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82

中国低生育水平研究图书

Study on China's Low Birth Level

SSAPID:101-7266-2916-29
ISBN:978-7-5097-2525-2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自1970年代以来生育水平急剧下降,目前已经在更替水平以下。中国的生育政策在降低生育水平方面曾经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依然在发挥作用。未来生育政策走向如何?本书在介绍了当前生育水平的争议之后,探讨了生育率下降的影响因素和变动趋势,研究了生育率下降的人口后果,并且分析了部分低生育水平国家和地区生育率下降的过程、后果及为了提高生育水平而采取的对策,并进而对中国的生育政策进行了回顾与展望。本书希望能解决当前的一些争议,为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相关信息

丛书名: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学术文库
作 者: 姜全保 韦艳 果臻
编 辑:赵学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2 人口学

 后记

 总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一)生育水平下降影响因素

    (二)低生育水平的人口后果

    (三)国际经验借鉴及中国生育政策选择

   二 本书结构

 生育水平下降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生育水平的争议

   一 不同来源数据

    (一)公安系统数据

    (二)计划生育系统数据

    (三)统计局系统数据

   二 生育数量

    (一)1990年普查数据漏报

     1.数据来源与评价

     2.分析方法

     3.数据结果

     4.结论

    (二)2000年普查数据漏报

   三 生育水平

    (一)生育水平变化趋势

    (二)生育水平调整

    (三)生育水平争议

   四 小结

  第三章 生育率下降中的扩散效应

   一 研究框架

   二 数据来源

   三 模型的选择和数据的预处理

    (一)模型选择

     1.省内扩散模型

     2.省间扩散模型

    (二)数据的预处理和模型估计

     1.数据的平滑

     2.省间的社会距离

     3.模型的评价

    (三)变量的测定

   四 生育率变动趋势

    (一)总变动趋势

    (二)分省变动趋势

   五 生育率下降的空间扩散效应

   六 生育率下降的时间扩散效应

    (一)省内扩散效应

    (二)省间扩散效应

   七 小结

  第四章 生育水平下降的地区差异

   一 生育水平变动影响因素回顾

   二 数据

    (一)总和生育率

    (二)生育率影响因素

   三 计量模型的选择

   四 分析结果

   五 地区生育率转变的讨论

   六 小结

  第五章 城镇化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一 背景

   二 方法

   三 数据

   四 结果与分析

    (一)历史城镇化进程对全国生育率的影响

    (二)未来城镇化发展对全国生育水平的影响

   五 结论

 低生育水平的人口后果

  第六章 生育水平预测

   一 生育率矩阵的奇异值分解

    (一)生育率矩阵的数学模型*

    (二)生育率数据

    (三)SVD分解结果

   二 时间序列预测

    (一)模型选择

    (二)时间序列预测结果

   三 生育率预测结果

   四 小结

    1.中国未来生育率有可能降低到1.3这种超低生育率水平

    2.随机预测方法对目前中国的生育率数据不太适用

  第七章 低生育水平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一 预测模型

   二 模型中数据的确定

    (一)基年人口总量和结构

    (二)生育数据

     1.生育率

     2.生育模式

     3.出生性别比

    (三)死亡数据

   三 预测结果

    (一)人口总量

    (二)出生人口数量和少儿人口比例

    (三)劳动年龄人口

    (四)老龄化

    (五)抚养比

   四 小结

  第八章 独生子女家庭的丧子风险

   一 方法

   二 数据

    (一)生命表

    (二)生育年龄

   三 计算结果

    (一)丧子的年龄模式

    (二)丧子的累计概率

    (三)开始做父亲的年龄对丧子指标的影响

    (四)丧子指标的城乡差异

    (五)各地区丧子的独生子女家庭累计数量估计

   四 小结

  第九章 “四二一”家庭结构分析

   一 方法

    (一)三代共存的存活概率分析

    (二)三代共同存活年限分析

   二 数据

   三 结果

    (一)存活概率

     1.四位老人都存活的概率

     2.四位老人至少三人存活的概率

     3.四位老人至少两人存活的概率

     4.四位老人至少一人存活的概率

    (二)三代共同存活年限分析

   四 小结

 国际经验借鉴及中国生育政策选择

  第十章 欧洲低生育水平及对策

   一 生育水平变化趋势

   二 原因

   三 后果

    (一)德国

    (二)意大利

    (三)乌克兰

    (四)法国

   四 对策

   五 政策效果

  第十一章 俄罗斯低生育水平及对策

   一 生育水平变化趋势

   二 原因

   三 后果

    (一)人口规模的缩减

    (二)劳动力供给

    (三)教育和国防安全

    (四)老龄化进程

   四 对策

   五 政策效果

  第十二章 韩国低生育水平及对策

   一 生育水平变化趋势

   二 原因

   三 后果

   四 对策

   五 政策效果

  第十三章 日本低生育水平及对策

   一 生育水平变化趋势

   二 原因

   三 后果

    (一)人口规模

    (二)老龄化

    (三)劳动年龄人口

   四 对策

   五 政策效果

  第十四章 十字路口的中国生育政策

   一 生育政策演变

    (一)第一阶段

    (二)第二阶段

    (三)第三阶段

   二 社会影响

    (一)生育率的下降

    (二)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经济的压力

    (三)出生性别比

    (四)老龄化

   三 伦理问题

   四 未来展望

    (一)生育政策的争论

    (二)国际经验借鉴

    (三)我们的建议

   五 结论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育水平急剧下降,目前已经在更替水平以下。中国的生育政策在降低生育水平方面曾经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依然在发挥作用。未来生育政策走向如何?本书在介绍了当前生育水平的争议之后,探讨了生育率下降的影响因素和变动趋势,研究了生育率下降的人口后果,并且分析了部分低生育水平国家和地区生育率下降的过程、后果及为了提高生育水平而采取的对策,进而对中国的生育政策进行了回顾与展望。本书希望能解决当前的一些争议,为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1]〔法〕阿尔弗雷·索维:《人口通论》,商务印书馆,1983。

[2]安琳琳:《俄罗斯劳动力短缺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包蕾萍:《独生子女公众观的变迁:一种刻板印象的社会心理溯源》,《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第6期。

[4]鲍思顿、顾宝昌、罗华:《生育与死亡转变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抚养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1期。

[5]〔日〕波平勇夫:《高等教育全球化与日本大学改革》,《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6]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

[7]蔡昉:《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载于曾毅、李玲、顾宝昌和林毅夫主编《21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蔡泳:《教育统计真的是估计生育水平的黄金标准吗?——对使用教育统计数据估计生育水平的探讨》,《人口研究》2009年第4期。

[9]蔡泳:《社会经济发展对生育率下降的作用》,载于曾毅、顾宝昌和郭志刚等著《低生育水平下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查瑞传、乔晓春、倪跃峰等:《中国人口年龄性别结构与地区分布研究》,载于《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专题分析论文集》,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11]查瑞传、曾毅、郭志刚等:《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2]柴野:《德国:老龄化危及社会保障体系》,2003年6月17日《光明日报》。

[13]陈彩霞:《经济独立才是农村老年人晚年幸福的首要条件——应用霍曼斯交换理论对农村老年人供养方式的分析和建议》,《人口研究》2000年第2期,第53~58页。

[14]陈鸿斌:《老龄化、低出生率——日本无法破解的难题》,《日本学刊》2003年第3期,第105~117页。

[15]陈杰:《韩国女性不愿生育》,2006年9月4日《中国社会报》第8版。

[16]陈胜利:《1982~1992年中国人口状况的变化》,载于蒋正华《1992年中国生育率抽样调查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

[17]陈卫:《“发展—计划生育—生育率”的动态关系:中国省级数据再考察》,《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第2~10页。

[18]陈卫、吴丽丽:《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关系研究》,《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第13~20页。

[19]陈卫:《中国生育率研究方法:30年回眸》,《人口学刊》2009年第3期,第3~18页。

[20]陈雯、何雨:《独生子女:我国人口安全视野中不容忽视的焦点》,《青年探索》2006年第4期,第54~57页。

[21]陈一平:《当代日本少子化对策探究》,《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第5期,第199~200页。

