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9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主体维度的思考图书

An Analysis of the Socialis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

SSAPID:101-7111-7950-20
ISBN:978-7-5097-6297-4
DOI:
ISSN: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确立为中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确立与完善,不仅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组成要素,因而需要从全球视角对其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与分析。本书立足政治哲学的主体视角,运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诠释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要义、地方实践以及未来发展等,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功能与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浙江系列
作 者: 唐玉
编 辑:袁卫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0 政治理论

 打造精品 勇攀“一流”

 引言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一章 西方公民传统与民主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古典共和主义:城邦公民与直接民主

   一 亚里士多德之城邦公民

   二 城邦政治与直接民主

  第二节 近代自由主义:私性公民与代议民主

   一 洛克的私性公民

    1.自然状态与社会契约

    2.“公民-市民”的两面性

   二 现代国家与代议民主

  第三节 托克维尔、贡斯当:现代公民与宪政民主

   一 公民回归与社会重建

   二 两种公民自由的区分与平衡

   三 “多数暴政”与宪政民主

  第四节 当代社群主义:公民德性与参与民主

   一 公民共和主义的当代复兴

   二 公民与共同体

   三 自治与参与民主

 第二章 公民身份的整合与协商民主的发展

  第一节 走向整合的公民身份

   一 自由传统与公民身份的二元分野

   二 两种自由与公民身份的结合与平衡

   三 公民资格理论的尝试与突破

  第二节 协商民主理论的发端

   一 作为一种政府原则的协商民主

   二 作为合法性原则的协商民主

  第三节 协商民主理论的兴盛

   一 协商民主理论的核心议题

    1.政治平等

    2.投票行动

    3.民主条件

   二 协商民主理论的分类

   三 罗尔斯:从“反思的平衡”到社会正义

   四 德雷泽克:超越自由主义与批判理论的协商民主

  第四节 公民问题的理论纷争

   一 协商民主对公民问题的工具性分析

   二 协商民主之于公民的内在价值

 第三章 哈贝马斯的审议民主与复合公民理论

  第一节 概念性重建:审议民主的哲学基础

   一 交往理性与交往行动

   二 人权与人民主权

   三 道德与法律

  第二节 结构性分层:公民理论的社会基础

   一 公共领域及其独立性

   二 自由的市民社会

   三 民主的立法模式

  第三节 “三位一体”的公民身份

   一 作为政治、社会主体的公民

   二 公民权利体系

   三 公民身份的复合内涵

    1.用交往理性代替了实践理性

    2.在整合“权利性公民”与“政治性公民”基础上,增加了“交往性公民”之维

    3.沿用了公共领域概念,为交往性公民提供社会空间

   四 世界公民

    1.公民身份与民族认同

    2.移民、难民与世界公民

  第四节 审议民主与审议主体

   一 审议民主:民主意志的生成与转化

    1.民主意志形成的内在程序

    2.民主意志建制化的外部机制

   二 审议的包容性

    1.排斥与包容

    2.流动的审议主体

 第四章 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的类型与经验启示

  第一节 特设论坛中的协商

   一 协商民意测验*

    1.协商民意测验的程序和特点

    2.协商民意测验的实践与意义

    3.对协商民意测验的异议与反驳

   二 公民陪审团*

    1.公民陪审团的程序与特点

    2.公民陪审团的实践

    3.公民陪审团的意义

   三 公民共识会议*

   四 专题小组*

  第二节 公共领域中的协商

   一 公共领域的构成及其实践

   二 公共领域协商的价值与意义

    1.公共协商的工具价值

    2.公共协商的内在价值

  第三节 西方协商民主的经验启示

   一 中西协商民主的差异性分析

    1.中西协商民主的文化背景差异

    2.中西协商民主的进程差异

    3.中西协商民主的本质差异

   二 西方协商民主的经验启示

    1.进一步提升了民主质量

    2.培育了公民德性和公民精神

    3.推进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4.为公民个人偏好的表达、竞争与聚合提供了有效途径

