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3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研究 图书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iciency

SSAPID:101-7219-0261-82
ISBN:978-7-5201-2140-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总量-要素-结构”视角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概念,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理论体系。通过区域经济总量效率、区域经济要素效率、区域经济结构效率等方面,系统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时间演化、空间格局及存在的问题,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路径。最后构建基于“效率-结构-功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框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李汝资
编 辑:王楠楠;刘晶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后记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一)区域经济宏观背景

     1.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

     2.中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3.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

     4.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及经济空间结构优化

    (二)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模式面临挑战

     2.经济效率缺失问题

     3.区域不平衡发展问题

     4.传统“效率与公平”论争的局限性

   二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路线

   一 研究目标

    (一)从“区域”视角认识经济效率问题

    (二)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基础理论框架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实证研究

    (四)构建基于“效率-结构-功能”视角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基本方法

     1.文献综述法

     2.定量分析方法

     3.空间分析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辨析与文献述评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一 效率

   二 经济效率

   三 全要素生产率

   四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

    (一)区域

    (二)区域经济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效率

    (四)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经济意义

     1.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是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是劳动地域分工的产物

     3.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是区域间要素流动的动力

     4.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周期

  第二节 相关研究述评

   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效率研究

    (一)古典经济增长

    (二)哈罗德-多马模型

    (三)新古典经济增长

    (四)内生经济增长

   二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总体评价

    (一)东亚经济增长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争论

    (二)中国经济增长效率

     1.总体经济增长效率

     2.部门经济增长效率

     3.经济增长效率的地区差异与格局

   三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四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特征及其演变机制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特征

   一 综合性

   二 社会性

   三 区域性

   四 阶段性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的作用机制

   一 微观作用机制

    (一)技术

    (二)资本

    (三)劳动力

   二 宏观作用机制

    (一)资源禀赋

    (二)区位条件

    (三)产业结构

    (四)城市化

    (五)经济开放度

    (六)制度环境

    (七)产权安排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时间演变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测度模型

   一 区域经济总量效率模型

   二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

  第二节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一 研究范围

   二 研究时段

   三 数据处理

    (一)资本存量估算

     1.当年投资额

     2.投资价格指数构造

     3.折旧率

     4.基期资本存量

    (二)劳动力投入

    (三)产出

    (四)缺失数据的补充

  第三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特征

   一 区域经济总量效率演变特征

    (一)单位面积产出效率

    (二)人均产出效率

   二 区域经济要素效率演变特征

    (一)全要素生产率(TFP)演变

     1.改革释放期(“六五”时期,1978~1985年)

     2.震荡调整期(“七五”时期,1986~1990年)

     3.平稳增长期(“八五”“九五”“十五”时期,1991~2005年)

     4.结构调整期(“十一五”“十二五”时期,2006~2012年)

    (二)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演变

     1.“六五”“七五”时期(1978~1990年)

     2.“八五”时期(1991~1995年)

     3.“九五”“十五”时期(1996~2005年)

     4.“十一五”“十二五”时期(2006~2012年)

    (三)规模效率演变

     1.“六五”“七五”时期(1978~1990年)

     2.“八五”时期(1991~1995年)

     3.“九五”时期(1996~2000年)

     4.“十五”时期(2001~2005年)

     5.“十一五”“十二五”时期(2006~2012年)

   三 区域经济结构效率演变特征

    (一)三次产业结构及单要素产出效率演变特征

    (二)三次产业经济效率演变特征

     1.第一产业经济效率演变分析

     2.第二产业经济效率演变分析

     3.第三产业经济效率演变分析

    (三)经济结构变动效率演变特征

     1.改革释放期(1978~1985年)

     2.震荡调整期(1986~1990年)

     3.徘徊增长期(1991~2006年)

     4.结构调整期(2007~2012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空间差异与格局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一 DEA模型

