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7

绿色城镇化战略:理论与实践图书

Green Urbanization

SSAPID:101-7059-3992-31
ISBN:978-7-5097-8336-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一方面尝试探究城镇化对环境影响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城镇化环境效应的机理模型,提出了城镇化环境驼峰效应的假说,为绿色城镇化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就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战略进行了深入思考,包括绿色城镇化和绿色城市的基本内涵、绿色城市建设和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构建城镇化绿色治理体系的建议等,对当前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张燕
编 辑:陈凤玲;刘宇轩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财政、金融

 后记

 序言

 绪论篇 绿色城镇化研究的必要性与分析框架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必要性及意义

   二 城镇化环境效应研究的黑箱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框架

 理论篇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城镇化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一 城镇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

   二 环境效应研究的主要路径

    (一)环境经济学视角

     1.IPAT模型

     2.EKC模型

     3.Ramsey环境模型

     4.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综合评价

    (二)地理学科视角

   三 城镇化环境效应研究回顾

    (一)城镇化环境效应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二)城镇化环境效应的判定与评价研究

    (三)城镇化环境效应的变化趋势研究

    (四)城镇化环境效应的对策思路研究

   四 简要评述

    (一)现有研究的价值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

    (三)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第三章 城镇化环境效应内涵及其机理模型

   一 城镇化环境效应的内涵及其类型

    (一)对城镇化、环境系统和环境效应的认识

     1.城镇化

     2.环境系统

     3.环境效应

    (二)城镇化环境效应的内涵

     1.概念界定

     2.主要属性

    (三)类型归纳

   二 城镇化环境效应机理的D-M-E概念模型

    (一)城镇化驱动环境变化的内在逻辑

    (二)城镇化环境效应的机理模型

     1.建模思路

     2.D-M-E概念模型

     3.驱动因子的相互关系

     4.机理作用的阶段性

   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镇化环境驼峰效应的理论假说

   一 环境驼峰效应的驱动因子分解

    (一)要素集聚

    (二)知识积累

    (三)产业演进

    (四)规模递增

    (五)综合驱动力分析

   二 环境驼峰效应假说的提出及其最优化

    (一)环境驼峰效应的概念

    (二)最优化驼峰

   三 本章小结

 实证篇 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及其风险预警

  第五章 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的现状分析

   一 中国城镇化的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一)中国城镇化的基本进程

    (二)基于环境效应驱动因子视角的中国城镇化总体表征

     1.城镇规模不断增大

     2.工业化向纵深推进

     3.人力资本快速积累

     4.城市组团和城市群快速发展

    (三)中国城镇化的地区差异显著

     1.城镇化进程的地区差异

     2.城镇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

     3.城镇规模的地区差异

     4.城镇化环境建设的地区差异

   二 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的阶段变化

    (一)资源利用的集约度不断提高

    (二)污染综合处理能力不断增强

    (三)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总量不断增长

    (四)城镇土地扩张迅猛

    (五)污染物排放总量趋于增加

    (六)地学效应明显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三 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的地区差异

   四 基于城镇化规模的环境效应分布

   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的计量检验

   一 回归计量模型设定

    (一)环境效应机理计量模型

    (二)环境驼峰效应计量模型

   二 指标选择和估计方法

    (一)替代指标与数据说明

    (二)估计方法

   三 计量回归结果分析

    (一)基于时间序列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二)污染指数的空间自相关性检验结果

    (三)环境效应回归估计结果及分析

     1.环境效应机理的回归检验

     2.环境驼峰效应的回归检验

   四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的风险预警

   一 城镇化环境负效应的累积性

    (一)累积性的逻辑解释

    (二)累积性风险的可能性

     1.环境系统损害严重

     2.城镇化国土空间约束

     3.环境事件的不确定性

   二 城镇化环境效应的驼峰趋高

    (一)风险判别方法

    (二)风险驱动因子

     1.生态效率总体水平不高

     2.城镇总量规模带来较大环境负效应惯性

     3.城镇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一个周期

     4.环境投入效率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 城市环境公害问题日益严峻

    (一)五岛效应

    (二)城市内涝

    (三)地面下沉

    (四)光污染

    (五)强辐射

    (六)噪声污染

   四 本章小结

 战略篇 中国绿色城镇化战略

  第八章 加快推进城镇化绿色转型:实施绿色城镇化战略

   一 对过去中国非绿色城镇化模式的反思

    (一)非绿色城镇化的粗放型特征

    (二)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三)特定发展阶段的症结根源

    (四)转变非绿色模式迫在眉睫

   二 绿色城镇化思潮及其概念的界定

    (一)绿色城镇化观念的溯源及其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1.资源利用集约低碳

     2.经济发展绿色高效

     3.生态环境质量优良

     4.绿色文化日益繁荣

   三 促进城镇化绿色转型的重点任务

    (一)以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推进经济绿色增长

    (二)以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形成绿色消费新风尚

    (三)创新建设模式推进绿色城市和城市群建设

    (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四 加快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全民参与的城镇化绿色治理机制

