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244

行动研究与社会工作图书

Action Research and Social Work

SSAPID:101-7379-8035-33
ISBN:978-7-5097-5514-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2012年召开的台湾、香港、大陆社会工作行动研究会议论文的基础上。经过删选和修改,收录了台湾、香港、大陆的社会工作教育者和实践者对行动研究的理论思考,以及使用行动研究开展社会实践和改变的经验总结,对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社会工作教育和实务有很大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是一个理解台湾夏林清教授推动的行动研究路径的重要参考文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谢蕊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序四

 文前辅文

 序二 对撞满怀

 序三 行动研究:社会工作的新视域

 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双面刃作用

   一 行动者的社会探究之道

   二 专业实践的反映理性转向

   三 社会地景中的专业发展路径

   四 处境中的社会工作能动性知识

   五 历史进程的社会存在折叠空间

  从个人到公共

   一 社会地景

    (一)教育民主化与市场化

    (二)教育的课题:社会变迁中的教师自觉

   二 路径知识

    (一)社会变迁中的行动研究——欧美专业实践的历史路径

     1.专业知识的公共民主化

     2.专家知识的工具化与商品化

    (二)行动研究的民主公民提问:我们可以做什么?

    (三)行动研究的生命政治

     1.Donna Haraway

     2.Patricia Hill Collins

     3.bell hooks*

   三 社会抵抗、生命复苏的台湾在地行动研究

    (一)夏林清:欲望接壤、人民团结

    (二)成虹飞:有温度的知识

   四 主体的生成

    (一)在悲伤中前进

    (二)阶级意识觉醒

    (三)发展出面对恐惧的力量

   五 结语:自由的可能

   后记

  社会地景中的实践者:行动研究作为方法的实践路径知识

   台湾社会实践的地景

   “泥泞低地”的实践路径

   “干爽高地”的实践瓶颈

   创造实践经验的反映对话和沉淀整理的条件

   1.行动世界的复杂性远超过行动者的想象,不去脉络、不简化人的行动

   2.实践经验需要反映对话,问题解药从实践者的经验中寻找

   3.创造行动者叙说和对话的空间

   4.发展行动研究的社群,互相面质行动者的防卫机制

  生产“相遇的知识”以及论文口试仪轨的转化*

   想象新的知识典范

   呼唤一种从泪水交织中产出的知识

   别再硬ging了!

   新知识典范的论述

   在研究论文产出上的意涵

  回观历史 辨识经验 寻找变的力量

   一 相遇与辨识行动研究

   二 辨识一个行动者的行动位置

   三 从历史经验中寻找改变的力量

    (一)立基自己的经验,才能辨识他山之石

    (二)历史经验诉说了变与不变的故事——经历了解放的妇女,为什么有“无名痛”

   四 他山之石,如何为我所用?

 社会工作教育中的行动研究

  召唤行动者的归来

   一 回归根本

   二 教育的能力建设

   三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的行动研究

    (一)学习者为本的实务教学

    (二)口述史方法的介入

    (三)行动者的觉醒和自我审视

   四 进深反思和总结

  作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方法学的服务学习

   前言 社会工作的灿烂前景与社会工作教育的困境

   一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方法学的寻寻觅觅:社会工作教育的困境和中国社会工作知识的不确定性

   二 作为社会工作批判教育学的服务学习

   三 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服务学习教育学的策略与经验

    1.技术视角:经验学习

    2.文化视角:培养公民社会意识和责任

    3.政治型:反思服务与学习的权力关系

    4.挑战基础知识:对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价值观的挑战

   四 社会工作服务学习教育学的经验总结

    1.社会工作服务学习教育学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

    2.社群伙伴关系中的服务学习

    3.服务学习——社会工作教育学作为积极参与社区的运动与知识运动

  证照制度对台湾社工专业发展的影响*

   前言 社工师证照打开潘多拉盒子

    1.政府建构下双重性格的社会工作

    2.行政体系的专业化

    3.证照是社工在医院面对其他专业竞争的挡箭牌?

   一 社工师法通过以后的现象

    1.学历主义:排除缺乏正式教育体制肯定的山地社工员

    2.专业的弱智化与一元化

    3.学术的另类生涯发展:命题委员、出书、补习班、学分班

    4.无法考出专业的考试激化实务与专业的矛盾

   二 更上层楼的专科社工师

    1.更加限缩的社工教育

    2.排除多元形态的社工教育

    3.专科社工再次复制既有权力关系

   三 进入体制搞改革的行动

    1.契机:社工师考试典试委员

    2.出题

    3.阅卷

    4.发榜会议

    5.反弹与效应

  用行动研究方法进行的课程改革

   一 C校社工专业发展历程简述

   二 对社会工作本质理解的逐步演变

    第一阶段:道德高尚与理想主义的社会工作(2000-2003年)

    第二阶段:实务技能与方法熟练的社会工作(2004-2008年)

    第三阶段:促进行动与改变的社会工作(2009年至今)

     1.痛苦中反思

     2.反思后行动

     3.对行动的反思

   三 社会工作实务与教育:促进行动和改变

    1.行动与改变的对象: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2.行动与改变的最终目标:人的成长

    3.行动与改变的策略:重视过程参与

  行动中探索本土实习教学模式的经验

   一 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困难

   二 对行动研究的认识与理解

    第一个历程:2007年8月某天,“社工教育成长小组”第一次活动

    第二个历程:参加两岸行动研究研讨会,交流、醒觉

    第三个历程:行动研究读书小组活动

     1.对行动研究概念的理解

     2.理解行动研究的特点

   三 行动研究方法在实习教学改革过程中的运用

    (一)第一阶段:规范实习教学工作

    (二)第二阶段:行动——实习教学工作探索与改革

     1.明确实习教学环节任务

     2.继续完善实习基地建设

     3.规范、完善实习制度

    (三)第三阶段:观察——反思——行动

     1.观察、思考

     2.行动:继续完善实习教学工作

      (1)完善实习评估制度

      (2)加强对实习合作机构的培育

   四 思考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式性别平等政策倡导

   一 性别平等政策倡导的界定及其意义

    1.目标:为什么要进行性别平等政策倡导?