   二 研究变量选择

  第二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

   一 区域经济差异描述

   二 区域经济总量效率差异

    (一)单位面积产出效率差异

    (二)人均产出效率差异

   三 区域经济要素效率差异

   四 区域经济结构效率差异

    (一)第一产业经济效率省际差异

    (二)第二产业经济效率省际差异

    (三)第三产业经济效率省际差异

    (四)经济结构变动效率省际差异

  第三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格局

   一 空间关联模型

    (一)全局空间自相关

    (二)局部空间自相关:Moran'I散点图

   二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溢出关联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总量效率的空间关联

    (二)中国区域经济要素效率的空间关联

    (三)中国区域经济结构效率的空间关联

   三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关联格局

    (一)中国区域经济总量效率的Moran'I散点图

    (二)中国区域经济要素效率的Moran'I散点图

    (三)中国区域经济结构效率的Moran'I散点图

  第四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类型划分

   一 划分方法

   二 划分依据

   三 结果分析

    (一)主要类型

    (二)类型特征

   四 存在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及其路径选择

  第一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成因

   一 要素投入模式反思

    (一)要素驱动下技术进步不显著

    (二)政府主导下资源配置效率问题

    (三)研究与开发投入相对不足

   二 结构发展模式反思

    (一)经济结构失衡

    (二)三次产业贡献率低

    (三)三次产业经济效率偏差

   三 空间发展模式反思

    (一)空间结构失衡

    (二)空间政策反思

   四 制度模式反思

    (一)改革红利逐步消减

    (二)制度环境有待完善

    (三)经济开放水平偏低

  第二节 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路径

   一 注重要素效率、结构效率提升

   二 发挥中西部的城市群集聚作用

   三 调整空间政策方向:由区域倾斜向产业倾斜

   四 生产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第三节 基于“效率-结构-功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

   二 基于“效率-结构-功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

   三 基于“效率-结构-功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思路

    (一)基本原则

    (二)基本思路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 主要研究结论

   (一)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具有总量、要素、结构内涵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呈现阶段性演变特征,不同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表现出阶段性差异

   (三)中国三次产业经济效率失衡问题突出

   (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空间差异明显,不同效率类型空间差异呈现不同特征

   (五)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关联格局

   (六)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的合理性与问题共存

  二 主要创新点

   (一)丰富了经济效率的内涵

   (二)拓展了资本存量估算的范畴

   (三)提出了基于“效率-结构-功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三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视角有待进一步扩展

   (二)研究尺度有待进一步细化

   (三)对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关注不足

 摘要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实现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平稳过渡,内涵式增长的新时代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长期复杂过程,经济总量增长是基础,经济要素高效利用是保证,经济结构转换则是过程的本质,其核心是实现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本书从“总量-要素-结构”视角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概念,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理论体系。通过区域经济总量效率、区域经济要素效率、区域经济结构效率等方面,系统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时间演化、空间格局及存在的问题,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路径。最后构建基于“效率-结构-功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本书可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白光润:《应用区位论》,科学出版社,2009,第25~26页。

[2]毕泗锋:《经济效率理论研究述评》,《经济评论》2008年第6期,第133~138页。

[3]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第62~68页。

[4]曹玉书、楼东玮:《资源错配、结构变迁与中国经济转型》,《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0期,第5~18页。

[5]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第75~86页。

[6]车维汉、杨荣:《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基于国际比较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10年第3期,第113~123页。

[7]陈传康:《区域概念及其研究途径》,《中原地理研究》1986年第1期,第10~14页。

[8]陈栋生:《论区域协调发展》,《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4期,第2~6页。

[9]陈清泰:《国有企业“再改革”八论》,《市场观察》2014年第7期,第13~16页。

[10]陈清泰:《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几个问题》,《中国软科学》2014年第1期,第24~28页。

[11]陈诗一:《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3期,第735~776页。

[12]陈淑清:《城市化: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之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第5期,第20~23页。

[13]陈卫平:《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1990-2003年》,《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1期,第18~23页。

