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90

高铁网络与人口流动管理图书

High-speed Rail Network and Population Flow Management

SSAPID:101-7303-5016-58
ISBN:978-7-5097-7534-9
DOI:
ISSN:

[内容简介] 针对高铁网络的建成运营导致的“一体化”效应、“同城化”效应及其对人口流动产生的越来越大的影响,本书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高铁网络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信息化服务、票价制定、社会干预、区域一体化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完善高铁时代的人口流动管理。

相关信息

丛书名:城市研究·高铁系列
作 者: 黄苏萍
编 辑:杨阳;杨桂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前言

 后记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中国的高铁战略——高铁魅力

   (二)中国高铁战略——影响世界

   (三)中国高铁战略——改变中国

    1.高铁建设使多年来中国铁路运能紧张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2.高铁是真正的高速、低碳、生态之旅

    3.高铁为加快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撑

    4.高铁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四)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已成为全国及城际高铁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五)高铁带来的流动人口社会管理模式成为城市化背景下解析社会管理的典型样本与关键路径

  二 研究意义

   (一)人口方面

   (二)经济与规划方面

   (三)公共政策管理方面

  三 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铁网络中枢纽城市的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问题

  一 高铁网络对区域发展、城市空间发展及流动人口的影响

   (一)高铁影响区域发展的阶段性效应分析

    1.短期效应分析

    2.中期效应分析

    3.长期效应分析

   (二)高铁枢纽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1.高铁枢纽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方向

    2.高铁枢纽促进城市内部多中心的形成

    3.高铁枢纽促进同城效应扩大

    4.高铁枢纽促进城市群发展

   (三)高铁枢纽对流动人口的影响路径

    1.经济路径——产业布局影响人口流动

    2.社会路径——城镇布局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分析

    3.个体行为路径——高铁通过时空距离缩短导致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改变

  二 高铁枢纽影响下流动人口的人群变化

   (一)交通目的人流

   (二)非交通目的人流

  三 国内“四纵四横”高铁枢纽城市及站点开发比较

   (一)“四纵四横”高铁枢纽城市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作用比较

   (二)高铁新城、高铁新区、高铁枢纽放大城市的辐射效应比较

   (三)高铁站开发程度比较

  四 国内典型一类站区深度开发:上海高铁站

   (一)上海等城市具备全球城市一类高铁站区资质

    1.人口规模大,城市内部交通网络设施较完善

    2.城市首位度高,经济吸引力强

   (二)上海站

   (三)上海南站

   (四)上海虹桥站

  五 高铁网络中枢纽城市面临的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问题

   (一)高铁加速流动人口的流量增加,基础设施配套压力增大

   (二)枢纽站点“车站病”频发,管理压力增大

   (三)利用高铁通勤的人群增加,社保跨地接续压力增大

   (四)同城化将改变城市内部人口分布,高铁新城吸引人口集聚的压力增大

   (五)高铁急需多管齐下,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高铁网络对流动人口的影响概述

  一 高铁发展引发流动人口规模,增加对流入城市的影响

  二 高铁发展引发流动人口对就业的影响

  三 高铁建设与城市空间人口流动分布:各国案例

   (一)法国里昂——高铁与城市空间重组所带来的流动人口分布效应

    1.里昂城市概况

     (1)里昂城市共同体

     (2)里昂都市区

     (3)罗纳—阿尔卑斯大区

    2.相关的高铁线路和车站

    3.高铁前后的人口变化

    4.里昂三个高铁车站的建设及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1)拉帕迪站

     (2)贝拉舒站

     (3)萨托拉斯站

     (4)小结

   (二)德国柏林——高铁枢纽中心对流动人口分布的影响

    1.柏林中央火车站概况

    2.柏林中央火车站的建设

    3.启示

     (1)中心城区客运站的区位优势不可忽视,市郊客运站也同等重要

     (2)高铁新城发展离不开交通一体化

     (3)大型化、综合化和立体化是重中之重

     (4)应配套城市发展与交通规划的体制保障

     (5)高度的交通可达性成为城市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依托

   (三)日本东京都市圈——城市群高铁网络建设与流动人口分布

    1.总体概况

    2.新干线加速了“大东京都市圈”城市群的形成

    3.新干线加速了市内交通与市外交通的匹配进度

    4.新干线对产业与人口的影响

     (1)加快要素流动,促进沿线知识经济的发展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3)高铁的经济效益

    5.小结

  四 西方高铁网络背景下流动人口管理实践

   (一)组织机构的建立

   (二)高铁运行组织模式

    1.德国

    2.法国

    3.日本

   (三)高铁站点流动人口的交通疏散

    1.高铁站点疏散人群的交通综合网络

    2.高铁站点疏散人群的合理建筑设计

   (四)高铁站外站内基础设施的建设

    1.高铁站外基础设施

    2.高铁站内基础设施

   (五)高铁补贴和定价

   (六)高铁信息化、智能化

    1.德国ICE信息系统

    2.法国TGV及其信息化

    3.日本新干线及其信息化

  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大城市高铁枢纽站区“空间极化”及社会分层微观解析

  一 空间极化及社会分层

  二 上海虹桥商务区的规划

  三 上海虹桥交通枢纽总体信息

  四 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周边的现状对比

   (一)高铁站区的圈层特征

   (二)高铁站区表象特征比较

    1.三大火车站周边住宅价格对比

    2.三大火车站周边写字楼租金对比

    3.三大火车站周边商业对比

  五 上海虹桥站周边的空间极化

   (一)虹桥站的交通功能集聚

   (二)虹桥站周边的产业和商业空间集聚

    (1)航空物流

    (2)国际医学中心

    (3)企业集聚地

    (4)会展综合体

    (5)创意产业园集中地

    (6)周边商业

   (三)虹桥站周边的居住空间分异

    1.别墅区

    2.上海的居住空间分异

    3.房价上升空间

  六 上海财富空间极化探讨

  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高铁网络对城市群产业、就业、人口重构的宏观解析

  一 高铁产业带界定、构成要素及空间系统演变

   (一)高铁产业带界定

   (二)高铁产业带构成要素

    1.自然资源禀赋是物质基础

    2.高铁通道是基本前提

    3.沿线经济发展状况是经济基础

    4.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是网络支撑点

    5.相关产业的关联是动力

   (三)高铁产业带空间系统演变

  二 长三角城市群高铁带

   (一)长三角城市群发展阶段

   (二)“四纵四横”桥接长三角城市群,激发大网络效应

    1.“京沪高铁”——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之间的黄金通道

    2.“京广高铁”——紧密连接环渤海经济圈、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

    3.“京沈—哈大高铁”——直接连接环渤海经济圈、辽宁沿海经济圈、吉林中部城市群、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快速通道,间接连接长三角城市群

