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4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5

2006年:中国深圳发展报告图书

The Development Report of China's Shenzhen(2006)

SSAPID:101-7267-6730-57
ISBN:7-80230-038-X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由深圳社会科学院院长乐正主编,全书约40万字,包括总报告、自主创新篇、经济发展篇、和谐社会篇四部分。

相关信息

丛书名:深圳蓝皮书
作 者: 乐正 乌兰察夫
编 辑:范广伟;邓泳红周映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建设自主创新的先行城市(代序)

 《皮书系列》主要编辑出版发行人

 总报告

  深圳经济形势:2005年回顾与2006年展望

   一 2005年深圳经济形势分析

    (一)经济形势基本特征:经济增长逐渐加快,第二产业对经济推动作用加大

    (二)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效益提高

    (三)外贸出口保持高速增长

    (四)消费市场趋旺,消费热点迭起

    (五)投资总量增加,增速低位徘徊

    (六)实际利用外资持续增长

    (七)财政金融形势良好

    (八)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市场物价走势趋稳

   二 从经济周期波动角度看当前深圳的经济形势

    (一)经济发展速度走稳,第二产业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投资进入调整期

   三 深圳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煤电油运水供求矛盾并未明显减弱

    (二)深圳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结构问题仍较突出

    (三)深圳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竞争力和后劲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 2006年深圳经济走势展望及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五 政策建议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2.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积极培育企业创立自主品牌能力

     3.大力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

    (二)建立全新的开放体系,继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提高深圳产业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1.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效益

     2.加强对外资投向引导,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3.加大“走出去”战略实施力度,积极培育本土跨国公司

    (三)实施循环经济策略,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提高能源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

    (四)顺应经济一体化趋势,大力拓展深港合作及区域经济合作互惠双赢新领域

  深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几点思考

   一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2005年深圳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一)认清形势,正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压力与挑战

    (二)牢记使命,用科学发展观统揽文明创建活动

   二 通过十大文明创建工程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是2005年深圳社会发展的主脉络

    (一)实施“净、畅、宁”工程,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二)实施梳理行动和城中村改造工程,改善城市环境

    (三)实施农村城市化工程,促进特区内外协调发展

    (四)实施“文化立市”工程,提升城市人文环境

    (五)实施现代公民思想教育工程,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

    (六)实施学习型城市建设工程,提高市民文化素养

    (七)实施关爱工程,培育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八)实施绿色家园建设工程,增强市民的家园意识

    (九)实施行政提质提效工程,优化政务环境

    (十)实施诚信建设工程,优化市场环境

   三 通过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社会发展质量是2005年深圳社会发展的主特征

    (一)六区以文明创建活动为契机全力推进辖区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1.福田区实施“一二三四五加两个十”文明创建工作体系,促进了辖区社会全面进步

     2.罗湖区通过文明创建活动改善了市民生活环境,提高了市民生活质量

     3.南山区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加强薄弱环节整改,促进了社会进步

     4.盐田区把文明创建活动与完善城市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区民主自治、解决民生问题结合起来,促进了社会和谐

     5.宝安区把文明创建活动与平安宝安建设结合起来,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6.龙岗区把文明创建活动与城市化、生态化和发展文化产业结合起来,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了全市社会治安形势的明显好转

    (三)文明创建活动加快了全市普法进程

    (四)文明创建活动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五)文明创建活动净化了市场环境

    (六)文明创建活动使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四 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使文明创建活动制度化是2005年深圳社会发展的主动力

    (一)建立宣传发动机制,让全社会知晓、关心和支持创建活动

    (二)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创建活动责任链

    (三)建立全民参与机制,使群众成为创建主体和创建活动受益者

    (四)建立动态检查机制,及时发现、排查和整改创建活动中的各种问题

    (五)建立民意测评机制,让群众充当创建活动的主裁判

    (六)建立文明指数监测机制,培育城市文明发展的晴雨表

 自主创新篇

  深圳自主创新实践的启示

   启示之一 以产业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

   启示之二 通过营造环境实现创新资源的聚合

   启示之三 正确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启示之四 企业家掌控自主创新话语权

   启示之五 独特文化氛围孕育创新基因

   启示之六 贴近市场创新研发理念

  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选择

   一 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认识自主创新的重大意义

    1.自主创新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经途径

    2.自主创新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的中心环节

    3.自主创新是经济安全和国际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 建设自主创新国家城市是深圳发展的必然选择

    1.自主创新是深圳发展的客观要求

    2.自主创新是深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展阶段的客观需要

   三 深圳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和条件

    1.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增长

    2.政府努力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和自主创新服务体系

    3.民营企业成为深圳自主创新的主体

    4.形成了“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

   四 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路径选择

    1.要把自主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整体推进

    2.推进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3.坚持人才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

    4.发挥政府财政税收政策对于自主开发的推动作用

    5.支持和引进外商投资企业的研发活动

    6.政府要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第一责任主体

    7.建立面向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中介服务体系

    8.建立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

  统筹空间发展,推进城市文明创新

   一 城市文明、空间发展与城市规划

   二 深圳城市空间与城市文明的同步发展

    (一)特区内城市文明发展的空间表象

     1.1993年以前的发展

     2.1993年以后的发展

    (二)特区外城市文明发展的空间表象

     1.1993年以前

     2.1993年以后

    (三)新世纪之初的危机与对策

   三 2005:转折的意志与强势行动

    (一)攻克顽疾,年内完成开展特区外城市化转地工作

    (二)划定自然生态底线,保障未来城市发展的生态安全

    (三)完成“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

    (四)推动组团分区规划编制工作,高标准建设特区外新城区

    (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向特区外转移

    (六)增加公共设施配置,提升城市人文生活的品质

    (七)加强工业布局引导,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八)确立规划的综合协调地位,为空间统筹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四 结语

