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0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2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Shanghai (2021)

SSAPID:101-7357-1619-08
ISBN:978-7-5201-8221-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关注上海资源环境方面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全书以“建设人民向往的生态之城”为题,分为总报告、生态产品篇、生态经济篇、环境质量篇、附录五个部分,强调上海推进生态之城建设应从源头控制人口规模和工业企业数量,实施更严格环境标准,调动全社会力量投资于资源环境效率提高,畅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尤其是市场化机制,促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靠更密切的长三角生态环保与绿色发展合作。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上海蓝皮书
作 者: 周冯琦 胡静
编 辑:王展;宋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李宏伟:《以机制创新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国矿业报》2020年7月15日,第2版。

樊良树:《全面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中国国情国力》2019年第10期。

徐毅、彭震伟:《1980~2010年上海城市生态空间演进及动力机制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6年第11期。

袁芯:《基于“城市针灸”原理的生态空间品质提升路径研究——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上海城市规划》2018年第31期。

王甫园、王开泳:《城市化地区生态空间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内涵》,《地理研究》2018年第10期。

苏红巧、苏杨、林翰哲:《国家公园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以上海生态之城建设为例》,《环境保护》2020年第15期。

詹运洲、李艳:《特大城市城乡生态空间规划方法及实施机制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第2期。

王甫园、王开泳、陈田:《城市生态空间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第2期。

章佳民:《基于改进可达性的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王敏等:《基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配置供需关系——以上海徐汇区为例》,《生态学报》2019年第19期。

Costanza R.,“Ecosystem Services:Multiple Classification Systems are Needed,”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02(2008).

张运吉:《老年人公园利用的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王丽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公平研究》,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金云峰、杜伊:《“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与人文关怀并存》,《城乡规划》2019年第1期。

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周聪惠:《公园绿地绩效的概念内涵及评测方法体系研究》,《国际城市规划》2020年第2期。

唐子来、顾姝:《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分布的社会绩效评价:从地域公平到社会公平》,《城市规划学刊》2015年第2期。

江海燕等:《西方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分布的公平性研究进展》,《城市规划》2011年第7期。

Chao Xu.,Dagmar Haase.,Didit Okta Pribadi.,et al.,“Spatial Variation of Green Space Equity and Its Relation with Urban Dynamics:A Case Study in the Region of Munich,” Ecological Indicators 93(2018).

张海霞等:《社会政策之于公共游憩供给:兼议政府作为的空间载体》,《旅游学刊》2010年第9期。

江海燕等:《西方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分布的公平性研究进展》,《城市规划》2011年第7期。

尹海伟等:《城市绿地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价》,《生态学报》2008年第7期。

周春山等:《城市公共服务社会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以广州市公园为例》,《城市规划》2013年第10期。

曾贤刚、虞慧怡、谢芳:《生态产品的概念、分类及其市场化供给机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7期。

刘尧飞、沈杰:《新时代生态产品的内涵、特征与价值》,《天中学刊》2019年第1期。

刘伯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内涵、分类与制度框架》,《环境保护》2020年第13期。

王军、应凌霄、钟莉娜:《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转型思考》,《自然资源学报》2020年第1期。

高晓龙、程会强、郑华、欧阳志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工具探究》,《生态学报》2019年第23期。

李军洋、郝吉明:《生态经济经营的结构和运行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中共武汉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谭东升、王珏:《借鉴上海经验推进复合型郊野公园建设工程——上海市郊野公园建设调研考察报告》,《长江论坛》2017年第6期。

石敏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内涵和经济学机制》,《光明日报》2020年8月25日。

张林波、虞慧怡、李岱青:《生态产品内涵与其价值实现途径》,《农业机械学报》2019年第6期。

马建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机制与模式》,中国发展出版社,2019。

《上海探索超大城市国土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模式》,《新华网》2019年6月24日。

张文博:《全球城市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载周冯琦主编《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陈小军、王静、徐鑫:《城市湾区空间资源公共开放策略——香港维多利亚港湾规划研究及威海四季海湾概念规划实践》,《建筑与文化》2017年第2期。

洪菊华:《从巴黎塞纳河看城市滨水空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城市住宅》2019年第1期。

金云峰、陈栋菲、王淳淳等:《公园城市思想下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内生活力营造途径探究——以上海徐汇滨水空间更新为例》,《中国城市林业》2019年第5期。

