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3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管理图书

Study o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the Western Hydropower Resettlement

SSAPID:101-7375-5192-05
ISBN:978-7-5097-2003-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西部水电开发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水电开发过程中移民风险管理问题的现实,从固着化和发展性两个角度,分析了西部水电移民的特征,梳理了西部水电移民安置中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冲突,进而运用PSR原理提出了移民风险分析的“利益相关即风险责任”(SR)风险辨识模型,拓展了移民风险的分析范围,以利益相关者为主线进行了风险识别。概括了西部水电移民风险预警工作的整体框架,并以风险治理思想为指导,基于“全域”管理的理念的指引,提出并设计了动态化、系统化、全面化特征的基于全面风险管理思想的西部水电移民动态协同风险管理模式。本书适合广大理论和教学工作者、行业管理与政策制定者及其他部门从业人员阅读。

相关信息

丛书名:移民研究文库·水库移民系列
作 者: 施国庆 郑瑞强
编 辑:谢蕊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一)加快西部水电开发是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实现的需要

     1.加快西部水电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快西部水电开发是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3.加快西部水电开发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迫切需要

     4.加快西部水电开发是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

    (二)当前形势要求加大西部水电移民风险管理的力度

     1.当前国家发展面临的形势

     2.当前西部水电移民工作面临的形势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一般风险管理

    (一)风险

    (二)社会风险

    (三)风险识别与评价方法

    (四)风险预警

    (五)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理论

     (2)风险管理过程与策略

    (六)总结性述评

   二 水电移民风险管理

    (一)国外有关研究

    (二)国内有关研究

     (1)研究现状

     (2)总结性述评

  第三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一 技术路线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内容

