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4 !

参考文献

343

“气”与抗争政治图书

Emotions and Contentious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

SSAPID:101-7367-9177-67
ISBN:978-7-5097-2126-1
DOI:
ISSN:
关键词:

乡村 社会秩序 现代

[内容简介] 以气为研究视角,是为了克服在抗争政治研究中理性与情感、权利与道义之间的对立。 如前所述,理性论与情感论、权利论与道义论各有所偏,每一种视角都可以解释复杂的抗争政治的某一面向,但又难以将对方的视角排斥在外。究其实,人本身就是理性与情感兼备、时而为利益所驱时而为道义所激的复杂动物,更何况,群体行动更增加了事情的复杂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综合的视角。而在理性论、利益论独据中国当代农村抗争政治研究舞台的情况下,更亟待纠偏。气介乎两者之间,又偏情感和道义一维,是推进该领域研究的一个恰切的概念。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新社会学文丛
作 者: 应星
编 辑:童根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文前辅文

 第一章 导论

  序曲一

  序曲二

  一 社会稳定问题的突出

   (一)贫富差距明显拉大,社会出现断裂和失衡现象

   (二)贫富对立、干群对立的社会心态较为突出

   (三)集体上访与群体性事件在规模和烈度上不断升级

  二 既有的研究

  三 本书的视角

  四 抗争政治的类型

  五 研究的方法和材料

  六 本书的结构

 第二章 作为社会行动范畴的“气”:从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

  一 中国思想传统中的气

   (一)一气涵三理

    1.物理之气

    2.生理之气

    3.心理之气

   (二)气与志

   (三)小结

  二 以忍御气与以气立人:日常生活中的气

   (一)以忍御气

    1.以忍御气是修身之道

    2.以忍御气是人情之道

    3.以忍御气是避讼之道

    4.以忍御气是施压之道

    5.以忍御气是听命之道

   (二)以气立人

    1.逼仄的挣扎

    2.直报的儒礼

    3.承认的政治

  三 任气行侠:抗争政治中的气

   (一)气的地方性

   (二)气的进攻性

   (三)气的伦理性

  四 气在现代中国的变化

   (一)社会结构的变迁

   (二)革命伦理的一统

   (三)均平思想的上升

   (四)权利意识的增长

   (五)小结

  五 气及其相关概念:中西方社会的一个比较

   (一)Spiritedness的古今之变

    1. thymos(thumos):spiritedness的古希腊语源

    2.从spiritedness到passions:现代思想的第一次演化

    3.从passions到emotions:现代思想的第二次演化

   (二)气与Spiritedness、Passions及Emotions

    1.气的身心基础

    2.气的伦理基础

    3.气、力与权力

    4.小结

 第三章 中国当代抗争政治的结构背景:“气”的凝聚

  一 中国社会1990年代中期以来治理方式与利益格局的变化

   (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治理基础

    1.市场转型中的国家治理

     (1)渐进的市场转型路径

     (2)经济分权带来经济的强制性增长

     (3)人情与关系在中国社会运转中的重要性

    2.经济奇迹背后的社会基础

     (1)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

     (2)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效应

   (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背后的治理问题

    1.国家治理问题

     (1)国家职能的错位与失衡

     (2)权钱结合紧密,寻租现象泛滥

     (3)特殊利益集团对国家利益的严重侵蚀

    2.社会治理的危机

     (1)社会阶层的失衡与定型

     (2)社会组织的疏松

     (3)社会认同的迷失

     (4)利益表达的扭曲

  二 “跑马圈水”与移民问题的凸现

 第四章 依法抗争案例的过程叙事

  一 山阳移民集体上访个案

   (一)从万人信访到集体上访的开始:1997年10月到2000年3月

   (二)抗争性聚集与集体上访的升级:2000年3月到2001年3月

    1.组织移民与当地官员面对面质询或辩论

    2.完善组织,熟悉政策,加强移民相关信息沟通

    3.加大进京上访的力度

    4.与境外媒体联系

   (三)牢狱之灾:2001年3月到2004年3月

   (四)踏上上访的不归之路:2004年3月到2010年11月

  二 银江镇抗争性聚集个案

   (一)接受NGO的动员(2004年6月到10月)

   (二)就地进行动员(2004年10月到2006年3月)

   (三)没有草根领袖的情境动员(2006年“3·21事件”)

   (四)草根行动与当地政府的僵持(2006年“3·21事件”以后)

  三 水城市青山村群体性行政诉讼个案

   (一)通过上访与抗争性聚集来阻止取土、要求赔偿(1999年12月到2000年12月)

   (二)强夺村委会权力,阻止复耕(2000年12月到2001年5月)

   (三)815名村民联合与县政府打官司(2001年5月到2001年11月)

