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6

引证文献

3 !

参考文献

154

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2009~2010)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propert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exchanges

SSAPID:101-7059-2971-03
ISBN:978-7-5097-1798-1
DOI:
ISSN:

[内容简介] “产权市场蓝皮书”二卷的作者群保持了首卷作者群的基本队伍,同时又增加了新的团队成员,样本产权市场也由原来的不足十家扩展到21家。但是,我们的发展现状把握能够反映当年度产权市场的实际内涵吗?应该说,认知主体反映对象逻辑有一定的真实度,但偏差是不可避免的。核心问题在于,这种偏差是否在合适的区间之内。第二卷蓝皮书的年度总报告注意到了上述问题,但由于今年的内容更加注重产权市场本身,对象缩小了,偏差的问题就更具体了。希望业内外的读者群能够帮助我们改进上述偏差带来的缺陷和遗憾。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产权市场蓝皮书
作 者: 曹和平 何亚斌
编 辑:周映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财政、金融

 Abstract

 法律声明

 中国皮书网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产权市场蓝皮书编委会

 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2009~2010)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年度总报告

  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2009~2010)

   引言

   一 后危机时期我国产权市场恢复强劲增长

    (一)金融危机后凸显全球性经济失衡的四个观察性事实

     1.商品(包括服务)贸易市场存在世界范围失衡

     2.资本(品)贸易市场出现世界范围长期失衡

     3.储备货币市场出现世界范围失衡

     4.储蓄率(消费-储蓄市场)在世界范围长期失衡

    (二)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复苏乏力和中国恢复有力的全球市场思考

    (三)国际资本市场持续波动背景下中国产权市场迅速恢复

   二 国有产权交易体系持续完善伴随市场边界多元化拓展

    (一)国有产权交易体系持续完善

    (二)中国产权市场边界多元化拓展

   三 产权市场发展中的前沿创新与交易边界拓展的失衡之处

    (一)我国产权市场良性发展中的前沿制度创新

     1.金马甲创新为分立的实点交易所提供了一个联盟性质的有界网资源

     2.区域资本市场及区域资本市场创新

     3.文化产权、林业产权和私募股权的创新意义

    (二)产权市场良性发展中边界拓展的失衡之处

    (三)产权市场交易分析

     1.交易量逐年攀升,金融危机呈现较小的波动

     2.国有产权交易稳中有升,非国有产权交易上升明显

     3.跨区跨境融资能力尚显不足

     4.协议仍是主要的成交方式

     5.产权市场集中度高

     6.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复制到其他公有产权和社会公共资源配置

   四 区域产权市场的中国特征与未来的可能收敛方向

    (一)危机后复苏的宏观经济与稳健增长的产权市场

    (二)区域产权市场的中国特征

     1.省级产权交易机构将加速整合

     2.产权交易创新不断

    (三)我国产权市场的未来收敛方向

     1.产权市场将和PE资本更加紧密地结合

     2.市场板块的收敛在于与民间资本的整合

 综合理论篇

  后危机时代中国产权市场发展

   一 危机后时代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

    (一)国际环境变化

    (二)国内经济发展环境进入重大转折期

     1.消费与储蓄关系失调

     2.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增大

     3.竞争优势弱化

   二 环境变动给中国经济和产权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挑战

    (一)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二)未来中国产权市场的发展机会

   三 加快产权市场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以建设“规范、专业、统一、高效”的产权交易市场平台为目标,推进产权市场的整合

    (二)积极开展创新,拓展新领域

    (三)与商业银行联手发展并购市场

    (四)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市场的基础设施

  PE企业与公众企业资本制度的时代差异

   一 两种不同时代的企业资本制度

    (一)公众企业中的资本制度

    (二)PE企业中的资本制度

   二 企业资本形成制度比较

    (一)公众企业资本形成的“高成本高门槛”

     1.形成货币资本的成本较高

     2.形成人力资本的成本较高

     3.形成市场信用的成本较高

     4.形成市场责任的成本较高

    (二)PE企业资本形成的“低成本低门槛”

     1.形成货币资本的成本较低

     2.形成人力资本的成本较低

     3.形成社会信用的成本较低

     4.形成市场责任的成本较低

   三 企业资本运营制度比较

    (一)公众企业资本运营的“高授权高风险”

     1.信息不对称问题

     2.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问题

     3.降低全社会分工和竞争效率

    (二)PE企业资本运营的“强约束低风险”

     1.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2.解决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问题

     3.提高分工和竞争效率

   四 企业资本流转制度比较

    (一)公众企业资本流转的“短流程高泡沫”

     1.资本流转的短流程

     2.资本流转的高杠杆

     3.资本流转的高泡沫

    (二)PE企业资本流转的“中周期低泡沫”

     1.资本流转的中周期

     2.资本流转的“另类资本市场”

     3.资本流转的低泡沫

   五 结论

  新形势下产权市场“六化”建设

   一 全面把握历史发展机遇,共谋中国产权市场发展大局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引领着产权市场发展的新方向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内生着产权市场发展的新动力