    2.对象:为什么要选择与国家人口计生委合作?

    3.主体:谁来进行政策倡导?

   二 性别平等政策倡导的路径选择与实践探索

    路径选择

     1.调查研究

     2.干部培训

     3.行动探索

     4.政策倡导

   三 性别平等政策倡导的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1.人口计生委将修订村规民约作为一项政策全力推进

    2.联合国人口基金选择试点推广登封经验

    3.全国妇联将修订村规民约作为维护妇女土地权益的源头治理举措

  悄然而深刻的变革

   一 周山村:拉开乡村变革的大幕

    1.“出生性别比失衡”引发的课题

    2.“传宗接代”仅仅是“观念”吗?

    3.“大陆特色”的村规民约

    4.挑战与风险

    5.先行者——周山村

    6.风云突变,又雨过天晴

   二 反观:“改变”是如何发生的

    1.推动者的立场:策略与手法

    2.“女娶男”婚礼(2008年11月)

     · 郝玉枝:女儿的婚礼治好了我的心病

     · 我们的表述

    3.王亮事件的风波(2010年2月)

     · 王云:俺是为了宣传村规民约,不是来“选美”!

     · 我们的表述

    4.民众戏剧——妈妈和女儿的故事(2010年5月)

     · 郭桂玲:我根本没觉得是在演戏

     · 我们的表述

    5.妇女在修订村规民约中的作用(2009-2012年)

     · 景秀芳:妇女参政不能“等”

     · 我们的表述

   三 产出:推动改变的“实践者知识”

    1.“传宗接代”的延伸与拓展

    2.“村庄资源”的探讨与挖掘

   四 行动者:前行路上的困惑

  从合阳模式到陕西模式

   一 背景与方法

   二 行动研究方法

    1.干预框架

    2.地点的选择

    3.合阳县妇联有执行项目的经验

   三 过程与成效

    第一阶段(2004-2006年初):创建合阳模式

     1.倡导配额制政策

     2.培训有潜力的妇女骨干

     3.社会动员与公众教育

     4.直接成果

    第二阶段(2006-2008年)

    第三阶段(2008年-2009年):推广合阳经验,创造陕西模式

    第四阶段(2009-2012年)

   三 结论

  从社区心理学到社区工作

   一 主流心理学的视域及其使用

   二 社区心理学的发展与作用

   三 拉丁美洲解放社会心理学:发现多重宰制关系

   四 我的教学行动与反思:在专业实践中重新面对专业

    (一)重新审视“助人关系”

    (二)医疗与助人

    (三)在系统边缘工作

   五 我们(部分)的社区工作

    (一)关于“都市原住民”

    (二)关于“格斗天堂”

     1.在“校园血战”中存活:谁是“拉拉队”?

     2.“差异”的对待:洗头虱事件

     3.把人放回脉络中对待:以“类家”为方法

   六 再谈助人:关于社会排除与慈善

   七 从助人到互助:“不求同”与“内化异”

  方案外包(购买服务)对人民团体(NGO)组织发展的影响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O协会的独特性与探究的意义

    2.实践者/研究者的位置

   二 研究/实践场域介绍——O协会的成立过程与问题

    (一)O协会的发展历史

     1.筹备期:1989—1991年

     2.机构成立初期:1991—1995年

     3.进入与台北市政府公办民营的合约关系:1996年迄今(2011年)

    (二)O协会概貌与问题

   三 阻碍人民团体发展的体制、结构分析

    (一)专业分工与教育造成助人工作者的分裂、无能

     1.商品社会职业阶层化促使助人专业分裂

     2.基于实证典范的社工专业教育,令工作者很难与草根服务组织共进发展,只能成为政府的小帮手

    (二)政府科层管理绩效制度对社工与人民团体发展的危害

     1.社会阶层化与绩效治理逻辑阻碍佛子平等共修团体的发展

     2.社会工作者被工具化使用促使职业阶层下降

     3.问题个人化的督导方式耗损组织动能

     4.不被计算的“情感劳务”,矮化、简化社会工作者的价值与付出

     5.政府的资源、管控与专业化逻辑相结合转变了志工的性质

    (三)多重逻辑纠缠、作用相互抵消的人民团体

     “类家庭”团体的特性与问题

      1.角色界线混淆不清

      2.因人情、面子而是非不明

      3.被教理、法律捆绑的中产佛教徒

   四 结语

  我在边陲的难题

   一 现象

    1.农工居多

    2.乡村形态居多

    3.隔代教养

    4.传统家族与民粹政治——对弱势的社会建构透过民粹政治更加彰显

    5.资源与贫富差距

    6.社工学术霸权结合官僚管控干预

    7.评鉴制度的强力干预和强势引导

    8.政治(策)影响资源分配

    9.其他——如社工机构与官方的关系

   二 难题

    1.社工机构本身与上层结构的理念和工作取向

    2.社工主体意识和对社会的视野

    3.政策的框限与导引

    4.社工及其单位的政治立场

    5.社工被法律和制度捆绑——被窄化和工具化为行政机器

    6.社工师法的钳制

    7.社工待遇和工作结构的困境

    8.社工教育的褊狭与窄化

    9.管理主义效能要求的弥漫

    10.不断分类/分化与区隔人民与问题化族群之专业霸权建构

    11.现行的社工专业把人对环境与人事的敏感度及直觉和政治判断严重削弱

    12.现行社福政策是在削弱人的生活与劳动动能

    13.贫穷/贫困/贫贱

   三 努力的方向

    1.继续协同陪伴

    2.尽可能多一点点的渗透改变

    3.教育、教育、再教育,组织、组织、再组织

  公平社会转型的微观基础

   一 引言 建筑业农民工的困境和体制性根源

   二 相同困境下的劳工服务策略

    1.依法维权的社会限制

    2.工业社会工作的衰退

    3.形同鸡肋的企业社会责任

   三 意识觉醒和合理行动——跳出双重困境的另类可能

   四 一个反思性案例呈现

    1.工地探访

    2.个案服务

    3.社会倡导和志愿动员

    4.下乡社区教育

    5.工人组织的发育

   五 讨论:转型社会工作的中国本土特征何在?