   (四)重选村委会,群体性诉讼与行政复议的交叉运用(2001年11月到2003年11月)

 第五章 “气”的初始释放与草根领袖的生成机制

  一 气的初始释放的地方性因素

   (一)生存环境的压力

   (二)道德震撼的触发

   (三)历史传统的延续

   (四)外部资源的导入

   (五)草根领袖的出现

  二 草根动员与草根领袖

   (一)草根动员的渊源和含义

   (二)草根领袖与抗争行动爆发的关系

   (三)草根领袖出现的性格解释

   (四)草根领袖出现的社会解释

 第六章 “气”的加压与草根行动者的组织策略

  一 “打压—反弹”模式与“气”的加压

   (一)基层政府对抗争行动进行打压的制度逻辑

   (二)打与拉

   (三)“打压—反弹”模式及气的加压

  二 草根动员的结构条件

   (一)自上而下的制度激励

    1.信访制度的历史分期

     (1)大众动员型信访:1951年6月至1979年1月

     (2)拨乱反正型信访:1979年1月至1982年2月

     (3)安定团结型信访:1982年2月至1995年10月

     (4)维持稳定型信访:1995年10月至今

    2.信访制度的基本矛盾

    3.信访救济的运作机制

     (1)去信与上访

     (2)一次上访与重复上访

     (3)逐级上访与越级上访

     (4)个人上访与集体上访

     (5)正常上访与异常上访

   (二)自下而上的非制度约束

   (三)草根行动者共同体的认同

  三 草根动员的组织策略

   (一)抗争行动的组织化需求

   (二)草根行动者共同体的组织化机制

    1.组织分层

    2.任务分工

    3.集市动员

    4.跨乡联合

    5.内部整合

   (三)草根行动者共同体的组织化机制在1990年代前后的比较

 第七章 依法抗争的行动策略:“气”的导引

  一 合法性话语的建构

  二 行动路径的选择

   (一)分析框架

   (二)个案对比

    1.个案之一:“民告官”的一个神话

     (1)张立广的困难

     (2)张立广的成功

     (3)信心、游戏与高胜诉率的神话

    2.个案之二:穿梭在上访与诉讼之间的青山村村民

   (三)信访与诉讼作为抗争手段的比较

    1.信访救济可以节省经济成本或至少让民众感觉成本较低

    2.信访救济更有利于冲破关系网的束缚,增强裁定的相对独立性

    3.信访救济在救济效力上略胜诉讼救济

   (四)“诉讼的政治学”

   (五)依法抗争行动的二重理性

  三 情理法的交织

 第八章 群体性事件:从“气”到“气场”

  一 群体性事件的过程叙事

   (一)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峡州区“10·18事件”

   (二)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银江镇“3·21事件”

  二 “气场”的六层分布

  三 两类群体性事件的比较

  四 小结

 第九章 当代中国乡村抗争政治的影响

  一 抗争政治的社会影响

   (一)抗争政治对政策的影响

   (二)抗争政治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三)抗争政治对政治民主和政治机会主义的双重影响

  二 抗争政治对抗争者自身的影响

   (一)抗争政治对草根行动者的影响

    1.退隐

    2.续进

    3.待机而动

   (二)抗争政治对其他农民的影响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一 气对于理解当代中国乡村抗争政治的意义

   (一)气对于理解抗争政治的本质的意义

   (二)从气的角度来理解抗争政治的过程和机制

  二 乡村社会稳定问题在1990年代前后的变化

   (一)乡村抗争政治的变化

    1.抗争政治的目标

    2.抗争政治的动力

    3.抗争政治的机制

   (二)政府维稳方式的变化

    1.“拔钉子”与“开口子”的张力

    2.运动式治理与制度化治理的矛盾

    3.行政主导与法律治理的对立

   (三)若干对策的建议

    1.消除“不稳定幻象”,形成关于社会稳定的新思维

    2.缓解维稳工作的压力,形成宽松和理性的问题解决氛围

    3.破除僵硬的维稳机制,形成以利益均衡机制为主导的社会矛盾化解新模式

  三 延伸的讨论

 鸣谢

以气为研究视角,是为了克服在抗争政治研究中理性与情感、权利与道义之间的对立。如前所述,理性论与情感论、权利论与道义论各有所偏,每一种视角都可以解释复杂的抗争政治的某一面向,但又难以将对方的视角排斥在外。究其实,人本身就是理性与情感兼备、时而为利益所驱时而为道义所激的复杂动物,更何况,群体行动更增加了事情的复杂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综合的视角。而在理性论、利益论独据中国当代农村抗争政治研究舞台的情况下,更亟待纠偏。气介乎两者之间,又偏情感和道义一维,是推进该领域研究的一个恰切的概念。