   二 创新之处

 第二章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管理研究基础

  第一节 现实基础

   一 西部水电开发状况

   二 西部水电移民

    (一)西部水电移民概况

    (二)西部水电移民特征分析

     1.西部水电移民特征的固着化特征

     2.西部水电移民的发展性特征

    (三)针对西部水电移民风险管理研究的必要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一般理论基础

    (一)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思想

    (二)风险管理理论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四)冲突分析与合作理论

     1.冲突分析理论

     2.合作理论

   二 西部水电移民冲突、风险、群体性事件关系分析

    (一)概念解读

     1.冲突与西部水电移民冲突

     2.风险与西部水电移民风险

     3.群体性事件与西部水电移民群体性事件

    (二)西部水电移民冲突、风险、群体性事件内在关联分析

     1.冲突与风险

     2.水电移民群体性事件与移民风险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西部水电移民冲突分析

  第一节 冲突分析与西部水电移民冲突分析

   一 冲突分析及方法

    (1)基本思想

    (2)主要概念

    (3)基本步骤

   二 西部水电移民冲突的本质

  第二节 西部水电移民主要利益相关者寻求与利益冲突焦点分析

   一 西部水电移民主要利益相关者寻求

    (一)水电移民工作阶段划分

    (二)各阶段主要利益相关者寻求

   二 水电移民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及冲突焦点分析

    (1)政治方面

    (2)经济方面

    (3)文化方面

  第三节 西部水电移民冲突领域与局中人冲突分析

   一 西部水电移民影响指标

   二 各阶段分类移民冲突领域及局中人策略冲突分析

    (一)实物调查阶段的冲突领域及局中人策略冲突分析

    (二)移民安置规划与实施阶段的冲突领域及局中人策略冲突分析

     1.农村移民安置规划与实施阶段的冲突分析

     2.城镇移民安置规划与实施阶段的冲突分析

     3.专业项目建设规划与实施阶段的冲突分析

     4.工矿企业迁建规划与实施阶段的冲突分析

    (三)移民后期扶持阶段的冲突领域及局中人策略冲突分析

     (1)基于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的冲突分析

     (2)基于后期扶持方式的冲突分析

    (四)价值文化等非物质领域冲突方面局中人策略冲突分析

   三 西部水电移民冲突分析实现与启示

    (1)冲突局中人

    (2)局中人可选策略

    (3)局势偏好分析

     ①村委会局势偏好依据的优先原则

     ②非移民局势偏好依据的优先原则

     ③移民局势偏好依据的优先原则

    (4)稳定性分析

    (5)冲突分析的启示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辨识

  第一节 风险辨识内涵

   一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辨识内涵

   二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辨识的意义

  第二节 风险辨识的范围与方法

   一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辨识范围

   二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的辨识方法

  第三节 风险产生机理与SR模型构建

   一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产生机理分析

   二 基于PSR方法的“利益相关即风险责任”(SR)风险辨识模型构建

    (一)模型构建逻辑

    (二)模型构建基础

     1.PSR方法理解

     2.西部水电移民利益相关者归类

  第四节 基于模型的西部水电移民风险辨识成果

   一 政府风险解析

    1.环境压力分析

     (1)社会环境压力

     (2)自然环境压力

    2.政府管理状态分析

     (1)工作人员状况

     (2)财务状况

     (3)机制制度

     (4)设施装备

    3.政府风险响应领域确定

   二 移民风险解析

    1.环境压力分析

     (1)社会环境压力

     (2)自然环境压力

    2.移民状态分析

     (1)先天条件

     (2)社会基础

     (3)经济基础

    3.移民风险响应领域确定

   三 安置区非移民风险解析

    1.环境压力分析

     (1)社会环境压力

     (2)自然环境压力

    2.安置区非移民状态分析

     (1)先天条件

     (2)社会资源

     (3)经济资源

    3.安置区非移民风险响应领域确定

   四 第三方风险解析

    1.环境压力分析

     (1)社会环境压力

     (2)自然环境压力

    2.第三方状态分析

     (1)人员状况

     (2)设施状况

     (3)合同责任

    3.第三方风险响应区域确定

   五 项目业主风险解析

    1.环境压力分析

     (1)社会环境压力

     (2)自然环境压力

    2.项目业主状态分析

     (1)人员状况

     (2)设施状况

     (3)管理状况

     (4)财务状况

    3.项目业主响应领域确定

   六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总结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预警

  第一节 风险预警的内涵和运行逻辑

   一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预警内涵及意义

    (一)西部水电移民风险预警内涵

    (二)西部水电移民风险预警的功能和意义

   二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预警系统的运行逻辑

  第二节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一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指标的作用

   二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指标体系的建构依据

   三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选择原则

   四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五 风险指标测算

    (一)政府

    (二)移民与非移民

    (三)第三方

    (四)业主

   六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指标体系评判标准设定

  第三节 风险评价与风险区划

   一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评价

    (一)确定西部水电移民风险物元

    (二)确定西部水电移民风险物元集合的量值区间

     (1)确定经典域

     (2)确定节域

     (3)确定待评物元

     (4)确定西部水电移民风险各指标关于各等级的关联度

     (5)计算待评事物关于等级j的关联度

     (6)评价标准

   二 权系数确定

   三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区划

    (一)等级划分

    (二)灯号显示

    (三)案例分析——以A水库加高工程移民安置为例

     1.概况

     2.数据采集

     3.数据运算

  第四节 风险预控管理系统设计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西部水电移民风险应对

  第一节 治理视野下的移民传统风险管理审视

   一 管理理念的发展

    (一)治理内涵及特征

    (二)西部水电移民风险治理:何以必要

    (三)西部水电移民风险治理:目标特征

   二 西部水电移民传统风险管理分析

    (1)风险管理文化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2)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全局性

    (3)风险管理的协同效应和管理效率较低,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4)风险管理范围狭隘

    (5)重危机管理,轻风险防范

    (6)组织结构与机制制度不完善

    (7)风险管理研究滞后,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

  第二节 移民动态协同风险管理模式设计

   一 全面风险管理思想

    (一)思想内涵及特征

    (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二 基于全面风险管理思想的西部水电移民动态协同风险管理模式

    (一)西部水电移民动态协同风险管理模式框架设计

    (二)西部水电移民动态协同风险管理模式特征

     (1)动态化

     (2)协同化

     (3)系统化

     (4)全面化

   三 西部水电移民动态协同风险管理模式构建

    (一)西部水电移民动态协同风险管理模式构建原则

    (二)西部水电移民动态协同风险管理模式构建着力点

     (1)注重政府风险管理整合,强化全员风险管理意识

     (2)完善机构设置,提供组织保障

     (3)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信息化保障

     (4)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5)完善风险治理网络建设

     (6)强化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结合的力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节 移民群体性事件风险发生机理分析与防控