  从病态到启动力量

   前言

   一 成为新手的我

   二 精神医疗社会工作生存处境

    (一)医院组织及医疗体制化的作用与我

     1.精神社会工作之编制

     2.医事技术人员vs.行政人员

    (二)医疗体制化及其作用

     1.医疗体制化

     2.“治疗”“社会心理评估工作”反成为医疗体制化之机制

     3.健康保险支付及评鉴制度的紧箍咒

     4.社会工作是没灵魂的傀儡吗?——医疗化对社会工作的控制

     5.医疗化下的专业竞争——随波逐流?另树一格?

   三 逃离医院及新典范的找寻

    (一)再进修的决定

    (二)起点:我说/写伶故事

     1.书写让两个女人的生命得以共振

     2.书写让专业关系现形:结盟,抗拒抵制才有可能

     3.书写回观后,与西方家族治疗的对话

     4.深度书写的意义:解构的起点

    (三)精神医疗中启动力量之破冰之旅:我与慢疗社会工作员,社会工作员与慢性病人,共寻自主的尝试

    (四)另类发展的开展

   四 结论

  从对话与行动中发育底层自觉

   寻找转型陷阱危机中的进步力量

   何为无权者的权力?

   在具体情境脉络中形成有效对话

   共同行动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对话

   结语 对话与行动是最好的解放实践

 实践者的行动研究

  在香港与同代基层女工共谋变革寻求自主的实践

   一 共同谋求社会变革

   二 生出自己的历史面目以展现批判性

  穿越时空遇见

   故事从这里说起……

   逃离家的求学生涯

   进入社会实践场域——工作中与家庭经验的参照对话

    (一)在“巧女工坊”工作——与“母性”相遇

    (二)进入国际家庭工作——遇见“自己”重现的“家”

    (三)我要回“家”

   从实践行动中反思“社工专业”的“僵”界

   带着实践的力量继续往回家的路上……

  实践行动推进改变的专业学校护理工作

   一 台湾校护简介

   二 透过实践发展校护专业

   三 担负校园学生身心健康照护的责任

   四 走出孤独 凝聚力量

   五 进步公务员

   六 阻挡学校护理劳务委外医疗院所

    (一)受到教育改革政策的冲击——拟将校护委外、裁撤

    (二)反对校护委外——捍卫学生健康照护权 避免过度医疗浪费*

     1.学校护理委外医疗院所产生的管理与制度问题

     2.校护委外对学生健康照护的影响

     3.校护委外反映的医疗体系问题

    (三)校护群体阻挡校护委外的行动

     1.推动学校卫生法立法行动

     2.校园营销校护

     3.寻求社会认同行动

    (四)为期五年半的抗争,最终阻挡了校护委外政策

    (五)从桌角到桌面

    (六)对环境意识的觉醒与开端

   七 我与校护同行拉开对社会结构的视野

    压迫

    妇女处境

    NGO的自主性

    社会层层套叠的关系

  社会实践的转折与返身

   一 人在其中,但没有遭逢

   二 思考我的去历史感

   三 社会位置挪移前后的我与历史的断裂

    1.隔着中正纪念堂的大牌坊,一端是苦读英文准备留学的我,另一端是静坐绝食的野百合学运的学生们

    2.与我没有关系的历史与地理课本

    3.进入基层,锻炼身手,未及接上历史

   四 走进家内历史,拆解“去历史感”的“遮蔽性”

    1.不知人间愁苦,隔绝的成长期,讲历史太沉重

    2.破产·母女·母亲

    3.死不服输的爸爸

    4.在母亲另一端的我

   五 一个“逗号”,期待拆解断裂之后的历史接续

  在关系的细致对待中挑战固有策略

   一 管理主义在NGO机构管理中的发展与盛行

   二 并非“管理”所能回应的现实

   三 北京近邻在成长过程中的苦苦探索

   四 为何我们的头脑中充斥着管理主义

   五 北京近邻的“科学管理”实践

   六 科学管理缘何失败

   七 基于关系的细致对待,北京近邻在机构 管理与团队建设中的探索

   八 小结

  错觉和反差中的螺旋前行

   前言 错位和反差——纠缠在服务中的场景

   一 不断找路的个人经历及工作位置

    1.我的学习工作经历

     (1)主要教育及学习经历

     (2)主要公益工作经历

     (3)个人的其他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经历

    2.我的工作位置

   二 “野生”自然的个体探索与专业碰撞中的体验和成长历程

   三 在周遭世界的反差中逐渐走向从工作到事业的认同

   四 回看来时路:从个人实践变化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1.从10年的个人实践与变化来看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2.个人实践中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一些思考

   五 结语

  我的NGO之“道”

   历史的裹胁与逃脱

   贵州NGO的人形地景

   我的社区工作反思

   与“夏氏行动研究”的邂逅

   新的起点:重新上路还是终究散去

  社工转向

   我的前20年:从自身的劳动家庭经验到下乡实践

    1.劳动家庭给我的品质: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硬颈求生本能和习性

    2.社会规训的驯化与转化——好学生

    3.无以名状的对弱势的社会情感

    4.“实践”!向外探究的生命动力

    5.下乡实践对我的开眼,不断蓄积主体意识的生命选择

   20年,下放社会田野的实践行动

    1.尤倩的工作简史(如下表1)

