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74

中国城市交通绿色发展报告(2019)图书

Annual Report on Green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 Transportation (2019)

SSAPID:101-7256-0927-90
ISBN:978-7-5201-6250-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系统分析中国城市交通绿色发展现状、趋势及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交通绿色发展指数,从功能、经济、社会、环境、治理等视角对中国38个主要城市的交通绿色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区域比较分析。同时,探讨了城市交通绿色发展与共享交通、智慧交通、和谐交通、综合交通等的内在联系。本书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城市交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为提升城市交通发展质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交通蓝皮书
编 辑:冯咏梅;王春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5 交通运输经济

白雁、魏庆朝、邱青云:《基于绿色交通的城市交通发展探讨》,《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北京4年来投资4.7亿元疏堵 未来将严控机动车保有量》,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12-03/7654304.shtml。

《电动、智能化共享出行方式将提高民众出行效率》,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9-01/12/c_1123981684.htm。

丁金学、梁月林:《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综合运输》2013年第9期。

付丽、杨顺顺、赵越、陈鸿汉:《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策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S1期。

龚迪嘉:《中型城市的低成本绿色交通发展战略——以浙江省为例》,《交通企业管理》2013年第12期。

郭继孚、刘莹、余柳:《对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认识》,《城市交通》2011年第2期。

郭卫东、吕科、梁青槐:《城市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黄玖菊、李永玲:《我国绿色交通研究综述》,《福建建筑》2012年第9期。

黄卫:《中国城市发展的优先计划——可持续交通》,《城市交通》2005年第1期。

蒋育红、过秀成:《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7期。

乐晓辉、林雄斌、杨家文:《我国城市小汽车牌照限制政策的社会效益评估》,《国际城市规划》2018年第1期。

《(两会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lh/2018-03/11/c_1122521235.htm。

刘冬飞:《“绿色交通”: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理念》,《现代城市研究》2003年第1期。

刘建朝、程浩岩、宋顺锋:《城市规模、土地利用与交通承载力》,《城市发展研究》2016年第7期。

刘治彦、岳晓燕、赵睿:《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成因与治理对策》,《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11期。

陆化普:《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途径》,《城市交通》2009年第6期。

陆化普、余卫平:《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孟菲、彭卓见、彼得·卡尔索普:《绿色智慧城市|TOD:建立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的高效联系》,澎湃新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55977。

《2017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高德地图网站,http://report.amap.com/share.do?id=8a38bb8660f9109101610835e79701bf。

《2017年上海绿色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出炉!重点推进这七大行动》,上海交通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I3gyV54jwBuy_JBEtddX6A。

漆春华:《民航与高铁的技术经济特征的比较分析》,《空运商务》2012年第23期。

翁亮:《我国新都市主义实践探索》,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019新一线城市官方名单出炉:你的城市排第几?(附337个城市排名)》,第一财经,https://www.yicai.com/news/100200192.html。

杨华:《城市自行车交通定位和规划研究》,《河南科技》2013年第21期。

杨新苗、王亚华、田中兴:《中国特色绿色交通城市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8年第5期。

张钟允、李春利:《交通拥堵治理及拥堵费制度的机理分析与探究》,《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第9期。

郑涛、陈畅:《改进型绿色交通生态足迹分析——以北京市为例》,《生态经济》2016年第3期。

中国牌照网,http://www.paizhao.com.cn/。

周晓勤:《PPP模式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222812925_828724。

Banister,D.Crist,P.,Perkins,S.,Land Transport and How to Unlock Investment in Support of “Green Growth”,OECD Green Growth Papers,2015,https://www.oecd-ilibrary.org/content/paper/5js65xnk52kc-en.

Bradshaw,C.,The Green Transportation Hierarchy:A Guide for Personal and Public Decision-Making Greenprint,Ottawa,1992.

Giuliaono G.,Naravan D.,“Another Look at Travel Patterns and Urban Form:The US and Great Britain,” Urban Studies,2003,40(11).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Mayor’s Transport Strategy Draft for Public Consultation,” https://www.london.gov.uk/.