  一体化时代经济特区的模式转换与体制创新

   一 一体化时代经济特区发展路径的选择与突破

   二 模式转换与“开放型经济”对“外向型经济”质的飞跃

    1.“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的差异首先表现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不同

    2.“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的差异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不同

    3.“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的差异表现在经济发展所开放的领域与范畴不同

    4.“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的差异表现在经济发展的自有、自主能力与水平的不同

    5.“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的差异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同

    6.“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的差异表现在经济发展的运作模式不同

    7.“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的差异表现在经济发展的主体内容不同

    8.“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的差异反映在制度建设的层面不同、对创新体制的要求不同

   三 体制创新与深圳继续发挥“窗口”和“试验田”作用

    1.创新的方式不同

    2.创新的标准不同

    3.创新的动力不同

    4.创新的内涵不同

    5.创新的区位不同

    6.创新的目标不同

  深圳市听证制度的运行特点和绩效研究

   一 深圳市听证制度发展的简要回顾

   二 2005年深圳市五次听证会的实证分析

    (一)背景和事项

     1.提高最低工作标准听证会:调高起薪点,解决“用工紧”问题,淘汰劣势企业

     2.污水处理价格听证会:调高污水处理费标准,保障排水设施正常运行,提高污水处理率,筹集部分建设资金,治理深圳市水污染

     3.出租车运力投放听证会:调控出租车市场规模,使出租车价格合理化

     4.滨海医院建设项目听证会:就项目选址和对环境影响问题听取社会意见

     5.停车费调整听证会:停车场收费提高,社会舆论哗然,褒贬不一

    (二)过程和效果

     1.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听证会:各方意见基本认同初步方案

     2.污水处理价格听证会:污水处理费标准合理化

     3.出租车运力投放听证会:利益交锋未显成效

     4.滨海医院建设项目听证会:政府与市民的博弈仍将继续

     5.停车费调整听证会:停车场收费大幅降低

   三 听证制度对深圳市公共决策质量的影响

    (一)公共决策质量评价

     1.公共决策价值

     2.公共决策内容

     3.公共决策程序

    (二)听证制度对公共决策质量的影响

     1.在价值取向方面的影响

     2.在内容标准方面的影响

     3.立法程序方面的影响

  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判断

   1.文化产业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心

   2.深圳文化产业走过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3.深圳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产业

   4.文化产业发展尚未取得强有力的社会支持

   5.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层矛盾在于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构成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

   6.政府掌握着文化产业链的“高端”,文化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政府资源

   7.现阶段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于“产业”

   8.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应当继续重视并最大限度地利用香港因素

  深圳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抉择

   一 深圳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二 创办深圳科技大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1.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需要在短期内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

     2.创办科技大学是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需要

     3.建设产业发达的深圳,实施高新技术发展和适度重型化战略,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理工类人才

     4.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创办科技大学,能突破深圳市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带动高等教育整体跨越式发展

    (二)可行性

     1.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对加快发展高等教育达成了共识

     2.经过多年的积累,深圳有经济实力再建一所大学

     3.深圳高新技术企业为科技大学的创办奠定了雄厚的产业背景

     4.新建的科技大学有充足的生源

     5.国内外短期内成功创办科技大学的经验

   三 创办深圳科技大学的基本思路

    (一)目标定位

    (二)办学初步设想

     1.全球选聘高水平创业型校长

     2.形成高水平创新团队

     3.学校办学法制化

     4.创设高水平研究所和实验室

     5.学科专业设置

     6.面向国内外招生

     7.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8.办学国际化

     9.在保证政府投入的基础上,拓展办学经费渠道

    (三)规模、用地和经费测算及选址

     1.规模

     2.经费及用地测算

     3.选址

    (四)工作建议

     1.成立筹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2.全球选聘高水平创业型校长

     3.校园建设和法规建设同时起步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评述

   一 成效和亮点

    (一)精心策划,精心组织

    (二)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三)公众参与踊跃,社会反映良好

   二 收获与启示

    (一)“市民文化大讲堂”对市民有巨大的感化力量

    (二)“市民文化大讲堂”使文化大师们与深圳建立起文化联系

    (三)“市民文化大讲堂”是普及文化知识、提升市民素质的好载体

    (四)“市民文化大讲堂”成功探索出一条公益文化项目社会化运作的新路

    (五)“市民文化大讲堂”的成功在于围绕“鉴赏·品位”主题,寓高雅于通俗之中

    (六)“市民文化大讲堂”离不开媒体的深度参与

   三 体会与建议

 经济发展篇

  2005年深圳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及2006年预测

   一 2005年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1.工业保持平稳增长,增速稳中趋快

     2.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增加

     3.工业对全市财税贡献进一步增加

    (二)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不断提高

     2.电子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

     3.现代装备工业发展迅速

     4.主要优势传统产业稳定增长

     5.名牌产品企业工业产值比重有所提高

     6.工业结构进一步重工化

    (三)大企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1.工业百强企业保持快速增长

     2.工业百强企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集中度不断提高

     3.工业百强企业经济效益与速度同步增长

    (四)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1.工业各项经济指标继续向好

     2.重点行业利润贡献突出

     3.工业能耗水耗水平下降,单位面积产出增加

    (五)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所增加

    (六)电力供应持续紧张,电力负荷屡创新高

   二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增加值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有一定差距