    (三)区域合作协调发展中蕴藏着产权市场发展的新契机

    (四)国资国企深化改革中凸显着产权市场发展的新空间

   二 全面把握基础性权益性战略定位,共融中国产权市场发展大势

    (一)功能定位

    (二)属性定位

    (三)目标定位

   三 全面把握“六化建设”方向,共创中国产权市场发展大业

    (一)以制度化建设为基础,加大交易规则统一力度,实现健康发展

    (二)以程序化建设为保障,加大与监测系统对接力度,实现协调发展

    (三)以规范化建设为核心,加大内控机制建设力度,实现持续发展

    (四)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加大网络系统发展力度,实现创新发展

    (五)以市场化建设为目标,加大综合推进力度,实现高效发展

    (六)以国际化建设为方向,加大全球“技术+资本”合作力度,实现跨越发展

  产权市场建设研究

   一 我国区域经济规划概况

   二 构建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的必然性及主要的制约因素

    (一)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是我国产权市场发展的必经阶段

    (二)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三)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是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客观需要

    (四)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转效率的现实选择

    (五)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是产权交易机构做优做强的有效途径

   三 构建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过程中应把握的重点

    (一)在机构联合中突出“三个不变”

    (二)在具体运作中突出信息联合发布

    (三)在组织竞价中突出实时联合竞价

    (四)在利益分配上要突出合作共赢

    (五)在构建市场中突出有关制度的强约束

   四 构建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的若干建议

    (一)加快组建强有力的组织协调部门

    (二)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交易规则和信息发布规则

    (三)加快开发全国统一的信息发布、实时交易报价和交易监测综合系统平台

    (四)加快建立规范的内部协调契约

    (五)加快制定平等、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六)加快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保障

    (七)加快培育专业的管理团队与人才队伍

 前沿理论篇

  天津市农村产权市场建设调查报告

   一 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态势

   二 四川省成都市农村产权交易所考察成果

    (一)开拓市场交易的新思路

    (二)创新耕地保护机制

    (三)用市场的方法规避市场风险

    (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产权确权、颁证工作

    (五)搭建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联网平台

    (六)探索农村产权市场化的新思路

   三 建议

    (一)充分发挥、利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的资源优势

    (二)成立天津农村产权市场建设先期工作小组

    (三)由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筹建天津市农村产权交易所

    (四)研讨、建立天津市的耕保基金和风险担保公司

  涉讼资产处置进入产权市场分析

   一 引言

   二 “司法拍卖”的本质

   三 “司法拍卖”的公信力遭到沦陷

   四 探索“司法拍卖”改革

   五 “司法拍卖”改革需要理论创新

   六 打开“司法拍卖”大门

   七 “司法拍卖”改革的成功路径

  “有界网”资源对产权市场功能的贡献

   一 产权市场功能分析

    (一)信息服务

    (二)交易服务

    (三)保障服务

   二 产权市场信息化现状

   三 互联网助力产权市场聚合提升

    (一)“五个共享”

    (二)“五个一致”

   四 金马甲引领产权市场互联网化

    (一)信息服务:信息发布、信息检索、信息订阅……

    (二)交易服务:动态报价、网络竞价、网络路演、网络招标、网络采购……

    (三)市场服务

   五 中国产权市场羽化之路

  中国珠三角地区专业化大宗商品市场交易所化趋势分析

   一 珠三角大宗商品(要素)市场*分布及其中国定位

    (一)珠三角地区大宗商品(要素)市场分布状况

    (二)珠三角大宗商品市场的中国定位

   二 珠三角地区重要交易所及大宗商品市场概况与交易方式

    (一)重要交易所(塑料、粮食等)及市场交易方式

     1.广东塑料交易所有限公司(GDPE)*

     2.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以下简称GDGRAIN)

