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0

国民政府西藏政策的实践与检讨(1927—1949)图书

A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Review of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s Tibet Policies, 1927-1949

SSAPID:101-7372-7690-60
ISBN:978-7-5097-4364-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对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与国民政府治藏政策的关系,国民政府对西藏的宗教政策、经济贸易政策、教育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国民政府处理“热振事件”的失误,引发了西藏轻视中央,进而导致其后的“驱汉事件”。书中对以达札为首的分裂势力在其中的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揭露,点出了政策失误的本质及严重后果。本书采用很多尚未出版以及新近出版的国民政府档案资料,为全面研究国民政府治藏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徐百永
编 辑:高振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摘要

 后记

 绪论

  一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二 资料情况

  三 学术史的回顾

  四 本书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第一章 西藏变乱善后与民国政府治藏政策

  第一节 西藏变乱和民国政府的因应之策

  第二节 “规复旧制”的尝试——和谈

  第三节 民国政府对西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一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西藏在中华民国中的地位

   二 成立主管蒙藏事务的中央机构

   三 民国政府对西藏政策的实施

 第二章 国民政府成立后治藏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国民政府边疆政策的确定

   一 孙中山的民族思想

   二 国民政府对边疆问题的基本政策

  第二节 国民政府初步制定西藏政策

   一 确定西藏的法律地位

   二 “柔性的政策之羁縻”

   三 训政与西藏的地方自治

   四 民族平等

   五 培养和任用藏族人才,扶植自治

 第三章 国民政府治藏政策的初步实施及与西藏地方关系的改善

  第一节 国民政府设立边政机构

   一 蒙藏委员会成立

   二 蒙藏委员会成立之初的行政措施

  第二节 驻藏办事长官的撤销

  第三节 西藏会议的筹备与失败

   一 国民政府决定召开蒙藏会议

   二 西藏会议的筹备

   三 西藏代表的派遣问题

  第四节 派员赴藏与西藏驻内地办事机构的成立

   一 中央代表入藏与国民政府“解决西藏问题条件”的制定

   二 西藏驻内地办事处的设立

 第四章 抗战前国民政府治藏政策的实施

  第一节 1930年代康藏纠纷与国民政府的对策

   一 观望协调时期

   二 积极干预的调解时期

   三 密切关注问题的解决时期

   四 大金寺僧的安置

  第二节 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与黄慕松入藏致祭

   一 国民政府褒崇达赖喇嘛政策的制定

   二 联络感情——册封和致祭达赖喇嘛

   三 关于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的交涉

   四 西藏地方与中央关系的逐渐趋暖

   五 驻藏专使行署人员的调整

  第三节 九世班禅返藏与国民政府治藏政策的局限性

   一 班禅离藏及中央政府的优遇

   二 国民政府以有限武力护送班禅和平返藏政策的确定

   三 返藏政策的施行及西藏的抵制

   四 英国的干涉及返藏政策实施的失败

 第五章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西藏治权的部分恢复与政策的调整

  第一节 吴忠信入藏主持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坐床典礼

   一 西藏地方接受中央所订掣签办法及青海灵童入藏

   二 吴忠信入藏谈话要旨的确定

   三 吴忠信入藏主持坐床典礼

  第二节 达札活佛摄政与国民政府治藏政策的调整

   一 热振辞职与达扎摄政

   二 达札摄政后西藏地方与中央关系的恶化

    1.西藏阻修中印公路

    2.“外交局”事件

   三 政策的调整与关系的改善

   四 沈宗濂的驻藏使命

   五 侧面政教运用——喜绕嘉措大师入藏

  第三节 《中国之命运》的出版与国民政府治藏政策的调整

   一 《中国之命运》与“民族一源论”