    (二)工业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电力供应紧张局面仍将继续存在

    (四)成品油供应持续紧张,燃油电厂经营困难

    (五)消费类电子产品企业生产情况不容乐观

   三 2006年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一)国内外经济形势

     1.世界经济保持平稳发展

     2.高油价威胁世界经济增长

     3.美联储持续提高利率的作用显现

     4.国家宏观调控为2006年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5.2006年我国出口出现回落的压力有所加大

     6.煤电油运供应偏紧尚未根本缓解,能源、交通等瓶颈制约状况难以得到明显改善

    (二)2006年工业经济指标预测

   四 2006年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1.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推进产业适度重型化

    2.认定扶持行业龙头企业,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

    3.加快产业集聚基地建设步伐,打造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

    4.整合改造现有工业园区,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5.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6.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2005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及2006年趋势预测

   一 2005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

    1.高新技术产业保持高速健康增长的态势

    2.研究开发投入平稳增长

    3.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4.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有新进展

    5.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有新突破

    6.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的进程有所加快

   二 高新技术产业面临问题分析

    1.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共性技术供给不足

    2.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失衡,原始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3.政府科技投入不足,特别是研究开发投入过少、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4.科技人才吸引力下降,技术储备不足

    5.政府科技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大规模的自主创新工作需要

   三 2006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1.国内外经济走势依然看好

    2.国内科技发展特别是自主创新引起高层高度重视

    3.深圳市委市政府把自主创新提升到新的高度

  2005年深圳市商贸流通业运行分析和2006年展望

   一 2005年商贸流通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消费市场稳定增长,商业贡献率大幅提高

    (二)外资投资商业的门槛降低,外资明显加大在深圳的投资

     1.外资越来越多地以独资企业的形式进入

     2.重新整合在国内的机构框架

     3.外国投资银行巨资投向本地商贸流通企业

     4.通过并购扩张实力

    (三)连锁商业迅猛发展仍然是深圳商贸流通业的一大亮点

    (四)大型购物中心逐步显现出深圳商业的对外辐射力

    (五)深圳会展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六)城市建设和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对商贸流通业产生积极影响

   二 商贸流通业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和应对策略

    (一)零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存在不规范的促销

    (二)零售商与供货商实力不对等,关系日趋紧张

    (三)城市商业布局不尽合理

    (四)成品油供应持续紧张

    (五)食品安全问题

   三 2006年深圳商贸流通业展望

    (一)实施《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完善城市商业网点布局

    (二)以流通引导生产和消费,使居民食品消费更加安全

    (三)社区商业建设得到规范和发展

    (四)现代商贸流通企业进入以质量取胜的时期

    (五)会展业继续快速健康发展

    (六)商贸流通的法律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2005年深圳市对外经济贸易运行分析与2006年预测

   一 2005年深圳市对外贸易运行情况分析

    (一)对外贸易概况

    (二)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

     1.外贸出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总值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2.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出口比重较上年明显上升,一般贸易进口继续有所回升

     3.外资企业出口同步增长,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快速,国有企业出口增长缓慢

     4.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快速、比重提高,传统大宗商品出口总体增长相对较慢

     5.远洋贸易出口增长迅速,对十大出口市场的出口增势良好

     6.进口增速明显低于出口,但回升较快

    (三)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1.出口产品结构尚待提升

     2.新增投产企业对出口增长贡献率下降,出口增长后劲不足

     3.加工贸易的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

     4.出口已在高位运行,保持高速增长难度较大

   二 2005年深圳市利用外资情况分析

    (一)利用外资概况

    (二)利用外资的主要特点

     1.重点产业突出

     2.重大项目增多

     3.企业增资活跃

     4.投资来源多样

     5.跨国并购成新亮点

    (三)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深圳吸引外资的地缘优势相对减弱

     2.深圳现有产业结构不利于深圳提升对外资的承接能力

     3.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不高,对国内技术进步的作用有限

     4.土地资源不足成为引进外资的瓶颈

   三 2005年深圳市对外经济合作情况分析

    (一)对外经济合作概况

    (二)对外经济合作的主要特点

     1.对外投资规模大、层次高

     2.利用境外资源方式向多元化发展

     3.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

     4.初步培育出一批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四 2006年深圳市外经贸发展面临的形势及预测

    (一)深圳外经贸发展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

     1.世界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2.跨国直接投资呈上升势头,世界贸易仍将较快增长

     3.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多

    (二)深圳外经贸发展面临的国内经济环境

     1.体制和政策环境将有利于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2.宏观经济将进入平稳增长期

     3.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

    (三)2006年深圳外经贸发展趋势预测

   五 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1.促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