奥尔森,1995,《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奥克肖特,2003,《〈利维坦〉导读》,应星译,《思想与社会》编委会编辑部编《现代政治与自然》,《思想与社会》第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奥立佛、马维尔,2002,《集体行动的动员技术》,刘能译,莫里斯等编《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

奥尔波特,2003,《谣言心理学》,刘水平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巴特摩尔,1998,《平等还是精英》,尤卫军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白凯,2005,《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争:1840~1950》,林枫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贝思广,1992,《民国时期的土匪》,徐有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波兰尼,2007,《大转型》,冯钢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成伯清,2009a,《怨恨与承认——一种社会学的探索》,《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成伯清,2009b,《没有激情的时代?》《社会学研究》第4期。

陈柏峰,2007,《“气”与村庄生活的互动——皖北李圩村调查》,《开放时代》第2期。

陈杭、顾清扬,2008,《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张军、周黎安编《为增长而竞争: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锡文编,1999,《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中国发展出版社。

陈锡文,2001,《关于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几个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5期。

陈宗胜等,2001,《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经济研究》第4期。

陈荣灼,2005,《气与力:“唯气论”新诠》,杨儒宾等编《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陈秀三,2007,《西电东送工程区域效应评价》,中国电力出版社。

程地宇,1996,《三峡工程与移民》,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查尔尼,2007,《亚里士多德笔下的血气与虔敬》,尚新建译,刘小枫等编《血气与政治》,华夏出版社。

查特吉,1998,《关注底层》,《读书》第8期。

查特吉,2000,《社群在东方》,陈光兴编《发现政治社会》,巨流图书公司。

德勒兹,2001,《什么是dispositif》,汪民安译,汪民安编《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

邓飞,2005,《三峡移民回流》,《凤凰周刊》第16期(总第185期)。

邓建鹏,2007,《财产权利的贫困》,法律出版社。

蒂利,2008,《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7)》,陈周旺等译,格致出版社。

刁杰成,1996,《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董海军,2008,《塘镇:乡镇社会的利益博弈与协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法农,2005,《全世界受苦的人》,万冰译,译林出版社。

范愉,2000,《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范愉,2005,《集团诉讼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方流芳,1999,《民事诉讼收费考》,《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费孝通,2006,《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

福井文雅,2007,《西洋文献中气的译语》,李庆译,小野泽精一等编《气的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

福柯,1997,《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三联书店。

福柯,2001,《历史的无名者》,李猛译,《国外社会学》第4期。

福山,2007,《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富勒,2007,《霍布斯的血气元素:荣誉、恐惧与法治》,尚新建译,刘小枫等编《血气与政治》,华夏出版社。

夫马进,1998,《明清时代的讼师与诉讼制度》,范愉译,王亚新等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

高柏,2008,《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社会学研究》第4期。

高文秀,1999,《黑旋风双献功》,王季思编《全元戏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龚刚、林毅夫,2007,《过度反应:中国经济“缩长”之解释》,《经济研究》第4期。

葛兰西,1983,《狱中札记》,葆煦译,人民出版社。

关汉卿,1999,《感天动地窦娥冤》,王季思编《全元戏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郭丹青,2001,《中国的纠纷解决》,王晴译,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法制出版社。

韩丁,1980,《翻身》,韩倞等译,北京出版社。

韩书瑞,2009,《山东叛乱》,刘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汉密尔顿等,1980,《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

贺欣,2010,《行为政治控制机制之一的行政法——当代中国行政法的政治学解读》,汪庆华、应星编《中国基层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经验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贺卫方,1997,《中国司法管理制度的两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何海波,2001,《行政诉讼撤诉考》,《中外法学》第2期。

赫希曼,2001,《退出、呼吁与忠诚——对企业、组织和国家衰退的回应》,卢昌崇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黑格尔,1979,《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译,商务印书馆。

黑格尔,1995,《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

华尔德,1996,《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胡鞍钢,2001,《中国90年代后半期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国际经济评论》第5~6期。

胡和立,1993,《1988年我国租金的估算》,《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编辑部编《腐败:权力与金钱的交换》,中国经济出版社,

胡联合、胡鞍钢等,2009,《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报告》,红旗出版社。

胡先缙,2004,《中国人的面子观》,黄光国编《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胡荣,2007,《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社会学研究》第3期。

霍布斯鲍姆,1999,《革命的年代》,王章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霍布斯,1985,《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

霍布斯邦,1998,《盗匪》,郑明萱译,麦田文化公司。

霍布斯邦,1999,《原始的叛乱:十九至二十世纪社会运动的古朴形式》,杨德睿译,麦田文化公司。

霍存福,2007,《法谚:法律生活道理与经验的民间形态——汉语谚语的法文化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

霍弗,2008,《狂热分子》,梁永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霍耐特,2005,《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黄光国编,2004,《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黄家亮,2008,《通过集团诉讼的环境维权:多重困境与行动逻辑》,《中国乡村研究》第6期。

