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44

《逸周书》研究图书

The Study on Yi Zhou Shu

SSAPID:101-7328-2292-86
ISBN:978-7-5097-1648-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源流、篇章、制度及思想等角度对《逸周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先秦时期《逸周书》的存在形态、汲冢“《周书》”为《六韬》、荀勖等编撰《周书序》、晋人整合《逸周书》篇章、清华简《保训》为《逸周书》篇章、《皇门》篇为周公致政训诰、《逸周书》制度及思想具有战国时期特征等新观点,有些已为学界所认可。这是一部能够反映目前《逸周书》研究水平和现状的专著。

相关信息

丛书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
作 者: 王连龙
编 辑:王玉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0 史学理论

 后记

 序

 绪论

  绪论

   一 《逸周书》研究的意义

    1.实用性——古代史研究的史料依据

    2.前沿性——简帛文献研究的文献基础

    3.系统性——源流、篇章、制度及思想的全面研究

    4.创新性——学术观点与研究方法的创新

   二《逸周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三 本书的写作结构

 第一编 《逸周书》源流考辨

  第一章 《逸周书》原生形态问题

   第一节 先秦《逸周书》存在形态考察

    一 先秦文献中的“《周书》”

    二 “《周书》”之别

   第二节 《逸周书》成书问题

    一 《逸周书》的成书年代

    二 《逸周书》的成书国别

  第二章 汲冢“《周书》”问题

   第一节 汲冢“《周书》”相关问题通考

    一 汲冢“《周书》”出土时间

    二 汲冢“《周书》”出土地点

    三 汲冢“《周书》”的文字

    四 汲冢“《周书》”的卷数

   第二节 汲冢“《周书》”为《六韬》考

  第三章 晋人对《逸周书》的整理

   第一节 《周书序》

    一 《周书序》的出现

    二 《周书序》文辞的时代特征

    三 《周书序》与《书序》及《诗序》的关系

    四 《周书序》的作者

   第二节 “解”

   第三节 整合篇章

    一 改“太公”为“周公”

    二 割裂篇章

  第四章 西晋后《逸周书》流传问题

   第一节 隋唐时期《逸周书》的流传

   第二节 唐后《逸周书》的流传

    一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周书》”

    二 汉传本《逸周书》的亡佚

  第五章 《逸周书》流传问题中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月令》异名问题

    一 “月采”

    二 “邹子”

    三 “明堂月令”

   第二节 《世俘》篇来源问题

    一 《世俘》与《武成》

    二 《世俘》与汲冢“《周书》”

  编语

 第二编 《逸周书》篇章讲义

  第一章 三《训》

   一 三《训》相互关系

   二 三《训》文辞时代特征

   三 三《训》人性观

    1.性自“命”出

    2.性为“丑”

    3.性有“好恶”

    4.性可“因”

   四 结论

  第二章 《大武》

   一 传流

   二 考释

    武有六制:政、攻、侵、伐、搏、战

    善政不攻,善攻不侵,善侵不伐,善伐不搏,善搏不战

    政有四戚五和,攻有四攻五良,侵有四聚三敛,伐有四时三兴,搏有三哀四赦,战有六厉五卫,六庠五虞

    四戚:一内姓,二外婚,三友朋,四同里

    五和:一有天无恶,二有人无郄,三同好相固,四同恶相助,五远宅不薄。此九者,政之因也

    四攻者:一攻天时,二攻地宜,三攻人德,四攻行利

    五虞

   三 结论

  第三章 《文儆》

  第四章 《皇门》

   一 校释①

    皇门①解②第四十九③

   二 写定①

    皇门

   三 评论

  编语

 第三编 《逸周书》制度考证

  第一章 《逸周书》所见农业制度

   第一节 土地问题

    一 分田

    二 赏田

    三 土地与人口

   第二节 耕种问题

    一 地图

    二 辨土

    三 赋税

   第三节 农民问题

    一 对农民的劝教

     1.劝农

     2.教农

    二 对农民的资护

     1.资农

     2.护农

  第二章 《逸周书》所见商业制度

   第一节 商人问题

    一 商人之名

     1.“商”、“贾”、“商贾”

     2.“大商”

     3.“商旅”、“游旅”、“远旅”

     4.商贾之喻

    二 商贾聚居与食官

     1.聚居

     2.食官

   第二节 市场问题

    一 “无蚤暮”的营业时间

    二 “闾次均行”的布局

    三 商品价格的制定

    四 价格调控手段

     1.《逸周书》主张用供求关系调控商品价格

     2.《逸周书》主张用行政手段调控商品价格

   第三节 招商问题

    一 发展道路交通

    二 合理关市之征

  第三章 《逸周书》所见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金钱)借贷问题

    一 “币”与货币借贷

     1.“币”