     2.充分发挥进口的积极作用

     3.积极培育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

     4.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1.利用外资促进深圳产业结构升级

     2.增强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3.积极探索招商引资的新途径新方法

     4.大力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深圳

    (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企业跨国经营

     1.引导和扶持企业开展对外投资鼓励

     2.积极推动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3.加强政府对“走出去”的服务

    (四)妥善处理贸易争端,积极改善贸易环境

  2005年深圳市金融形势分析与2006年预测

   一 2005年深圳金融形势分析

    (一)总量增加可观,但上、下半年却增长各异

    (二)外币存款大幅下降,贷款增速明显减慢

    (三)虽然银行信贷业务总量增幅理想,但各行发展却极不平衡

    (四)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加大,潜在的不良资产水分有所压缩

    (五)外汇交易异常活跃,结售汇顺差屡创新高

    (六)银行现金巨额投放的大格局未发生变化,但具体情况却发生了较大变化

   二 2006年深圳经济金融形势预测

    1.经济仍可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将有所减缓,全年应在14%~15%之间

    2.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市场销售畅旺;消费需求会逐步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

    3.人民币汇率有可能进一步升值,这是全国经济增长中的一个最大变数

    4.深圳银行业发展将比2005年更平稳,上半年下滑、下半年多增的现象将会改变

    5.随着股权分置改革不断推进以及在年内预期完成,估计股票市场有可能活跃起来

  2005年深圳市证券行业发展状况及政策建议

   一 2005年全国证券业市场的特点及运行状况分析

    (一)证券市场的特点分析

     1.2005年是证券市场的大转折年

     2.2005年也是证券行业的大洗牌年

     3.创新日益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二)证券市场整体运行状况

   二 深圳证券行业现状——在行业大洗牌中定位

    (一)深圳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情况

    (二)深圳证券经营机构在行业大洗牌中的地位

     1.证券公司状况

     2.基金公司状况

     3.证券投资者状况

    (三)深圳证券行业地位分析

   三 在创新中求发展是深圳证券行业的必然选择

    (一)深圳市政府金融产业政策确定了创新的发展方向

    (二)在深港合作交流中提高行业竞争力

    (三)设立中小板对深圳证券业创新发展和建立创业融资中心的意义

     1.中小板吸引了一批机构和资金进入深圳

     2.中小板带来更多投资银行业务机会

     3.中小板为中小企业融资及创投资本的发展带来机遇

     4.建立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四 政策建议

  2005年深圳市经济税收分析及2006年展望

   一 深圳市2005年经济税收总体情况

    (一)财政税收总量

    (二)深圳总体税收对中央级财政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的贡献加大

    (三)各主要税种全面增长

    (四)总体税收负担水平基本均衡合理

    (五)单位税收密度加大

   二 2005年深圳市税收的主要特点

    (一)深圳市国税局组织征收的增值税收入增长幅度的结构不均衡

    (二)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地位明显

    (三)总部经济税收成效显著

    (四)个人所得税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五)证券交易印花税继续处于下降的趋势

   三 2006年深圳市经济税收形势展望

   四 促进税收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工业适度重型化”战略下继续发展高科技产业,实现产业均衡发展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地方重要税源

    (三)争取税制改革试点,完善地方税收体系

    (四)加强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协调与支持,为深圳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1.处理好深港关系

     2.处理好深珠关系,共同发展国际产业链

     3.处理好深圳与内地的关系,让深圳成为内地走向世界的桥梁

    (五)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或其总部落户深圳

  2005年深圳市物流业运行状况与2006年展望

   一 2005年深圳物流业发展状况

    (一)陆海空铁货运运输量持续快速增长

     1.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干线公路运输平稳增长

     2.以港口为龙头的现代海运业持续快速增长

     3.以空港为核心的航空货运业增长迅猛

     4.铁路运输保持平稳态势

    (二)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物流资源配置渐趋合理

    (三)物流产业群结构优化,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代表的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四)加强区域物流合作,区域物流枢纽地位不断巩固

    (五)加快物流技术与体制创新,大力培育有利于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制度环境

    (六)物流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增强,深圳物流业保持快速健康增长趋势

   二 2006年深圳物流业发展思路与策略

    1.围绕供应链建设,完善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推动物流技术与产业组织创新

    2.深化区港联动模式,整合保税物流资源,加快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促进园区和港口的联动发展,培育物流业新增长点

    3.加大物流政策体系创新力度

    4.大力开拓深港物流合作和泛珠三角地区物流合作途径,推进区域通关协作一体化

    5.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信息化覆盖程度,进一步提升深圳物流枢纽功能

  2005年深圳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与2006年预测

   一 2005年深圳房地产总体运行特征

    (一)房地产投资规模略有下降,商品房在建规模有所增长,空置房不断消化

    (二)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呈下降趋势,但销售规模增长较快,住宅市场中普通商品住房占主体

    (三)住宅市场区域结构变化明显,特区外置业居主要地位

    (四)商品住宅市场中三房、二房居主导地位,但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其他户型比例小幅增加

    (五)商品房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住宅价格结构性涨幅差异明显

     1.办公楼及商业用房交易价格总体上扬

     2.住宅价格在1~9月总体呈平稳上升势头,但10月以后价格上涨较快

     3.住宅价格区域性差异明显,罗湖区保持平稳,福田区有一定程度上涨,南山区及特区外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4.住宅价格上涨中存在产品结构差异,普通商品住宅涨幅远小于非普通商品住宅