    (二)重要交易市场(中大布匹市场商圈)及交易组织形式

   三 珠三角地区大宗商品市场专业化及后续交易所化趋势分析

    (一)珠三角地区交易市场深化程度反映的零售交易集聚、批发交易、合约交易及可能的远期、标准交易

    (二)珠三角地区交易规模和衍生交易规模估计及会员规模估计

    (三)珠三角地区交易所群整合及联盟会员交易网的最优设计形式猜测

    (四)大宗商品市场专业化后交易所化的未来资本市场影响

  社会性资源进场交易的市场构成变化

   一 山东产权市场呈现积极变化

    (一)交易量、增值率大幅提高

    (二)融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三)各类产权主体主动踊跃进场

   二 山东省产权市场建设方面的主要工作

    (一)产权市场整合彻底有效,提升了市场主体地位

    (二)引导非政策性国有资产进场交易,营造积极的进场氛围

    (三)以形成市场效应为导向,全面提升产权市场效率和服务

     1.优化以会员代理制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增强中心市场拓展能力

     2.加强横向联系、扩大信息覆盖、强化项目推介,提高交易效率

     3.注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心公信力

     4.注重品牌建设、努力提升市场影响力

     5.创新服务品种和方式、提升“进场附加值”,增强市场内生吸引力

  江西省股权质押融资登记的实践

   一 打造股权质押融资平台

    (一)前瞻性的提出开展股权登记业务

    (二)努力做好股权登记托管基础工作

    (三)健全股权质押融资登记制度

   二 认真履行股权登记托管专业机构职能

   三 拓展股权质押融资登记业务

    (一)从金融机构入手拓展业务

    (二)多种途径拓展业务

   四 发挥了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

    (一)有利于杜绝重复质押和虚假质押

    (二)有利于合理确定融资金额

    (三)有利于提高质押融资的成功率

    (四)有利于出质股权变现

    (五)有利于建设区域资本市场

    (六)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产权交易联合系统建设及其战略的研究

   一 产权交易所全国联合系统商业模式

   二 联合系统的业务模式

   三 联合系统的经营管理模式

   四 联合系统的利益模式

   五 联合系统的发展战略步骤

   六 联合系统需要细化和开展的工作

  欠发达省份产权市场发展模式初探

   一 市场化模式的探索

   二 市场化模式的实施

    (一)拓宽交易领域,完善交易功能

     1.扎实做精有限的国有资产交易

     2.大力引入专类化的非国有资产进场交易

    (二)培育专业队伍,提供高端服务,树立公众形象

    (三)借鉴证券市场模式,吸引民众参与,扩大市场覆盖面

    (四)扩充市场功能,创建比淘宝网更强大的资本网络交易市场

    (五)发动宣传攻势,扩大市场影响

     1.网络宣传

     2.《简报》宣传

     3.媒体宣传

     4.现场宣传

     5.期刊宣传

   三 市场化模式的保障

    (一)构建规范创新机制,打造特色品牌市场

     1.坚持市场化的阳光运作,打造市场公信力平台

     2.建立规范监管机制,确保市场健康发展

     3.塑造特色专业机构,发挥市场创新功能

     4.探索建立科学管理体系,确保市场稳步发展

    (二)不断创建服务新平台,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

     1.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和投资公司,打造高端的投融资服务平台

     2.开发更先进的网络平台,实现规模化的网络交易

   四 结束语

  产权市场迈向资本市场的逻辑

   一 产权市场的信用体系的建立

   二 产权市场的交易主体

  论产权市场交易品种创新

   一 产权市场现有交易品种结构缺陷

   二 产权市场交易品种的重新定位

   三 产权交易品种创新——非上市公司股权登记托管

    (一)开展非上市公司股权登记托管业务的重要性

    (二)产权市场可以成为非上市公司股权登记托管的理想平台

    (三)开展非上市公司股权托管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 产权市场交易品种创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五 产权交易品种创新——资产证券化

    (一)知识产权证券化

     1.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推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可行性

     2.产权市场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应做的准备

    (二)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

  产权市场、信息化建设及发展趋势

   一 产权市场建设

    (一)产权市场是中国文化在市场经济中的产物

    (二)建设产权市场就是制度创新

   二 产权市场理论建设

    (一)经济多元化市场必须多元化

    (二)资本市场体系改革推动了产权市场理论建设

   三 统一建设开放性产权市场

    (一)理论依据

    (二)国家文件依据

    (三)各种非标准化产权交易的市场建设的需要

   四 信息化对交易所的作用

    (一)在证券交易所历史演进中的影响

     1.原始信息发布和偶然的一对一谈判交易形式

     2.证券经纪人的出现,交易所的诞生、发展以及拍卖方式的运用

     3.现代媒体技术应用和证券市场的繁荣

     4.计算机的出现、升级,互联技术的应用和NASDAQ等无形交易市场的出现、发展

     5.多渠道信息公布及交易方式创新

    (二)信息化在产权市场中的影响

    (三)信息化在产权市场未来发展中可能引起的变革

     1.交易信息发布方面的变革

     2.交易方式方面的变革

     3.在产权市场未来发展中可能引起的变革

  论产权市场信用风险防范

   一 引言

   二 信用与信用风险相关文献评述

    (一)信用

    (二)信用风险

    (三)信用风险的度量与定价

   三 关于产权市场信用风险的几种现象

    (一)三种风险同时存在

    (二)市场信息不完全对称

    (三)对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查询难

   四 产权市场信用风险的规避

    (一)树立全社会诚信价值观,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二)开展征信、立信活动

     1.征信

     2.立信

    (三)对信用风险进行分隔与组合

    (四)对信用风险选择自留与转移

    (五)对信用风险主动控制与治理

    (六)信用违约互换

    (七)完善信用监管体系

 样本产权市场实绩篇

  北京产权交易所

   一 基本运行情况

    (一)奋力拼搏,交易额位居全国前列

    (二)开拓创新,集团化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二 业务拓展

    (一)国资交易健康规范发展

    (二)金融资产交易保持业内领先

    (三)实物资产交易频现亮点

     1.奥运开幕式道具缶及竹简的成功竞卖

     2.成为中央和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平台

     3.首单涉诉资产进场并成功处置

    (四)市场化业务继续推进

    (五)创新性业务逐步步入正轨

    (六)内管制度和信息化建设情况

     1.完善交易制度体系,优化工作流程

     2.加强会员队伍建设,完善会员管理制度

     3.重视人力资源建设

     4.强化信息化建设

   三 创新

    (一)交易方式创新

    (二)交易平台创新

   四 未来愿景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

   一 基本运行情况

    (一)各类重要板块交易情况

    (二)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情况

    (三)非国有产权交易情况

    (四)异地并购交易情况

    (五)公开挂牌和成交情况

   二 业务拓展

    (一)交易逐季快速增长,各类主体配置资源功能日益凸显

    (二)交易效率不断提高,发现买主发现价格功能日益凸显

    (三)中小企业产权交易活跃,投融资渠道拓展功能日益凸显

    (四)企业并购交易大幅增加,跨区域产权结构调整功能日益凸显

    (五)第三产业成为新热点,现代服务业发展导向功能日益凸显

    (六)“三多格局”初步形成,规范交易品牌的复制功能日益凸显

  天津产权交易中心

   一 基本运行情况

    (一)全力投入,倒排工期

    (二)规范文本、操作透明

    (三)组织培训,考试上岗

    (四)加强审查,完善监管

   二 业务拓展

    (一)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前瞻研究

    (二)加强对外交流,完成中德项目

   三 创新

    (一)天津股权交易所

    (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

   一 基本运行情况

    (一)平台建设实现持续增长

    (二)着力丰富“重庆模式”内涵

     1.打造“全覆盖”平台,推进区域资本市场建设

     2.构建“三级管理”模式,促进资源高效规范流转

     3.建立“三大风险”防范体系,打造产权市场中坚和典范

     4.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平台“软实力”

