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

上海传媒发展报告(201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Media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2018)

SSAPID:101-7262-0817-59
ISBN:978-7-5201-2099-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六部分,总报告介绍网络生态治理与建设的概念理论,总结2017年中国网络生态治理的主要成就、焦点问题,并对未来治理趋势做出展望;专题篇聚焦网络生态治理中政府的角色职能、微信平台谣言治理等重大问题;调研篇讨论一带一路建设中舆情演变、网络伦理、对外传播舆情等议题;案例篇集中探讨十九大传播、政务传播叙事等具体案例;转型篇考察传统媒体在网络生态建设中的发展路径;国际借鉴篇考察美国和印度的媒体发展案例。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上海蓝皮书
作 者: 强荧 焦雨虹
编 辑:桂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上海传媒发展报告(2018)》编委会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Abstract

 摘要

 上海蓝皮书编委会

 B.23 后记

 Ⅰ 总报告

  B.1 网络治理体系的协同机制与生态平衡

   一 态势与热点

    (一)治理理论日趋深化

     1.网络强国观

     2.依法治网论

     3.网络命运共同体

    (二)践行依法治网

    (三)治理常态化精细化

    (四)多主体协同治理

   二 挑战与问题

    (一)理论借鉴

    (二)问题与不足

     1.治理法规的滞后零散

     2.治理尺度的模糊

     3.治理主体的单一

     4.网络表达的失衡

   三 前景与对策

    (一)坚持发展理念

    (二)坚持网络人民观

    (三)完善网络法律体系

    (四)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机制

 Ⅱ 专题篇

  B.2 网络治理新篇章:上海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

   一 上海政务新媒体建设的基本情况及成效特色

    (一)兼具政务和媒体属性,以权威信息引导网络舆论

    (二)突出民生与互动,注重信息服务的实用性、便利性

    (三)建立本地信息资料库,健全部门信息共享联动机制

    (四)创新表达形式和运作技巧,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二 上海政务新媒体的运营保障情况

    (一)上海各级部门重视政务新媒体建设

    (二)组织优秀政务新媒体评选活动

   三 上海政务新媒体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专业人才缺乏,专业培训不够,发展空间受限

    (二)新媒体平台较为强势,政务新媒体与网络平台的沟通存在一定困难

    (三)政务新媒体在发布内容上属于互联网新闻信息,但在资质上不具备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四 上海政务新媒体建设发展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完善政务新媒体发展体制机制

    (二)组建结构合理的政务新媒体队伍,加强专业培训

    (三)建立政务新媒体与各网络平台对话机制,畅通沟通渠道

  B.3 知识类信息的谣言在微信平台的传播与治理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 知识类信息谣言的传播原因与治理探索

  B.4 政治安全视角下对台湾舆论的引导研究

   一 政治安全重心转移,对台舆论引导日渐紧迫

   二 对台舆论的现状

    (一)所使用的社交媒介不一样,舆论场不同,当前沟通难度较大

    (二)两岸舆论青年化,但台湾青年对大陆疏离感渐强

   三 政治安全视角下舆论引导对策

    (一)传播模式有待更新、意见领袖应被重视

    (二)新媒介平台促进两岸交流作用不容小视

    (三)应走“良”、“通”、“衡”、“导”的舆论路径

  B.5 互联网知识付费产品发展现状及前瞻

   一 互联网知识付费产品兴起的原因

    (一)信息爆炸带来的“知识焦虑”

    (二)有钱没闲造就的“知识懒人”

    (三)软硬条件奠基的“知识温床”

