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解读“营口模式”图书

Explicating mode of Yingkou

SSAPID:101-7181-0552-86
ISBN:7-80190-844-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反映了营口市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及所遇到的问题,并探讨其前后因果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的内在规律。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追踪调查·营口卷
作 者: 曹晓峰
编 辑:丁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内容提要

 序

 总序

 文前彩插

 中国百县市调查丛书总编辑委员会

 《营口卷》编写组

 后记

 Abstract

 第一篇 综述

  引言:营口市的基本概况

   自然资源优势突出

   地缘条件独具特色

   人文背景特色鲜明

   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对外开放环境优越

  第一章 经济发展的历程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及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 从一度衰落到重新崛起

     1.20世纪80年代创造的“营口速度”与90年代初中期经济的停滞与徘徊

     2.1998年以来营口经济重新崛起

    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格局

     1.国民经济总量跃升

     2.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

     3.投资能力增强和消费需求扩大

     4.经济开放度日益提高

     5.基础设施更加完备

   第二节 推动改革的思想解放历程及产生的积极效应

    一 解放思想的基本历程

     1.20世纪90年代思想解放的第一次高潮

     2.1998年后从《经济日报》“号脉”,到全省“解放思想看营口”

    二 解放思想的成效分析

     1.深化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面向市场找出路,建立自我发展的机制

     2.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勇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难关,加速所有制结构调整

     3.形成和完善“经营城市”的新理念和运作机制,加速改善城市的硬环境

     4.更加明晰了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定位和关系,走政府创造环境、放开企业、服务企业、引导发展的路子

     5.深化对市情的研究和认识,不断调整和完善经济发展战略思路与对策

     6.坚持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不断推进社会进步

   第三节 改革成功的正确选择:“营口模式”

    一 以全力突破并全面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加速所有制结构战略调整是“营口模式”的起点和主体内容

    二 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加速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是“营口模式”的核心

    三 按照市场规律稳步推进城市资产市场化运作,加速完善城市的总体功能,是“营口模式”的重要经验

    四 坚持实施外向牵动战略,实现发展新兴产业和城市扩张同步推进,是“营口模式”的突出特点

    五 以重塑结构调整主体为基础,把区域比较优势、项目建设、品牌战略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立足点,体现了“营口模式”的远见和特色

     1.通过国有企业转制和民营经济发展奠定了企业结构调整主体的地位

     2.立足地域自然资源、产业发展基础和区位优势突出抓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把名牌战略作为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 推进民营资本与科研院所成功合作,是“营口模式”的务实选择

   第四节 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及对经济全面振兴的展望

    一 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经济总量依然规模偏小

     2.财政收支缺口大,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3.大型和龙头企业数量少,企业规模小,新的支柱产业没有成长壮大起来

     4.科技总体实力较弱,人力资源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 对经济全面振兴的展望

     1.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标志目标

     2.实现振兴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第二章 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合理控制人口数量增长

    一 人口数量增长趋缓

    二 人口数量增长趋缓的原因

     1.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抓紧抓好人口控制工作

     2.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人口生育观念发生明显变化

    三 人口数量增长趋缓,促进了经济发展

    四 营口市仍需面对人口基数大的巨大压力

   第二节 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

    一 人口素质变化情况

     1.人口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2.人口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3.人口思想道德素质逐渐提高

    二 人口素质提高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人口身体素质的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支健康良好的劳动力队伍

     2.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使经济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 人口素质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人口构成与经济发展

    一 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合理

    二 人口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

    三 人口越来越向城镇集中,城镇化速度加快

    四 人口就业结构趋向合理

   第四节 调节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的途径和对策

    一 坚决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

    二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人口素质

     1.进一步抓紧抓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提高人口身体素质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3.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积极引进高素质紧缺人才,推进科教兴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4.促进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三 合理地调控人口结构

     1.保持人口的适度增长,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2.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发生的原因、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以及将会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至关重要

