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80

文化发展论丛2017年第3卷图书

Culture Development Review (2017 No.3) Vol.15

SSAPID:101-7357-0936-58
ISBN:978-7-5201-2002-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对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的访谈文章,探讨了在文化史研究中彰显思想文化的地域特征的重要性;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质与发展,探讨了巫文化视域下的先秦楚绘画审美特征、鄂南民间殉情诗的历史语境与生成逻辑等;探讨了“香草美人”典故的各种变体,以及《屈原三论》中最有价值的文化基因;剖析了湖北大鼓等地域文化艺术在当下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将视野投向文化领域的热点议题,如文化形态学视域中的戏曲兴衰、诗歌与城市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周琼;韩欣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文化发展论丛》编辑委员会

 高端访谈

  彰显地域特征 发掘区域个性

 人文思潮

  荆楚文化的求解与构建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地方美术馆定位问题

   一 美术馆的“公共性”与“地域文化”

   二 美术馆的“知识性”与“地域文化”

   三 美术馆的“自主性”与“地域文化”

  巫文化视域下的先秦楚绘画审美探析

   一 楚绘画缘起:原始巫文化

   二 楚绘画主题:以魂魄意识为基础的巫学

   三 楚绘画风格:基于原始思维的浪漫主义

    (一)楚绘画的审美形式

    (二)巫性思维到艺术思维

   四 总结

  鄂南民间殉情诗的历史语境与生成逻辑

   一 历史语境:清末的时代思潮冲击

   二 生成逻辑:苗、越、楚文化的多元结构

 经典阐释

  《离骚》“香草”典故的流变

   一 纫兰结佩

    兰结佩

    兰佩

    兰芷结新佩

    佩兰

    佩兰蕙

    佩兰客

    佩兰人

    佩秋兰

    佩秋纫

    纫兰

    纫兰客

    纫兰佩

    纫兰为佩

    纫兰芷

    纫佩

   二 美人迟暮

    迟暮美人

   三 九畹

    楚畹

    九兰

    九畹花

    九畹兰香

    幽兰九畹

   四 餐英饮露

    餐英

    餐英菊屿,饮露兰汀

    餐英客

    餐英骚客

    飡英

    夕英饱饵

    饮露餐英

   五 芳草萧艾

    艾萧

    艾子萧郎

    芳草

    芳兰

    兰艾

    兰艾不辨

    兰艾不分

    兰艾不同根

    兰艾不同香

    兰艾难分

    兰艾同焚

    兰艾同烬

    兰荃

    兰芷

    兰芷蒿萧

    荃兰

    萧艾

    萧敷艾荣

    萧兰不辨

   六 香草美人

    美人香草

    香草

  屈原三论

   一 大巫师·大诗人

   二 悲剧之源

   三 屈原对中华文化基因的贡献

    1.开创了个人写作骚体诗的先河

    2.至死不渝“上下求索”的精神

    3.大胆想象与幻想的创造思维

    4.兼收并蓄包容一切的胸襟

 症候分析

  文化空间的类型及其活态保护

   一 文化空间的本义及其变化

   二 文化空间的基本类型与变异类型

   三 文化空间的分类保护与利用

  交互媒体下的湖北大鼓发展

   引言

   一 湖北大鼓的时代新特征

   二 交互媒体下湖北大鼓的传播

   三 对湖北大鼓发展的若干建议

  论鄂东蕲春竹编工艺审美特征

   一 鄂东蕲春地区概况

   二 蕲春竹编工艺特色

    (一)平面编织纹样

     1.十字编织

     2.菱纹编织

     3.人字编织

     4.绞纹编织

     5.螺旋编织

     6.圆面编织

     7.六角编织

    (二)编织的方法

   三 蕲春竹编工艺审美特征

    (一)过渡性

     1.制作材料的过渡

     2.工艺技巧的过渡

     3.艺术风格的过渡

     4.审美取向的过渡

    (二)折中性

     1.楚俗融合

     2.吴越渗透

     3.秦风遗韵

     4.巴蜀东渐

    (三)对冲性

     1.农耕文化与渔猎文化的对冲

     2.山地与平原审美期待对冲

     3.审美的认知与形态观念对冲

   四 结论

  汉剧表演艺术家贾振南访谈录

   一 学艺、从艺的经历

   二 对汉剧及一末行当的艺术体会

   三 对老一辈艺人的回忆

   四 汉剧现状及展望

  先天不足 后天失调

   一 从“名录”看问题

    1.“掐菜薹”式的申报

    2.“摸象”式的评审

    3.“矮子里面挑将军”式的推荐

    1.缺乏扎实的普查环节

    2.“仆人”不识斤两

    3.评委胸无全局

    4.现场考察者少

    5.南郭评委者众

   二 从“传承人”说问题

   三 “传承人”培训——“非遗”工程的昏招

   四 “非遗”项目宣传乱象

   五 “非遗”项目能进行生产性保护与开发性保护吗?

