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9

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图书

ANNUAL REPORT o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Development Report 2013:

SSAPID:101-7307-3379-38
ISBN:978-7-5097-4350-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的创新和建树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方面,强调用综合承载力、区域承载力、相对承载力、潜在承载力等新理念来全面审视和综合分析承载力;实证分析方面,对京津冀区域承载力发展现状做出基本判断,提出应从“疏解承载压力”和“增强承载能力”两方面入手,探索实现京津冀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咨询分析方面,蓝皮书提供了较为详尽的京津冀承载力相关数据及空间分布图,这些对京津冀的理论研究、实证分析以及对策研究,对长期关注和研究京津冀的理论工作者和地方政府决策部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京津冀蓝皮书
作 者: 文魁 祝尔娟
编 辑:王玉山;高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主编简介

 法律声明

 京津冀蓝皮书编委会

 摘要

 Abstract

 BⅠ总报告

  B.1 京津冀承载力的基本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1.世界背景——人类追求现代化生活的强烈需求与地球有限资源环境承载力矛盾凸显

     2.国家背景——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中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

     3.区域背景——处理好经济大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突出矛盾,直接关系到区域健康发展和美丽家园目标的实现

    (二)研究意义

     1.通过理论研究,对承载力理论进行再认识,为京津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提供新思路、新视角和理论指导

     2.通过实证研究,摸清底数,把握趋势,为京津冀三地政府制定战略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3.通过对策研究,找到“缓解承载压力”和“增强承载能力”的有效路径

     4.通过理论、实证、对策研究,推动京津冀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战略实施

   二 理论分析的新视角及其评价指标

    (一)理论分析的新视角

     1.从单要素自然承载力研究到综合承载力研究

     2.从城市承载力研究到区域承载力研究

     3.从绝对承载力研究到相对承载力研究

     4.从现实承载力研究到潜在承载力研究

    (二)综合承载力的测度指标

   三 对京津冀承载力状况的基本判断

    (一)淡水资源是京津冀区域承载力的最大短板

     1.北京的供水安全已受到严重威胁

     2.天津水资源承载力也严重超载

     3.尽管近年来京津冀水资源总量有所增加、用水量有下降迹象,但地下水严重超采情况堪忧

    (二)土地资源人口超载,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紧张,但河北仍有开发潜力

     1.随着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人均用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

     2.城市的土地空间日益紧张,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的矛盾尖锐

     3.河北省的土地资源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三)京津冀人口规模继续上升,结构趋于老龄化,劳动力所占比重趋于下降,但劳动力供给充足

     1.迁入人口持续增加导致地区人口规模继续上升

     2.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老龄化程度愈发严重

     3.劳动力供给充足,解决好就业和“未富先老”问题是发展的关键

    (四)大城市交通承载力超载,城市防洪减灾任务仍然艰巨

     1.交通拥堵已成为影响北京城市运行效率与城市宜居的突出问题

     2.北京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严重超负荷,公交系统交通承载饱和

     3.城市储水空间有限,排水设施存在隐患,城市防洪减灾任务艰巨

    (五)大气污染与水环境已成为京津冀生态环境的重要短板

     1.大气污染物——PM2.5是制约京津冀空气质量的瓶颈所在

     2.城市地表水和地下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

     3.人口快速膨胀使大城市生活垃圾剧增,深陷“垃圾围城”窘境

     4.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与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并存,部分城市“生态超载”

     5.区域生态承载力发展不平衡,河北成为区域生态建设的“短板”

   四 提高京津冀区域承载力的路径与对策

    (一)围绕“增能、减压”,探索有效路径

    (二)借鉴国内外经验,探索有效路径

    (三)从京津冀实际出发,探索有效路径

     1.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加快新城建设,构建大中小城市并存互动、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

     2.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家园

     3.运用综合手段,重点解决“短板”,提升区域承载力整体效能

     4.提高管理水平,建立预警机制,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BⅡ 专题报告

  B.2 区域承载力的理论探讨与测度方法

   一 承载力理论研究回顾

    (一)承载力理论的演进历程

     1.承载力理论的形成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2.承载力研究的发展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

