形成“三带动”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策略

     3.以服务项目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全力以赴打造公共服务品牌项目

    (二)将台地区——深度融合,优势互补,积极探索“三社联动”工作模式

     1.建立联动保障机制

     2.确定联动服务模式

     3.形成项目化运作联动方式

     4.孵化培育联动主体

   四 通过朝阳区实践看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趋势

    (一)推动地区分层施策

    (二)探索社区分治模式

    (三)培育利于服务地区发展的专业型社会组织

  B.12 关于朝阳区农村社区“三社一体化”模式的研究

   一 朝阳区农村社区“三社一体化”建设的背景

    (一)朝阳区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二)朝阳区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三)现有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的不适应

     1.工作模式亟待改进

     2.工作机制亟待创新

     3.工作重点亟待转变

   二 朝阳区农村社区“三社一体化”项目建设实践

    (一)支持体系——以社区为基础,提供各项服务

    (二)工作体系——发展社工和社会组织,推动社区建设

     1.以社工服务站为基地培育社工

     2.以社工引导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

     3.以社区社会组织促进社区各方协同治理

    (三)评估体系——完整有效的项目评估机制

     1.事前项目建设的评估保障机制

     2.事中项目运行的指导监督机制

     3.事后项目绩效的分析评估机制

   三 朝阳区“三社一体化”项目建设的创新点

    (一)从管理到服务——坚持专业社工引领,促进社区多元治理

    (二)从被动到主动——突出居民需求导向,增强居民主人翁意识

    (三)从外部引进到本土挖掘——着力培育一批本土化的社会组织

   四 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社区“三社一体化”项目建设的建议

    (一)以文化服务为引领,增强社区居民家园意识

    (二)以“四有”标准为基础,推动社区建设有序发展

    (三)以多种方式为引导,吸纳年轻力量广泛参与

  B.13 关于朝阳区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工作的研究

   一 朝阳区社区服务信息化的基本背景及发展历程

    (一)基本背景

     1.朝阳区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响应了国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

     2.朝阳区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3.朝阳区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适应了居民需求的变化

    (二)发展历程

   二 朝阳区社区服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一)主要内容

     1.建立完善社区服务管理平台

     2.整合集成社区服务信息资源

     3.规划布局社区服务管理平台

     4.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平台运行机制

    (二)基本特点

     1.创新基层运行机制,理顺政府和社区的关系

     2.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理顺政府部门间的关系

     3.创新服务供给模式,理顺政府和企业、社会组织的关系

   三 攀枝花市和禅城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攀枝花市和禅城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1.攀枝花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2.佛山市禅城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二)攀枝花市和禅城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成功经验