 热点聚焦

  文化形态学视域中的戏曲兴衰

   一 当代中国戏曲的兴衰轨迹

   二 在文化形态学视域中考察文艺现象

   三 现行的戏曲管理体制不适应审美文化创造

   四 造形媒介的丰富导致了艺术品物化形态的嬗变

   五 戏曲形态内部结构要素的再生活力减退

   六 戏曲经典形态的分化与流变

  诗歌与城市漫谈

  机遇与挑战

   一 湖北出版产业面临的挑战

    (一)文化影响力不强,出版品牌有待形成

    (二)总体经济实力不强,盈利能力偏弱

    (三)主业增长乏力,大宗贸易业务占比过高

    (四)新兴出版与传统出版融合发展战略不明,数字化方向不清晰

    (五)资本运作力度不足,兼并重组定位不明

   二 湖北出版产业存在的问题成因

    (一)缺乏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发展思路

    (二)资源整合缺乏整体规划

    (三)缺乏融合跨界人才的支撑

   三 湖北出版产业发展建议

    (一)坚持内容生产优先,实施精品出版战略

    (二)强化出版发行主业,实施主营优先战略

    (三)积极向大文化拓展,实施产业链延伸战略

    (四)数字化引领融合发展,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

    (五)加大资本运作并购重组,实施多元化拓展战略

    (六)改革理顺体制机制,实施人才兴企战略

 七纵八横

  汉口码头与码头汉口

   汉水码头——汉口和汉正街从这里起步

   汉水老码头——汉正街市井圈的圆心

   打码头——汉口码头的生存法则

   汉口码头,造就汉口文化万花筒

  笑洒江城

   一 四个男人办茶座

   二 沉着应变、痴情坚守

   三 《都市茶座》“三性”

   四 故事源头揭秘

   五 演员的心声

   六 茶座的粉丝们

   七 武汉的文化名片

  用镜头为武汉立传

   《话说武汉》:为大武汉说点什么

   《武汉百年》:给新世纪献礼

   《武汉三千五百年》:向老武汉致敬

 沙湖古今

  追溯武昌沙湖园林建设的文化渊源

   一 智者乐水:慧眼识沙湖

   二 营造琴园:开武汉园林建设之先河

   三 修《沙湖志》:展沙湖文化魅力

   四 百年圆梦:人湖情未了

  沙湖古今谈

   沙湖之名的沿革

   沙湖风景区·琴园·沙湖公园

   《沙湖志》·《园林春色》

   扬铎与《沙湖三唱》

 卷首语

《文化发展论丛》是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编辑的集刊,2013年创刊,每年3期,汇集了国内外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较活跃的中青年学者的最新力作。2017年第3卷以湖北文化为主题,对湖北区域文化展开了追踪探寻。集刊收录了对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的访谈文章,探讨了在文化史研究中彰显思想文化的地域特征的重要性。“人文思潮”栏目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质与发展,探讨了巫文化视域下的先秦楚绘画审美特征、鄂南民间殉情诗的历史语境与生成逻辑等;“经典阐释”栏目探讨了“香草美人”典故的各种变体,以及《屈原三论》中最有价值的文化基因;“症候分析”剖析了湖北大鼓等地域文化艺术在当下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热点聚焦”则将视野投向文化领域的热点议题,如文化形态学视域中的戏曲兴衰、诗歌与城市等。这些文章在横跨古今的话题论辩、五彩缤纷的研究视野、生动活泼的现象扫描里,勾勒出荆楚文化层层叠叠的文化肌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冯天瑜,1986,《民国初年湖北党人挽救革命的斗争》,《湖北大学学报》第5期。

冯天瑜,1993,《重视区域思想史的研究——兼论湖北历史思想发展的轨迹和特点》,《湖北社会科学》第12期。

冯天瑜,2013,《中国文化生成史》上册,武汉大学出版社。

葛剑雄等,1997,《中国移民史》第一卷,福建人民出版社。

辜仁发,1979,《辛亥革命阳夏战争述略》,载《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湖北人民出版社。

黄宗羲,1985,《明夷待访录·建都》,见《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蒋方震,2015,《中国五十年来军事变迁史》,载《最近之五十年(1872~1922):申报馆五十周年纪念》,上海书店出版社。

钱穆,2007,《国史大纲》下册,商务印书馆。

王夫之,1975,《读通鉴论》,中华书局。

王夫之,1996,《思问录·外篇》,见《船山全书》第12册,岳麓书社。

张继煦,1947,《张文襄公治鄂记》,湖北通志馆。

章太炎,2000,《原学》,载《訄书详注》,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美〕格尔茨,克里福德,2014,《地方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杨德睿译,商务印书馆。

陈履生,2015,《美术馆的知识生产以公众为核心》,《美术观察》第5期。

洪镁,《樊枫:把武汉美术馆建成一座“可以比赛的球场”?》,http://huanan.artron.net/20160110/n808721.html。

齐立,1981,《论文艺的共鸣问题》,《文学评论》第2期。

唐斌,2011,《美术馆与知识生产》,湖南美术出版社。

王璜生,2011,《大学与美术——作为知识生产与文明体制的美术馆》,同济大学出版社。

〔法〕布留尔,列维,1981,《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

〔英〕弗雷泽,詹·乔,1987,《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徐育新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德〕格罗塞,2008,《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