黄俊杰,1999,《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身体政治学”:特质与含义》,《国际汉学》第4辑。

黄宗智,1986,《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

黄宗智,1998,《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怀南特,2005,《斯皮瓦克谈庶民政治》,吕卓红译,刘健芝等编《庶民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

晋军、何江穗,2008,《碎片化中的底层表达——云南水电开发争论中的民间环保组织》,《学海》第4期。

季卫东,1999,《法律程序的意义》,季卫东著《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吉尔兹,1994,《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

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王季思编《全元戏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金耀基,1997,《行政吸纳政治——香港政治的模式》,载《中国政治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金耀基,2006a,《人际关系中人情之分析》,杨国枢编《中国人的心理》,江苏教育出版社。

金耀基,2006b,《“面”、“耻”与中国人行为之分析》,杨国枢编《中国人的心理》,江苏教育出版社。

卡佩莱蒂,2000,《福利国家与接近正义》,刘俊祥译,法律出版社。

康晓光,2002,《再论“行政吸纳政治”》,《二十一世纪》8月号。

科尔奈,1986,《短缺经济学》,张晓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科塞,1989,《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译,华夏出版社。

克兰德尔曼斯,2002,《抗议的社会建构与多组织场》,刘能译,莫里斯等编《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

克里西等,2006,《西欧新社会运动》,张峰译,重庆出版社。

孔飞力,1993,《清王朝衰落和叛乱的原因》,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勒庞,2007,《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存山,2009,《气论与仁学》,中州古籍出版社。

李静君,2006,《中国工人阶级的转型政治》,李友梅、孙立平、沈原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连江、欧博文,1997,《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吴国光编《九七效应》,太平洋世纪研究所。

李培林等,2008,《力挽狂澜:中国社会发展迎接新挑战》,汝信等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琼,2007,《政府管理与边界》,新华出版社。

李敏龙、杨国枢,1998,《中国人的忍:概念分析与实证研究》,(台北)《本土心理学研究》第10期。

李实、佐藤宏主编,2004,《经济转型的代价——中国城市失业、贫困、收入差距的经验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李实等主编,2008,《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III》,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林莉红,1999,《行政救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国法学》第1期。

刘健芝等编,2005,《庶民研究》,林德山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刘恒,1998,《行政救济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

刘迎秋,2002,《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缩长病”及其医治》,《财贸经济》第10期。

刘世锦编,2007,《加快西部水电开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刘小枫,1998,《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

刘子富,2009,《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6·28”事件的启示》,新华出版社。

卢晖临,2004,《集体制度的形成》,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系博士论文。

陆思礼,2001,《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

陆学艺编,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马克思,1972,《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985,《人类学笔记》,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2001,《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曼斯菲尔德,2005,《驯化君主》,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

麦克亚当、塔罗和蒂利,2006,《斗争的动力》,李义中等译,译林出版社。

孟德斯鸠,2009,《论法的精神》,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

米格代尔,1996,《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李玉琪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明恩溥,2001,《中国人的素质》,秦悦译,学林出版社。

摩尔,1995,《民主与独裁的社会起源》,萧纯美译,远流文化公司。

莫斯卡,2002,《统治阶级》,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

尼科尔斯,2007,《柏拉图〈王制〉中的血气与哲学》,尚新建译,刘小枫等编《血气与政治》,华夏出版社。

欧中坦,1996,《千方百计上京城:清朝的京控》,谢鹏程译,高道蕴等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欧博文、李连江,2009,《中国农村的民众抗争活动及其影响》,张清津译,熊景明、关信基编《21世纪初的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棚濑孝雄,1994,《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潘毅,2007,《中国女工:新兴打工阶级的呼唤》,明报出版社。

裴宜理,2007,《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池子华等译,商务印书馆。

浦安迪,2006,《明代小说四大奇书》,沈亨寿译,三联书店。

钱穆,2004,《儒礼杂议之一——非斗》,《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二,安徽教育出版社。

钱颖一,2003,《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秦晖,2008,《“中国奇迹”的形成与未来》,《南方周末》2月21日。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改革30年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荣敬本等,1998,《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

汝信等主编,2001,《200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汝信等主编,2002,《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汝信等主编,2007,《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萨克逊豪斯,2007,《阿基琉斯传说中的血气、正义和制怒》,尚新建译,刘小枫等编《血气与政治》,华夏出版社。

单光鼐等,2009,《县级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矛盾对立》,《领导者》总第29期。

沈可挺,2005,《水电工程经济利益关系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编《科学发展观与江河开发》,华夏出版社。

沈原,2007,《“制度的形同质异”与社会团体的发育》,沈原著《市场、阶级与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沈原,2006,《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第2期。

