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00

閩臺歷代方志集成 / 臺灣志書輯(第5-6册)/[康熙]重修臺灣府志(全2册)图书

SSAPID:101-7099-8155-82
ISBN:978-7-5201-3529-0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康熙]《重修台湾府志》(十卷),由周元文、宋永清修,陈璸等纂。康熙三十五年至四十九年(一六九六至一七一〇年),鳯山知县宋永清始倡是志之增修,延请教谕施士岳主纂事,未刊行。至康熙五十一年,知府周元文以为新辑未详,复与府学博士弟子员生广搜资料补辑而成,因称《重修台湾府志》,世称“周志”,有康熙五十七年刻本、一九五九年油印本、台湾文献丛刊本第六十六穜、台湾方志彚编本,及与“高志”之合刊本。今上海徐家汇藏书楼、南京地理所图书馆、日本宫内厅书陵部、国立台湾图书馆等收藏有清康熙五十七年刻本。全志共十卷,遵循“高志”十纲,所增达子目八十有余,体例、纪事渐臻完备。卷首载康熙三十四年修志者姓氏、序跋;次附当时台湾知府周元文、鳯山知县宋永清《重修台湾府志》序二篇及凡例、图等。增补篇幅较多者为秩官志、赋役志、兿文志,如赋税,有杂税一条,谓为郑氏时所首创;征饷条,则记水陆异科,与内地迥别。此志记之于海防事宜,较详于“高志”,如鹿耳门为全台门户,而“高志”疏漏。又其疏略处如列记“牛磨蔗车”“港湾潭塭”“韡蚝”等,而不加释注,使观者终不明为何物。再如记物产,自百谷以至草木虫鱼之类,类多内地所不常有者,亦不免疏略,如载薤则有赤白二种、蒜则有大小二种,亦不言其与内地同异之处。此志名曰“重修”,实为“高志”增补续修,体例一遵前“高志”, 并以之为蓝本,将新修康熙三十五年至四十九年部分另行刻板编入,补版字大墨淡,与原版分明可辨。今传刻本所见之职官、武备职官题名有康熙五十一年以后 , 甚至连续至康熙五十七年者,当非周氏重修时补入。其增刻字体有三种 , 凡补康熙五十一年以前事者,字体与“高志”原刻相似,康熙五十二年以后者,则有两种不同字体,显然复经后人增补,书之问世或更迟。封底文字(无)

相关信息

丛书名:闽台历代方志集成
编 辑:郑庆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上编 观念与民生

  秦汉社会对早慧现象的认知

   一 早慧现象的种类及表现形式

   二 对早慧现象的推崇及其历史渊源

   三 早慧现象文化趋向的嬗变

   四 东汉社会对早慧现象的反思

   五 关于“早慧者不寿”

  汉代反季节栽培与“不时不食”观念

   一 汉代社会对反季节栽培的批判

   二 “不时不食”与月令法规的一致性

   三 灾异论:“不时不食”的哲学基础

   四 “不时不食”观念背后的经济因素

   五 作为养生理论的“不时不食”观念

  秦汉社会的白马形象

   一 先秦社会对白马的神秘主义认知

   二 白马与秦汉时代的死亡场景

   三 白马与秦汉时代的会盟与祭祀

   四 白马骑射:白马形象世俗化之一

    1.汉地社会对白马骑射的禁忌

    2.汉末至北朝北方地区的白马骑射

    3.南朝白马骑射发展程度的个案分析

    4.隋唐社会的白马骑射

   五 白马与择偶取向:白马形象世俗化之二

   六 白马神迹的衍生:白马形象世俗化之三

  西汉“复作”的生成机制及身份归属探讨

   一 学术史平议

   二 官私债务:复作生成的另一途径

   三 复作身份的过渡性

   四 两类复作形成的先后及共用身份的原因

 中编 观念与政治

  秦国政治体发育进程中的文化运作

   一 西周时代大禹事迹的流传及其政治意涵

   二 “鼏宅禹迹”:秦人由部族向封国转化时期的区域定性

   三 “赞禹功”:秦人谋求霸权过程中的族源塑造

   四 “上会稽,祭大禹”:帝国时期宗教统一的再尝试

  秦统一合理化宣传策略的形成及改进

   一 初并天下诏所谓“暴乱”