    (六)二手房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成交面积继续上升,交易价格基本与新房价格同步波动

   二 2005年深圳房地产市场发展综合评价

    (一)住宅市场以自住型需求为主,投资比例较小

    (二)房价上涨主要是因为市场自身的持续发展与供求关系的变化所致

   三 2005年深圳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及实施评价

    (一)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规范交易秩序

     1.整顿房地产虚假广告

     2.打击非法炒作、规范市场秩序

    (二)加强房地产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三)积极盘活存量,加快问题楼盘处理,促进市场供应

    (四)制定并公布了深圳市普通住宅标准

    (五)加强房地产税收征管,严控投机性购房

   四 2006年深圳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

    (一)在国家继续宏观调控下,深圳地方性调控措施将更具针对性

    (二)全市住宅需求继续保持增长,市场供求关系有望在下半年趋于平衡

    (三)商品住宅区域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有可能促进房地产市场率先打破特区内外“二元结构”,实现一体化发展

    (四)住宅价格增长幅度将保持在合理区间内,房地产价格总体保持平稳波动

    (五)深圳市规范市场、打击炒作政策的实施,将使深圳市二手房市场在2006年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六)办公楼市场发展将有所减缓,而商业用房将进一步发展

  深圳市交通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

   一 交通需求及交通运行现状

    (一)城市及对外交通需求

     1.城市及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机动车拥有量继续快速增长

     3.居民出行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4.城市对外及口岸交通需求稳步增长

    (二)道路交通运行及交通安全

     1.特区内干道交通服务水平

     2.特区内交通走廊境界线流量与饱和度

     3.主要二线关流量与饱和度

     4.交通安全

   二 交通供应现状及2005年发展情况

    (一)铁路、港口及机场

     1.铁路

     2.机场发展

     3.港口发展

    (二)城市轨道及综合枢纽

     1.城市轨道交通

     2.轨道交通综合枢纽

    (三)道路体系及干线道路

     1.道路体系

     2.干线道路规划建设

    (四)城市公共交通

   三 交通政策、综合治理与整合及2005年进展

    (一)交通发展政策

    (二)交通综合治理与整合

     1.交通综合治理的总体措施要求

     2.交通综合治理效果显著

     3.交通整合及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

   四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需求增长迅猛,道路系统迅速饱和,公共交通结构性缺陷有待弥补

     2.城市交通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协调

     3.不合理的需求预期明显,交通需求管理有一定困难

    (二)对策建议

     1.坚持整体交通发展政策

     2.推进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3.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并加强与城市开发的协调

     4.加快“一横八纵”等干线道路建设,同时改善与充分利用道路设施

     5.改善交通信息服务,采取必要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2005年深圳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和2006年旅游发展环境分析

   一 2005年深圳旅游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二 2005年深圳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分析

    1.入境游客中来深外国游客的比例继续提高,深圳建设国际旅游城的努力取得实效

    2.入境游客的职业构成发生显著变化,深圳作为国际商贸旅游城市的特征在增强

    3.入境游客中本次来深期间游览了深圳景点景区的人员比例大幅上升,深圳景点景区的国际吸引力在逐步显现

    4.来深游客中中青年占绝大多数,“精彩深圳、欢乐之都”的形象突出

    5.来深游客的信息来源更加直接和多样,深圳旅游营销效果逐步体现

    6.来深国内游客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提及率最高的是山水风光,对海滩的提及率同比有大幅度上升,说明深圳建设海滨旅游城市的努力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7.旅游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有两个区独立设置了旅游局

   三 2005年深圳旅游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虽然深圳市在构建美丽的海滨旅游城市形象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主题公园旅游产品一枝独秀的产品结构状况并未彻底改变

    2.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旅游受大环境的制约度在增加

   四 “十一五”期间深圳旅游经济运行环境分析

    (一)国家和深圳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源泉

    (二)“十五”期间深圳市旅游业的发展为“十一五”期间旅游业的更大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1.产业地位更加突出,旅游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2.旅游产业发展目标更加明确,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和发展重点更加清晰

     3.行业管理更加规范,产业的竞争力更加强劲

    (三)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为深圳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四)治安状况的好转、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深圳市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大环境

   五 2006年深圳旅游经济运行分析

    1.三洲田综合生态旅游区的开业,为深圳旅游提供了新亮点

    2.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为深圳规范旅游市场,扩大旅游辐射面,形成区域旅游中心提供了新手段

    3.各区相继独立设置旅游局,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为深圳市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4.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对深圳市旅游市场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六 对2006年深圳旅游发展的建议

    1.全社会要从新的高度认识旅游业,更好地落实政府主导战略

    2.更新手段,从新的高度认识旅游营销,提高深圳国际知名度

    3.推进东部海滨旅游资源开发尽快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深圳市集体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一 深圳市集体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1.深圳集体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现状

    2.集体经济来源复杂,存在多种类型

    3.“物业经济”是深圳集体企业的主要产业

    4.集体企业担负较多社会管理职能

   二 集体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企业改制亟待完成

    2.企业管理问题较多,民主管理需要加强

    3.政府指导管理不足,法规缺失

    4.投融资渠道不畅,缺乏发展后劲

    5.人才与就业困局有待打破

    6.历史遗留问题尚待解决

   三 深圳集体企业深化改革的若干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2.把深化市、区级集体企业改革作为突破口