  第三章 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

    一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二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1.东部低山土地利用区

     2.中部丘陵土地利用区

     3.西北部平原土地利用区

     4.西部滨海平原土地利用区

    三 水资源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1.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2.节约使用水资源

     3.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减轻水环境污染

   第二节 环境建设与环境污染的整治

    一 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整治

     1.实施四大防护林体系和四大基地及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工程建设

     2.大力开展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多项污染治理工作

     3.落实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和《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加强水环境治理

     4.强化环境监督管理,认真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5.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

    二 营口市环境现状

     1.部分水体水质有所好转,但总体污染突出

     2.大气环境有所改善

     3.噪声污染得到控制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任务和对策

    一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任务

    二 对策及建议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3.加强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建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第四章 经营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建设

   第一节 经营城市理念的确立与实施

    一 统筹规划,优化设计是实现经营城市理念的重要前提

    二 以地生财、活地兴城是经营城市理念的基本出发点

     1.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对土地一级市场实行垄断

     2.建立土地出让交易制度,严格控制供地总量

     3.规范审批行为,公开竞标拍卖

     4.搞好土地前期开发,提升土地资产价值

    三 市场运营、多元投入是经营城市理念的核心思想

    四 “退二进三”,“腾笼换鸟”是实现经营城市理念的重要措施

    五 以地带房,以房兴市是经营城市理念的人本追求

     1.改革房地产管理体制,完善市场交易功能

     2.盘活存量住房,激活商品房市场

     3.扩大个人贷款规模,培育住房有效需求

     4.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开发商投资开发建设

   第二节 跨越式发展的城市建设

    一 港口建设

    二 道桥建设

    三 城市绿化

    四 房地产开发

    五 公用设施建设

     1.城市供电

     2.燃气供应

     3.城市供热

     4.城市供水

     5.污水处理

     6.垃圾处理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对策建议

     1.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进一步做好城市规划

     2.大力发展支柱产业

     3.城建启动,项目带动

     4.招商引资,盘活资产

     5.突出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品牌

  第五章 以港口为依托的开发区建设*

   第一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概况

    一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二 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三 支柱企业逐步形成

    四 对外经济迅猛发展

   第二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优势

    一 区位优势

    二 自然资源优势

    三 港口和交通优势

    四 基础设施优势

    五 工业优势

    六 旅游资源优势

   第三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经验

    一 采取多种形式招商引资

    二 不断优化投资环境

    三 全力支持港口建设

    四 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

    五 千方百计解决失地农民就业

    六 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

   第四节 经济技术开发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 加快发展工业经济,提高经济效益

     1.要全方位、深层次开放,把发展新的经济总量放在第一位

     2.发展企业集群,增强聚集优势

     3.加速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 创造一流环境,加强引资力度

     1.力争多引进大项目,提高项目成活率

     2.变“重外轻内”为“内外并举”

     3.变“重先期、轻后期”为长期服务

    三 以港兴区,走港区一体化道路

    四 加强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五 发展教育,引进人才

    六 利用资源优势,旅游活区

  第六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程度及展望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程度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选择

     1.经济总量增长和人均GDP水平

     2.主要经济社会结构实现重大转换

     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4.资源有序利用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基础和进展

     1.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迅速提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条件

     2.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提高了生活安全感

     4.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就明显

     5.城市化进程加快

     6.城市设施功能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极大改善

   第二节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差距

    一 产业结构现实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转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二 就业结构转型滞后,乡村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偏高

    三 城乡社会结构转型滞后,城市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 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水平差距有一定的扩大趋势

    五 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例较低,消费结构升级不快

    六 资源和能源利用水平低,给环境带来巨大负荷

    七 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条件并不丰裕

   第三节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对策

    一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以高科技和深加工为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框架

    二 加速城市化进程,推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

    三 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着力促进城与乡和谐发展

    四 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例,加速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变