   二 约盟的异化:初并天下诏执约以责的历史背景

   三 暴力合法:初并天下诏的理论基石

   四 振救黔首:秦政权合理化论述的改进

  汉宣帝“武帝正统”的树立与戾太子案之昭雪

   一 霍光本无意表彰汉武帝

   二 “武帝正统”:宣帝、霍光的共同追求

   三 心照不宣:宣帝宗室身份的悄然恢复

   四 为尊者讳:戾太子叛逆色彩的弱化

  论皇权传承规范对西汉帝陵布局的制约

   一 昭穆制度的沉潜与皇统传承规范的兴起

   二 西汉帝陵选址对“父子相传”原则的遵循

   三 “为成帝后”:康陵遵循“父子相传”原则的内在机制

  汉朝与匈奴交往中的伦理碰撞及融合

   一 “虐老兽心”:汉朝对匈奴孝道缺失的歧视性评价

   二 “求其义,责之礼”:汉朝比匈奴为“禽兽”的政治伦理取向

   三 西汉和亲与招降策略背后的伦理考量

   四 从金日磾事迹看汉代伦理融合的成效

 下编 区域与政治

  秦统一进程中的分封制

   一 “天子—诸侯”体制对秦国分封制的约束力

   二 商君之封与秦国分封制的突破

   三 秦惠文王以后的君、侯之封

   四 分封制对秦国扩张的积极功效

  蜀地入秦初期行政体制的变迁

   一 学界对蜀地管理体制的几种意见

   二 《华阳国志》不可尽信

   三 可疑的张若守蜀四十年说

   四 不可行的守、相并置说

   五 体制转变及张若事迹的真相

   六 秦史视野中的郡县制研究

  关中士人与两汉之交的政治变局

   一 关中士人对王莽代汉的抗争

   二 关中士人对王莽代汉的接受与顺应

   三 关中士人对更始政权认同感的缺失

   四 东汉初兴与关中士人群体的分裂

  从长安到安邑:汉献帝东归历程中的政治角逐

   一 凉州士人与汉献帝政权的存续

   二 献帝得以启程的主客观因素

   三 离开长安后凉州集团内部的分化

   四 凉州集团政治新贵对献帝东归的消极影响

 总序

 前言

 后记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

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

崔适:《史记探源》,中华书局,1986。

董说:《七国考》,中华书局,1956。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

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文物出版社,1990。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

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

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

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中华书局,2005。

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

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里耶发掘报告》,岳麓书社,2007。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三秦出版社,2006。

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

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

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

李贽:《史纲评要》,中华书局,1974。

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

梁玉绳:《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1。

刘体仁:《通鉴札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刘熙撰,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

刘向著,向宗鲁校《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

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

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

吕大临等:《考古图(外五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

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

欧阳询:《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99。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尚秉和注,常秉义点校《焦氏易林注(修订版)》,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1。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

孙楷:《秦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孙启治:《申鉴注校补》,中华书局,2012。

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

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

孙诒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

汪荣宝:《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

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

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2004。

徐陵编,吴兆宜注《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

徐元诰:《国语集解(修订本)》,中华书局,2002。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

杨宽、吴浩坤主编《战国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

佚名:《史记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袁宏:《后汉纪》,中华书局,2002。

袁珂:《山海经校注(增补修订本)》,巴蜀书社,1993。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

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赵岐:《三辅决录》,张澍辑,陈晓捷注,三秦出版社,2006。

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中华书局,198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三卷,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朱铸禹:《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增补本)》,凤凰出版社,2008。

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陈梦家:《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