    4.“东南沿海高铁”——连接长三角城市群、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城市群的快速通道

    5.“徐州—郑州—兰州高铁”——连接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快速通道

    6.“沪昆高铁”——连接长三角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贵安新区、滇中城市群的快速通道

    7.“沪汉蓉高铁”——沿江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一级,支撑长江经济带战略

    8.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高铁”跨越太行山,交通圈变为经济圈

   (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与各省域城际高铁

    1.“沪宁、沪杭、杭宁、杭甬高铁”支撑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

    2.“京津、京广、津秦”高铁网络,推动京津冀一体化

    3.广深港高铁、广珠城轨等高铁线路构成珠三角城市群快速客运框架

    4.在省会城市和地级市之间搭建省域高铁网络,并与“四纵四横”融会贯通

  三 高铁网络建设对长三角城市群的作用

   (一)长三角高铁带现状

   (二)长三角城市群网络体系与区域空间重组

    1.上海、杭州、南京核心枢纽城市服务网络体系

    2.城际轨道交通走廊引导下的区域空间重组

   (三)高铁“同城化”加速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融合

   (四)高铁建设提高长三角区域经济规模和竞争力

   (五)加速以高铁影响范围为度量的经济圈与生活圈的形成

   (六)产业布局的同城化加速产业结构的重构及专业分工

   (七)高铁网络助推全国现代服务业网络形成

   (八)长三角高铁引力案例分析——沪宁高铁

  四 长三角城市群人口行政布局、就业及产业行业空间布局

   (一)长三角22个城市人口行政布局

    1.人口稳定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呈现“三低”状态,但不均衡

    3.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高于全国

    4.人口受教育程度高于全国

   (二)长三角22个城市人口经济空间布局

    1.长三角22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

    2.长三角22个城市人口的经济布局

    3.长三角22个城市的人口布局:人口行政布局与人口经济布局的滞差

     (1)第一象限城市

     (2)第二象限城市

     (3)第三象限城市

     (4)第四象限城市

   (三)长三角22个城市人口就业布局

    1.长三角地区22个城市的就业弹性

    2.从长三角地区22个城市的三类产业结构偏离度看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

   (四)长三角地区人口产业行业空间布局

    1.以区位熵LQ指数与RCA指数比较长三角地区城市都市圈的产业分工组合

    2.以地区间专业化指数测定长三角城市间产业结构的同构性程度

     (1)地区专业化指数测定

     (2)实证分析:以地区间专业化指数测定两个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程度

    3.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五 城市群网络中长三角地区差距变化

   (一)引言

   (二)人口与经济不匹配RS指数

   (三)人口与经济不匹配假设与模型设定

    1.人口与经济不匹配假设

     (1)迁移制度壁垒居高不下,区域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程度会加深

     (2)各行政区域内和各行政区域间收入差距拉大,区域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匹配拉大

     (3)区域间资本边际产出变动差异导致区域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匹配

     (4)倾斜的区域政策导致区域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匹配

    2.变量与数据说明

    3.计量分析

   (四)结论及启示

  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动态仿真

  一 建模目的及实现思想方法

  二 模型的总体结构

   (一)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二)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1.区域历年可达性与GDP相关性分析

    2.区域铁路客运量与区域第三产业产值相关性分析

    3.区域铁路客运量与区域可达性相关性分析

    4.相关因素贡献率分析

   (三)模型的总体结构

    1.系统边界的确定

    2.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三 子系统分析

   (一)经济子系统

   (二)铁路客运子系统

   (三)第三产业子系统

   (四)模型的检验

  四 模型基本变量模拟结果输出

  五 决策分析

   (一)决策分析一

   (二)决策分析二

   (三)决策分析三

   (四)决策分析四

  六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铁枢纽流动人口服务与空间分布的改善策略

  一 高铁站点处理能力提升

   (一)站点处理能力提升需考虑设站区位

   (二)站点处理能力提升需考虑高铁站点综合接驳能力

   (三)提升车站布局紧凑度

   (四)清晰、细致、人性化的交通指示系统,提升高铁站点人性化管理

   (五)便民、维护治安措施提升高铁站点人性化管理

  二 高铁运营管理创新

   (一)认清高铁的竞争力所在

   (二)高铁运行需打破旧有排图思路,重新排定运行图

   (三)提升旅客中转服务质量

   (四)高铁票价制定

  三 高铁信息化服务管理创新

   (一)系统改进是改善策略的首选

   (二)实现智能信息的网络化

  四 预防及应对“大虹桥”高铁站点区域的分化与隔离

   (一)城市空间极化的努力及极化背后的分化与隔离

   (二)两个先例:迪拜和拉德芳斯区

    1.奢华的迪拜

    2.拉德芳斯区——欧洲卓越的商务办公区

   (三)预防及应对“大虹桥”高铁站点区域的分化与隔离

    1.建设混合型社区,提升社会融合

    2.鼓励公众参与,维护自身利益

    3.适宜的空间尺度

    4.在规划中实现高速铁路站点及周边地区交通价值与功能价值的整合

  五 高铁网络城市群产业分工合作

   (一)世界主要城市群经验启示

    1.世界主要城市群人口发展情况

    2.促进产业合理转移,优化中心城市产业的空间结构

    3.完善交通规划,为产业和人口均衡布局提供便利条件

   (二)利用高铁机遇,推进长三角区域同城化、一体化

    1.建设长三角交通枢纽服务的硬件平台

    2.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

    3.确立上海现代服务业在长三角及全球的中心地位

    4.加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体制支撑

    5.建立城市战略合作协调机制

  六 本章小结

针对高铁网络的建成运营导致的“一体化”效应、“同城化”效应及其对人口流动产生的越来越大的影响,本书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高铁网络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信息化服务、票价制定、社会干预、区域一体化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完善高铁时代的人口流动管理。

1.Alain Bourdin,2005,《城市交通换乘中心的城市功能与管理方法》,《国外城市规划》第3期。

2.H.钱纳里等,1995,《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王松宝等译,三联书店。

3.阿尔弗雷德·韦伯,1997,《工业区位论》,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商务印书馆。

4.阿兰·兰德尔,1989,《资源经济学》,施以正译,商务印书馆。

5.阿瑟·奥沙利文,2005,《城市经济学》(第四版),苏晓燕、常荆沙、朱雅丽等译,中信出版社。

6.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编,2006~2012,《安徽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7.奥格斯特·勒施,1995,《经济空间秩序》,王守礼译,商务印书馆。