史华兹,2004,《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史华慈,2006,《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陈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施坚雅,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施路赫特,2004,《理性化与官僚化》,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施密特,2008,《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银行,1997,《变革世界中的政府》,蔡秋生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世界银行,2006,《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

石光等,2007,《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卫生投入绩效的分析》,葛延风等编《中国医改:问题、根源、出路》,中国发展出版社。

斯蒂格利茨,2005,《后华盛顿共识的共识》,苏创译,黄平等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斯考切波,2007,《国家与社会革命》,何俊志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斯科特,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程立显等译,译林出版社。

斯科特,2007,《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译林出版社。

斯皮瓦克,2007,《底层人能说话吗?》,陈永国译,陈永国等编《从解构到全球化批判:斯皮瓦克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斯托克,2000,《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华夏风译,俞可平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列奥·斯特劳斯,2001,《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申彤译,译林出版社。

列奥·斯特劳斯,2003,《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三联书店。

寺田浩明,1998,《权利与冤抑》,王亚新译,王亚新、梁治平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

宋继杰,1995,《涵摄、过程与境界开显》,(台北)《哲学杂志》第3期。

宋晓梧,2006,《改革:企业·劳动·社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苏国勋,1987,《理性化及其限制》,上海人民出版社。

苏力,2000,《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苏力,2006,《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三联书店。

孙立平,2002,《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实践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孙立平,2003,《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2004,《机制与逻辑:关于中国社会稳定的研究》,孙立平著《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立平,2005a,《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的结构演变》,孙立平著《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立平,2005b,《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问题》,孙立平著《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立平,2006,《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2007,《官煤政治》,孙立平著《守卫底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晋军、应星等,2010,《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长治久安》,《领导者》总第33期。

孙述宇,1981,《梁山英雄的义气》,联副三十年文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典文学论》,联合报社。

塔那斯,2007,《西方思想史》,吴象婴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塔罗,2005,《运动中的力量》,吴庆宏译,译林出版社。

汤普森,2001,《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社。

唐力权,2001,《蕴徼论:场有经验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童禅福,2009,《国家特别行动:新安江大移民》,人民文学出版社。

图海纳,2008,《行动者的归来》,舒诗伟等译,商务印书馆。

托克维尔,1991,《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

王东进等,2004,《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第3期。

王凤才,2008,《蔑视与反抗:霍耐特承认理论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重庆出版社。

王国斌,2008,《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王季思主编,1999,《全元戏曲》,人民文学出版社。

王俊秀等,2006,《2006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报告》,汝信等编《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名等,2002,《中国NGO的发展分析》,《管理世界》第8期。

王绍光,2007,《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中国治理模式的转变》,王绍光著《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三联书店。

王斯福,2008,《帝国的隐喻》,赵旭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王晓毅、渠敬东编,2009,《斯科特与中国乡村:研究与对话》,民族出版社。

王永钦,2006,《市场互联性、关系型合约和经济转型》,《经济研究》第6期。

王永钦等,2007,《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与失》,《经济研究》第1期。

汪庆华,2007,《中国行政诉讼:多中心主义的司法》,《中外法学》第5期。

汪庆华、应星编,2010,《中国基层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经验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韦伯,1989,《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远流图书公司。

韦伯,1993a,《支配社会学》I,康乐等译,远流图书公司。

韦伯,1993b,《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远流图书公司。

韦伯,2010,《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魏斐德,1988,《大门口的陌生人》,王小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威廉姆森,2005,《华盛顿共识简史》,黄平等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温端政编,2004,《中国谚语大全》,上海辞书出版社。

文崇一,2004,《报恩与复仇:交换行为的分析》,杨国枢编《中国人的心理》,江苏教育出版社。

吴长青,2010,《“英雄气概”的生成与局限——以鲁西农民抗争积极分子为例》,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硕士论文。

吴飞,2009,《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吴敬琏,2007,《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三联书店。

吴敬琏、黄少卿,2007,《创新还是寻租:中国转型时期的制度环境与企业家作为》,《洪范评论》总第7辑。

吴毅,2007,《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三联书店。

无名氏a,1999,《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王季思编《全元戏曲》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无名氏b,1999,《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王季思编《全元戏曲》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武占坤,2000,《中华谚谣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

小野泽精一等编,2007,《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与人的观念的发展》,李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萧公权,1999,《调争解纷——帝制时代中国社会的和解》,汪荣祖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萧公权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谢莉,2001,《2000年全国行政复议案件情况分析》,《行政与法制》第6期。

许名奎等,2007,《忍经·劝忍百箴》,湖北辞书出版社。

许志永等,2006,《中国信访报告:2004~2006》,打印稿。

徐昕,2005,《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徐忠明,2002,《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徐忠明,2006,《案例、故事与明清时期的司法文化》,法律出版社。