     2.货币借贷的出现

    二 借贷资格的认定与借贷的偿还

     1.借贷资格的认定

     2.借贷的偿还

   第二节 货币“母”、“子”问题

    一 “租”、“母”、“子”

     1.“租”

     2.“母”、“子”

    二 《逸周书》货币“母”、“子”观

  第四章 《逸周书》所见粮食赈济制度

   第一节 仓廩赈粮

    一 廩、积

    二 仓廪管理

   第二节 移粟救民与移民就粟

    一 移粟救民

    二 移民就粟

  第五章 《逸周书》所见行政制度汇考

   第一节 “三吏”考

    一 “吏”、“事”之辨

    二 “三事”释义

    三 “三吏”与“三事”、“三有司”

   第二节 “什伍”考

    一 “伍”

    二 “什”

    三 “什伍”

   第三节 《逸周书》所见郡县制度考

    一 《作雒》篇所见郡县制材料的词语时代分析

    二 《作雒》篇与郡县制的起源

    三 《作雒》篇所见郡县制的性质

  编语

 第四编 《逸周书》思想发微

  第一章 《逸周书》经济思想的篇章研究

   第一节 救荒与常策:商业问题的考察——《大匡》(十一)

   第二节 恤民:以农为——《程典》

   第三节 为民爱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文传》

  第二章 《逸周书》所见灾荒思想

   第一节 《逸周书》对灾荒的认识

    一 天灾和人灾

    二 灾荒等级

   第二节 《逸周书》的救灾观念

    一 备荒观念

    二 灾荒祭祀观念

   第三节 《逸周书》灾荒思想的时代背景

  第三章 《逸周书》所见军事思想

   第一节 战争与经济条件

   第二节 战争与商业

   第三节 战争与农业

  第四章 《逸周书》所见四民思想

   第一节 四民并重思想

   第二节 四民分业定居思想

  编语

  结语

  附录一 从古书辨伪说起*

  附录二 最近二十年来《逸周书》研究概述

   一

   二

    1.《逸周书》的成书年代

    2.《逸周书》的篇章考证

    3.《逸周书》的月相问题

    4.《逸周书》的价值研究

   三

  附录三 对姜广辉先生《〈保训〉“十疑”》一文的几点释疑*

   一 关于《逸周书》

   二 关于《保训》的篇名

   三 关于《保训》的体裁

   四 关于《保训》篇的形制与性质

   五 关于“惟王五十年”

   六 关于“中”

   七 关于《保训》的书写笔法

   八 关于周文王临终场景

   九 关于《保训》文句

   十 关于《保训》与《逸周书》

  附录四 再谈姜广辉先生对《保训》篇的疑问*

  附录五 谈清华简《保训》篇的“中”*

《诗经》、《尚书》、《周易》、《周礼》、《礼记》、《仪礼》、《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国语》、《战国策》、《论语》、《墨子》、《老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商君书》、《吕氏春秋》、《史记》、《汉书》、《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

[1]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曹锦炎:《古玺通论》,上海书画出版社,1995。

[3]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4]陈连庆:《中国古代史研究》(上、下),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5]陈梦家:《尚书通论》,中华书局,2005。

[6]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7]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

[8]陈振裕、刘信芳:《睡虎地秦简文字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9]陈振中:《青铜生产工具与中国奴隶社会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0]程荣:《汉魏丛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11]丛文俊:《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论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12]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13]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14]杜预:《春秋左传集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第1~5册。

[15]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

[16]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2。

[17]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8]傅筑夫:《中国经济史丛论》(上、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19]傅筑夫:《中国经济史丛论》(续集),人民出版社,1988。

[20]高亨:《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1974。

[21]高明:《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1982。

[22]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3]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

[24]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

[25]郭德维:《楚都纪南城复原研究》,文物出版社,1998。

[26]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27]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

[28]郭沫若:《十批判书》,新文艺出版社,1952。

[29]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82。

[30]国家计量总局、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古代度量衡图案》,文物出版社,1984。

[31]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古文字声系》,中华书局,1998。

[32]胡培翚:《仪礼正义》,商务印书馆,1934。

[3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

[34]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5]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36]胡家聪:《管子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7]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8]黄盛璋:《历史地理与考古论丛》,齐鲁书社,1982。

[39]加藤繁:《周景王铸钱传说批判》,《中国经济史考证》卷一,台北,华世出版社,1981。

[40]翦伯赞:《先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1]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79。

[42]江侠庵编译《先秦经籍考》,商务印书馆,1931。

[43]蒋礼鸿:《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

[44]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5]焦循:《孟子正义》,上海书店,1986。

[46]金景芳:《金景芳古史论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

[47]金景芳:《金景芳教授晚年自选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48]金景芳:《论井田制度》,齐鲁书社,1982。

[49]金景芳:《知止老人论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0]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51]金景芳、吕绍刚:《〈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