[14]陈岩:《对克鲁格曼“东亚奇迹”虚幻的挑战》,《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1期,第37~41页。

[15]陈宗胜、黎德福:《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第16~27页。

[16]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第17~31页。

[17]单豪杰、师博:《中国工业部门的资本回报率:1978-2006》,《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第1~9页。

[18]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2008。

[19]《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http://civ.ce.cn/zt/sjgc/yaowen1/200705/11/t20070511_11323670.shtml,2007年5月11日。

[20]丁四保:《中国的地方经济:制度特征与发展不平衡》,《经济地理》2007年第1期,第1~4页。

[21]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2]樊杰:《解析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探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年第3期,第194~201页。

[23]范巧:《永续盘存法细节设定与中国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9年》,《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第3期,第42~50页。

[24]方创琳、关兴良:《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地理学报》2011年第8期,第1011~1022页。

[25]方福前、张艳丽:《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9期,第5~12页。

[26]封志明、张丹、杨艳昭:《中国分县地形起伏度及其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146~151页。

[27]傅伯杰:《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格局与过程耦合》,《地理学报》2014年第8期,第1052~1059页。

[28]傅东平:《中国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9]傅晓霞、吴利学:《全要素生产率在中国地区差异中的贡献:兼与彭国华和李静等商榷》,《世界经济》2006年第9期,第12~22页。

[30]傅勇、白龙:《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1978-2006年)》,《金融研究》2009年第7期,第38~51页。

[31]郜若素、蔡昉、宋立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新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2]宫俊涛、孙林岩、李刚:《中国制造业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第97~109页。

[33]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第117~125页。

[34]郭克莎:《1979—1988年经济增长的因素及效应分析》,《经济研究》1990年第10期,第11~19页。

[35]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第51~60页。

[36]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世界经济》2005年第5期,第18~27页。

[37]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铸辉煌,经济发展谱新篇——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人民日报》2013年11月6日,第10版。

[38]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9]何枫、陈荣、何林:《中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经济学家》2003年第5期,第29~35页。

[40]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与城市化》,《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第8~17页。

[41]贺菊煌:《中国资产的估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第8期,第24~27页。

[42]胡鞍钢、郑京海:《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为何明显下降》,《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3月26日。

[43]胡朝霞:《FDI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随机前沿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115~122页。

[44]胡代光、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5]胡雷芳:《五种常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及其比较》,《浙江统计》2007年第4期,第11~13页。

[46]胡求光、李洪英:《R&D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机制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基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SFA经验分析》,《经济地理》2011年第1期,第26~31页。

[47]胡永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首要作用》,《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第31~39页。

[48]黄永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2期,第377~396页。

[49]金相郁:《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与决定因素:1996-2003》,《经济评论》2007年第5期,第107~112页。

[50]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刘波译,中信出版社,2012。

[51]孔庆洋、余妙志:《中国各地区工业资本存量的估算》,《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4期,第6~10页。

[52]孔翔、Rorbert E.M.、万广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决定因素:1990—1994》,《经济研究》1999年第7期,第40~48页。

[53]赖明勇、王文妮:《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方式——基于1952—2006年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求索》2009年第11期,第52~54页。

[54]雷辉、张娟:《中国资本存量的重估及比较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第7期,第16~21页。

[55]李宾:《中国资本存量估算的比较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12期,第21~36页。

[56]李宾、曾志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第3~15页。

[57]李戴克:《苹果的利益链》,http://finance.sina.com.cn,2012年10月22日。

[58]李谷成:《人力资本与中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DEA视角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09年第8期,第115~128页。

[59]李国平、王志宝:《中国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态势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148~157页。

[60]李国璋、周彩云、江金荣:《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其对地区差距的贡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5期,第49~61页。

[61]李京文、李军:《中美生产率比较》,《经济研究》1993年第4期,第67~71页。

[62]李京文、郑玉歆:《改革与中国生产率的国际研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第10期,第72~75页。

[63]李仁君:《中国三次产业的资本存量测算》,《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47~52页。