    五 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不断提高就业率

    六 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新水平

 第二篇 经济篇

  第七章 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调整情况

    一 所有制结构的现状和特点

    二 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历程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背景和形式

    一 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背景、原则和方向

    二 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形式和变化

     1.国有企业的改制与重组

     2.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3.民营经济的发展

     4.外资企业的发展

   第三节 所有制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变化趋势

    一 所有制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经济增长中的不同所有制投资因素分析

     2.国有经济收缩战线,但经营绩效逐年提高

     3.改制企业带动全市经济发展

     4.盘活了存量资产,吸引了增量资产

    二 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

  第八章 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变轨迹

    一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情况

    二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情况

     1.轻重工业结构

     2.主导产业构成及变化

     3.产品结构的变化

    三 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情况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评价及调整成效

    一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评价

     1.“八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评价

     2.“九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评价

     3.“十五”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评价

    二 产业结构调整的地区经济发展效应

     1.营口经济获得快速发展

     2.传统产业得到巩固的同时,新兴产业得到发展

     3.优良资产适当集中,提高了行业竞争力

   第三节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差距及展望

    一 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投入较少,现代化程度较低,仍未摆脱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

     2.工业产业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

     3.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二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措施

     1.农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建设外向型、输出型农业

     2.第二产业的调整以发展临港工业为主导,建设服务东北的重要原材料生产和轻型工业基地

     3.加速发展服务业,使之成为营口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九章 对外开放的扩大

   第一节 对外开放的全面发展

    一 利用外资领域不断拓宽,投资结构逐渐趋向合理

    二 进出口贸易持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三 劳务输出逐年增加,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有了新的发展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成就评价

   第三节 扩大对外开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 对外开放面临的主要问题

     1.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外贸出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其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扩大对外开放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加大利用外资力度,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2.优化产品结构,实行多元化战略,扩大外贸出口

     3.围绕港口招商引资,做大港口经济平台

     4.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打造“诚信营口”

  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 1989年以来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一 1989年以来营口地区市场发展的大致过程

     1.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20世纪90年代前期,是市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初始阶段

     2.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市场的转型期

     3.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03年是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成型期

    二 市场的开办主体及资金筹措渠道变化情况

   第二节 各类消费品市场发展的进程与特点

    一 消费品市场数量增加不大,但城乡分布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二 消费品市场成交额经过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的快速增长,进入平稳发展的平台期

    三 加速市场建设资源的优化重组,区域消费品市场网络更加完善

    四 重点培育建设了一批能够体现营口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商品容量大、档次高、辐射作用强的区域专业市场

    五 消费品市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 营口市消费品市场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对策

   第三节 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发展的进程与特点

    一 金融市场已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1.金融市场完成了从区域性市场向全国性统一市场的重大转变

     2.票据贴现市场日趋发达,在整个货币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渐突出

     3.贴现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 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空前活跃

     1.随着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化,营口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经历了从有场无市到有场有市有规模的重大发展变化历程

     2.营口市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地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运作规范的职业介绍网络

     3.就业服务信息逐步实现了市、县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四级联网,就业服务手段的现代化程度迅速提升

     4.劳动力市场所反映的劳动力资源供需结构变化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5.在营口市劳动力市场建设日益规范有序的过程中,无形劳动力市场也得到了逐步规范和理顺

    三 人才市场发育程度

     1.人才市场选人择业活动日趋活跃,人才资源流量和市场交易规模增大

     2.人才市场硬件设施和市场网络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服务领域逐步拓宽

     3.人才市场的发育程度与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求仍不相适应

    四 科技市场发育缓慢

     1.20世纪90年代以来营口市科技市场发育进程不快

     2.营口市技术交流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民营科技企业界定和推进厂校协作的开展

    五 房地产市场发育日趋活跃

     1.1989~1997年营口市房地产市场处于萌芽状态

     2.1998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交易市场日趋活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房地产交易市场的整体功能不断完善,形成了完整的管理系统和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4.房地产市场信息化建设程度提高,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科学、规范发展