[52]冷鹏飞:《中国秦汉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94。

[5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

[54]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85。

[55]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56]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57]李晋国:《〈周礼〉经济制度与经济思想》,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58]李均明:《古代简牍》,文物出版社,2003。

[59]李如森:《中国古代铸币》,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60]李学勤:《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李学勤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61]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

[62]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63]李学勤:《李学勤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64]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5]李学勤:《缀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6]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67]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年代》,中华书局,1962。

[68]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

[69]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0]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荣宝斋,1993。

[71]泷川资言、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2]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73]罗根泽:《管子探源》,中华书局,1931。

[74]罗家湘:《〈逸周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5]马伯煌:《中国经济政策思想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76]马承源:《殷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1988。

[77]马洪路:《中国远古暨三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94。

[78]蒙文通:《蒙文通文集》,巴蜀书社,1995。

[79]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80]彭林:《〈周礼〉的主体思想及其成书年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81]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82]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中华书局,1989。

[83]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

[84]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85]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上海书店,2004。

[86]钱玄、钱兴奇:《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87]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88]裘锡圭:《裘锡圭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

[89]裘锡圭:《中国出土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90]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91]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

[92]阮元:《经籍纂诂》(上、下),中华书局,1982。

[93]邵鸿:《商品经济于战国社会变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9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

[95]孙希旦:《礼记集解》,商务印书馆,1936。

[96]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上、下),中华书局,1986。

[97]孙诒让:《大戴礼记斠补》,齐鲁书社,1988。

[98]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2001。

[99]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第1~14分册。

[100]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

[101]田昌五、漆侠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

[102]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03]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齐鲁书社,1981

[104]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

[105]王先谦:《汉书补证》,中华书局,1983。

[106]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上、下),中华书局,1987。

[107]王先谦:《荀子集解》,上海书店,1986。

[108]王学理:《秦都咸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109]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110]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1]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84。

[112]巫宝三:《先秦经济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13]吴晗:《吴晗文集》,北京出版社,1988。

[114]吴慧:《中国古代商业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3。

[115]夏纬瑛:《〈周礼〉书中有关农业条文的解释》,农业出版社,1979。

[116]许慎:《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17]许倬云:《西周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118]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

[119]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20]杨宽:《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21]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22]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2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第1~4册。

[124]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2。

[125]杨升南:《商代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126]杨生民:《春秋战国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94。

[127]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中华书局,1997。

[128]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84。

[129]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商务印书馆,1938。

[130]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85。

[131]永昶:《金石萃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132]永瑢:《四库全书总目》(上、下),中华书局,1983。

[133]于省吾:《甲古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

[134]于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中华书局,1998。

[135]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中华书局,1963。

[136]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37]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

[138]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139]张鹤泉:《周代祭祀研究》,文津出版社,1993。

[140]张守中、郝建文、张小沧:《郭店楚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0。

[141]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4。

[142]张心澄:《伪书通考》,上海书店,1998。

[143]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

[144]张政烺:《张政烺文史论集》,中华书局,2004。

[145]赵靖:《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概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146]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47]赵冈、陈钟毅:《中国经济制度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

[148]赵锡元:《中国奴隶史述要》,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149]郑家相:《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150]郑良树:《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151]郑良树:《竹简帛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2。

[15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思想史组:《中国经济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

[153]周法高:《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5。

[154]周玉秀:《〈逸周书〉的语言特点及其文献学价值》,中华书局,2005。

[155]朱华:《三晋货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15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1。

[157]朱德熙:《朱德熙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5。

[158]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

[159]朱希祖:《汲冢书考》,中华书局,1960。

[160]朱渊清:《再现的文明:中国出土文献与传统学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罗家湘:《〈逸周书〉的异名与编辑》,《西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5期。

[2]赵光贤:《说〈逸周书·世俘〉篇并拟武王伐纣日程表》,《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

[3]杨宽:《论〈逸周书〉》,《中华文史论丛》1989年第1期。

[4]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慈利县石板3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10期。

[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六韬〉的整理及其意义》,《文物》2001年第5期。

[6]陈青荣:《〈六韬〉书名辨析》,《齐鲁学刊》1998年第3期。

[7]仝晰纲:《〈六韬〉的成书及其思想蕴涵》,《学术月刊》2000年第7期。

[8]徐勇、邵鸿:《〈六韬〉综论》,《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9]杨朝明:《关于〈六韬〉成书的文献学考察》,《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春之卷。

[10]刘信方:《孔子所述吕望氏名身世辨析》,《孔子研究》2005年第3期。

[11]王继光:《敦煌唐写本〈六韬〉残卷校释》,《敦煌学辑刊》1984年第2期。

[12]王庆环:《北京大学收藏珍贵西汉竹书》,2009年11月6日第2版《光明日报》。

[13]公子小白:《发一份清晰的〈保训〉图片并谈简文与传抄古文的关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年7月7日。

