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法治发展报告No.6(2017)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Rule of Law in Jiangsu No.6(2017)
[内容简介] 江苏在中国区域发展优势明显,经济、社会、法治、文化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本书总结和展示了在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背景下,江苏法治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书中重点关注了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法治保障、司法所长生存状态、破产管理人制度的现代化程度、新乡贤个案等经济社会发展与基层治理中的热点问题。本书提炼出的江苏法治经验和特色,对探索和凸显区域法治发展和法治中国建设,将产生重要的现实与理论价值。
Abstract
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文前辅文
摘要
Ⅰ 总报告
B.1 法治政府建设的江苏探索
一 法治政府的双线推进
二 江苏探索的法政方位
三 江苏探索的实践内涵
(一)《江苏省行政程序规定》制定出台
(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出台
(三)“不见面审批”改革创新有力推进
(四)南京江北新区法治政府建设起步
四 江苏探索的特征与意义
(一)江苏探索的实践特征
(二)江苏探索的法治意义
Ⅱ 分报告
B.2 2016年江苏人大工作的进展
一 重点领域立法硕果累累
二 全方位监督实效突出
三 代表工作成绩斐然
四 自身建设再树榜样
五 换届选举有条不紊
B.3 2016年江苏法治政府建设的进展
一 统筹谋划法治政府建设
(一)部署推动更加有力
(二)考评督查力度加大
(三)学习培训扎实开展
二 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二)权力清单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
(三)法治市场建设力度持续加大
(四)政务服务不断优化
三 优化改革发展的法治环境
(一)立法工作重点突出
(二)立法机制更加健全
(三)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
四 大力推进行政程序法治化
(一)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不断完善
(二)法律顾问制度普遍建立
五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推进
(二)“两法衔接”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三)行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
六 全面加强行政权力监督
(一)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进一步强化
(二)审计监督进一步加强
(三)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
七 依法有效化解行政争议纠纷
(一)行政复议办案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行政复议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
(三)行政机关与审判机关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深化
八 2017年江苏法治政府建设展望
B.4 2016年江苏法院工作的进展
一 以提升司法公信力为导向全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二 以提升司法权威为导向全面开展审判工作
(一)发挥刑事审判功能,积极参与平安江苏建设
(二)夯实民事审判与执行工作效果,依法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 以提升法治核心竞争力为导向参与法治江苏建设
(一)以司法活动引导和营造创新氛围
(二)以司法活动推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四 以提升司法能力为导向加强法院队伍建设
五 结语
B.5 2016年江苏行政复议状况
一 2016年度江苏省行政复议工作概况
1.行政复议案件情况
2.被申请人情况
3.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
4.案件涉及的领域
5.案件审理结果
二 2016年度江苏省行政复议工作的主要特点
1.案件数量继续增长
2.案件涉及的地域、领域和事项仍相对集中
3.办案质量明显提高
4.举报投诉类案件量大幅增长
三 2016年全省全面推进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
(一)行政复议渠道进一步畅通
(二)行政复议机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三)行政复议办案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行政复议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五)行政复议保障条件进一步提升
四 今后一段时期行政复议工作设想
(一)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现行行政复议体制的主要特点
2.现行行政复议体制存在的问题
3.改革行政复议体制符合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最新要求
(二)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可行性
