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5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130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7~200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regional economy(2007~2008)

SSAPID:101-7203-8371-79
ISBN:978-7-5097-0080-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区域分篇,突出不同区域整体的转型思路和发展特点;综合篇对2007~2008年区域发展的大环境和总趋势进行了概括和前瞻性预期。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区域蓝皮书
编 辑:范广伟;郭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7~2008)》编委会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蓝皮书系列编委会

 社科文献资源库之皮书数据库

 前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Abstract

 综合篇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走势评析

   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内涵的深化与扩展

     1.新兴国家崛起,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是近年来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变化

     2.资本市场进入全球化新阶段,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将逐步在世界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

     3.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使得主要国家经济波动的传导速度以及对世界经济影响深度远远超过以往

     4.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 2006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各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1.东部地区京津冀及山东半岛城市群增长最快

     2.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增长居四大板块之首

     3.西部地区仍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4.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为全国最低,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第二位

    (二)各地区经济发展效益情况

     1.东部地区地方财力雄厚,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较快,能耗略有下降

     2.中部地区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却没有实现同步提高

     3.西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效益不理想,能耗水平高

     4.东北地区经济效益整体水平较低

    (三)各地区三大需求情况

     1.东部投资、出口拉动作用均有所降低,需求拉动作用开始加大

     2.中部地区三大需求全面提升,消费需求增速全国第一,投资和出口需求均居全国第二

     3.西部地区出口增长居四大板块之首

     4.东北地区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增长居四大板块之首

    (四)各地区经济发展创新能力

     1.东部地区创新实力雄厚,以京津为核心的北部沿海地区优势更加突出

     2.其他板块在弱势中奋起,中部整体创新能力提高明显,西部专利授权数增长居四大板块之首

   三 2007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走势的评析与未来预期

    (一)统筹区域发展的政策指向与协调性的重要变化

     1.改革开放战略思路深化路径的解读

     2.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基础

     3.实践的积极响应与跟进:探索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元路径

    (二)发展方式转型探索——从外向型经济转向开放型经济

     1.长三角整体突破“外资工厂”模式,在转型中加强区域整合步伐

     2.珠三角直面大转型的尴尬,奋力搏出一条新路

     3.环渤海区域立足于新的起点,以转型促崛起,塑造东部第三极

    (三)总结沿海开放经验,进一步启动内地和沿边的开放,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四)节能减排在转型中提速

  “十六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的情况与未来的政策建议

   一 “十六大”以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情况

    1.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

    2.西部大开发完善了基础设施、改善了生态环境、缩小了同东部地区增长速度的差距

    3.东北振兴使很多企业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许多城市焕发了活力

    4.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了东中西协调互动的格局

    5.“十一五”规划纲要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二 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宏观调控的迫切课题

    2.地区间经济与人口分布失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仍在扩大

    3.经济和资源分布空间失衡,导致资源跨区域调动的压力越来越大

    4.地区差距继续扩大,区域竞争激烈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不健全

   三 对我国区域发展和区域政策方面的建议

    1.“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发展政策

    2.将制订全国性空间规划和区域性空间规划提上议事日程

    3.建立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

    4.改革户籍等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逐步解决人口与经济空间结构失衡问题

    5.建立覆盖全国的以中央财政支持为主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按照不同类型区分别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和发展战略

    7.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共同维护人人共享的生态环境

  中国发展中的地区问题:总体战略与区域规划

   一 中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构成

    1.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

    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4.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 我国区域发展取得的成效

    1.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形成

    2.实现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4.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群已经形成

   三 我国区域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仍在扩大

    2.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

    3.发展环境与资源环境的约束逐渐明显

   四 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希望

  改革开放以来五年计划中的区域政策:回顾与探讨

   一 对“六五”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的梳理

    1.“六五”以来的区域政策逐渐取代了国土规划,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生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

    2.“六五”以来区域政策缺乏系统性的政策对象

    3.现有五年计划总体上具有明显的治标性特征

   二 影响我国区域政策的基本因素

    1.国际区域政策:鼓励学习和创新的政策转向

    2.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

    3.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三 基于新环境的区域政策设想

    1.双目标的区域政策框架

    2.双目标区域政策下的目标区域

    3.双目标区域政策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4.近期内区域发展的主要措施

 长三角区域

  2007年长三角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一 2007年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国内外背景