     3.承载力研究的深化和拓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二)承载力的组成要素

    (三)影响区域承载力的因素

   二 理论框架的构建

    (一)理论分析的新视角

     1.从单要素承载力研究到综合承载力研究

     2.从单个城市承载力研究到区域承载力研究

     3.从现实承载力研究到潜在承载力研究

    (二)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1.理论基础

     2.构建原则

     3.理论框架

   三 区域承载力测度方法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区域承载力测度方法梳理

     1.单要素承载力测度方法

     2.复合承载力测度方法

    (二)基于区域承载力的指标体系构建

  B.3 提升承载力路径的国际借鉴与启示

   一 国内外区域和城市提升承载力的经验举措

    (一)完善法律制度,保障措施有效施行

    (二)做好规划工作,注重协调发展

    (三)健全管理体系,合理划分责任权限

    (四)运用经济手段,推动经济方式转变

    (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六)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七)避免短板效应,发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八)加强科技支撑,提升资源环境的利用效率

    (九)注重减灾和防灾,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十)倡导自愿行动,全民参与环境治理

   二 构建提升区域和城市承载力的路径体系

   三 提升区域和城市承载力的启示

    (一)可以通过优化结构和转变增长模式来降低承载力负荷

    (二)要挖掘承载力潜力,扩充承载要素的支撑容量

    (三)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四)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体系和应急预警机制

  B.4 京津冀人口承载力研究

   一 京津冀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一)影响人口规模的因素及趋势分析

    (二)预测方法的选择

    (三)预测数据的准备

     1.分年龄性别人口数量

     2.对其他参数的设定

     3.预测结果分析

   二 京津冀人口承载力测算

    (一)影响京津冀地区人口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1.自然资源环境因素

     2.经济社会因素

     3.标准与目标的设置

     4.人口及资源的空间流动因素

    (二)京津冀人口承载力测算方法选择

     1.可能—满意度多目标决策方法的优势

     2.可能—满意度多目标决策方法的原理

    (三)京津冀人口承载力测算

     1.京津冀地区人口承载力测算时期和数据来源

     2.京津冀地区人口承载力测算指标体系的建立

     3.京津冀地区人口承载力的测算结果与分析

     4.主要结论

   三 京津冀人口发展趋势与承载力比较分析

    (一)总体概况

    (二)人口预测与各因素承载力比较分析

     1.经济因素人口承载力的弹性最大,预测人口对应的可能—满意度最高

     2.社会因素人口承载力的弹性最小,预测人口对应的可能—满意度较高

     3.资源环境因素人口承载力的弹性较小,预测人口对应的可能—满意度最低

   四 京津冀人口与承载力相适应的对策选择

    (一)走区域内自我消化的劳动力迁移与流动道路

     1.提高劳动力素质,从内部培养现代新型的产业工人

     2.消除制度障碍,实现区域内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3.建立区域内统一的劳动技能认证制度,加强劳动力就业的信息服务

    (二)促进社会融合,让更多的农村人口在区域内稳定下来

    (三)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促进城市间有机联动

     1.一级核心城市圈

     2.二级核心城市圈

     3.三级核心城市圈

    (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实现人口与区域各要素之间的和谐

  B.5 京津冀土地承载力研究

   一 土地综合承载力内涵及评价方法

    (一)土地综合承载力内涵

    (二)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

     1.耕地人口承载力评价方法

     2.生态足迹方法

     3.多目标决策分析及指标综合评定法

     4.系统动力学方法

    (三)京津冀首都圈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

     1.研究范围

     2.研究方法

   二 京津冀首都圈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与预测

    (一)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1.北京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2.天津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3.环京津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现状与预测

     1.土地人口承载现状及预测指标

     2.北京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3.天津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4.河北省环京津城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5.京津冀首都圈土地人口承载力

    (三)土地资源开发建设承载力现状与预测

     1.北京市土地开发建设承载力

     2.天津市土地资源开发建设承载力

     3.河北省环京津周边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建设承载力

    (四)京津冀首都圈土地开发建设承载力

    (五)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

     1.北京市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

     2.天津市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

     3.河北省环京津城市土地生态承载力

     4.京津冀首都圈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

    (六)京津冀首都圈土地资源承载力

   三 京津冀首都圈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

    (一)评价体系与方法

     1.构建原则

     2.指导思想

     3.体系结构

     4.计算方法

    (二)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

     1.土地资源开发建设承载力评价

     2.土地资源社会资源承载力评价

     3.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评价

     4.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5.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