   二 中国互联网知识付费产品发展现状

    (一)付费问答

    (二)付费课程

    (三)付费专栏

    (四)付费打赏

    (五)付费社群

   三 互联网知识付费产品对部分行业的影响

    (一)知识付费对垂直商业领域的影响

    (二)知识付费对出版业的影响

    (三)知识付费对在线教育行业的影响

 Ⅲ 调研篇

  B.6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国民心态成长的一个里程碑

   一 调查结果

   二 分析研判

   三 结语

  B.7 上海市初中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报告

   一 基础使用情况

    (一)互联网普及率为96.3%,远高于总体互联网普及率

    (二)家里也是绝大多数人的主要上网地点

    (三)近八成的人在6~11岁时开始接触互联网

    (四)周末、节假日以及课业完成的休息时间是主要的上网时段

    (五)每日上网时长大多不超过2小时

    (六)智能手机是主要采用的上网设备,小部分人使用智能穿戴设备上网

   二 上网活动

    (一)听音乐:最重要的网络活动内容

    (二)网络游戏:融入青少年生活之中

    (三)网络社交:不仅通过即时聊天工具与人交流,也在网络游戏、“二次元”网站中社交

    (四)看视频:从传统视频网站、“二次元”网站到直播网站

    (五)用网络学习:查资料、上网课,解决日常难题

    (六)自我展现:表达观点与社会参与

   三 主要面临的上网风险

    (一)网络的过度使用

    (二)线上及线下社交风险

    (三)隐私暴露风险

    (四)过度消费风险

  B.8 “场域”视野下的网络伦理舆情评估(2010~2016)

   一 研究背景

   二 2010~2016年社会伦理舆情总场域素描

    (一)网络伦理舆情总体特点与年度热点词词频分析

     1.网络伦理舆情总体特点

     2.网络伦理舆情年度热点词的频度分析

     3.网络伦理舆情热点省域频度分布

     4.网络伦理舆情事件中社会话题人物类高频词

    (二)2010~2016年网络伦理舆情的子场域分析

     1.家庭伦理舆情:“孩子”为中心,代际伦理向下一代转移

     2.人际伦理舆情:陌生人社会中的人际相处

     3.职业伦理舆情:焦点集中于医患关系与警民关系沟通

     4.网络信息伦理舆情:个人隐私的泄露与保护

   三 余论

 Ⅳ 案例篇

  B.9 党的十九大的网络传播研究:传播生态与个案分析

   一 “党的十九大”议题的跨平台传播

   二 “党的十九大”议题的移时性传播

   三 “党的十九大”议题的跨时空传播

   四 个案分析:十九大“会风”的传播

  B.10 中国政务传播“跨媒介叙事”研究

   一 “跨媒介叙事”:从西方到中国

   二 “两会”H5的叙事内容

    (一)叙事主题

    (二)叙事序列

   三 “两会”H5的叙事策略

    (一)叙事视角

    (二)叙事风格

    (三)叙事落点

   四 “两会”H5的不足

   五 结论与讨论

    (一)政务传播“跨媒介叙事”的动因

    (二)政务传播“跨媒介叙事”的影响

  B.11 中国新闻业的创新话语研究

   一 导论

   二 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三 为何创新?

   四 创新何在?

   五 结语

  B.12 网络媒体科技报道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

   一 体现人文关怀、承担社会责任是大众媒体的天然使命

    (一)大众媒体体现人文关怀、承担社会责任是由社会分工所规定的

    (二)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点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内容之一

    (三)自觉体现人文关怀,是媒体受众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传媒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

    (四)新闻传播体现人文关怀是时代发展与和谐世界发展的需要

   二 网络媒体科技报道承担社会责任、体现人文关怀的现状

    (一)科技报道内容丰富多样,社会影响逐渐增强

    (二)科技报道作为传播精神文明的途径,提高了公众文化素质

    (三)网络媒体科技频道平民化视角的凸显,更接地气

    (四)重大科技专题选择人文视角,体现忧患意识

   三 网络媒体科技报道体现人文关怀、承担社会责任的若干要求

    (一)对网络媒体在科技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

     1.科技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应该体现在选题视角和叙述方式上

     2.科技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应体现在传播内容和价值取向上

     3.网络媒体科技报道中应处理好以人为本与受众本位的关系

     4.网络媒体科技报道应着眼于实现其社会功能

     5.网络媒体科技新闻传播承担社会责任的途径和方法

    (二)个案:对腾讯网科技报道体现人文关怀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观察与若干建议

     1.较真平台

     2.企鹅智酷

     3.科技频道

  B.13 发现与分享

   一 作为一种审美方式的音乐聆听

   二 歌单:“发现”与激活

    (一)“我喜欢的音乐”——按照纯粹个人趣味生成的歌单

    (二)流派歌单:流派歌单是对音乐流派、类型的完整、系统表达

    (三)场景歌单:场景歌单注重音乐与某个场景的契合度和相融性

   三 纯音乐的评论:分享认知、联觉

   四 歌曲评论:分享社会情绪

    (一)个人生命史的片段表达

    (二)审美品位的区隔

    (三)涌动着时代情绪的“热评”

   五 结语

  B.14 赛博空间的社交表演分析

   一 交往的革命

    (一)生活空间的重组

    (二)移居赛博空间

   二 赛博空间里的身份建构

    (一)抗争

    (二)固化

    (三)延伸

   三 结论:自我的重建

 Ⅴ 转型篇

  B.15 党报“卖萌”:中国主流媒体的新动向

   一 《人民日报》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呈现

    (一)主流媒体报道的新趋向:“卖萌”

    (二)主流媒体报道新特点:文风在变

    (三)党媒“卖萌”为何?