    六 产权交易市场在孕育中发展

  第十一章 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农村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一 农业总产值稳步增长

    二 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1.粮食和经济作物比例趋向合理,农产品品种结构趋于优化

     2.农、林、牧、渔各业协调发展

     3.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兴未艾

    三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及其变化特点

     1.1989~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总体情况

     2.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结构变化

   第二节 农村经济增长析因

    一 农村经济改革不断深入

     1.农村土地承包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2.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促进了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3.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

    二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 坚定地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1.实施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优良品种

     2.积极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

     3.实施农业高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科技战略,推进传统农业技术的改造

     4.实施建设高科技、高效益农业园区科技战略,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和科技力量布局

     5.实施优质高效畜牧水产科技战略,建立了新型畜牧业和水产规模养殖技术体系

     6.实施农业人才培养科技战略,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

    四 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五 注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态体系建设

     1.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2.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3.农村电网改造工程

     4.农业生态体系建设

   第三节 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一 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二 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

     1.突出发展重点,进一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2.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3.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发展后劲

     4.提升乡镇企业整体素质,推动农村工业化发展

     5.加强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

     6.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增加农业总体投入

  第十二章 工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工业经济总量增长与结构调整变化特点

    一 工业经济的总量增长与投入产出结构

    二 工业结构变化特点分析

     1.在工业经济产出贡献中,非公有制企业已占据主体地位

     2.营口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地区工业特点逐渐淡化

     3.小型工业总体上成长速度快于大中型工业

     4.工业行业分布结构呈重工业化趋势

     5.产品结构初步改善和优化,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

     6.工业布局由城市向周边城镇扩散,“工业园区化”战略初见雏形

    三 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支持因素和支持手段

     1.通过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一些行业逐渐缩短战线,实现了优良资产适当集中

     2.坚持招商引资、盘活存量与争取国家支持相结合,加大工业投入规模

     3.坚持实施名牌牵动战略,把培植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同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紧密结合

     4.通过厂校协作等方式,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扩大和活力增强

     5.将工业园区化战略作为发挥区域优势和发展开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初步实现了企业集聚、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等多重效应

   第二节 工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掣肘因素

    一 经济总量偏小,亟待实现工业总量的进一步扩张

    二 工业组织规模偏小,缺乏支撑力较强的支柱产业

    三 港城产业相互依存度低,没有形成互动规模

    四 工业盈利能力处于恢复性增长中,工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受到极大制约

    五 丰富的资源开发精深加工度较低,特别是镁资源还多是初级加工

   第三节 工业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与对策

    一 工业发展的潜在优势条件分析

     1.临港工业发展潜力巨大

     2.区位条件优越,为加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土壤

     3.民营经济相对比较发达

     4.具有建设新企业的土地优势

     5.有丰富的资源优势

    二 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1.把发展临港工业作为总量扩张的主攻方向,塑造以港口工业为主的现代化产业结构,发展壮大临港的重化工业群,打造新的主导产业

     2.配合城市扩张战略对工业布局进行重塑和整合,打造金三角工业带,增强中心城市工业凝聚力

     3.与工业园区战略同步实施工业经济国际化战略,做大做强制造工业

     4.搞好资源深加工,加速发展资源型产业集群

  第十三章 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 第三产业发展概述

    一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二 积极营造第三产业发展的硬环境

    三 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

   第二节 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 第三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 第三产业经济效益较好,发展后劲强

    三 第三产业已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四 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不断得到提高

    五 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全省居中下水平,与省内较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地位逐渐提高

   第三节 主要行业的增加值及从业人员的增长情况

    一 第三产业部门主要行业增加值的变化

    二 从业人员的增长情况

   第四节 第三产业各行业优劣势的比较及发展定位

    一 第三产业各行业的比较优势

     1.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房地产,社会服务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2.第三产业各行业的资源禀赋优势