[22]陈友华、陆建新:《中国生育率的地区差异及其政策选择》,《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4期,第14~20页。

[23]陈友华、徐燕南:《持续超低生育率的社会经济后果——以苏州为例》,《学海》2005年第6期,第20~24页。

[24]陈友华:《稳定低生育水平:经验观察与理论思考》,《中国人口科学》2005a年S1期,第216~223页。

[25]陈友华:《关于超低生育率的几个问题》,《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b年第4期,第32~35页。

[26]陈友华:《中国可持续发展人口条件综论》,《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a年第3期,第22~27页。

[27]陈友华:《户籍制度改革与计划生育工作调整》,《人口研究》2006b年第6期,第82~88页。

[28]陈友华:《关于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的若干认识问题》,《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a年第1期,第30~41页。

[29]陈友华:《全球视野中的中国人口增长态势——缅怀马寅初先生其人其学的启示》,《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b年第2期,第29~31页。

[30]陈友华:《关于生育政策调整的若干问题》,《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1期,第24~35页。

[31]陈友华:《人口变迁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大国空巢〉读后感》,《人口与发展》2009a年第5期,第40~50页。

[32]陈友华:《二孩政策地区经验的普适性及其相关问题——兼对“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的评价》,《人口与发展》2009b年第1期,第9~22页。

[33]程亦军:《俄罗斯人口危机及其发展趋势》,《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第2期,第16~21页。

[34]程亦军:《俄罗斯人口现状与人口政策》,2006年7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第3版。

[35]楚军红:《中国高龄老人经济自立状况与生活自理能力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增刊,第66~70页。

[36]崔红艳、张为民:《对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总数的初步评价》,《人口研究》2002年第4期,第23~27页。

[37]德里克·西瑟斯:《中国的下一个30年》,《环球人物》2008年10月上,第44页。

[38]邓彬斌:《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生育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当代经济》2009年10月份下,第90~91页。

[39]丁峻峰:《浅析中国1991~2000年生育模式变化对生育水平的影响》,《人口研究》2003年第2期,第55~60页。

[40]董佳佳:《日本少子化的因素分析——家庭育儿支出对少子化的影响》,《日本问题研究》2007年第4期,第57~60页。

[41]董延芳、刘传江:《低生育率时代的中国生育政策调整——基于对低生育率社会经济负效应的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14~19页。

[42]都时昆、陈天乐:《俄罗斯人口现状和当前人口政策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79~81页。

[43]都阳:《中国低生育率水平的形成及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世界经济》2005年第12期,第14~23页。

[44]杜鹏、武超:《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状况与变化》,《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第50~56页。

[45]段成荣、梁宏、刘岚,丁志宏、明艳、伍小兰:《关于2000年人口普查质量的调查与思考》,《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6期,第51~56页。

[46]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人口研究》2008第6期,第30~43页。

[47]范连颖:《少子高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日本采取的对策》,《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第24期,第22~24页。

[48]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江海学刊》2002年第5期,第90~99页。

[49]风笑天、张青松:《二十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5期,第21~31页。

[50]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规模、差异与评价》,《理论月刊》2006年第4期,第5~10页。

[51]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问题:一个多学科的分析框架》,《浙江学刊》2008年第2期,第180~185页。

[52]傅苏、王晓璐:《“中国、日本、韩国人口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综述》,《人口学刊》2007年第6期,第58~62页。

[53]高飞:《论日本人口的“少子化”》,《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第36~37页。

[54]高小明、李学清:《1995~2006年我国人口抚养比时空分析》,《西安财经学院院报》2008年第3期,第107~113页。

[55]顾宝昌:《论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在我国生育率下降中的作用》,《中国人口科学》1987年第2期,第2~11页。

[56]顾宝昌:《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人口研究》1992年第6期,第1~7页。

[57]顾宝昌:《论70~90年代中国生育变迁》,《人口与计划生育》1994年第1期,第17~22页。

[58]顾宝昌:《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中国、印度与韩国人口趋势的比较分析》,载于曾毅、李玲、顾宝昌和林毅夫主编《21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257~275页。

[59]顾宝昌:《韩国、伊朗低生育率之惑》,2008年7月21日《第一财经日报》第A11版。

[60]顾宝昌、宋健、刘爽、王金营、江立华:《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实践及启示》,《人口研究》2008年第4期,第33~49页。

[61]顾宝昌:《七年之旅——中国生育政策研究(2001~2008)》,载于曾毅、顾宝昌和郭志刚等著《低生育水平下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151~160页。

[62]顾宝昌、李建新:《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论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3]郭申阳:《人口与经济关系——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及其启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第16~20页。

[64]郭维明:《韩国人口控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1993年第6期,第71~73页。

[65]郭志刚:《从近年来的时期生育行为看终身生育水平——中国生育数据的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的研究》,《人口研究》2000年第1期,第7~18页。

[65]郭志刚、刘金塘、宋健:《现行生育政策与未来家庭结构》,《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1期,第1~11页。

[66]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第1~10页。

[67]郭志刚:《对中国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人口研究》2004a年第2期,第10~19页。

[68]郭志刚:《关于中国1990年代低生育水平的再讨论》,《人口研究》2004b年第4期,第16~24页。

[69]郭志刚:《2000年人口普查按生育政策类型的人口分析》,载于《国务院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2002年重点研究课题最终研究报告》,国家统计局,2005。

[70]郭志刚:《认真做好当前生育水平的监测与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第14~18页。

[71]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08年第4期,第1~12页。

[72]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对人口发展的影响》,载于曾毅、顾宝昌和郭志刚等著《低生育水平下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3~14页。

[73]郭志刚:《流动人口对当前生育水平的影响》,《人口研究》2010b年第1期,第19~29页。

[74]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相关人口研究问题》,《学海》2010c年第1期,第5~25页。

[75]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全国数据卷6册(合计)、(城市市区)、(城市郊区)、(镇)、(农村)、(农林场)》,中国人口出版社,1989。

[76]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生育节育调查全国数据卷(合计)》,中国人口出版社,1990。

[77]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学习宣传提纲》,中国人口出版社,2000。

[78]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生育统计公报(2001年第1号)》,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2001。

[79]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公报》,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2002。

[80]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未来人口发展与生育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未来人口发展与生育政策研究》,《人口研究》2000年第3期,第 18~34页。

[81]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82]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2~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

[8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8~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

[84]国家统计局和美国东西方中心:《中国各省生育率估计:1975~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85]国务院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86]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87]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88]韩全会、张军华:《俄罗斯人口危机浅析》,《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3期,第56~60页。

[89]郝林娜、阎宏:《韩国的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人口与计划生育》1994年第6期,第61~63页。

[90]何洪泽、青木、马剑、黄培昭、张蕾:《发达国家苦恼、发展中国家愁:各国生育率反差很大》,2005年11月25日《环球时报》第17版。

[91]黑田俊夫:《亚洲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学刊》1993年第4期,第3~9页。

[92]胡鞍钢:《中国人类发展趋势与长远目标》,载于曾毅、李玲、顾宝昌和林毅夫主编《21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10~26页。

[93]胡鞍钢:《为何需要调整人口生育政策》,《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1期,第42~46、89页。

[94]胡鞍钢:《稳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稳定未来人口规模》,2009年11月26日《经济参考报》第8版。

[95]胡英:《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的回顾》,《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第37~42页。

[96]黄力颖:《日本生育率降低 政府强制企业放假让员工生孩子》,2006年1月18日《东方早报》。

[97]黄领霞:《浅议“四二一”家庭结构》,《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11期,第105~106页。

[98]黄荣清、元昕:《中国的初婚初育模型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90年第4期,第6~13页。

[99]黄润龙:《中国独生子女:数量、结构及风险》,《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5~10页。

[100]黄小葵:《日本少子化的现状及成因分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07~110页。

[101]汲淑艳:《论法国移民问题》,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2]季任钧、安树伟、母爱英、闫二旺、景普秋:《中国沿海地区乡村一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