     1.“一把手”工程,加速平台建设

     2.部门形成合力,协同推进建设

     3.全面梳理服务事项,推进平台标准化建设

     4.资源整合共享,提高效能,节省人力物力

   四 以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升级改造推动朝阳区社区服务信息化提质增效

    (一)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升级目标

    (二)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基本功能

    (三)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创新亮点

  B.14 大屯街道:以“提案大赛”为抓手激发社区治理活力

   一 项目背景

   二 主要举措

    (一)整合资源搭平台

    (二)组织队伍建体系

    (三)流程设计重规范

    (四)项目化管理保实效

   三 工作成效

    (一)居民参与度提升

    (二)社区组织化程度提高

    (三)多元参与平台建立

    (四)社区难点问题突破

   四 下一步工作思考

    (一)加强队伍建设

    (二)统筹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

    (三)进一步丰富提案大赛内容和形式

  B.15 麦子店街道:信息化全业务平台推动街道为民服务模式创新

   一 基本背景

   二 主要举措

    (一)搭建平台,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化

     1.网络前端完成信息发布

     2.呼叫传输对接居民需求

     3.系统终端实现服务调配

    (二)整合资源,实现社区服务队伍多元化

     1.专业队伍保基本

     2.公益队伍广覆盖

    (三)健全机制,促进社区服务管理科学化

     1.规范平台活动管理流程

     2.健全服务商监督管理机制

     3.健全数据库信息采集机制

   三 工作成效

    (一)政府效能建设提速

    (二)社区服务水平提高

    (三)居民满意度再提升

   四 下一步工作思考

    (一)规划引导发展

    (二)特色引领服务

    (三)创新引导提升

  B.16 潘家园街道:打造老旧小区“1+1+N”居民自我服务管理模式

   一 基本背景

   二 主要举措

    (一)成立居民议事会

    (二)组建居民自管小组

    (三)培育N支志愿服务队伍

   三 工作成效

    (一)居民家园意识增强,小区居民争当主人

    (二)社区社会组织成长壮大,公益思想深入人心

    (三)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小区管理实现安全稳定

    (四)自治自管公开透明,小区服务管理良性运转

   四 下一步工作思考

    (一)完善“1+1+N”模式,推动老旧小区服务管理深入发展

    (二)借鉴“1+1+N”做法,指导其他小区开展社会治理工作

    (三)总结“1+1+N”经验,形成地区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品牌

  B.17 八里庄街道:以社区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创新引领社区治理体制改革

   一 华贸中心社区基本特点

    (一)社区类型多样

    (二)高端企业聚集

    (三)工作任务较重

   二 华贸中心社区工作创新亮点

    (一)重新规划社区空间,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1.采用“搜索式”工作法,推动社区居委会工作下沉

     2.推动服务站“融合”,培养社工一专多能

    (二)托管社区公益空间,推动社区减负增效

     1.一基地:街道公益宣传和展示的示范基地

     2.五平台

    (三)开展创享深耕2.0项目,激发社会参与活力

     1.举办社区多元主体提案大赛

     2.举办专项社区提案大赛——老年协会技术支持

     3.实施“社区增能计划”

   三 华贸中心社区工作创新的成效

    (一)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精细化

    (二)推动社会组织公益服务活动常态化

    (三)推动社区治理人才梯队专业化

   四 华贸中心社区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引领党建工作机制创新

    (二)契合社会服务改革方向

    (三)符合社会组织改革定位

  B.18 安贞街道:以培育议事代表为核心提高党政群共商共治工作水平

   一 基本背景

   二 主要举措

    (一)搭建三级议事平台

    (二)强化议事代表的“三性”