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冨谷至:《秦汉刑罚制度研究》,柴生芳、朱恒晔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高恒:《秦汉简牍中法制文书辑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顾颉刚编著《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管东贵:《从宗法封建制到皇帝郡县制的演变——以血缘解纽为脉络》,中华书局,2010。

郝树声、张德芳:《悬泉汉简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

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胡鸿:《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三秦出版社,2002

柯马丁:《秦始皇石刻:早期中国的文本与仪式》,刘倩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李大龙:《汉代中国边疆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

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文物出版社,2009。

李开元:《秦始皇的秘密》,中华书局,2009。

李零:《中国方术续考》,中华书局,2006。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

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刘厚琴:《汉代伦理与制度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柳春藩:《秦汉封国食邑赐爵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王兴亮译,中信出版社,2016。

逯耀东:《抑郁与超越:司马迁与汉武帝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天地出版社,2000。

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

毛曦:《先秦巴蜀城市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蒙文通:《巴蜀古史论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彭丰文:《先秦两汉时期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钱穆:《秦汉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1。

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孙闻博:《秦汉军制演变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谭其骧:《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2004。

童恩正:《古代的巴蜀》,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汪涛:《颜色与祭祀:中国古代文化中颜色涵义探幽》,郅晓娜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王辉:《高山鼓乘集:王辉学术文存二》,中华书局,2008。

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三秦出版社,1990。

王明珂:《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王伟:《秦玺印封泥职官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王学理:《秦始皇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王子今:《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王子今:《秦汉儿童的世界》,中华书局,2018。

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王子今:《秦汉社会意识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

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柳扬、岑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

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阎盛国:《秦汉招降战略战术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杨宽:《战国史料编辑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雍际春:《秦早期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永田英正:《居延汉简研究》,张学锋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张波、樊志民主编《中国农业通史(战国秦汉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张伯元:《出土法律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张小锋:《西汉中后期政局演变探微》,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杜陵陵园遗址》,科学出版社,1993。

朱绍侯:《军功爵制考论》,商务印书馆,2008。

朱圣明:《华夷之间:秦汉时期族群的身份与认同》,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

晁福林:《商鞅史事考》,《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3期。

陈长琦:《战国时代郡的嬗变》,《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陈侃理:《董仲舒的〈春秋〉灾异论》,《文史》2010年第2期。

陈勇:《董卓进京述论》,《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方诗铭:《曹操与“白波贼”对东汉政权的争夺——兼论“白波”及其性质》,《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

高崇文:《试论先秦两汉丧葬礼俗的演变》,《考古学报》2006年第4期。

郭沫若:《周代彝铭进化观》,氏著《青铜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韩连琪:《春秋战国时代的郡县制及其演变》,《文史哲》1986年第5期。

黄展岳:《西汉陵墓研究中的两个问题》,《文物》2005年第4期。

姜亮夫:《秦诅楚文考释——兼释亚驼、大沈久湫两辞》,《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焦南峰、马永嬴:《西汉帝陵无昭穆制度论》,《文博》1999年第5期。

雷百景、李雯:《西汉帝陵昭穆制度再探讨》,《文博》2008年第2期。

雷依群:《论西汉帝陵制度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6期。

李衡眉:《昭穆制度与周人早期婚姻形式》,氏著《先秦史论集》,齐鲁书社,1999。

李均明:《汉代烽隧守御术略考》,雷依群、徐卫民主编《秦汉研究》第二辑,三秦出版社,2007。

李零:《论公盨发现的意义》,《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

李伟山:《论东周会盟争霸的发展演变》,《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李学勤:《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

李玥凝:《秦始皇的宗教倾向性与秦汉国家宗教中的齐楚传统》,《人文杂志》2017年第1期。

林剑鸣:《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文化的特点》,《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

刘浦江:《“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吕静:《中国古代盟誓功能性原理的考察——以盟誓祭仪仪式的讨论为中心》,《史林》2006年第1期。