[103]贾翔:《欧洲遭遇生育烦恼》,2007年8月11日《工人日报》第8版。

[104]姜全保:《中国20世纪“失踪女性”数量估计与人口后果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05]姜全保、李树茁:《女性缺失与社会安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06]蒋耒文:《“欧洲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及其思考》,《人口研究》2002年第3期,第45~49页。

[107]姜葳:《委员建议实行“单独二胎”》,2011年3月6日《北京晨报》第A07版。

[108]蒋正华:《人口预测模型及其动态参数识别》,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科学讨论会论文,1983。

[109]蒋正华:《人口分析与规划》,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110]蒋正华:《社会经济因素对中国生育率的影响》,《人口研究》1986年第3期,第25~30页。

[111]蒋正华:《1992年中国生育率抽样调查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

[112]金永花:《韩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13]鞠靖、胡涵:《人口爆炸的“引线”已经拆除——专家解读第六次人口普查》,2011年5月5日《南方周末》。

[114]旷新年:《计划生育政策是民族自杀政策——〈大国空巢〉书评》,《21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9。

[115]雷丽平:《令人堪忧的俄罗斯人口问题》,《俄罗斯研究》2001年第4期,第62~67页。

[116]李斌:《专访人口计生委主任:中国创造世界人口发展奇迹》,http://www.gov.cn/jrzg/2009/09/17/content_1419703.htm,2009。

[117]李宏伟:《欧洲:非婚生孩子增长了6倍》,2006年10月30日《中国社会报》第7版。

[118]李建民:《生育理性和生育决策与我国低生育水平稳定机制的转变》,《人口研究》2004年第6期,第2~18页。

[119]李建民、王金营:《中国人口转变的地区差异》,国家计生委中国人口转变研究课题报告,2000。转引自陈卫《“发展—计划声誉—生育率”的动态关系:中国省级数据再考察》,《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第 2~10页。

[120]李建新:《低生育率的社会学后果研究》,《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64~68页。

[121]李建新:《中国人口数量问题的“建构与误导”——中国人口发展战略再思》,《学海》2008年第1期,第5~12页。

[122]李丽妍:《欧洲典型国家生育水平变动后果及政策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3]李梅花:《韩国提高人口素质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24]李明欢:《“共和模式”的困境——法国移民政策研究》,《欧洲研究》2003年第4期,第119~139页。

[125]李南、申卯兴:《基于随机模型的中国生育率预测》,《预测》1996年第6期,第33~36页。

[126]李树茁,M.W.Feldman:《中国婴幼儿死亡水平的性别差异:水平、趋势与变化》,《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第1期,第7~21页。

[127]李树茁、孙福滨、姜全保、邹旭峰、管仁贤、胡平:《中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死亡研究报告》,载于《转型期的中国人口:2000年人口普查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128]李树茁、姜全保、孙福滨:《“五普”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分析与调整》,《人口学刊》2006年第5期,第3~8页。

[129]李通屏:《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本的经验》,《人口研究》2002年第6期,第63~68页。

[130]李卫东、李文琴:《经济因素与生育率关系新探——来自西安市长安区农村的实地调查》,《西北人口》2008年第3期,第10~14页。

[131]李银珩:《韩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32]李振福:《低生育率带来的城市问题》,《城市与减灾》2003年第1期,第37~40页。

[133]联合国国际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等著《人口间接估计技术》,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译,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134]梁普明:《人口普查情况介绍——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浙江统计》2000第6期,第37页。

[135]梁秋生:《“四二一”结构:一种特殊的社会、家庭和代际关系的混合体》,《人口学刊》2004年第2期,第61~65页。

[136]梁中堂:《2000年中国人口总量和妇女生育率水平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6期,第9~16页。

[137]林宝:《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载于潘贵玉主编《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调查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138]林富德、刘金塘:《中国生育率转变中的发展因素》,《南方人口》1998年第1期,第 8~14页。

[139]林盛中、张宝艳:《国民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140]林毅夫:《制定“十一五”计划应考虑的十个战略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第11~15页。

[141]林毅夫:《发展战略、人口与人口政策》,载曾毅、李玲、顾宝昌和林毅夫主编《21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3~9页。

[142]刘复晨:《韩将实行“免费生育”政策,以遏制不断下降的生育率》,2007年1月17日《法制日报》第4版。

[143]刘鸿雁、柳玉芝:《独生子女及其未来婚姻结构》,《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第3期,第33~37页。

[144]刘洪银:《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1期,第1~6页。

[145]刘军:《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区别》,《北京统计》2004年增刊,第6~7页。

[146]刘莘:《日本私立大学风光不再》,2003年8月8日《光明日报》。

[147]刘雯:《独生子女形成的“四二一”家庭结构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462~464页。

[148]刘长茂:《劳动力老化和中国劳动力老化趋势》,《中国人口科学》1991年第3期,第38~40页。

[149]卢峰:《低生育水平下对人口政策的反思》,载于曾毅、顾宝昌和郭志刚等著《低生育水平下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26~28页。

[150]卢茂辉:《俄罗斯第四次人口危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9~11页。

[151]陆根尧:《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效应——对中国高速增长区域的统计分》,《统计研究》2002年10月,第13~16页。

[152]路磊:《论总和生育率的一个特性》,《人口研究》1992年第4期,第23~27页。

[153]罗爱文、肖郎平、郭若溪:《中国超低生育率酿人口安全隐患》,2010年4月1日《文汇报》。

[154]马海:《俄罗斯的人口危机》,《社会》2002年第10期,第51~53页。

[155]马俊:《低生育率、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21世纪中国的最大风险》,2009年7月27日《第一财经日报》第A13版。

[156]马忠东、王建平:《“子女组合偏好”与选择生育:1990年代中国生育水平下降和子女组合序列的变化》,《人口研究》2009年第5期,第23~35页。

[157]莫龙:《1980~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定量研究》,《人口研究》2009年第3期,第10~19页。

[158]穆光宗:《对生育率下降代价的认识》,《人口与计划生育》1995年第2期,第37~38、44页。

[159]穆光宗:《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及社会对策问题——中国的养老之路》,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

[160]穆光宗:《论生育的政策导向》,《世纪中国》2003年9月5日。

[161]穆光宗:《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第33~37页。

[162]穆光宗:《“独生子女”风险论》,《绿叶》2009a年第8期,第30~35页。

[163]穆光宗:《独生子女家庭的权益保障与风险规避问题》,《南方论丛》2009b年第3期,第14~21页。

[164]年志远、胡继立:《日本年金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现代日本经济》2007年第5期,第 55~59页。

[165]潘金洪、姜继红:《江苏省独生子女数量测算及其风险分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103~108页。

[166]庞昌伟:《俄罗斯人口危机与移民政策透视》,《西伯利亚研究》2006年第2期,第52~59页。

[167]彭珮云:《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

[168]彭松建:《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69]彭希哲、黄娟:《试论经济发展在中国生育率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人口与经济》1993年第1期,第25~30页。

[170]彭秀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应用一般均衡分析》,《人口研究》2006年第4期,第12~22页。

[171]齐险峰、郭震威:《“四二一”家庭围观仿真模型与应用》,《人口研究》2007年第3期,第32~40页。

[172]钱前:《日本人口少子化趋势及影响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73]乔晓春:《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的初步检验》,《中国人口科学》1992年第5期,第34~37页。

[174]乔晓春:《中国人口普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4。

[175]乔晓春:《从“主要数据公报”看第五次人口普查存在的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第48~56页。

[176]乔晓春、李建新:《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再分析及其调整》,《人口与经济》1995年第3期,第29~37页。

[177]乔晓春、任强:《中国未来生育政策的选择》,《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3期,第1~13页。

[178]秦芳芳:《中国计划生育对生育率影响的评估》,《中国人口科学》1987年第2期,第12~30页。

[179]邱红:《日本人口少子化与养老金制度改革》,《人口学刊》2006年第6期,第30~33页。

[180]任强:《当前我国的生育水平问题》,《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6期,第28~32页。