    1.全球经济动荡多变,对国内经济稳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2.国内经济在持续加速趋势下,增长率进一步攀升,具有从偏快转向过热的明显倾向

    3.国内宏观经济调控进一步加强,经济增长将遭遇更严峻的约束

   二 2007年长三角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1.2007年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2.2007年长三角区域江浙沪经济发展状况

   三 长三角区域16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1.总量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2.工业继续快速增长,规模集聚程度进一步提高

    3.投资总体保持理性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过快

    4.消费需求持续扩张,市场规模不断做大

    5.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差额继续扩大

    6.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财政金融形势继续向好

    7.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价格上涨压力较大

   四 保持长三角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1.以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方针

    2.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工作中心

    3.以形成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作为增长动力

    4.以加强区域合作、产业协作作为增长空间

    5.以推进全面创新作为发展基础

  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互动关系*

   一 引言

   二 理论分析与模型假设

   三 变量选择及统计性描述

   四 各地区时间序列的单位根及协整检验

   五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六 结论

  共享型市场、地方专业化与区域经济收敛

   一 引言

   二 “义乌商圈”核心层的地区专业化与分工协作

   三 “义乌商圈”核心层的经济增长收敛趋势

   四 简短的结论

  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增长:结构变动、机制与效率*

   一 引言

   二 江、浙、沪三地的农业增长特征

    (一)江浙沪种养殖业产品结构变化

    (二)资源禀赋优势引导结构变化

   三 长三角内部产出效率的差异

    (一)江浙沪土地产出率的差异

    (二)江浙沪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三)长三角地区种植业产出的资本投入边际替代分析

     1.边际投入替代的理论模型推导

     2.江浙沪三地种植业生产边际投入替代比较

   四 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

    (一)模型与方法

    (二)变量与数据的选择

     1.区间范围

     2.数据取值

     3.回归结果和解释

   五 结论

  长三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

   一 引言

   二 相关理论、测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一)绝对差距

    (二)相对差距

    (三)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

    (四)收入的收敛性假说

    (五)数据来源及处理

   三 长三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演变

    (一)绝对差距分析

    (二)相对差距分析

    (三)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检验

   四 长三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收敛性检验

    (一)σ-收敛检验

    (二)绝对β-收敛检验

   五 结论

 珠三角与海峡西岸区域

  优化珠三角产业布局的对策建议

   一 珠三角产业布局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产业布局现状

     1.产业总体分布呈非均衡状态

     2.产业布局基本体现区域的资源特点和地理区位

     3.优势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初步凸现

     4.产业发展正处于集聚与扩散并存阶段

     5.传统产业呈“扇形”向区外迁移,但移动步伐缓慢

    (二)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1.区域分工不清晰,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

     2.产业布局分散,资源利用率差

     3.产业层次低,关联度不足,集聚效应弱

     4.工业高消耗、低效率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缓解

   二 进一步优化珠三角产业空间布局面临的制约

    1.“两自”企业不足,区域品牌缺乏

    2.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层次较低

    3.资源下沉与资源整合要求的矛盾

   三 优化珠三角产业空间布局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好各类主体功能区,并进行相应的产业分类指导

    (二)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进行产业集群模式下技术扩散机制设计

     1.制定与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相适应的、针对性强的集群政策

     2.遵循企业与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中的互动关系,制定以提升集群创新能力为目的的产业集群政策