   二 业务拓展

    (一)围绕央企市场拓展,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

    (二)司法拍卖改革成效显著,促进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三)排污权交易顺利开局,开辟了前景广阔的新领域

    (四)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优化提升“两个发现”功能

   三 创新

    (一)围绕融资服务创新,平台战略升级稳步推进

    (二)市场化业务持续创新,促进了平台多元化发展

   四 未来愿景

  广州产权交易所

   一 基本运行情况

   二 业务拓展

    (一)珠三角及周边地区产权交易市场初步实现和谐统一,区域产权交易市场辐射力显著增强

    (二)走专业化分工、集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国际化道路,实现从经营项目向经营市场平台转变

     1.集聚化经营专业化新机构,市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

     2.产权市场进一步扩容,市场平台的资源配置和融资服务功能进一步凸显

     3.开拓定向融资服务和国外投资服务业务,拓展平台功能

     4.打造高端金融市场资讯和交易平台,实现了产权交易市场与资讯行业、互联网的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

    (三)引入“产、学、研”结合机制,实施业务开拓与理论研发双兼顾的发展战略

   三 未来愿景

  河北省产权交易中心

   一 河北省产权交易中心简介

   二 基本运行情况

   三 业务拓展

    (一)交易管理平台简介

     1.背景介绍

     2.交易平台主要功能

    (二)交易管理平台的安装部署

    (三)交易管理平台的运行情况与规范效果

    (四)充分发挥交易管理平台作用,切实提高产权市场规范运作水平与诚信体系建设

   四 未来愿景

  山西省产权交易市场

   一 山西省产权交易市场简介

   二 基本运行情况

   三 业务拓展

    (一)同其他交易机构合作情况

    (二)具体业务拓展情况

    (三)团队建设情况

    (四)信息化建设

  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

   一 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简介

   二 基本运行情况

    (一)主要经营业绩指标

    (二)积极建立国有产权交易规范管理制度

    (三)积极推进会员制与业务合作联盟模式建设

   三 业务拓展

    (一)产权交易业务有序开展

    (二)股权托管与融资业务稳步推进

    (三)打通全国性OTC上市通道,发挥基础性资本市场的作用

    (四)不断拓宽中心在全国产权市场的网络布局

   四 创新

   五 未来愿景

    (一)不断拓宽交易品种,实现国资全覆盖的同时突出区域市场特色

    (二)发挥区域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提供系统性服务

    (三)推动产权交易中心多元化改造,理顺产权交易机构的体制和机制

    (四)加强产权市场的各类系统建设,不断创新发展模式

  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

   一 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简介

   二 基本运行情况

   三 业务拓展

    (一)打造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取得实效

    (二)两非企业股权登记托管获重要突破

    (三)服务国企并购重组及招商引资功能得到强化

    (四)谋划建设经营权益交易平台

    (五)加强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绩

    (六)继续推进东北产权中心市场建设

   四 未来愿景

    (一)拓展新市场

     1.积极推进股权交易市场布局

     2.建立沈阳环境资源交易平台

     3.构建辽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4.探索黄金交易市场建设

    (二)开发新资源

     1.深入挖掘国有产权进场资源

     2.努力拓展金融资产交易业务

     3.加大权益性公共资源进场工作力度

    (三)构建新体制

     1.改革市场经营机制

     2.建立市场营销机制

     3.推进东北地区产权交易市场整合进程

     4.构建产权交易中介服务产业链

    (四)提升新水平

     1.增强市场服务企业并购重组能力

     2.建设全国一流产权交易市场

  黑龙江省产权交易中心

   一 基本运行情况

    (一)扎实推进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工作

    (二)开展了评估、审计复审工作

    (三)为企业改制提供咨询策划服务

   二 业务拓展

    (一)加强了与上海、北京等地交易机构的联合

    (二)完成了全省产权市场整合工作

    (三)增项,搭建了几个专业化的交易平台

     1.成立了黑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所

     2.成立了黑龙江省股权登记托管中心

     3.调研筹建文化产权、环境能源等专业化交易平台

    (四)提档,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1.营造和谐环境,建设一流队伍

     2.完善内部制度,规范操作程序

     3.注重信息理论研究,指导业务工作

   三 创新

    (一)完善股权登记托管体系,搭建股权投融资平台

    (二)拓展了金融服务新业务

  江苏省产权交易所

   一 江苏省产权交易所简介

    (一)江苏省产权交易所现状

    (二)业务范围

     1.指定业务

     2.非指定业务

     3.信息服务

   二 基本运行情况

   三 业务拓展

    (一)建立了完善的交易制度

    (二)形成了稳定的市场网络

    (三)加强网站建设,做好产权转让信息集中发布工作

    (四)培养了一支精干敬业的业务团队

   四 创新

    (一)开发融资功能,尝试利用产权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二)建立了风险等级预估制度,风险控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五 未来愿景