1.江苏省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情况
2.全国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情况
(三)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整体思路
1.整合行政复议职能
2.设立行政复议局
Ⅲ 专题报告
B.6 江苏法院首批员额法官遴选工作情况报告
一 遴选工作基本情况
1.制定工作意见
2.确定员额比例
3.组织入额考试
4.岗位设定与考核
5.审议与决定
二 人员情况分析
三 经验与问题
B.7 以案件数据为切口探析非公经济领域法治保障之要义
一 涉及非公经济领域犯罪的范围及风险点
(一)涉及非公经济领域犯罪的范围
(二)非公经济领域犯罪呈现的风险点
1.投资风险
2.管理风险
3.安全风险
二 涉及非公有制企业犯罪的发案原因分析
(一)企业自身原因
1.利益至上主义盛行,道德观念弱化
2.缺乏法律认知,法律意识淡薄
3.规章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管理存在漏洞
(二)社会外部原因
1.体制机制不合理,给权力寻租提供了机会
2.部分行业潜规则根深蒂固,行业协会监管疲软
3.缺乏必要的法律宣传手段,行政司法机关惩处力度不够
三 预防非公企业内部人员犯罪的对策建议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非公企业整体法治意识
2.及时修复“破窗”,建立并完善企业内控制度,有效加强监管
3.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建立并完善风险控制措施,为企业规避日常风险提供保障
4.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决打击不法行为
5.社会要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和经营环境,引导良性市场竞争秩序的形成
四 检察机关立足职能,服务和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立足检察机关职能,严厉打击侵害非公有制企业犯罪
(二)扩展预防检察职能,提升非公经济领域犯罪预防实效
(三)建立外部协作机制,拓宽非公经济领域犯罪预防影响力
B.8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法治保障状况
一 苏南“自创区”科技创新特色与成效
(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区域统筹能力进一步推进
二 无锡苏南“自创区”科技创新的法治保障特点
(一)科技创新制度不断完善
(二)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三)科技创新人才不断集聚
(四)科技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五)科技创新司法保护不断加强
三 无锡苏南“自创区”科技创新法治保障的主要问题
四 加强苏南“自创区”科技创新法治保障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苏南“自创区”法规建设
(二)加强科技创新法治保障
(三)提升领导干部科技法治素养
(四)加强科技法治队伍建设
Ⅳ 法治调查报告
B.9 江苏省司法公正满意度法治调查报告
一 司法公正总体满意度
二 性别差异与司法公正满意度分析
三 年龄差异与司法公正满意度分析
四 文化水平差异与司法公正满意度分析
五 地区差异与司法公正满意度分析
六 职业差异与司法公正满意度分析
七 法律意识与司法公正满意度分析
八 司法需求与司法公正满意度分析
九 司法问题与司法公正满意度分析
十 敏感人群分析
十一 综合分析
B.10 司法所长生存状态实证研究
一 实证观察:31名乡镇司法所长样本分析
(一)性别状况
(二)年龄状况
(三)政治面貌状况
(四)学历状况
(五)编制职级状况
(六)从事法律工作时间状况
(七)健康状况
(八)收入状况
(九)家庭负担状况
(十)职业满意度状况
(十一)工作压力状况
(十二)经济以外的待遇状况
(十三)培训及考核状况
(十四)司法所队伍状况
(十五)司法所经费状况
二 司法所长在法律实践中的角色扮演
(一)人民调解员
(二)社区矫正官
(三)安置帮教员
(四)法援工作者
(五)法制宣传员
(六)乡镇法律顾问
(七)乡镇政府干部
三 司法所长生存状态的理性回归
(一)制度设计层面
1.司法所组织制度
2.司法所长管理制度
(二)工作实践层面
1.找准法律实践中的角色定位
2.提高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
3.围绕司法行政业务践行“送法下乡”
B.11 破产管理人制度的现代化程度调查
一 破产管理人制度的运行现状
(一)破产管理人名册情况
1.管理人名册中的机构情况
2.管理人名册的准入标准
3.管理人资格的退出
(二)破产管理人的选任类型
1.选任管理人的类型
2.选任管理人的方式
(三)破产管理人监督情况
1.破产管理人的监督方式
2.破产管理人监督现状
(四)破产管理人的报酬情况
1.管理人的报酬机制
2.管理人的报酬现状
二 破产管理人制度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破产管理人名册简单、封闭
(二)破产管理人选任方式僵化
(三)法院对管理人的监督虚置
(四)破产管理人报酬机制缺乏“弹性”
三 破产管理人制度现代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改革管理人名册的编制方式促进管理人名册统一、开放
(二)改革管理人的选任、更换制度激发管理人市场竞争活力
1.进一步改进竞争方式选任管理人的方法
2.降低更换管理人的门槛
(三)明确管理人的角色、职责和监督机制,规范法院对管理人的监督和指导
1.明确管理人法律角色
2.明确管理人职责
3.健全监督措施
(四)建立合理报酬激励机制,保障管理人忠实勤勉履职
1.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使管理人报酬合理化