    5.缓解了公民与国家间的紧张关系

 第五章 中国公民观念的兴起与协商民主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中国公民观念的萌芽与兴起

   一 中国公民观念的萌芽

   二 从臣民到公民

    1.从臣民到公民:中国公民观念的深化发展

    2.从臣民到公民:宪法文本上的概念转换

  第二节 中国公民教育的发展与演变

   一 中国公民教育的发轫

   二 中国公民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协商民主的本土思想资源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商资源

   二 中国政治传统中的协商民主资源

  第四节 中国协商民主实践的历史演进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协商民主实践的萌芽

   二 抗战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协商民主实践的初步发展

   三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协商民主实践的深化发展

    1.政治协商获得制度化、规范化的快速恢复和发展

    2.社会协商在实践探索中创新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与经验

  第一节 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实践与优势

   一 杭州市政协工作的创新实践

    1.充分发挥政协界别小组职能,强化界别协商机制

    2.下移工作重心,实现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

   二 政协工作创新的优势

    1.制度优势

    2.群众优势

    3.智力优势

   三 政协工作创新的价值

    1.较为充分而有效地发挥协商民主“上通下达”的功能

    2.拓宽群众参与协商民主、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事务的渠道

    3.建构政协委员与群众之间的新型互动方式

  第二节 农村与社区协商民主制度的方法与经验

   一 浙江省村级协商民主协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二 浙江省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制度的主要形式与内容

    1.杭州市近江西园社区的“四会”制度

    2.杭州市德加社区的新兴网络型民主协商

   三 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经验总结

    1.以地方实际为基础,建立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

    2.以现有制度或机构为依托,确保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高效与长效

    3.通过基层协商民主,增强公共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4.通过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促进基层稳定与和谐发展

   四 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问题应对

  第三节 基层协商民主的特色做法与经验分析

   一 分众式协商民主的内容与案例

    案例一:运河综合保护工程

    案例二: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

   二 分众式协商民主的经验与价值分析

   三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探索与突破

  第四节 党内协商民主的发展与完善

   一 党内协商民主的概念与内涵

   二 党内协商民主的现实基础

    1.社会经济基础

    2.制度框架基础

    3.价值取向基础

   三 党内协商民主的基本功能

    1.通过党员传递和反馈公众诉求

    2.通过执政党引导和平衡多种偏好

    3.通过扩大理性范围增强决策合法性

   四 加强党内协商民主形式的地方探索

    1.基层党组织的规模相对较小,更适合开展直接民主

    2.基层党员与公民社会的联系更紧密,与公共议题的关联更直接

    3.协商主体间更为熟识,更能互相理解和妥协

    4.成本更小,效果更好

 第七章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意蕴

  第一节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

   一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与内涵

    1.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社会主义属性

    2.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人民民主属性

    3.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领导保证

    4.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以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为主要动力

   二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类别与层次

  第二节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构成要素

   一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价值取向

    1.合作

    2.参与

    3.共识

   二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参与主体

    1.核心主体

    2.一般主体

   三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

   四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手段

   五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根本保障

    1.宪法对公民权形成规约,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供最基本的民权保障

    2.宪法为公共领域提供前提和规范,形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场域保障

    3.宪法促成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与平等身份,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供认同保障

  第三节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特征

   一 公开性特征

   二 合法性特征

   三 程序性特征

   四 对话性特征

   五 开放性特征

  第四节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在价值

   一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人民民主,既具有投票的效率,又以协商维护公平;既以选票为决策基础,又以共识形成过程提升合法性;既强调社会的整体利益,又关注个体的价值诉求

    1.多数原则与对话协商的统一

    2.投票结果与共识生成过程的统一

    3.社会的整体利益与个体的价值诉求的统一

   二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充分体现和保障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本质

   三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能够充分发挥交往理性基础上的协商价值,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四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提高公民精神和公民素质,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多元共治