   二 众媒时代社会主流话语转型的深层原因

    (一)众媒时代社会的变迁

    (二)众媒时代技术的变迁

    (三)众媒时代政策的变迁

   三 党媒的“买萌”

    (一)网络新生代的重要性

    (二)网络新生代的话语呈现路径与方式

   四 党报“卖萌”要注意的问题

    (一)把握好萌与俗的界限

    (二)积极传递价值导向

    (三)坚守社会责任

  B.16 互联网背景下新闻生产的变革与创新

   一 我国新闻生产面临困境的原因探析

   二 他山之石:美国新闻生产的创新实例

    (一)报纸的网络运营:《郝芬顿邮报》

     1.新闻内容生产:提高原创质量,加大内容聚合力度

     2.新闻内容传播: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文本与读者勾连

     3.新闻传播渠道:利用多种渠道进行新闻的传播与品牌的塑造

    (二)基于分享思维运营的新闻网站:BuzzFeed

     1.基于社交分享目的而进行新闻内容的生产

     2.基于分享而创作的“无广告”品牌内容

   三 我国新闻生产创新与变革的展望与对策

    (一)微观:终端+体验

    (二)中观:全媒体+市场驱动

    (三)宏观:国家导向+政府支持

   四 结语

  B.17 媒体融合时代我国数字教育出版的发展趋势及问题

   一 我国数字教育出版的发展概况及社会环境

    (一)近几年数字教育出版的繁荣发展

    (二)数字教育出版的发展环境及相关政策

     1.数字教育出版的社会驱动力量

     2.数字教育出版的相关政策支持

     3.新技术及经营理念成为数字教育的重要支撑

   二 数字教育出版的一些典型案例分析

    (一)人教社和高教社的数字化转型

    (二)凤凰传媒的在线教育

   三 一起作业网

   四 数字教育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一)优质资源整合及行业协作不充分

    (二)数字教育出版的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之中

    (三)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四)版权保护严重不足

  B.18 浙报集团资本驱动型转型战略分析

   一 运作内容新媒体,利用品牌优势打造服务平台

    (一)统筹运作新媒体

    (二)依托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建立智慧服务平台

   二 通过增量改革实现深度多元化

    (一)依托电子竞技,重点发展数字娱乐平台

     1.电子竞技在全球范围内增长势头强劲,全产业链初具雏形

     2.浙报集团数字娱乐业务主要布局电子竞技,以赛事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3.数字娱乐业务的拓展稳定了集团业绩,带来了用户,为进一步转型打下基础

    (二)投资大数据业务,捕捉下一轮增长点

     1.大数据产业受到国家政策支持,进入高速发展期

     2.浙报集团整合前期资源,大举进军大数据产业

     3.大数据业务对集团业务形成全面支撑和促进

   三 资本平台是其他三个平台得以打造的前提

    (一)上市公司通过融资、并购进入新的领域

    (二)多层次投资基金平台挖掘潜在机会,培育新动能

   四 对浙报转型战略的思考

    (一)从经营数据上看,浙报的转型是成功的

    (二)通过深度多元化孕育利润增长点,摆脱对报业的依赖

    (三)产业投资平台给集团转型提供动力和机遇

    (四)资本驱动型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B.19 关于非公资本进入我国传媒领域的思考

