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3

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报刊中的“歌谣运动”研究图书

The Collision and Blending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A Study on the Folk-song Movement in the Modern Press

SSAPID:101-7386-2936-18
ISBN:978-7-5097-8185-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歌谣运动的研究揭示了倡导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在“反封破旧”之外关注传统的一面,从而使其形象更加符合历史真实;从歌谣运动中的音乐缺失出发,思考文化传承中的遗憾,以及弥补这种遗憾的方法和途径;关注政府权力在文化传播方面的正负能量,并思考了如何科学运用政府权力传递正能量的问题,以期望对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帮助。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新闻传播史探索文丛
作 者: 张弢
编 辑:钱越洋;周琼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附录四:歌谣运动大事年表

 摘要

 附录六: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

 附录二:图

 附录九:《歌谣》周刊复刊词

 后记

 Abstract

 附录七:本会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

 附录八:《歌谣》周刊发刊词

 附录一:表格

 绪论

  一

  二

  三

   1.参与“歌谣运动”的主要报刊的相关活动情况

   2.歌谣运动在报刊中的主要表现

   3.对歌谣运动传播活动中的不同角色展开分析

   4.剖析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并总结歌谣运动的传播模式

   5.对歌谣运动传播活动展开的反思

  四

   1.歌谣运动的传播活动具有复杂和多元的特点

   2.歌谣运动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3.政府权力的介入令歌谣运动的研究更加复杂

 第一章 历史回眸:现代报刊发起并支持的歌谣运动歌谣运动

  第一节 歌谣运动以报刊为阵地掀起风潮(1918~1925年)

   一 新文化运动“破旧”声中独树一帜的传统歌谣研究

   二 振臂一呼:《北京大学日刊》发起民间歌谣的征集活动

   三 走向大众:《晨报》副刊*的积极参与

   四 专业提升:《歌谣》周刊*开始专业研究

  第二节 歌谣运动与报刊疏离影响受限(1928~1930年)

   一 政府全面限制下的民间歌谣研究步履维艰

   二 孤掌难鸣:《民俗》偏安岭南

   三 影响局限:歌谣运动的广泛性受损

  第三节 歌谣运动再受报刊关注之际遭遇战乱(1936~1937年7月)

   一 新生活运动为歌谣运动创造了复苏的条件

   二 东山再起:《歌谣》周刊复刊

   三 特别关注:《中央日报》设立《民风周刊》增刊

   四 遭遇战火:战乱中民间歌谣研究的延续

 第二章 内容考察:现代报刊中的传统歌谣

  第一节 民间歌谣成为报刊内容的一部分

   一 民间歌谣登堂入室

   二 仿拟创作批量涌现

   三 学术研讨锦上添花

  第二节 民间歌谣的报刊呈现

   一 内容丰富的记录与保存

   二 辐射全国的汇集与整理

   三 不避粗俗的选择与刊载

  第三节 民间歌谣研究方法和思路的报刊呈现

   一 西式的田野调查与中式的采风相结合

   二 西式的注释与中式的训诂相结合

   三 本土的文学与外来的民俗学交汇

   四 音乐创作与记录兼容东西

 第三章 角色分析:歌谣运动中的不同社会群体

  第一节 普通民众从传播主体的地位上隐退

   一 普通民众是传统歌谣的传播主体

   二 普通民众为歌谣运动提供了传播的原始内容

   三 普通民众受到报刊的直接影响有限

  第二节 知识分子成为歌谣运动的传播主体

   一 知识分子是歌谣运动自觉的发起者和参与者

   二 知识分子选择报刊作为歌谣运动的主要传播媒介

   三 知识分子关于歌谣运动的观点碰撞

  第三节 政府对歌谣运动传播活动的限制与引导

   一 国民政府对歌谣运动的支持和阻碍

   二 中共对民间歌谣一贯推行创作与利用

 第四章 以报为媒:歌谣运动传播活动中的关系剖析

  第一节 报刊是歌谣运动的主要传播媒介

   一 歌谣运动在与报刊的离合中起伏

   二 其他传媒的有限参与或缺席

   三 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是重要补充

  第二节 以报刊为中介的社会群体关系分析

   一 媒介接近权差异造成了社会关系中的“关系洞”