   四 提升京津冀首都圈土地资源承载力建议

    (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合理利用土地的空间格局

     1.首都圈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区

     2.首都圈中部都市功能优化区

     3.首都圈东部人口产业沿海集聚区

     4.首都圈南部绿色空间优化区

    (二)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开发建设承载力

     1.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增强社会经济承载力

     2.整合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承载水平

     3.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提高农用地的综合效益

    (三)加强水资源管理,提升水资源支撑力

     1.加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调控人口产业空间布局

     2.加强科技支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重视开源节流,提高水资源承载力

     4.加大保护力度,防治污染型水资源短缺

    (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土地生态环境支撑力

     1.因地制宜实施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

     2.综合进行土地生态系统保护规划,推进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五 结语

  B.6 京津冀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一 基本理念

   二 水资源量与现状

    (一)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二)现状水资源量

   三 现状用水量与情势

    (一)现状用水量

    (二)用水情势

    (三)平原区地下水动态

    (四)未来水资源需求量

   四 应急水源

    (一)北京应急供水水源地

    (二)天津应急供水水源地

    (三)唐山应急供水水源

    (四)保定应急供水水源

   五 优化水资源配置与保障

  B.7 京津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一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内涵与测算方法

    (一)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内涵

    (二)水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1.以人均水足迹衡量水资源人均需求量

     2.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水足迹计算方法

   二 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

    (一)北京市的水资源和用水量

    (二)北京市的水足迹及水足迹变化的影响因素

    (三)北京市的水资源承载力

   三 天津市水资源承载力

    (一)天津市水资源和用水量

    (二)水足迹与虚拟水贸易变化分析

    (三)天津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四 结论与启示

  B.8 京津冀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

   一 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总体状况

    (一)资源状况

     1.土地资源状况

     2.水资源状况

     3.植被与绿地系统

     4.能源资源

    (二)环境状况

     1.空气质量状况

     2.主要污染物排放

     3.环境治理

    (三)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状况并存

     2.区域发展不平衡,总体生态体系不完备,生态保障能力低

     3.区域生态建设整体推进机制不完善,制约因素明显

   二 京津冀地区生态承载力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构建原则

     2.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3.指标解释及说明

    (二)评价方法

     1.生态承载力指数

     2.指标的标准化

     3.权重的确定

    (三)京津冀地区生态承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1.数据来源及说明

     2.京津冀地区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研究

     3.京津冀地区13城市生态承载力比较研究

   三 提升京津冀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

    (二)加快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三)倡导和实施低碳消费方式

    (四)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B.9 京津冀基础设施承载力研究

   一 前言

   二 城市交通承载力基本认识与定量模型

    (一)城市道路网络承载力基本认识

    (二)路网承载力定量模型

    (三)北京道路网络及公交客运系统承载力测算

   三 北京道路网络承载力分析

    (一)机动车高峰小时流量已超过城市道路网络承载力

    (二)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大、潮汐交通流明显

    (三)南、北道路网络交通承载量差异明显

    (四)公交系统交通承载饱和,超过现实承载力

   四 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比较

    (一)京津冀比较

    (二)京长珠比较

    (三)比较结论

   五 改善城市交通承载力建议

    (一)加强区域交通的通达性,以缓解核心城市的交通压力

    (二)加强中心城市的功能疏解,加强知识溢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机配合

    (三)加强承载量调配:发展个性化公共交通,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引入国际和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五)加强特大城市立体交通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B.10 京津冀社会承载力研究

   一 京津冀“社会承载力”指标体系及其测度

    1.京津冀城市社会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2.评价方法

    3.评测结果(见表3、表4和表5)

   二 京津冀社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北京市社会发展现状

     1.人口压力突出

     2.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教体卫稳步发展

     3.养老医疗人群覆盖广,城乡保障制度一体化

    (二)河北省社会发展概述

     1.民生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2.社会保障水平跃上新台阶

     3.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4.科技事业全面进步

     5.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三)天津社会发展概述

     1.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劳动力资源更加充足,人口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2.就业安置力度不断加大,劳动就业形势好于往年

     3.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4.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

     5.规划建设管理特色鲜明,城市载体功能显著提升

     6.教育发展成果卓著

   三 京津冀区域社会发展政策取向

    1.提高区域就业创业水平

    2.提高区域人力资源水平

    3.提高区域社会保障水平

    4.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

  B.11 北京市综合承载力研究

   一 北京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一)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概念界定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三)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四)综合评价的权重确定