[14]陈青荣:《重新认识〈六韬〉的资料价值》,《管子学刊》1993年第4期。

[15]王晓毅:《司马炎与西晋前期玄、儒的升降》,《史学月刊》1997年第3期。

[16]张春龙:《慈利楚简概述》,见北京大学·达慕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出简帛研究——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4。

[17]谷中信一:《关于〈逸周书〉的思想与构成》,《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三十八集,1986。

[18]章太炎:《〈逸周书·世俘篇〉校正》,《制言》1937年第32期。

[19]顾颉刚:《〈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与评论》,《文史》第二辑,中华书局,1963。

[20]叶正渤:《〈世俘〉、〈武成〉月相辨证》,《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

[21]李学勤:《〈世俘〉篇研究》,《史学月刊》1988年第2期。

[22]叶正渤:《〈逸周书〉语词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5期。

[23]张怀通:《小盂鼎与〈世俘〉新证》,《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1期。

[24]杨伯峻:《从汉语史的角度来鉴定中国古籍写作年代的一个实例——〈列子〉著述时代考》,《新建设》1956年第7期。

[25]徐复:《从语言上推测〈孔雀东南飞〉一诗的写作年代》,《学术月刊》1958年第2期。

[26]陈连庆:《〈列子〉与佛经的因袭关系》,《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1期。

[27]张永言:《从词汇史看〈列子〉的撰写年代》,《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28]陈恩林:《关于〈榖梁传〉的源流及真伪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第3期。

[29]裘锡圭:《纠正我在郭店〈老子〉简释读中的一个错误——关于“绝伪弃诈”》,《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30]庞朴:《古墓新知——漫读郭店楚简》,《中国哲学》第二十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31]赵国祥:《中国古代“人性恶”假设与管理》,《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

[32]许抗生:《〈性自命出〉、〈中庸〉、〈孟子〉思想的比较研究》,《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

[33]何有祖:《慈利竹书与今本〈吴语〉试勘》,简帛网,2005年12月26日。

[34]萧毅:《慈利竹书〈国语·吴语〉初探》,简帛网,2005年12月30日。

[35]杨泽生:《战国竹书研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2。

[36]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文物》2009年第6期。

[37]李学勤:《周文王遗言》,2009年4月13日第12版《光明日报》。

[38]赵平安:《〈保训〉的性质和结构》,2009年4月13日第12版《光明日报》。

[39]李学勤:《初识清华简》,2009年4月13日第12版《光明日报》。

[40]郭伟川:《周公称王与周初礼治——〈尚书·周书〉与〈逸周书〉新探》,见《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41]余瑾:《对〈逸周书·皇门解〉的再分析》,《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2期。

[42]裘锡圭:《关于商代宗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见《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43]容庚:《鸟书考》,《中山大学学报》1964年第1期。

[44]李零:《战国鸟书箴铭带钩考释》,《古文字研究》第八辑,中华书局,1983。

[45]陈梦家:《西周文中的殷人身份》,《历史研究》1954年第6期。

[46]顾颉刚:《周公东征和东方各族的迁徙》,《文史》第二十七辑,中华书局,1986。

[47]董作宾:《王若曰古义》,《说文月刊》第四卷(合刊本),1944。

[48]于省吾:《“王若曰”释义》,《中国语文》1966年第2期。

[49]马承源:《西周金文和周历的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0]黄然伟:《殷周青铜器赏赐铭文研究》,龙门书局,1978,第88页。

[51]唐兰:《何尊铭文解释》,《文物》1976年第1期。

[52]丛文俊:《说“京”》,见《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论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54]李学勤:《何尊新释》,《中原文物》1981年第1期。

[55]陝西周原考古队:《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基址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10期。

[56]李香平:《重释“余一人”》,《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1期。

[57]谢保成:《北宋前中期的唐史研究与〈新唐书〉重修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4期。

[58]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竹书〈守法〉、〈守令〉等十三篇》,《文物》1985年第4期。

[59]田昌五:《谈临沂银雀山竹书中的田制问题》,《文物》1986年第2期。

[60]李学勤:《银雀山简〈田法〉讲疏》,《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第一辑,1985。

[61]刘泽华:《论战国时期“授田”制下的“公民”》,《南开大学学报》1978年2期。

[62]袁林:《战国授田制度试论》,《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

[63]李瑞兰:《战国时代国家授田制的由来、特征及作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64]张玉勤:《论战国时期的国家授田制》,《山西师大学报》1989年第4期。

[65]吴荣曾:《战国授田制研究》,《思想战线》1989年第3期。

[66]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与〈周官〉一书的出现》,《文史》第六辑,中华书局,1979。

[67]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伪造与辨伪》,《史学年报》第二卷第二期,1935。