    二 第三产业各行业的比较劣势

    三 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发展定位

    四 第三产业发展的区域定位

   第五节 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一 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潜力有待挖掘,优势有待发挥

     2.第三产业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较大

     3.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内需性服务需求不足,新兴行业规模较小

     4.一些差别性政策措施对服务业的发展不利

    二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现代物流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2.多渠道增加投入,全力以赴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3.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培育消费市场

     4.促进第三产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第三产业的技术含量

     5.完善政策环境,加快电子政务发展

  第十四章 财政经济运行情况

   第一节 财政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

    一 财政经济运行情况

     (一)地方一般预算收支情况

      1.财政收入情况

      2.财政支出情况

     (二)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三)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

    二 财政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二)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完善

     (三)财政经济运行质量逐年提高

   第二节 财政经济运行变化析因

    一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二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三 规范预算外资金管理

    四 强化税务稽征管理和纳税检查

   第三节 财政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 财政经济运行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1.市本级财力比重低,调控能力弱

     2.新体制对营口财政收入的影响较大

     3.财力配置区域性与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县乡比较困难

     4.政府财力缺口运行问题突出

     5.会计诚信制度没有有效确立

    二 对策建议

     1.改革政府管理架构,减少政府级次和财政级次

     2.优化地方分税制财政体制,合理划分财权与事权范围

     3.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地方财力来源

     4.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强化财政支出管理

 第三篇 社会篇

  第十五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社会阶层基本状况

    一 农民阶层

    二 产业工人阶层

    三 私营企业主阶层与个体工商户主阶层

    四 无业、失业与半失业阶层

    五 国家社会管理者阶层

   第二节 社会职业流动对阶层变化的影响

    一 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加大了阶层分化、重组及职业、行业的流动变化

    二 所有制的变革增加了社会流动

   第三节 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特征

    一 阶层构成呈现底部过大的金字塔形态

    二 大量边缘群体将会促进阶层结构的不断变化

    三 产业工人呈整体向下流动

    四 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第四节 社会各阶层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 合理调整社会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建立公平规范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

    二 培育壮大中间阶层规模使其成为营口社会阶层结构中最重要的社会力量

    三 建立完善的劳资关系法律制度

    四 建立有效的非政府组织

  第十六章 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一节 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显著提高

    一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

     2.农村居民纯收入增幅在稳中加快

    二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不断加大

   第二节 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极大改善

    一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消费水准发生明显变化

     1.食品消费质量达到小康水平

     2.衣着类消费跃上新台阶

     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较快

     4.医疗保健类费用支出增长迅猛

     5.交通和通讯消费异军突起

     6.教育文化娱乐性消费支出增长强劲

     7.住房消费增长显著,旧房更新成为主导

     8.杂项商品和服务性消费支出大幅增加

    二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1.食品消费结构优化,食品消费支出迅猛增长

     2.衣着消费质量提高

     3.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4.服务性消费支出成倍增长

    三 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显著增加

   第三节 居民生活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高低收入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二 农村居民高收入户明显增加,绝对贫困户也有所上升,贫富差距非常悬殊,扶贫任务仍然艰巨

    三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

    四 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上升,成为制约居民生活状况改善的主要障碍

   第四节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对策

    一 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拓展就业领域

    二 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 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第十七章 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 社会保障制度与保障内容的发展变化

    二 社会保障水平与收支状况的变化

   第二节 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全

    一 养老保险

    二 失业保险与下岗职工向失业保险并轨

     1.失业保险

     2.下岗再就业

     3.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向失业保险并轨

    二 医疗保险

   第三节 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

    一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二 残疾人福利

    三 优待抚恤

  第十八章 劳动就业与农民工

   第一节 劳动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一 千方百计做好再就业工作

     1.政策支持

     2.措施到位

     3.做好出中心工作

    二 积极完成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

     1.各方配合,人资分离

     2.加强宣传,先易后难

     3.解除关系,走出中心

     4.规范操作,严格发放

     5.变现资产,解决拖欠

    三 确立以市场导向为主的就业机制

   第二节 促进劳动就业的主要措施

    一 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1.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其成为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要渠道

