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3)图书
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ASIA-PACIFIC(2013)
[内容简介] 本书将延续原有的体系,以亚太或中国周边战略环境为主线,联合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及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的多位学者共同完成。报告指出,在这个特殊的转型期内,中国的周边环境将呈现出下述特征:第一,为应对中国的崛起,大国纷纷调整其亚洲战略,中国周边已成为大国之间的竞技场。第二,伴随区域外大国介入亚洲事务,周边国家实施骑墙战略将成为一种潮流。第三,小国之间、大国与小国之间的结盟趋势都在增强。第四,声索国借助外部势力进入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第五,中日关系的未来面临重新定位。
相关信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主编简介
亚太蓝皮书编委会
皮书数据库
BⅠ 总报告
B.1 2012~2013年亚太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亚洲经济短期增长前景看好,但中期增长前景的风险在加大
1.亚洲经济即将走出低谷,但难以摆脱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制约
2.亚洲经济未来的风险源
3.亚洲经济的出路在于经济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 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效应已初步显现
三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面临方向性选择
1.TPP谈判的前景看好
2.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在艰难环境中启动
3.区域全面经济合作协定(RCEP)在大国分歧中脱颖而出
四 中国周边环境进入一个特殊的转型期
BⅡ 专题:大国的亚太战略
B.2 美国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
一 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框架的形成
1.同盟关系
2.伙伴关系
3.对华关系
4.地区多边架构
5.贸易和经济政策
6.更广泛和更强大的军事存在
7.打民主与人权牌
二 奥巴马亚太战略的特点及影响
B.3 日本的亚太战略
一 在后危机时代成型的战略
二 日本亚太战略的主要内容
1.政治战略——维护体系与保持地位
2.经济战略:促进增长与分享红利
3.安全战略:“筑网”与“防华”
三 日本亚太战略对地区及中国的影响
B.4 当前欧盟亚太战略特点及前景
一 欧盟当前亚太战略的主要特点
1.经济外交力度加大
2.增加对亚太地区外交投入力度,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
3.亚太战略多元化,特别是与东盟合作得到拓展与深化
4.参与亚太安全事务的意愿上升
5.持续在亚太推进价值观外交
二 欧盟调整亚太战略的主要动因
1.借亚太经贸活力摆脱债务危机泥潭
2.维护欧盟的全球影响力
3.应对与美合作和竞争的双重需求
三 欧盟实施亚洲战略的有利条件与局限性
1.有利条件
2.局限性
B.5 后危机时代俄罗斯的亚太战略
一 俄罗斯亚太安全战略:美国重返亚太背景下的战略东移
1.“重返亚太”:美国的“战略转向”
2.“随美而动”:俄罗斯的“战略东进”
二 俄罗斯亚太经济战略:以东部开发促安全
1.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地缘经济优势
2.东部开发:难以穿越的“卡夫丁”峡谷
3.金融危机与《远东和贝加尔地区2025年前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4.APEC符拉迪沃斯托克峰会:俄东部开发的历史“切入口”
三 俄罗斯亚太战略实施面临的问题
1.普京继续执政是俄罗斯亚太战略实施的关键
2.俄罗斯亚太战略的实施面临财政严重不足的问题
3.以能源经济为核心的东部开发对国际市场依赖过大
4.劳动力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东部发展
四 后危机时代中俄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协作
1.中俄应携手应对美国战略东移带来的安全威胁
2.中俄协调在应对TPP问题上的立场
3.加强中俄两国在东盟地区论坛框架内的合作
4.择机建立中俄美三国关于亚太安全的对话机制
5.谨防美国在中俄之间打楔子
B.6 印度的亚太战略及其前景
一 印度亚太战略的基点、路径与手段
二 印度亚太战略的主要目标与影响因素
三 印度亚太战略的实施效果及对中国的影响
B.7 大国亚太战略调整与中国的应对
一 大国亚太战略调整及其相互关系
1.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
2.日本、俄罗斯、印度、欧盟亚太战略调整及其与美国亚太战略的关系
3.大国亚太战略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
二 大国亚太战略的影响与中国的应对
1.大国亚太战略调整的影响
2.中国的应对
BⅢ 区域经济合作
B.8 APEC发展前景展望
一 APEC的发展历程:政治经济学视角回顾
1.APEC的诞生与发展
2.亚洲金融危机后APEC的发展
二 不对称增长、权力转移与APEC合作
1.不对称增长与权力转移
2.TPP与APEC合作
三 APEC合作前景:夏威夷、海参崴及以后
