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儒学思想与东北亚“文化共同体”图书

The confucian thoughts and "cultural community" of Northeast Asia

SSAPID:101-7396-1127-86
ISBN:978-7-5097-2161-2
DOI:
ISSN:

[内容简介] “共同体”开始取代国家与民族概念,成为“利益”的代名词之时,“东北亚”悄然成为了“独立”的概念。尽管在这里还存在着明显的功能性合作色彩,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但是区域合作已是不能回避的现实。基于对传统和重建的东北亚文化区域合作,共同体要建构的是一种多元共生的理念,需要得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和能够健康发展的思想基础。考察东北亚历史发展的脉络,不难发现儒学应该是最有资格成为该共同体的文化背景与思想基础。这个儒学虽然不是孔孟时期的“元典”、汉唐时期的“经学”、宋明时期的“理世界”、明清时期的“实学”,但绝对不会是离开儒家“精髓”的思想。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方浩范
编 辑:曹义恒;段其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73/77 各国政治

 绪论 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 儒学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儒学思想演变及核心思想体系

   一 儒学思想的起源

    1.中华文明史上儒学的萌芽

    2.儒学思想的起源

   二 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

    1.先秦儒学思想

    2.汉唐经学思想

    3.宋明理学思想

    4.明清实学思想

   三 儒学核心思想体系

    1.天人观思想体系

    2.“仁学”思想体系

    3.人性论思想体系

  第二节 儒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

   一 “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结构

   二 “忠孝”合一的社会结构

   三 “伦理”、“政治”相依的社会结构

  第三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儒学理念

   一 “为政以德”的政治理念

   二 “三纲五常”伦理价值观

   三 “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四 “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人格理想

 第二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学与文化

  第一节 儒学发展脉络中的中日韩思想比较

   一 性理学——统治理念

   二 经世实学——现代精神

   三 孝与忠——生活儒学

  第二节 儒学基本问题的新思考

   一 儒学的合法性再思考

   二 儒学与宗教的关联思考

   三 儒学的世界性与世界性儒学

  第三节 文化全球化的哲学思考

   一 冲突与对话的兼容

   二 多元与一元的共存

   三 扬弃和创新的结合

 第三章 东北亚“文化共同体”思考

  第一节 “文化共同体”的内涵

   一 “世界共同体”的考察

    1.联合国

    2.世界性“单项”组织

    3.世界性民间团体组织

   二 区域“经济共同体”模式

    1.欧共体(欧盟共同体)

    2.美洲的“共同体”

    3.非洲的共同体

    4.阿拉伯国家的联盟

    5.亚洲的“共同体”

   三 “文化共同体”的内涵

    1.“共同体”概念和内涵

    2.文化共同体

  第二节 “文化共同体”模式探析

   一 “整合型”文化共同体

   二 “互融型”文化共同体

   三 “互补型”文化共同体

   四 “多元型”文化共同体

  第三节 构建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基本条件

   一 以文化自觉为前提的共同体价值观

   二 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的文化认同

   三 “互利共赢”的文化向心力

 第四章 东北亚“文化共同体”动因及其政治影响

  第一节 东北亚“文化共同体”动因

   一 可能性:地缘优势和文化基础

   二 必要性:区域政治安全与稳定

   三 重要性:区域经济与竞争力提高

  第二节 东北亚“文化共同体”政治阻碍

   一 不和谐的政治倾向

   二 新民族主义意识的兴起

    1.日本新民族主义

    2.韩国“新民族主义”

    3.中国的“民族意识”

   三 共同体主导权争夺

    1.日本希望拥有绝对的领导地位

    2.韩国希望起到平衡支点作用

    3.中国不希望受他国的“领导”

  第三节 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态度

   一 中国从“观望”到“积极”

   二 韩国的“积极”态度

   三 日本的“矛盾”态度

 第五章 现代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东北亚文化环境探析

  第一节 SCI(旧三论)视角下文化的稳定性

   一 系统论——文化环境的“整体性”

    1.系统及其特征

    2.系统论整体性放大效应

    3.提升东北亚文化环境整体性效应

   二 控制论——文化环境的“控制性”

    1.控制论及其特征

    2.控制论的“控制性”功能

    3.有效控制东北亚“文化环境”系统

   三 信息论——文化资源的“共享性”

    1.信息论及其特征

    2.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功能

    3.提高文化资源的“共享”有效性

  第二节 DSC(新三论)视角下文化的发展性

   一 耗散结构论——文化的对外“开放度”

    1.耗散理论及其特征

    2.耗散结构理论的哲学思考——开放与非平衡

    3.提高东北亚文化环境的“开放度”

   二 协同论——文化的合作与竞争

    1.协同理论及其特征

    2.协同理论的辩证法意义

    3.东北亚环境的“合作”优于“竞争”

   三 突变论——文化的突变与渐变

    1.突变理论及其特征

    2.突变论——不可预测的社会现象

    3.高度重视东北亚环境的“渐变”与“突变”