徐忠明,2007,《众声喧哗:明清法律文化的复调叙事》,清华大学出版社。

杨国枢、文崇一(编),1982,《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杨国枢,1988,《中国人的社会取向:社会互动的观点》,杨国枢等编《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桂冠图书公司。

杨奎松,2009,《建国前夕中共土改政策变动的历史考察》,杨奎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Ⅰ》,江西人民出版社。

杨联陞,2008,《“报”作为中国社会关系基础的思想》,张晓丽译,费正清编《中国的思想与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

杨联陞,2009,《中国文化中的报、保、抱之意义》,贵州人民出版社。

杨美惠,2009,《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赵旭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杨中芳,1994,《中国人真的是“集体主义”的吗?——试论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杨国枢编《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的观点》,桂冠图书公司。

叶启政,1997,《“本土契合性”的另类思考》,《本土心理学研究》第8期。

叶启政,2006,《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

耶林,2007,《为权利而斗争》,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

易蓉蓉,2005,《怒江开发背后的利益地图》,《科学时报》11月7日。

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

应星,2004,《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法学研究》第3期。

应星,2005,《评村民自治研究的新取向》,《社会学研究》第1期。

应星,2006,《霍布斯与现代政治的概念》,思想与社会编委会编《现代政治与道德》,《思想与社会》第5辑,上海三联书店。

应星,2007a,《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社会学研究》第2期。

应星,2007b,《“迎法入乡”与“接近正义”:对中国赤脚律师的个案研究》,《政法论坛》第1期。

应星,2007c,《“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开放时代》第6期。

应星,2008a,《行政诉讼程序运作中的法律、行政与社会》,《北大法律评论》第9卷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应星,2008b,《中国的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复兴》,《新华文摘》第24期。

应星,2009a,《“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社会学研究》第4期。

应星,2009b,《村庄审判史中的道德与政治》,知识产权出版社。

应星,2010a,《“气”与中国乡土本色的社会行动》,《社会学研究》第5期。

应星,2010b,《三峡大上访——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文化中国出版公司。

应星、晋军,2000,《集体上访中的“问题化”过程》,《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辑,鹭江出版社。

应星、汪庆华,2006,《涉法信访、行政诉讼与公民救济行动中的二重理性》,《洪范评论》第3卷第1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于建嵘,2003,《农民有组织的抗争及其政治风险》,《战略与管理》第3期。

于建嵘,2004,《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第2期。

于建嵘,2007a,《当代中国农民的维权抗争》,中国文化出版社。

于建嵘,2007b,《对560名进京上访者的调查》,《法律与生活》第5期。

于建嵘,2010,《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

于晓刚,2004,《水电移民,路在何方》,《中国国家地理》第11期。

袁曙宏、李洪雷,2002,《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罗豪才编《行政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

翟学伟,2005,《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

翟学伟,2007,《报的运作方位》,《社会学研究》第1期。

张军、周黎安编,2008,《为增长而竞争: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修成,2007,《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

赵人伟、格里芬编,1994,《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赵人伟、李实、李思勤编,1999,《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赵鼎新,2005,《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社会学研究》第1期。

赵鼎新,2006,《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赵世瑜,2002,《谣谚与新史学》,《历史研究》第5期。

郑欣,2005,《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制度与社会结构变迁课题组,1997,《作为制度运作和制度变迁方式的变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总第21期。

钟伟,2005,《解读“新双轨制”》,《中国改革(综合版)》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2005,《科学发展观与江河开发》,华夏出版社。

周飞舟,2006a,《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第3期。

周飞舟,2006b,《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周飞舟,2007,《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社会学研究》第1期。

周飞舟,2009,《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第3期。

周黎安,2007,《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第7期。

周瑞金,2009,《勇于解决中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中国青年报》10月28日。

周雪光,2008,《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社会学研究》第6期。

周占顺,2001a,《在全国信访局长会议上的讲话》,《人民信访》第1期。

周占顺,2001b,《关于当前信访工作的通报》,《人民信访》第7期。

周占顺,2001c,《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开创新世纪信访工作新局面》,《人民信访》第10期。

滋贺秀三,1998a,《中国法文化的考察》,王亚新译,王亚新、梁治平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

滋贺秀三,1998b,《清代诉讼制度的民事法源的概括性考察》,王亚新译,王亚新、梁治平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

邹川雄,1999,《拿捏分寸与阳奉阴违:一个传统中国社会行事逻辑的初步探索》,洪叶文化出版公司。

Aminzade R. & McAdam D.2001.“ Emotions and Contentious Politics”,in Aminzade R.et al.(eds),Silence and Voice in the Study of Contentious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rger P.1969. A Rumor of Angels:Modern Society and the Rediscovery of the Supernatural. NY:Doubleday.