[181]Robert D.Retherford,Minja Kim Choe,Chen Jiajian,李希如、崔红艳:《中国的生育率:到底下降了多少?》,《人口研究》2004年第4期,第3~15页。

[182]申琳:《韩国人口变动及女性劳动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83]申卯兴:《基于随机建模的中国生育率建模预测及控制》,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5。

[184]石人炳:《世纪末的俄罗斯人口问题和发展展望》,《人口学刊》2001年第3期,第36~40页。

[185]石人炳:《日本生育率下降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84~88页。

[186]史丽华:《日本少子化发展态势及对策》,《日本研究》2001年第3期,第35~40页。

[187]宋健:《“四二一”结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2期,第41~45页。

[188]宋健:《中国的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户》,《人口研究》2005年第2期,第16~24页。

[189]宋健:《中国农村独生子女的数量与分布》,《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4期,第88~94页。

[190]宋璐:《劳动力外流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家庭代际支持性别分工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91]宋伟钢:《韩称低生育率如持续 五百年后韩国人或将消失》,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04/787431.html,2010。

[192]苏岭、姚永泳:《中国陷入超底生育率陷阱》,2011a年5月19日《南方周末》。

[193]苏岭、姚永泳:《“一胎”政策该调了》,2011b年6月2日《南方周末》。

[194]孙鹃娟、邬沧萍:《稳定低生育水平是缓解“四二一”担忧的一个安民告示》,《西北人口》2008年第1期,第17~20页。

[195]孙文生、靳光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育率效应研究》,《人口研究》1994年第6期,第10~21页。

[196]孙文生、靳光华:《影响中国死亡率水平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人口与经济》1995年第4期,第19~25页。

[197]孙艳颖:《对我国未来“内生型”极低生育率水平的预警分析》,《西北人口》2006年第3期,第33~35页。

[198]谭克俭:《中国高龄老年人口问题初探》,《经济问题》2001年第12期,第54~56页。

[199]汤兆云:《我国现行人口政策的形成与稳定》,《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45~50页。

[200]田雪原:《新中国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2009年12月4日《人民日报》第7版。

[201]童效前:《法国的生育节育保障》,2004年2月26日《中国人口报》第3版。

[202]佟新:《人口社会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03]〔日〕天野郁夫:《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与问题》,《教育与经济》2002年第2期,第1~4页。

[204]涂平:《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控制》,《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第61~70页。

[205]涂肇庆:《超低生育率演变途径及苏缓政策》,《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4期,第30~32页。

[206]王德文、蔡昉、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第2~11页。

[207]王德文:《人口低生育率阶段的劳动力供求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1期,第44~52页。

[208]王殿华:《俄罗斯人口现状与普京新方针的制定》,《东北亚论坛》2005年第1期,第53~57页。

[209]王丰、安德鲁·梅森:《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人口因素》,载于曾毅、李玲、顾宝昌和林毅夫主编《21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159~191页。

[210]王丰、郭志刚、茅倬彦:《21世纪中国人口负增长惯性初探》,《人口研究》2008年第6期,第7~17页。

[211]王广州:《对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重报问题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1期,第63~66页。

[212]王广州、郭志刚、郭震威:《对伤残死亡独生子女母亲人数的初步测算》,《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1期,第37~43页。

[213]王桂新:《中日两国的人口转变与人口增长》,《人口与计划生育》2002年第4期,第29~34页。

[214]王桂新:《根据日本经验试探中国未来生育政策的抉择》,《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1期,第27~30页。

[215]王金营:《中国和印度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比较研究》,《教育与经济》2001年第2期,第54~57页。

[216]王金营:《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漏报评估及年中人口估计》,《人口研究》2003a年第5期,第53~62页。

[217]王金营:《1990~2000年中国生育模式变动及生育水平估计》,《中国人口科学》2003b年第4期,第32~38页。

[218]王金营:《低生育率水平下人口发展的经济后果分析》,《南方人口》2004a年第3期,第1~6页。

[219]王金营:《各省总和生育率的影响因素》,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2004。

[220]王金营、付秀彬:《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中国消费函数计量分析——兼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第29~36页。

[221]王金营、王志成、何云艳、段成荣:《中国各地区妇女生育水平差异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兼对1990~2000年期间各地区生育水平下降因素考察》,《南方人口》2005年第2期,第31~39页。

[222]王羚:《中国生育政策风向有变》,2011年4月8日《第一财经日报》。

[223]王羚、汪时锋:《低!低!低!计划生育政策将审慎完善》,2011年4月29日《第一财经日报》。

[224]王琳:《中国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及原因的国际比较分析》,《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1期,第6~11页。

[225]王伟:《日本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日本学刊》2003年第4期,第127~139页。

[226]王伟:《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日本政府的对策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27]王文娟、陈岱云:《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社会支持问题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第31~35页。

[228]王新媛:《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29]王秀银、李兰永:《应从多角度审视成年独生子女意外伤亡问题》,《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第31~33页。

[230]王哲:《韩国政府重奖育龄夫妇期望提高生育率》,2006年6月15日《中国妇女报》第7版。

[231]望文:《低生育率冲击韩国》,2006年5月13日《威海日报》第4版。

[232]魏大方:《2009年俄罗斯高校新生入学人数呈下降趋势》,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9/25/content_12108641.htm。

[233]文晔:《难解的生育率之谜》,2007年4月6日《中国改革报》第4版。

[234]邬沧萍:《中国生育率迅速下降的理论解释》,《人口研究》1986年第1期,第10~16页。

[235]邬沧萍:《制定应对人口老化的政策措施刻不容缓》,载于曾毅、李玲、顾宝昌和林毅夫主编《21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53~57页。

[236]吴玉琴:《德国人均生育率全球最低》,2006年3月28日《中国社会报》第4版。

[237]武洁:《人口普查的事后质量抽样调查》,中国人口学会第八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暨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2002。

[238]夏乐平:《1979~2000年中国人口生育趋势:出生数据和教育数据的比较分析》,《人口研究》2005年第4期,第2~15页。

[239]萧振禹:《中国高龄人口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建议》,《医学与社会》2001年第5期,第49~51页。

[240]肖周燕:《老年抚养比:理论与实际的偏离》,《南方人口》2004年第2期,第31~36页。

[241]谢宝耿:《中国孝道精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42]谢韦克:《对概率分布生育模型的探讨》,《中国人口科学》1993年第6期,第45~51页。

[243]邢慧民:《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从计划生育角度解读》,《经营管理者》2009年第6期,第75~76页。

[244]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245]徐莉:《中国生育率的地区差异分析》,《人口与经济》1994年第4期,第 9~16页。

[246]颜俊、毛广雄:《俄罗斯人口结构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9年第3期,第119~127页。

[247]杨道兵、陆杰华:《我国劳动力老化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人口学刊》2006年第1期,第7~12页。

[248]杨菊华:《中国离极低生育率还有多远?》,《人口研究》2008年第3期,第31~39页。

[249]杨书章、郭震威:《中国独生子女现状及对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4期,第10~17页。

[250]杨书章、王广州:《一种独生子女数量简介估计方法》,《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4期,第58~64页。

[251]杨伟国:《人口老龄化挑战欧洲就业》,《求是杂志》2005年第13期,第59~61页。

[252]姚新武、尹华:《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

[253]姚兴云、付少平:《韩国人口政策及其对中国农村人口政策的启示》,《西北人口》2009年第2期,第120~123页。

[254]姚忆江、梅玲、丁婷婷:《计划生育30年,变还是不变——二胎政策:历史关口,正在激辩》,2010年3月18日《南方周末》第A02版,http://www.infzm.com/content/42723。

[255]叶宁、尹文耀:《我国人口发展趋势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755~761页。

[256]易富贤:《大国空巢——走入歧途的中国计划生育》,大风出版社(香港),2007。

[257]尹豪:《日本人口老龄化与老龄化对策》,《人口学刊》1999年第6期,第17~21页。

[258]尹豪:《韩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社会保障》,《人口学刊》2000年第5期,第29~34页。