   二 掌握报刊的知识分子利用文化知识优势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

   三 政府通过控制报刊向其他社会群体显示权威

  第三节 以报刊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分析

   一 对称式的传播模式

   二 层级式的“传-受”关系

   三 报刊特点影响下的有限的传播效果

 第五章 歌谣运动的反思与启示

  第一节 从歌谣运动看到更符合历史真实的先进知识分子群像

   一 反封破旧:倡导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的传统评价

   二 关注传统:先进知识分子深层次的文化反思

   三 立体多面的知识分子群像

  第二节 从音乐元素的缺失看文化保护中永远的遗憾

   一 以文字为媒介,报刊搭建了保存歌词和学术研究的平台

   二 音乐元素的缺失,留下文化保护中永远的缺憾

   三 构建科学的文化保护理念,减少文化保护中的缺憾

  第三节 从对文化传播的掌控看政府权力的科学运用

   一 文化的自身内涵构成其自然传承的内驱力

   二 政府权力在文化传播与保护中的彰显

   三 关于传递政府权力正能量的思考

 结语

 附录十三:《民风周刊》刊发征集歌谣启事

 附录三:歌谣索引

 附录十二:《民风周刊》刊发中国民俗学会征文启

 附录十:《民俗》发刊词

 附录五:北京大学校长启事

 附录十一:《民风周刊》发刊词

1918年2月,北京大学开展了民间歌谣的征集活动,歌谣运动自此开始并持续了20余年。本书以歌谣运动的主要传播媒介——现代报刊为切入点和线索展开。第一,本书梳理了《北京大学日刊》、《晨报》副刊、《歌谣》周刊、《民俗》、《中央日报》增刊《民风周刊》等报刊在歌谣运动过程中的主要传播活动,按照时间顺序和参与相关传播活动的媒介的变迁,将歌谣运动的20余年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与发展阶段(1918~1925年);第二阶段:低谷与转折阶段(1928~1930年);第三阶段:复苏与衰落阶段(1936~1937年7月)。第二,本书分析了歌谣运动中报刊刊登的相关内容,综合运用了来自中外的不同研究方法,考察了传播的内容。当时的报刊主要刊登了传统民间歌谣、知识分子仿拟创作的歌谣,以及大量与民间歌谣相关的学术研究文章。报刊展示出的民间歌谣内容和类型相当丰富,地域覆盖广泛,也反映出知识分子的选择标准不避粗俗。第三,本书对歌谣运动传播活动中的三种角色:普通民众、知识分子和政府分别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普通民众是传统歌谣的传播主体,在歌谣运动中则从传播主体的地位上隐退。知识分子成为歌谣运动的传播主体,发起并参与了歌谣运动,并有意识地选择了报刊作为歌谣运动的主要传播媒介。报刊记录了知识分子对于民间歌谣、歌谣运动不同观点的碰撞。政府权力则在歌谣运动的传播过程中显示出了强大的影响力。第四,本书以报刊为中心,分析了歌谣运动中普通民众、知识分子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歌谣运动在与报刊的离合中起起伏伏,报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其最主要的传播媒介。报刊作为媒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影响。在此基础上,本书分析了歌谣运动的传播模式。第五,本书对报刊支持下的这场文化运动进行了反思。通过对歌谣运动的研究可以发现,倡导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在“反封破旧”之外也有关注传统的一面,从而使知识分子的形象更加立体和多面,更符合历史真实;从歌谣运动中的音乐缺失出发,思考了文化传承中的遗憾,以及弥补这种遗憾的方法和途径;分析了政府权力在影响文化传播方面的正、负能量,并思考了如何科学运用政府权力传递正能量的问题,以期对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帮助。

1.《北京大学日刊》,人民出版社,1981年影印。(新华书店内部发行)