    (二)积极推进城镇化绿色转型的全方位创新

    (三)加快促进生态环保产业和事业大发展

    (四)构建以绿色理念为核心的城镇生态文明体系

  第九章 强化绿色发展载体支撑:加快推进绿色城市建设

   一 绿色城市的内涵及判识

    (一)绿色城市的内涵特征

     1.开发建设具有集约性(集约城市)

     2.城市形象具有生态性(生态城市)

     3.能耗排放具有低碳性(低碳城市)

     4.经济发展具有绿色性(绿色经济城市)

     5.城市运行绿色智能化(绿色智能城市)

     6.绿色文化氛围浓郁(绿色文化城市)

    (二)绿色城市的识别方法

     1.绿色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2.绿色城市判别标准

   二 全面推进绿色城市建设的宏观导向

    (一)切实推进形成城市发展绿色转型的新理念

    (二)构建生产、生活和生态有机融合的绿色新空间

    (三)因地制宜差异化各有特色地推进绿色城市建设

    (四)以城带乡统筹推进城乡绿色一体化发展

   三 绿色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绿色能源

    (二)实施建筑绿色化改造和推广新建绿色建筑

    (三)积极推行发展绿色交通运输方式

    (四)突出绿色产业发展对城市的支撑作用

    (五)切实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防治

    (六)全面倡导和践行绿色新生活、新风尚

   四 绿色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绿色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与规划引导

    (二)在全国积极推进绿色示范城市建设

    (三)建立绿色决策和绿色治理机制

    (四)切实提高科技对绿色城市的支撑作用

    (五)加强绿色城市统计与动态监测

  第十章 构建绿色崛起新版图:积极推进城市群绿色发展

   一 从城镇化形态演进看城市群绿色发展

   二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态势及绿色化要求

    (一)群雄并起:多级别城市群加快培育成长

    (二)抱团发展:城市群体竞争愈演愈烈

    (三)柔性升级:城市群高级化演进加快

    (四)喜忧参半:城市群成长过程中效益与挑战并存

   三 我国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以绿色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构建全国生态文明新版图

    (二)按照差异化路径全面推进城市群绿色发展

    (三)加快构建区域绿色治理体系推进城市群绿色发展

    (四)以城市群绿色化积极引领区域甚至全国现代化进程

   四 推进城市群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全域维度优化布局绿色化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

    (二)加快构建形成绿色现代产业体系

    (三)加强生态联建及环境质量共保

    (四)统筹推进区域性绿色化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五)共同倡导和推进人们践行绿色生活

   五 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国家层面加强战略指导与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城市群绿色发展联动协调机制

    (三)制定城市群绿色发展区域性政策

    (四)加强对绿色城市群发展的第三方监测评估

  第十一章 建立健全城镇化绿色治理体系

   一 绿色治理相关概念的认识

    (一)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二)区域治理与城市治理

     1.区域治理

     2.城市治理

    (三)绿色治理

   二 构建城市与城市群绿色治理体系

    (一)城市绿色治理体系

     1.城市绿色治理主体

     2.城市绿色治理任务与目标

     3.城市绿色治理机制

    (二)城市群绿色治理体系

     1.城市群绿色治理主体

     2.城市群绿色治理任务与目标

     3.城市群绿色治理机制

   三 明确城镇化绿色治理主要主体的责任行为

    (一)政府完善并深入推进实施绿色新政

    (二)突出企业主体的绿色责任地位

    (三)发挥科研工作者和社会组织的中间作用

    (四)鼓励社会个体积极参与绿色治理

   四 增强城镇化绿色治理成效的保障措施

    (一)推动国家顶层设计与各界治理主体创新

    (二)推进成立城市及城市群绿色治理委员会

    (三)加快建立健全绿色治理体制机制

    (四)加强区域治理的国际经验借鉴与交流合作

 结语篇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十二章 绿色城镇化理论观点、启示与展望

   一 城镇化环境效应的理论观点

   二 城镇化环境效应对绿色城镇化的启示

   三 绿色城镇化战略的基本框架

   四 研究展望

[1]爱德华:《比知识还多》,汪凯、李迪译,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2]安虎森:《增长极理论评述》,《南开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3]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译,商务印书馆,1984。