[259]尹豪、徐剑:《“大连市生育成本调查”结果分析》,《人口学刊》2008年第1期,第15~18页。

[260]尹仁燮:《韩国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的影响》,《人口学刊》2006年第6期,第8~11页。

[261]尹文耀:《中国独生子女家庭与二孩家庭生育模式百年模拟与选择》,《人口学刊》2001年第3期,第3~13页。

[262]尹文耀:《中国生育率地理波与先进生育文化的区域传播》,《人口研究》2003年第2期,第42~46页。

[263]由莉颖:《俄罗斯的人口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学刊》2007年第2期,第26~31页。

[264]于弘文:《从2000年人口普查看我国人口状况的几个特点》,《人口研究》2001年第4期,第12~18页。

[265]于景元、袁建华:《近年来中国妇女生育状况分析》,载于蒋正华《1992年中国生育率抽样调查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

[266]于小琴:《刍议俄人口政策发展及对生育的影响》,《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年第6期,第18~22页。

[267]余鑫:《俄罗斯人口危机及应对措施》,《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年第5期。

[268]于学军:《中国人口生育问题研究》,《南方人口》2000年第4期,第1~7页。

[269]于学军:《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总量和结构的估计》,《人口研究》2002年第3期,第9~15页。

[270]于学军:《中国人口转变与“战略机遇期”》,《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1期,第9~14页。

[271]于学军:《对 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判断》,《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6期,第25~27页。

[272]喻晓、姜全保:《低生育水平下我国生育率转变影响机制的地区差异——来自90年代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南方人口》2010年第2期,第58~64页。

[273]袁建华、于弘文、李希如、许屹、姜涛:《从生育水平估计到未来人口预测》,《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1期,第15~21页。

[274]原新:《对低生育率水平与人口安全的思考》,《学海》2005年第6期,第10~14页。

[275]原新、林正祥:《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人口问题之探讨及其对策》,《人口学刊》2008年第2期,第3~8页。

[276]曾毅:《我国1991~1992年生育率是否大大低于替代水平》,载于蒋正华《1992年中国生育率抽样调查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

[277]曾毅:《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二高三大”特征及对策探讨》,《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5期,第3~9页。

[278]曾毅:《以晚育为杠杆,平稳向二孩政策过渡》,《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2期,第7~14页。

[279]翟振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解决人口问题》,《人口研究》2003年第1期,第1~4页。

[280]翟振武:《中国总和生育率水平究竟有多高?》,《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6期,第23~25页。

[281]翟振武、陈卫:《1990年代中国生育水平研究》,《人口研究》2007年第1期,第19~32页。

[282]翟振武、刘爽、陈卫、段成荣:《稳定低生育水平:概念、理论与战略》,《人口研究》2000年第3期,第1~17页。

[283]张程赪:《独生子女意外事故对家庭成员心理影响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06年第4期,第303~304页。

[284]张芳:《浅谈日本老龄化的现状、冲击及对策》,《科教文汇》2008年12月下旬刊,第285页。

[285]张风雨:《中国生育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层次分析》,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

[286]张广宇、原新:《对1990年代出生漏报和生育水平估计问题的思考》,《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第29~36页。

[287]张锦芳:《韩国:不生孩子的夫妇要缴税?》,2006年9月6日《中国税务报》第6版。

[288]张俊勇、温新德:《韩国的人口挑战及其应对措施》,《西北人口》2008年第3期,第82~86页。

[289]章琪:《德国拨40亿欧元鼓励人们多生育》,2006年5月11日《中国妇女报》第7版。

[290]张青:《用小学入学人数检验“五普”低龄组的人口漏报和性别比》,《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3期,第21~29页。

[291]张庆五:《试论我国人口年报的统计质量——兼述我国的户口登记制度与人口统计的关系》,《人口与经济》1984年第2期,第17~22页。

[292]张善余:《俄罗斯人口再生产形势的剧变》,《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1期,第76~79页。

[293]张善余、彭际作、俞路:《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欧洲研究》2005年第2期,第92~102页。

[294]张为民、崔红艳:《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评价》,载于《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295]张为民:《关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若干问题的思考》,《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4期,第3~12页。

[296]张为民:《一次成功的人口普查》,《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年第4期,第40~42页。

[297]张为民、崔红艳:《对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准确性的估计》,《人口研究》2003年第4期,第25~35页。

[298]张为民、崔红艳,《对2000年人口普查准确性的估计》,载于《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99]张维娜:《关于日本“少子化”现象的分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113~115页。

[300]张维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人口、社会与SARS”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人口研究》2003年第4期,第2~5页。

[301]张翼:《中国人口控制政策的历史变化与改革趋势》,《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8期,第15~22页。

[302]张羽:《走向低生育率——欧洲国家低生育率问题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72~75页。

[303]长子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稳定中国的人口规模》,《中国发展》2009年第4期,第20~25页。

[304]赵晓歌:《俄罗斯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探析》,《西北人口》2006年第1期,第32~34页。

[305]赵耀辉:《生育政策、劳动就业、人口老化和经济发展》,载于曾毅、顾宝昌和郭志刚等著《低生育水平下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90~93页。

[306]赵忆宁:《悲观中的意外惊喜:从农村人口转移中获得“转型红利”?》,《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5月10日。

[307]赵志宏:《德国40%知识女性不愿要孩子》,2006年4月25日《中国社会报》第4版。

[308]郑真真:《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5期,第73~78页。

[309]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生育水平研究》,2003。转引自张广宇、原新《对1990年代出生漏报和生育水平估计问题的思考》,《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第29~36页。

[310]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中国1‰人口生育抽样调查主要数字汇编》(共五册),新世界出版社,1988。

[311]钟水映:《对中国人口总量统计误差的研究应该慎之又慎》,《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2期,第74~78页。

[312]周长虹:《改革开放3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回顾与思考》,手稿,2008。

[313]周皓:《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漏报情况的重新估计——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分析》,《人口研究》2003年第2期,第36~41页。

[314]周江涛:《199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因素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315]周丽苹:《关注生育政策与人口结构的联动效应》,《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1期,第25~27页。

[316]周林娟、秦娟:《少子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国际商务研究》2003年第4期,第63~65页。

[317]周雁翎:《差异悬殊:中国卫生保健事业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改革》2002年第4期,第6~8页。

[318]周一星、于海波:《对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城镇化水平的初步分析》,《管理世界》2001年第5期,第193~194页。

[319]周一星、孙樱:《对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比重的分析》,《人口与经济》1992年第1期,第21~27页。

[320]周宇:《二胎政策有望十二五末期放开》,2011年3月7日《京华时报》第A13版。

[321]周云:《社会政策与日本人口的发展》,《人口学刊》2008年第5期,第3~8页。

[322]朱涛:《从“人口红利”消逝的预警谈我国的人口政策》,《西北人口》2009年第3期,第1~3、13页。

[323]朱玉:《我国已累计出生9000万独生子女》,2005年11月24日《北京日报》。

[324]庄亚儿、张丽萍:《1990年代以来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

[325]左学金:《论人口增长、生育水平和劳动就业》,2004,《“21 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课题组子课题报告。转引自董延芳、刘传江《低生育率时代的中国生育政策调整——基于对低生育率社会经济负效应的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14~19页。

[326]左学金、杨晓萍:《我国人口——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与生育控制政策》,载于曾毅、顾宝昌和郭志刚等著《低生育水平下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33~47页。

[327]Arnold,F.,S.Kishor,and T.K.Roy,2002,“Sex-selective abortions in Indi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8(4):759-785.

[328]Attané,I.,2001,“Chinese fertility on the eve of the 21st century:Fact and uncertainty”,Population:An English Selection 13(2):71-100.

[329]Banister,Judith,1987,China’s Changing Populatio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30]Banister,J.,1994,“I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China’s 1990 census data”,China State Council and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ed.),1990 Population Census of China: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eminar,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

[331]Billari,F.C.,M.Castiglioni,T.Castro Martín,F.Michielin,and F. Ongaro,2002,“Household and union formation in a Mediterranean fas-hion:Italy and Spain”,In: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E.Klijzing,and M.Corijn(eds),Dynamics of Fertility and Partnership in Europe:Insights and Lessons from Comparative Research,Vol.2,pp.17-42.Geneva/New York:United Nations.