Jiang Yang,Xie Jianhua,“Create World Class Streets: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York City Street Design Manual,” Ide-al Space,2013,(59).

Schaeffer K.H.,Sclar E.,Access for All:Transportation and Urban Growth(Baltimore,Md:Penguin,1975).

Stas,D.,Lenort,R.,Wicher,P.,Holman,D.,“Green Transport Balanced Scorecard Model with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Support,” Sustainability,2015,7(11).

Sugar,Lorraine,Christopher Kennedy,Edward Leman,“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Chinese Cities,”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12,16 (4).

Zahedi,S.,“Green Transportation a More Eco-efficient Opt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Development Sciences,2012,3(7).

李志:《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效益评价》,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陆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效益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马超群、王玉萍、陈宽民:《城市轨道交通效益的产生与作用机理分析》,《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年第7期。

荣朝和:《推进综合交通规划的方法创新》,《综合运输》2010年第1期,第10~14页。

孙钰、王坤岩、姚晓东:《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评价》,《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第5期。

王珍珍:《城市绿色交通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张宇:《城市绿色交通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研究》,贵州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张喆:《特大城市绿色交通的评价及对策研究——以天津市为例》,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张子佳:《中小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史玲:《我国绿色交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唐任伍、唐天伟、李林、刘文宇:《2016年中国地方政府管理效能排行榜》,《管理观察》2017年第1期。

王磊、钟杨:《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态度、行为类别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34个城市的调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杨冉冉:《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驱动机理与政策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

钟杨:《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态度蓝皮书(2018)》,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陈方、吉选、戢晓峰、李杰梅:《城市交通中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及其对策》,《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对银川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银川日报》2016年3月21日第4版。

李伟:《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与实践》,知识出版社,2009。

刘澜、卢维科、尹俊淞:《城市交通拥挤对策新解》,《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4年第4期。

陆化普:《城市交通拥堵机理分析与对策体系》,《综合运输》2014年第3期。

秦茜、袁振洲、田钧方:《绿色交通理念下的慢行系统规划方法研究》,《规划师》2012年第S2期。

杨新苗、王亚华、田中兴:《中国特色绿色交通城市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8年第5期。

《2018年Q2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243282628_204078。

《高德地图:2019年Q2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附下载)》,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网,http://www.199it.com/archives/911853.html。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城市规划与交通网,http://www.cityup.org/case/general/20090304/45850.shtml。

李锋莉:《拉萨市共享单车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西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平均每8位南昌人拥有1辆汽车》,《江西晨报》2013年5月3日第A10版。

李晓霞:《济南市交通拥堵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

冯也苏:《共享交通对城市交通发展的作用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第6期。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国家信息中心网站,http://www.sic.gov.cn/News/557/9904.htm。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在京发布》,国家信息中心网站,http://www.sic.gov.cn/News/87/8891.htm。

吕晓菲:《共享汽车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与共享单车对比论证》,《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第19期。

《2018-2023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网站,https://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458/190219-96fe 3011.html。

乔英俊、纪雪洪:《发展共享汽车推动汽车强国建设》,《中国工程科学》2018年第1期。

晏炜雯:《摩拜共享单车盈利途径案例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杨宝路、冯相昭:《我国共享交通的现状、问题分析与发展建议》,《环境保护》2017年第24期。

《2016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网经社,http://www.100ec.cn/zt/gxjjbg/。

艾小燕:《武汉市智慧交通管理中的大数据应用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陈轶嵩、赵俊玮、刘永涛:《面向未来智慧城市的汽车共享出行发展战略》,《中国工程科学》2019年第3期。

陈美:《大数据在公共交通中的应用》,《图书与情报》2012年第6期。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发布“互联网+”便捷交通实施方案》,《电子政务》2016年第8期。

黄力彬:《国内外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综述》,《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年第5期。

《降堵提效成果显著,海信创造“银川模式”受瞩目!》,海信网络科技,https://www.hisense-transtech.com.cn/news_center_971.html。

姜桂艳、郭海锋、吴超腾:《基于感应线圈数据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方法》,《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第S1期。