刘辰、金妍、杨凯等:《基于河网水系的江南水乡风貌和文化保护途径——以上海朱家角镇为例》,《世界地理研究》2011年第2期。

莫万莉:《层叠的水岸EMBT设计的德国汉堡港口新城公共空间》,《时代建筑》2017年第4期。

王敏、叶沁妍、汪洁琼:《城市双修导向下滨水空间更新发展与范式转变:苏州河与埃姆歇河的分析与启示》,《中国园林》2019年第11期。

杨博、郑思俊、李晓策:《城市滨水空间运动景观的系统构建——以美国纽约和上海市黄浦江滨水空间规划建设为例》,《园林》2018年第8期。

张晶:《城市中心区滨水空间设计探讨——以上海苏州河两岸滨水环境提升为例》,《中外建筑》2020年第7期。

章迎庆、孟君君:《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比较——以上海黄浦江东岸与巴黎塞纳河左岸为例》,《城乡建设》2019年第17期。

朱婷文、丁文越:《城市滨水空间复兴设计研究——以伦敦帕丁顿滨水区为例》,《北京规划建设》2019年第4期。

Green Economy Coalition,Natural Capital For Governments:What,Why and How,London:Green Economy Coalition,2019.

OECD,Creating Incentives for Greener Products,Paris:OECD,2015.

OECD,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kit for Greening SMEs,Paris:OECD,2015.

OECD,Towards Green Growth-Tracking Progress,Paris:OECD,2015.

UNEP,A Guidance Manual For Green Economy Indicators,Nairobi:UNEP,2014.

UNEP,Towards A Green Economy:Pathway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Eradication,Nairobi:UNEP,2011.

GGGI,Achieving Green Growth and Climate Action Post-COVID-19,Seoul:Global Green Growth Institute,2020.

蔡新华:《上海生态承载力面临挑战》,《中国环境报》2014年1月17日,第3版。

钱智、史晓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与对策》,《科学发展》2020年第1期。

任新建、虞阳、田煜等:《破解发展空间瓶颈,提高上海经济密度研究》,《科学发展》2019年第5期。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市全面推进土地资源高质量利用若干意见的通知》,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nw2319/nw12344/u26aw57551.html。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与高质量发展研究》,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高质量发展战略路径研究》,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土地高质量利用策略研究》,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汤庆园、王宝平:《上海土地开发政策演变研究》,《城乡规划》2017年第5期。

王骅:《利用PPP模式推进上海土地二次开发研究》,《科学发展》2017年第12期。

王莉莉、高魏、黎兵:《土地和地质要素融合的上海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上海国土资源》2019年第2期。

吴超:《提高上海土地利用效率问题研究》,《科学发展》2019年第7期。

张传勇、王丰龙、杜玉虎:《大城市存量工业用地再开发的问题及其对策:以上海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赵义怀:《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若干思考》,《科学发展》2018年第8期。

周海蓉:《上海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战略重点》,《科学发展》2020年第9期。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林业局)2020年法治工作情况报告》,2020年12月2日。

张劲松:《城市生活垃圾实施强制分类研究》,《理论探索》2017年第4期。

《垃圾处理市场小利润低?两个突破口探索低值废弃物“中国模式”》,http://www.sohu.com/a/167259836_676535。

杜欢政:《上海生活垃圾治理现状、难点及对策》,《科学发展》2019年第8期。

常纪文、赵凯、侯允:《在全国依法科学有效推进垃圾分类的建议》,《环境保护》2020年第22期。

卢垚:《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历程与机制》,《科学发展》2019年第3期。

王贺松、张真:《基于“绿色账户”的垃圾分类激励机制优化》,《环境经济》2018年第5期。

冯林玉、秦鹏:《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践困境与义务之路》,《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年第5期。

刘春彦、邵律:《法律视角下绿色金融体系构建》,《上海经济》2017年第2期。

刘金石:《我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政策的省际分析》,《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2期。

陈诗一:《绿色金融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环境经济研究》2019年第1期。

王遥、马庆华:《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与评估报告(2019)》,中国金融出版社,2019。

张承慧、谢孟哲:《中国绿色金融(经验、路径与国际借鉴)》,中国发展出版社,2017。

牛淑珍、齐安甜:《绿色金融》,上海远东出版社,2019。

顾晓敏:《中国(上海)新金融发展报告(2017~201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马中、周月秋、王文:《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19)》,中国金融出版社,2019。

马骏:《国际绿色金融发展与案例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阮力:《上海市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报告(2020)》,上海市循环经济协会,2020。

Japan Environment Agency,Basic Act on Establishing a Sound Material-Cycle Society(Act No,110 of 2000),2000.