    (五)评价模型的构建

   二 北京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

   三 北京分要素承载力分析

    (一)生态环境承载力对北京发展的影响最大

    (二)水资源是北京市发展的约束与短板

    (三)土地资源紧缺正在成为北京发展的关键限制因素

    (四)基础设施承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

    (五)北京社会承载力平衡中略呈下降

   四 北京市综合承载力提升策略

    (一)发挥整体优势,优化综合承载力结构

    (二)通过改善供需矛盾,突破水资源约束瓶颈

    (三)提高存量用地利用效率,调控区域土地利用结构

    (四)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优化交通路网结构,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

    (五)适度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保障城市有序发展

    (六)提升环境治理效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B.12 天津市综合承载力研究

   一 天津综合承载力评价

    (一)综合承载力内涵

    (二)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三)天津综合承载力的总体评价

     1.综合承载力指数模型

     2.评价结果说明

     3.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天津综合承载力总体评价

   二 天津分要素承载力分析

    (一)土地承载力

     1.土地资源总体情况

     2.土地承载力变化趋势

     3.土地承载力展望

    (二)生态环境承载力

     1.生态资源总体情况

     2.环境质量总体情况

     3.生态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

     4.生态环境承载力展望

    (三)水资源承载力

     1.水资源总体情况

     2.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

     3.水资源承载力存在的问题

     4.水资源承载力展望

    (四)能源承载力

     1.能源总体情况

     2.能源承载力变化趋势

     3.能源承载力存在的问题

     4.能源承载力展望

    (五)设施承载力

     1.设施总体情况

     2.设施承载力变化趋势

     3.设施承载力展望

    (六)社会承载力

     1.社会承载力总体情况

     2.社会承载力变化趋势

     3.社会承载力展望

   三 天津与京冀综合承载力优劣势比较

    (一)综合承载力比较

    (二)分要素承载力比较

     1.土地承载力

     2.环境承载力

     3.水资源承载力

     4.能源承载力

     5.设施承载力

     6.社会承载力

   四 提高天津综合承载力的对策

    (一)坚持主题、主线是提高综合承载力的必然要求

    (二)发挥综合协同作用是提高综合承载力的重要保障

    (三)加强城市规划是提高综合承载力的重要手段

    (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提高综合承载力的根本路径

    (五)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是提高综合承载力的重要前提

  B.13 河北省综合承载力研究

   一 河北省市综合承载力的总体评价

    (一)综合承载力内涵

    (二)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三)河北省综合承载力的量化评分

   二 河北省市综合承载力基本特征

    (一)河北省土地承载力基本特征

     1.存量土地分析

     2.增量土地分析

     3.土地需求分析

    (二)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基本特征

    (三)河北省环境承载力特征

    (四)河北省交通设施承载力分析

    (五)能源承载力分析

    (六)市政设施承载力分析

    (七)社会承载力分析

   三 河北省在京津冀区域中承载力的优劣势分析

    (一)河北省土地承载力优劣势分析

    (二)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优劣势分析

    (三)河北省环境承载力优劣势分析

     1.水环境承载力优劣势比较

     2.大气环境承载力优劣势比较

    (四)河北省交通设施承载力优劣势分析

    (五)河北省能源承载力优劣势分析

    (六)河北省市政设施承载力优劣势分析

    (七)社会承载力优劣势分析

   四 提高河北省综合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河北省土地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1.保护优质耕地与基本农田

     2.推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3.实行城镇化与城乡用地统筹

     4.实施差别化土地利用空间调控

    (二)提高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1.引入市场机制,全面构建河北省水务市场体系

     2.研制和推广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新技术,迅速提高用水效率

     3.积极参与构建京津冀水资源管理协调新机制

    (三)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和环境承载力

     1.加快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促进区域流域协调发展

     2.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

     3.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4.大力促进环保技术研发,建立根除高能耗和环境污染的长效机制

     5.加大对地质能源勘探和开采技术的扶植力度,迅速增加清洁能源产量

    (四)提高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1.积极争取省外行政资源支持,加速各级路网优化

     2.消除体制障碍,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

    (五)提高社会服务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1.提高教育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2.提高医疗卫生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BⅢ 附录