[332]Blanc,Ann K. and Amy O.Tsui,2005,“The dilemma of past success:Insiders views on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family planning movement”,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36(4):263-276.

[333]Bongaarts,John,1978,“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proximate determinants of fertilit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4(1):105-132.

[334]Bongaarts,John,1982,“The fertility-inhibiting effects of the intermediate fertility variables”,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13(6-7):179-189.

[335]Bongaarts,John and Susan Greenhalgh,1985,“An alternative to the one-child policy in Chin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1(4):585-617.

[336]Bongaarts,John and Susan Cotts Watkins,1996,“Social interactions and contemporary fertility transition”,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2(4):639-682.

[337]Brass,W.,1977,“Notes on empirical mortality models”,Population Bulletin of the United Nations,No.9.

[338]Brücker,H.,B.McCormick,G.Epstein,G.St.Paul,A.Venturini and K.Zimmermann,2002,“Managing migration in the European welfare state”,In:T.Boeri,G.Hanson and B.McCormick(eds),Immigration Policy and the Welfare Syst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1-167.

[339]Burgess,Robin,2002,Modernization and Son Preference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Manila:ADB.

[340]Cai,Yong,2008,“An assessment of China’s fertility level using variable-rmethod”,Demography 45(2),271-282.

[341]Cai,Yong,Feng Wang,Zhenzhen Zheng and Baochang Gu,2010,“Fertility intention and fertility behavior:Why stop at one-Factors behind China’s below replacement fertility”,Paper presented for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Annual Meeing,Dollas-Fort Worth,April 15-17,2010.

[342]Chen,Jiajian,Robert D.Retherford,Minja Kim Choe,Xiru Li,and Hongyan Cui,2010,“Effects of population policy and economic reform on the trend in fertil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China,1975-2005”,Population Studies 64(1):43-60.

[343]Cho,Nam-Hoon,2005,Challenges of the population policy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paper presented at Forum 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May 16-17,2005,Beijing.

[344]Chu,J.,2001,“Prenatal sex determination and sex-selective abortion in rural center Chin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7(2):259-281.

[345]Choe,M.,H.Hao and F.Wang,1995,“Effects of gender,birth order,and other correlates on childhood mortality in China”,Social Biology 42(1-2):50-64.

[346]Cleland,J. and C.Wilson,1987,“Demand theories of the fertility transition:an iconoclastic view”,Population Studies 41(1):5-30.

[347]Coale,A.J. and E.M.Hoover,1958,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ow-Income Countries-A Case Study of India’s Prospect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48]Coale,A.J. and P.Demeny,1966,Regional Model Life Tables and Stable Population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49]Coale,A.J. and T.J.Trussell,1974,“Model fertility schedules:variations in the age structure of childbearing in human population”,Population Index 40(2):185-258.

[350]Coale,A.J.,1984,Rapid Population Change in China,1952-1982,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351]Coale,Ansley J. and S.C.Watkins,1986,The Decline of Fertility in Europ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52]Coale,A.J. and J.Banister,1994,“Five decades of missing females in China”,Demography 31(3):459-479.

[353]Cohen,J.E.,1998,“Should population projections consider ‘limiting factors’-and if so,how?” In:Lutz,W.,Vaupel,J.W.,and Ahlburg,D.A.(eds),Frontiers of Population Forecasting,supplement to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4:118-138.

[354]Dang,T.T. and P.Antolin,2001,“Fiscal implications and ageing:Projections of age-related spending”,OECD Economic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 305.

[355]Das Gupta,Prithwis,1991,“Decompositi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rates and its consistency when more than two populations are involved”,Mathematical Population Studies 3(2):105-125.

[356]Davis,Kingsley,Judith Blake,1956,“Social structure and fertility:An analytical framework”,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4):211-235.

[357]Demeny,Paul,2003,“Population policy dilemmas in Europe at the dawn at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9(1):1-28.

[358]Goodkind,Daniel,2011,“Child underreporting,fertility,and sex ratio imbalance in China”,Demography 48:291-316.

[359]Easterlin,R.A.,1975,“An economic framework for fertility analysis”,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6(3):54-63.

[360]Ebring,L. and A.Yong,1979,“Individual and social structure:Contextual effect as endogenous feedback”,Sociological Methods and Research 7(4):396-430.

[361]ESCAP,UN,2002,ESCAP 2002 Population Data Sheet,by Population and R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Division,ESCAP,Bangkok.

[362]Feeney,Griffith and Feng Wang,1993,“Parity progression and birth intervals in China:The influence of policy in hastening fertility decline”,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1):61-101.

[363]Feeney,Griffith,1994,“Fertility in China:Past,present,prospects”,East-West Center Reprints,Population Series,No.313.

[364]Fenwick,R. and C.M.Barresi,“Health consequences of marital-status change among the elderly:A comparison of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analyses”,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ur 22(2):106-116.

[365]Flaherty,J.H.,M.L.Liu,L.Ding,B.Dong,Q.Ding,X.Li and S.Xiao,2007,“China:The aging giant”,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55(8):1295-1300.

[366]Frejka,Tomas,2008,“Parity distribution and completed family size in Europe:Incipient decline of the two-child family model?” In:T.Frejka,T.Sobotka,J.M.Hoem,and L.Toulemon(eds)Childbea-ring trends and policies in Europe.Demographic Research,Special Collection 7,Vol.19,Article 4,pp.47-72.

[367]Frejka,Tomas and Tomá? Sobotka,2008,“Overview chapter 1:Fertility in Europe:Diverse,delayed and below replacement”,In:T.Frejka,T.Sobotka,J.M.Hoem,and L.Toulemon(eds)Childbea-ring trends and policies in Europe.Demographic Research,Special Collection 7,Vol.19,Article 3,pp.15-46.

[368]Frejka,Tomas,Tomá? Sobotka,Jan M.Hoem,and Laurent Toule-mon,2008,“Summary and general conclusions:Childbearing trends and policies in Europe”,in:T.Frejka,T.Sobotka,J.M.Hoem,and L.Toulemon(eds)Childbearing trends and policies in Europe.Demographic Research,Special Collection 7,Vol.19,Article 2,pp.5-14.

[369]Goldman,N. and G.Lord,1983,“Sex differences in life cycle measures of widowhood”,Demography 20(2):177-195.

[370]Goodkind,Daniel,2004,“China’s missing children:The 2000 census underreporting surprise”,Population Studies 58(3):281-295.

[371]Greenhalgh,Susan,1990,“The evolution of the one-child policy in Shaanxi,1979-88”,The China Quarterly 122,June:191-229.

[372]Greenhalgh,Susan and John Bongaarts,1987,“Fertility policy in China:Future options”,Science 235(4793):1167-1172.

[373]Gu,Baochang,2007,“Low fertility in China:Trends,policy and impact”,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 22(2):73-90.

[374]Gu,Baochang,Feng Wang,Zhigang Guo and Erli Zhang,2007,“China’s local and national fertility policies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3(1):129-147.

[375]Hesketh,Therese and Wei Xing Zhu,1997,“Health in China:The one child family policy:The good,the bad,and the ugly”,BMJ:British Medical Jounal 314(7095):1685-1687.

[376]Hesketh,Thereseand Wei Xing Zhu,2006,Abnormal sex ratios in human populations:causes and consequenc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3(36):13271-13275.

[377]Hertzler,Joyce Oramel,1956,The C risis in W orld P opulation:A Sociological Examination with S pecial R eference to the U nderdevelopoed A reas,Nebraska U.P.,Lincoln.

[378]Hill,K. and D.M.Upchurch,1995,“Gender differences in child health:Evidence from the 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1(1):127-151.

[379]Hong,Ying-Yi and William T.Liu,2000,“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f elderly care”,In William T.Liu and Hal Ken dig(eds.),Who Should C are for the E lderlyAn East-west V alue D ivide,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380]Hvistendahl,Mara,2010,“Has China outgrown the one-child policy?” Science 329:1458-1461.