Japan Environment Agency,The 1st Fundamental Plan for Establishing aSound Material-Cycle Society,2003.

Japan Environment Agency,The 2nd Fundamental Plan for Establishing aSound Material-Cycle Society,2008.

Japan Environment Agency,The 3rd Fundamental Plan for Establishing aSound Material-Cycle Society,2013.

Japan Environment Agency,The 4th Fundamental Plan for Establishing aSound Material-Cycle Society,2018.

European Commission,Closing the Loop-An EU Action Plan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2015.

European Commission,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Action Plan,2019.

European Commission,European Green Deal,2019.

European Commission,A New Circular Economy Action Plan,2020.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and Food and Ministry of Industry,“Business and Financial Affairs of Denmark”,Strategy for Circular Economy,2018.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2018年1月4日。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2011年1月21日。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2016年2月1日。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2019年上海市综合交通运行年报》,2020。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2015)》,2016。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9)》,2020。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20。

盛典、丁会、邱文英:《基于绿色经济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分析——以中法武汉生态城为例》,《全国流通经济》2020年第14期。

苏红巧、苏杨、林翰哲:《国家公园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以上海生态之城建设为例》,《环境保护》2020年第15期。

杨波:《上海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研究》,《科学发展》2019年第122期。

张婷麟、孙斌栋:《全球城市的制造业企业部门布局及其启示——纽约、伦敦、东京和上海》,《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第4期。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6。

许安阳:《上海市温度和大气污染对居民心血管疾病门急诊人数的影响》,《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第1期。

石晶金、陈仁杰等:《基于不同政策场景下上海市空气污染治理政策健康效益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17年第6期。

江波、牟喆等:《上海市大气颗粒污染物对居民出血性脑卒中住院人数的影响》,《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第3期。

田俊杰等:《上海市典型地区环境空气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评价》,《环境科学学报》2019年第11期。

Wenjia Cai et. al,“The 2020 China report of the Lancet Countdown on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 The Lance Public Health,ISSN 2468-2667,2020.

陈玺撼:《精准治理,“水晶天”常驻申城》,《解放日报》2020年10月6日,第1版。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大问题前期研究专题报告》,2019年12月。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大问题前期研究专题报告》,2019年12月。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2019年上海市交通运行年报》,2020年。

NEA. Integrated Sustainability Report 2019/2020:Safeguarding Singapore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Singapore:2020.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定标起航-环境空气标准系列文章-修订篇》,2020年6月。

The New York City Community Air Survey:Neighborhood Air Quality 2008-2017. New York City:2018. https://nyc-ehs.net/besp-report/web/nyccas.

董佩佩、徐祖信、李怀正:《中美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比较分析》,《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第3期。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中国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及医药产业发展研究(下)》,《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第32期。

《中国药学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药学年鉴(2017)》,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吴传清、杜宇、张冰倩、尹诚明:《江苏泰州医药产业发展调查报告》,2020。

董莉:《中国医药制造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绿色工程专业委员会:《化学原料药行业绿色发展痛点及破解之策》,2020。

林雅静:《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中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研究——以中美对比为视角》,浙江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王颖、陆赟、张小平、胡骏:《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2018)》,《上海医药》2020年第7期。

陈卫平、谢天、李笑诺等:《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建设思考》,《土壤学报》2018年第3期。

黄沈发、王敏、吴健等:《特大型城市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壤环境保护的探索与实践》,《上海环境科学》2016年第6期。

黄沈发、杨洁、吴健等:《城市再开发场地污染风险管控研究及实践》,《环境保护》2018年第1期。

李志涛、刘伟江、陈盛等:《关于“十四五”土壤、地下水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中国环境管理》2020年第4期。

罗清泉、许安标、张桃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释义》,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8。

梅祖明、陆琴、朱鸽:《上海外环线沿线及其周围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上海市岩土工程检测中心论文集》上海1995年。