    (三)提高代表议事能力

   三 工作成效

    (一)达成共治共识,提高自治能力

    (二)推动机制下沉,让“实事”更接地气

    (三)实现公开透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 下一步工作思考

    (一)梳理职责权限,拟定三级议事职责参考目录

    (二)培育社会组织,培养专业社工人才队伍

    (三)建立回馈机制,搭建多元互动平台

  B.19 亚运村街道:以yi空间建设为抓手拓宽社会组织在社区的发展空间和服务平台

   一 基本背景

   二 主要举措

    (一)推送式“被参与”转变为互动式“要参与”的工作模式

    (二)硬件保障为“主”转变为能力培育为“重”的组织支持

    (三)自娱自乐“散落型”队伍转变为互动互助“服务型”组织

    (四)由社区组织的“单一性”发展转变为各类组织“多样性”共生

    (五)服务场所“封闭式”管理转变为合作共享的“预约式”管理

   三 工作成效

    (一)实现了社区yi空间多元主体参与的项目化运作方式

    (二)助推社会组织融入社区公益性服务

   四 下一步工作思考

    (一)构建社区公益空间项目化管理模式

    (二)规范社区公益服务项目资金的筹集与管理

    (三)加强社区公益服务科学化评估

 摘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中国皮书网

特大城市的社会治理问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强调,要积极探索研究建立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特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要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夯实社会治理基础。《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NO.4》以“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为主题,结合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精准化的要求,重点对社区分类治理、社会组织精准服务、社区人才队伍体系构建、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推动社区减负等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以朝阳区为研究对象,对党政群共商共治、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商品房小区五方共治、保障房小区三社联动、农村社区三社一体化以及社区服务信息化等全区层面的典型经验进行了总结,对大屯街道、麦子店街道、潘家园街道、八里庄街道、安贞街道以及亚运村街道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本书做出了“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在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的基本论断,并结合朝阳区社会治理的实践创新提出,推动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重点是要加强统筹谋划,把当前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与社会治理相关的人员统筹起来、工作联动起来、资源整合起来,探索成立社会治理中心指挥体系,并积极推动咨询体系、组织体系、党建体系、信息体系、动员体系等的互联互通,形成社会治理工作联合体,形成一个新型社会治理网络和社会治理体系。

陈新光:《创新社会治理体系,防范中国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中国统计》2014年第1期。

李友梅:《国际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的新趋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0月21日。

李伟东:《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反思》,《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11期。

陶希东:《中国特大城市社会治理模式及机制重建策略》,《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李春玲:《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创新需要新视角》,《光明日报》2015年12月21日。

周天勇、卢跃东:《构建“德治、法治、自治”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光明日报》2014年8月31日。

陈敏:《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4年第4期。

俞可平:《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普及关于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基本定义》,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xa/2013-11-15/c_118162348.htm。

杨成:《社区实施精准化服务的探索与思考》,江苏文明网,http://wm.jschina.com.cn/9657/liangxi/201604/t2787172.shtml。

田毅鹏、薛文龙:《城市管理“网格化”模式与社区自治关系刍议》,《学海》2012年第3期。

黄晓星、杨杰:《社区治理体系重构与社区工作的行动策略——以广州C街道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学术研究》2014年第7期。

王巍:《社区治理精细化转型的现实条件及政策建议》,《学术研究》2012年第7期。

何海兵:《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比较与分析》,《珠海潮》2005年第1期。

冯猛:《城市社区治理的困境及其解决之道——北京东城区6号院的启示》,《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史云贵:《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问题与若干思考》,《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张丽桃:《当前中国新型社区业务模式新探》,《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熊常君:《当前中国社区分类标准新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尹广文:《从“行政化控制”到“体制性吸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治理问题研究》,《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于志强:《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创新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6年第12期。

诸颖琳:《我国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研究》,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徐振斌:《北京市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物价》2013年第4期。

陈群祥:《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路径选择研究与思考》,《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张文:《“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学习时报》2014年9月15日。

刘同昌:《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提高社区治理能力》,《青岛日报》2015年2月28日。

尹广文、李树武:《合作中的伙伴关系:社会组织参与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关系策略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0期。

康晓强:《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结构转型》,《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赵家俊:《实用社区工作手册》,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手册》,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李坪:《论当前社区教育中的社区工作者培训》,《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

周建勋:《论社区工作者“三维化”培训机制的创建》,《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蔡纪辉:《社区工作者培训的实践与探索》,《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2期。

李松英:《社区工作者的参与式培训研究——以成都市芳草街道办事处为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

武汉市武昌区民政委:《社区减负,职能归位》,《大民生》2015年第15期。

王琳娜:《行政化趋势下的社区居委会自治之思考》,《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史云桐:《城市基层社区的松解与重构》,《中国发展观察》2014年10月27日。

《朝阳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bjchy.gov.cn/affair/tjxx/bulletin/8a24fe8345f410840145f8be044800c3.html。

《朝阳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bjchy.gov.cn/affair/tjxx/bulletin/8a24fe83544d131901549f035c3c0807.html。

连玉明:《关于建立健全党政群共商共治机制,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95dfb0101dypj.html。

孙昶、吴彬:《党政群共商共治 齐心合力解民忧》,《北京支部生活》2013年第8期。

余建军:《杭州市老旧小区新型物业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现代物业》2012年第4期。

何晓柯:《社区准物业管理破解城市老旧小区管理难的路径选择》,《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年第1期。