[64]李汝资、王文刚、宋玉祥:《东北地区经济差异演变与空间格局》,《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第4期,第28~32页。

[65]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地理学报》2001年第2期,第136~145页。

[66]李小平、朱钟棣:《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管理世界》2005年第4期,第56~64页。

[67]李亚平、张济建:《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基于江苏数据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7期,第83~85页。

[68]李雨停、丁四保、王荣成:《地理成本与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5期,第82~87页。

[69]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第33~42页。

[70]梁炜、任保平:《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评价及现阶段的特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第3~18页。

[71]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4期,第989~1004页。

[72]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第4~20页。

[73]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第4~12页。

[74]林毅夫、姚洋:《中国奇迹: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5]刘秉镰、李清彬:《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1990-2006——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第139~152页。

[76]刘秉镰、武鹏、刘玉海:《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3期,第54~64页。

[77]刘刚:《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涌现”现象及其发展模式的形成和演化》,《经济学家》2011年第1期,第23~30页。

[78]刘建国:《城市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溢出效应:基于东北三省34个城市的分析》,《中国区域经济》2010年第5期,第31~45页。

[79]刘建国、李国平、张军涛等:《中国经济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地理学报》2012年第8期,第1069~1084页。

[80]刘清春、王铮:《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三次地理要素》,《地理研究》2009年第2期,第431~440页。

[81]刘世锦:《“新常态”下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求是》2014年第18期,第28~30页。

[82]刘树成:《论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第4~13页。

[83]刘舜佳:《国际贸易、FDI和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基于1952-2006年面板数据的DEA和协整检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第28~39页。

[84]刘伟:《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经济增长质量问题》,《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第42~45页。

[85]刘小玄:《中国转轨经济中的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产业绩效水平的决定因素》,《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第21~29页。

[86]鲁凤:《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87]陆大道:《关于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方针的若干问题》,《经济地理》2009年第1期,第2~7页。

[88]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8。

[89]路丽梅:《汉语辞海》(5),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第2268~2269页。

[90]吕冰洋、余丹林:《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第60~72页。

[91]马丹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

[92]毛其淋、盛斌:《对外经济开放、区域市场整合与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学》2012年第4期,第181~210页。

[93]聂辉华:《政企合谋与经济绩效:反思“中国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94]牛品一、陆玉麒、彭倩:《江苏省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分解的空间格局演变分析》,《经济地理》2012年第11期,第27~33页。

[95]欧向军、沈正平、朱传耿:《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空间分析》,《经济地理》2007年第1期,第79~83页。

[96]潘文卿、李子奈、刘强:《中国产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35个工业部门的经验研究》,《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第18~29页。

[97]彭国华:《中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与人力资本构成》,《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2期,第52~59页。

[98]彭文斌、刘友金:《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经济地理》2010年第4期,第574~578页。

[99]戚义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2/c_126175088_2.htm,2014年2月22日。

[100]秦宝庭、史清琪、陈警:《再谈对中国技术进步的评价》,《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9年第7期,第47~51页。

[101]全炯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2007年——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9期,第36~47页。

[102]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观察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2期,第80~85页。

[103]R.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黎樵译,商务印书馆,2011。

[104]沈坤荣:《综合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第67~72页。

[105]施振荣:《再造宏碁:开创、成长与挑战》,中信出版社,2005。

[106]石风光、李宗植:《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经济差距——基于中国省区数据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2期,第19~31页。

[107]史清琪、秦宝庭、陈警:《衡量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作用时需研究的几个问题》,《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4年第11期,第19~27页。

[108]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7),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第234~235页。

[109]斯坦利·L.布鲁、兰迪·R.格兰特:《经济思想史》,邸晓燕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0]宋亚君、高志刚、韩延玲等:《新疆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干旱区地理》2012年第3期,第503~508页。