   二 “民族一源论”与国民政府的治藏政策

 第六章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治藏政策

  第一节 “高度自治”抑或地方自治

   一 “高度自治”政策的正式出炉

   二 “高度自治”与地方自治

   三 “高度自治”政策的无果而终

  第二节 热振事件与国民政府治藏政策实施的失误

   一 热振复职背后的中央因素

   二 热振事件的发生及国民政府的因应之策

   三 热振事件对国民政府治藏事务的影响

  第三节 “驱汉事件”与国民政府治藏政策实施的终结

   一 热振事件后的驻藏办事处

   二 “驱汉事件”的发生

   三 国民政府对“驱汉事件”的反应

 第七章 国民政府治藏宗教政策及实施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藏传佛教的政策

   一 颁布管理藏传佛教的法律、法规

   二 帕克巴拉活佛转世问题上的博弈

   三 捐修寺庙、补助官庙藏缺堪布生活费

  第二节 政教合一,抑或政教分离

   一 政教分离政策的确立与摇摆

   二 “五族共和”与政教合一制

   三 “高度自治”视野下的西藏政教合一制

   四 关于国民政府对政教合一制改造失败的思考

  第三节 政治运用下的熬茶布施政策

   一 熬茶布施政策的确定和演变

   二 国民政府熬茶布施政策的实践

    (一)传昭与三大寺布施

    (二)扎什伦布寺布施

    (三)布施萨迦寺

    (四)热振寺布施

   三 熬茶布施政策实施的效果

  第四节 “从宗教上以推动政治”:对藏宗教政策视野下的汉僧事务

   一 奖励汉僧游学西藏

   二 资助汉僧考取格西

   三 加强对旅藏汉僧的登记和管理

   四 关于国民政府汉僧事务的总结

 第八章 国民政府治藏经济贸易政策及实施

  第一节 国民政府治藏经济贸易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

   一 西藏与内地经济贸易往来的颓势

   二 国民政府对藏经济贸易政策的实施

    (一)免税政策

    (二)尝试筹组康藏贸易公司

    (三)羊毛贸易

   三 与西藏商务代表团的贸易谈判

  第二节 “一线牵合之力”:国民政府的“康茶筹藏”政策

   一 边茶:“一线牵合之力”

   二 “康茶筹藏”政策的确定与实施

  第三节 关于国民政府治藏经济贸易政策的简评

 第九章 国民政府治藏教育政策及实践

  第一节 国民政府治藏教育政策的制定及实施

   一 国民政府的西藏教育政策

   二 国民政府在西藏创办教育设施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拉萨小学及其创办之意义

   一 拉萨市立第一小学的成立

   二 国立拉萨小学的发展

   三 关于国立拉萨小学的几点思考

  第三节 关于国民政府治藏教育政策的反思

 第十章 关于国民政府治藏政策实施的检讨

  第一节 特殊历史场域下的国民政府西藏政策

   一 传统与近代之间的西藏政策

   二 “无一自主治藏之政策”

  第二节 国民政府治藏政策实践的限制条件

   一 藏情隔膜与治藏政策

   二 孱弱的中央政权

   三 “宗主权”政策下英国对西藏政策实施的阻挠

  第三节 事权分散的政策实践机制

   一 中央治藏机构先天不足

   二 中央驻藏机构不相统属

   三 驻藏人才素质参差不齐

  第四节 余论

 Abstract

本书对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与国民政府治藏政策的关系,国民政府对西藏的宗教政策、经济贸易政策、教育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弥补了学术界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国民政府处理“热振事件”的失误,引发了西藏轻视中央,进而导致其后的“驱汉事件”。书中对以达札为首的分裂势力在其中的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揭露,点出了政策失误的本质及严重后果。本书采用很多尚未出版以及新近出版的国民政府档案资料,为全面研究国民政府治藏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01]北京大学历史系编《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3。

[02]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6。

[03]《国际条约集(1934~1944)》,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

[04]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

[05]教育部边疆教育司:《边疆教育概况》,1947年8月续编。

[06]教育部蒙藏教育司:《边疆教育工作报告》,1946。

[07]蒙藏委员会编《蒙古会议汇编》,1930,铅印本。

[08]蒙藏委员会编《蒙藏政策暨法令选辑》,1966。

[09]蒙藏委员会编《总理对于蒙藏之遗训及国民政府对于蒙藏之法令》,1934。

[10]蒙藏委员会编译室编辑《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档案选编》(1~14),蒙藏委员会,2005~2007。