吕亚奇:《先秦会盟与政治秩序的交互性建构》,硕士学位论文,华东理工大学,2014。

马执斌:《“焚书坑儒”辨》,《中华读书报》2010年2月24日,国学版。

孟祥才:《析戾太子之狱》,《齐鲁学刊》2001年第5期。

南阳市博物馆:《南阳发现东汉许阿瞿墓志画像石》,《文物》1974年第8期。

秦建明、姜宝莲:《西汉帝陵昭穆与陵位探》,《文博》2002年第2期。

秦学颀:《汉武帝与外戚政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裘锡圭:《从殷墟甲骨卜辞看殷人对白马的重视》,氏著《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

裘锡圭:《诅楚文“亚驼”考》,《文物》1998年第4期。

尚民杰:《汉成帝昌陵相关问题探讨》,《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2期。

沈仲常、黄家祥:《从出土的战国漆器文字看“成都”的得名》,徐中舒编《巴蜀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

史党社:《从文字资料略谈秦早期政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西侧赵背户村秦刑徒墓》,《文物》1982年第3期。

宋超:《“霍氏之祸,萌于骖乘”发微——宣帝与霍氏家族关系探讨》,《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宋超:《“匈奴人”与“胡虏”:两汉时期匈奴称谓变化考查——以居延汉简为中心的讨论》,氏著《秦汉史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宋杰:《汉代官府与私人之间的债务关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孙华:《巴蜀为郡考》,《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第2期。

孙家洲:《汉代谏议制度的文化解读——从李云“露布谏帝”获罪谈起》,《国学学刊》2010年3期。

孙家洲:《三次刺杀行为对秦始皇地域政策的影响》,《河北学刊》2013年第4期。

田兆元、罗珍:《论盟誓制度的伦理与孔子信义学说的形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王辉、焦南峰、马振智:《秦公大墓石磬残铭考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2分,1996年。

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诸侯爵称》,《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

王子今:《“忠孝”与“孝忠”:中国道德史的考察》,《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王子今:《秦兼并蜀地的意义与蜀人对秦文化的认同》,《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王子今:《秦文化的超地域特征和跨时代意义》,《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王子今:《晚年汉武帝与“巫蛊之祸”》,《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王子今:《西汉帝陵方位与长安地区的交通形势》,《唐都学刊》1995年第3期。

阎步克:《春秋战国时“信”观念的演变及其社会原因》,《历史研究》1981年第6期。

杨华:《秦汉帝国的神权统一——出土简帛与〈封禅书〉、〈郊祀志〉的对比考察》,《历史研究》2011年第5期。

杨宽:《上郡守疾戈考释》,《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杨哲峰:《渭北西汉帝陵布局设计之观察》,《文物》2009年第4期。

叶文宪:《西汉帝陵的朝向分布及其相关问题》,《文博》1988年第4期。

游修龄:《农时和反季节》,《古今农业》2001年第1期。

张二国:《先秦时期的会盟问题》,《史学集刊》1995年第1期。

张俊民:《悬泉汉简与班固〈汉书〉所引诏书文字的异同》,《文献》2013年第2期。

张立文:《秦汉天人相应哲学思潮的人文语境》,《晋阳学刊》2010年第3期。

朱桢:《殷人尚白问题试证》,《殷都学刊》1995年第3期。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

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

崔适:《史记探源》,中华书局,1986。

董说:《七国考》,中华书局,1956。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

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文物出版社,1990。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

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

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

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中华书局,2005。

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

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里耶发掘报告》,岳麓书社,2007。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三秦出版社,2006。

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

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

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

李贽:《史纲评要》,中华书局,1974。

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

梁玉绳:《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1。

刘体仁:《通鉴札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刘熙撰,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

刘向著,向宗鲁校《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

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

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

吕大临等:《考古图(外五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

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

欧阳询:《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99。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尚秉和注,常秉义点校《焦氏易林注(修订版)》,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1。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