    3.稳步推进市、区、街道三级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制规范化改造

    4.进一步明晰集体资产产权,解决产权虚置问题

    5.建立集体企业的退出通道

    6.建立健全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与监督约束机制

    7.打破所有制界限,实行集体与国企下岗人员一视同仁的待遇

    8.着力降低乃至完全解除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的社会负担

    9.提升物业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10.金融与财税支持

    11.完善《深圳经济特区股份合作公司条例》等相关法规

 和谐社会篇

  和谐深圳社会创新工程

   一 准确把握深圳和谐发展的突破口

    1.继续高举特区创新的旗帜,加快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和城市规划调控体制创新,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及生态平衡的统筹协调

    2.树立深圳人的新市民观念,提高包括外来劳务工在内的全体市民的家园意识和城市认同感

    3.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差异,用市场、政府和社会这三只手来共创社会公平

    4.加强特区内外规划、建设、管理的协调统一,实现特区内外协调平衡发展

   二 建设和谐深圳是一项社会创新工程

    (一)“和谐深圳社会创新工程”的内容

     1.一个评价体系——和谐深圳评价体系

     2.五大和谐网络

     3.五大创新工程

    (二)“和谐深圳社会创新工程”的评价

   附件

    一 和谐深圳指标体系

    二 社会和谐满意度调查问卷

     《社会和谐量表》测量的问题共18个:

     《个人幸福量表》测量的问题共20个:

  深圳市经济结构调整与人口就业优化分析*

   一 经济结构与人口就业的现状与特点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五位

    (二)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从业人员比例不断攀升,公有制经济中的从业人员比例不断下降,两者呈剪刀差方向发展

    (三)工业吸收劳动力规模最大,比重超过五成

    (四)分布在宝安、龙岗原镇村企业的劳动者所占比重最大,平均工资最低

    (五)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与GDP构成发生较大变化

    (六)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最高,增幅是第三产业的4.67倍

   二 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不利于人员就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第二产业技术选择过低,“三来一补”和进料加工的生产方式与贸易结构,严重地影响着深圳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三)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四)人口急剧膨胀,劳动参与率甚高,形势不容乐观

   三 优化经济结构与人口就业的政策与举措

    (一)加强人口管理、切实搞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关系的研究

     1.按照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战略部署,保证人口增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2.给外来劳务工市民待遇

     3.全面加强出租屋管理,重点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研究

    (二)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满足人口就业的需求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2.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鼓励人才向第三产业流动

     3.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

    (三)妥善安置下岗职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四)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

     1.确保经济合理的增长速度

     2.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实行灵活的就业形式

     3.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五)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努力加速信息化进程

  深圳市“零欠薪”工程思考

   一 实施“零欠薪”工程是构建和谐深圳的要求

    (一)深圳“欠薪”问题的现状与特点

     1.欠薪现象凸显在局部行业

     2.欠薪发生时间集中

     3.劳动者应对“欠薪”的维权方式激烈

    (二)导致深圳“欠薪”问题严峻的原因

     1.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2.行业管理缺乏规范化

     3.法律对欠薪的惩罚力度不够

     4.政府掌控欠薪的资源和信息滞后

    (三)“欠薪”引发的负面影响

    (四)实施“零欠薪”工程的社会意义

     1.实施“零欠薪”工程是关爱劳动者、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有力措施

     2.实施“零欠薪”工程,有利于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3.实施“零欠薪”工程是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的具体要求

     4.实施“零欠薪”工程有利于促进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建设,是深圳建设国际化文明城市的基本要求

   二 实施“零欠薪”工程,构建和谐深圳

    (一)制度建设是基础

     1.充分利用现有制度资源

     2.开拓思路,创新制度

    (二)行政执法是核心

     1.积极抓好日常检查和投诉处理

     2.认真组织开展工资支付大检查

     3.精心策划实施专项大检查

    (三)普法、宣传相辅助

   三 “零欠薪”工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零欠薪”工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上的不足

     2.管理资源相对薄弱

     3.法律法规的不完备和执法手段的不足

     4.职能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不完善

    (二)推进实施“零欠薪”工程的对策

     1.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广度

     2.完善预警体系建设

     3.加强深圳市劳动监察部门建设,充实基层力量,加大执法力度,形成快速高效的处理体系

     4.做好各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工作和创新工作

     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供给,建立长效机制

  深圳市失业普查报告及对策建议

   一 失业普查情况概述

    (一)普查方法

     1.失业概念

     2.普查方法

    (二)失业普查基本情况

     1.调查显示,失业率适度,城镇登记失业率较低

     2.失业人员地域分布不平衡

     3.农转居失业人员中未登记比重大

     4.失业人员文化技能总体偏低

     5.登记失业人员年龄偏大,未登记失业人员中年轻人居多

     6.失业人员女性较多

     7.失业人员需要政府帮助的愿望强烈

     8.困难失业人员人数多,比重偏高

   二 深圳市治理失业面临的问题

    (一)失业人员总量和结构问题

    (二)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资金保障问题

    (三)就业岗位开发方式的问题

    (四)对困难失业人员的就业援助问题

    (五)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援助问题

    (六)就业管理服务体制问题

     1.就业管理工作机构设置不合理

     2.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建设不到位

     3.就业管理服务力量严重不足

    (七)就业再就业培训方面的问题

    (八)劳动力市场的“双重二元结构”问题

   三 对策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和就业优先的经济增长战略

    (二)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把失业率和新增就业岗位指标纳入年度计划管理

    (三)用好用活失业保险基金,为深圳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建立制度化、常规化的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