    (一)为国有产权交易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二)推动公共资源进场交易

    (三)组建辐射全省的中小企业资本服务平台

  浙江产权交易所

   一 浙江产权交易所简介

   二 基本运行情况

   三 业务拓展

    (一)浙江省未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试点实质性启动

    (二)其他工作完成情况

     1.完成托管公司股权收购

     2.与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合作

     3.通过多种途径提升综合素质,扩大平台影响力

   四 未来愿景

  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

   一 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简介

   二 基本运行情况

   三 业务拓展

    (一)创新合作方式,拓展合作区域

    (二)密切机构联系,拓展地市分支机构,共同提高服务水平

    (三)积极探索设立为台资企业服务的股权柜台交易市场

    (四)强化优质服务理念,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1.强化服务意识,建立服务型产权交易机构

     2.组织业务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3.发展中介机构,扩大服务队伍

     4.完善业务流程,建立项目服务反馈制度

   四 创新

    (一)市场信息化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二)产权交易业务取得新进展

    (三)产权交易市场功能进一步提升

   五 未来愿景

    (一)积极创建两岸股权柜台交易市场平台

    (二)着力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1.着力提升市场功能

     2.建立健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制度

     3.积极拓展利用产权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新领域

  江西省产权交易所

   一 江西省产权交易所简介

   二 基本运行情况

   三 业务拓展

    (一)巩固“五统一”市场建设成果,扩大市县产权交易份额

    (二)加强网站建设和宣传工作,提升交易所公信力形象

     1.加强网站建设,提高信息辐射功能

     2.做好宣传工作,提升交易所公信力形象

    (三)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会员执业水平

     1.开展警示教育,规范会员单位执业行为

     2.加强业务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执业水平

    (四)学习兄弟机构先进经验,提升江西省在全国产权市场的地位

   四 创新

    (一)省金融办等印发《指导意见》,质押融资实现制度创新

    (二)从金融机构入手,扩大股权质押融资规模

   五 未来愿景

  山东产权交易中心

   一 山东产权交易中心简介

   二 基本运行情况

   三 业务拓展

    (一)省内业务的整合情况,分支机构的建立情况

    (二)同其他产权交易机构的合作情况

    (三)具体业务的拓展情况

    (四)团队建设情况

    (五)信息化建设

   四 创新

    (一)制度的创新

    (二)业务的创新

   五 未来愿景

  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

   一 基本运行情况

   二 业务拓展

    (一)产权交易覆盖国资领域逐步推进

     1.启动金融资产进场交易

     2.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场交易

    (二)产权市场与金融市场对接和融合持续加强

     1.抓好股权质押融资业务

     2.与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并购贷款业务

     3.筹建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市场

    (三)排污权交易正式启动

   三 创新

   四 未来愿景

    (一)需要关注的问题

     1.产权交易机构资产规模需要壮大

     2.各类国有资产进场交易的政策需要强化和细化

     3.交易地域范围需要拓展

     4.产权市场的资本市场功能需要强化

    (二)对策及工作举措

     1.明确功能定位,进一步提升战略发展意识

     2.完善市场体系,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素质

     3.壮大企业规模,进一步提升平台综合实力

     4.拓宽业务领域,进一步提升市场服务功能

     5.创新交易方式,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6.建设一流团队,进一步提升规范、诚信水平