[381]Hvistendahl,Mara,2011,“Dedining Chines birth rate could doom one-child policy”,Science,Aprjl。

[382]Ikels,C.,1997,“Long-term care and the disabled elderly in urban China”,In:J.Sokolovsky(eds),The Cultural Context of Aging:Worldwide Perspectives,Westport,CT:Bergin & Garvey.

[383]Jaffe,A.J.,1942,“Urbanization and fertilit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48:48-60.

[384]Jiang,Zhenghua,2000,“The fertility transition and prospects in China and other Eastern Asian countries”.In:United Nations,Below Replacement Fertility. United Nations,New York.

[385]Jiang,Q,2006,“Measures of widowerhood and child losing in contemporary China”,Paper presented at the IUSSP Seminar:Ecology of the Male Life Course,Marburg,Germany,October 10-12.

[386]Jiang,Q.,I.Attané,S.Li,and M.W.Feldman.,2007,“Son prefe-rence and the marriage squeeze in China—A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the first marriage and remarriage market”,In:I.Attané and C.Z.Guilmoto(eds),Watering the Neighbor’s Garden:The Growing Demographic Female Deficit in Asia,Paris:CICRED.

[387]Jiang,Z.,S.Li and F.Sun,1992,“Estimating the completeness of reported deaths and the mortality level in China’s 1990 fourth population census”,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China’s 1990 Population Census,19-23 October 1992,Beijing.

[388]Johannson,S. and A.Arvidsson,1994,“Problems in counting the youngest cohorts in China’s censuses and surveys”,China State Council and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ed.),1990 Population Census of China B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eminar,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

[389]Kalwij,Adriaan,2010,“The impact of family policy expenditure on fertility in western Europe”,Demography 47(2):503-519.

[390]Kane,Penny and Ching Y.Choi,1999,“China’s one child family policy”,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19(7215):992-994.

[391]Kaufman,Joan,Zhirong Zhang,Zinjian Qiao and Yang Zhang,1989,“Family planning policy and practice in China:A study of four rural counti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5(4):707-729.

[392]Keilman,N.,1990,Uncertainty in national population forecasting:Issues,backgrounds,analyses,recommendations,Amsterdam:Swets and Zeitlinger.

[393]Keyfitz,N.,1982,“Can knowledge improve forecast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8(4):729-751.

[394]Kincaid,D.L.,2000,“Social networks,ideation,and contraceptive behavior in Bangladesh:a longitudinal analysis”,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50(2):215-231.

[395]King,Timothy,1974,Population Poli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World Bank Staff Report,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396]Kitagawa,Evelyn M.,1955,“Components of a difference between two rat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50(272):1168-1194.

[397]Klasen,S and C.Wink,2002,“A turning point in gender bias in mortality?An update on the number of missing women”,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8(2):285-312.

[398]Kohler,Hans-Peter,Francesco C.Billari and Jose Antonio Ortega,2002,“The emergence of lowest-low fertility in Europe during the 1980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8(4):641-680.

[399]Kwon,T.H.,1977,Demography of Korea:Population C hange and its C omponents 1925-66,Seoul: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400]Lavely,W.,2001,“First impressions from the 2000 census of Chin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7(4):755-769.

[401]Lavely,W.,J.Li and J.Li,2001,“Sex preference for children in a Meifu Li community in Hainan China”,Population Studies 55(3):319-329.

[402]Lavely,William and Ronald Freedman,1990,“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fertility decline”,Demography 27(3):357-367.

[403]Leach,D.,1981,“Reevaluation of the logistic curve for human populations”,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144(1):94-103.

[404]Lee,R.D. and L.R.Carter,1992,“Modeling and forecasting U.S. mortality”,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87(419):659-671.

[405]Lee,Ronald D.,1993,“Modeling and forecasting the time series of US fertility:Age distribution,range and ultimate lev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 9:187-202.

[406]Lee,R.D. and S.Tuljapurkar,1994,“Stochastic population forecast for the US:Beyond high,medium and low”,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89(428):1175-1189.

[407]Legge,Jerome S. and John R.Alford,1986,“Can government regulate fertility?An assessment of pronatalist policy in Eastern Europe”,The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39(4):709-728.

[408]Leibinstein,Harvey,1954,A Theory of Economic-Demographic Development,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09]Leibenstein,Harvey,1957,Economic Backwardness and Economic Growth,New York:John Wiley(London:Chapman & Hall).

[410]Lewis,W.A.,1954,“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The Manchester School 22(2):139-191.

[411]Li,S. and F.Sun,2003,“Mortality analysis of China’s 2000 population census data:A preliminary examination”,The China Review 3(2):31-48.

[412]Longman,Philip,2004,The Empty Cradle:How Falling Birthrates Threaten World Prosperity and What to Do about It,New York:Basic Books.

[413]Lutz,Wolfgang,Brian C.O’Neill and Sergei Scherbov,2003,“Europe’s population at a turning point”,Science 288:1991-1992.

[414]Marchetti,C.,P.S.Meyer and J.H.Ausubel,1996,“Human population dynamics revisited with the logistic model:How much can be mo-deled and predicted?”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52(1):1-30.

[415]McDonald,P.2005,“Low fertility in Singapore:Causes,consequences and policies”,Paper presented at the Forum 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Beijing,May 16-17,2005.

[416]Meadows,D.H.,D.L.Meadows,J.Randers and W.W.III.Behrens,1972,The Limits to Growth:A Report for the Club of Rome’s Project on the Predicament of Mankind. New York:Universe Books.http://paa2010. princeton.edu/download.aspx?submissionId=100445.

[417]Merli,M.Giovanna and S.Philip Morgan,2010,“Below replacement fertility preferences in Shanghai,China”,Paper presented at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Annual Meeing,Dollas-Fort Worth,April 15-17,2010.http://paa2010.princeton.edu/download.aspx?submissionId=100445.

[418]Montgomery,M. and J.Casterline,1993,“The diffusion of fertility control in Taiwan”,Population Studies 47(3):457-479.

[419]Montgomery,M. and W.Chung,1998,“Social networks and diffusion of fertility control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In:R.Leete(eds),The Dynamics of Values in Fertility Chang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20]Morgan,Philip S.,Zhigang Guo and Sarah R.Hayford,2009,“China’s below-replacement fertility:Recent trends and future prospect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5(3):605-629.

[421]Myers,R.J,1959,Statistical measures in the marital life cycles of men and women,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Conference,Vienna:Christopher Reisser’s Sons,pp.229-233.

[422]Nelson,Richard R.,1956,“A theory of the low-level equilibrium trap in underdeveloped econom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6(5):894-908.

[423]Nie,Yilin and Robert J.Wyman,2005,“The one-child policy in Shanghai:Acceptance and Internalization”,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1(3):313-336.

[424]Nordhaus,W.D.,1973,“World dynamics:measurement without data”,Economic Journal 83(332):1156-1183.

[425]Notestein,F.W.,1945,“Population:The long view”,In:T.W. Schultz(ed.)Food for the Worl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IL,USA.pp.36-69.

[426]Notestein,Frank W.,1953,“Economic problems of population change”,In Proceeding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London,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12-31.

[427]O’Neill,B.C.,D.Balk,M.Brickman and M.Ezra.,2001,“A guide to global population projection”,Demographic Research 4:203-288.http://www.demographic-research.org/Volumes/vol4/8/4-8.pdf.

[428]Ogawa,Naohiro and Robert D.Retherford,1997,“Shifting costs of caring for the elderly back to families in Japan:Will it work”,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3(1):59-94.

[429]Ogawa,Naohiro,Robert D.Retherford and Rikiya Matsukura,2006,“The emergence of very low fertility in Japan:Changing mechanisms and policy responses”,paper presented at “Fertility Transition in Asia: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2006,12 Bangkok.

[430]Oliveau,S. and C.Guilmoto,2005,“Spatial correlation and demography:Exploring India’s demographic patterns”,Paper Presented at the 25th IUSSP Conference,Tours,July 18-23.