   一 非公资本进入传媒领域的方式与路径

    (一)上市融资

    (二)成立基金

    (三)合作经营

    (四)外围渗透

   二 非公资本进入我国传媒领域的主要特点

    (一)从非公资本介入传媒领域的范围看,已全面覆盖报刊、广电、出版、新媒体、电影等传媒领域

    (二)从非公资本进入的业务领域看,尽量避开政策风险,寻求经济回报

    (三)从非公资本进入传媒的效果看,市场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不可小觑

    (四)从对新闻出版的控制权看,非公资本一直处于非主体地位

   三 国外相关经验启示

    (一)总体呈现传媒资本的多元化运营

    (二)成熟的市场机制奠定了传媒资本活跃的基础

    (三)一些国家对外资进入传媒领域提出明确限制

    (四)无所不在的主流文化保护主义

   四 关于非公资本进入传媒领域的管理建议

    (一)对国有传媒的主流地位应予以坚决支持

    (二)目前,依然需要延续限制非公资本通过投资获取对传媒核心领域的主导权的政策

    (三)应确保由媒体控制资本,而非资本控制媒体

    (四)对具有“渠道霸权”的非公资本予以特殊监督与管理,为传统主流媒体转型创造环境

 Ⅵ 国际借鉴篇

  B.20 美国新闻业的死与生(2016~2017年)

   一 传统报业持续大衰退

   二 有线电视昂贵但非常重要

   三 传统媒体数字内容复兴

   四 新媒体与融合媒体亮点频发

   五 硅谷力量重塑新闻业

   六 大选效应与打击假新闻的议程方针

  B.21 《纽约时报》数字化转型策略分析

   一 数字优先战略

   二 延续品牌价值

   三 生产最优质的新闻产品

   四 不怕试错的新闻实验室精神

   五 《纽约时报》转型实践的启示

    (一)《纽约时报》的战略调整属于反应式的被动调整,保守想法使其落后于竞争对手

    (二)《纽约时报》百年延续的品牌价值是其转型的重要保障,为其留住了忠诚用户

    (三)拥抱数字时代的新闻价值观助力《纽约时报》继续生产最优质的数字新闻产品

    (四)不怕试错的新闻实验室精神帮助《纽约时报》承担起数字化转型急先锋的角色

  B.22 政府、媒介、市场与社会的共舞:印度国际传播的互惠发展之路

   一 从对外封闭到开放融合:国家传播政策与文化外交的进路

   二 面向全球阅听人:媒介与市场的合力拓展

   三 从地理空间的流动到网络空间的互动:社会层面的参与

   四 结语

 主要编撰者简介

2017年中国互联网建设成就斐然,成为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力量,迈上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建设的新征程。网络生态治理与建设能力总体处于较高水平,治理理论日趋深化,治理实践常态化、精细化,多元协同治理机制运行良好。《上海传媒发展报告(2018)》以“网络生态治理与建设”为主题,分析网络生态构成及影响因素,追踪网络生态治理中的热点、焦点现象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治理与建设的理论与路径。互联网生态治理是不断探索、反复实践、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多元化、复杂性、整体性、动态性是常态。我们要在“网络发展观”、“网络人民观”的指导下,通过制度设计、技术治理、行业规范、文化建设、价值认同等协同创新发展,完善网络生态的治理与建设体系,维护网络生态平衡,提升全球网络话语权、网络竞争力。

安宝洋、翁建定:《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的伦理缺失及应对策略》,《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第12期。

龚群:《社会伦理十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江传月:《论当代中国大陆家庭伦理观》,《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蒋艳艳:《当代网络伦理研究的中西对比》,《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年第6期。

罗德尼·本森:《比较语境中的场域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范式》,《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

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2015年。

杨雅、张佰明:《基于热点事件的伦理舆情特征分析》,《青年记者》2017年第4期。

张佰明、杨雅、李彪:《中国社会伦理舆情场域空间素描(2010~2014)》,《新闻大学》2017年第11期。

朱晶:《门户网站科技频道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张伟:《网易科技频道内容建设推动流量突破增长》,《国际商报》2008年7月31日(007)。

李媛:《新浪网科技频道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毕园:《我国科技新闻易读性与受众态度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邢少花:《当前中国社会文化“泛娱乐化”现象评析》,天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李刚:《人文关怀研究的新探索》,《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朱凤玖:《从媒体泛娱乐化现象探讨媒体核心价值观》,《声屏世界》2014年第10期。

向妍:《从北京奥运会报道看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青年记者》2008年第33期。

潘述一:《基于人文关怀的科技新闻报道研究》,《中国传媒科技》2014年第8期。

刘毅:《平民化视角人文性关怀——从央视“神六”直播看媒体对科技新闻的报道》,《中国电视》2006年第2期。

余若瑶、孙志军:《人文关怀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探析》,《智能城市》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