8.八田诚,2006,《社会生活基本调查(日本总务省)调查资料》,http://www.stat.go.jp/

9.巴顿,1984,《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译,商务印书馆。

10.包亚明,2003,《现代性与空间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

11.保罗·克鲁格曼,2000,《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蔡荣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鲍辉,2010,《中国四大经济区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分析》,《中国发展》第4期。

13.北京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2004,《北京志·市政卷·铁路运输志》,北京出版社。

14.彼得·尼克莱森,2001,《杰弗逊》,张宇辉、周泓景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5.边经卫,2006,《大城市空间发展与轨道交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财团法人地域流通经济研究所,2007,《九州新干线全线开通的影响调查》。

17.蔡昉、王德文、都阳,2001,《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18.蔡翼飞、张车伟,2012,《地区差距的新视角: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5期。

19.曹炳坤,2006,《21世纪是高速铁路世纪》,《交通与运输》第6期。

20.陈春阳、孙海林、李学伟,2005,《客运专线运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第4期。

21.陈春益等,1995,《参照都市计划制度建立都市地区交通计划体制之研究》,“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

22.陈大伟,2006,《大城市对外客运枢纽规划与设计理论研究》,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3.陈焕江,2001,《公路客运站布局和选址方法的研究》,《公路交通科技》第3期。

24.陈建华,2009,《蔓延与极化:中国国际化城市空间发展趋向批判》,《学术月刊》第4期。

25.陈建华、谢媛,2007,《服务业发展与国际化城市空间极化——以上海市为例》,《上海经济研究》第10期。

26.陈颖雪、吴兵、李林波、刘志刚,201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旅客出行特征调查研究》,《中国铁路》第7期。

27.陈有孝、林晓言,2005,《铁路大长干线对沿线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开发研究》第4期。

28.陈纂,2007,《以北京西站为例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发展研究》,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9.程世东,2009,《关于交通运输资源优化配置的构想》,《综合运输》第6期。

30.《大虹桥建商贸“新天地”打造西上海文娱活动新地标》,东方网,http://xwwb.eastday.com/x/20110630/u1a896520.html,2011年6月30日。

31.戴帅、程颖、盛志前,2011,《高铁时代的城市交通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2.丁成日,2008,《城市经济与城市政策》,商务印书馆。

33.丁琪琳、荣朝和,2006,《交通区位思想评介及交通区位论的新进展》,《综合运输》第5期。

34.丁若亭,2006,《柏林中央火车站:欧洲铁路交通的心脏》,《旅游时代》第10期。

35.窦迪,2012,《城市高铁客运站周边区域开发策略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6.段进、比尔·希列尔,2007,《空间句法与城市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

37.段进,2009,《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应对——以高铁与城际综合交通枢纽为例》,《城市规划学刊》第1期。

38.顿小红,2007,《从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看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现代商贸工业》第6期。

39.范红忠、李国平,2003,《资本与人口流动及其外部性与地区经济差异》,《世界经济》第10期。

40.范剑勇,2004,《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41.范剑勇、王立军、沈林洁,2004,《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管理世界》第4期。

42.方亚玲,2009,《客运专线引入枢纽相关问题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3.费洪平,1994,《产业带边界划分的理论与方法——胶济沿线产业带实例分析》,《地理学报》第3期。

44.冯云廷主编,2005,《城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5.复旦大学课题组,2013,《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流动的态势和完善城市群社会管理研究》,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3/04/08/505005.html,4月8日。

46.高柏,2012,《高铁与中国21世纪大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7.高进田,2007,《区位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48.高学东、李宗元,1994,《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及一种启发式算法》,《运筹与管理》第21期。

49.葛宝琴,2010,《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0.龚六堂、谢丹阳,2004,《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经济研究》,第1期。

51.顾朝林、C.克斯特洛德,1997,《北京社会空间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地理学报》第5期。

52.顾朝林、颤峰、张京祥,2000,《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

53.顾朝林,1999,《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商务印书馆。

54.官莹、黄瑛,2004,《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城市问题》第1期。

55.管驰明、崔功豪,2006,《城市新商业空间的区位和类型探析》,《城市问题》第9期。

56.管楚度,2000,《交通区位论及其应用》,人民交通出版社。

57.管楚度,2002《新视域运输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

58.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05,《广州铁路新客站地区规划》。

59.郭鸿涛等,2002,《城市空间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60.郭华、马燕,2005,《基于我国城市群交通结构特征的城市铁路发展策略》,《交通标准化》第21期。

61.郭雪萌,2006,《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交通发展》第9期。

62.郭志勇、顾保南、冯黎,2007,《柏林市亚历山大广场枢纽站剖析》,《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第6期。

63.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2005~2010,《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64.过秀成、吕慎,2001,《大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空间布局》,《城市发展研究》第1期。

65.郝之颖,2008,《高速铁路站场地区空间规划》,《城市交通》第5期。

66.韩俊平、王雪飞,2007,《铁路客运交通枢纽的布局研究》,《山西建筑》第4期。

67.韩增林、杨荫凯、张文尝、尤飞,2000,《交通经济带的基础理论及其生命周期模式研究》,《地理科学》第4期。

68.何莉,2005,《上海中心城区道路与铁路交叉口的建设规划研究》,《上海建设科技》第4期。

69.侯明明,2008,《高铁影响下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与地区发展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0.胡刚、王淑琴、李铁柱、朱中,2002,《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研究》,《公路交通科技》第6期。

71.胡列格、刘中、杨明,2003,《交通枢纽与港站》,人民交通出版社。

72.胡思继,2005,《综合运输工程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73.胡天军、申金升,1999,《京沪高速铁路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经济地理》第5期。

74.胡欣欣、姚建莉、王海平,2013,《长三角核心城市实现全高铁链接,沪宁杭“金三角”格局形成》,http://business.sohu.com/20130702/n380394690.shtml,7月2日。

75.胡叶平、张超,2002,《京沪高速铁路潜在市场的调查与分析》,《铁路运输与经济》第4期。

76.黄健中,2006,《特大城市用地发展与客运交通模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7.黄亚平,2002,《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东南大学出版社。

78.黄志刚,2010,《论大型铁路客站对交通资源的整合作用》,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79.纪立虎、杨文耀、倪嘉,2008,《空间和谐——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简介》,《理想空间》第4期。

80.贾俊峰、胡珠寿,2005,《柏林市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新车站》,《世界轨道交通》第8期。