    (三)以打造区域品牌为核心,依靠技术创新实现集群发展

    (四)以强化特色为核心,整合园区资源推动区域产业错位发展

    (五)以壮大产业布局优化主体为核心,实施内源外源并举战略

    (六)以增强产业布局开放性为核心,更好地与周边地区发展相衔接

    (七)以实现人资环境与产业协调发展为目的,强化节能降耗

    (八)以营造良好环境为目标,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

  深圳衰退产业问题初探

   一 衰退产业的概念、特征、成因及其退出障碍

    1.概念

    2.特征

    3.衰退产业的成因

    4.衰退产业的退出障碍

   二 国外调整衰退产业的政策措施及其启示

    1.美国

    2.英国

    3.德国

    4.启示

   三 深圳衰退产业退出的现状、客观条件及退出意义

    1.退出现状

    2.客观条件

    3.退出意义

   四 深圳衰退产业的识别标准

    1.产业演进趋势

    2.区域产业竞争力

    3.资源约束

   五 深圳衰退产业退出的若干政策建议

    1.将衰退产业退出政策列入现有产业政策

    2.开展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性工作

    3.构建衰退产业退出所必需的社会环境

    4.建立产业退出机构和相应的产业退出基金

    5.建立衰退企业市场退出的支持政策

    6.创造条件为衰退企业提供市场退出空间和发展机遇

    7.建立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协同有序的退出机制

  珠三角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与生态保护的现状

    1.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2.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3.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二 珠江三角洲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1.思路

    2.对策建议

  香港回归以来的粤港合作

   一 香港回归以来,粤港经济合作的新发展

    1.两地贸易发展平稳

    2.从单向投资开始向双向互投发展

    3.合作关系从以经济合作为主向全面的、更具活力的合作转变

    4.由直接的工业产业转移上升为新型工业和服务业的全面合作

    5.粤港合作反倾销被确定为重点合作项目

    6.港商投资从珠三角向广东东西两翼和山区拓展

   二 粤港合作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粤港经济发展使两地合作条件发生了变化

    2.合作关系开始由互补性合作转向竞争型合作

   三 当前制约粤港合作深化的主要因素

    1.旧的合作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3.两地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角色作用不对称

   四 创新思维,深化粤港合作

    1.突破传统工业化思维,树立竞合互补的理念

    2.提升制造业领域的合作水平

    3.深化服务业领域合作

    4.鼓励港资投资广东欠发达地区

  海峡西岸:推动“两翼”协作发展研究

   一 闽东北、闽西南“两翼”区域协作现状

    1.闽东北翼区域协作现状

    2.闽西南翼区域协作现状

   二 “两翼”区域经济协作调查:以宁德、龙岩市为例

    1.闽东北翼:宁德市区域经济协作调查

    2.闽西南翼:龙岩市区域经济协作调查

   三 “两翼”区域协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协作实力不足

    2.协作机构问题

    3.协作观念问题

    4.协作方式问题

   四 闽东北闽西南“两翼”协作发展态势

   五 闽东北闽西南“两翼”协作重点

    1.构建制造业协作体系

    2.构建物流业协作体系

    3.构建旅游业协作体系

    4.构建和谐生态协作体系

    5.构建生产要素交流平台

   六 闽东北闽西南“两翼”协作保障措施

    1.加强协作组织领导

    2.完善服务协调机制

    3.改善协作投资环境

    4.促进基础设施共建

    5.加大协作宣传力度

 环渤海区域

  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与建议

   一 京津冀区域经济进程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产业调整没有跳出行政区划界线

    (二)非公经济推动市场发展、促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三)推动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没有转到扫除市场障碍、构建统一市场上来

     1.提高区域人力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效率

     2.统筹地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设备资源利用

     3.建设面向整个区域的市场管理与服务体系

   二 京津冀区域经济策略

    (一)建立区域发展政府合作机制

    (二)将培育地方经济增长点与促进区域发展结合起来

    (三)携手支持和推动冀北的可持续发展

  京津关系与合作发展

   一 发展条件的差异性

    1.北京的比较优势

    2.天津的比较优势

    3.条件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是京津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 产业结构的错位性

    1.北京的服务业发达,高端产业发展迅猛

    2.天津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更使其如虎添翼

    3.京津产业的关系特点与分工合作

   三 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性

    1.北京经济已进入后工业经济时代

    2.天津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

   四 城市功能的互补性

    1.历史上京津城市功能互补,是经济内在规律作用的结果

    2.明确京津功能分工,有利于京津双方发展

    3.京津功能互补,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五 辐射范围的不同层次性

    1.北京主要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天津主要面向区域

    2.辐射范围的不同层次性,有利于京津合作和区域发展

    3.京津合力,实力超过上海

   六 推进京津合作发展的几点建议

    1.抓住重大发展机遇,京津共建滨海新区

    2.以北京机场、天津港、天津机场为中心,共建京津现代物流体系

    3.将北京科技研发优势与滨海新区制造业优势结合起来,共同打造我国科技高地

    4.将北京金融业优势与滨海新区金融创新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建设我国北方金融高地