    2.Sr.Lorna 罗娜修女

    3.浮游群落的北市移工

    4.意大利经验带来的移动与劳动的视野

    5.移民社会工作的实践知识

   社工转向的实践路径

    1.台湾社工是政治舶来品

    2.社运沃土孕生了“由上而下”vs“由下而上”的不同实践路径

    3.新管理主义的侵门踏户

    4.我的社工转向

 序一

本书在2012年召开的台湾、香港、大陆社会工作行动研究会议论文的基础上,经过删选和修改,收录了台湾、香港、大陆的社会工作教育者和实践者对行动研究的理论思考,以及使用行动研究开展社会实践和改变的经验总结,对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社会工作教育和实务有很大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是一个理解台湾夏林清教授推动的行动研究路径的重要参考文献。本书适合社会工作教育和实务工作者以及致力于社会发展的NGO工作者参考和阅读。

李素桢:《参与残/障碍运动的变革知识——一位女瘸子的行动路径》,辅仁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学论文,2010。

廉兮:《从个人到公共的社会学习》,佛光大学生命所主办第四届“主体性叙说与生命疗愈研讨会暨工作坊”(口头宣读),2012a。

廉兮:《从个人到公共——抵抗与转化的教育行动研究》,《应用心理研究》2012b年第53期。

王勇智:《巧布拼贴、集体实作的辅导工程——在后段技职教育体系中的行动转进》,台湾辅仁大学博士论文,2013。

夏林清:《在地人形——政治历史皱褶中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应用心理研究》2006年第31期。

谢发财:《我在障碍处境的组织领导与社会工作者实践》,辅仁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学论文,2012。

余郡蓉:《透风的小钢珠——从精障就辅员到运动者》,辅仁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学论文,2010。

Chris Argyris等:《行动科学》,夏林清译,远流出版公司,2000。

Donald A.Sch?n:《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夏林清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Herbert Altrichter、Peter Posch、Bridget Somekh:《行动研究方法导论》,远流出版公司,1997。

Wilfred Carr & Kemmis S.,Becoming Critical:Knowing Through Action Research,1986.

万心蕊:《“破墙”的分离与重返》,辅仁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博士学论文,2007。

杨静:《政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梁晓声:《郁闷的中国人》,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陶蕃瀛:《行动研究:一种增强权能的助人工作方法》,《应用心理研究》2004年第23期。

成虹飞:《行动与叙说研究的个人学习笔记》,发表于台湾行动研究学会主办的“典范转移行动学习:行动研究/叙说研究工作坊”,台北市NGO会馆,2009。

廉兮:《越界生活——理解边缘处境的教育叙事》,《教育资料与研究》2008年第82期。

侯务葵:《基近教育的在地面貌与行动路径:这条路》,发表于行动研究学会主办的“阶级国家与专业实践研讨会”年会,芦荻社区大学,2005。

侯务葵:《踏上未竟之路:发展教师专业社群行动研究》,辅仁大学心理研究所硕士学论文,2008。

侯务葵主编《拉开劳动叠影》,台湾基层教师协会,2010。

侯务葵、王慧婉:《我们是一群女老师:集体认同与教育实践的故事》,《应用心理研究》1999年第1期。

王慧婉:《缝隙间:“移动-探究”与对峙:我的劳动家庭与我的教学》,载侯务葵编《拉开劳动叠影》,台湾基层教师协会,2010。

夏林清:《实践取向的研究方法》,载胡幼慧主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巨流图书公司,1996。

夏林清:《这道防火墙是谁的主战场——草根基层成为后方》,发表于行动研究学会主办的“阶级国家与专业实践研讨会”年会,芦荻社区大学,2005。

夏林清:《在地人形:政治历史皱褶中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应用心理研究》2006年第31期。

夏林清:《社会场域的共在与差异结构的再现——主体能动知识的发展者》,转自中国心理学理论组研讨会宣读之论文,青岛大学,2008。

夏林清、郑村棋:《站上罢工第一线:由行动主体的角度看1989年远化五月罢工抗争的发生及影响》,载丘延亮主编《运动作为社会自我教习:台社社会运动读本下册》,台湾社会研究杂志社,2008。

夏晓鹃:《实践式研究的在地实践:以外籍新娘识字班为例》,《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3年第49期。

郑晓婷:《行走中的认识——活化生命的书写行动》,花莲师范学院硕士学论文,2008。

陈慧敏:《来自边缘的声音——一位女性教师的叙事实践》,花莲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4。

郑晓婷:《回应慧敏》,载侯务葵主编《拉开劳动叠影之真实的恐惧》,台湾基层教师协会,2012。

Argyris,C. & Putnam,R. & Smith,D.M.:《行动科学》,夏林清译,远流出版公司,2000。

Argyris,C. & Sch?n,D.,Theory in Practice:Increasing Professional Effectiveness.(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74)

Caputo,J.,Radical Hermeneutics:Repetition,Deconstruction,and the Hermeneutic Project.(Bloomington:University of Indiana Press,1987),p.12.

Clough,P.T.:《女性主义思想:欲望权力及学术论述》,夏传位译,巨流图书公司,1997。

Collins,P.H.,“Toward an Afrocentric Feminist Epistemology”.In Y.S.Lincoln & N.K.Denzin(Eds.)Turning Point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Tying Knots in a Handkerchief.(New York:AltaMira Press,2003),pp.47-71.

Elliott,J.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Action Research in the United Kingdom”.In S.Hollingsworth(Ed.)International Action Research:A Casebook for Educational Reform.(London:The Falmer Press,1997),pp.17-29.

Greene,M.,The Dialectic of Freedo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1988),p.56.