孙楷:《秦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孙启治:《申鉴注校补》,中华书局,2012。

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

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

孙诒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

汪荣宝:《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

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

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2004。

徐陵编,吴兆宜注《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

徐元诰:《国语集解(修订本)》,中华书局,2002。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

杨宽、吴浩坤主编《战国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

佚名:《史记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袁宏:《后汉纪》,中华书局,2002。

袁珂:《山海经校注(增补修订本)》,巴蜀书社,1993。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

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赵岐:《三辅决录》,张澍辑,陈晓捷注,三秦出版社,2006。

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中华书局,198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三卷,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朱铸禹:《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增补本)》,凤凰出版社,2008。

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陈梦家:《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

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冨谷至:《秦汉刑罚制度研究》,柴生芳、朱恒晔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高恒:《秦汉简牍中法制文书辑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顾颉刚编著《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管东贵:《从宗法封建制到皇帝郡县制的演变——以血缘解纽为脉络》,中华书局,2010。

郝树声、张德芳:《悬泉汉简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

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胡鸿:《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三秦出版社,2002

柯马丁:《秦始皇石刻:早期中国的文本与仪式》,刘倩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李大龙:《汉代中国边疆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

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文物出版社,2009。

李开元:《秦始皇的秘密》,中华书局,2009。

李零:《中国方术续考》,中华书局,2006。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

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刘厚琴:《汉代伦理与制度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柳春藩:《秦汉封国食邑赐爵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王兴亮译,中信出版社,2016。

逯耀东:《抑郁与超越:司马迁与汉武帝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天地出版社,2000。

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

毛曦:《先秦巴蜀城市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蒙文通:《巴蜀古史论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彭丰文:《先秦两汉时期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钱穆:《秦汉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1。

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孙闻博:《秦汉军制演变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谭其骧:《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2004。

童恩正:《古代的巴蜀》,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汪涛:《颜色与祭祀:中国古代文化中颜色涵义探幽》,郅晓娜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王辉:《高山鼓乘集:王辉学术文存二》,中华书局,2008。

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三秦出版社,1990。

王明珂:《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王伟:《秦玺印封泥职官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王学理:《秦始皇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王子今:《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王子今:《秦汉儿童的世界》,中华书局,2018。

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王子今:《秦汉社会意识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

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柳扬、岑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

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阎盛国:《秦汉招降战略战术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杨宽:《战国史料编辑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雍际春:《秦早期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永田英正:《居延汉简研究》,张学锋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张波、樊志民主编《中国农业通史(战国秦汉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张伯元:《出土法律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张小锋:《西汉中后期政局演变探微》,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杜陵陵园遗址》,科学出版社,1993。

朱绍侯:《军功爵制考论》,商务印书馆,2008。

朱圣明:《华夷之间:秦汉时期族群的身份与认同》,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

晁福林:《商鞅史事考》,《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3期。

陈长琦:《战国时代郡的嬗变》,《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陈侃理:《董仲舒的〈春秋〉灾异论》,《文史》2010年第2期。

陈勇:《董卓进京述论》,《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方诗铭:《曹操与“白波贼”对东汉政权的争夺——兼论“白波”及其性质》,《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

高崇文:《试论先秦两汉丧葬礼俗的演变》,《考古学报》2006年第4期。

郭沫若:《周代彝铭进化观》,氏著《青铜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韩连琪:《春秋战国时代的郡县制及其演变》,《文史哲》1986年第5期。

黄展岳:《西汉陵墓研究中的两个问题》,《文物》2005年第4期。

姜亮夫:《秦诅楚文考释——兼释亚驼、大沈久湫两辞》,《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焦南峰、马永嬴:《西汉帝陵无昭穆制度论》,《文博》1999年第5期。