吴健、王敏、靳志辉等:《土壤环境中多环芳烃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Web of Science大数据的文献计量分析》,《土壤学报》2016年第4期。

杨凯、王云、徐启新:《城市工业用地置换过程的环境影响及对策探讨——以上海某硫酸厂一车间地块置换为例》,《污染防治技术》1997年第2期。

张甘霖:《城市土壤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土壤》2001年第2期。

张甘霖、赵玉国、杨金玲等:《城市土壤环境问题及其研究进展》,《土壤学报》2007年第5期。

张红振、邓璟菲、李书鹏等:《我国“十四五”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建议》,《环境保护》2020年第8期。

Aichner B,Glaser B,Zech W.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in Urban Soils From Kathmandu,Nepal”. Organic Geochemistry. 2007. Vol.38(4).

Chen Y Y,Wang J,Gao W,et al.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Heavy Mentals in Soils from Baoshan District,Shanghai:a Heavily Industrialized Area in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2. Vol. 67(8).

De Kimpe,Christian R. “Morel J L. Urban Soil Management:a Growing Concern”. Soil Science. 2000. Vol.165(1).

Jiang Y F,Wang X T,Zhu K,et al. “Occurrence,Compositional Profiles and Possible Sources of Polybrominateddiphenyl Ethers in Urban Soils of Shanghai,China”. Chemosphere. 2010. Vol.80(2).

Krauss M,Wilcke W. “Polychlorinated Naphthalenes in Urban Soils:Analysis,Concentrations,and Relation to Other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3. Vol.122(1).

Laidlaw M A S,Filippelli,G M. “Resuspension of Urban Soils as a Persistent Source of Lead Poisoning in Children:A Review and New Directions”. Applied Geochemistry. 2008. Vol.23(8)9.

Li X D,Poon C S,Liu P S.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of Urban Soils and Street Dusts in Hong Kong”. Applied Geochemistry. 2001. Vol.16(11-12).

Luo X S,Yu S,Zhu Y G,et al. “Trace Metal Contamination in Urban Soils of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2. Vol.421.

Manta D S,Angelone M,Bellanca A. “Heavy Metals in Urban Soils:a Case Study from the City of Palermo(Sicily),Italy”.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2. Vol.300(1-3).

Morillo E,Romero A S,Maqueda C,et al. “Soil Pollution by PAHs in Urban Soils:a Comparison of Three European Citi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2007. Vol.9(9).

Nakata H,Hirakawa Y,Kawazoe,et al. “Concentrations and Composition of Organochlorine Contaminants in Sediments,Soils,Crustaceans,Fishes and Birds Collected from Lake Tai,Hangzhou Bay and Shanghai City Region,Chin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5. Vol.133(3).

Peng C,Chen W P,Liao X L,et al.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Urban Soils of Beijing:Status,Source,Distribution and Potential Risk”.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1. Vol.159(3).

Scharenbroch B C,Lloyd J E,Johnson-Maynard J L. “Distinguishing Urban Soils with Physical,Chemical,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Pedobiologia. 2005. Vol.49(4).

Shi G T,Chen Z L,Xu S Y,et al. “Potentially Toxic Metal Contamination of Urban Soils and Roadside Dust in Shanghai,Chin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8. Vol.156(2).

Wang X T,Miao Y,Zhang Y,et al.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in Urban Soils of the Megacity Shanghai:Occurrence,Source Apportionment and Potential Human Heath Risk”.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3. Vol.447.

周冯琦、汤庆合:《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弹性城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谢欣露、郑艳:《气候适应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城市与环境研究》2016年第4期。

谢欣露、郑艳、潘家华、周洪建:《气候变化下的城市脆弱性及适应——以长三角城市为例》,《城市与环境研究》2013年第1期。

郑艳、潘家华、谢欣露:《基于气候变化脆弱性的适应规划:一个福利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16年第2期。

林海明、杜子芳:《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统计研究》2013年第8期。

高华川、张晓峒:《动态因子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综述》,《统计研究》2015年第12期。

潘家华、张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进程与角色转型:从防范“黑天鹅”灾害到迎战“灰犀牛”风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10期。

吴蔚、田展、胡恒智:《上海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究进展》,《气象科技进展》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