     7.创造政策环境,进一步提升制度保障力度

  广西北部湾产权交易所

   一 广西北部湾产权交易所简介

    (一)成立背景

    (二)公司简介

    (三)发展历程

    (四)组织机构

    (五)人才队伍

   二 基本运行情况

   三 业务拓展

    (一)客户资源开拓取得明显成效

    (二)搭建广泛而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

    (三)制度建设情况

   四 未来愿景

    (一)业务创新构想

    (二)服务渠道铺设

    (三)机构影响力设想

    (四)发展成果构想

  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

   一 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简介

    (一)联交所发展历程

    (二)联交所建设意义

     1.构架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区域产业整合升级

     2.规范产权交易市场制度体系,加强对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管

     3.提供企业增值的高效运作平台,为公开资本市场输送优质企业资源

    (三)联交所荣誉

   二 基本运行情况

   三 业务拓展

    (一)科技企业柜台交易市场的建设

    (二)文化产权交易业务的探索

    (三)排放权交易业务的探索

    (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

    (五)对外交流与合作

   四 创新

    (一)积极推动科技企业柜台交易市场建设

    (二)国际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的筹建

  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

   一 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简介

   二 基本运行情况

    (一)经营情况良好 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

    (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粗具现代企业雏形

   三 业务拓展

    (一)产权交易业务再有突破

    (二)投融资新业务拓展创新

     1.融资业务

     2.投资业务

     3.创新合作

    (三)政府采购代理业务稳步、规范开展

    (四)实施新的内部管理体系,打造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四 创新

   五 未来愿景

  西部产权交易所

   一 基本运行情况

   二 业务拓展

    (一)继续加强产权交易市场平台建设

     1.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制度、规范产权交易运作

     2.继续完善信息服务平台

     3.完成市场整合,初步形成统一、高效的产权市场

    (二)多种渠道加强项目信息披露,提升项目市场价值

    (三)抓好团队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求实效、讲贡献的干部队伍

   三 创新

    (一)启动行政事业性资产处置进场交易

    (二)积极促进民营科技项目和债权项目进场交易

    (三)有效推进各类交易品种的进场工作

  青海省产权交易市场

   一 青海省产权交易市场简介

   二 业务拓展

    (一)省内业务整合情况,分支机构的建立情况

    (二)同其他产权交易机构的合作情况

    (三)具体的业务拓展情况

    (四)团队建设情况

    (五)信息化建设

   三 创新

    (一)制度创新

     1.理念创新

     2.模式创新

     3.管理创新

    (二)业务创新

     1.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和投资公司,打造高端的投融资服务平台

     2.开发更先进的网络平台,实现规模化的网络交易

   四 未来愿景

 区域市场沿革与机构创新篇

  长江流域产权大市场的合作融合与新一轮发展

   一 合作发展:共同市场向心力之核

   二 规范发展:共同市场生命力之本

   三 创新发展:共同市场动力之源

   四 协调发展:共同市场未来持续发展之路

  规范创新铸就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辉煌

   一 营造区域合作环境,推进共同市场建设

   二 加强信息化建设,构筑共享平台

    (一)开发推广了信息挂牌异地同步显示系统

    (二)开发了产权交易网络综合竞价系统

   三 密切成员单位合作,拓宽招商引资渠道

   四 加强理论研究,探索业务创新

    (一)积极开展理论研究

    (二)大胆尝试业务创新

   五 积极探索国际合作 顺利完成中德项目

   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养经纪人队伍

  广州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沿革

   一 历史回顾

   二 模式创新

   三 发展现状与成效

    (一)“成员所”、“五统一”的新型合作模式,促进了珠三角及周边地区产权交易市场的和谐统一

    (二)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和市场平台专业优势,加强跨区域联动合作

    (三)拓宽业务渠道,开发交易品种,强化共同市场整体功能

    (四)加强培训研讨,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四 未来展望

  海西联合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沿革

   一 建设海西联合产权交易市场的主要进程

    (一)提出建设海西联合产权交易市场的背景

    (二)海西联合产权交易市场基本构架

    (三)构建海西联合产权交易市场的目的

    (四)构建海西联合产权交易市场的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政策支持

     2.理顺关系,达成共识

     3.建章立制、统一规则

     4.开发系统,技术支撑

   二 海西联合产权交易市场目前发展状况

    (一)海西联合产权交易市场合作模式

    (二)拓展业务,完善服务

   三 海西联合产权交易市场发展远景

    (一)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

    (二)积极推动与台湾资本市场的合作,实现两岸资本市场的融合

  创新技术交易服务模式 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

   一 概述

   二 中国技术市场的发展

    (一)技术市场成就

     1.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技术转移环境不断优化

     2.技术市场管理与服务体系基本健全

     3.技术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结构不断改善,交易效果显著提高

     4.中关村技术市场表现抢眼

    (二)技术市场存在的问题

     1.定价机制不完善

     2.技术供需存在矛盾

     3.产业化过程难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4.公共研究成果的技术转移缺乏有效机制

     5.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机构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三)新形势下对技术市场的要求

     1.以服务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核心目标

     2.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

     3.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4.服务于以企业为创新主体这个理念

     5.服务于技术与资本的高效对接

   三 中国技术交易所的探索与实践

    (一)功能定位

    (二)业务理念

     1.充分发挥综合优势

     2.针对关键问题进行重点突破

     3.吸取经验,优化提升

     4.专业化的综合服务体系

    (三)业务规划

     1.技术交易的互联网平台

     2.科技融资的创新服务平台

     3.科技政策的市场化操作平台

    (四)商业模式

     1.延伸服务链条

     2.覆盖服务领域

     3.以需求导向推动技术交易

     4.配套综合的科技金融服务手段

     5.顺应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趋势,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

     6.股权激励

     7.能力交易

    (五)重点业务突破领域

     1.为有形的技术市场提供第三方监督和结算服务

     2.探索市场化的技术定价机制

     3.通过股权激励,激发科技人员参与技术孵化和产业化的积极性

     4.培育专业技术投资孵化机构

   四 中技所未来愿景

  中国环境权益交易市场现状与展望

   一 概述

   二 中国环境权益交易市场的发展

    (一)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1.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成功实践