 第八章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与未来

  第一节 民主的中国模式:选举、协商与法治

   一 民主的中西实践路径比较

    1.西方:竞争性选举路线

    2.中国社会主义人民民主:选举与协商并重的路径

   二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实现路径

    1.共产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前提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

    3.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径

  第二节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主体:从精英到公民

   一 从政治协商到协商民主

   二 基层协商民主公民主体的特征与功能

    1.公民(团体)的主体特征

     (1)互为理性主体

     (2)互为沟通主体

     (3)互为利益主体

    2.公民(团体)的主体功能

     (1)通过协商实现对民主选举的有益补充

     (2)通过协商实现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

     (3)通过协商实现民主监督

   三 公民参与式协商的重要价值

    1.公民参与式协商充分体现了公民的主体地位

    2.公民参与式协商有助于增强决策的合法性,最大限度地体现公民的公共利益

    3.公民参与式协商有助于控制行政权力的膨胀,有助于培育公民美德

  第三节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挑战与应对

   一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当前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和责任感不足是制约协商民主发展的不利因素

    2.中国的协商民主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缺乏监督机制,协商过程容易受强势人物或集团的控制

    3.中国的协商民主在很多情况下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协商无效率,对话无果而终

    4.在协商民主的实际运作中,“最大的公共利益”较为抽象,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定位

    5.虚拟协商具有时间任意性、内容随意性、互动延时性和心态娱乐化等特征,容易降低协商的质量和效率

   二 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对策建议

    1.通过参与型政治文化的熏陶、公民教育的开展和民主实践的训练,不断提高公民的协商能力与素质,培育协商式的民主主体

    2.建立保障协商民主贯彻实施的制度机制

    3.加大执政党的支持与推动

    4.加强地方政府与自治组织的控制功能

    5.充分利用、科学管理非正式的网络议事协商

  第四节 协商式公民的培育与养成

   一 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为公民建设提供文化基础与环境

   二 大力发展公民教育,为民主政治提供全面发展的合格主体

    1.在公民教育中注重交往理性的培养与习得

    2.通过对公民身份的内涵理解形成公民的自我定位

    3.注重话语的构建功能,增进公民参与的有效性

 结语

  一

  二

  三

 立足地方实践 高扬中国特色

 后记

 索引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确立为中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并作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战略部署,这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确立与完善,不仅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组成要素,因而需要从全球视角对其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与分析。本书立足政治哲学的主体视角,运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诠释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要义、地方实践以及未来发展等,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功能与价值。

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陈家刚主编《协商民主与政治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陈家刚主编《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陈家刚:《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陈家刚主编《民主决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陈家刚:《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中国深化改革的新路向新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陈剩勇、〔澳〕何包钢编《协商民主的发展——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地方民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陈武明:《新的历史跨越:关于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戴激涛:《协商民主研究:宪政主义视角》,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郭秋水:《当代三大民主理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郭忠华编著《变动社会中的公民身份——与吉登斯、基恩等人的对话》,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何包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和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何包钢:《民主理论:困境和出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何增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黄国华等:《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史稿》,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康有为:《公民自治篇》,《新民丛报》第五、六、七号。

刘军宁:《保守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刘军宁、王焱编《自由与社群》,北京:三联书店,1998。

刘军宁编《民主与民主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刘军宁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北京:三联书店,1998。

梁启超:《新民说》,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林尚立:《建构民主——中国的理论、战略与议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林火旺:《正义与公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李强:《自由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任军锋主编《共和主义:古典与现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谈火生:《民主审议与政治合法性》,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谈火生主编《审议民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陶富源、王平:《中国特色协商民主论》,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王焱等编《自由主义与当代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00。

王焱编《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北京:三联书店,2003。

王焱主编《社会理论的两种传统》,北京:三联书店,2012。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

王国平主编《培育社会复合主体研究与实践》,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

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民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许纪霖主编《共和、社群与公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徐湘林等主编《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变革》,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徐湘林:《寻求渐进政治改革的理性——理论、路径与政策过程》,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沈阳:辽宁出版社,1998。