2.设立管理人报酬基金
3.确立更换管理人的报酬结算方式
B.12 昆山市张浦镇赵陵村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
一 赵陵村合作社的设立
二 赵陵村合作社的治理结构
1.社员大会与社员代表大会
2.理事会与理事长
3.监事会与监事长
4.社员与社员权利
5.合作社与村委会、村党支部、镇政府的关系
三 农场制的土地经营方式
四 调查小结:村民的创造与法律的发展
1.专业合作社与农地股份合作社的双重性质
2.基于双重性质而产生的法律和现实问题
3.合作社治理结构的公司化与集体化
4.农村产权制度走出困境的路径探索
Ⅴ 基层法治报告
B.13 司法服务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探析
一 人民法院服务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做法
(一)加强涉农案件审理,维护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发展大局稳定
1.妥善审理邻里纠纷、界址纠纷、土地使用权纠纷及排除妨害纠纷案件
2.妥善审理婚姻家庭、赡养抚养等家事案件
3.加大“事实孤儿”这一农村特殊儿童群体权益保护力度
4.妥善审理涉农民工案件,依法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
(二)稳妥审慎化解涉企涉金融纠纷,营造农村良好营商环境
(三)加强生态司法,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法治化新格局
(四)完善多元解纷,健全化解涉农纠纷的乡村治理体系
(五)坚持司法便民利民,切实回应农村群众的新诉求新期盼
二 人民法院服务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承包地和宅基地案件矛盾化解难度较大
2.乡村民间借贷案件纠纷当事人权益难以兑现
3.涉农村金融案件的审理效果不佳
4.农村家庭暴力认定及当事人权益保护存在难度
5.基层法庭人员配置相对不足
三 进一步加强司法服务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的意见和建议
B.14 江苏省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实例解析
一 地方社区治理模式发展状况
二 徐州市云龙区社区治理状况
(一)发展的历程
(二)云龙区社区治理的创新做法
1.创新基层党建引领机制,着力发挥社区“红色效应”
2.创新社区治理领导机制,为社区服务创新“保驾护航”
3.创新社区主体权责机制,居委会回归“居民代言人”
4.创新社区文化营造机制,倾力打造社区“品牌文化”
5.创新“三社”培育发展机制,助推社区服务“供给侧改革”
6.创新社区自治参与机制,实现居民群众“当家作主”
三 南通市崇川区社区治理状况
四 南通市如东县社区治理状况
五 城乡社区治理模式差异及其存在问题
六 进一步发展社区治理模式的建议
B.15 江苏省新乡贤发展的个案解析
一 新乡贤的概念
二 新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式及其启示
(一)太仓市城厢镇乡贤议事厅
1.城厢镇乡贤议事厅的实践探索
2.城厢镇乡贤议事厅的社会成效
(二)泗阳县新乡贤参事会等新乡贤组织及平台建设
(三)启示
三 进一步发挥新乡贤及其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一)完善新乡贤组织工作机制
(二)注重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培育发展“新乡贤”
(四)大力弘扬新乡贤文化
四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新思路
(一)正确引导,加强监督
(二)构建新乡贤治理体系,集聚新乡贤
(三)制造社会舆论,培育新乡贤文化土壤
(四)完善乡贤治村制度,发动农民参与
Ⅵ 附录
B.16 2016年江苏法治事件概览
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与实施
第一,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
第二,南京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三,无锡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四,徐州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五,常州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六,苏州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七,南通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八,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九,淮安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十,盐城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十一,扬州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十二,镇江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十三,泰州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十四,宿迁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公安侦查、司法审判和检察工作
荣誉表彰、消费者维权、律师工作、安全生产
社会综治、法律援助、普法宣传、人民调解
重要会议、干部任免、反腐倡廉、调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