81.江曼琦,2001,《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人民出版社。

82.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编,2006~2012,《江苏省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83.姜帆,2002,《城市大型客运交通枢纽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84.姜人立、杜文,1998,《易腐物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遗传算法》,《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第4期。

85.蒋丽丰,2009,《城市空间发展与公路客运枢纽布局的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6.蒋睿,2010,《动车没了,南站瞬间冷清不少》,http://www.dfdaily. com/html/3/2010/10/28/530973.shtml,10月28日。

87.蒋秀兰、梁成柱、刘金方,2009,《高速铁路对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中国铁路》第8期。

88.金辰虎,1994,《高速铁路客运站的设置及其布局探讨》,《综合运输》第11期。

89.金凤君、王姣娥,2004,《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地理学报》第2期。

90.金凤君、王姣娥、孙炜、牛树海,2003,《铁路客运提速的空间经济效果评价》,《铁道学报》第6期。

91.井口圭一郎,2005,《新干线的建设过程和地域振兴效果》,《立命馆法政论集》第3期。

92.肯尼斯·鲍威尔,2002,《城市的演变:21世纪初的城市建筑》,王饪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3.孔令斌,2009,《城市发展与交通规划时期大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理论与实践》,人民交通出版社。

94.李冰,2007,《客运专线引入铁路枢纽的方案评价》,《铁道运输与经济》第3期。

95.李秉涛,2005,《客运专线选线主要设计原则和特点》,《铁道标准设计》第4期。

96.李丹明,2006,《柏林莱尔特铁路车站》,《铁道知识》第1期。

97.李典军,2010,《城市战略合作:高铁时代的新格局与武汉的路径选择》,《学习与实践》第10期。

98.李红昌,2004,《铁路管制的契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

99.李蕾,2010,《高速铁路客运枢纽地区综合开发探析——以三个近郊高铁规划设计创作为例》,《华中建筑》第1期。

100.李平华、陆玉麒,2005,《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第3期。

101.李松涛,2009,《高铁客运站站区空间形态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02.李天彬,2006,《城市触媒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作用》,《油气田地面工程》第4期。

103.李晓江等,1997,《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4.鲤江康正,2011,《新幹線整備が地域経済に与えた影響事例》,日本城市规划论文。

105.梁成柱,2008,《高速铁路对京津冀经济圈要素流动的影响》,《河北学刊》第4期。

106.廖什,1995,《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问的关系》,商务印书馆。

107.廖天武,2007,《客运专线引入铁路枢纽的关键问题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工程硕士论文。

108.林辰辉,2011,《我国高铁枢纽站区开发的影响因素研究》,《国际城市规划》第6期。

109.林金忠,2007,《城市集聚经济理论及其演进》,《经济评论》第4期。

110.林毅夫、刘培林,2003,《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第3期。

111.刘宝森、郑茜,2011,《七市成立京沪高铁城市旅游联盟发布〈泉城宣言〉》,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11-06/21/c_121561288. htm,6月21日。

112.刘冰,2008,《理想空间——城市门户火车站与轨道交通枢纽地区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

113.刘朝青、钱智,2013,《基于流动空间理论的城市空间极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期。

114.刘捷,2004,《城市形态的整合》,东南大学出版社。

115.刘俊、陆玉麒,2008,《江苏省公路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期。

116.刘天东,2007,《城际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7.刘志平、张萌,2013,《城市化发展、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分化与城市农民工居住空间分析——以上海市为例》,《科学发展》第3期。

118.鲁宁,2014,《京沪高铁盈利——高铁“算命先生”又失算了》,观察者网,http://www.guancha.cn/LuNing/2014_12_13_303225.shtml,12月13日。

119.陆大道,1995,《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

120.陆大道,2002,《关于点一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地理科学》第1期。

121.陆化普、陈宏峰等,2001,《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基础理论与温州的规划实践》,人民交通出版社。

122.陆锡明,2006,《城市交通战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3.陆锡明,2003,《大都市一体化交通》,上海科技大学出版社。

124.陆娅楠,2012,《中国迈入高铁时代(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人民日报》,http://finance.people.com.cn/money/n/2012/0905/c42877-18920335.html,9月5日。

125.吕拉昌,2000,《极化效应、新极化效应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持续发展》,《地理科学》第4期。

126.吕慎,2004,《大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27.罗鹏飞、徐逸伦、张楠楠,2004,《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研究》,《经济地理》第3期。

128.罗仁坚,2009,《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理论与实践》,人民交通出版社。

129.罗小龙、沈建法,2007,《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模式及其理论框架分析》,《地理学报》第2期。

130.马保仁,1998,《高速铁路引入济南枢纽客运组织方案探讨》,《铁道运输与经济》第7期。

131.马桂贞,2003,《铁路站场及枢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32.马强,2007,《走向精明增长:从小汽车城市到公共交通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33.马玉珍,2006,《客运专线站场设计技术研究》,《铁道标准设计》第5期。

134.梅新育,2012,《中国高铁布局海外》,《南风窗》,http://www. nfcmag.com/article/3468.html,5月16日。

135.孟德友、范况生、陆玉麒等,2010,《铁路客运提速前后省际可达性及空间格局分析》,《地理科学进展》6期。

136.孟祥林,2008,《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学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37.倪鹏飞编,2004,《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定位:让中国城市共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8.欧国立,2004,《运输产品性质论》,《中国铁路》第10期。

139.彭传圣,2007,《洛杉矶和长滩港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分析》,《综合运输》第11期。

140.彭其渊等,2006,《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科学出版社。

141.彭文盛、彭辉,2004,《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客运站的布局》,《交通运输工程学》第4期。

142.彭羽、沈玉良,2012,《上海、香港、新加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综合环境比较——兼论上海营造总部经济环境的对策》,《国际商务研究》第4期。

143.平野卫、邹振民,2001,《修建京沪高速铁路的意义》,《中国铁路》第3期。

144.齐中熙、樊曦,2014,《中国高铁总里程达11028公里,占世界一半》,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03/05/c_119626642.htm,3月5日。

145.钱运春,2006,《长江三角洲外资空间演进对城市群发展的推动机制》,《世界经济研究》第10期。

146.秦应兵、杜文,2000,《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第3期。

147.邱丽丽、顾保南,2006,《国外典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计实例剖析》,《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第3期。

148.全永集、刘小明,2002,《路在何方纵谈城市交通》,中国城市出版社。

149.任国岩,2005,《“欧洲里尔”——一种新型城市中心的规划与实施》,《规划师》第7期。

150.日本国土交通省,2002,《包括新干线在内交通网的城市调查》,http://www.mlit.go.jp/。

151.荣朝和,2007,《德国柏林中央车站的建设理念与启示》,《综合运输》第3期。

152.荣朝和,2009,《关于运输经济研究基础性分析框架的思考》,《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153.荣朝和,2001,《关于运输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问题的探讨》,《中国铁道科学》第4期。

