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57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哲学图书

Philosophy of Compound Industry on the First Level: the Cultivation of Compound Industry with Eucommia Rubber Resources as a Case

SSAPID:101-7166-6672-98
ISBN:978-7-5097-6241-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致力于对我国培育的新型资源产业——杜仲种植培育产业进行研究,并希望以此来主导新型资源培育、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实践,是具有领先意义的本土化复合产业哲学研究课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胡文臻
编 辑:孙燕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后记

 写在前面(二)

 写在前面(五)

 写在前面(三)

 写在前面(六)

 写在前面(四)

 序

 第一章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哲学

  第一节 思考与实践

  第二节 理论与现状

   1.杜仲苗木育种工程技术

   2.良种繁育工程技术

   3.高效培育杜仲橡胶资源工程技术

   4.杜仲橡胶等绿色提纯及产业化开发工程技术

  第三节 层级与产业内容

   1.第一层级复合产业哲学的兴起及其范畴

   2.从哲学的思考中研究第一层级复合产业哲学的理论基础

   3.以哲学思考来研究培育复合产业的战略意义

   4.从哲学层面来认识第一层级复合产业哲学——杜仲橡胶资源培育复合产业研究的理论价值

   5.方法论是研究杜仲橡胶资源培育复合产业的具体指导

  第四节 战略地位研究

   1.第一层级复合产业哲学研究,必将推进区域生态资源经济体系培育、促进生态资源复合产业研究

   2.研究杜仲橡胶资源培育复合产业系统工程

  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培育生态资源经济、提升系统性思维方式

   2.体现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念

   3.唯物史观指导第一层级复合产业进行哲学实践

 第二章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的哲学思考

  第一节 战略资源的哲学思考

   一 杜仲橡胶资源培育发展的历史环境

    (一)反思杜仲资源自然进化历史

     1.杜仲是优质的天然橡胶资源

     2.杜仲是传统的中药材

     3.杜仲树干枝是上等的木材

    (二)杜仲橡胶资源与产业发展的过程

     1.杜仲橡胶资源与产业研究发展的简况

     2.杜仲橡胶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 市场对杜仲资源的需求

   三 杜仲橡胶资源培育复合产业发展模式

    1.第一层级复合产业模式是人类在反思中推进的

    2.打破“环境冲突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

   四 走出环境冲突困境需要新的培育模式

    1.走出“杜仲制药保护开发和杜仲橡胶产业经济”两难困境,唯一对策是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杜仲橡胶资源复合产业

    2.第一层级复合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期的重要新型经济模式

  第二节 内涵和外延关系

   一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哲学思考的内涵

    1.“第一层级复合产业”哲学思考的内涵关系来源于第一层级复合产业哲学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1.1 生态资源环境思想观

     1.2 生态经济学理论

     1.3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与循环经济的实践关系

   二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哲学思考的外延

    1.第一层级复合产业哲学研究是生态资源经济体系建设的高级产业实践活动和新型区域经济形态

    2.第一层级复合产业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三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的可持续应用

    1.第一层级复合产业的范畴和深化理论研究

    2.第一层级复合产业的范畴有助于区域生态资源经济体系活动的实践发展

  第三节 生存与辩证关系

   一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模式中的哲学价值

    1.复合产业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复合产业中“人与社会”的发展关系

    3.第一层级复合产业的辩证关系

   二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的特征与认识

    1.第一层级复合产业经济活动实践具有培育和修复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功能,以杜仲橡胶资源培育复合产业为例是第一层级的高级生态发展模式

    2.第一层级复合产业经济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经济发展模式

    3.第一层级复合产业经济活动完全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社会文明发展过程

    4.第一层级复合产业包含了丰富的新型的高级形态的生态文化价值体系

 第三章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哲学研究理论

  第一节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的方法论

   一 培育观

    1.马克思生态思想阐述

    2.中国哲学中的生态思想

    3.西方哲学的生态思想意义

   二 合理消费观

    1.“生态消费观”

    2.中国古代生态观

    3.现代西方哲学的生态理念

   三 生态资源经济体系建设与劳动关系理论

    1.“人与自然”之间的生产劳动关系

    2.自然界必须符合“劳动价值”的原则

  第二节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的哲学力量

   一 复合产业的哲学精神

    1.自然与整体性思维关系

    2.中西自然观中的改造自然

   二 复合产业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1.复合产业的新型经济关系评价

    2.复合产业的新型经济模式

  第三节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的指导理论

   1.发展复合产业

   2.世界观的哲学一致性

   3.复合产业的实践活动

 第四章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生态环境哲学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高级形态

   一 实现中国梦与建设复合产业的内在关系

    1.实现中国梦

    2.复合产业的实践理论与应用

    3.复合产业的空间格局

   二 复合产业与“人”“社会”“创新”的关系

    1.复合产业与“人”的关系

    2.复合产业的“创新”关系

    3.第一层级的“环境和美”关系

    4.复合产业需要“法治”环境

    5.建立新型“人与社会秩序”环境

  第二节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哲学研究完善“人”的两个属性环境

   一 第一层级哲学研究“人”需要的生态环境

    1.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生存的基础环境

    2.生态资源是人的基本生存环境需求

    3.培育“人与生态”关系是“质与量”的关系

   二 第一层级哲学研究“人”需要的环境

    1.人的实践环境是复合产业哲学研究的基本生态环境

    2.第一层级复合产业的新型生产方式

 第五章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的哲学实践

  第一节 解析“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权利观”