刘钢、郭晗:《基于Ad Hoc网络的智能交通模型研究》,《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李桦楠、贾元华、周杨:《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客运交通需求研究进展与展望》,《经济问题探索》2018年第9期。

李霞、邵春福、贾洪飞:《土地利用与居民出行生成模型及其参数标定》,《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第6期。

李美玲、牟振华、崔东旭、张筱:《基于势能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客流需求预测模型》,《公路》2017年第5期。

皮晓亮、王正、韩皓、孙亚:《基于环形线圈检测器采集信息的交通状态分类方法应用研究》,《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第4期。

任其亮、谢小淞:《基于遗传动态模糊聚类的道路交通状态判定方法》,《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7年第3期。

屈俊杰:《现代通信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和发展》,《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第11期。

《创新智慧停车场管理 打造交通事故预防源头阵地》,搜狐网,http://www.sohu.com/a/330170762_468661。

邵留斌:《论道路交通安全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人民交通》2018年第1期。

吴紫恒:《基于数据挖掘的驾驶行为与道路拥堵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8。

徐超忠:《基于移动大数据的城市交通拥堵对策研究》,《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许宪春、任雪、常子豪:《大数据与绿色发展》,《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第4期。

殷俊杰:《城市快速路交通状态识别与预测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于丽娜:《大数据在城市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以北京市为例》,《中国商论》2017第27期。

周正:《高速公路网络通信技术及其实现方法》,《河南科技》2010年第5期。

张道明、杨海宽:《互联网+交通:廊坊智慧交通建设路径研究》,《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张茅:《应用大数据开展智慧交通的实现路径研究》,《智能城市》2018年第8期。

黄艳国、罗云鹏:《基于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城市道路状态判别方法》,《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年第9期。

B.Krause,C.von Altrock,M.Pozybill,“Intelligent Highway by Fuzzy Logic:Congestion Detection and Traffic Control on Multi-lane Roads with Variable Road Signs,” Proceedings of IEEE 5th International Fuzzy Systems,1996.

马帅、丁立民、张恬亚、王明敏:《基于和谐理念的交通安全评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2期。

罗国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交通》,《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

刘晓光、李雪梅:《论和谐社会之和谐交通》,《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年第2期。

黄鸣:《关于发展“和谐交通”的探讨》,《科技资讯》2006年第4期。

杜迈驰:《和谐交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唐秋生、赵沙沙:《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和谐交通体系》,《北方交通》2013年第8期。

齐仝忠:《浅谈公路绿化在交通环境中的作用》,《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第22期。

丁汀:《城市和谐交通的系统构成及生成机理——以北京和谐交通体系的分析为例》,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郭卫东、吕科、梁青槐:《城市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曹琳、王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高铁新城空间发展研究——以宜兴高铁新城为例》,《小城镇建设》2016年第8期。

陈田星、顾叶华、管峰、顾腾飞:《连云港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交通企业管理》2019年第4期。

何玉宏:《城市交通发展的绿色转向》,《中州学刊》2018年第7期。

何玉宏:《城市绿色交通论》,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李炯:《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中小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研究》,石家庄铁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黎晴、李潭峰:《绿色交通内涵解析与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实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2010。

李云辉:《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模式研究——以深圳为例》,《交通世界》2016年第22期。

罗田:《城市交通理念绿色转向研究初探》,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潘海啸:《中国城市绿色交通——改善交通拥挤的根本性策略》,《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第1期。

荣朝和:《推进综合交通规划的方法创新》,《综合运输》2010年第1期。

魏敏:《中国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关系研究》,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闫见英:《绿色交通理念下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浙江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王彩霞、杨洁:《基于经验对洪泽高铁新城规划的问题探究》,《住宅与房地产》2017年第27期。

王魏:《川南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赵娜:《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石家庄交通体系研究》,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沈添财:《绿色交通与空气质量的改善》,《城市交通》2001年第2期。

张学孔:《都市公共交通与快速公交发展政策(提纲)》,《中国巴士快速交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2003。

唐攀:《基于绿色理念的城市交通系统评价》,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刘龙胜、杜建华、张道海:《轨道上的世界:东京都市圈城市和交通研究》,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荣朝和:《铁路/轨道交通在新型城镇化及大都市时空形态优化中的作用》,《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荣朝和:《重视大都市区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荣朝和、闫星祎:《东京大都市区轨道通勤体系的演进与功能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第7期。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Going Green-How Cities Are Leading the Next Economy,A Global Survey and Case Studies of Cities Building the Green Economy(The 3GF Copenhagen Edition,2012).