  第三节 HCF(超三论)视角下文化的动态性

   一 超循环理论——文化环境的“催化”功能

    1.超循环理论及其特征

    2.超循环理论的催化功能

    3.充分把握东北亚文化环境的“催化”要素

   二 混沌学——文化环境的“吸引子”功能

    1.混沌学理论及其特征

    2.混沌理论的哲学思考——“共存性”

    3.重视东北亚文化环境中的“吸引子”

   三 分形理论——文化环境的“再认识”功能

    1.分形理论及其特征

    2.分形理论的“自相似性”

    3.把握东北亚文化环境的“认识能力”

 第六章 国际关系主流思潮下的东北亚文化合作分析

  第一节 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误导”与“本质”

   一 新现实主义关于实现国家间合作的条件

    1.国家自助的安全体系

    2.均势理论的真正目的

    3.霸权稳定理论的“本质”

   二 新自由主义的本质与“华盛顿共识”

    1.西方文明在全球的扩张

    2.“华盛顿共识”——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三 “中国威胁论”——新保守主义的幌子

    1.新保守主义外交政策

    2.“中国威胁论”的实质

  第二节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国际文化合作形式

   一 霍布斯的“敌人”文化

   二 洛克的“竞争”文化

   三 康德的“友谊”文化

  第三节 国际体系结构中的角色定位与合作

   一 国家身份的认定与利益的界定

   二 国际“安全文化理论”的启示

    1.英美权力和平转换的启示

    2.北约安全共同体的启示

   三 文化主体间的“多元”合作

 第七章 构建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儒学思想资源

  第一节 构建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文化思想基础

   一 “和而不同”——文化的“重叠共识”

    1.“和而不同”的文化意蕴

    2.“和而不同”——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3.构建“和而不同”的东北亚文化环境

   二 “中庸”——文化的权变与智慧

    1.“中庸”内涵及其“权变”思想

    2.“中庸”的智慧

    3.“中庸”的当代意义

   三 “忧患意识”——文化崛起的动力

    1.“忧患意识”之“意识”

    2.“忧患”的精神实质与当代意义

  第二节 构建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伦理资源基础

   一 全球伦理资源——“忠恕”

    1.“修己”为目的的“忠恕”

    2.“推己及人”之“忠恕”

    3.“一以贯之”之“忠恕”

   二 理想人格——“君子”

    1.“修身”之功夫——“慎独”

    2.君子的“自强不息”人格

   三 文化竞争力资源——“人文精神”

    1.人的主体及其生命价值

    2.“人文”思想的现代意义

  第三节 构建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政治文化基础

   一 “为政以德”的民本政治

   二 “圣人之道”之圣人政治

   三 “以礼为法”的政治秩序

    1.礼的内涵及其社会作用

    2.以礼为法的政治秩序

    3.礼学的现代价值

 第八章 构建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儒学经管思想

  第一节 儒家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

   一 “先义后利”的经济伦理原则

   二 “均无贫”的儒家经济分配原理

   三 “俭以养德”的儒家政治经济学原则

  第二节 儒家管理思想的精髓

   一 “仁”“礼”互含的管理结构

   二 “修己”“安人”的管理模式

   三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第三节 儒家经济伦理的精神实质

   一 “儒商”的历史作用

   二 儒家经济圈的科学启示

   三 克服“金融危机”的儒家精神

 第九章 构建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儒学和谐思想

  第一节 儒学“平衡”思想的“和谐”功能

   一 “天人合一”的平衡思想

   二 以“等级”思想为前提的人的平衡

   三 “协和万邦”的全球化“平衡”

  第二节 “诚信”——建立共赢的文化环境

   一 儒学“诚信”思想内涵

   二 儒家“诚信”思想的现代转型

   三 构筑“共赢”的文化环境

  第三节 “和谐”——建立理想的文化共同体

   一 “大同”、“小康”——文化共同体的现代追求

   二 “整体主义”——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原则

   三 “和合”——文化共同体的价值理念

 第十章 儒学——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复兴儒学”的正确理解

   一 克服儒学的非时代性要素

   二 克服儒学的“政治价值结构”绝对化

   三 克服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正统性”

  第二节 儒学的未来性思考

   一 儒学生命力“再思考”

   二 儒学的“合理定位”

   三 儒学价值体系的重构

  第三节 重构儒学思想的基本原则

   一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

   二 儒学与科学的结合

   三 儒学与世界优秀文化的结合

 结语 儒学在东北亚文化环境中的角色定位

“共同体”开始取代国家与民族概念,成为“利益”的代名词之时,“东北亚”悄然成为了“独立”的概念。尽管在这里还存在着明显的功能性合作色彩,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但是区域合作已是不能回避的现实。基于传统和东北亚文化区域合作,共同体要建构的是一种多元共生的理念,需要得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和能够健康发展的思想基础。考察东北亚历史发展的脉络,不难发现儒学应该最有资格成为该共同体的文化背景与思想基础。虽然儒学的确存在着很多与现代化格格不入的因素,但它2500多年来所积淀的优良特质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的作用却是不能抹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