   一 关于“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权利观”的思考

   二 复合产业与自然价值的关系

    1.杜仲橡胶资源培育的内外价值关系

    2.复合产业“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关系

   三 生态环境资源培育与生态环境能量储备的生产关系

  第二节 生态资源与复合产业的培育环境

   一 生态资源与复合产业的培育关系

   二 生态资源与复合产业的生存环境

    1.人化与非人化生态资源的生存环境

    2.“非人化生态资源”的资源培育保值与增值

   三 生态资源培育与复合产业的战略意义

  第三节 新型生态资源培育与能量储备价值特征

   一 人的特征与分工培育价值特征

    1.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分工利益

    2.“人”是复合产业的主要实践者

   二 新型生态资源消费增长率计算公式

 第六章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的新生产力

  一 国家退耕还林(草)的实践阶段

  二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一节 唯物史观与新生产力

   1.制约新生产力的因素

   2.复合产业的利益与制约要素

   3.经济利益与制约要素

  第二节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经济伦理

   1.生态资源经济需要新伦理

    (1)培育生态科学精神

    (2)培育公众参与生态资源经济活动

    (3)培育注重生态资源消费的生活方式

   2.大力发展新生产力

   3.建立公正的生态资源环境关系

 附录 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研究*

  一 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的意义

   1.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2.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二 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的情况

   1.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的数量、质量的不平衡

   2.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引进与原有生态经济林资源在资源配置分配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平衡

   3.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需要高新技术人才

   4.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中共建共享资源不足

   5.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三 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策略

   1.制定因地制宜的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政策

   2.加快建立老区生态文化资源信息的共建共享机制

 写在前面(一)

第一层级复合产业哲学研究,始终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的原则。本书分析了以杜仲橡胶资源为例的生态资源经济体系建设实践过程中的哲学思考与实践活动的重大战略意义。本书原创性地探索研究了“生态资源培育与环境能量储备”的新型生态资源经济体系建设模式。本书适合政府机关、企业、科研单位、院校、部队及相关机构人员实践应用与参考;适合哲学爱好者了解应用对策研究中的哲学语境和方法。

[1]《杜仲产业绿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第18页。

[2]王伟光:《在超越资本逻辑的进程中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在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上的讲话》,《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8月22日。

[3]王伟光:《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20日。

[4]周生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3年9月2日。

[5]黄兴国:《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党建网,2014年2月11日。

[6]张连国、栾贻信:《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东岳论丛》2005年第2期。

[7]〔美〕康芒纳:《封闭循环》,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8]独娟、刘波:《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探究》《学术论坛》2012年第7期。

[9]张忠华、刘飞:《循环经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实践平台》《发展研究》2012年第6期。

[10]张彦修、李江凌:《新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1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节选)》,人民出版社,2012,第345页。

[12]解保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名著导读》,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第17页。

[13]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4]〔美〕莱斯特·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东方出版社,2002,第84页。

[15]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

[16]倪端华:《英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

[17]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8]钱俊生、余谋昌:《生态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19]叶平:《环境的哲学与伦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0]孙文营:《循环经济哲学维度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21]刘思华:《绿色经济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2]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人民出版社,2004。

[23]韩立新:《环境价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24]于群:《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及解决对策》,《河北法学》2012年第2期。

[25]吴飞美:《基于绿色消费的循环经济发展策略研究》,《东南学术》2011年第6期。

[26]曲格平:《探索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环境保护》2013年第12期。

[27]诸大建、朱远:《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8]徐结春、车圣姬:《马克思的环境意识与社会发展观的转换》,《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9]宁洪、陈明富:《“美丽中国”的理论内涵》,中直党建网,2012年12月21日。

[30]温莲香:《马克思恩格斯劳动概念的生态维度解读》,《文化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

[31]莫放春:《国外学者对〈资本论〉生态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网。《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

[32]程恩富、王中保:《论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年4月21日。

[33]刘奔:《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真理观和价值观的内在有机联系看科学发展观》,《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34]冯华:《马克思劳动时间节约理论形成简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月刊2010年第12期。

[35]王子今:《中国古代的生态保护意识》,新华网,2010年3月3日。

[36]张立影:《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基础、立论根基与核心主题》、《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

[37]赵卯生、杨晓芳:《阿格尔建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四重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网,2011年9月21日。

[38]〔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第69页。

[39]张彦修、李江凌:《新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第53页。

[40]庞元正:《可持续发展与唯物史观》,《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3期,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41]《中国古代生态思想》(节选1~5)中文百科在线,2013年12月。

[42]〔法〕霍尔巴赫:《健全的思想》,王荫庭译,商务印书馆,2006。

[43]《生态哲学对社会学的影响与启示》,博才网,2013年11月6日。

[44]薛正昌:《宁夏历代生态环境变迁述论》(节选1~6),中国生态环境史学网,《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20期。

[4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46]张忠军:《2050年中国将面临粮食安全挑战》,国际在线网,2013年9月6日。

[47]《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科技日报》2014年4月17日。

[48]《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人民出版社,2012,第97~98页。

[49]《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人民出版社,2012,第47页。

[50] 郭忠华:《劳动分工与个人自由——对马克思、涂尔干、韦伯思想的比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51]〔美〕霍根著《自然资本论——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王乃粒等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2年11月。

[52]杜红岩、胡文臻、俞锐:《杜仲产业绿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第73页。

[5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人民出版社,2012。

[54]梁彦隆:《主体间性与环境问题——兼谈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2期。

[55]解保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名著导读》,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第12页。

[5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人民出版社,2012,第180~181页。

[57]〔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王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23页。

简 介: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生态经济林哲学与应用对策研究实践基础的专著,提出并研究了生态经济林哲学中的若干新问题,从生态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比较中探究生态经济林哲学的哲学基础,并分析了生态经济林哲学产生的现实根源,特别是生态经济学与绿水青山发展理念的空间结构关系。本书以经济林杜仲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研究为例,分析了生态经济...

作者: 胡文臻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