  B.14 数据图表:京津冀承载力相关数据及空间分布

  B.15 专家观点:2012年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观点综述

   一 加快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

    (一)世界经济寒冬已过但春天尚远,中国经济内忧外患但前途光明

    (二)推进城镇化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三)未来东部地区城镇化的重点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提高城镇化质量

    (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八大”以后的重要战略任务

    (五)先行进入高度工业化、城市化阶段的地区面临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挑战

    (六)京津冀将面对区域振兴政策红利锐减、承载力限制作用日益凸显的局面

    (七)从空间、区域角度着力重塑首都圈人口和经济分布已成当务之急

   二 对京津冀承载力状况的判断与预测

    (一)京津冀人口空间分布聚集性增强、分布不平衡、京津人口比例仍在上升

    (二)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短缺,水危机加剧,尤其京津人口规模已严重超过水资源承载力

    (三)京津冀区域资源生态承载力正在透支未来

    (四)京津冀三地经济社会承载力发展不平衡,但仍有提升空间

   三 加快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重塑京津冀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分布

    (二)加强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加快中心城市功能疏解,优化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三)实施“三生”空间战略,创新生态城市模式

    (四)建议规划建设首都生态涵养“特区”

    (五)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皮书数据库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资源环境约束的新挑战,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京津冀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本书以研究京津冀承载力的现状、趋势与对策为主线,对京津冀区域及其区域内的特大城市承载力进行了全方位考察和系统研究,以期为京津冀三地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全书由总报告、专题报告及附录三部分,15篇研究报告组成。总报告重点分析了研究京津冀承载力的时代背景、研究视角和测度方法,对京津冀承载力的现状和趋势做出基本判断,并探讨了实现京津冀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专题报告分别对承载力理论及测度方法、提升承载力路径的国际借鉴与启示以及京津冀人口承载力、土地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基础设施承载力、社会承载力和京津冀三地综合承载力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附录部分为京津冀承载力相关数据及空间分布图和国内部分知名专家在“2012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言的观点综述。本书的创新和建树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方面,强调用综合承载力(相对于自然资源承载力)、区域承载力(相对于城市承载力)、相对承载力(相对于绝对承载力)、潜在承载力(相对于现实承载力)等新理念去全面审视和综合分析承载力;实证分析方面,对京津冀区域承载力发展现状做出基本判断:淡水资源是京津冀区域承载力的最大短板;土地资源人口超载,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紧张,但河北仍有开发潜力;京津冀人口规模继续上升,结构趋于老龄化,劳动力所占比重趋于下降,但劳动力供给充足;大城市交通承载力超载,城市防洪减灾任务仍然艰巨;大气污染与水环境恶化已成为京津冀生态环境的重要短板等;对策研究方面,提出应从“疏解承载压力”和“增强承载能力”两方面入手,探索实现京津冀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咨询分析方面,本书提供了较为详尽的京津冀承载力相关数据及其空间分布图,这些对京津冀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实证分析以及对策研究,对长期关注和研究京津冀的理论工作者和地方政府决策部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是京津冀三地作者通力合作的研究成果。作者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天津行政学院、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是京津冀三地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本书为北京市教委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首都圈一体化发展研究(2012)、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的资助项目,得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中国网,http://news.china.com.cn/politics/2012-11/20/content_27165856.htm。

[2]蒋辉、罗国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缘起与发展》,《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第5期。

[3]张贵祥:《首都跨界水源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模式与机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齐亚彬:《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主要问题剖析》,《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年第5期,第7~11页。

[5]周红星:《“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内容详析》,《地理教育》2011年第21期。

[6]张贵祥:《水资源风险与水安全对策》,《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2010》,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7]文魁、祝尔娟:《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8]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水资源制约下的北京人口容量模型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9]刘鹏飞、刘强:《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预测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40(1)期。

[10]童玉芬:《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动态模拟与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9期。

[11]童玉芬、刘广俊:《基于可能—满意度方法的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以北京为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

[12]滕宏林、许振成、赵细康、张杰等:《广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第2期。

[13]强真、齐亚彬、白学民:《大城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第23(2)期。

[14]郭秀锐、毛显强、冉圣宏:《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3期。

[15]吕光明、何强:《生态承载力综合测度方法的系统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12(11)期。

[16]孙保成、孙林岩:《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综述》,《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第11(6)期,第97~101页。