2.《晨报》,人民出版社,1980年影印。(新华书店内部发行)

3.《歌谣》合订本第一、二、三卷,民间文艺出版社。

4.《民俗》第一、二、三卷,上海书店印行,1983年。

5.《中央日报》(一九二八—一九四九),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1.〔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艾丰:《一家之言与大家公认——留意“市场文化”》,《泛泛而谈——艾丰经济学演讲手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齐心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5.〔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6.〔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新华出版社,2001。

7.〔英〕埃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郭凡、邹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日〕奥村义信:《满洲农村民谣集》,满洲事情案内所,1942。

10.板俊荣:《南京民间俗曲音乐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法〕George Jean:《文字与书写》,曹锦清、马振聘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12.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陈平原:《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4.陈书禄:《中国文化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5.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6.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7.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192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8.〔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麻争香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19.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0.董德福、史云波:《回首五四百年中国思潮和人物》,人民出版社,2008。

21.〔美〕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恭忠、李里峰、李霞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2.方汉奇、陈业劭、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23.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24.方敏:《“五四”后三十年民主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

25.方晓红:《中国新闻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6.方晓红:《报刊·市场·小说——晚清报刊与晚清小说发表关系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8.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商务印书馆,1928。

29.〔日〕沟口雄三:《作为方法的中国》,孙军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30.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31.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民国二十九年辑)》,编者印,1940。

32.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著者题记》,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3.〔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4.〔美〕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35.洪峻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2006。

36.胡怀琛:《中国民歌研究》,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四年(1925)。

37.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8.〔英〕吉姆·麦奎根:《文化研究方法论》,李朝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9.蒋梦麟:《新旧与调和》、《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台北世界书局,1962。

40.金耀基:《剑桥与海德堡——欧游语丝》,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41.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2.Joseph Dominick. The Dynamic of Mass Communication,McGrawHill,1993。

43.〔美〕Joseph Staubhaar,Robert Larose:《今日媒介:理解媒介、文化与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2004。

44.〔美〕克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钱岗南、傅志强译,商务印书馆,2010。

45.〔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中华书局,2002。

46.李爱真、吴跃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47.李春雷、任慧:《媒介与学术——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视角》,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48.李茂民:《激进与保守之间——梁启超五四时期的新文化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9.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0.林贤治:《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1.刘复、李家瑞编《中国俗曲总目稿》,文海出版社,1973。

52.刘黎红:《五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3.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

54.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55.〔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文化和价值》,黄正东、唐少杰译,译林出版社,2011。

56.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7.陆汉文:《现代性与生活世界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8.〔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

59.〔美〕罗纳德·伯特:《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任敏等译,格致出版社,2008。

60.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1.罗荣渠:《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2.罗小茗编《制造“国民”——1950~1970年代的日常生活与文艺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63.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中华书局,2009。

6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65.〔加〕马歇尔·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6.倪婷婷:《五四作家的文化心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7.〔美〕欧文·拉兹洛编《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戴侃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8.Peter Bergeretal.The Homeless Mind Harmondsworth,penguin,1974.

69.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8。

70.钱穆:《文化学大义(新校本)》,九州出版社,2012。

71.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72.Siegfried Giedion,Space,Time and Architeeture,Cambridge,Mass.1967.

73.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74.孙藜:《晚晴电报及其传播观念(1860~1911)》,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75.〔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6.汪晖:《别求心声——汪晖访谈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7.王开林:《新文化与真文人》,中华书局,2006。

78.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巴蜀书社,1995。

79.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80.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2。

81.王光东:《新文学的民间传统——“五四”至抗战前的文学与“民间”关系的一种思考》,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82.〔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周立方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

83.〔美〕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无私遗产》,李国英等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84.〔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5.〔美〕西伯特、彼得森、施拉姆:《传媒的四种理论》,黄鑫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6.〔美〕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展江、王征、王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7.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民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88.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