[5]白磊:《欧洲的绿色城市主义》,《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

[6]白磊:《欧洲的绿色主义从〈Green Urbanism:Learning from European Cities〉看中国城市发展》,《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

[7]巴曙松等:《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力:一种长期观点》,《改革与战略》2010年第26期。

[8]蔡翼飞:《2009~2010: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综述》,《2010年中国人口年鉴》。

[9]车秀珍等:《城市化进程中的战略环境评价(SEA)初探》,《地理科学》2001年第21期。

[10]成德宁:《城镇化的效应分析与发展思路》,《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23卷第2期。

[11]陈彩虹、姚士谋、陈爽:《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环境效应》,《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19卷第3期。

[12]陈德超:《浦东城镇化进程中的河网体系变迁与水环境变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13]陈静、曾珍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3期。

[14]陈良文、杨开忠:《生产率、城市规模与经济密度:对城市集聚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5]陈彦光:《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函数的理论基础与修正形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4期。

[16]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博士论文,2008。

[17]程开明:《城市化促进技术创新的机制及证据》,《科研管理》2010年第2期。

[18]方创琳等:《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9]方创琳等:《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0]方创琳:《中国城市化进程亚健康的反思与警示》,《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第8期。

[21]方创琳、杨玉梅:《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基本定律》,《干旱区地理》2006年第29卷第1期。

[22]方时姣、苗艳青:《警惕 城镇化热引起的新贫困》,《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23]傅鸿源等:《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中外对比研究》,《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24]付宇:《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4。

[25]高环:《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4。

[26]辜胜阻、陈来:《城镇化效应与生育性别偏好》,《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3期。

[27]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写组:《迈向低碳时代——中国低碳试点经验》,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28]国家环保总局规划与财务司:《环境统计知识手册》,2007。

[29]何报寅等:《基于MODIS的武汉城市圈地表温度场特征》,《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12期。

[30]侯凤岐:《我国区域经济集聚的环境效应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1]侯金武:《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对策》,《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第8期。

[32]侯鹏等:《城市复杂地表T M温度反演及其与MODI S产品的比较》,《自然灾害学报》2009年第5期。

[33]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00。

[34]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35]姜磊、季民河:《城市化 区域创新集群与空间知识溢出》,《软科学》2011年第12期。

[36]经济参考报:《我国2/3城市已被垃圾包围,污染问题日渐严重》,2006年12月14日。

[37]克拉克、费尔德曼、格特勒:《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刘卫东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

[38]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常正文、王兴中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

[39]柯锐鹏、梅志雄:《城镇化与绿地退化对城市热环境影响研究》,《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第9期。

[40]勒施:《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和地理间的关系》,王守礼译,商务印书馆,1995。

[41]李漫莉等:《绿色城市的发展及其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启示》,《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3年第10卷第1期。

[42]李国平:《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第5期。

[43]李静等:《基于城市化发展体系的城市生态环境评价与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1期。

[44]李名迟:《如何破解北京“垃圾围城”难题》,《经济参考报》2011年12月5日第007版。

[45]李宇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城镇环境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25卷第1期。

[46]李金滟:《城市集聚:理论和证据》,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8。

[47]李金滟、宋德勇:《新经济地理视角中的城市集聚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1期。

[48]李美洲、韩兆洲:《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机制》,《财贸研究》2007年第1期。

[49]李善同、刘勇:《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6期。

[50]李双成等:《中国城市化过程及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效应机制》,《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1期。

[51]李相然:《城市化环境效应与环境保护》,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52]李雪松:《鱼刺图战略分解法在绩效管理方案设计中的应用》,《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3期。

[53]李灵稚:《FDI对环境福利的影响及对策》,《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第6期。

[54]黎治华等:《上海近十年来城市化及其生态环境变化的评估研究》,《国土资源遥感》2011年第2期。

[55]刘北辰:《城市发展要警惕“垃圾围城”》,《城乡建设》2009年第5期。

[56]刘宾:《城市生态经济效益的计量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年第8期。

[57]刘传江、侯伟丽:《环境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8]刘耀彬:《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适宜城市化进程测度理论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9]刘耀彬:《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与实质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60]刘耀彬等:《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15卷第3期。