[111]宋玉祥、丁四保:《空间政策:由区域倾斜到产业倾斜》,《经济地理》2010年第1期,第1~5页。

[112]宋铮、陈凯迹:《东亚奇迹:来自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世界经济文汇》1999年第2期,第9~11页。

[113]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14]孙琳琳、任若恩:《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世界经济》2005年第12期,第3~13页。

[115]孙琳琳、任若恩:《转轨时期中国行业层面资本积累的研究——资本存量和资本流量的测算》,《经济学》(季刊)2014年第3期,第837~862页。

[116]孙威、董冠鹏:《基于DEA模型的中国资源型城市效率及其变化》,《地理研究》2010年第12期,第2155~2165页。

[117]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及其政策含义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年第6期,第36~39页。

[118]覃成林、郑云峰、张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经济地理》2013年第1期,第9~14页。

[119]陶长琪、齐亚伟:《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及其成因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第19~32页。

[120]涂正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基于对1995—2004年28个省市大中型工业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第14~36页。

[121]托马斯·G.罗斯基:《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经济研究》1993年第6期,第38~40页。

[122]王大鹏、朱迎春:《中国三大区经济运行效率对比分析(1988—2009)——基于多层面时空耦合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和分解》,《财经研究》2010年第9期,第15~25页。

[123]王珏、宋文飞、韩先锋:《中国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1992-2007年省域空间面板数据》,《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8期,第24~35页。

[124]王文刚、李汝资、宋玉祥、王芳:《吉林省区域农地生产效率及其变动特征研究》,《地理科学》2012年第2期,第225~231页。

[125]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第3~15页。

[126]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第33~44页。

[127]王小鲁、樊纲等:《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28]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第55~66页。

[129]魏伯乐等:《私有化的局限》,上海世纪出版公司,2006。

[130]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131]魏后凯、邬晓霞:《“十二五”时期中国区域政策的基本框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12期,第30~47页。

[132]魏礼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人民出版社,2008,第4~5页。

[133]魏下海;《贸易开放、人力资本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的经验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第61~72页。

[134]魏学辉、白仲林:《中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Bayesian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年第4期,第585~594页。

[135]吴殿廷:《试论中国经济增长的南北差异》,《地理研究》2001年第2期,第239~246页。

[136]吴方卫:《中国农业资本存量的估计》,《农业技术经济》1999年第6期,第34~38页。

[137]吴玉鸣、李建霞:《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地理科学》2006年第4期,第385~391页。

[138]项俊波:《结构经济学——从结构视角看中国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39]谢长进:《西藏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路径》,《西藏发展论坛》2006年第3期,第40~44页。

[140]徐家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78—2006年》,《亚太经济》2007年第6期,第65~68页。

[141]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69~84页。

[142]徐建华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地理研究》2005年第1期,第57~68页。

[143]徐康宁:《只有中国道路,没有中国模式》,《环球时报》2011年第15期。

[144]徐现祥、周吉梅、舒元:《中国省区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估计》,《统计研究》2007年第5期,第6~13页。

[145]许和连、亓朋、祝树金:《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6年第12期,第3~10页。

[146]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47]许月卿、贾秀丽:《近2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定与评价》,《经济地理》2005年第5期,第601~628页。

[148]薛俊波、王铮:《中国17部门资本存量的核算研究》,《统计研究》2007年第7期,第49~54页。

[149]亚当·斯密:《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王亚南、郭大力译,商务印书馆,1972。

[150]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第55~65页。

[151]杨璟:《资源约束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52]杨青山、韩杰、丁四保:《世界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145~146页。

[153]杨向阳、徐翔:《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经济学家》2006年第3期,第68~76页。

[154]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55]杨勇:《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再测算》,《世界经济》2009年第10期,第46~55页。

[156]姚伟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效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第88~89页。

[157]姚伟峰、何枫、冯宗宪:《R&D对中国产业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1期,第38~40页。