肖存良:《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应奇编《自由主义中立性及其批评者》,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应奇编《宪政人物》,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应奇、刘训练主编《审议民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应奇、刘训练编《共和的黄昏: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共和主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俞可平:《敬畏民主——中国的民主治理与政治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杨雪冬、陈雪莲主编《政府创新与政治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资中筠:《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60。

赵鼎新:《民主的限制》,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周国富主编《政协文化论坛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张灏:《张灏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张明澍:《中国“政治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张扬金《权力观与权力观重塑——哈贝马斯协商民主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政协杭州市委员会、人民政协报社编《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英〕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美〕阿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杨立峰、葛水林、应奇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

〔南非〕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美〕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美〕菲利普·塞尔兹尼克:《社群主义的说服力》,马洪、李清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阎克文、刘满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德〕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美〕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美〕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美〕凯斯·R.孙斯坦:《设计民主:论宪法的作用》,金朝武、刘会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谭君久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罗伯特·A.达尔:《论民主》,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美〕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主编《政治科学新手册》,钟开斌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英〕洛克:《政府论》(上、下),叶启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美〕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英〕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美〕迈克尔·桑德尔:《民主的不满——美国在寻求一种公共哲学》,曾纪茂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

〔英〕斯金纳,〔瑞典〕斯特拉思:《国家与公民:历史、理论、展望》,彭利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美〕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柯雄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美〕托马斯·麦卡锡:《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王江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沈阳:沈阳出版社,1998。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莘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加〕威尔·金里卡:《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应奇、葛水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英〕威廉姆·奥斯维特:《哈贝马斯》,沈亚生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张若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美〕约·埃尔斯特:《协商民主:挑战与反思》,周艳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澳〕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5~6页。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美〕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自由四论》扩充版),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美〕詹姆斯·菲什金、〔英〕彼得·拉斯莱特主编《协商民主论争》,张晓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平新乔、莫扶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日〕猪口孝等:《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毕苑:《民国的公民教育》,《炎黄春秋》2012年第4期。

陈家刚:《多元主义、公民社会与理性:协商民主要素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陈家刚:《协商民主研究在东西方的兴起与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7期。

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陈剩勇:《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和协商民主的兴起》,《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陈炳辉、王倩:《试析麦克弗森的参与式民主理论》,《江淮论坛》2010年第2期。

陈云云:《协商民主视阈中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创新》2010年第6期。

陈婷婷、贺小林:《协商民主: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理论月刊》2008年第8期。

崇明:《民主与社会改革:托克维尔论社会问题》,《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丁成荣:《关于党内协商民主的思考》,《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杜英歌、娄成武:《协商民主对公民参与的多维审视与局限》,《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杜学文、李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与核心——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为视角》,《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董石桃:《寻求自由与民主的和谐——贡斯当、托克维尔和密尔的探索及其比较》,《前沿》2009年第8期。

范会勋:《关于协商民主的争论——国外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综述》,《理论月刊》2013年第12期。

郭忠华:《个体·公民·政治——公民的当代境遇与公民身份的政治责任》,《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

郭忠华:《变动社会中的公民身份——概念内涵与变迁机制的解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郭淑清:《协商民主:中国公民社会的必然诉求》,《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高力克:《卢梭的公民观》,《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

黄艳永、杨金广:《浅论党的开放性》,《法制与经济》2009年第8期。

何包钢:《中国协商民主制度》,《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何包钢:《儒式协商:中国威权式协商的源与流》,《政治思想史》2013年第4期。

何包钢:《协商民主和协商治理:建构一个理性且成熟的公民社会》,《开放时代》2012年第4期。

何丽华:《协商民主与票决民主的必要结合——当代集体决策的现实选择》,《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蒋招华、何包钢:《协商民主恳谈:参与式重大公共事项的决策机制——温岭市泽国镇公众参与2005年城镇建设资金使用安排决策过程的个案报告》,《学习时报》2005年第308期。

蒋红:《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优越性的本质体现》,《红旗文稿》2013年第19期。