[61]刘艳军:《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

[62]刘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问题和趋势》,《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3期。

[63]刘志亭、孙福平:《基于3E协调度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评价》,《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64]刘静玉、王发曾:《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开发研究》2004年第6期。

[65]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李宝恒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66]罗巧灵等:《国际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实践和研究展望》,《规划师》2011年第27卷第5期。

[67]卢东斌、孟文强:《城市化、工业化、地理脆弱性与环境质量的实证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第2期。

[68]骆祚炎:《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与城镇新增贫困人口问题分析》,《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4期。

[69]吕政等:《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与问题》,《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2期。

[70]吕彬、杨建新:《生态效率方法研究进展与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第11期。

[71]马倩倩等:《基于GIS与RS的济南市垃圾围城的现状调查与对策》,《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7第3期。

[72]马海龙:《区域治理结构体系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6期。

[73]苗丽静:《城市化:我国知识经济的现实选择》,《城市研究》1999年第5期。

[74]彭翀、顾朝林:《城市化进程下中国城市群空间运行及其机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75]配第:《政治算术》,商务印书馆,1978。

[76]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77]郭红燕、刘民权:《“贸易、城市化与环境——环境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经济科学》2009年第6期。

[78]任勇:《多重危机同时肆虐地球家园 怎样用绿色新政应对?》,《中国环境报》2009年5月22日。

[79]山田浩之:《城市经济学》,魏浩光等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

[80]沈体雁等:《基于MODIS数据的城市边界监测方法及其比较》,《测绘通报》2007年第1期。

[81]盛广耀:《城市化模式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城市问题》2009年第1期。

[82]时慧娜:《中国城市化的人力资本效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1。

[83]世界自然资金会、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等:《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http://www.wwfchina.org/wwfpress/publication/index.shtm。

[84]宋言奇、傅崇兰:《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85]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6]谭岚:《杭州城市化发展对就业增长的促进》,《经济论坛》2008年第12期。

[87]汤茂林等:《立足国情、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城市化-对推进我国城市化研究的若干思考》,《经济地理》2007年第27卷第5期。

[88]汤为本:《论拉姆齐模型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89]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90]王恩旭、武春友:《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省际生态效率时空差异研究》,《管理学报》2011年第3期。

[91]王远飞、何洪林:《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科学出版社,2007。

[92]王家庭、张俊韬:《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土地扩张问题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第8期。

[93]王家庭、郭帅:《生态环境约束对城市化的影响:基于最佳城市规模模型的理论研究》,《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期。

[94]王建凯等:《基于MODIS地表温度产品的北京城市热岛(冷岛)强度分析》,《遥感数据》2007年第3期。

[95]王缉慈:《增长极概念、理论及战略研究》,《经济科学》1989年第3期。

[96]王金营:《对人力资本定义及其含义的在思考》,《南方人口》2001年第1期。

[97]王金营等:《人口城镇化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效用发挥影响的分析》,《人口学刊》2005年第6期。

[98]王思敬、戴福初:《城市化与环境》,《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8年第1期。

[99]王俊松、贺灿飞:《转型期中国城市土地空间扩张问题研究——基于Muth-Mill模型的实证检验》,《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6卷第3期。

[100]王其藩:《系统动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101]王小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1期。

[102]王妍等:《生态效率研究进展与展望》,《世界林业研究》2009年第5期。

[103]王雅莉:《城市化经济运行分析——一个城市化经济的均衡模型及其应用》,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04]王佃利:《城市管理转型与城市治理分析框架》,《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2期。

[105]王益谦等:《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环境问题及其对策》,《西部管理经济论坛》2011年第1期。

[106]汪阳红:《区域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14。

[107]魏后凯:《我国产业园区发展趋势与展望》,《湖南财政》2008年第1期。

[108]魏后凯:《加速转型中的中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载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09]魏后凯、刘楷:《镇域科学发展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10]魏后凯:《论中国城市转型战略》,《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第1期。

[111]魏后凯:《我国城镇化战略调整思路》,《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7期。

[112]魏后凯:《构建面向城市群的新型产业分工格局》,《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第2期。

[113]魏后凯:《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14]魏后凯、张燕:《全面推进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思路和举措》,《经济纵横》2011年第9期。