  京津地区公共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 京津地区公共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1.京津地区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为公共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稳固的经济基础

    2.京津地区公共设施服务业均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3.京津地区城市居民家庭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4.人均转移性收入增幅明显

    5.京津地区城市居民用于公共服务业的支出增幅较大

   二 京津地区公共服务业发展存在的差距

    1.京、津分配率出现较大的反差

    2.京津居民收入差距

    3.京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水平差距

   三 京津地区公共服务业发展趋势与对策

    1.扩大京津居民的公共产品供给,推进公共服务由“投入型”逐步向“效益型”转变

    2.逐步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构建“橄榄形”收入分配结构

    3.加快医疗卫生体制、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

    4.逐步减少医疗自费比例

    5.进一步解决教育费用支出过高问题

    6.采取措施减少资源性商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影响

    7.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对新阶段反贫困的重大影响

  京津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区际比较

   一 对京津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基本判断

    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比较与判断

    2.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比较与判断

   二 天津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全国排位与变化成因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全国城市排名后移

    2.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的居民收入差距相对较小

    3.影响天津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三 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

    1.正确处理京津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

    2.天津市在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方面要更有作为

    3.促进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加速增长

  京津高端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各市主导产业的战略选择

   一 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思路

   二 河北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一)河北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河北省具有“东部的区位”,但经济发展仅达到“中部的水平”

     2.产业结构调整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

     3.培育全省经济率先发展地区和经济引擎

     4.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5.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河北省经济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

     1.环境和资源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极限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2.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继续提高环境和制度竞争力,打造优良的投资环境

     3.解决人才资源短缺问题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关键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

   三 河北省各市发展主导产业的基本思路及战略选择

    (一)河北省各市发展主导产业的基本思路

    (二)河北省内陆城市主导产业的战略选择

     1.石家庄市

     2.保定市

     3.邯郸市和邢台市

     4.衡水市

     5.张家口市和承德市

   四 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构筑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1.建设廊坊高科技产业基地是京津冀经济合作的重点之一

    2.秦皇岛临港经济区成为环渤海经济带上的新亮点

    3.曹妃甸工业区的大开发是河北省经济的巨大引擎

    4.沧州渤海新区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发的基本条件

  环黄海经济圈的成长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外向型经济发展

   一 “环黄海经济圈”的发展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国际化经济体系提供了条件

   二 把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成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活力最强、最具核心竞争能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1.韩日企业大量投资山东半岛城市群

    2.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有效平台

   三 山东半岛外经贸实现由资本输入向技术输入,由单纯输出体力向输出技术和智力的转变

    1.山东半岛企业境外投资取得较大成绩,一批山东省的跨国企业正在建立中

    2.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继续成为拉动全省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3.实施“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和“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计划”,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已经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

    4.贯彻出口名牌战略,家电、纺织等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中、西部区域

  武汉城市圈功能提升研究

   一 武汉城市圈的定位与主要功能

    1.武汉城市圈是联系全国经济发展的纽带

    2.武汉城市圈是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

    3.交通、通信枢纽功能

    4.窗口功能

    5.服务中心功能

    6.区域统筹发展功能

   二 武汉城市圈功能提升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1.总体功能不强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面临多方挑战

    2.基础功能不完善:区域内部发展差距较大,经济融合度较低

   三 武汉城市圈功能提升的主要着力点

    (一)围绕“四个基地,一个枢纽”目标提升基础功能

     1.建立全国性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提升城市圈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功能

     2.建立全国性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牵引功能

     3.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提升武汉城市圈的科技创新中心功能

     4.建立现代物流基地,提升武汉城市圈的经济辐射功能

     5.建立全国性综合运输枢纽,提升武汉城市圈的整体功能

    (二)围绕高级服务与管理中心提升品牌功能

     1.大力发展金融业和信息业,提升中心城市的中级服务中心功能

     2.打造全国性会展中心,提升中心城市的高级服务中心功能

     3.构建全国性总部中心,提升武汉城市圈的高级管理中心功能

   四 提升武汉城市圈功能的战略举措

    1.实施以提升整体功能为目标的开放先导战略

    2.实施以推进“发展改革创新”为目标的制度创新战略

    3.实施以促进城乡统筹为目标的区域协调战略

    4.实施以增强实力加速融合为目标的产业发展战略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历史进程

   一 构建长株潭城市群设想的提出

   二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初步实验

    1.区域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2.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