Bernstein,Thomas P. and Xiaobo Lü.2003.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loom A.(ed.)1968. The Republic of Plato. New York:Basic Books Inc.

Blumer H.1946.“Elementary Collective Behavior.” Pp.170-177 in Alfred McClung Lee(ed)New Outline of 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 New York:Barnes & Noble,Inc.

Brinton C.1934. A Decade of Revolution:1789-1799. Harper & Row;New York & Evanston.

Cai Yongshun.2002.“The Resistance of Chinese Laid-off Workers in the Reform Period.” The China Quarterly,No.170(June):327-344.

Cai Yongshun.2004.“Managed Participation in China.”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119,No.3.

Castells M.1984. 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A Cross-Cultural Theory of Urban Social Movement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en Feng.2000.“Subsistence Crisis,Managerial Corruption and Labor Protests in China.” China Journal,No.44(July):41-63.

Chen Xi.2007.“Between Defiance and Obedience:Protest Opportunism in China”,in Perry and Goldman eds.,Grassroots Political Reform in Contemporary China.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avid Yau-fai Ho.1976.“On the Concept of Fac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1,pp.867-884.

Dixon T.2003. From Passions to Emotion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natella della Porta & Mario Diani.2002.《社会运动概论》,苗延威译,巨流图书公司

Gallagher M.2006.“Mobilizing the Law in China:‘Informed Disenchantment’and the Development of Legal Consciousness.” Law & Society Review40(4):783-816.

Goffman E.1974. Frame Analysis. New York:Harper & Row,Publisher.

Goldman.2005. From Comrade to Citizen:The Struggle for Political Rights in China.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ldstone J. & Tilly C.2001.“Threats(and Opportunities):Popular Action and State Response in the Dynamics of Contentious Action”,in Aminzade et al.,Silence and Voice in the Study of Contentious Politic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odwin J.,Jasper J. & Polletta F.2000.“The Return of the Repressed:The Fall and Rise of Emotions in Social Movement Theory”. Mobilization,5(1),pp.65-84.

Goodwin J.,Jasper J. & Polletta F.2004.“Emotional Dimensions of Social Movements”,in David A.Snow,Sarah Anne Soule and Hanspeter Kriesi(ed.)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Social Movements. Blackwell Publishing.pp.413-432.

Goodwin J.,Jasper J. & Polletta F.(ed).2001. Passionate Politics:Emotions and Social Movement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urr.1970. Why Men Rebel.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rrell S.1987.“The Concept of Fate in Chinese Folk Ideology”. Modern China,Vol.13,No.1.pp.90-109.

Hirschman A.1997. The Passions and the Interests:Political Arguments for Capitalism before Its Triumph.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obbes.1991. Leviathan,edited by Richard Tuck.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bbes.1994. Leviathan,edited by Edwin Curley.Indianapolis:Hacket Publishing Comoany,Inc.

Hurst W. & O’Brien K.2002.“China’s Contentious Pensioners”. China Quarterly,No 170:346-360.

Klandermans B.1988.“The Form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Consensus”,in Klandermans B.et al.(eds.). Inter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vol.1.Greenwich,CN:JAI Press.

Li,Lianjiang.2004.“Political Trust in Rural China”. Modern China,4.

Li,Lianjiang & O’Brien K.2008.“Protest Leadership in Rural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193.

McAdam D.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1930-1970,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Adam D.1988. Freedom Summer.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Adam D.,McCarthy.J. & Zald M.(ed.)1999.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Political Opportunities,Mobilizing Structure,and Cultural Framing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Adam D.,Tarrow S.,Tilly C.2001. Dynamics of Conten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Carthy J. & Zald M.1973. The Trends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Morristown,PA:General Learning Press.

McCarthy J. & Zald M.1977.“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A Partial Theo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2(6).

Michelson E.2006.“The Practice of Law as an Obstacle to Justice:Chinese Lawyers at Work”. Law & Society Review. 40(1):1-38L.

Nepstad S.2004.“Persistent Resistance:Commitment and Community in the Plowshares Movement”. Social Problem51(1):43-60.

Norris L. & Cable S.1994.“The Seeds of Protest:From Elite Initiation to Grassroots Mobilizatio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vol.37,pp.247-268.

O’Brien K. & Li Lianjiang.1995.“The Politics of Lodging Complaints in Rural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143:756-83.

O’Brien K.1996.“Rightful Resistance”. World Politics,vol.49,no.1,pp.31-55.

O’Brien K. & Li Lianjiang.2006.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Brien K.(ed.)2008. Popular Protest in China.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i J.1989.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aige J.1975. Agrarian Revolution:Social Movements and Export Agriculture in the Underdeveloped World. New York:Free Press.