     2.自愿减排市场的兴起

     3.排污权交易试点和经验积累

     4.基于能效的交易机制设计正在酝酿

    (二)环境权益市场存在的问题

     1.对市场机制的认识有待深化

     2.尚未确立量化减排政策和总量控制目标,不具备强制交易的前提

     3.缺乏统筹规划跨区域、跨部门协调管理和统一的监管机制

     4.市场体系建设薄弱

     5.企业减排意识和碳资产管理能力欠缺

   三 北京环境交易所的实践和探索

    (一)成立背景和公司治理

    (二)技术支持和渠道建设

     1.系统化的技术支持

     2.多元化的国际渠道

  2009年我国碳市场发展报告

   一 世界碳减排大势所趋,排放权交易长期看好

   二 短期达成全球控排协议存在困难,碳市场走势可能面临波折

   三 我国碳市场已经启动,未来发展前景光明

   四 规模化碳连续性交易形成尚需时日

   五 地方环境权益交易所快速发展,区域性同质化竞争不可避免

  我国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理论与实践*

   一 环境容量资源价值及其产权性质的理论探讨

    (一)环境容量资源价值论

    (二)环境容量资源的外部性

    (三)环境容量资源的产权理论

   二 排污权的有偿使用制度

    (一)排污权资源的有偿配置

    (二)排污权有偿使用的内涵

    (三)排污权交易的法律法规依据

   三 排污权交易机制

    (一)开展排污交易的基本条件

    (二)我国排污交易模式

    (三)排污交易的两个市场

     1.基于公平目标的排污配额指标分配一级市场

     2.基于效率目标的环境容量资源配置二级市场

   四 展望

  矿业权交易特殊性及其市场培育

   一 矿业权交易的特殊性

    (一)矿业权的特殊性

    (二)矿业权交易的特殊性

   二 矿业权市场与矿业权不同转让方式比较

    (一)矿业权市场

    (二)矿业权的不同转让方式*

   三 市场中介组织与矿业权交易

    (一)市场中介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二)行业仲裁机构解决矿业权交易纠纷的优势

    (三)矿业权交易中心的新职能

   四 政府规制与矿业权交易

    (一)政府对矿业权交易主体和转让条件的规制

    (二)政府规制矿业权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五 小结

 市场沿革与文献综合篇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促进天津产权交易市场发展

   一 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

   二 天津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情况

    (一)天津产权交易市场初步构建了健全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

    (二)交易额逐年增长

    (三)市场运作程序更加规范

    (四)成立排放权交易所

    (五)成立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

    (六)成立天津铁合金交易所

    (七)成立天津股权交易所

    (八)成立贵金属交易所

   三 借鉴美国经验发展天津产权交易市场

    (一)积极参与OTC市场建设,促进产权市场发展

    (二)加快整合天津产权交易市场

    (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激活产权市场

    (四)加快业务品种创新,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

    (五)加快培育中介机构,搞好人才队伍建设

  产权市场建设基础理论综述

   一 产权市场概念

   二 重组并购动因理论

   三 区域产权市场共同体理论

   四 产权市场统一建设理论

   五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理论

  国有资产交易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以及可能导致的市场风险

   一 前言

   二 国有资产交易过程中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

    (一)利益冲突的表述

    (二)利益冲突的类型

     1.交易双方的利益冲突

     2.交易主体与市场及服务机构的冲突

    (三)利益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

     1.“手拉手”的交易形式

     2.“客大欺店”的交易形式

   三 形成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

    (一)体制的原因

    (二)相关法规的不详尽和不统一

    (三)制度的缺失

   四 利益冲突可能导致的市场风险

    (一)导致市场公信力下降的风险

    (二)导致弱化甚至破坏市场功能的风险

    (三)导致挑战公开、公平、公正市场原则的风险

   五 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完善产权交易市场的相关法规

    (二)突破体制障碍

    (三)加强市场自律与制度建设

  产权市场:从国资专卖店到全部公有资产处置平台

   一 服务国资是产权市场的基本使命,也是其横向纵向发展的基本思路

   二 产权市场一般理论和实践从“小国资”到“大国资”的趋势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陆续进场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进场

    (三)公共资源进场

    (四)涉讼资产处置

    (五)其他公有性质权益性资产

   三 产权市场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解决监管错位和缺位问题

  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有关数据研究综述

   一 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二 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一)森林的碳汇和可再生性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基础

    (二)我国林业对低碳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三 林业碳汇

    (一)林业碳汇的功能和作用

    (二)我国林业碳汇数量研究现状

    (三)我国森林碳汇CDM项目概况

     1.中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

     2.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项目

   四 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

    (一)建设森林城市

    (二)建设低碳林区

    (三)发展低碳林业产业

    (四)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

    (五)开展森林碳汇交易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资本退出渠道

   一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体系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过程

    (二)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

   二 美国证券市场与股权交易

    (一)IPO——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佳选择

     1.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

     2.NASDAQ市场

    (二)OTCBB

    (三)Pink Sheets市场

   三 出售和破产清算

    (一)兼并和收购

    (二)管理层回购

    (三)破产清算

   四 相关文献综述

    (一)风险投资理论

     1.风险投资评估

     2.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契约机制

     3.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的契约机制

     4.风险投资退出

    (二)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分析

     1.投资银行服务品质

     2.投资银行服务品质和顾问费的关系

     3.对股东收益的影响

     4.信息不对称和溢价收购的道德风险问题

   五 结语

 案例与数据篇

  产权交易经典案例辑述

   股权转让

    哈尔滨中庆燃气公司48%国有股权招投标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

      1.“金股”创新模式破解改制难题

      2.妥善安置了职工

      3.严格遵循改制原则

      4.实现了国资与外资的优势互补

      5.坚持“三公”原则是招投标项目成功的保障

     三 交易流程

     四 案例总结与启示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28.57%国有股权转让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流程

      1.合理分设入围门槛

      2.分类确定股权分配

      3.确保同股同价

      4.精心制定评标考核指标体系

      5.建立高水准的专家评审委员会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1.国有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

      2.创新交易模式,达到企业改制的真正目的

      3.适度拆细产权推进股权多元化

    经改制后的浙江兴财房产公司70%股权转让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

     三 交易流程

     四 案例总结与启示

    东莞CDC电缆厂75%股权转让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

      1.提供规范高效的服务,让转让方满意,让兄弟机构放心

      2.多渠道征集意向受让方,有效挑起竞价

     三 交易流程

     四 案例总结与启示

    武汉石油集团实友房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

     三 交易流程

     四 案例总结与启示

    深圳中农大科技投资有限公司32%股权转让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

     三 交易流程

     四 案例总结与启示

    厦门鹭意彩色母粒有限公司股权转让项目案例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

     三 交易流程

      1.接受委托后连夜拟定策划方案,次日即公告

      2.公告期间帮助转让方修订相关文件

      3.选择确定电子竞价作为交易方式

      4.待相关资料齐备、翔实后,发出公开竞价文件

      5.积极配合潜在竞买人开展尽职调查

      6.组织好竞买人进行隔离竞价,防止围串标行为的发生

      7.成功签约

     四 案例总结与启示

    江苏省农垦商业物资集团公司65%国有股权转让项目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流程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深圳市晋园不锈钢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流程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渭南市天然气公司49%股权转让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流程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广州芳村-新世界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25%权益转让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