89.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上海三联书店,1995。

90.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1.杨扬:《商务印书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92.〔美〕英克尔斯等:《人的现代化》,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93.〔美〕英克尔斯、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顾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94.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95.〔美〕张春树、骆雪伦:《明清时代之社会经济巨变与新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96.岳凯华:《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岳麓书社,2006。

97.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8.张静如等:《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99.张涛甫:《报纸副刊与中国知识分子现代转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0.张晓唯:《蔡元培与胡适(1917~1937):中国文化人与自由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1.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102.章太炎:《国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03.赵建国:《分解与重构——清季民初的报界团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04.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5.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五四时期期刊介绍(1)》,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

106.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五四时期期刊介绍(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

107.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五四时期期刊介绍(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

108.中国第二革命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109.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第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2000。

110.朱自清:《中国歌谣》,金城出版社,2005。

111.钟敬文:《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史诗歌谣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12.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

113.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114.周昌龙:《新思潮与传统——五四思想史论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115.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16.曾田力:《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一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1.《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北大日刊》1918年2月1日。

2.《发刊词》,《民俗》1928年第1期。

3.《发刊词》,《中央日报·民风》1936年10月8日。

4.白启明:《几首可作比较研究的歌谣》,《歌谣》1923年1月7日,第4号。

5.曹成竹:《从“民族的诗”到“民族志诗学”——从歌谣运动的两处细节谈起》,《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8期。

6.曹成竹:《“民歌”与“歌谣”之间的词语政治》,《民族艺术》2012年第2期。

7.曹培根:《黄人及其著作》,《江苏地方志杂志》2006年第5期。

8.常惠:《对投稿诸君进一解》,《歌谣》1922年12月17日,第1号。

9.常惠:《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歌谣》,《歌谣》1922年12月24日,第2号。

10.陈光伟:《文化产业振兴下传媒业的发展机遇》,《新闻知识》2009年第10期。

11.陈永香:《对北大歌谣运动的再认识》,《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8期。

12.傅综洪:《“学术”的还是“文艺”的?——歌谣运动的价值重估与历史再评价之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3.傅综洪:《“音乐的”还是“文学的”——歌谣运动与诗学传统的再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9期。

14.甘树兵:《电视媒体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播》,《艺术探索》2007年第6期。

15.郭绍虞:《歌谣(按语)》,《晨报》1920年10月6日。

16.胡适:《复刊词》,《歌谣》1936年4月4日,第二卷第1期。

17.李长之:《歌谣是什么》,《歌谣》1936年5月9日,第二卷第6期。

18.李罡:《中国原生态民歌的电视传播——首届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创作谈》,《当代电视》2004年第10期。

19.李子文:《“整理国故”与传统文化改造》,《史学集刊》1995年第1期。

20.李微:《西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利用状况分析》,《新闻知识》2009年第10期。

21.容肇祖:《百期卷首》,《民俗》1933年6月16日,第100期。

22.邵纯熙:《我对于研究歌谣发表一点意见》,《歌谣》1923年4月8日。

23.沈兼士:《歌谣讨论》,《晨报》1921年1月26日、27日、30日。

24.容肇祖:《北大歌谣研究会及风俗调查会的经过》,《民俗》1928年7月,15~16期合刊;17~18期合刊。

25.王肇鼎:《怎样去研究和整理歌谣》,《歌谣》1924年3月2日。

26.徐新建:《官方参与与国家行为——民国早期“歌谣运动”中的学、政关系》,《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第3期。

27.晓春、黄术志:《“伪满”时期日本学者对中国东北民谣的搜集与整理——以《满洲农村民谣集》为例》,《满语研究》2010年第2期。

28.姚涵:《以〈歌谣〉周刊为核心的民间文学运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9.曾雪飞:《从音乐传播的视角思考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传承》,《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第3期。

30.张德旺:《论“五四”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及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理论探索》1992年第6期。

31.张振亭、顾楠华:《融合·拓展·传载——民歌类音乐电视的文化传播功能》,《电视研究》2001年第4期。

32.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歌谣》1923年4月29日,第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