    3.五个网络建设较快先行

    4.城市空间布局拓展创新

    5.“一带一城”建设有目共睹

   三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战略的确立和全国推进

   四 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组建大西安 整合大关中 带动大西北

   一 抓住机遇,准确定位,构筑大关中战略高地

   二 组建大西安,整合大关中,构建大关中城市群

   三 拓宽关中优势产业,打造四大产业基地,建设大关中经济区

   四 深化大关中研究,搭建大关中平台,加强大关中区域合作

  西部生态经济区划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一 西部优势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西部地区的优势

     1.中国的资源宝库,21世纪的战略基地

     2.日益提升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

    (二)西部地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产业结构总体水平低,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趋于下降

     2.西部大开发和新的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任务艰巨

     3.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 西部生态经济区划

   三 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典型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内涵

     2.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和优化战略

     3.中心-边缘互动-重点突破-产业替代-分类引导-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4.生态型城镇化战略

     5.优势资源开发与资源储备战略

    (二)西部典型生态经济类型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1.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经济贫困丘陵沟壑区——定西市的生态经济型反贫困模式

     2.综合性中心大城市地区——西安市的中心辐射带动模式

     3.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经济贫困的河谷丘陵区——陇西县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西北内陆干旱绿洲生态危急区——武威市的节水型生态经济和集约型城市化模式

     5.江河源经济贫困生态环境敏感区——三江源生态重建模式

     6.陕甘宁接壤区经济落后生态脆弱的边缘区——平凉市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7.西南喀斯特地区经济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区——广西崇左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8.经济贫困生态脆弱的边缘区——陇南宕昌县绿色生态旅游产业替代模式

  关于成渝新特区的几点思考

   一 机遇和责任

   二 成渝新特区的定位

    1.区位定位

    2.产业定位

   三 体制机制创新

    1.人员体制

    2.公平问题

    3.村级组织中经济功能与行政功能的关系

    4.土地关系

    5.遵守与突破的矛盾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一 构想的提出

    1.泛北部湾合作的提出

    2.合作的方向

   二 各方共识

    1.国内共识

    2.东盟国家的共识

    3.国际的共识

    4.如何从共识变为行动

   三 推进路径

    1.参与者

    2.合作模式

    3.项目推进

    4.搭建合作平台

    5.建立泛北部湾区域多层次合作机制

   四 广西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一)广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1.东北亚与东南亚的结合部

     2.中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邻的地区

     3.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

    (二)中国经济布局中的广西

     1.中国沿海即将崛起的一极

     2.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

     3.中国南向开放合作的重要前沿

    (三)广西在泛北部湾合作中的作用

     1.交通枢纽作用

     2.交流平台作用

     3.产业合作平台作用

     4.信息中心作用

     5.中国-东盟桥头堡作用

 东北区域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 2006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占全国比重有所下降

    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但第三产业仍然滞后

    3.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明显增长,但增长趋势有所减缓

    4.对外贸易增势旺盛,财政收入增幅平稳

    5.装备制造业振兴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6.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沿海大开放建设步伐加速

    7.科技创新不断加强,产品竞争能力有所提高

    8.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9.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10.自然环境保护得到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

   二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仍滞后于发达省份

    2.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

    3.外向型经济比重明显偏低

    4.内部合作机制仍未建立

    5.资源与环境问题突显

    6.解决就业再就业工作压力依然较大

    7.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8.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困难

    9.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亟待完善

    10.资源型城市转型依然艰难

   三 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重点领域

     1.促进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

     2.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3.全方位扩大开放

     4.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

     5.继续加大就业工作的力度和完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

    (二)加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合作

     1.强化东北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

     2.加快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的对接与融合

    (三)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1.继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

     2.加快重点流域、行业和部门污染治理进程

  东北地区振兴的区域战略与途径研究

   一 优化空间结构与振兴

    1.集聚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

    2.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活动形成了明显的核心集聚区域

    3.重点地带、重点城市和重点产业的加快发展有利于东北地区的振兴

   二 振兴的区域发展战略

    1.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区域,提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能力