[68]钱穆:《〈周礼〉著作时代考》,《燕京学报》第十一期,1932。

[69]李学勤:《鲁方彝与西周商贾》,《史学月刊》1985年第1期。

[70]童书业:《西周春秋时代的手工业和商业》,《文史哲》1958年第1期。

[71]杨善群:《春秋战国时代私营工商业简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1期。

[72]罗开玉:《秦国乡里亭新考》,《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

[73]李零:《中国古代居民组织的两大类型及其不同来源》,《文史》,第二十八辑,中华书局,1987。

[74]于云翰:《〈管子〉一书所反映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居民管理》,《管子学刊》1998年第3期。

[75]曲英杰:《“工商食官”辨析》,《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2期。

[76]周悦珍:《中国货币名称起源简考》,《安徽史学》1995年第4期。

[77]李家浩:《战国货币文字中的“ ”和“比”》,《中国语文》1980年第5期。

[78]张鹤泉:《春秋战国债务问题探索》,《晋阳学刊》1988年第2期。

[79]马得志、周永珍、孙云朋:《一九五三年河南安阳村发觉报告》,《考古学报》1955年第9期。

[80]杨宝成、杨锡璋:《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

[81]吴振录:《保德县新发现的殷代青铜器》,《文物》1972年第4期。

[82]于嘉芳:《齐刀渊源初考》,《山东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88。

[83]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考古学报》1965年第5期。

[84]山东省博物馆:《临淄郎家庄一号殉人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1期。

[85]山东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沂水县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9期。

[86]高英民:《战国中山国金币的出土——兼述‘成白’刀面文诸问题》,《中国钱币》1985年第4期。

[87]张永溪:《试论青海古文化与原始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二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

[88]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1期。

[89]戴志强、周卫荣:《中国早期的称量货币:青铜——长江下游地区出土青铜块的科学验证》,《中国钱币》1995年第2期。

[90]山西省文管会侯马工作站:《侯马西北庄东周遗址的清理》,《文物》1959年第6期。

[91]朱活:《谈山东济南出土的一批古代货币》,《文物》1965年第1期。

[92]洛阳博物馆:《洛阳附近出土的三批空首布》,《考古》1974年第1期。

[93]余扶危:《洛阳出土的空首布》,《文物资料丛刊》第9期。

[94]山西省文管会侯马工作站:《1959年侯马牛村古城南东周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60年第8、9合期。

[95]孙建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哈素公社二十家子村发现战国货币》,《内蒙古金融》(钱币壹),1986。

[96]济宁市博物馆:《山东济宁市发现战国钱币》,《考古》1987年第2期。

[97]杜葆仁:《我国粮食的起源与发展》,《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1985年第1期。

[98]宫长为:《秦代的仓廪管理》,《东北师大学报》1986年第2期。

[99]蔡万进:《从云梦秦简看秦国粮仓的建筑与设置》,《中州学刊》1996年第2期。

[100]吴振武:《战国“?(廪)”字考察》,《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4期。

[101]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文管会侯马工作站的总收获》,《考古》1959年第5期。

[102]洛阳博物馆:《洛阳战国粮仓挖掘纪略》,《文物》1981年第1期。

[103]廖显辉:《粮食储备与粮食流通》,《农业考古》1995年第1期。

[104]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蒲江县文物管理所:《成都市蒲江县船棺墓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第4期。

[105]郝士宏:《“敬吏”当为“敬事”》,《文物》2003年第3期。

[106]杨宽:《西周中央政权机构剖析》,《历史研究》1984年第1期。

[107]龚延明:《中国历代职官别名研究》,《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

[108]李学勤:《令方彝、方尊新释》,《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辑,中华书局,1989。

[109]唐兰:《陕西省歧山县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铜器铭辞的译文和注释》,《文物》1976年第5期。

[110]张荣明:《〈周礼〉国野、乡遂组织模式探源》,《史学月刊》1998年第3期。

[111]臧知非:《齐国行政制度考源兼谈〈国语·齐语〉的相关问题》,《文史哲》1995年第4期。

[112]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文史》第二十八辑,中华书局,1987。

[113]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县》,《禹贡》第七卷六、七合期,1937。

[114]增渊龙夫:《关于春秋时期的县》,《一桥论丛》1957年10月。《先秦时期的封建与郡县》,刊于1958年《一桥大学研究年报·经济学研究Ⅱ》。

[115]杨宽:《春秋时代楚县的性质问题》,《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4期。

[116]陈长琦:《郡县制确立时代略论》,《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117]周书灿:《春秋时期“县”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态》,《江海学刊》2003年第3期。

[118]张政烺:《“士田十万”新解》,《文史》第二十九辑,中华书局,1988。

[119]臧知非:《论县制的发展与古代国家结构的演变》,《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