[115]吴小康:《垃圾围城:突围,刻不容缓》,《半月谈》2011年第7期。

[116]吴智刚、周素红:《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土地开发模式比较分析》,《中国土地科学》2006年第1期。

[117]卫海燕等:《城市化发展水平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研究——以西安为例》,《地域开发与研究》2010年第5期。

[118]夏海勇:《城市人口的合理承载量及其测定研究》,《人口研究》2002年第1期。

[119]夏翔:《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20]肖金成:《加速:未来中国30年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中华建设》2009年第11期。

[121]肖金成:《简论中国人口、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当代经济》2009年第11期(上)。

[122]肖翔:《中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分析(1949~2010)》,《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6期。

[123]徐盈之、吴海明:《环境约束下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综合效率的实质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8期。

[124]杨斌:《2000~2006年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研究》,《经济地理》2009年第7期。

[125]杨波、吴聘奇:《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4期。

[126]杨开忠:《中国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概念模型》,《城市问题》2001年第3期。

[127]杨立华、刘宏福:《绿色治理: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11期。

[128]姚士谋等:《中国城镇化及其资源环境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29]姚士谋、陆大道等:《中国城镇化需要综合性的科学思维——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方式》,《地理研究》2011年第30卷第11期。

[130]袁鹏、程施:《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库兹涅茨曲线检验》,《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2期。

[131]易鹏:《学会多“留白”——新型城镇化的思考》,《腾讯大家》2013年9月9日。

[132]曾坤生:《佩鲁增长极理论及其发展研究》,《广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133]张敦富:《城市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134]张坤民等:《生态城市评估与指标体系》,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35]张可云等:《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31个省级区域生态承载力实证研究》,《地理科学》2011年第31卷第9期。

[136]张继焦、李宇军.:《“垃圾围城”与西部城市环境保护的对策》,《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8卷第5期。

[137]张式军:《光污染——一种新的环境污染》,《城市问题》2004年第6期。

[138]张松青等:《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载于《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139]张文龙:《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40]张文龙、余锦龙:《熵及耗散结构理论在产业生态研究中的应用初探》,《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2期。

[141]张来春:《西方国家绿色新政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第12期。

[142]张燕:《城市群的形成机理研究》,《城市与环境研究》2014年第1期。

[143]张燕:《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效率的变化研究》,《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1年第3期。

[144]张燕、黄顺江:《中国推进绿色城镇化之探索》,载于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迈向城市时代的绿色繁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45]张友志、宋迎昌:《1994~2007年中国主要城市的规模产出效应实证研究:一个面板模型》,《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第30卷第1期。

[146]邹建国:《耗散结构、等级系统理论与生态系统》,《应用生态学报》1991年第2卷第2期。

[147]战明华、许月丽:《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关联效应、城市化与经济内生增长——转轨时期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个解释框架与经验结果》,《经济科学》2006年第3期。

[148]赵可、张安录:《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关系的计量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期。

[149]郑长德、刘晓鹰:《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实证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4期。

[150]朱平辉、袁加军、曾五一:《中国工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6期。

[151]周宏春、李新:《中国的城市化及其环境可持续性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152]周一星:《论中国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管理世界》1992年第6期。

[15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规划、设计、建设项目实施手册编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规划、设计、建设项目实施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54]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实施中国特色的绿色新政推动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教育》2010年第2期。

[155]中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环发[2010]106号),2010年9月。

[156]中国新闻周刊:《全国近700个城市中2/3已处在垃圾包围之中》,2010年11月8日。

[157]Agras J. and Chapman D.,1999:A Dynamic Approach to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Ecological Economics,Vol. 2.

[158]Bandyopadhyay S. N.,1992: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Time Series and Cross-country Evidence,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

[159]Bao C. and Fang C.L.,2007:Water Resources Constraint Force on Urbanization in Water Deficient Regions:A Case Study of the Hexi Corridor,Arid Area of NW China,Ecological Economics,No.62.

[160]Bartone C.R.,Bernstein J. and Leitmann J.,1992:Managing 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of Mega-Urban Regions,Paper Prepar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ing the Mega-Urban Regions of ASEAN Countries:Policy Challenges and Responses,Bangkok:As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30 Nov.-3 Dec..

[161]Bertinelli L. and Strobl E.,2003:Urbanization,Urban Concent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meing Countries,Credit Research paper,No. 03/14.