[11]秦孝仪:《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中央文物供应社,1984。

[12]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

[13]四川省档案馆编《近代康区档案资料选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14]王耿雄等编《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5]西藏昌都地区地方志总编室、西藏昌都地区档案馆:《西藏昌都地区社区调查资料选》,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所,内部资料,2004。

[16]西藏社会科学院等编《西藏地方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史料选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

[17]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学汉文文献编辑室:《使藏纪程 拉萨见闻 记西藏纪要》三种合刊,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1。

[18]马大正主编《民国边政史料汇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19]行政院新闻局:《西藏的政教合一制》,1947年11月。

[20]徐正光主编《民国以来蒙藏重要政策汇编》,蒙藏委员会印行,2001。

[21]张羽新:《民国藏事史料汇编》,学苑出版社,2005。

[22]张羽新:《清朝治藏法规全编》,学苑出版社,2003。

[23]张羽新:《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学苑出版社,2003。

[24]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室:《中国国民党史文献选编(1894~1949)》,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

[2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2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汇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2010。

[2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28]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

[29]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黄慕松 吴忠信 赵守钰 戴传贤奉使办理藏事报告书》,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

[30]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九世班禅内地活动及返藏受阻档案选编》,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

[31]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康藏纠纷档案选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

[32]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民国时期西藏及藏区开发建设档案选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33]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民国治藏行政法规》,五洲传播出版社,1999。

[34]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十三世达赖圆寂致祭和十四世达赖转世坐床档案选编》,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

[35]中华书局编《中国少数民族旧期刊集成》,中华书局,2006。

[36]周源整理《1914年“西姆拉会议”资料汇编、拉鲁家族及本人经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所,内部资料,2003。

[01]白眉初:《西藏始末纪要》,建设图书馆,1930。

[02]曹树勋:《边疆教育新论》,正中书局,1945。

[03]陈健夫:《西藏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

[04]陈谦平:《抗战前后之中英西藏交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05]陈庆英:《陈庆英藏学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06]陈天锡:《戴季陶先生的生平》,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

[07]多杰才旦主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08]法尊法师:《我去过的西藏》,汉藏教理院,1937。

[09]法尊法师:《西藏民族政教史》,汉藏教理院,1941。

[10]法尊法师:《现代西藏》,汉藏教理院,1937。

[11]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群言出版社,1999。

[12]冯明珠:《近代中英西藏交涉与川藏边情》,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

[13]高长柱:《边疆问题论文集》,正中书局,1948。

[14]格勒等编《李有义与藏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

[15]顾祝成:《明清治藏史要》,齐鲁书社,1999。

[16]郭寄峤:《民国以来中央对蒙藏的施政》,中央文物供应社,1984。

[17]贺觉非:《西康纪事诗本事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

[18]洪涤尘:《西藏史地大纲》,正中书局,1936。

[19]黄奋生:《边疆政教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47。

[20]黄奋生:《抗战以来之边疆》,史学书局,1944。

[21]黄奋生:《蒙藏新志》,中华书局,1938。

[22]黄奋生:《西藏情况》,上海地图出版社,1953。

[23]黄奋生:《中国边疆》,中国边疆学会,1942~1948。

[24]黄维忠:《法座下的较量——十四世达赖喇嘛寻访认定与坐床纪实》,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25]黄玉生:《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

[26]蒋介石:《中国之命运》,正中书局,1943。

[27]黎洁华、虞苇:《戴季陶传》,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28]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

[29]李志农:《民国时期西藏政治格局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30]廉湘民:《劫难——1947年春热振事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

[31]梁俊艳:《英国与中国西藏(1774~1904)》,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

[32]林恩显:《边政通论》,华泰书局,1989。

[33]林恩显:《国父民族主义与民国以来的民族政策》,台湾编译馆,1994。

[34]林恩显:《政治大学国际中国边疆学术会议论文集》,台湾政治大学,1985。

[35]林恩显:《中国边疆研究理论和方法》,渤海堂文化事业公司,1992。

[36]凌纯生:《中国今日之边疆问题》,正中书局,1934。

[37]刘曼卿:《国民政府女密使赴藏纪实》(马大正主编,原名:《康藏轺征》),民族出版社,1998。

[38]刘思慕:《中国边疆问题讲话》,生活书店,1937。

[39]柳陞祺:《柳陞祺藏学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40]陆兴祺:《西藏交涉纪要》,1931年8月。