[120]衣保中:《春秋时期晋国县制的形成及特点》,《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121]郑殿华:《论春秋时期的楚县与晋县》,《清华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22]周书灿:《春秋时期“县”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态》,《江海学刊》2003年第3期。

[123]顾久幸:《春秋楚、晋、齐三国县制的比较》,河南省考古学会:《楚文化觅踪》,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124]陈恩林:《关于〈榖梁传〉的源流及真伪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第3期。后收入《逸斋先秦史学术论文集——陈恩林自选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125]李零:《关于银雀山简本〈孙子〉研究的商榷》,《文史》第七辑,中华书局,1979。

[126]丙安等:《孙子兵法源流述略》,《文史》第二十七辑,中华书局,1987。

[127]潘明德:《孙武军事经济思想评析》,《武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128]刘仁亮:《孙子军事后勤思想的理论体系》,《军事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

[129]公方玲、王先勇:《中国古代军事经济思想精髓及其渊源》,《军事历史》2001年第3期。

[130]唐武文、孙深田:《略论孙子的军事后勤思想》,载《孙子新探——中外学者论孙子》,解放军出版社,1990。

[131]李斌、陈秉山:《因粮于敌是孙子的重要后勤思想》,《孙子新探——中外学者论孙子》,解放军出版社,1990。

[132]齐振翚:《〈孙子〉的后勤思想》,见《先秦军事研究》,金盾出版社,1990。

[133]李晓明:《春秋战国时期的灾荒及救荒措施》,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

[2]崔述:《丰镐考信录》,《崔东壁遗书》。

[3]洪迈:《容斋随笔》。

[4]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

[5]黄震:《黄氏日抄》。

[6]姜士昌:《汲冢周书序》。

[7]焦竑:《焦氏笔录》。

[8]刘克庄:《后村诗话》。

[9]刘知几:《史通》。

[10]吕思勉:《经子解题》。

[11]孙志祖:《读书脞录》。

[12]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

[13]杨慎:《丹铅杂录》。

[14]姚鼐:《辨逸周书》,《姚姬传全集》。

[15]姚际恒:《古今伪书考》。

[16]章学诚:《文史通义》。

[17]郑瑗:《井观琐言》。

[18]庄友可:《论逸周书》,《慕良杂纂》卷二。

[1]陈逢衡:《逸周书补注》,道光五年修梅山馆刻本,中国书店影印,1982。

[2]陈汉章:《周书后案》,《史籍丛刊》,中华书局影印,1960。

[3]陈漠子:《逸周书》,(明)钟惺选刻本,明崇祯十一年。

[4]丁宗洛:《逸周书管笺》,道光十年刻本。

[5]顾颉刚:《〈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及评论》,《文史》第二辑,中华书局,1963。

[6]郝懿行:《汲冢周书辑要》附注,光绪八年东路厅署刻本。

[7]何秋涛:《王会篇笺释》,光绪年间刊本。

[8]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9]黄怀信:《〈逸周书〉源流考辨》,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

[10]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11]孔晁:《逸周书注》,嘉靖二十二年章蘗本《四部丛刊》影印。

[12]刘殿爵、陈方正:《逸周书逐字索引》,商务印书馆(香港),1992。

[13]刘师培:《周书补正》、《周书王会篇补释》,见《刘申叔先生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77。

[14]卢文弨:《逸周书》,乾隆五十一年抱经堂单刻本。

[15]罗家湘:《〈逸周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6]潘振:《逸周书解义》,嘉庆十年月林堂刊本。

[17]任兆麟:《逸周书注》,嘉庆《述记》本附。

[18]孙诒让:《周书校补》,光绪二十年刻本,齐鲁书社,1988。

[19]唐大沛:《逸周书分编句释》,台湾学生书局影印唐氏手稿,1970。

[20]王念孙:《读书杂志·逸周书》,皇清经解续编本,中国书店影印,1985。

[21]王应麟:《王会篇补注》,《玉海》附刻。

[22]姚东升:《逸周书佚文》(佚书拾存)清嘉庆道光间。

[23]于鬯:《香草校书·周书》,中华书局,1984。

[24]俞樾:《群经评议·周书评议》,皇清经解续编本。

[25]张闻玉:《逸周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26]周宝宏:《〈逸周书〉考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7]周玉秀:《〈逸周书〉的语言特点及其文献学价值》,中华书局,2005。