[431]Pander,R,2003,“Selective gender differences in childhood nutrition and immunization in rural India:the role of siblings”,Demography 40(3):395-418.

[432]Pearl,R. and L.J.Reed,1920,“On the rate of growth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790 and its mathematical representatio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6:275-288.

[433]Peng,X.,1993,“Regional differential in China’s fertility transition”,In The Revolution in Asian Fertility.(eds)by R.Leete,I.Alam,Cla-rendon Press Oxford.

[434]Peng,Xizhe,1989,“Major determinants of China’s fertility transition”,The China Quarterly 26:1-37.

[435]Peng,Xizhe,2007,Fertility transition and its socioeconomic impacts in China,http://hdl.handle.net/10086/14135.

[436]Pinnelli,Antonella,Hans Joachim Hoffmann-Nowotny and Beat Fux,2001,“Fertility and new types of households and family formation in Europe”,Council of Europe Publishing.http://www.coe.int/t/e/social_cohesion/population/N%B035_Fertility& households.pdf.

[437]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2007,“Fertility rates for low birth-rate countries,1995 to most recent year”,http://www.prb.org/pdf08/TFRTable. pdf.

[438]Poston,D.L. and B.Gu.,1987,“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family planning,and fertility in China”,Demography 24(4):531-551.

[439]Randel,J.,T.German and D.Ewing,1999,The Ageing and Development Report:Poverty,Independence and the World’s Older People,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

[440]Retherford,Robert D.,Minja Kim Choe,Jiajian Chen,Xiru Li and Hongyan Cui,2005,“How far has fertiltity in China really declined?” Population and Devleopment Review 31(1):57-84.

[441]Rosenfield,A.G.,W.Asavasena and J.Mikhanorn,1973,“Person-to-person communication in Thailand”,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4(6):145-149.

[442]Roser-Bixby,L. and J.B.Casterline,1993,“Modeling diffusion effects in fertility transition”,Population Studies 47:147-167.

[443]Scharping,Thomas,2003,Birth Control in China 1949-2000:Population Policy and Demographic Development,London:Routledge Curzon.

[444]Scharping,T.,2007,“The politics of numbers:Fertility statistics in recent decades”,In:Z.Zhongwei and F.Guo(eds),Transition and Challenge:China’ s Popul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pp.34-52).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45]Shi,L.,1993,“Family financial and household support exchange between generations:A survey of Chinese rural elderly”,The Gerontologist 33(4):468-480.

[446]Shlapentokh,Vladimir,2005,“Russia’s demographic decline and the public reaction”,Europe-Asia Studies 57(7):951-968.

[447]Short,Susan E.,Linmao Ma and Wentao Yu,2000,“Birth planning and sterilization in China”,Population Studies 54(3):279-291.

[448]Simon,Julian,1981,The Ultimate Resource,United Stat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49]Sobotka,Tomá?,Francesco C.Billari,Hans-Peter Kohler,2006,“Better later than never:The increase in very late childbearing in Europe,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http://www.oeaw.ac.at/vid/download/abstract_sobotka2.pdf.

[450]Sobotka,Tomá?,2007,“Fertility trends in Europe:Is below-replacement fertility an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aper presented at VUB Colloquium on “Demographic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 Brussels,February 15-16.

[451]Sobotka,Tomá?,and Laurent Toulemon,2008,“Changing family and partnership behaviour:Common trends and persistent diversity across Europe”,In:T.Frejka,T.Sobotka,J.M.Hoem and L.Toulemon(eds)Childbearing Trends and Policies in Europe.Demographic Research,Special Collection 7,Vol.19,Article 6,pp.85-158.

[452]Su,Songgua,1989,“Quality control of family planning statistics.” In China Family Planning Yearbook(1990),edited by SFPC.Changchun:North Women and Children Publishing House.

[453]Thompson,W.S.,1930,Population Problems. New York:McGrawHill.

[454]Tien,H.Yuan,1984,“Induced fertility transition:Impact of population planning and socio-economic chang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opulation Studies 38(3):385-400.

[455]United Nations,1971,World Economic Survey,1969-1970,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1960s:The Problems of Appraising Progress. New York City,United Nations.

[456]United Nations,2000,Below Replacement Fertility,New York:United Nations.

[457]United Nations,2002,Report of the Second World Assembly on Ageing,Madrid,8-12 April 2002,New York:United Nations.

[458]United Nations,2006,World Population Policies 2005,New York:Uni-ted Nations.

[459]United Nations,2007,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6 Revision. United Nations,2007.

[460]United Nations,2008,World Population Policies 2007,New York:United Nations.

[461]U.S.Census Bureau,2004,U.S.Bureau of the Census,International Data Base.Data released 4-30-2004.

[462]Valente,T.W.,S.Watkins,M.N.Jato,A.Van der Straten and L. M.Tsitsol,1997,“Social network association with contraceptive use among Cameroonian women in voluntary association”,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45(5):677-687.

[463]Vaupel,James W. and Yi Zeng,1991,“Population tradeoffs in China”,Policy Sciences 24(4):389-406.

[464]Walfish,D.,2001,“China’s census:National count reveals major societal changes”,Science 292(5523):1823.

[465]Wang,Dewen,Fang Cai and Wenshu Gao,2006,Globalisation and the Shortage of Rural Workers:A Macroeconomic Perspective,Globalization and Labour Mobility in China,Nielsen,Ingrid,Smyth,Russell and Vicziany,Marika(eds),MAI Press.

[466]Wang,Feng,1996,“A decade of the one-child polichy:Achievements and Implications”,in:Alice Goldstein and Wang Feng(eds):China:The Many Facets of Demographic Change,pp.97-120.Boulder,CO:Westview Press.

[467]Wang,Feng,2005,“Can China afford to continue its one-child policy?”,Asia Pacific Issues,No.77,East-West Center,Honolulu,Hawaii,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468]Wang,Feng and Andrew Mason,2007,“Population ageing:Challenges,opportunities,and institutions”,In:Zhongwei Zhao and Fei Guo(eds.)Transition and Challenge:China’s Popul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pp.177-196.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69]White,Tyrene,1994,“Two kinds of production:The evolution of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in the 1980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S):137-158.

[470]White,T.,2006,“China’s Longest Campaign:Birth Planning in the Reople’s Republic,1949-2005”,New York,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471]Whyte,M.,W.Parish,1984,Urban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72]Williamson,Jeffrey,1997,“Growth,Distribution and Demography:Some Lessons from History”,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Working Paper No. 6244.

[473]Winckler,Edwin A.,2002,“Chinese reproductive policy at the turn of the millennium:Dynamic stabilit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8(3):379-418.

[474]Wolf,A.,1986,“The predominant role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China’s family revolution”,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2(2):255-276.

[475]Wu,Zhen,Christoph M.Schimmele and Shuzhuo Li,2008,“Demographic change and economic reform”,In:Arthur Sweetman and Jun Zhang(eds)Economic Transition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Montreal and Kingston: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Queen’s Policy Studies Series.

[476]Xu,Q. and Y.Yuan,1997,“The role of family support in the old-age security in China”,In:China Population Association(eds)23rd IUSSP General Population C onference:Symposium on Demography of China,Beijing:Xin Hua Pres:265-273.

[477]You,Helen Xiuhong and Dudley L.Poston,2004,“Are floating migrants in China “Childbearing Guerillas”:An analysis of floating migration and fertility”,Asia and Pacific Migration Journal 13(4):405-422.

[478]Zeng,Yi and James W.Vaupel,1989,“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and delayed childbearing on population growth and aging in Chin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5(3):425-445.

[479]Zeng,Yi,2007,“Options for fertility policy transition in Chin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3(2):215-246.

[480]Zhang,Guangyu,2004,China’s Far Below Replacement Level Fertility:A Reality or I llusion Arising from Underreporting of Birth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hD thesis.

[481]Zhang,Guangyu and Zhongwei Zhao,2006,“Reexamining China’s fertility puzzle:Data collection and quality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2(2):29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