154.荣朝和,2006,《重视基于交通运输资源的运输经济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155.瑟夫洛·罗伯特,2005,《公交都市》,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56.上海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2013,《区域概况》,http://www. shhqcbd.gov.cn,4月10日。

157.上海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2014,《10月份枢纽客流情况》,http://www.shhqcbd.gov.cn,11月5日。

158.上海南站地区,http://www.1128.org/html/qxzc/jjyq/xh/2006/03/doc4246.shtml。

159.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编,2006~2012,《上海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160.上越新干线活性化同盟会事务局,2007,《关于上越新干线活性化的课题》。

161.沈坤荣、耿强,2001,《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162.沈丽珍、顾朝林,2010,《流动空间》,东南大学出版社。

163.沈培钧,2006,《关注交通运输网络的失连问题》,《综合运输》第3期。

164.盛辉,1990,《我国铁路旅客站建筑设计试析》,《华中建筑》第1期。

165.石川县,2008,《新干线开业影响预测调查》。

166.石家庄城市交通项目办公室,1999,《石家庄城市交通工程项目、交通管理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

167.石忆邵、郭惠宁,2009,《上海南站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分析》,《地理学报》第2期。

168.司耀旺、顾保南,2009,《德国柏林铁路客运枢纽特点分析》,《综合运输》第8期。

169.斯卡洛夫,1982,《城市交通枢纽的发展》,刘统畏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70.宋丽思、陈向东,2009,《我国四大城市区域创新空间极化趋势的比较研究》,《中国软科学》第10期。

171.宋琳、董春、胡晶、宁书年,2006,《基于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的人均GDP空间分布模式研究》,《测绘科学》第4期。

172.苏文俊、施海涛、王新军,2009,《京沪高铁对鲁西南沿线主要城市的影响》,《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期。

173.孙斌栋、迪特里希·亨克尔、刘学良,2008,《合作型的全球城市——德国城市体系研究及其对上海的启示》,《国际城市规划》第6期。

174.孙斌栋、吴雅菲,2008,《上海居住空间分异的实证分析与城市规划应对策略》,《上海经济研究》第12期。.

175.孙会君、高自友,2002,《一类有竞争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第4期。

176.孙乐,2008,《关于常住(驻)人群对陆家嘴金融中心区空间认知的实证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7.孙婷,2008,《高速铁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现代城市研究》第7期。

178.孙有望、徐行方,1994,《京沪高速铁路与上海城市发展的关系》,《上海铁道学院学报》第2期。

179.覃力等,1995,《国外交通建筑》,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80.汤姆逊,1982,《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倪文彦、陶吴馨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81.陶然、向静,2005,《优化铁路运输资源配置实施列车运行图编制集中化》,《中国铁路》第4期。

182.陶志祥,2004,《都市圈轨道交通枢纽规划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83.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2005,《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梁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84.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2006,《世界高速铁路发展趋势》,《铁道经济研究》第1期。

185.推动台湾火车站保存再生行动联盟,1998,《再见火车头——火车站再生与都市发展》,创新出版社有限公司。

186.汪燕敏、王冠、丁华,2008,《京沪高铁对皖北地区的预影响研究》,《现代经济信息》,第10期。

187.汪舟、汪明林,2013,《日本新干线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启示》,《铁道运输与经济》第9期。

188.王昊、龙慧,2009,《试论高速铁路网建设对城镇群空间结构的影响》,《城市规划》第4期。

189.王慧,2007,《城市“新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及其启示——以西安市为例》,《地理研究》第3期。

190.王慧晶、郭垂江,2009,《枢纽高速客运站位置及数量方案的初选》,《铁道运输与经济》第11期。

191.王慧,2006,《开发区发展与西安城市经济社会空间极化分异》,《地理学报》第10期。

192.王嘉慧,2009,《京广铁路客运西线对驻马店市城市发展及结构布局影响分析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3.王姣娥、金凤君,2005,《中国铁路客运网络组织与空间服务系统优化》,《地理学报》第3期。

194.王久梗,2007,《关于交通资源概念和特征的探讨》,《综合运输》第7期。

195.王凯,2007,《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历史与现实》,《城市规划》第10期。

196.王令朝,1997,《铁路客运站空间的开发利用》,《上海铁道科技》第2期。

197.王梦恕,2001,《21世纪的铁路》,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王南,2008,《高速客运站设置的系统优化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

199.王南、朱志国主编,2008,《铁路站场及枢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王培宏、贺国光,2003,《交通一体化:综合运输的发展方向》,《综合运输》第10期。

201.王青亚,2007,《枢纽内铁路客运站布局方案比选研究》,《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第3期。

202.王庆云,2006,《交通运输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3.王庆云,2007,《中国交通发展的演进过程及问题思考》,《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第1期。

204.王庆云,2009,《抓住机遇促进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综合运输》第2期。

205.王珊、朱晓琳、杨姗,2008,《北京市中心区铁路沿线区域更新整合研究》,《城市问题》第3期。

206.王伟,2008,《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集合能效研究》,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7.王小鲁、樊纲,2000,《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出版社。

208.王晓刚,2007,《国外高速铁路建设及发展趋势》,《建筑机械》第5期。

209.王洋、盛长元、徐莉君,2011,《扬州市经济空间极化探讨》,《地域研究与开发》第3期。

210.王玉国,2006,《运输业资源效率评价和优化利用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11.王泽明、贾树敏,2011,《“飞鱼”驰过廊坊获利几何?》,《廊坊日报》,http://60.10.2.21/html/2011-07/08/content_118532.html,7月8日。

212.王兆成,2004,《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研究》,中国铁道出版社。

213.王振,2010,《长三角地区的同城化趋势及其对上海的影响》,《科学发展》第4期。

214.威廉·阿朗索,2007,《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梁进社、李平、王大伟译,商务印书馆。

215.韦恩·奥图、唐·洛干,1994,《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王助方译,创兴出版社。

216.吴家豪,1991,《国外铁路枢纽》,中国铁道出版社。

217.吴康、方创琳、赵渺希、陈晨,2013,《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影响下的跨城流动空间特征》,《地理学报》第2期。

218.吴威、曹有挥、曹卫东、徐建、王玥,2006,《长江三角洲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变》,《地理学报》第10期。

219.伍业春,2009,《武广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20.武进,1990,《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江苏科学出版社。