[17]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dfrkpcgb/index.htm。

[18]河北省统计局网站:http://www.hetj.gov.cn/extra/col20/2011/0201.htm。

[19]《专家称北京PM2.5浓度达标至少需要10年》,2012年10月10日08:09,《南方日报》,http://news.sina.com.cn/c/2012-10-10/080925327411.shtml。

[1]文魁、祝尔娟:《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张洪军:《生态规划——尺度、空间与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陈立民、吴人坚、戴星翼:《环境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03。

[5]龙腾锐、姜文超、何强:《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的新认识》,《水利学报》2004年第1期。

[6]郭秀锐、毛显强、冉圣宏:《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1期。

[7]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

[8]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9]吕光明、何强:《生态承载力综合测度方法的系统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12(11)期,第122~127页。

[10]孙保成、孙林岩:《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综述》,《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第11(6)期,第97~101页。

[11]叶伟、赵善伦、孙静:《土地承载力计算方法综述》,《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第3(3)期,第40~44页。

[12]张洪玉、张淑云、卜汉臣:《论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及其评价方法》,《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年第1期,第157~159页。

[13]施雅风、曲耀光:《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及其合理利用》,科学出版社,1992。

[14]徐中民:《情景基础的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分析理论及应用》,《冰川冻土》1999年第21(2)期,第100~106页。

[15]傅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第8(2)期,第168~172页。

[16]魏斌:《城市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年第8(4)期,第19~23页。

[17]许有鹏:《干旱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自然资源学报》1993年第8(3)期,第229~237页。

[18]〔美〕威廉·福格特著《生存之路》,张子美译,朱侠校,商务印书馆,1981。

[19]杨星卫、薛正平、陆贤:《水稻遥感动力估产模拟初探》,《环境遥感》1994年第9(4)期,第280~286页。

[20]李菁:《城市人口容量的确定及评价初探》,《城市问题》1988年第2期,第14~15页。

[21]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水资源制约下的北京人口容量模型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35~47页。

[22]刘鹏飞、刘强:《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预测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40(1)期,第329~331页。

[23]童玉芬:《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动态模拟与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9期,第42~47页。

[24]强真、齐亚彬、白学民:《大城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第23(2)期,第147~148页。

[25]童玉芬、刘广俊:《基于可能—满意度方法的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以北京为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152~157页。

[26]滕宏林、许振成、赵细康、张杰等:《广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第2期,第112~137页。

[27]雷波、曾从盛、赵庆:《福州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与城市化问题研究》,《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57~61页。

[28]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dfrkpcgb/index.htm。

[29]河北省统计局网站:http://www.hetj.gov.cn/extra/col20/2011/0201.htm。

[1]韦廷柒、潘保兴:《我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一种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

[2]侯爱敏、袁中金:《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3期。

[3]杨彤:《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经济管理》2006年第14期。

[4]王青:《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经验及启示》,《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5]马交国、杨永春、刘峰:《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地理研究》2005年第3期。

[6]王爱兰:《借鉴国际模式,建设生态城市》,《新视野》2009年第3期。

[7]潘红卫:《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第2期。

[8]沈清基、安超、刘昌寿:《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探讨》,《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第5期。

[9]G8 Leaders Declaration:Responsible Leadership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www. g8italia2009. it,2009.7.8

[10]鲍超、方创琳:《水资源约束力的内涵、研究意义及战略框架》,《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第6期。

[11]左正、聂小桃、胡锋、李浩强:《关于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承载力的探讨——以“北、上、广、深”为例》,《城市观察》2011年第2期。

[12]陈栋生:《对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几点思考》,《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1期。

[13]张燕玲:《城市土地开发整理模式研究》,《规划师论坛》2008年第3期。

[14]李东序:《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理论与实践》,《武汉理工大学》,2008。

[15]毛汉英、余丹林:《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第4期。

[1]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2]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员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3]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委员会:《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4]张耀军、张正峰、齐晓燕:《人口承载力研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生态经济》2008年第197(5)期,第388~390页。

[5]张瀛、王浣尘:《CDE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2年第11(4)期,第324~329页。

[6]张斌、王奎、魏茂和:《基于可能度满意度的系统目标分解方法》,《吉林林学院学报》1995年第11(3)期,第172~176页。

[7]张子珩、濮励杰、康国定、雷敏:《基于可能—满意度法的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以乌海市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第24(3)期,第457~465页。