[162]Borghesi S. and Verceli A.,2003:Sustainable Globalisation,Eco.l Economics,No. 44.

[163]BP (British Petroleum),2011: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http://www.bp.com/assets/bp_internet/globalbp/globalbp_uk_english/reports_and_publications/statistical_energy_review_2011/STAGING/local_assets/pdf/statistical_review_of_world_energy_full_report_2011.pdf.

[164]Brennan E.M.1999:Population,Urbanization,Environment,and Security:A Summary of the Issues,Enviornmental Change & Security Project Report,Isuue 5.

[165]Calcott A. and Bull J.2007:Ecological Footprint of British City Residents,http://www.wwf.org.uk/filelibrary/pdf/city_footprint2.pdf.

[166]Cass D.,1965:Optimum Growth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Capital Accumulation,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No. 32.

[167]Charnes A.,et al.,1978:Measuring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No. 2.

[168]Chen M.X.,et al.,2010: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Effects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Vol.20,No.1.

[169]Clark C.,1951: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 (General),No. 114.

[170]Clement M.T.,2010:Urbanization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n Environmental Sociological Review and Synthesis,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Vol.23,No.3.

[171]Dietz T. and Rosa E.A.,1997:Effects of Population and Affluence on CO2 Emission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Vol. 94,No. 1.

[172]Dinda S.,2004: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A Survey,Ecological Economics,No. 49.

[173]Ebert U.,1998:Ramsey Pricing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Vol.50,No.4.

[174]Ehrlich P. and Holdren J.,1971:Impact of Population Growth,Science,No. 17.

[175]Ehrlich P. and Holdren J.,1972:Impact of Population Growth in PopulationResourcesand the Environment,Report Edited by Riker R.G.,Washington 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76]Fang C.L. and Lin X.Q.,2009:The Eco-environmental Guarantee for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Vol.19,No.1.

[177]Fare R.,et al.,2007: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Environmental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s,Energy,No. 32.

[178]Feldman M. P. and Audretsch D.B.,1999:Innovation in Cities:Science-Based Diversity,Specialization and Localized Competition,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 43,No. 2.

[179]Geddes P.,1915:Cities in Evolu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Town Planning Movement and to the Study of Civics. NewYork:Howard Fertig.

[180]Groffman P.M.,et al.,2006:Ecological Thresholds:The Key to Successfu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r An Important Concept with No Practical Application?,Ecosystems,No.9.

[181]Grossman G. M. and Krueger A. B.,1991: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No.3914.

[182]He,et al.,2008:Modelling the Response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to the Urbanization in Xi’an,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Vol.86,No.4.

[183]Henderson J.V.,1974:The Sizes and Types of Cit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4,No. 9.

[184]Ho P.,2005:Greening Industries in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Asian-style Leapfrogg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No.4.

[185]Hogan D.J. and Ojima R.,2008:Urban Sprawl:A Challenge for Sustainability,Report for The New Global Frontier-UrbanizationPoverty and Environment in the 21st Century,Edited by George Martine,Gordon McGranahan,Mark Montgomery and Rogelio Fernández-Castilla,Earthscan.

[186]Holdren J.,and Ehrlich P.,1974:Human Population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American Scientist,Vol. 62,No. 3.

[187]ICR(International Cement Review),2011:Global Cement Report:Ninth Edition,Tradeship Publications Ltd..

[188]Inmaculada M.Z. and Antonello M.,2011: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CO2 Emissions: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Ecological Economic,Vol.70,No.7.

[189]Jaakson R.,1977:Urbanizatio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s:a Position Paper,Urban Ecol.,Vol. 2,No. 3.

[190]Jacobs J.,1969:The Economy of Cities,New York:Random House.

[191]Kelley A. and Williamson J.,1984:Population Growth,Industrial Revolutions,and the Urban Transition,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 10,No. 3.

[192]Koopmans T. C.,1965:On the Concept of Optimal Economic Growth,Cowles Foundation Discussion Paper,Reprinted from Academiae Scientiarum Scripta Varia,No.28.

[193]Lankao P.R.,2007:Are We Missing the Point?:Particularities of Urbanization,Sustainability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Latin American Cities,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Vol.19,No.1.

[194]Lucas R.,1988:On the Mechanica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 22,No.1.

[195]Maiti S. and Agrawal P.K.,2005: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rowing Urbanization:A Focus on the Metropolitan Cities of India,Hum. Ecol.,Vol.17,No.4.