曹仲明、顾保南:《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结构的优化及其影响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研究》1999年第1期。

陈旭梅、李凤军、马林涛:《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城市规划》2001年第10期。

陈元朵、徐建闽、郭京波:《基于“重要度-交通区位”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时序确定方法研究》,《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第3期。

陈婉、陈宽民、王兵:《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序影响因素分析》,《西部交通科技》2015年第8期。

陈群、谢磊、董建军:《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时序决策系统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年第10期。

成华、贺方会、李俊芳:《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时序的确定方法》,《城市交通》2010年第3期。

高咏玲:《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机理论与方法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郭延永、刘攀、吴瑶:《基于累计前景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序》,《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3年第4期。

黄睿、梁青槐:《基于节点重要度理论的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时序》,《都市快轨交通》2012年第3期。

焦朋朋、陆化普、王建伟:《基于交通效率的城市道路网络优化》,《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刘贤腾:《东京轨道交通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9年第2期。

罗中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建设时序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潘海啸、任春洋:《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空间耦合关系——以上海市为例》,《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4期。

荣朝和:《如何科学统计高速铁路的载客水平与运营效率》,《综合运输》2010年第9期。

盛来芳:《基于时空视角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耦合发展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吴文化:《中国交通运输效率评价体系研究分析》,《综合运输》2001年第2期。

王玉萍、陈宽民、马超群:《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形态协调性的量化分析》,《铁道工程学报》2008年第11期。

吴昊、程楠:《对交通基本网的认识》,《科技和产业》2015年第1期。

杨婧、姜基建:《城市交通运输效率评价》,《城市公共交通》2012年第8期。

张国强:《城市道路网运输效率的理论研究》,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10/09/content_5328817.htm。

〔美〕马克·莱文森:《集装箱改变世界》,姜文波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李学谦:《天津港汽运煤停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港口》2019年第3期。

《天津港一体化发展研究(第一期)》,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2019。

朱兴航、王立强:《基于“全流程”的天津港集装箱铁路集疏运优势运距研究》,《铁道货运》2019年第4期。

段海龙、冯立昇、姜红军:《京绥铁路在内蒙古地区的修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何云玲、刘晓芳、张林艳、田娥:《滇越铁路与云南近代主要城镇人口的变化》,《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第3期。

姜振寰、郑世先、陈朴:《中东铁路的缘起与沿革》,《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刘丽华:《中东铁路文化线路的遗产化及要素系统构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李春霞、彭兆荣:《从滇越铁路看遗产的“遗产化”》,《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沈悦:《东省铁路研究(1897-1913)》,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佟玉权:《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分布现状及其完整性保护》,《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4期。

唐岳兴、邵龙、曹弯:《遗产廊道城镇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以中东铁路滨绥线为例》,《规划师》2016年第2期。

于春英:《中东铁路与近代牡丹江地区城镇的兴起》,《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1期。

杨玲:《中国铁路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1年第3期。

朱强、李雄:《京张铁路北京城区段的百年回顾与反思》,《北京规划建设》2017年第4期。

胡燕、张勃:《铁路遗产的改造原则和设计方法》,《工业建筑》2015年第5期。

Biddle,G.,The Railway Heritage of Britain:150years of Railway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Joseph Press,1983).

Peter Bruman,Michael Stratton,Conserving the Railway Heritage(Routledge Press,2013).

简 介:本书旨在系统分析中国交通强国建设发展现状、趋势并做出展望。书中概述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的背景和战略意义,总结了中国交通运输业在基础设施、技术、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成果;在构建中国交通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中国交通强国指数测度研究、分类指数研究、区域比较研究以及群众满意度研究;从基础设施、技术、管理和服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