   一 西部水电移民群体性事件特征与影响分析

    (一)西部水电移民群体性事件特征分析

     (1)群体性事件发生起数、参与人数、事件规模呈上升、扩大态势

     (2)组织程度高,经济矛盾为主但趋向政治化

     (3)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处置难度加大

     (4)组织形式多样化,对抗性强度呈上升趋势

    (二)西部水电移民群体性事件风险影响分析

     (1)西部水电移民群体性事件消极影响

     (2)西部水电移民群体性事件积极影响

   二 西部水电移民群体性事件风险发生机理分析

    (一)西部水电移民群体性事件风险发生机理分析范畴

    (二)西部水电移民群体性事件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1.政策制定方面

     2.实施管理方面

     3.发展扶持方面

     4.移民意识方面

     5.外部环境方面

   三 西部水电移民群体性事件风险发生的过程机制分析

   四 西部水电移民群体性事件风险防范与控制

    (一)西部水电移民群体性事件风险防控实践

     1.现实实践

     2.主要不足

    (二)西部水电移民群体性事件风险的有效应对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附件一 风险、保障和重建——移民安置的一种模式

  引言

  社会公平和非自愿移民

  风险和风险避免模型

  难民和移民状况中的共同之处

  IRR模型的四个基本功能

   1.预测功能

   2.诊断功能

   3.解决问题功能

   4.研究功能

  安置中的主要贫困风险

   1.丧失土地

   2.失业

   3.失去房屋

   4.边缘化

   5.食物没有保障

   6.不断增加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7.失去享有公共财产和服务的权利

   8.社会组织结构解体

  风险强度的差异

  安置区居民的风险

  风险逆转:自行破坏预测模型

  重建的组成部分

   1.从失去土地到以土地为基础的安置,从失业到再就业

   2.从无家可归到重建家园

   3.从社会分化到社区重建,从边缘化到融于社会,社区财产和服务从丧失到恢复

   4.从食品不安全到营养充分,从增加的疾病到更好的健康治疗

  这个模型在现行移民实践中必要的发展

   1.传统风险研究方法中的缺陷

   2.为什么成本效益分析(CBA分析)是不完整的?

   3.移民参与风险分析

  移民研究和IRR模型

 附件二 征地拆迁移民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研究综述

  一 社会稳定的一般理解

  二 征地拆迁移民概念

  三 社会稳定中的征地拆迁移民问题

  四 征地拆迁移民影响社会稳定诱发因素

  五 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

  六 社会管理视野下的征地拆迁移民社会稳定实现

 中英文内容摘要

西部水电开发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水电开发过程中也同时存在移民风险管理的现实。本书从固着化和发展性两个角度,分析了西部水电移民的特征,梳理了西部水电移民安置中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冲突,进而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原理提出了移民风险分析的“利益相关即风险责任”(SR)风险辨识模型。本书还概括了西部水电移民风险预警工作的整体框架,以风险治理思想为指导,以“全域”管理理念为指引,提出并设计了动态化、系统化、全面化的基于全面风险管理思想的水电移民动态协同风险管理模式。

[1]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http://edu.sina.com.cn/exam/2006-11-15/175461285.html。

[3]鲍宗豪、李振:《社会预警与社会稳定关系的深化》,《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4]毕军、杨洁等:《区域环境风险分析和管理》,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蔡文:《物元模型及其应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7]童星、张海波:《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治理——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综合分析框架下的再考量》,《学术界》2008年第2期。

[8]曹云、徐卫亚:《系统工程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第7卷第6期。

[9]陈建先、程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系统机理分析》,《行政与法》2005年第10期。

[10]陈晋胜:《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

[11]陈晋胜:《群体性事件治理方略》,《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7卷第2期。

[12]陈绍军、韩振燕等:《水库移民社会风险预警系统初探》,《水电能源科学》1998年第16卷第3期。

[13]陈绍军、叶彩霞:《工程移民社会保障问题探讨》,《水电能源科学》2003年第21卷第4期。

[14]唐传利、施国庆主编《移民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15]陈志国:《传统风险管理理论与现代风险管理理论之比较研究》,《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21(6)期。

[16]《2010年基本解决西部贫困人口温饱问题》,http://news.qq.com/a/20070302/000483.htm。

[17]戴光、赵俊茹:《石化企业重大危险设备的模糊故障树分析及应用》,《压力容器》2005年第12期。

[18]邓伟志:《关于社会风险预警机制问题的思考》,《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

[19]刁涌:《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体系》,《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8卷第4期。