     2.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

    二 加速劳动力市场的建设

     1.加强劳动力市场设施建设

     2.规范和理顺无形劳动力市场

     3.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建设

    三 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1.进一步发挥再就业扶持政策的效能

     2.健全就业服务组织

     3.全面开展就业援助活动

     4.积极开展劳务输出

     5.大力开展清理隐性就业工作,减轻失业保险负担

    四 加强了再就业培训工作

   第三节 劳动就业面临的形势、问题和对策

    一 对目前劳动就业形势的分析

    二 劳动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对策建议

     1.发挥政策效应,促进就业

     2.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

     3.加强劳动力资源的开发

   第四节 农民工状况分析

    一 农民工的地位及其作用

    二 农民工生存状况分析

     1.劳动条件艰苦

     2.服务尚不到位

     3.拖欠工资现象较为普遍

    三 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对策

  第十九章 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

   第一节 社会治安状况及特点

    一 重拳出击,打击刑事犯罪

    二 突出重点,加强各项审判工作

    三 综合治理各类治安问题

    四 交通、消防、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加强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的建立健全

    一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二 全面打造一支新型的公安队伍

    三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完善社会防控体系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果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第二十章 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一 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

     1.高新技术产值逐年增加,科技贡献率不断攀升

     2.科技2项目带动产业水平的全面提升

     3.高新技术园区发展渐成规模

     4.民营科技企业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二 科技事业发展成就突出

     1.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优化了科研体系

     2.科学普及活动的蓬勃发展

    三 科技事业加速发展的条件分析

     1.“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增速器

     2.科技政策的倾斜和适时调整适应了产业需求

     3.科技投入的持续增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1.科技投入机制有待完善

     2.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应注意保持利税的同步增长

   第二节 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 教育体系不断优化,教育水平全面提高

     1.教育结构持续调整,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二 基础教育成为重点,其他各类教育水平亦大幅提高

     1.基础教育进一步夯实,几大主题常抓不懈

     2.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提高

     3.高等教育进一步调整

     4.成人教育健康发展

    三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势因素分析

     1.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是教育事业加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2.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3.社会办学力量的壮大,客观上促进了整个教育水平的提高

     4.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教师素质提高

    四 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1.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尚需深化

     2.尽快创造条件建立大学本科院校

     3.民办教育的环境仍需改善

     4.职业教育应重视非学历教育

  第二十一章 文化、体育、卫生事业

   第一节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 各类文化事业成就斐然

     1.艺术演出事业屡获表彰

     2.公共图书馆事业稳中求进

     3.文博事业发展潜力巨大

     4.群众文化事业规模大、影响广

     5.传媒事业持续发展

    二 文化产业体系初现

    三 支撑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1.政府持续多年的大力投入

     2.文化事业体制改革收到良好成效

    四 文化事业向产业发展的困难及其成因

     1.经费紧张

     2.管理体系尚需深化改革

     3.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4.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仍显不足

     5.文化产业经济总量偏小,行业门类尚需丰富

    五 促进文化产业(含事业)发展对策建议

     1.深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的动力

     2.鼓励发展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

     3.建立统筹协调的管理机制

   第二节 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 体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1.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2.竞技体育稳定发展