    (四)以资金统筹为杠杆,建立高效能的促进就业工作机制

    (五)落实并扩大再就业优惠政策,基本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再就业问题

    (六)加快建立公益性岗位开发机制

    (七)加强和规范困难失业人员就业援助工作

    (八)加强和完善统筹就业制度,并将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覆盖到所有劳动者

    (九)以推进就业服务工作的属地化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及劳动力市场建设

    (十)从源头上加强就业调控,积极防止失业

  深圳农村城市化社区居民就业问题探索

   一 近几年来在解决农城化社区居民就业问题方面的基本做法

    (一)将促进农城化社区居民就业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责任体系

    (二)组织开展农城化社区居民就业和失业状况全面调查

    (三)全面开展农城化社区居民就业服务工作

    (四)加大农城化社区居民就业工作的资金投入

    (五)建立和完善区、街道和社区三级就业服务体系

   二 当前农城化社区居民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问题

     1.农城化社区居民就业速度慢、总量尚小

     2.农城化社区居民的就业渠道少、质量不高

     3.农城化社区的劳动力素质较低、机会偏少

     4.农城化社区居民就业环境较差、竞争难赢

    (二)原因

     1.不少城市基层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上还很不到位

     2.不少农城化社区居民就业观念依然故我陈旧

     3.不少农城化社区居民就业还缺乏应有的组织保障

     4.监督、宣传不力

   三 进一步解决农城化社区居民就业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并提高城市区、街道党政主要领导的认识

    (二)改革和完善农城化社区居民就业的培训、信息、投入机制

    (三)大力发展有着巨大就业潜力的农城化社区服务业

    (四)建立健全城市基层党委统一领导的工作新格局

    (五)加强对城市区、街道两级党政主要领导的考核工作

  深圳社会救助制度研究

   一 社会救助制度现状分析

    (一)深圳社会救助的经验

     1.深圳市社会救助制度亮点频闪

     2.总结经验

    (二)机遇与挑战

     1.把握机遇

     2.面临挑战

   二 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一)深刻认识社会救助的特点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的基本框架

     1.明确救助对象

     2.确定救助标准

     3.拓宽救助资金渠道

     4.明晰救助方式

     5.规范救助程序

     6.健全救助体制

     7.加强救助工作督查

     8.健全救助工作绩效评估

   三 加快改革社会救助制度的步伐

    (一)进一步转变观念,正确对待社会救助工作

     1.客观分析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

     2.救助困难群体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

    (二)明确救助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1.明确救助制度改革的目标

     2.明确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原则

    (三)建设社会救助的制度体系

     1.以困难群众的生活需要建立救助制度体系

     2.有机整合各个单项制度,构建综合社会救助体系

     3.加快社会救助的法律法规建设

    (四)有效整合资金资源,使救助资金的救助功能最大化

     1.坚持救助对象及标准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致性

     2.整合救助资源,提高救助效益

    (五)高度重视社会救助的社会化管理

     1.正确区分和安排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权利与责任

     2.有效地规范和整合社会资源

     3.优化政府救助与社会救助职能的配合

    (六)着力提高受助者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深圳城中村的经济与社会生态分析

   一 城中村的经济形态

    (一)以土地、物业出租为主的集体经济

    (二)城中村村民个体的经济活动

     1.建房

     2.出租房屋

    (三)城中村的非正式经济或地下经济

     1.地下经济的特点和规模

     2.城中村地下经济的运转模式:自转与公转

   二 城中村生活状况和社会生态

    (一)本地居民的社会生活与价值观

    (二)不同租住人群生活的众生相

     1.上班族

     2.足浴、按摩、舞厅、发廊从业者

     3.餐饮业

     4.个体店铺经营者

     5.打零工、摆卖、收破烂、乞讨和其他无业人员

    (三)城中村外来人口的收入、消费和社会分层

     1.收入状况

     2.居住状况

     3.消费支出状况

     4.城中村外来人口的社会分层

    (四)城市道德区域与亚文化

   三 关于“建筑—经济—人口—社会”的关系分析

   四 结论和启示

  深圳市出租屋综合管理研究报告*

   一 深圳市出租屋综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深圳市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概况

    (二)深圳市出租屋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及成效

    (三)出租屋综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机构与管理体制不够稳定

     2.信息采集困难较多

     3.法制不健全

     4.信用共享利用效率低

   二 关于出租屋综合管理的理论思考和目标定位

    (一)出租屋综合管理与城市管理机制创新

     1.人口信息登记管理的相关国际经验及启示

     2.实行出租屋综合管理是深圳创新城市管理机制的必然选择

     3.“以证管人”与“以房管人”政策效应的对比分析

    (二)出租屋综合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出租屋综合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

     2.出租屋综合管理的主要原则

   三 建立出租屋综合管理长效机制的对策措施

    (一)调整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创新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体制