〔法〕列维-斯特劳斯,1987,《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

〔英〕马林诺夫斯基,1987,《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美〕张光直,1988,《美术、神话与祭祀》,郭净、陈星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陈鼓应,2003,《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

陈锽,2005,《古代帛画》,文物出版社。

郭勇健,2007,《创造的奥秘——李维祀雕塑艺术研究》,岳麓书社。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1986,《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

刘吾香,2012,《红与黑——楚漆器的色彩意象构成》,《美术大观》第12期。

随县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1979,《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第7期。

宋公文、张君,1995,《楚国风俗志》,湖北教育出版社。

(汉)王逸、(宋)洪兴祖,2005,《楚辞章句补注》,吉林人民出版社。

闻一多,2008,《神话与诗》,天津古籍出版社。

萧兵,1987,《楚辞与神话》,江苏古籍出版社。

(汉)许慎,2006,《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中州古籍出版社。

余静贵,2017,《论先秦楚漆画的审美特质及其生命精神》,《美术观察》第2期。

祝建华、汤池,1991,《曾侯墓漆画初探》,载湖北省文联图书编辑部理论研究室编《楚艺术研究》,湖北美术出版社。

〔美〕高居翰,1984,《中国绘画史》,李渝译,雄狮美术编辑部。

程俊英、蒋见元,1991,《诗经注析》,中华书局。

〔俄〕顾彼得,2007,《被遗忘的王国》,李茂春译,云南人民出版社。

贺刚,1990,《论越文化的特质及其与楚文化的相互浸染和融合》,载彭适凡主编《百越民族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黄莹,2011,《论楚文化生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刘师培,1997,《南北诸子学不同论》,载《刘申叔先生遗书》,上册,江苏古籍出版社。

吕相康,2002,《鄂南民俗研究的可喜成果——评〈鄂南民俗撷论〉》,《黄石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

罗泽宁,《湖北咸宁文化历史渊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4c596d0100pj83.html。

潘定智,1996,《从苗族民间传承文化看蚩尤与苗族文化精神》,《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王国维,1987,《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

王兰,2013,《中日近世殉情题材言情叙事比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王士性,1981,《广志绎卷之四——江南诸省》,中华书局。

杨沐晓、薛祖军,2011,《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现象解析》,《大理学院学报》第7期。

尤育号,2006,《启蒙大众与清末社会文化变迁的大众化趋向》,《阴山学刊》第3期。

王文章,2013,《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苑利、顾军,2009,《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谦闻、王鸣乐,1957,《谈谈湖北大鼓》,湖北群众艺术馆。

崔凯,2016,《交互媒介下的曲艺生态新格局》,《光明日报》11月18日。

赵杰,2012,《吴健湖北大鼓遇上摇滚风》,《楚天都市报》11月19日。

张长安,1995,《张明智大鼓唱腔的改革》,《楚天艺术》第1期。

黄琪,2013,《江汉大学学子调查显示:六成年轻人不知湖北大鼓》,《长江日报》8月3日。

焦福民,2010,《论网络戏曲的传播特点》,《济宁学院学报》第1期。

刘娅、李国姣,2013,《付群刚湖北大鼓免费传习班》,《世纪行》第3期。

李四达,2009,《交互设计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美〕阿恩海姆,鲁道夫,1998,《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戴吾三,2003,《考工记图说》,山东画报出版社。

吕思勉,2003,《中国文化史》,中华书局。

闻人军,1993,《考工记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肖世孟,2013,《先秦色彩研究》,人民出版社。

尹笑非,2009,《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像的理论阐释》,上海书店出版社。

张昕,2014,《湖北造型文化遗产审美论纲》,武汉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选,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97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编委会,1980,《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

〔奥地利〕魏申巴特,吕迪格,2016,《2016全球出版业排名报告概述》,百道网(http://www.bookdao.com/article/268260/),最后访问日期:2017年5月1日。

长江传媒,2016,《2016中报净利润3.01亿同比增长19.82%》,http://stock.10jqka.com.cn/20160820/c592647763.shtml。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2016,《2015年内地上市出版公司经营情况分析报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7月6日。

蓝有林,2016,《上市年报比比看|百亿阵营扩容助推营收新高》,《中国出版传媒商报》5月6日。

张玉玲等,2016,《第八届“文化企业30强”发布》,《光明日报》5月13日。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6,《2015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8月8日。

中文传媒,2016,《2016年半年度报告》,http://app.finance.ifeng.com/data/stock/ggzw/600373/15958944。

皮明庥,2005,《武汉简史》,武汉出版社。

(清)叶调元,2007,《汉口竹枝词》,载徐明庭等编《湖北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