朱松梅:《朝阳181个老旧小区有了“准物业”》,《北京日报》2015年11月13日。

沈聪:《我居我管我幸福——朝阳老旧小区“准物业”自治管理初探》,《前线》2013年第7期。

张农科:《关于我国物业管理模式的反思与再造》,《城市问题》2012年第5期。

汪锐:《城市社区多元主体治理问题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李东法:《和谐社会多元治理模式探析》,《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7年第3期。

张宝峰:《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沙安文、乔宝云:《政府间财政关系——国际经验评述》,人民出版社,2006。

童伟:《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住房保障服务均等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12期。

张翔宇:《推进我国住房保障均等化》,《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第13期。

李农、张凤娟:《城市化过程中住房保障非均等化难题化解之道》,《财政经济评论》2013年第1期。

李永乐:《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之民生住房保障体系对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北京市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加快住房建设实施方案》,住房城乡建设部网,http://www.mohurd.gov.cn/zcfg/dfwj/200611/t20061101_154718.html。

《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6108505.html。

路元:《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困境与突破》,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高启杰、龚盈:《亟待关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中国国情国力》2015年第9期。

刘兰、鲍聪颖:《朝阳农村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三社一体化”助推居民自治》,人民网-北京频道,2015年6月11日。

阿乐:《北京市朝阳区农村地区社区建设任重道远》,北京现代农业信息网,http://c.360webcache.com/c?m=ab256ab1ae72eb34d6e8e888853ed0a3&=北京市朝阳区农村社区特点&u=http%3A%2F%2Fwww.foods1.com%2Fcontent%2F1618958%2F。

李长健、朱汉明、胡纯:《论我国新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的建立与完善》,《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3期。

岳菊:《“村转居”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锦江区“村转居”社区为例》,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朝阳区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的自查报告》。

北京市朝阳区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关于接受民政部等国家五部委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督查情况的报告》。

北京市朝阳区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北京市朝阳区2014年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情况报告》。

北京市朝阳区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朝阳区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升级建设总体方案》。

大屯街道办事处:2014~2015年工作总结。

大屯街道官方网站,dtjd.bjchy.gov.cn/sub/newsSubMore/1271.htm。

大屯街道办事处:《大屯街道提案大赛申报创新项目》,2015年11月。

朝阳区社会办:《北京市朝阳区2014年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情况报告》,2014年12月。

朝阳区社会办:《区社会办关于接受民政部等国家五部委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督查情况的报告》,2014年12月。

麦子店街道:《工委、办事处各科室2013、2014年工作总结》。

麦子店街道:《工委、办事处各科室2014、2015年工作总结》。

麦子店街道:《社区居委会2015年工作总结报告》。

赵年生:《区社会办关于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

潘家园街道:《工委、办事处各科室2013、2014年工作总结》。

潘家园街道:《工委、办事处各科室2014、2015年工作总结》。

潘家园街道:《社区居委会2015年工作总结报告》。

八里庄街道:《华贸中心社区体制改革工作汇报》,2015年10月。

八里庄街道:《社区创享深耕2.0项目》,2015年10月。

八里庄街道:《华贸中心社区“四自”管理模式简介》,2015年10月。

公磊:《朝阳区安贞街道推行“大家的事,大家商量、大家办”》,新华网北京频道,2014年4月16日。

高健:《社区议事会给“实事儿”打分》,《北京日报》2016年1月7日。

《北京朝阳区首创党政群共商共治新模式》,《领导决策信息》2014年11月3日。

亚运村街道办事处:《亚运村街道社区yi空间建设的材料》,2015年10月。

亚运村街道办事处:《亚运村街道2014~2015年工作总结》,2015年12月。

朝阳区社会工作委员会:《2015年朝阳区社会建设工作报告》,2015年11月。

简 介:全书由总报告、专题报告、地区报告、领域报告、特色党建案例和附录六部分组成。总报告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概述了2017年北京市各级党组织相关工作的基本情况。专题报告、地区报告和领域报告收录了北京市各区、各系统、各领域优秀调研报告,全面呈现北京市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