[20]窦伟:《修正的Z值风险模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探析》,《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1卷第1期。

[21]樊启祥:《建西部水电的绿色工程、富民工程》,《中国三峡建设》2005年第6期。

[22]樊启祥:《西部水电资源开发的科学发展观》,《中国三峡建设》2008年第3期。

[23]方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4]高风彦、佘廉:《企业营销组织的风险模糊评价预警管理》,《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24卷第2期。

[2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实物指标调查规范》,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6]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务院公报》2006年第26期。

[27]何文炯主编《风险管理》,长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8]胡华夏、罗险峰:《我国企业生存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企业经济》2000年第5期。

[29]胡平:《一种简便实用的冲突分析方法》,《系统工程》 1991年第9期。

[30]户作亮、陈绍军等:《水库移民安置与管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31]黄健元编著《模糊集及其应用》,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32]姜苏威:《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控制问题探析》,《公安研究》2008年第9期。

[33]解家毕、孙东亚:《事件树法原理及其在堤坝风险分析中的应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4]敬正书:《科学有序开发水能资源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7年第6期。

[35]康家成:《非自愿移民心理承受能力及其数学模型研究》,《贵州科学》1998年第3期。

[36]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7]兰国良:《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4。

[38]李秉祥、黄泉川:《西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9]李丹、白月竹:《水库移民安置的社会风险识别与评价——以凉山州水库移民为例》,《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年第6期。

[40]李会民:《冲突分析与合作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41]李健和主编《治安学理论研究综述》,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

[42]李金海等:《基于大型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与应对模式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4期。

[43]李君如主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4]李龙振、朴光赫:《延边失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4期。

[45]李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46]李胜、陶章华等:《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的物元模型》,《环境保护科学》1999年第25卷第6期。

[47]李学民:《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化建设》,《商业时代》2006年第11期。

[48]李轶敏:《工业企业营销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时代经贸》2007年第2期。

[49]李永安:《“四个一”理念,科学发展观在水电开发领域的体现》,《求是》2007年第1期。

[50]李中斌:《风险管理解读》,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51]廖颖林:《如何构建上海失业预警体系的思考》,《上海综合经济》 2002年第4期。

[52]林义:《风险管理》,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

[53]林义:《强化我国社会风险管理的政策思路》,《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02年第6期。

[54]刘藏岩:《企业社会责任与危机管理》,《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4期。

[55]刘昌明等:《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56]刘光溪:《共赢性博弈论》,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

[57]刘世锦:《加快西部水电开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58]刘晓梅:《关于中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群体性事件的法社会学思考》,http://tcylaw.com。

[59]刘易斯·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60]刘永胜:《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物流技术》2006年第10期。

[61]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62]鲁智礼:《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及其思考》,《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第12期。

[6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4]吕世明:《警察对群众事件的应有认识》,《世界警察参考资料》1989年第6期。

[65]罗正明、周祥志:《西部水电行业产业分析》,《四川水力发电》2006年第3期。

[66]马锋、封盛:《在工程风险分析中应用Matlab进行蒙特卡罗模拟》,《四川建筑》2005年第2期。

[67]马广先:《论现代人道德境界的提升》,《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68]马骏、刘亚军:《中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研究:“逆向软预算约束”理论的视角》,《学术研究》2005年第11期。

[6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0]玛格丽特·波洛玛:《当代社会学理论》,孙立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7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72]孟波:《具有模糊偏好信息的冲突分析方法及应用》,《系统工程》1991年第6期。

[73]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十二大水电基地》,北京: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1989。

[74]潘家铮:《水电与中国》,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75]潘江红:《构建工程财务与质量风险的预警体系》,《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5年第5期。

[76]逄格丰、潭敏珑:《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7期。

[77]彭灿:《技术创新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与模糊综合评价》,《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24卷A02期。

[78]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79]皮华英:《群体性事件心理分析》,《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

[80]普拉卡什·A.希马皮:《整合公司风险管理》,王瑾瑜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81]乔纳森· H.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吴曲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82]邱海琴、张卫国:《知识资本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年第3期。