Habermas,J.,& Haller,M.:《作为未来的过去:与哲学大师哈伯玛斯对谈》,章国峰译,先觉出版,2003。

Haraway,D.J.“Situated Knowledges: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and the Privilege of Partial Perspective”.In Y.S.Lincoln & N.K.Denzin(Eds.)Turning Point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Tying Knots in a Handkerchief.(New York:AltaMira Press,2003),pp.21-46.

Heron J.,“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s”.In Reason and Rowan(eds.)Human Inquiry.(New York:John Wiley,1981),pp.34-35.

Hooks,b.,Yearning:Race,Gender,and Cultural Politics.(Boston:South End Press,1990),p.215.

Illich,I.:《非学校化社会》,吴康宁译,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

Lather,P.,Getting smart:Feminist Research and Pedagogy with/in the Postmodern.(New York:Routledge,1991),p.4.

Trinh,T.M.,Woman,Native,Other:Writing Postcolonality and Feminis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9)

Parpart,J.L.:《后现代主义、性别、发展》,薛翠译,载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迷思:文化社会研究丛译4》,牛津大学,1999。

Sch?n,D.A.:《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夏林清译,远流出版公司,2004.

Vidich,A. & Lyman,S.M.“Qualitative Methods:Their History in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In N.K.Denzin & Y.S.Lincoln(Eds.),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1998),pp.23-44.

李素桢:《参与残/障碍运动的变革知识——一位女瘸子的行动路径》,辅仁大学心理学系研究所硕士学论文,2009。

夏林清:《走在解殖的路径中——拮抗同行的社会学习》,第二届海峡两岸行动研究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台湾行动研究学会,2009。

夏林清:《校护行动研究专题报告:反映县市学校/城乡/社会背景之差异观照的独特校园学生照护策略》,2012年度学校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研习手册,2012。

谢发财:《我在障碍处境的组织领导与社工实践》,辅仁大学心理学系研究所硕士学论文,2012。

王芳萍:《女性运动者的政治性生成——台北市公娼抗争和日日春运动纪实》,辅仁大学心理学系研究所硕士学论文,2009。

Donald A.Sch?n:《反映的实践者》,夏林清译,五南出版社,2004。

Buber,M.,I and Thou.(New York:Scribner’s Sons.,1970).(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7).

Levinas,E.,“Martin Buber and the Theory of Knowledge”.(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63,translated from German into English in 1967 in P.A.Schilpp & M.Friedman Eds. The Philosophy of Martin Buber,La Salle,IL: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pp.133-150).In S.Hand(Ed.). The Levinas Reader.(Malden,MA:Blackwell Publishing,1989),pp.59-74.

保罗·弗雷勒:《受压迫者教育学》,方永泉译,巨流图书公司,2003。

蔡清田:《教育行动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

成虹飞,《行动与叙说研究的个人学习笔记》,载《第二届海峡两岸行动研究研讨会论文集(上)》,北京师范大学,2009。

高小贤等:《中国妇女NGO成长进行时》,金城出版社,2009。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第五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妇女工作》1988年第10期。

林素卿:《教师行动研究导论》,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2。

廉兮:《抵抗与转化——社会变迁中的行动研究》,两岸暨香港社会工作行动研究会议论文,2012。

潘世尊:《教育行动研究——理论、实践与反省》,台湾心理出版社,2005。

陶蕃瀛:《行动研究:一种增强权能的助人工作方法》,《应用心理研究》2004年第23期。

杨静:《教育以超越——以个案社会工作的教学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a。

杨静:《政治理想与现实冲突——女领导生命故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b。

杨静:《在地人形——农村社区工作经验探索》,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夏林清:《寻找一个对话位置:基进教育于社会学习历程》,《应用心理研究》2004年第16期。

夏林清:《一盏够用的灯:辨识发现的路径》,《应用心理研究》2004年第23期。

夏林清:《走在解殖的路径中:拮抗同行的社会学习》,《应用心理研究》2010年第45 期。

夏林清:《行动研究的双面刃作用》,引自两岸暨香港社会工作行动研究会议论文,2012。

中央党校课题组:《悄然而深刻的变革:周山村村规民约修订纪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Chris Agyris,Robert Putnam,& Diana Mclain Smith:《行动科学》,夏林清译,远流出版公司,2000。

Donald A.sch?n:《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夏林清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保罗·佛雷勒(Paulo Freire):《受压迫者教育学》,方永泉译,巨流图书公司,2003。

古学斌、陆德泉:《口述历史与发展行动的反省——以中国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项目为例》,《香港社会学年报》2002年第3期。

Bourdieu,Pierre,The Logic of Practice.(England:Polity Press,1990)

Eade,Deborah,Capacity-Building:An Approach to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UK:Oxfam,1997)

Foucault,M.,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1972-1977,in C.Gordon(edited)(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0)

Freire,Paulo,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New York:Continuum,1972)

Freire,Paulo,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20th-Anniversary ed.(New York:Continuum,1993)

Grele,Ronald J.,Envelopes of Sound:The Art of Oral History.(New York:Praeger,1991)

Ku,Hok Bun,“Gendered Suffering:Married Miao Women’s Narratives on Domestic Violence in Southwest China,”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Vol.4,No.1,2011,pp.23-39.

Perks,Robert and Alistair Thompson,The Oral History Reader.(New York:Routledge,1998)

Rogers,Carl R.,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Columbus,Ohio:C.E.Merrill Publishing Co.,1983)

曾家达、高鉴国、游达裕、梁玉麒主编《微光处处——28位社会工作者的心路历程》,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Beres,L.,Batholomew,A.,Braaksma,H.,Cowling,J.,LaRochelle,N. and Taylor,A.,“Professor as ‘Not Knowing’:Unsettling the Expected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 Radical Pedagogy,2008,9(2).Available from http://radicalpedagogy.icaap.org/content/issue9_2/Beres.html [Assessed 2March 2012].