[41]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2]吕昭义:《英帝国与中国西南边疆(1911~1947)》,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

[43]马大正:《边疆与民族——历史断面研考》,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4]马大正、刘逖:《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的演进历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

[45]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46]马福祥:《蒙藏状况》,蒙藏委员会,1931。

[47]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8]秦永章:《日本涉藏史——近代日本与中国西藏》,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49]任乃强:《康藏史地大纲》,西藏古籍出版社,2000。

[50]任乃强:《民国川边游踪之“西康札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

[51]任乃强:《西康图经》,西藏古籍出版社,2000。

[52]萨本仁、潘兴明:《20世纪的中英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53]石青阳:《藏事纪要》,蒙藏委员会,1933。

[54]释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中华佛教文化馆,1974。

[55]苏发祥:《清代治藏政策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

[56]孙宏年:《四海一家: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长春出版社,2004。

[57]孙子和:《西藏史事与人物》,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

[58]孙子和:《西藏研究论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

[59]唐纵:《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公安部档案馆编著,群众出版社,1991。

[60]田继周:《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61]汪晖:《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62]王川:《西藏昌都近代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63]王辅仁、索文清:《藏族史要》,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

[64]王贵、喜饶尼玛、唐家卫:《西藏历史地位辨》,民族出版社,2003。

[65]王柯著《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冯谊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6]王勤堉:《西藏问题》,商务印书馆,1933。

[67]王尧、王启龙、邓小咏:《中国藏学史》,民族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8]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69]喜饶尼玛:《近代藏事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

[70]谢彬:《西藏问题》,商务印书馆,1926。

[71]谢廷杰等编著《西藏昌都史地纲要》,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

[72]邢肃芝口述,张健飞、杨念群笔述《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73]牙含章:《达赖喇嘛传》,人民出版社,1984。

[74]杨策、彭武麟:《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75]曾国庆:《清代藏史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

[76]张俊逸主编《欧阳无畏教授逝世八周年纪念论文集》,蒙藏委员会,2000。

[77]张令澳:《侍从室回梦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78]张双志编《民国治藏法规全编》,学苑出版社,2008。

[79]张永攀:《英帝国与中国西藏(1937~194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0]张云:《漂泊中的佛爷——九世班禅内地活动的前前后后》,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81]张云:《西藏历史问题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82]赵云田:《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83]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84]郑汕:《西藏发展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85]周昆田:《边疆政策概述》,中央文物供应社,1984。

[86]周昆田:《边疆政策研究》,蒙藏委员会编印,1962。

[87]周昆田:《边务论集》,启明出版社,1959。

[88]周昆田:《蒙藏民族史略》,中华书局,1982。

[89]周昆田:《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中央文物供应社,1984。

[90]周昆田:《西藏研究》,中国边疆历史语文学会,1960。

[91]周昆田:《中国边疆民族简史》,中华大典编,1966。

[92]周伟洲:《唐代吐蕃与近代西藏史论稿》,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93]周伟洲:《西藏通史·民国卷》,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94]周伟洲:《英国、俄国与中国西藏》,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

[95]朱解琳:《藏族近现代教育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96]朱少逸:《拉萨见闻记》,商务印书馆,1947。

[97]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1925。

[98]朱子爽:《中国国民党边疆政策》,国民图书出版社,1944。

[99]祝启源、喜饶尼玛:《中华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关系》,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

[01]东嘎·洛桑赤列著《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藏文文献目录学》,陈庆英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

[02]〔法〕E.迪尔凯姆著《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2004。

[03]〔加〕谭·戈伦夫著《现代西藏的诞生》,伍昆明、王宝玉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

[04]〔美〕杜赞奇著《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05]〔美〕梅·戈尔斯坦著《喇嘛王国的覆灭》,杜永彬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06]恰白·次旦平措等著《西藏通史·松石宝串》,陈庆英等译,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