[28]朱骏声:《逸周书集训校释增校》,《国粹学报》第十八期,1907。

[29]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皇清经解续编本。

[30]庄述祖:《尚书记》,《云自在龛丛书》本。

[1]肖鸣籁:《读〈周书·殷祝解〉》,《学文》1931年1卷2期。

[2]蓝文征:《〈逸周书·谥法解〉疏证》,《重华》1931年1卷11期。

[3]王树民:《〈周书·周官职方篇〉校记》,《禹贡》1934年1卷1期。

[4]王树民:《〈职方〉定本附章句刍说》,《禹贡》1934年1卷1期。

[5]袁钟似:《〈职方〉冀州境界问题》,《禹贡》1934年1卷1期。

[6]沈延国:《〈逸周书〉辑目》,《制言》1935年第5期。

[7]沈延国、杨宽:《〈逸周书〉篇目考》,《光华》半月刊1936年4卷6期。

[8]沈延国:《〈逸周书〉绪论》,《考文学会杂报》1937年第1期。

[9]章太炎:《〈逸周书·世俘篇〉校正》,《制言》1937年第32期。

[10]马东泉:《校正〈汲冢周书〉杂记》,《华北日报·图书周刊》,北平,1935年5月27日30期、6月10日32期、6月17日33期。

[11]沈民:《〈逸周书·谥法〉校笺》,《制言》1936年第15期。

[12]沈延国、杨宽:《〈逸周书〉与〈汲冢周书〉辨证》、《制言》1937年第40期。

[13]朱希祖:《〈晋书·束皙传〉汲冢书目中〈周书〉考》,《制言》1939年第55期。

[14]朱希祖:《今本〈周书〉两〈大匡〉篇释疑》,《制言》1939年第56期。

[15]北江:《读〈逸周书〉书后》,《雅言》1941年第2期。

[16]吕思勉:《沈延国〈周书集释〉序》,《文艺春秋》1944年1卷1期。

[17]冒广生:《〈逸周书·器服解〉释文》,《学海》1944年1卷1期。

[18]吴其昌:《〈王会篇〉国名补疏》上篇,《清华学报》1941年13卷2期,中篇,《中国史学》1946年第1期。

[19]杨宪益:《〈逸周书·周祝〉篇太子晋篇和荀子·成相篇》,《新中华》1945年3卷12期,又收入《零墨新笺》,中华书局,1947。

[1]胡念贻:《〈逸周书〉中的三篇小说》,《文学遗产》1981年第2期。

[2]刘重来:《关于〈逸周书〉的一桩悬案》,《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

[3]何幼琦:《〈武成〉、〈世俘〉述论》,《江汉论坛》1983年第2期。

[4]赵光贤:《说〈逸周书·世俘〉篇并拟武王伐纣日程表》,《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

[5]赵光贤:《〈逸周书〉略说》,《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6]缪文远:《周史遗珍须细读——〈逸周书〉简介》,《文史知识》1988年第7期。

[7]杨宽:《论〈逸周书〉》,《中华文史论丛》1989年第1期,又见《西周史》附录。

[8]祝中熹:《〈逸周书〉浅探》,《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1]谭家健:《〈逸周书〉与先秦文学》,《文史哲》1991年第3期。

[2]郭殿忱:《〈逸周书〉著录证闻》,《古籍整理与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第7期。

[3]黄怀信:《〈逸周书〉时代略考》,《西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4]黄怀信:《逸周书各家旧校注勘误举例》,《西北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5]黄怀信:《〈世俘〉、〈武成〉月相辨正》,《西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6]黄怀信:《〈逸周书〉几处年代问题》,《文献》1993年第1期。

[7]黄怀信:《〈逸周书〉经济思想初探》,《西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8]黄怀信:《由〈武成〉、〈世俘〉与利簋看武王伐纣之年》,《西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8期。

[9]李学勤:《〈称〉篇与〈周祝〉》,《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0]赵光贤:《〈逸周书·克殷〉篇释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9期。

[11]赵光贤:《〈逸周书·作雒〉篇辨伪》,《文献》1994年第2期。

[12]汪受宽:《谥法研究》第九章《谥法的经典性文献——〈逸周书·谥法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3]刘光民:《〈逸周书〉中的一篇战国古赋》,《文史知识》1995年第12期。

[14]庞朴:《〈逸周书〉与数》,《蓟门散思》,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15]连劭名:《帛书〈周易·泰蓄〉与〈逸周书·大聚〉》,《周易研究》1996年第2期。

[16]李学勤:《〈商誓〉篇研究》、《〈尝麦〉篇研究》、《祭公谋父及其德论》,《古文献丛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7]斯维至:《〈逸周书校补注译〉评介》,《历史研究》1997年第4期。

[18]李学勤:《〈尚书〉与〈逸周书〉中的月相》,《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2期。

[19]郭伟川:《周公称王与周初礼治——〈尚书·周书〉与〈逸周书〉新探》,《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20]蔡升奕:《读〈逸周书·谥法解〉旧校旧注续记》,《古籍研究》1999年第1期。

[1]李学勤:《师询簋与〈祭公〉》,《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中华书局,2000。