Butin,D.W.,“Of What Use Is It?Multiple Conceptions of Service Learning in Education”. Teachers Collage Record,2003,105(9),pp.1674-1692.

Gray,M.,“The Diversity of Backyard Social Work and Lessons from Afar”. Australian Social Work,2006,59(4),pp.361-364.

Healy,K. and Leonard,P.,“Responding to Uncertainty”. Journal of Progressive Human Services,2000,11,pp.23-48.

Leung,T.,“The Work Sites as Ground of Contest:Professionalisation of Social Work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2011,42(2),pp.335-352.

Mason,R.,“Confronting Uncertainty:Lessons from Rural Social Work”. Australian Social Work,2011,64,pp.377-394.

Philips,A.,“Service-learning and Social Work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A ‘Goodness of Fit’?” Advances in Social Work,2011,12,pp.1-20.

Razack,N.,“Decolonizing the Pedagog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2009.,52,pp.9-21.

Tsang,A.K.T.,Sin,R.,Jia,C.F. and Yan,M.C.,“Another Snapshot of Social Work in China:Capturing Multiple Positioning and Intersecting Discourses in Rapid Movement”. Australian Social Work,2008,61(1),pp.72-87.

Xiang,R. and Luk,T.C.,“Indigenizing Social Work in China:Beyond Professional Colonization,Bureaucratic Appropriation,Nativistic Reaction and Commod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1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Social Development,15-29 July 2005,Recife,Brazil.

陈武宗:《谁是台湾社会工作教育的终结者?》,《自由时报》2004年6月第15版。

李云裳:《社会工作者在医疗纠纷上角色期待之研究》,财团法人国泰综合医院出版社,1990。

林翰生:《山地社工员的心声》,《社会福利》1997年第131期。

林万亿:《福利国家》,巨流图书公司,1994。

林万亿、沈诗涵:《迈向专精之路:台湾社会工作的下一步?》,《社区发展季刊》2008年第121期。

南太平洋原住民椎阿比酋长:《破天而降的文明人》,林文月译,九歌出版社,1984。

全国成:《原住民社会服务人才培育》,台湾出版社,2001。

张维修:《医疗机构医疗争议调处经验之质性研究——以台南地区为例》,《台湾社会工作学刊》2004年第1期。

Foucault,M.,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 2nd ed. Trans. by A.Sheridan.(New York:Vintage Books,1977)

Foucault,M.,The Subject and Power.In H.L.Dreyfus & P.Rabinow(Eds.),Michael Foucault: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2),pp.208-226.

Freire,Paulo,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New York:Seabury Press,1970)

Popple,P.R.,“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A Reconceptualization”. Social Service Review,1985,pp.560-577.

何国良:《社会工作的本质:论述分析的启示》,载何国良、王思斌主编《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的初探》,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0。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萨提亚:《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聂晶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徐永祥、孙莹主编《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杜芳琴:《男孩偏好民俗文化的表现与分析》,载《变革社会中的性别平等问题》,中共中央出版社,2011。

国家人口计生委:《关爱女孩行动宣传指南》,2006。

梁军:《关于推动修订村规民约工作的报告》,2009,递交国家计生委尚未公开发表。

李慧英:《性别平等理念与宣传倡导方式》,载《变革社会中的性别平等问题》,中共中央出版社,2011。

刘澄:《对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怎样才能标本兼治》,载《修订村规民约推进性别平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杜芳琴:《悄然而深刻的变革》,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李慧英:《修订村规民约操作指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

聂建平:《中国农民启示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88年试行,1998年正式实施,2010年修订。

钱满素:《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三联书店,1996。

胡幼慧主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主义研究实例》,巨流图书公司,1996。

Burton M.,Boyle S.,Harris C.,Kagan C.M. “Community Psychology in Britain” in S Reich,M Riemer,I Prilleltensky and M Montero(eds.)International Community Psychology:History and Theories.(Kluwer Academic Press,2007)

Chris Argyris:《行动科学》,夏林清译,远流出版公司,2000。

David Fryer,Paul Duckett and Rebekah Pratt. “Critical Community Psychology:What,Why and How?” Clinical Psychology,June 2004,p.39.

Donald A.Sch?n:《反映的实践者》,夏林清译,远流出版公司,2004。

DUFFY,K.G.,WONG,F.Y:《社区心理学》,许维素等译,心理出版社,2004。

Fred Newman. The Myth of Psychology.(New York:Castillo International,1988)

Ignocio Martín-Baró. Writings for a Liberation Psychology,1987.

Mark Burton and Carolyn . Kagan Towards a Really Social Psychology:Liberation Psychology Beyond Latin America,2003.

Mark R.Fondacaro,Darin Weinberg. “Concepts of Social Justice in Community Psychology:Toward Ecological Epistem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August 2002,p.472.

Morton Hunt:《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李斯译,究竟出版社,2000。

Parker,I.A.,“Critical Psychology:Critical Links”. Annual Review of Critical Psychology,1999,pp.3-18.