     1.统一流动人口信息登记管理,成立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局

     2.提升相关机构的规格,理顺各层次管理机构的关系

    (二)建立全市统一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信息资源库,提高信息共享利用效率

     1.加快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人口信息基础平台

     2.加强信息的分析研究和管理,充分利用房屋租赁市场和出租屋综合管理信息资源加强城市管理

    (三)加强法制建设,优化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环境

     1.尽快制定暂住人口和出租屋综合管理专项法规,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的法律支持

     2.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充分发挥法律武器的威慑作用

     3.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四)推行公共治理模式,重视发挥物业管理公司等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

     1.积极创造条件,在“城中村”大力推行社区出租屋管理服务中心模式

     2.充分利用深圳市商品房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高的优势,借助物业管理力量做好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工作

    (五)增加政府管理中公共服务成分,促进广大市民自觉遵守房屋租赁和出租屋管理规定

  深圳市社会治安新特点及发展态势

   一 当前深圳社会治安的新情况、新特点

    (一)刑事犯罪高发,大要案件比例高

    (二)侵财性案件突出,犯罪手段不断翻新

    (三)街面案件比重大,直接影响公众安全感

    (四)区域性治安问题突出,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全市的治安大局

    (五)作案人员和受害对象“两头在外”,公安工作的“外向型”特点突出

    (六)集团化犯罪突出,对社会治安危害大

    (七)毒品犯罪活跃,加重了治安压力

   二 治安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人口问题使深圳治安背上沉重包袱

    (二)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影响

    (三)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对社会治安形成冲击

    (四)警力不足制约了治安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 深圳社会治安的发展态势

    (一)不利方面

    (二)有利方面

  依靠机制来解决深圳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 深圳市食品安全现状

    (一)深圳市食品安全的现状

    (二)深圳市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

     1.蔬菜、水果和生猪等初级农产品的源头污染

     2.无证生产经营及其他违法生产加工食品行为

     3.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4.环境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

   二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本地的角度看食品安全问题

     1.食品源头难以控制

     2.食品工业化水平较低

     3.部分人群消费能力较低

     4.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健全

     5.监管体制存在问题,监管力度不足

     6.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法治意识和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三 从全国的历史大背景看食品安全问题

   四 建立三个长效机制

    (一)强化企业的诚信机制

    (二)完善政府部门的责任机制

    (三)建立对消费者的举报奖励机制

  循环经济是深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渊源

    (二)循环经济理论基本概念

    (三)循环经济理论基本准则与实现方式

   二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

    1.立法是推进循环经济的根本保障

    2.市场化运作是推进循环经济的有力手段

    3.分层次推进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4.政府扶持制度举足轻重

    5.市场准入与许可制度

   三 深圳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

    (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耗、水耗较高

    (二)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三)空间狭小,能源、水资源严重匮乏

    (四)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增大,垃圾分类处理和工业固体废物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能力较低

    (五)面对绿色壁垒,外向型经济受到严峻挑战

    (六)节约意识不强,浪费现象较严重

   四 深圳发展循环经济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1.“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2.循序渐进、重点突出

     3.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公共参与

     4.软硬环境建设并重,软环境建设适度超前

   五 深圳发展循环经济的十点建议

    (一)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工作,依法推动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制定标准和技术经济政策

    (四)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激励机制的形成

    (五)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倡导绿色工业

    (六)完善生活垃圾管理机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七)循环经济发展信息化平台建设

    (八)监督管理机制建设

    (九)以推进循环经济为契机,加快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

    (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和公众参与水平

  深圳市环境资源治理制度安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 环境资源治理制度内涵概述

    (一)提出问题的背景

    (二)民间组织参与环境资源治理的意义

     1.适应利益主体多元化的需要

     2.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3.规范政府行为的需要

     4.发挥公民社会潜力、促进社会发展多样性的需要

    (三)环境资源治理机制的内涵

     1.行政调节机制

     2.市场调节机制

     3.社会调节机制

   二 环境资源治理第三种调节机制的基本分析

    (一)行政调节和市场调节机制理论分析

    (二)环境资源问题可能成为影响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三)国内外环境资源治理基本情况简介

     1.国外非政府组织是环境资源治理的主要力量

     2.我国民间组织与政府部门合作渐入佳境

     3.中国民间组织发展及对环境资源治理的贡献

   三 第三种调节机制对环境资源保护的意义

    (一)发展环境资源保护民间组织,使环保活动法制化

     1.深刻理解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特点

     2.促进环境资源保护组织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二)根据治理的原则研究建立深圳市环境资源治理机制

   四 构建深圳市环境资源配置制度的建议

 相关链接:2006年已经出版或即将出版的部分皮书

 《2006年:中国深圳发展报告》编撰人员名单

洪大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曹明睿:《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黄安年:《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国家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关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http://www.mca.gov.cn/redian/jzhulg.html,2005年11月10日。

国家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大力推进城乡救助体系建设》,http://www.mca.gov.cn/redian/jzhulg.html,2005年11月10日。

简 介:全书分为八篇,内容包括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中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大西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大西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07月

简 介:本书以政府与市场关系作为研究的逻辑主线,把政府职能转变置于我国渐进性的经济转型大背景之下,在通过梳理政府职能基础理论与进行政府职能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深入考察了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政府职能所发生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展望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路径。研究的根本目标是通过上述理论研究和实践...

作者: 刘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