[158]姚洋:《生产型政府》,《理论学刊》2011年第8期,第52~54页。

[159]叶德磊、邓金鹏:《中国三大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102~107页。

[160]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第13~20页。

[161]殷晓峰、李诚固、王颖:《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41~44页。

[162]余春祥:《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分析》,《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2期,第129~133页。

[163]余修斌、任若恩:《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及测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18~23页。

[164]原毅军、刘浩、白楠:《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的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1期,第159~167页。

[165]张光华、段文斌:《论国有经济效率的产权障碍》,《经济学家》1997年第2期,第25~30页。

[166]张浩然、衣保中:《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266个城市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经验研究》,《经济学家》2012年第2期,第61~67页。

[167]张辉、丁匡达:《美国产业结构、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1975-2011》,《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7期,第140~148页。

[168]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第2期,第17~24页。

[169]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第35~44页。

[170]张军、章元:《再论中国资本存量的估计方法》,《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第35~43页。

[171]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经济研究》1991年第4期,第8~17页。

[172]张力小、梁竞:《区域资源禀赋对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第8期,第1237~1247页。

[173]张仁华、胡建平、席酉民:《各种所有制经济效率的比较分析及其政策取向》,《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54~57页。

[174]张先锋、丁亚娟、王红:《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地理溢出效应的视角》,《经济地理》2010年第12期,第1955~1960页。

[175]张先治:《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兼与托马斯·G.罗斯基的商榷》,《财经问题研究》1994年第11期,第53~55页。

[176]张涌、赵文山、宋辉跃:《现代汉语辞海(下)》,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第1200~1201页。

[177]张宇:《FDI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基于DEA与协整分析的实证检验》,《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第14~19页。

[178]章祥荪、贵斌威:《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第111~122页。

[179]赵奉军、高波:《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顺周期特征与决定因素:1952—2007》,《经济经纬》2009年第2期,第25~29页。

[180]赵伟、马瑞永、何元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5年第7期,第37~42页。

[181]赵志耘、杨朝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解释:1979-2009年》,《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9期,第3~12页。

[182]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其增长的规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年第10期,第28~34页。

[183]郑玉歆:《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第12期,第58~66页。

[184]郑玉歆、罗斯基:《体制转换中的中国工业生产率》,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185]郑云:《对外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渠道研究——基于珠江三角洲的实证分析》,《经济问题》2009年第9期,第59~62页。

[18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187]周端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2期,第70~82页。

[188]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地理研究》2002年第6期,第781~790页。

[189]朱喜、史清华、盖庆恩:《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第86~98页。

[190]左冰、保继刚:《1992-2005年中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及省际差异》,《地理学报》2008年第4期,第417~427页。

[191]A.Young,“Gold into Base Metals: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0.

[192]A.Young,“Learning by Doing and the Dynamic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106(2):369-405.

[193]A.Young,“Lessons from the East Asian NICs:a Contrarian View”,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4,38(3):964-973.

[194]A.Young,“The Tyranny of Numbers:Confronting the Statistical Realities of the East Asian Growth Experience”,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3):641-680.

[195]Bhagwati,J.N.,The Miracle That Did Happen:Understanding East Asi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Keynote Speech Delivered at Cornell University on the Occasion of Conference,1996.

[196]Cass,D.,“Optimum Growth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Capital Accumulation”,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5:233-240.

[197]Chen,E.K.Y.,“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Debate: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Growth in East Asia”,Asia-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1997,11(1):18-38.

[198]Chow,G.C.,“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114):243-266.

[199]Coe,D.T.,“Helpman E.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5,39(5):859-887.

[200]Coelli,T.J.,“A Guide to DEAP Version2.1: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Computer)Program”,http://www.uq.edu.au/economics/cepawp.htm.

[201]Domar,Evsey,“Capital Expansion,Rate of Growth,and Employment”,Econometrica,1946,14(2):137-147.

[202]Farrell,M.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57,120(3):253-290.

[203]F?re,R.,Grosskopf,S.,Norris,M.et al.,“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s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1):66-83.