Rappaport,J.,Community Psychology:Values,Research and Action(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77)

Trull,T.J.:Clinical Psychology,游恒山译,五南出版社,2005。

陈光兴:《去帝国:亚洲作为方法》,行人出版社,2006。

李易骏:《社会排除:流行或挑战》,“社会暨健康政策的变动与创新趋势:迈向多元、整合的福利体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5。

刘子茵:《类家的社会支持空间——以格斗天堂为例》,第二届海峡两岸行动研究研讨会论文,2009。

刘子茵、王醒之:《社会排除与家庭功能:以“类家”为方法》,2010年辅仁大学儿童与家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10。

彭荣邦:《批判历史的必要性——“心理学本土化”论述的失落环节》,第七届世界华人心理学家年会研讨会论文,2011。

王行:《七年之想:辅导“施暴者”的杂感》,《性别帄等教育季刊》,2006。

王醒之:《社区心理学的政治实验室——“普通人参政”中的认识论转化》,国际理论心理学会(ISTP)年会研讨会论文,2009。

王醒之:《文化空间的大写政治Politics与小写政治politics》,《应用心理研究》2010年第46期。

王醒之:《心理学的“再政治化”——以“普通人参选”和“客厅市议会”为方法的“政治夺权”实践/实验》,第七届世界华人心理学家年会研讨会论文,2011。

王醒之:《我的政治主体性生成与实践/验》,2012年台湾行动研究学会论坛暨年会论文,2012。

夏林清:《由实务取向到社会实践——有关台湾劳工生活的调查报告》,张老师出版社,1993。

夏林清:《在地人形:政治历史皱折中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应用心理研究》2006年第31期。

夏林清:《开枝散叶——变体人形的逆转对抗运动》,2007。

夏林清:《走在解殖的路径中——拮抗同行的社会学习》,第二届海峡两岸行动研究研讨会,2009。

夏林清:《批判立基于解殖处——身心载体的社会性与政治性》,发表于亚洲心理学研讨会,2011。

畲云楚、梁志远、谢柏齐、丘延亮等:《生业、职业、专业与志业——助人志业自主抗争的行动社会学反思》,辅仁大学心理学系网站,“2004行动研究社群发展论坛”相关文章,取自http://www.aspy.fju.edu.te/action/02022.doc。

费孝通:《乡土中国 乡土重建》,印刷本,1948。

黄光国:《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巨流图书公司,2003。

李素桢:《参与残/障运动的变革知识——一位女瘸子的行动路径》,新北市辅仁大学心理研究所硕士学论文,2010。

李忆微:《促使一个民间社会服务组织发展的行动研究——以失败为师的佛子/社工实践》,辅仁大学心理研究所博士论文,2011。

刘淑琼:《社会服务“民营化”再探:迷思与现实》,《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刊》2001年第2期。

孙炜:《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策略管理之体系建构》,《中国行政评论》2004年第3期。

余高风:《智慧的痛苦:精神病文化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余郡蓉:《透风的小钢珠——从精障就服员到运动者》,新北市辅仁大学心理系研究生论文,2009。

王仕图、官有垣、李宜兴:《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理论》,收录于《非营利部门:组织与运作》,巨流图书公司,2009。

吴新叶:《城市草根政治的治理逻辑与开展:执政党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研究》,2010。

夏林清:《基进的学习空间:投身涉入与亲密了解》,《应用心理研究季刊》2002年第13期。

夏林清:《一盏够用的灯:辨识发现的路径》,《应用心理研究季刊》2004年第23期。

Sch?n,D.:《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夏林清译,远流出版公司,2004。

北京行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安全帽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服务队,《包工制下的建筑工人——劳动与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打印稿,2011。

博兰尼(Karl Polanyi):《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黄树民、石佳音、廖立文译,远流出版公司,1989。

波提斯:《非正式部门:界定、争议和其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吴永毅译,原载《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学报》1987年第3卷第1期。

戴维·哈维:《后现代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研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

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译,译林出版社,2001。

黄宗智:《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与实用含义:非正规经济实践》,《开放时代》2010年第1期。

李宗派:《现代社会工作——一门助人专业》,合记图书出版社,2000。

迈可·布若威:《制造甘愿:垄断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的历史变迁》,林宗弘等译,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5。

马尔科姆·派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冯亚丽、叶鹏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增订版),畲碧平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潘毅、卢辉临:《暴力的根源——揭开建筑业拖欠工资的面纱》,《南风窗》2009年第4期。

潘毅、卢辉临、张慧鹏:《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系列刑事案一审判决》,《人民日报》2011年8月3日09版。

任焰、贾文娟:《建筑行业包工制——农村劳动力使用和城市空间生产的制度逻辑》,《开放时代》2010年第12期。

SACOM:《建筑业农民工——二十一世纪的包身工》,报告打印稿,2009。

沈原:《关系霸权:对建筑工劳动过程的一项研究》,载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沈原、程平源、潘毅:《谁的责任?张家界籍建筑风钻工深圳集体罹患尘肺病调查》,《中国工人》2010年第1期。

隋玉杰等译《社会工作概论》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吴清军:《西方工人阶级形成理论述评——立足中国转型时期的思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余晓敏:《跨国公司行为守则与中国外资企业劳工标准:一项“跨国-国家-地方”分析框架下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余晓敏:《国际玩具供应链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开放时代》2008年第5期。

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建筑业农民工现状调查的简要情况》,2004年11月10日,转引自《我国建筑农民工面临六大困难》,新浪网。

郑广怀:《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Burawoy,Michael.,“For a Sociological Marxism:The Complementary Convergence of Antonio Gramsci and Karl Polanyi.” Politics & Society2003,31(2),pp.193-261.

Esping-Andersen,Gosta.,Three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Fabricant,Michael. and Steve Burghardt,The Welfare State Crisi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ervice Work.(New York:M.E.Sharpe.Inc.1992)

Mullaly,Bob.,Structural Social Work:Ideology,Theory,and Practice,second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Lee,Ching Kwan,“From the Specter of Mao to the Spirit of the Law:Labor Insurgency in China.” Theory and Society2002,Vol.31,No.2 pp.189-228.

Leonard,Peter.,“Toward a Paradigm for Radical Practice” in Roy Bailey and Mike Brake eds. Radical Social Work.(London:Edward Arnold,1975),pp.46-61.