[2]罗家湘:《〈逸周书·器服解〉是一份遣策》,《文献》2000年第2期。

[3]张闻玉:《读〈逸周书〉笔记》,《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4]叶正渤:《〈逸周书·度邑〉“依天室”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5]蔡升奕:《〈逸周书〉若干校注疏证》,《语文研究》2000年第4期。

[1]罗家湘:《〈逸周书〉的异名与编辑》,《西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5期。

[2]罗家湘:《〈逸周书〉格言研究》,《殷都学刊》2001年第3期。

[3]蔡升奕:《“商馈始于王”的“商”字作何解——兼论〈逸周书·酆保〉的成篇年代》,《语文研究》2001年第3期。

[4]叶正渤:《〈逸周书〉与武王克商日程、年代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8期。

[5]李绍平:《〈逸周书〉考辨四题》,《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9期。

[1]李绍平:《〈逸周书〉丛考》,《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余瑾:《对〈逸周书·皇门解〉的再分析》,《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3]吴显庆:《论〈逸周书〉中的政治辩证法思想》,《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4]叶正渤:《〈逸周书〉语词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5期。

[1]刘俊男:《〈古文尚书〉与〈逸周书〉源流考——兼与刘起釪先生商榷》,《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2]薛金玲:《〈逸周书·谥法〉时代辨析》,《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罗家湘:《从〈文传〉的集成性质再论〈逸周书〉的编辑》,《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周玉秀:《〈时令〉、〈时训〉与〈时训解〉——〈逸周书·时训解〉探微》,《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3]安京:《〈山海经〉与〈逸周书·王会篇〉比较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4期。

[1]王连龙:《汲冢〈周书〉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1期。

[2]周斌、王秋平:《〈长短经〉所引〈逸周书·官人〉的校勘价值》,《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周玉秀:《〈逸周书〉研究著作述论》,《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

[4]周玉秀:《〈逸周书〉中的句尾语气词“哉”及相关问题》,《西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4期。

[5]罗家湘:《〈逸周书〉叙事模式分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6]杨朝明:《〈逸周书·宝典篇〉与儒家思想》,《现代哲学》2005年第4期。

[7]罗家湘:《〈逸周书〉中的周代君臣形象》,《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罗家湘:《论〈逸周书〉的“天财”观》,《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王连龙:《〈逸周书·大匡解〉“闾次均行”考释》,《聊城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3]赵逵夫:《〈用历史语言学于古文献断代的一个成功例证——《逸周书》的语言特点及其文献学价值〉序》,《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第4期。

[4]罗家湘:《论教诫言语的形式问题——〈逸周书〉记言类文章分析》,《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5]王连龙:《〈逸周书·大匡解〉所见货币史料及相关问题考述》,《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6期。

[6]唐元发:《〈逸周书〉成书于战国初期》,《南昌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刘精盛:《王念孙〈读书杂志·逸周书〉校雠补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

[1]王连龙:《近二十年来〈逸周书〉研究综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王连龙:《〈周书·月令〉异名考》,《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3]王连龙:《〈逸周书〉三〈训〉人性观考论》,《辽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4]王连龙:《〈周书序〉考》,《辽宁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5]唐旭东:《〈逸周书〉“伯父”“叔父”考论》,《辽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6]唐旭东:《〈逸周书校补注译〉一处句读与注释的不同意见》,《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3期。

[7]赵奉蓉:《虔虔在位追迹文武——〈逸周书〉中的周穆王形象》,《理论界》2008年第8期。

[1]王连龙:《〈周书〉原始》,《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二辑,凤凰出版社2009年。

[2]杨朝明:《〈逸周书〉所见灭商之前的周公》,《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赵奉蓉:《博闻强识、娴于治乱的辅国重臣——〈逸周书〉中的周公形象》,《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4]赵奉蓉:《〈逸周书〉武王形象论略》,《学术交流》2009年第4期。

[5]赵奉蓉:《〈逸周书〉中周文王叙事视角的转变》,《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6]晁福林:《论〈逸周书〉的史家主体意识》,《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1期。

[7]张洪波:《〈逸周书〉各篇章的思想与著作时代质疑》,《三峡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8]麻爱民:《〈逸周书〉新读一则》,《文献》2009年第2期。

[9]张怀通:《今本〈逸周书〉历日初探》,《济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0]周玉秀:《〈逸周书〉词语校正补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11]王连龙:《对姜广辉先生〈保训十疑〉的几点释疑》,2009年5月25日《光明日报。》

[1]黄沛荣:《周书研究》,台湾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76年。

[2]李周龙:《逸周书成书考》,《孔孟月刊》第19卷第9期。

[3]朱廷献:《逸周书研究》,《学术论文集刊》第三辑。

[1]谷中信一:《逸周书思想与成立》、《逸周书与管子思想比较》,《管子学刊》1989年第2期。

[2]谷中信一:《关于〈逸周书〉的思想与构成》,《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三十八集,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