[07]〔日〕多田等观著《入藏纪行》,钟美珠译,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08]〔日〕河口慧海著《西藏秘行》,孙沈清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09]〔日〕家近亮子著《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王士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日〕青木文教著《西藏游记》,唐开斌译,商务印书馆,1939。

[11]〔日〕松本真澄著《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

[12]沈宗濂、柳陞祺著《西藏与西藏人》,柳晓青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13]夏格巴·汪秋德丹著《西藏政治史》,李有义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室藏族史组印,1978年10月。

[14]夏格巴·旺曲德典著《藏区政治史》,刘立千等译,内部资料,1992。

[15]〔意〕毕达克著《西藏的贵族和政府》,沈卫荣、宋黎明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16]〔英〕柏尔著《西藏志》,董之学、傅勤家译,商务印书馆,1940。

[17]〔英〕贝尔著《十三世达赖喇嘛传》(原名:《十三世达赖喇嘛画像》),冯其友等译,西藏社会科学院汉文献编辑室,1985。

[18]〔英〕柏尔著《西藏史》(也译作《西藏的过去与现在》),宫廷璋译,商务印书馆,1935。

[19]〔英〕黎吉生著《西藏简史》,李有义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79。

[20]〔英〕麦克唐纳著《旅藏二十年》,孙梅生、黄次书译,商务印书馆,1935。

[21]〔英〕荣赫鹏著《英国侵略西藏史》,孙煦初译,商务印书馆,1934。

[01]Bell,Charles,Portrait of a Dalai Lama,Life and Times of the Great Thirteenth,London,1946.

[02]Bell,Charles,Tibet Past and Present,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New Delhi,1932.

[03]Bell,Charles,the People of Tibet,Delhi,Motolal Banarsudass,1992.

[04]Das,T.,British Expansion in Tibet,Calcutta,1929.

[05]Goldstein,Melvyn C.,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1913-1951:the Demise of the Lamaist Stat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London,1989.

[06]Gould,B.J.,Report on the Discovery,Recogni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Fourteenth Dalai Lama,New Delhi,1941.

[07]Grunfeld,A.Tom,The making of Modern Tibet,Oxford University Press,Delhi,1987.

[08]Lamb,Alastair,the McMahon Line,a study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dia,China and Tibet,1904 to 1914,London,1966.

[09]Lamb,Alastair,Tibet,china and India,a history of Imperial Diplomacy,1914-1950,Hertfordshire,1989.

[10]Li Tieh-tseng,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Tibet,King’s Crown Press,Columbia University,New York,1956.

[11]Lin Hsiao-ting,Tibet and Nationalist China’s Frontier:Intrigues and Ethnopolitics,1928-49,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2006.

[12]Macdonald,D.,Twenty Years in Tibet,London,1932.

[13]Mckay,Alex,Tibet and the British Raj:the Frontier Cadre,1904-1947,Curzon Press,London,1997.

[14]Rahul,Ram,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Tibet,Vikas Publications,New Delhi,1978.

[15]Richardson,H.E.,Tibetan and Its Hist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London,1962.

[16]Richardson,H.E.,Tibetan Précis,Government of India Press,1945,Calcutta.

[17]Shakabpa,Tsepon W.D.,Tibet:a Political History,New Haven & London,1967.

[18]Smith,Warren W.Tibetan Nation:a History of Tibetan Nationalism and Sino-Tibetan Relations,Westview Press,1996.

[19]Swinson,A.Beyond the Frontier:the Biography of Colonel F.M.Bailey,Explorer and Secret Agent,London,1971.

[20]Teichman,Eric,Travels of a Consular Officer in Eastern Tibet,together with a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Tibet and India,Cambridge:at the University Press,1922.

[21]The British Library,India Office Library and Records(简称IOR,英国印度事务部档案).

[22]Van Walt van Praag,Micheal C.The Status of Tibet-History,Right,and Prospects in International Law,Wilsdom Publications London,1987.

[23]Walt Van Praag,M.C.Van.,the Status of Tibet,History,Right and Prospects in International Law,Colorado,1989.

[24]Younghusband,F.E.,India and Tibet,London,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