    二 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

     1.营口市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日益完善

     2.明确发展重点,实施人才战略

     3.体育训练环境不断改善

     4.充分发挥体育总会及各类体育协会组织的作用

     5.体育产业化改善了体育事业发展的条件

    三 体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促进体育事业加速发展的对策

   第三节 医疗卫生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壮大

    一 卫生事业整体水平稳步提高,预防突发事件机制初步形成

     1.卫生事业体系完整,服务质量与技术水平不断改善

     2.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明显加强

     3.预防突发性疾病机制建设初见成效

    二 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撑要素分析

     1.深化改革是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因素

     2.治理整顿使医疗卫生市场日趋规范

    三 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1.卫生防病任务繁重

     2.卫生事业投入水平不高,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3.医疗机构综合水平有待提高

    四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对策建议

     1.强化政府职能,保证合理投入

     2.继续深化卫生事业改革,加快医疗机构市场化

     3.对防疫、控制和保健工作重点倾斜,扶持中医、中药事业

     4.开展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

     5.尽快完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第四篇 政治篇

  第二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第一节 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一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推进理论武装工程

    二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系,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1.党的领导体系的沿革

     2.党的各级组织机构的变化

   第二节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 党政机关的党建工作

     1.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2.开展广泛的思想教育活动,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3.将党建文化与机关文化建设融为一体

     4.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党内外监督

    二 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

    三 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

     1.持续进行思想的再解放和思维的再创新,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2.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组织机制创新

     3.健全组织制度,防范职务犯罪

    四 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

    五 农村的党建工作

    六 社区的党建工作

   第三节 党的队伍建设

    一 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1.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2.领导干部选拔任用

     3.干部考核制度

     4.干部交流制度

     5.干部审查、管理和监督

    二 党员队伍建设

     1.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

     2.加强对党员的日常规范化管理

     3.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工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四节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一 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

    二 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三 认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四 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取得成效

   第五节 党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1.坚持求真务实,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

    2.建立健全组织制度

    3.继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4.探索实践规律,深化理论研究

    5.教育党员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二十三章 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

   第一节 行政机构改革

    一 精简党政机构

    二 压缩人员编制

    三 减少领导职数

    四 调整优化干部队伍

    五 加快政企、政事、政社分开

   第二节 政府职能转变

    一 打造服务型政府,解决“三位”问题

    二 打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领导班子

    三 打造高效型政府、法治型政府、诚信型政府、打造透明型政府

   第三节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一 改革行政管理的内容、方式和手段,规范审批行为

    二 依法行政成为优化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服务环境的重点

    三 政府“并联审批”敞门为企业办事

   第四节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建议

    一 建立防止权力腐败的有效机制

    二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三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立法进程,推行依法行政

  第二十四章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一 加强监督工作

    二 正确行使决定权

    三 积极开展依法治市工作

    四 建立健全评议工作

   第二节 政治协商制度的健全

    一 市政协的组织建设

    二 市民主党派的组织状况和作用

     1.市民盟

     2.市民建

     3.市民进

     4.九三学社

     5.农工民主党

    三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通报协商制度

     2.建立和完善邀请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重要外事、内事活动制度

     3.建立和完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视察、考察制度

     4.建立和完善政府有关部门同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对口联系和协商制度

     5.建立和完善党外人士在政府和司法机关担任实职制度

   第三节 群众团体的发展

    一 市总工会系统状况

    二 市共青团组织

    三 市妇女联合会

    四 市工商业联合会

    五 市文联

    六 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七 营口市民间组织发展状况

   第四节 民主决策机制的完善

    一 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 不断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三 建立健全加强领导决策责任制

    四 强化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咨询

   第五节 基层民主制度的健全

    一 完善农村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

    二 进一步完善企业民主制度

   第六节 法制建设的加强

    一 加强司法管理体制建设

     1.建立审判工作运行新机制

     2.全面落实审务公开制度

     3.积极推进检察改革

     4.诉讼监督迈出新步伐

    二 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1.制定实施依法治市方案

     2.办案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

     3.查办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大案要案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三 积极开展普法教育

     1.广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国家基本法律

     2.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蔚然成风

     3.广泛开展全民学法用法活动

     4.普法教育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第七节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对策