[8]孙慧、吕岩威:《基于多级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的资源承载力研究》,《经济管理》2010年第32(5)期,第24~29页。

[9]邓行舟、田玲、赵新编《京津冀人口发展战略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1~33页。

[1]“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郭艳红:《北京土地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利用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博士论文,2010。

[3]郭志伟:《北京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5期。

[4]胡炎:《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的评价与实证研究》,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7。

[5]刘钦普、林振山、冯年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动力学模拟和应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8期。

[6]吕贻锋:《国土资源经济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7]聂庆华:《土地生产潜力和土地承载能力研究进展》,《水土保持通报》1993年第13期。

[8]齐芳燕:《基于熵值法的生态城市建设质量评价——以徐州市为例》,《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期。

[9]谭波:《长株潭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10]陶晓燕、章仁俊、徐辉:《基于改进熵值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5期。

[11]王书华、毛汉英:《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案例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第16期。

[12]王永安、龚映壁:《计算城市绿化面积的碳氧平衡法》,《生态经济》2002年第3期。

[13]许联芳、谭勇:《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土地承载力评价》,《经济地理》2009年第1期。

[14]张颖、王群、李边疆、王万茂:《应用碳氧平衡法测算生态用地需求量实证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7年第21期。

[15]赵桂慎、于法稳、尚杰:《生态经济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1]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平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调查评价》,地质出版社,2009。

[2]任先韶等:《海河流域水资源评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3]刘昌明:《水文水资源研究理论与实践——刘昌明文选》,科学出版社,2004。

[4]郑连生等:《广义水资源与适水发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5]郑连生:《适水发展与对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1]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水资源公报》,2002~2011。

[2]程国栋:《承载力概念的演变及西北水资源承载力的应用框架》,《冰川冻土》2002年第24(4)期,第361~367页。

[3]段春青、刘昌明、陈晓楠、柳文华、郑红星:《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及研究方法的探讨》,《地理学报》2010年第65(1)期,第82~90页。

[4]封志明、刘登伟:《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水资源承载力》,《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第21(5)期,第689~699页。

[5]施雅风、曲耀光:《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及其合理利用》,科学出版社,1992。

[6]天津市水务局:《天津市水资源公报》,2002~201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1]2006~2011年《北京市环境状况报告》;2003~2011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2]2006~2011年《天津市环境状况报告》;2004~2011年《天津市水资源公报》。

[3]2006~2011年《河北省环境状况报告》;2004~2010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

[4]2003~2011年《北京市统计年鉴》。

[5]2003~2011年《天津市统计年鉴》。

[6]2003~2011年《河北省统计年鉴》。

[7]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8]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9]北京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0]陆大道:《中国环渤海地区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出版社,1995。

[11]郑易生等:《深度忧患——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12]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

[13]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2。

[14]汪安佑、雷涯邻、沙景华编《资源环境经济学》,地质出版社,2005。

[15]樊杰:《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

[16]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中国城市承载力及其危机管理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7]吴殿廷:《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9。

[18]陈英姿:《中国东北地区资源承载力研究》,长春出版社,2010。

[19]翟欣翔:《面向生态——技术创新的经济圈城市发展能及评价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20]曾敏:《环渤海地区区域承载力时空评价与预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2006。

[21]孙富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应用》,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2]李冰:《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河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3]陈英姿:《中国东北地区资源承载力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4]姜琳琳:《京津冀鲁辽五省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5]刘燚:《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状况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6]惠英河、蒋晓辉、黄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01年第12期,第30~34页。

[27]罗丽艳、张甜甜:《环渤海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战略》2001年第1期,第24~29页。

[28]郑连生:《京津冀水资源供需状况和战略对策》,《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4年第6期,第8~11页。

[29]吴殿廷:《京津冀一体化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领导之友》2004年第5期,第25~26页。

[30]魏红侠:《“环京津贫困带”与“京津生态安全”》,《河北林业》2006年第5期,第9~12页。

[31]封志明、刘登伟:《津冀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水资源承载力》,《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第5期,第599~699页。

[32]郑连生、于亚博:《京津冀遭遇水危机》,《领导之友》2007年第6期,第25~26页。

[33]户作亮:《浅谈京津冀都市圈区域水资源战略》,《中国水利》2007年第9期,第44~60页。

[34]刘晓丽、方创琳:《城市群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10期,第24~30页。