    2.充分重视并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构筑合理的区域合作与分工格局

    3.集约、高效利用国土资源

    4.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 振兴的区域发展格局构建

    1.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带

    2.优化哈大经济带

    3.促进六条二级轴线的健康发展

    4.推进松辽、松嫩和三江平原为主体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

   四 重点区域的发展方向

    1.大连都市经济区

    2.辽中地区

    3.长吉经济区

    4.哈大齐地区

  论东北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的功能价值取向

   一 裂变东北重化工业经济区为现代装备基地

    1.裂变东北重化工业经济区为现代装备基地的现实基础

    2.裂变东北重化工业经济区为现代装备基地的推进方案

    3.裂变东北重化工业经济区为现代装备基地的产业重点

   二 提升东北高新技术产业区为高科技产业基地

    1.东北高新技术产业区提升为高科技产业基地的现实基础

    2.提升东北高新技术产业区为高科技产业基地的推进方案

    3.提升东北高新技术产业区为高科技产业基地的产业重点

   三 建设东北粮食主产区为生态农业产业基地

    1.东北粮食主产区建设为生态农业产业基地的现实基础

    2.建设东北粮食主产区为生态农业产业基地的推进方案

    3.建设东北粮食主产区为生态农业产业基地的产业重点

   四 建设东北农畜养殖区为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1.建设东北农畜养殖区为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的现实基础

    2.建设东北农畜养殖区为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的推进方案

    3.建设东北农畜养殖区为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的产业重点

 2007年区域发展大事记

  长三角区域发展大事记

  珠三角及泛珠三角区域发展大事记

  京津冀区域发展大事记

  山东半岛城市群大事记

  成渝经济区大事记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大事记(2003~2007年)

 法律声明

 中文摘要

2007年,无论从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是全国的政策大环境上说,影响区域发展的显性重要因素可谓引人注目;区域发展也出现了值得关注的重大变化。不同的区域发展状态不同,对于大环境的变化有各自的响应和应对战略。本书以区域分篇,突出不同区域整体的转型思路和发展特点。综合篇则对2007~2008年区域发展的大环境和总趋势进行了概括和前瞻性预期。从东部率先到区域统筹发展是区域发展战略思路的阶段性深化,2007年是这一变化的凸显年。本书根据不同区域的实践与理论解析,突出了这一变化的三条主线。一是中西部区域在区域统筹发展政策的指引下,明晰主体功能,积极承载东部产业转移,特别是在城乡统筹,建立“两型”社会上信步进入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对我国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先行试验区。可以说,中西部正在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发展方式说,这是一种具有特点的转型。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中西部与东部区域的发展落差已经出现减小趋势。二是东部在率先发展的模式上开始了大转型:从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转向以提高自身经济实力,主动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开放型经济。20世纪80年代先行一步的长三角、珠三角,选择以深度改革开放促整体转型,虽然艰难,但“柳暗花明又一村”已经依稀可见;后来者环渤海则乘势而上,抓住转型的机遇迅速崛起。东部三大板块转型各有侧重,但是以自主创新驱动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大步融入世界经济仍将是2008年的主旋律。三是节能减排出现了空前的力度。以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主轴,坚决、下大力气推行节能减排成为2007年的着力点。本书提出三种方式值得注意。一为北京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二为以天津滨海新区和江苏泰兴为代表的工业主导型城镇的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三为西部地区的节能减排与生态治理并进模式。2007年节能减排出现“拐点”,这预示着我国的环境保护开始从控制污染恶化的趋势向全面改善环境质量转变,环境保护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06。

马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杜平、肖金成、王青云等著《西部开发论》,重庆出版社,2000。

肖金成等著《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研究》,《国家发改委重点课题研究报告》。

“六五”至“十一五”历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或规划。

李青:《保护资源环境与增强创新能力:双目标的政策探讨》,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三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李青:《区域创新下区域发展观念及政策的变化》,《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12期。

李青等:《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产业发展》,商务印书馆,2004。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www.gov.cn,2006年2月9日。

国家统计局等:《200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www.stats.gov.cn,2007年7月12日。

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www.zhb.gov.cn,2007年6月4日。

新闻分析:《我国资源形势有多严峻?》,http://news.xinhuanet.com,2007年4月22日。

朱向东:《环境形势严峻 期待环保法硬起来》,2005年1月6日《法制日报》。

韩国总统咨询国家均衡发展委员会:《韩国国家均衡发展的理论和战略》,2007年8月。

Bj?rn T.Asheim and Philip Cooke,Local Learning and Interactive Innovation Networks in a Global Economy,in Edward J. Malecki and Paivi Oinas edited,Making Connection:Technological learning and regional economic change,Ashgate,Aldershot,1999,pp.145-178.