蒋永甫:《控制民主——贡斯当、托克维尔与宪政思想比较》,《学术探索》2008年第1期。

刘军宁:《善恶:两种政治观与国家能力》,《读书》1994年第5期。

刘晔:《公共参与、社区自治与协商民主:对一个城市社区公共交往行为的分析》,《复旦学报》2003年第5期。

刘蕾:《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命》,《渤海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林尚立:《公民参与——民主深度发展的动力之源》,《中国政府创新网》,2011年03月31日,http://www.chinainnovations.org。

刘靖北:《协商民主——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人民网》,2013年11月18日,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1118/c40531-23574946.html。

刘福元:《行政参与的正当性阐释——程序正义、协商民主与公民权利》,《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李力东:《从协商政治到协商民主——基于政治发展维度的思考》,《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李拯:《实现民主的“中国路径”》,《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日。

李强彬、黄健荣:《国外协商民主研究30年:协商民主何以须为何以可为》,《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马黎晖:《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是当代中国协商民主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马奔:《公民会议:协商民主的一种制度设计》,《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倪玉珍:《托克维尔理解民主的独特视角:作为一种“社会状况”的民主》,《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宁乐锋:《社群主义视域内的共和主义民主的复兴——基于查尔斯·泰勒的共和主义论题的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乔传秀:《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人民政协报》2013年1月30日。

谈火生:《审议民主理论的基本理念和理论流派》,《教学与研究》2006年11期。

王学军:《协商民主与公共决策》,《天府新论》2006年第1期。

王志强:《公民政治参与空间的转换与协商民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王洪树、李敏:《国外关于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综述——理论流派、政治实践与存疑及回应》,《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吴晓林、左高山:《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4期。

吴兴智:《理性、权威与制度变迁——中国协商民主发展逻辑再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吴乐珍:《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地方民主的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王凯松:《浅议现代小学生公民教育》,《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徐家良:《民主合作制:政府与公民间的双赢博弈》,《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俞可平:《协商民主: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学习时报》2006年11月6日。

俞可平:《当代西方政治理论的热点问题》,《理论参考》2003年第1期。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杨绍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杨雪燕:《协商民主理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杨守涛:《国外协商民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协商主体不平等研究述评》,《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叶娟丽:《协商民主在中国:从理论走向实践》,《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颜德如:《深化中国协商民主的公民认同——一种观念史的研究路径》,《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3期。

郑大华、朱蕾:《国民观:从臣民观到公民观的桥梁——论中国近代的国民观》,《晋阳学刊》2011年第5期。

张方华:《协商民主语境下的公民参与》,《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张美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路径》,《长春日报》2013年1月18日。

朱勤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朱勤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和创新——基于政治文明发展的视野》,《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朱哲:《自由主义宪政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学术交流》2009年第7期。

左宪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求索》2008年第5期。

周国文:《现代视域下的公民伦理》,《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2期。

Beetham,David,“Liberal Democracy and the Limits of Democratization,” in Prospects for Democracy:North,South,East,West,ed.by David Held,Oxford:Polity Press,1992.

Burnheim,J.,Is Democracy Possible,Cambridge:Polity Press,1985.

Dryzek,John S.,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Liberals,Critics,Contestation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Goodin,Robert E.,“Democratic Deliberation Within,” in Reflective Democrac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Gutmann,Amy,Democratic Educ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

Habermas,Citizenship and National Identity:Some Reflections on the Future of Europe,Praxis International,1991.

Luskin,Robert C.,James S.Fishkin and Roger Jowell,“Considered Opinions:Deliberative Polling in Britain,”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32,No.3,2002.

Miller,David,Philosophy and Ideology in Human’s Political Thought,Oxford:Clarendon Press:1981.

Nino,Carlos Santiago,The Constitu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6.

Parkinson,John,Deliberating in the Real Worl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Philips,Anne,The Politics of Presen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Rosenberg,Shawn W.,Deliberation,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Can the People Govern,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