1.近两年APEC合作的进展
2.APEC合作前景分析
B.9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东亚合作:FTA规则之争
一 TPP的谈判新进展
二 TPP投资条款分析
1.投资与投资者的界定
2.实体规则
3.“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
4.其他条款
三 TPP与东亚合作的规则之争
四 对东亚合作的启示与思考
B.10 后危机时代构建中日韩自贸区的障碍分析与路径选择
一 自贸区作为应对后危机时代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式
二 对构建中日韩自贸区的障碍分析
三 从中日韩三国的自贸区战略分析中日韩自贸区的路径选择
B.11 RCEP与东亚经济一体化之路
一 RCEP的进展情况
二 东亚地区秩序变化与亚太合作进程
1.中日实力消长与东亚地区秩序重塑
2.中美力量博弈与东亚规范演进
三 中国的战略选择
B.12 印度区域合作战略重心东移——利益诉求与制约因素
一 印度区域合作战略重心不断“东移”
二 战略重心“东移”中政治利益诉求与经济利益诉求并重
1.政治与安全利益诉求
2.经济利益诉求
三 多重因素对印度区域合作战略重心“东移”形成制约
1.国家实力提升是区域合作战略“东移”的基本条件
2.国内政治环境制约合作的推进
3.南亚地区矛盾对战略“东移”形成牵制
四 在中美印战略互动中应对印度区域合作战略“东移”
BⅣ 地区热点问题
B.13 “黄岩岛事件”对中国南海维权斗争的启示
一 对黄岩岛事件有关各方行为的回顾
1.中方的反制措施
2.菲方的后续行动
3.美方的有关动作
二 对中菲两国战略意图与决心的分析
三 明确战略底线对中国南海维稳、维权的意义
B.14 缅甸政治改革与中缅关系
一 缅甸政治改革的形成和发展
二 缅甸政治改革的动因
(一)政治改革是缅甸“民主路线图”要求的自然产物
(二)政治改革是缅甸政府寻求政权合法性和国际支持的前提条件
(三)政治改革是缅甸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政治改革也是解决国内错综复杂民族矛盾的唯一方法
三 缅甸外交政策的调整
四 缅甸政治改革与中缅关系前景
(一)缅甸国内关于政治改革的分歧与争论不仅直接影响缅甸政局,也会对中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二)美缅关系的逐步调整和缅甸大国再平衡战略是影响中缅关系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三)缅甸少数民族问题仍将是影响中缅关系的主要问题之一
五 结语
B.15 如履薄冰的朝鲜半岛局势
一 朝鲜半岛局势的核心问题与分析路径
二 朝韩关系剑拔弩张,但两国都不想局势失控
三 中美两国的协调
四 韩国大选对未来半岛局势的影响
B.16 中日钓鱼岛争端及其对东亚格局的影响
一 日本国内政治的右倾化与“购岛”闹剧
二 中日关系将趋向“政冷经冷”
三 中日韩三国合作前景难以乐观
四 美国将进一步加强东亚地区的联盟战略
五 结语
BⅤ 中国与地区大国关系
B.17 中日关系:从“友好年”急转为“政寒经冷”
一 日本内政“绑架”外交使中日政治关系转至冰点
1.日本内政“绑架”外交逆转中日关系发展方向
2.日本控制与其他周边国家的领土主权争端以免“腹背受敌”
3.影响中日政治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二 政治问题影响中日经济关系的调整
1.日本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影响
2.钓鱼岛问题使中日经贸关系急剧降温
三 “政寒经冷”使中日民间关系继续趋冷
四 结语
B.18 试论中韩关系中的朝鲜因素和美国因素
一 中韩关系的现状
二 中韩关系的影响因素
1.朝鲜因素
2.美国因素
三 中韩关系的展望
B.19 中国—印度尼西亚合作关系:现状与挑战
一 中国—印度尼西亚深度合作的基础更加牢固
1.两国身份认同的范围在扩大
2.中国—东盟合作的直接推动
3.中国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与印度尼西亚全方位外交的张力
二 中国—印度尼西亚现阶段合作特点
1.双边合作更为紧密
2.防务、安全合作进入实质合作阶段
3.社会文化合作更加宽广
4.多边协调卓有成效
三 中国—印度尼西亚合作中的挑战
1.美国重返亚太的影响
2.印度尼西亚民主转型的后遗症
3.中国中小企业的无序投资
B.20 合作与竞争:中印关系踟蹰前行
一 贸易增长放缓,相互投资增长快,但规模较小
二 中印军事交往回暖,印度军购大幅上升
三 推进民间交往,改善彼此认知
四 边界、南海与印度洋:中印冲突的潜在爆发点?
B.21 从美澳同盟升温的视角看中澳关系的变局
一 对吉拉德执政后中澳关系形势的简要回顾与总结
二 影响中澳政治关系的变局:美澳同盟关系升温
1.美国扩大在澳大利亚的军事存在,双方通过驻军协议将美澳同盟关系升温
2.美国在澳军事部署针对中国和亚太地区的战略意图
3.澳大利亚在中美之间的战略考虑
三 中澳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
四 中美力量竞争下的中澳关系和澳对华政策前景
1.美澳同盟升温和澳日军事关系加强使中澳关系前景面临考验
2.处于中美夹缝中的澳大利亚扮演平衡性中等强国的战略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
3.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矛盾仍将左右澳对华政策方向
BⅥ 附录*
B.22 亚太地区大事记*
1月
2月
3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B.23 英文摘要
B.24 英文目录
B.25 后记
法律声明
摘要
中国皮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