Pease,Bob and Jan Fook.,Transforming Social Work Practice:Postmodern Critical Perspectives.(London:Routledge,1999)

Pun,Ngi. And Yuen-Tsang,Woon-ki Angelina.,“The Charlleng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ulti-stakeholder Practices:Searching for a New Occupational Social Work Model in China.”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2011,Vol.4,No.1,pp.57-68.

Skidmore,Rex A.Thackeray,Milton G. and Farley,O.William,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Fifth Edition.(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Inc,1991)

蔡美娟:《探寻下一段实践路径:书写、反映、对话与探究》,辅仁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学论文,2006。

黄嫒龄:《倾听旷野的声音:精神复健玉里模式》,记忆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06。

胡幼慧:《新医疗社会学:批判与另类视角》,心理出版社,2001。

林启宗:《台湾精神病学发达史并精神病院设施的状况》(发表于台湾医学会杂志第51卷第6号),1952,载陈永兴《飞入杜鹃窝:台湾地区精神医疗实况报导》,陈永兴发行,1981。

李栩慧:《抵抗异化:医院精障就业辅导元的行动反思》,阳明大学卫生福利研究所硕士学论文,2004。

林宪:《台大精神科25周年纪念刊前言》,1972,载陈永兴《飞入杜鹃窝:台湾地区精神医疗实况报导》,陈永兴发行,1981。

刘小许:《A potential space:桃源二村——精神病人的台湾劳动权益的实路经验》,辅仁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学论文,2006。

刘于甄:《阅读、写作与心理自聊:穿梭在文字中的结构与解构旅程》,辅仁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学论文,2006。

万心蕊:《“破墙”的分离与重返:台湾精神医疗社会工作返回根本的一种路线》,辅仁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7。

夏林清:《在地人形:政治历史皱折中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应用心理研究》2006年第31期。

张玳菱:《社会工作新人无法抛置的生命经验——我在康复之家从事精神社会工作的反思》,东吴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研究所硕士学论文,2007。

Adams,R.,Social Work and Empowerment.(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3)

Bentley,K.J.,Social Work Practice in Mental Health:Contemporary Roles,Tasks,and Techniques.(Pacific Grove,CA:Brooks/Cole,2002)

Clark,C.C.,& Krupa,T.,“Reflections on Empowerment in Community Mental Health:Giving Shape to An Elusive Idea”.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Vol.25,2002,pp.341-350.

Dalrymple,J. & Burke,B.,Anti-oppressive Practice:Social Care and the Law.(London:Macmillan/Open University,1995)

Lee,J.A.B.L.,The Empowerment Approach to Social Work Practice:Building the Beloved Communit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1)

Paul W.,John H. & Richard F.:《变:问题的形成与解决》,夏林清、郑村棋译,张老师文化出版社,1996。

Weber,Z.,& Bugarszki,Z.,“Some Reflections on Social Workers’ Perspectives on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Two Cities-Sydney,Australia and Budapest,Hungary”.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Vol.50(2),2007,pp.145-155.

Yip,Kam-Shin,“Medicaliz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n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Hong Kong”.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Vol.34(3),2004,pp.413-435.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顾建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李大君:《无约束的资本,伤不起的工人——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安全与职业保护调研报告》(2012年),《中国工人》2013年第5期。

潘毅、卢晖临、张慧鹏:《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钱理群:《北大等大学正培养利己主义者》,2012,摘自http://t.cn/zOTrxiU。

清华大学凯风研究院社会进步研究所、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中等收入陷阱还是转型陷阱?》,2012。

佟丽华:《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8。

郑广怀:《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Leonard,Peter.,“Toward a Paradigm for Radical Practice” in Roy Bailey and Mike Brake eds. Radical Social Work.(London:Edward Arnold,1975),pp.46-61.

夏林清:《译序:单纯地写一个故事》,载《反映的实践者》,远流出版公司,2004。

黄维宪、曾华源、王慧君:《社会个案工作》,五南图书出版,1985。

夏林清:《斗室星空——家的社会田野》,财团法人导航基金会出版,2011。

Donald A. Sch?n:《反映的实践者》,夏林清等译,远流出版公司,2004。

夏林清:《斗室星空》,财团法人导航基金会,2011。

郑丽贞:《乌云中夕照——校护群撑起的护理专业空间》,台湾辅仁大学心理系硕士学论文,2012。

戴维·伯恩斯坦:《如何改变世界》,吴士宏译,新星出版社,2006。

夏林清:《一盏够用的灯:辨识发现的路径》,《应用心理研究》2004年第23期。

Donald A.Sch?n:《反映的实践者》,夏林清译,远流出版公司,2007。

Thomas Skovholt:《活力充沛的秘诀——助人工作者自助手册》,刘小菁译,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龚尤倩:《“沟通技巧”的学习报告》,1989。

龚尤倩:《反叛——一场灰头土脸的行动学习》,《应用心理学研究季刊》2012年第53期。

李忆薇:《促使一个民间社会服务组织发展的行动研究——以失败为师的佛子/社工实践》,辅仁大学心理系博士学论文,2011。

陶蕃瀛:《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分析与展望》,《社会发展季刊》1999年第88期。

James Midgley,Professional Imperialism:Social Work in the Third World.(Heinemann,1981.)

简 介:本书作者通过“倾诉”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经历和体会,对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理论与实务知识进行了建设性的思考;本书的创新点在于反身性的书写方式,这在社会工作教育领域还较为鲜见。阅读本书,服务对象不再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再是被“测量”的对象,而是被“理解”的主体;不再是属于一类,而是被还原为一个个真实的...

作者: 权福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简 介:作者希望通过以身为度、亲身实做、自我探究,生产出对实务有借鉴意义的知识,去回应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书中的案例基本上都来自笔者20年来亲自参与的农村社会工作项目,希望通过介绍从自身经验提炼出来的农村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模式,让读者更能体会农村社会工作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行动出来的。本书的出版,为农村社会工作提供了...

作者: 古学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