[83]曲建武、曲庆彪:《构建中华民族新的文化模式历史确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84]任善强、雷鸣:《数学模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85]塞缪尔·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86]上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课题组:《上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纲要》,《社会》2002年第12期。

[87]邵晨曦、白方周:《定性仿真技术及应用》,《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第2期。

[88]施国庆、陈绍军等:《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水平分析与评价方法》,《水利学报》1996年第2期。

[89]施国庆、苏青、袁松龄:《小浪底水库移民风险及其规避》,《学海》2001年第2期。

[90]施国庆、徐俊新等:《水电工程移民农业安置模式风险分析》,《人民黄河》2008年第4期。

[91]斯蒂芬·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孙建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2]斯凯博:《国际风险与保险:环境—管理分析》,荆涛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93]宋林飞:《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94]宋梅:《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探析》,《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95]苏青、吴湘婷等:《水库移民生产安置风险及对策探讨》,《人民黄河》2000年第10期。

[96]苏义坤、田金信:《基于耦合故障树分析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预测》2006年第3期。

[97]孙炳彦:《西部开发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环境保护》2000年第5期。

[98]孙大利:《VAR方法及其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信用卡》2007年第8期。

[99]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0]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1]汤亚林、朱帅帮:《物元模型在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水资源保护》2006年第22(3)期。

[102]陶国根:《社会资本与完善社会管理的行动逻辑》,《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4期。

[103]田军、张朋柱、王刊良:《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意见集成模型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期。

[104]田晓岫:《中华民族发展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05]田宗伟:《从质疑到理解——海外媒体看三峡的转变》,http:// www.ctgpc.com.cn/sx。

[106]童星、张海波:《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7]汪大海、刘金发、陈峥:《群体性事件:考验政府治理能力》,《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第8期。

[108]王红:《群体性事件的矛盾解析》,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09]王乐夫:《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10]王绍光、胡鞍刚、丁元竹:《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

[111]王田、郭晨:《水库移民风险及规避策略》,《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12期。

[112]王要武:《项目风险辨识》,《企业管理》2005年第8期。

[113]温国政:《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14]吴海霞、邢春华、孙婵娟:《运用“信号分析法”建立我国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金融论坛》2004年第6期。

[115]吴华军、刘年丰、何军等:《基于物元分析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3年第23(1)期。

[116]吴惠红:《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长白学刊》2008年第1期。

[117]吴开亚:《主成分投影法在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9期。

[118]吴玉华、程德文、刘扬:《冲突与冲突分析简介》,《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6期。

[119]向德平:《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4期。

[120]向良云、刘承良:《危机管理中的政府组织创新》,《学术研究》2004年第3期。

[121]星野昭吉编《变动中的世界政治——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沉思录》,刘小林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122]许建华:《国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2000年11月26日《证券市场导报》。

[123]许谨良、周江雄:《风险管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124]杨凤平:《财政扶贫投入与成就》,《中国扶贫》2008年第20期。

[125]杨和德主编《群体性事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126]杨梅英主编《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127]杨忠智:《公司风险管理网络的协同机制》,《经济管理》2008年第10期。

[128]姚泽清等:《西部十二省市区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http://www.mof.gov.cn/caizhengbuzhuzhan/zhengwuxinxi/diaochayanjiu/200807/t20080709_56740.html。

[129]于建嵘:《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关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形势的一项专题调研》,《调研世界》2005年第3期。

[130]曾培炎主编《2003国家西部开发报告》,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131]曾永泉、夏玉珍:《转型期社会风险预警与干预机制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32]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33]詹真荣:《对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1期。

[134]张继权、冈田宪夫:《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第15(1)期。

[135]张进春:《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项目风险辨识方法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年第12期。

[136]张明亲、谢立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12期。

[137]张先福、马建文:《当前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研究与探讨》,《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3期。

[138]张小明:《论公共危机事前风险管理与评估》,《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39]张宇钟:《公共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8(3)期。

[140]张玉堂:《利益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41]张志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简介》,《财会通讯》2004年第8期。

[142]章志光:《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143]赵光伟:《论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9期。