[204]Goodchild,M.F.,Spatial Autocorrelation,Norwich:GeoBooks,1986.

[205]Hall,R.E.,Jones,C.I.,“Why Do Some Countries Produce So Much More Output Than Others?”,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114(1):83-116.

[206]Harrod,Roy F.,“An Essay in Dynamic Theory”,The Economic Journal,1939,49(193):14-33.

[207]Hu,Zuliu and Mohsin S.Khan.,“Why is China Growing So Fast?”,IMF Staff Papers,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1997.

[208]Huang,Y.et al.,Enterprise Reform,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China's State Industry,Workshop: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98.

[209]Jaffe,A.B.,“The Importance of Spillovers in the Policy Mission of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Program”,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1998,23(2):11-19.

[210]Jefferson,G.H.,Rawski,T.G.,Zheng Y.,“Chinese Industrial Productivity:Trends,Measurement Issues,and Recent Development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6,23(2):146-180.

[211]Jefferson,G.H.,Rawski,T.G.,Zheng Y.,“Growth,Efficiency,and Convergence in China's State and Collective Industry”,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2:239-266.

[212]Keynes,J.M.,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Atlantic Publishers & Dist,2006.[Firstedition in 1936]

[213]Kim,J.I.,Lau L.J.,“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of the East Asian 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1994,8(3):235-271.

[214]Kong X.,Marks,R.E.,Wan,G.H.,“Technical Efficiency,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Early 1990s”,Asian Economic Journal,1999,13(3):267-282.

[215]Koopmans,T.C.,On the Concept of Optimal Economic Growth,Cowles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in Economics,Yale University,1963.

[216]Krugman P.,“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1994,73(6):62-78.

[217]K.T.Lau,J.C.Brada,“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Chinese Industrial Growth:A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China Economic Review,1990,1(2):113-124.

[218]Lardy,N.R.,Techn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A Tale of Two Sectors,1987.

[219]Liu Z.,Liu,G.S.,“The Efficiency Impact of the Chinese Industrial Reforms in the 1980'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6,23(3):237-255.

[220]Lucas,R.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tary Economics,1988,22(1):3-42.

[221]Malthus,T.R.,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The Lawbook Exchonge,Ltd.,1798.

[222]Marshall,A.,Principles of Economics,London,Macmillan,1920.

[223]Pareto,Vilfredo,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Translated by Ann S. Schwier,New York:A.M.Kelley,1971.

[224]Ramsey,F.P.,Foundations:Essays in Philosophy,Logic,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78.

[225]Ramsey,F.P.,“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Saving”,The Economic Journal,1928:543-559.

[226]Rawski,T.G.,Progress Without Privatization:The Reform of China's State Industries,World Bank,Policy Research Department,Transition and Macro Adjustment Division,1992.

[227]Romer,David,Advanced Macroeconomics,Boston:McGraw-Hill,2000.

[228]Romer,P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5):1002-1037.

[229]Samuelson P.A.,Nordhaus,W.D.,Economics,New York:McGraw-Hill,1992.

[230]Schumpeter,J.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231]Smith,Adam,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New York:G.P.Putnam's Sons,1877.[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776]

[232]Solow,R .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1):65-94.

[233]Solow,R.M.,“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9(3):312-320.

[234]Swan,T.W.,“Economic Growth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Econo-mic Record,1956,32(2):334-361.

[235]Tobler,W.A.,“Computer Movie Simulating Urban Growth in the Detroit Region”,Economic Geography,1970,46(2):234-240.

[236]World Bank,The East Asia Miracle:Economy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237]Wu Y.,“Productive Efficiency in Chinese Industry”,Asia-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1993,7(2):58-66.

[238]Yan Wang and Yudong Yao,“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1952-1999: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World Bank Working Paper,2001.

[239]Zheng,J.,Liu,X.,Bigsten,A.,“Efficiency,Technical Progress,and Best Practice in Chinese State Enterprises (1980-1994)”,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3,31(1):13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