Pei Minxin.2003.“Rights and Resistance:the Changing Contexts of the Dissident Movement”,in Perry E. & Selden M.(eds). Chinese Society,Change,Conflict and Resistance,2<sup>nd</sup> ed.,London:Routledge.

Perry E.2001. Challenging the Mandate of Heaven:Social Protest and State Power in China. M.E.Sharpe.

Perry E. & Selden M.(eds).2003. Chinese Society:Change,Conflict and Resistance. London:Routledge.

Perry E. & Goldman M.(eds).2007. Grassroots Political Reform in Contemporary China. Cambridge,MA and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p.256-281.

Perry E.2008.“Chinese Conceptions of ‘Rights’:From Mencius to Mao—and Now.”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6:37-50.

Popkin S.1979. The Rational Peasa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asper J. & Jane P.1995.“Recruiting Strangers and Friends:Moral Shocks and Social Networks in Animal Rights and Anti-Nuclear Protests.” Social Problems42(4):493-512.

Jasper J.1997. The Art of Moral Protest.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asper J.1998.“The Emotions of Protest:Affective and Reactive Emotions in Social Movemens.” Sociological Forum13:397-424.

Redfield R.1956.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Civilizati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cott J.1992.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Hidden Transcript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Seybolt P.1996. Throwing the Emperor from His Horse. Boulder,CO:Westview Press.

Shue V.1980. Peasant China in Trans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melser N.1962. Theory of Collective Behaviour. New York:Free Press.

Snow et al.1986.“Frame Alignment Processes,Micromobilization,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 ASR51:464-481.

Snow D. & Benford R.1988.“Ideology,Frame Resonance,and Participant Mobilization”.In Inter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1.pp.197-217.

Solomon R.1971. Mao’s Revolution and the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haxton R.1990.“State Making and State Terror:the Formation of the Revenue Police and the Origins of Collective Protest in Rural North China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Theory and Society,v19 n3,pp.335-376.

Tilly C.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Mass.:Addison-Wesley.

Weber M.1949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Wolf E.1969. Peasant War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The Free Press.

Yang,Guobin.2009. 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Ying Xing.2010.“Barefoot Lawyers and Rural Conflicts”.In Youtien Hsing & Ching Kwan Lee(ed)Reclaiming Chinese Society:the New Social Activism. London:Routledge.

You-tien Hsing & Ching Kwan Lee(eds).2010. Reclaiming Chinese Society:the New Social Activism. London:Routledge.

Yuen Yuen Tang.2005.“When Peasants Sue En Masse:Large-Scale Collective All Suits in Rural China”. China:An International Journal,Vol.3,No.1.

Zald M.1996.“Culture,Ideology and Strategic Framing”.In McAdam,McCarthy,Zald(eds.)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Political Opportunities,Mobilizing Structure,and Cultural Framing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hao Dingxin.1998.“Ecologies of Social Movem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1493-1529.

Zweig D.2003.“To the Courts or to the Barricades:Can New Political Institutions Manage Rural Conflict?” In Perry and Selden(eds.)Chinese Society:Change,Conflict and Resistance. New York:Routledge.

简 介:中国社会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于7月13~15日在宁夏银川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社会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来自国内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老中青社会学者和其他部门的实际工作者,以及来自波兰、韩国等国外的社会学者1000多人出席本次年会并分别参加37个分论坛的研讨活动。会议评选出一等奖和二等奖论文,按照惯例,由我社负责...

作者: 张进海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简 介:当前信访治理内卷化困局表明,国家试图通过推动乡村治理转型、实行直接治理模式的改革措施来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渗透与监控,却导致了国家基础权力弱化的意外后果。基础权力的弱化掣肘了专断权力的行使和运用,使得专断权力与基础权力呈现出并弱的局面。由此,欲推动国家转型、建构现代国家,就不仅需要强化对基层代理人的监控,而且要重塑乡村治理...

作者: 田先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5月

简 介:近年来,中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呈现出“内殖民”与“农村化”的趋势。随着农村环境状况的恶化,因污染而导致的环境纠纷和集体行动事件越来越多,媒体的相关报道亦日趋频繁。本书从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两个维度讨论了环境污染的根源,阐述了农民环境抗争的社会背景、历史与现状及其引发的社会风险,建构了农民环境抗争的初步描述类型学。本书以20...

作者: 朱海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5月

简 介:本卷非营利评论的最抢眼之处是选择了乌坎事件作为专题,从公共管理角度对该事件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分析。“乌坎事件”,是中国2011年末到2012年初的大事件,深受海内外关注,被誉为具有“时代意义和国家样本意义”。本卷以六篇专题文章、近十万字的篇幅,客观叙述了本事件的发展始末,从基层选举、村民组织功能、政府高层、乌坎事件的深层...

作者: 王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