    一 建立相关制度,努力推进权力公开化

    二 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政府职能转变

    三 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四 规范司法行为,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五 搞好“四五”普法教育,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第二十五章 社区建设

   第一节 居民委员会的改革和社区组织的建立

    一 改变居委会处境艰难状况,大力推进居委会改革

    二 从改变居委会干部结构入手,对居委会干部队伍进行调整

    三 依法保留原有居委会,组建新的社区组织工作体系

   第二节 社区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 规范社区管理

    二 强化社区队伍建设

    三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四 坚持把社区党建作为核心内容来抓,强化党员队伍建设

    五 强化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六 注重社区警务建设,创建安全文明社区

    七 发挥民政部门职能作用,搭建城市管理、居民服务和民政工作平台

   第三节 社区建设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 思维观念陈旧是束缚社区自治的主要症结

    二 社区负担沉重,责、权、利不统一是束缚社区依法自治的关键

    三 社区运作机制缺乏活力,制约了社区功能的充分发挥

    四 社区服务功能相对偏弱,对社区建设的牵动作用尚未充分体现

    五 社区尚未充分发挥就业潜力,社区就业功能尚有待提高

   第四节 推进社区建设的对策

    一 继续深化社区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社区自治功能

    二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完善社区建设的共建机制

    三 大力加强社区党的建设,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力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

    五 发挥社区就业功能,积极开展下岗职工就业再就业工作

 附录

  附录一 1989~2003年营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附录二 500户城乡居民问卷调查报告

   一 被访者的基本情况

    1.性别、民族和户口

    2.年龄

    3.文化程度

    4.政治面貌

    5.婚姻状况

    6.就业状况

    7.宗教信仰

   二 家庭情况

    1.家庭规模

    2.家庭结构

   三 工作情况

    1.被访问者有无工作情况

    2.被访者工作变动情况

    3.被访者的职业状况

    4.被访者的工作收入情况

    5.关于第二职业

   四 家庭财产和收入

    1.承包经营情况

    2.收入情况

    3.住房情况

    4.拥有耐用消费品情况

    5.实际拥有财产情况

   五 闲暇生活

   六 社会网络

    1.政治参与情况

    2.社会圈子

    3.外出情况

   七 社会冲突及解决

   八 社会心态

    1.对工作及工作中的关系的评价

    2.对个人及生活方面的评价

    3.对生活环境的评价

  附录三 全国著名民营企业:营口盼盼安居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报告

   一 创新机制是奠定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

   二 创新品牌,开启企业快速发展的加速器

   三 创新产品,夯实企业立足市场的根基

   四 创新技术,提供企业竞争力的保障

   五 创新管理,增强企业快速发展的内力

   六 创新市场,延伸企业快速发展的生命

   七 回报社会,以实际行动投身光彩事业

  附录四 营口市站前区星光社区的调查报告

   一 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形成强有力的社区工作领导核心

    1.建好班子

    2.建好组织

    3.建好队伍

   二 完善机制,健全制度,稳步促进社区建设全面发展

   三 打造爱心平台,促进再就业工作发展,确保社区稳定

   四 以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为载体,全面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附录五 营口“城”与“市”的建立和港口对外开放的有关史料

   一 营口地区从建城到2005年为2200年

   二 开埠前没沟营港的贸易已成规模

   三 营口的对外开埠为1861年

   四 营口的建置及驻营机构

   五 营口建市前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

   六 清末各国向营口派驻的领事馆

 相关链接

 《营口卷》编辑委员会

《解读营口模式》是1990年代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营口卷》的衔接和延续。本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营口市在1989~2003年15年间营口市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经济社会各个层面的变化。重点解读了1990年代中后期营口市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放思想推动发展思路创新,在辽宁率先对所有制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使营口的经济逐步摆脱困境,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形成了推进市场化改革和走向振兴的成功范例—营口模式。本书是一部跨学科实证研究学术性著作,不仅仅对决策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社会科学学科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