221.武廷海,2002,《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形态的影响研究述评》,《城市规划》第4期。

222.武伟、宋迎昌,1997,《论铁路经济带的组成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第2期。

223.武香林、周商吾,2005,《公共交通换乘枢纽站设计》,《城市公共交通》第12期。

224.席庆、霍娅敏,1999,《交通运输枢纽中客运站点布局问题的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第3期。

225.下平尾勲,1980,《东北新干线的开通和地域经济》,《东北经济》第69期。

226.谢海红、周浪雅,2005,《铁路客运专线引入枢纽的布局原则探讨》,《铁道运输与经济》第8期。

227.谢辉,2015,《为铁路开创互联网物流点赞》,http://www. chnrailway. com/html/20150525/1057503.shtml,5月25日。

228.谢贤良,2006,《欧洲最大的轨道交通立体枢纽站在柏林开通》,《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第4期。

229.谢贤良,2003,《世界高速铁路现状及其社会经济效益》,《中国铁路》第11期。

230.休科利斯,2004,《现代交通建筑规划与设计》,孙静等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31.徐冬云,2009,《城市交通拥堵与城市空间扩展的关系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博士论文。

232.许宏宇、朱磊、郝之颖,2008,《京沪高铁无锡站场地区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第4期。

233.杨东援、韩皓,2000,《世界四大都市轨道交通与交通结构剖析》,《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第4期。

234.杨俊宴、吴明伟,2006,《中国城市CBD适建度指标体系研究——中国CBD发展量化研究之一》,《城市规划》第1期。

235.杨佩昆,1999,《境外综合交通运输的换乘系统》,《国外城市规划》第1期。

236.杨秋宝、Andy Sze、荣朝和,2009,《美国芝加哥环线铁路兼并案及启示》,《综合运输》第6期。

237.杨秋宝、荣朝和,2008,《美国洛杉矶疏港铁路通道项目的启示》,《综合运输》第8期。

238.杨上广、丁金宏,2004a,《极化开发的人口空间响应及社会效应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239.杨上广、丁金宏,2004b,《浦东新区的极化开发与社会极化》,《城市问题》第1期。

240.杨嗣信等,1999,《北京西客站工程概况》,《建筑技术》第2期。

241.杨荫凯、韩增林,1999,《交通经济带的基本理论探讨》,《人文地理》第2期。

242.杨宇、陈刚、郑才辉,2007,《城际铁路新建客运站研究》,《铁道工程学报》第10期。

243.杨毓宾,1999,《现代铁路旅客车站规划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

244.杨志伟,2008,《长株潭城市群公共交通资源整合发展策略研究》,《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245.杨子葆,1999,《走出自己的路来:以人为本的台北交通发展历程》,《城市交通》第2期。

246.姚澄,2005,《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节点设置方式的探讨》,《上海铁道科技》第2期。

247.姚枝仲、周素芳,2003,《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世界经济》第4期。

248.叶怀珍、吴永强,2005,《铁路枢纽内客运站设置方案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第3期。

249.叶峻青、何勋隆,2003,《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枢纽规划》,《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第4期。

250.叶楠、施卫东,2008,《国外交通发展资源优化配置的经验及启示》,《综合运输》第1期。

251.叶玉瑶,2006,《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初探——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城市规划》第1期。

252.虞同文,2001,《从统计数字看台北交通》,《交通与运输》第3期。

253.袁博,2011,《京广高速铁路沿线“高铁新城”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对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54.张晨,2007,《大芝加哥地区交通规划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55.张发才,2006,《铁路客运与城市交通运营组织衔接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56.张国华、李凌岚,2009,《综合高速交通枢纽对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以长株潭地区为例》,《城市规划》第3期。

257.张国伍、任树芬,1993,《发展中的北京城市交通系统分析》,《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第4期。

258.张京祥、何建颐、殷洁,2006,《全球城市密集地区发展与规划的新趋势》,《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

259.张凯、曹小曙,2007,《火车站及其周边地区空间结构国内外研究进展》,《人文地理》第6期。

260.张昆鹏、胡小蒙,2014,《暑运期间蚌埠铁路共发送旅客135万人》,《淮河晚报》,http://www.ahbbtv.com/life/folder260/2014/09/2014-09-0355414.html,9月3日。

261.张弥,2007,《城市体系的网络结构》,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62.张楠楠、徐逸伦,2005,《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第3期。

263.张鹏军,1999,《试论政府主管部门在实现运输资源优化利用中的作用》,《综合运输》第11期。

264.张庭伟,2001,《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价值》,《城市规划》第7期。

265.张文尝,1982,《城市铁路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66.张文尝、金凤君、樊杰主编,2002,《交通经济带》,科学出版社。

267.张文忠,2000,《经济区位论》,科学出版社。

268.张小星,2001,《有轨交通转变下的广州火车站地区城市形态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69.张学兵,2000,《利用北京铁路枢纽发展城市交通》,《铁道运输与经济》第7期。

270.张学良,2009,《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南京大学出版社。

271.张学良、聂清凯,2010,《高速铁路建设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代城市研究》第6期。

272.张艳、华晨,2011,《解析高铁作为城市空间重组的结构性要素:法国里昂案例分析》,《国际城市规划》第6期。

273.张杨波,2011,《高铁时代下的时空压缩与社会分化——以武广客运专线开通事件为例》,《湖北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274.张曾芳、张龙平,2000,《运行与嬗变: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

275.赵冰洁、马駟,2004,《铁路在城市交通中的定位与发展模式》,《铁路运输与经济》第4期。

276.赵丹丹,2011,《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对沿线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77.赵红军,2005,《交易效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一个城市化经济学分析框架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上海人民出版社。

278.赵坚,2009,《引入空间维度的经济学分析及我国铁路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79.赵立华,2010,《城际高铁,区域合作的纽带》,《铁道经济研究》第2期。

280.赵映慧、修春亮、姜博、李秀伟、孟伟、李霞,2010,《1990年代以来空间极化研究综述》,《经济地理》第3期。

281.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编,2006~2012,《浙江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82.郑德高、蔡震,2008,《区域网络中的关键性节点研究——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研究为例》,《城市规划》第5期。

283.郑德高、杜宝东,2007,《寻求节点交通价值与城市功能价值的平衡——探讨国内外高铁车站与机场等交通枢纽地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城市规划》第1期。

284.郑科,2004,《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关于上海扩大站区的TOD实践》,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85.郑猛、康学东,2009,《北京铁路发展60年》,《北京规划建设》第5期。