雷百景、李雯:《西汉帝陵昭穆制度再探讨》,《文博》2008年第2期。

雷依群:《论西汉帝陵制度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6期。

李衡眉:《昭穆制度与周人早期婚姻形式》,氏著《先秦史论集》,齐鲁书社,1999。

李均明:《汉代烽隧守御术略考》,雷依群、徐卫民主编《秦汉研究》第二辑,三秦出版社,2007。

李零:《论公盨发现的意义》,《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

李伟山:《论东周会盟争霸的发展演变》,《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李学勤:《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

李玥凝:《秦始皇的宗教倾向性与秦汉国家宗教中的齐楚传统》,《人文杂志》2017年第1期。

林剑鸣:《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文化的特点》,《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

刘浦江:《“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吕静:《中国古代盟誓功能性原理的考察——以盟誓祭仪仪式的讨论为中心》,《史林》2006年第1期。

吕亚奇:《先秦会盟与政治秩序的交互性建构》,硕士学位论文,华东理工大学,2014。

马执斌:《“焚书坑儒”辨》,《中华读书报》2010年2月24日,国学版。

孟祥才:《析戾太子之狱》,《齐鲁学刊》2001年第5期。

南阳市博物馆:《南阳发现东汉许阿瞿墓志画像石》,《文物》1974年第8期。

秦建明、姜宝莲:《西汉帝陵昭穆与陵位探》,《文博》2002年第2期。

秦学颀:《汉武帝与外戚政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裘锡圭:《从殷墟甲骨卜辞看殷人对白马的重视》,氏著《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

裘锡圭:《诅楚文“亚驼”考》,《文物》1998年第4期。

尚民杰:《汉成帝昌陵相关问题探讨》,《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2期。

沈仲常、黄家祥:《从出土的战国漆器文字看“成都”的得名》,徐中舒编《巴蜀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

史党社:《从文字资料略谈秦早期政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西侧赵背户村秦刑徒墓》,《文物》1982年第3期。

宋超:《“霍氏之祸,萌于骖乘”发微——宣帝与霍氏家族关系探讨》,《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宋超:《“匈奴人”与“胡虏”:两汉时期匈奴称谓变化考查——以居延汉简为中心的讨论》,氏著《秦汉史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宋杰:《汉代官府与私人之间的债务关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孙华:《巴蜀为郡考》,《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第2期。

孙家洲:《汉代谏议制度的文化解读——从李云“露布谏帝”获罪谈起》,《国学学刊》2010年3期。

孙家洲:《三次刺杀行为对秦始皇地域政策的影响》,《河北学刊》2013年第4期。

田兆元、罗珍:《论盟誓制度的伦理与孔子信义学说的形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王辉、焦南峰、马振智:《秦公大墓石磬残铭考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2分,1996年。

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诸侯爵称》,《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

王子今:《“忠孝”与“孝忠”:中国道德史的考察》,《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王子今:《秦兼并蜀地的意义与蜀人对秦文化的认同》,《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王子今:《秦文化的超地域特征和跨时代意义》,《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王子今:《晚年汉武帝与“巫蛊之祸”》,《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王子今:《西汉帝陵方位与长安地区的交通形势》,《唐都学刊》1995年第3期。

阎步克:《春秋战国时“信”观念的演变及其社会原因》,《历史研究》1981年第6期。

杨华:《秦汉帝国的神权统一——出土简帛与〈封禅书〉、〈郊祀志〉的对比考察》,《历史研究》2011年第5期。

杨宽:《上郡守疾戈考释》,《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杨哲峰:《渭北西汉帝陵布局设计之观察》,《文物》2009年第4期。

叶文宪:《西汉帝陵的朝向分布及其相关问题》,《文博》1988年第4期。

游修龄:《农时和反季节》,《古今农业》2001年第1期。

张二国:《先秦时期的会盟问题》,《史学集刊》1995年第1期。

张俊民:《悬泉汉简与班固〈汉书〉所引诏书文字的异同》,《文献》2013年第2期。

张立文:《秦汉天人相应哲学思潮的人文语境》,《晋阳学刊》2010年第3期。

朱桢:《殷人尚白问题试证》,《殷都学刊》199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