[196]Marian R.C.,2001:The IPAT Equation and Its Variants,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No. 4.

[197]McMichael A.J.,2000: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Health in a World of Increasing Globalization:Issu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Report for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Vol. 78,No. 9.

[198]Mills E.S. and Tan J.P.,1980:A Comparison of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Functions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Urban Studies,No. 17.

[199]Moran P.A.P.,1948:The Interpretation of Statistical Maps,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B),Vol.10,No.2.

[200]Moran P.A.P.,1950:Notes on Continuous Stochastc Phenomena,Biometrika,No.37.

[201]Morello J.,et al.,2000:Case as Urbanization and the Consumption of Fertile Land and other Ecological Changes:the Case of Buenos Aires,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Vol. 12,No. 2.

[202]National Round Table o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y(NRTEE),2003:The State of the Debate o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y: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Canadian Cities:the Federal Role.

[203]Newling B.E.,1969: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Geographical Review,Vol. 59,No. 2.

[204]Niekerk V. W.,2006:From Technology Transfer to Participative Design:a Case Study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in South African Townships,Journal of Energy in Southern Africa,Vol.17.No. 3.

[205]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1998:Eco-efficiency,Report for Paris.

[206]Panayotou T.,1993:Empirical Tests and Policy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ILO,Technology and Employment Program,Geneva.

[207]Perman R. and Stern D.I.,2003:Evidence from Panel Unit Root and Co-integration Test that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does note exit,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Vol. 47,No.3.

[208]Popp D.,2006: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ies:the Effects of NOX and SO2 Regulation in the US,Japan,and German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Vol. 51,No.1.

[209]Poumanyvong P. and Kaneko S.,2010:Does Urbanization Lead to Less Energy Use and Lower CO2 Emissions?A Cross-country Analysis,Ecological Economics,Vol.7.,No.2.

[210]Ramsey F. P.,1928: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Saving,Economic Journal,No. 38.

[211]Schollenberger H.,et al.,2008:Adapting the European Approach of 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Case Studies from Chile and China,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No. 2.

[212]Selden T. M. and Song D. Q.,1994: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Development:Is There a Kuznets Curve for Air Pollution Estimate,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Vol. 27,No.2.

[213]Shen L.,et al.,2005:Urbanization,Sustainability and the Utilization of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Cities,Vol.22,No.4.

[214]Stern D. I.,1998:Progress on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nv. and Dev. Economics,No. 3.

[215]Stern D. I.,2004: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World Dev.,Vol. 32,No.

[216]Thanh L.V.,2007:Economic Development,Urb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Ho Chi Minh City,Vietnam:Relations and Polices,Paper Presented to the PRIPODE Workshop on Urban Population,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Dynamic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ointly Organized by CICRED,PERN and CIESIN,11-13th,Jun.

[217]Timothy Beatley,2000:Green Urbanism:Learning from European Cities,Island Press.

[218]Todaro M.P.,1969: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59,No. 1.

[219]Torras M. and Boyce J. K.,1998:Income,Inequality and Pollution:A Re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cological Economics,Vol. 25,No. 2.

[220]Tu J.2011:Spatially Vary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 Use and Water Quality Across an Urbanization Gradient Explored by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Applied Geography,Vol.31,No.1.

[221]Waggoner P. E. and Ausubel J. E.,2002:A Framework for Sustainability Science:a Renovated IPAT Identity,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Vol. 99,No. 12.

[222]Wang Y.G.et al.,2009:Impacts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n Plant Diversity within Boundary of Built-up Areas of Different Settlement Categories in Jinzhong Basin,China,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Vol.91,No.4.

[223]WSA(World Steel Association),2011:World Steel Short Range Outlook,http://www.worldsteel.org/pictures/newsfiles/Apr2011%20SRO%20ASU%20by%20region.pdf.

[224]Xepapadeas A.,2003: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Report Prepared for the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edited by Karl-G?ran M?ler and Jerey Vincent.

[225]York R.,Rosa E.A. and Dietz T.,2003:STIRPAT,IPAT and Impact: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Ecological Economics,No. 46.

[226]Zhang C.W.,2007:Urbaniza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Affecting Labor Supply,China Economist,No.1.

[227]Zheng X.P.,2007:Measurement of Optimal City Sizes in Japan:A Surplus Function Approach,Urban Studies,Vol. 44,No.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