Kevin Morgan,The learning region:institutions,innovation and regional renewal,Regional Studies,July,1997,v31,n5,pp.491-503.

Michael Storper,The Regional World:Territori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Economy,figure2.2,p.42,The Guilford Press,1997.

Olivier Guersent,The regional policy of the European Union:A balance and an outlook,Regional Studies,Vol.35,No.2,2001.

Browning,H.C.and Singelman,J.The Emergence of a Service Society,Springfield,1975.

Hansen,N.Do producer services induc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0,4:465-476.

Juleff,L.E.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 and Urban Growth,unpublished Ph.D thesis,1989,Sheffield City Polytechnic.

Kutscher,R.E.and Mark J.A.The Service-producing Sector:Some Common Perceptions Reviewed,Monthly Labor Review,1983,4:21-24.

Machlup,F.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United States,1962,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arrtinelli,F.A Demand-oriented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Producer Services,The Changing Geography of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1991,London:Belhaven Press.

Riddle,D.Service-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World Development,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86.

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0期。

〔美〕格鲁伯、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和影响》,上海三联书店,1993。

顾乃华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经济学家》2006年第6期。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厉无畏、王慧敏:《世界产业服务化与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思考》,《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刘志彪:《论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经济问题》2006年第1期。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4期。

陆立军、杨海军:《市场拓展、报酬递增与区域分工》,《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陆立军、周国红:《义乌商圈国际化拓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战略选择——基于6363份问卷调查与分析》,《财贸经济》2007年第3期。

陆立军、《义乌商圈:形成机理、发展趋势与政策选择》,《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6期。

何雄浪、严红:《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世界经济》2004年第12期。

P.Krugman,1991.Increasing Returns,Monopolistic Competition,and International Trade,International Economics,9,469-479.

A.Young,1928.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Economic Journal,Vol. 38,No. 152.Dec.,527-542.

Barro,R.and X.Sala-I-Martin.,Convergenc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100,223-251.

Baumol,W.J.,The Problem of Development:Introduc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vol.98,no.5,part2,1-11.

Delong,J.B.,Productivity Growth,Convergence,and Welfare:Comnen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78,1138-1154.

Williamson J G.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5,13(4):3.

蔡昉等:《比较优势差距,变化及其对区域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耿庆武:《中国不平衡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黄祖辉:《转型期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万广华:《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均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王启仿:《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的实证分析与检验》,《南京农业大学报》2003年。

曾光、张晓菊:《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曾光、周伟林:《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张吉鹏、吴桂英:《中国地区差距:度量与成因》,《世界经济文汇》2004年第4期。

广东省统计局:《珠三角产业结构“离经”与优化升级研析》,广东省统计信息网,2007年11月7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粤府办〔2005〕15号,2005年2月18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

〔英〕伊恩·莫法特著《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和政策》,宋国君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王金南著《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政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杨润高、李红梅:《试论研究环境问题的三种理论框架》,《生态经济》2006年第1期。

穆贤清:《环境经济学理论研究综述》,《北望经济学园》2005年第9期。

沈光明:《环境问题的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经济学家》2003年第7期。

穆贤清、黄祖辉、张小蒂:《国外环境经济理论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蔡平:《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齐鲁期刊》2005年第4期。

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Brown,G.G.;Reed P.;Harris C.C.,2002,Testing a place-based theory for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an Alaska case study,Applied Geography,22.