286.郑明,2006,《轨道交通时代的城市开发》,中国铁道出版社。

287.郑瑞山,2008,《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的影响及高铁站地区规划》,《2008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天津科学学术出版社。

288.郑祖武等,1998,《现代城市交通》,人民交通出版社。

289.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长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2007~2020)》。

29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所,2010,《大型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设计关键技术方法研究》。

29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所,2009,《铁路发展及铁路客站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9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开发银行,2008,《开放性金融支持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研究》。

293.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国际方案征集》。

294.中国工程院我国大都市连绵区规划建设问题研究项目组,2007,《我国大都市连绵区综合交通研究》。

295.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6,《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

296.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编,2013,《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97.周长江,2005,《高速铁路发展概况及展望》,《甘肃科技纵横》第3期。

298.周素红、阎小培,2005,《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的进展》,《规划师》第3期。

299.周一星,1995,《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300.周政旭,2009,《社会分层与后社会分层时代的城市空间应对——城市社会学的考量》,载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301.朱东风,2006,《1990年代以来苏州城市空间发展——基于拓扑分析的城市空间双重组织机制研究》,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02.朱文俊,2008,《城市综合体的功能及价值分析》,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03.朱喜钢,2002,《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04.朱晓宁、边彦东、杨浩、马桂贞,1998,《高速铁路引入枢纽衔接方案的综合评价问题》,《铁道学报》第4期。

305.朱照宏、杨东援、吴兵编著,2007,《城市群交通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

306.邹小华,2007,《城市空间、社会分层与社会和谐》,《城市问题》第5期。

307.Albrechts,Louis and Tom Coppens. 2003. Mega Corridors:Striking A Balance Between the Space of Flows and the Space of Places.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1,215-224.

308.Alenka,Hudoklin and Vojan Rozman. 1996. Reliability of Railway Traffic Personnel.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52,165-169.

309.Andre,Sorensen. 2000. Landread Justment and Metro Politan Growth:An Examination of Suburbanl and Development and Urban Sprawl in the Tokyo Metropolitan Area. Progression Planning,53,217-330.

310.Andrew,W. Elbardiss,Douglas,A. Wiegmann and Joseph,A. Dearan. 2007. Application of the 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Methodology to the Cardiovascular Surgery Operating Room,Ann Thorac Surg,83,1412-1419.

311.Bai,C.,Hsieh,C.,and Qian,Y. 2006. The Return to Capital in China.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312.Berg,Leo Van den and Peter Pol. 1998. The European High-speed Train Network and Urban Development:Experiences in Fourtheen European Urban Regions. Aldershot,Hants:Ashgate.

313.Bertolini,L. 1999. Spatial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Public Transport:the Application of An Analytical Model in the Netherlands.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14(2),199-210.

314.Bodell,G. 2002. Urban Rail Demand Forecasts-Where Do Models Wrong?Smart Urban Transport. 29,575-589.

315.Bogue,Donald J. Internal Migration. In Hauser,Duncan(Ed.). 1959. The Study of Population:An Inventory Ap-praisa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16.Bonnafous,A. 1987. There Gionalim Pact of The TGV(original in French). Transportation,14,127-137.

317.Boudville,J.R. 1966. 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c Plan.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318.Caselli,F. and Feyrer,J. 2007.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Capital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2(2).

319.Castells,M. and Hall P. 1994. Technopoles of the World:The Making of Twenty–First-Century Industrial Complexes. London:Routledge.

320.Cathy,HongYang. 2004. Identifying and Testing the Decision Making Factors Related to-Key Industries. Choice of Location,The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Philosophy,April,Brisbane.

321.Coto-Millán,Pablo,Vicente Inglada and Belén Rey. 2007. Effects of Network Economies in High-speed Rail:the Spanish Cas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41,911-925.

322.David,Elms. 2001.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System Safety,Rail Safety. 74,291-297.

323.David,Levinson and Ramaehandra Karamala Puti. 2003. Induced Supply:A model of Highway Network Expansion at the Microsome Pie Level. 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and Policy,37(3),297-18.

324.David,Levinson. 2007. Density and Dispersion:The Development of Land Use and Rail in London,Networks,Economies&Urban Systems(NEXUS). Workingpaper.

325.David,Levinson. 2005. Handbook:The Evolution of Transport Networks. Transport Strategy,Policy and Institutions. Elsevier,Oxford.

326.Esteban,J.M. and Ray,D. C. 1992. On the Measurement of Polarization. Econometrica,62,819-851.

327.Francois,Perroux. 1955. A Note on the Notion of Growth Pole. Applied Economy,1/2,307-320.

328.Freitag,Rolf and Pyka,Dennis. 2008. Global Tourism in 2008 and Beyond-World Travel Monitor’s Basic Figures. IPK Report.

329.Fr?idh,Oskar. 2005. Market Effects of Regional High-Speed Trains on the Svealand Line.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3,352-361.

330.Fwdia,Netjasov and Milan Janic. 2008.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Risk and Safety Modeling in Civil Aviation. 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14,213-220.

331.Giovannin. 1999. A Note on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Large Hub-and-Spoke Network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E,35(4),225-239.

332.Goel,R.K and Dube,A.K. 1999. Status of Undergounds Pace Utilization and Its Potential in Delhi.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180. Sebastiaall,14(3),349一354.

333.Gordon,R. Flin,R and Mearns,K . 2005. Designing and Evaluating A Human Factors InvestigationTool(HFIT)for Accident Analysis. Safety Science,43,147-171.

334.Gutiérrez,Javier,Rafael González and Gabriel Gómez. 1996. The European Highspeed Train Network.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4(4),227-238.

335.Gutiérrez,Javier. 2001. Location,Economic Potential and Daily Accessibility:An Analysis of The Accessibility Impact of the High-speed Line Madrid–Barcelona-French Border.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9,229-242.

336.Gyunyoung,Heo and Jinkyun Park. 2010.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Maintenance-related Human Errors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95(7),797-805.

337.Hall P. 1996. The Global City.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147,l5-23.

338.Harman,R. 2006. High-speed Train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Regeneration of Cities. London:Greengauge.

339.Haynes and Kingsley. 1997. Labormarket Sand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Improvements;the Case of High-speed Trains:An Introduction and Review.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31(1),57-76.

340.Imashiro and Mitsuhide. 1997. Change in Japan’s Transport Market and Privatization. Japan Railway and Transport Review,13,50-53.

341.K.Kansky. 1969. Strncture of Transportation Networks:Relationships Between Network Geometry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

342.Knox and Stephen. 2006. Can High Speed Rail Line in the UK Help to Close the Productivity Gap Between London and the South East and the Regions,and Boost Economic Growth?Transportation Planning Society. 62,583.