[144]赵茂林:《论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经济》2004年第6期。

[145]赵曦:《21世纪中国西部发展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46]郑长德:《自然资源的“诅咒”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47]郑杭生、洪大用:《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安全隐患与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48]郑杭生、刘精明:《转型加速期城市社会分层结构的划分》,《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49]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编《中国民族统计年鉴1999》,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15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51]中国水力发电年鉴编辑部:《中国水力发电年鉴2005》,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152]《中国水利年鉴》编纂委员会编《中国水利年鉴2007》,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153]周恒勇、梁福庆、郑根保:《三峡农村移民安置中的社会风险因果树分析》,载唐传利、施国庆主编《移民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154]周静茹:《论监狱突发事件应急预警机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55]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156]周银珍、耿涛、梁福庆:《水库移民经济风险及其防范和规避对策研究》,《人民长江》2007年第2期。

[157]周银珍:《水库移民的社会风险及其对策研究》,《人民长江》2005年第36(8)期。

[158]周银珍:《水库移民经济风险及其防范和规避对策研究》,《人民长江》2007年第38(2)期。

[159]朱庆芳:《社会指标的应用》,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160]卓志主编《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161]C.I.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孙耀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62]迈克尔·M.塞尼:《移民与发展——世界银行移民政策与经验研究(一)》,水库移民经济研究中心编译,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

[163]迈克尔·M.塞尼:《移民·重建·发展——世界银行移民政策与经验研究(二)》,水库移民经济研究中心编译,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

[164]T. Downing:《风险—责任在发展性移民中的分布》,载唐传利、施国庆主编《移民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165]Bennett P. G. Hypergames:Developing a Model of Conflict. Futures,1980,4(12):489-507.

[166]Bertalanffy L.V. General Systems Theory. New York Braziller Inc,1973:46.

[167]Deloitte.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Apractical Approach. http://www.deloitte.com.

[168]Editorial. The Role of Pilot Studies in Reducing Risk on Projects and Programm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5,23(1):1-6.

[169]Fraser,N. M. and K. W. HipeI. Conflict Analysis:Models and Resolutions. New York:North-Hol1and,1984:3-5.

[170]Fraser. N.M.,K.M.Hipel. Conflict Analysis:Models and Resolutions. New York:North-Holland,1984:562-578.

[171]Gerth & Mills. 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6:36.

[172]Hsial C.,Multichoice Cooperative Games. Games Theory and Economic Application,1992,38(21):170-188.

[173]James W. Deloach. 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Strategies for Linking Risk and Opportunity. Financial Times,2000,(10):15-16.

[174]John Raftery. Risk Analysis in Project Management. English Edition Published by E & FN. 1994:3-17.

[175]K.W. Thomas. Conflict and Negotiation Processes in Organizations.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1992,3(2):651-717.

[176]Lisa Meulbroek.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for the Firm:A Senior Manager’s Guide,2002:3.

[177]L. L. Putnam. Conflict and Negotiation.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1992,3(2):549-599.

[178]Michael M. Cernea. Risk,Safeguards,and Reconstruction:A Model for Population Displacement and Resettlement. The World Bank,2000:14-43.

[179]Michael M. Cernea. Risk-Safeguards-and Reconstruction:A Model for Population,Displacement and Resettlement. The World Bank,2000:14-43.

[180]Miller,Kent D. Framework for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Washington,Second Quarter 1992,23(2):4.

[181]Nash J. F. Two Person Cooperative Game. Econometrics,1953,(21):128-140.

[182]Nigel Howard. Paradoxes of Rationality. MIT press,1971:43.

[183]Ortwin. Renn. Concepts of Risk:A Classification.Social Theories of Risk. Green Wood Press,1992:57.

[184]Robert Merton. 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38,(3):675.

[185]Robert N.Charette. Software Engineering Risk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9:32-26.

[186]Robert Tusler. The Elements of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www. netcomuk. com,2005-01-17.

[187]Stephen Ward. Why Risk Efficiency is a Key Aspect of Best Practice Projec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4,(22):619-632.

[188]Tae Yoon Kim. Usefulness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or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Economic Crisi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4,(10):34.

[189]Ulrich Beck. 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2:19-21.

[190]Ulrich Beck. 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2:25.

[191]Warner,W. Lloyd. Social Class in American. New York:Harper & Row,1949:75.

[192]William H. Panning. Using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to Maximize Shareholder Value. Washington D.C. AS/SOA ERM Symposium,2003.

[193]Yuhua Wu. A New Model of Conflict Analysis. European Journal of,1996,90(3):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