广东省统计局编《2006年广东外贸再上新台阶》,《广东统计报告》2007年第4期。

广东省统计局编《2006年利用外资稳步发展对外投资成绩显著》,《广东统计报告》2007年第13期。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鼓励广东民营企业到香港发展的研究报告》,2005年9月30日《南方日报》。

恭唯平:《CEPA框架下越港经贸合作的深层次思考》,《特区经济》2006年第3期。

余佩琨:《内地与香港之间经济合作的发展路径分析》,《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第3期。

景体华主编《2007年:中国首都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王岐山:《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2006年1月15日在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报告,2006年1月25日《北京日报》。

韩正:《关于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报告》。

戴相龙市长:《关于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06年1月16日。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工业促进局,2006年12月29日。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天津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年)》。

《2006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2007年2月7日。

《2006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07年3月21日。

《2006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市统计局,2007年1月。

傅树京:《发展多元化服务主体:公共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1期。

迟福林:《新任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世纪周刊》2007年第22期。

李靖:《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在公共产品提供中的政府绩效管理》,《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1期。

丁肇文:《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整体水平偏低》,《资料通讯》2007年第5期。

邓蓉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资料通讯》2007年第5期。

天津、北京市统计局:2007年北京、天津统计月报。

国家发改委:《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6)》,http://www.sina.com.cn,2007年2月1日。

郑永年:《中国收入分配的制度缺陷》,2006年6月14日《联合早报》,新加坡。

谢国忠:《提高工资可以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转引自中国改革论坛经济观察栏目。

林幼平、张澍:《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综述》,《经济评论》2006年第6期。

天津市统计调查总队:《十一五期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目标与增长途径研究》。

河北省林业局:《河北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成效斐然》,http://www.forestry. gov.cn/,国家林业局网站,2007年11月30日。

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2005年1月12日。

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8月15日。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2月2日《天津日报》。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4月11日《河北日报》。

《河北经济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马传栋:《论全面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东岳论丛》2003年第2期。

山东经济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自主创新区域高地的现状与对策》,载《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马传栋:《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马传栋、郭东海等著《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崛起与建设》,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董锁成、李岱、郎一环等:《西部生态-经济区划及典型区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马凯主编《“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中国科技出版社,2005。

董锁成、李周、魏晓东:《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董锁成:《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小康之路:定西市21世纪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3。

王传胜、范振军、董锁成:《生态经济区划研究——以西北6省为例》,《生态学报》2005年第7期。

董锁成、王传胜等:《西部经济社会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地理研究》2002年第3期。

董锁成、张小军、王传胜:《西部各生态——经济区的主要矛盾与症结》,《资源科学》2006年第6期。

董锁成、王海英:《西部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10期。

董锁成、吴玉萍:《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地区为例》,《地理研究》2003年第5期。

董锁成、王海英:《甘肃省定西地区集雨灌溉高效农业模式研究》,《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尤飞、董锁成、王传胜:《黄土高原贫困地区生态经济系统良性演化的条件和对策——以甘肃定西地区为例》,《资源科学》2003年第6期。

李宇、董锁成、周长进:《甘肃省定西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1期。

董锁成、范振军:《生态脆弱区区域发展的生态环境制约及其协调研究——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生态经济学报》2004年第4期。

董锁成、刘桂环等:《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资源科学》2005年第2期。

王海英、刘桂环、董锁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4年第2期。

徐琳、董锁成等:《大旅游业产业及其发展的影响和效益——以甘肃省为例》,《地理研究》2007年第2期。

金凤君等:《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3。

邓伟等:《东北区域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

王洛林、魏后凯:《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刘继生、丁四保:《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宋玉祥:《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社区建设》,《地理科学》2002年第6期。

陆大道、薛凤旋等:《1997年区域发展报告》,商务印书馆,1997。

张平宇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型城市化战略》,《地理学报》2004年增刊。

刘江等:《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农业出版社,2004。

陈才:《东北地区的产业空间结构与综合布局》,《东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4年。

王士君等:《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地理基本框架》,《地理学报》2006年第6期。

陆大道等著《2002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商务印书馆,2003。

金凤君、陆大道:《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科技导报》2004年第10期。

简 介:当城市化率达到30%时,即开始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 ,我国城市化正好开始迈进这样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这就是城市群的兴起,也正因为如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还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本书立足国家空间发展战略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的著作,以“两型社会”建设为视角,考察长株潭城市群...

作者: 朱有志 童中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9月

简 介:本书集中体现了三个主题:一是评价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奥运会的举办对北京经济的影响;二是提出北京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三是通过模型分析三十年以来推动北京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书中对北京2008年前三季度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判断,并对2008年全年和2009年经济走势进行了预测。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北京经济长期增长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