[35]于维洋、许良:《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9期,第20~24页。

[36]刘登伟:《京津冀大都市圈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水利发展研究》2010年第1期,第20~24页。

[37]王涛、吕昌河:《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结构分析》,《山西大学学报》2010年第33期,第473~478页。

[38]王涛、刘劲松、吕昌河、王卫:《京津冀地区农业土地资源潜力分类评价》,《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38期,第10150~10321页。

[39]王钰祺、吕东珂:《北戴河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证研究》,《生态与环境工程》2011年第13期,第194~195页。

[40]吕昌河、王涛:《京津冀地区耕地变化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山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34期,第500~506页。

[1]侯德劭:《城市交通承载力研究》,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博士论文,2008。

[2]Zhan X Y,Yu Y J,Guo H C,et al. 2008. Modeling and app lication of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support capacity[ J ].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8 (9):1923-1931.

[3]KELLY Kristine L.A systems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decisive inform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8,109(2):452-464.

[4]Krugman,P.,1991,“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9:483-499.

[5]Ridhard Baldwin,Rikard Forslid,Philippe Martin,Gianmarco Ottaviano and Frederic Robert-Nicoud,“Economic Geography and Public Polic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6] 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and Anthony J. Venables,“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MIT Press,1999.

[7] Baldwin,Richard E.2001,“The Core-Periphery Model with Forwarding-looking Expectation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31:21-49.

[8] Dixit,A.K. and J. E. Stiglitz,1977,“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7:297-308.

[9]安虎森:《新经济地理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0]祝尔娟:《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新论(2007)》,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1]交通发展研究中心:《2012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

[12]任福田、刘小明、荣建等:《交通工程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第143~171页。

[13]北京市交管局:《城市运行报告》,2010年。

[14]袁蕾:《城市内部区域差距研究》,《生态经济》2012年第2期,第59~61页。

[15]邓羽、蔡建明、杨振山、王昊:《北京城区交通时间可达性测度及其空间特征分析》,《地理学报》67卷(2),2012年2月。

[16]沈体雁、魏海涛、劳昕、李京京:《轨道交通对北京就业空间结构的影响——基于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3期,第35~41页。

[17]樊建林、孙章:《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9年第8期,第57~63页。

[18]郭秀芝、陆化普:《城市交通系统整体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交通标准化》2003年第8期,第53~55页。

[19]郭继孚、刘梦涵、于雷、关积珍、郭淑霞、张雪莲:《北京市交通拥堵宏观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及其应用》,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2007年12月。

[1]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国家统计局、国家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5]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6]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天津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7]天津市滨海新区统计局:《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8]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9]李纲:《中国地区经济监测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0]政府网站: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1]孔凡文、刘亚臣、常春光:《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及测算思路》,《城市问题》2012年第1期。

[2]叶裕民:《解读“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前线》2007年第4期。

[3]孙莉、吕斌、胡军:《中原城市群城市承载力评价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第3期。

[4]欧朝敏、刘仁阳:《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

[5]张小富、张协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第2期。

[6]罗雁文等:《湖南省各市(州)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经济地理》2009年第2期。

[7]高红丽、涂建军、杨乐:《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成渝经济区为例》,《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0期。

[1]孔凡文、刘亚臣、常春光:《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及测算思路》,《城市科学》2012年第1期。

[2]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汇编》,2011年7月。

[3]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天津市“十二五”重大课题研究成果汇编》,2010年6月。

[1]《河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通知》,(冀政办函〔2010〕49号,2010年10月13日)。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2。

[3]刘红:《河北省人均耕地不足1.4亩》,《燕赵都市报》2010年7月21日。

[4]刘清波:《河北上半年缺水量43亿立方米供需矛盾尖锐》,《河北日报》2012年4月5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10年4月。

[6]中国天气网河北站:《河北省2011年气候公报》,2012-1-19,16:38:11。

[7]《河北省水利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水利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冀政办函〔2011〕29号,2011年10月9日。

[8]河北省环境保护厅:《2011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2012年6月。

[9]河北省发改委:《河北省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2009年12月。

[10]河北省统计局:《2004~2012河北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2。

[11]《河北省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冀政办〔2012〕27号,2012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