343.Komei,Sasaki. Tadahiro Ohashi and Asao Ando. 1997. High-speed Rail Transit Impact on Regional Systems:Does the Shinkan Senontribute to Dispersion?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31(1),77-98.

344.Krugman,P. 1991.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9,483-499.

345.Latora,etal. 2001. Efficient Behavior of Small-World Net-work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87(19),1-4.

346.Leek. K.T. and Sehonfeld.P. 1992. Optimal Headway and Slack Times at Multipler outetimed-transferterminals Minals. College Park:University of Maryland.

347.Lemer and Andrew.C. 1992. Measuring Performance of Airport Passenger Terminal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A:General,26(l),37.

348.Lewis,W.A. 1958. Further Notes,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Unlimited Labour,26(1),1-32.

349.Marees,Binney and David Pearce. 1979. The Railway Station An Architectural History. IN CarrollL. V. Meeks,1957 Rail way Are Hiteeture,London.

350.Marianov,V. and Serra,D. 1999. Location of Hubs in A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European Journal Operational Research,3.

351.Martins,C.L. 1994. Search Strategies for the Feeder Bus of European Journal Network Design Problem. European Journal Operational Research,106:25-44.

352.Melissa,T. Baysari,Andrew S. Mcintosh and John,R. Wilson. 2008. Understanding the Human Factors Contribution to Railway Accidents and Incidents in Australia.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40,1750-1757.

353.Myrdal,G. 1957.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London:Gerald Duckworth & Co Ltd..

354.Nakamura,H. and Ueda,T. 1989. The Impacts of Shinkansin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WCTR,3,95-109.

355.Newell. 1980. Traffic-flow o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356.Okada Hiroshi. 1994. Features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Effects of The Shinkansen. Japan Railway & Transport Review,10.

357.Oskar,Froidh. 2005. Market Effects of Regional High-speed Trains on the Svealandline.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3,352-361.

358.Peek,Gert-Joost. Luca Bertolini and Hans de Jonge. 2006. Gaining Insight in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Station Areas:A Decade of Node-44. place Modelling in the Netherlands. Planning,Practice & Research,11(21),443-462.

359.Pol,P.M.J. 2002. A Renaissance of Stations,Railways and Cities. Economic Effects,Development trategies and Organisational Issues of European High-Speed Train Stations,Delft:DUP Science.

360.Pred Allan,ed. 1981. Space and Time in Geography-Essays Dedicated to Torsten H?gerstrand. CWK Gleerup,Lund.

361.Rachael,RE Gordon. 1998. The Contribution of Human Factors to Accidents in the Offshore Oil Industry.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61,95-108.

362.Reed,J.S. 1991. High Speed Rail Related Development in Europe and United St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ST Station Region Workshop in Taipei.

363.Reilly.W J. 1931. The Lay of Retail Gravitation. New York:Knicker bocker Press.

364.Sands,B.D. 1993. The Development Effects of High-Speed Rail St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365.Sasaki,Komei. Tadahiro Ohashi and Asao Ando. 1997. High-speed Rail Transit Impact on Regional Systems:Does the Shinkansen Contribute to Dispersion?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31(1),77-98.

366.Sassem,S. 1991. The Global Cit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67.Sassen,S. and La ville Globale. 1994. Elements Pour une Lecture de Paris. Le Débat,80,146-164.

368.Schutz,E. 1998. Stadtentwicklung durch Hochgeschwindigkeitsverkehr,Konzeptionelle und Methodische Absatze zum Umgang mit den Raumwirkungen des schienengebunden Personen-Hochgeschwindigkeitsverkehr(HGV)als Beitrag zur Losung von Problemen der Stadtentwicklung,Informationen zur Raumentwicklungs,(6):369-383

369.Sehmitz,1993. Tangentialstattradial:Langfristing Veranderungeder Berufs Pendler Strome in Deutsehland. BFLR-Mitteilungen.

370.Sheffi. 1985. Urb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Equilibrium Analysis with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ethods.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ee all.Ine.

371.Stephen,Reinach and Alex Viale. 2006. Application of A Human Error Framework to Conduct Train Accident Incident Investigations.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38,396-406.

372.Steven,Parissien. 1997. Station To Station. Phaidon Press.

373.Taaffe,R.L.Morrill and Gould,P.R. 1963. Transportation Expansion in Under Developed Countries:An Comparative Analysis. Geographical Review,53(4),5030-529.

374.Thomas. 2002.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and the Optimal Location of Human Activities:A Numerical Geography Approach.

375.Thompson,Ian B. 1995. High-speed Transport Hubs and Eurocity Status:the case of Lyon.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3(1),29-37.

376.Thompson,Louis,S. 1994. High Speed Rail in the United States-Why Isn’t There more?Japan Railway and Transport Review,3,32-39.

377.Todaro,M.P. 1969.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9(1),138-148.

378.Torsten,H?gerstrand. 1974. The Impact of Transpor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Lund:Lunds Universitets Kultur Geografiska Institution,Rap porter och Notiser.

379.Trip,Jan Jacob. 2007. What Makes A City?Planning for Quality of Place,the Case Study of High-speed Trainstation Area Redevelopment. Amsterdam:IOS Press.

380.Turnoek. 1998. D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Railways in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Aldershot:Ashgate.

381.UIC,2011. High Speed Lines in the World. UIC High Speed Deparment. http://www.Uic.Org/IMG/pdf/20111101 at high speed lines in the world.pdf.

382.Ullman,E.A. 1941. Theory of Location for Citi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46(6),853-864.

383.Ure?a,M José,Philippe Menerault and Maddi Garmendia. 2009. The High-speed Rail Challenge for Big Intermediate Cities:A National,Regional and Local Perspective. Cities,26,266-279.

384.Vanden Berg,Leo and Peter Pol. The European High-speed Train-network and Urban Development. Aldershot:Ashgate. 1998.

385.Vickerman and Roger. 1997. High-speed Rail in Europe:Experience and Issu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31:17.

386.Vuehie,V.R. Clarke.R and Molinero.A.M. 1981. Timed Transfer System Planning,Design and Operation. Phi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387.WalterHoot. 1985. The Air Port Passenger Terminal,New York.

388.Wolfram,Marc. 2003. Plann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High-speed Train:a Discourse Analytical in Four European Regions. Stuttgart University.

389.Xie,Feng and David Levinson. 2006. The Weakest Link:A Model of the Decline of Surface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390.Yerra,B. and David Levinson. 2005. Themer Oenee of Hierarchy i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ee,39(3),54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