     三 交易流程

     四 案例总结与启示

      1.“人力”与“脑力”相结合,确保国有资产实现价值最大化

      2.企业的稳定、可控是企业作价和实现交易的基本条件

   房屋

    合肥市淮河路5号房产租赁项目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

     三 交易流程

     四 案例总结与启示

      1.产权交易市场是综合性服务平台,不能仅盯着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一亩三分地

      2.政府推动,部门配和

      3.加强管理,规范市场

    渝中区八一路177号“雨田大厦”名义层第二层房屋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

      1.重庆司法拍卖改革背景

      2.价值分析

      3.瑕疵分析及排除

      4.定向推荐

     三 交易流程

      1.意向报名阶段

      2.竞价交易阶段

     四 案例总结与启示

   经营权承包

    福建外贸中心酒店有限公司整体经营权承包项目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

      1.恰当、准确的投资定位

      2.交易品种的创新

      3.引入项目法律顾问的创新

      4.谈判方式的创新

     三 交易流程

     四 案例总结与启示

   整体产权传让

    哈尔滨第二工具厂整体产权转让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流程

      1.回购债务,解开羁绊

      2.企业产权和土地使用权捆绑挂牌出售

      3.异地搬迁组建新公司,重新整合优势产业资源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1.国有资产在债权回购中增值

      2.捆绑挂牌,国有资产在转让过程中实现增值

      3.妥善安置职工作为转让前提条件确定下来

      4.交易双方、标的企业、金融机构实现了共赢

   资产、负债转让

    宜春工程机械相关资产、负债转让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流程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部分资产处置

    湖北储备物资管理局三三七处位于武昌区徐家棚的仓库部分资产处置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流程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政策性破产项目

    中国水产烟台海洋渔业公司破产转让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流程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1.破产企业进入产权市场有利于严格依照相关法律和政策,依法运作项目

      2.产权市场可以为破产企业提供优质规范的服务

      3.产权市场可以为破产企业征集到更广泛的竞买人,最大限度地活跃交易、提高资产保值增值率

      4.通过产权市场进行破产企业的处置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实物交易

    奥运缶与竹简处置案例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流程

      1.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确保竞卖规范高效

      2.广泛宣传充分发动,吸引各界积极参与

      3.周密组织拍卖活动,网络竞价优势突出

      4.协调维修增加防伪,提供综合配套服务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鞍山钢铁集团公务车网络竞价处置案例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流程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产权交易及相关资本市场数据

  跋 中国产权市场(二):“蓝皮书”之思辨

 中文摘要

首卷产权市场蓝皮书——《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2008~2009)》中年度总报告的思考基点是: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四大类别——沪深证券交易两市场、产权交易260家市场(目前更多)、超出商业期限融资的各地民间资本市场、大型金融机构旗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偕跨国金融机构参与下的并购投行类资本市场——呈现板块式涌动且并行成长的弱收敛态势。这种“外嵌”和“内生”共源的资本市场结构,似乎在重复着我国工业化成长期引致的产业二元结构宿命。在综合分报告的基础上,首卷总报告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四板块中高速成长的产权交易市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内生制度因子,以其实点性市场群(Spot Markets Group)的成长方式更改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收敛和未来均衡路径。①中国资本市场四板块及其交易构造特征,②中国产权市场交易构造生成小史,③中国产权市场的国际比较及主流产权理论的绝对主义两分法,④中国产权市场的交易实绩及宏观经济效应,⑤中国产权市场成长与中国资本市场未来五个方面,构成了总报告的基本内容。今天看来,形成上述思考的基点事实仍然存在,其内含的逻辑构成尚未改变。中国产权市场在2009~2010年度的快速成长正是上述内在逻辑展开的具象表现。2009年下半年后,产权及关联业界的作者群对上述过程进行了新一轮的实践和思考。今年的产权市场蓝皮书作者群试图从①后危机时期我国产权市场恢复强劲增长,②国有产权交易体系持续完善伴随市场边界多元化拓展,③产权市场发展中的前沿创新与交易边界拓展的失衡之处,④区域产权市场中国特征与未来的可能收敛方向四个方面,来描绘中国产权市场在2009~2010年度的发展及潜在收敛趋势。

曹和平:《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9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0年6月8日。

何亚斌:《中国产权交易评述:政策沿革视角》,《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周立群、邓路:《产权交易市场:从国资流转平台到多元资本市场》,《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邓志雄:《PE企业中正在形成的新一代生产关系》(上),《产权导刊》2008年第12期。

邓志雄:《PE企业中正在形成的新一代生产关系》(下),《产权导刊》2009年第1期。

邓志雄:《垮塌的三角——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企业制度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分析》,2009年8月11日《证券日报》。

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中信出版社,2009。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青木昌彦:《硅谷模式的信息与治理结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1期。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青木昌彦:《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田国强:《经济机制理论:信息效率与激励机制设计》,《经济学(季刊)》第二卷第二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殷剑峰,胡志浩:《全球化时代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2009年5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中信出版社,2009。

郑联盛:《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内涵与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报告,2009年5月18日。

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

斯坦利·L.布鲁:《经济思想史》(原书第6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Aboody David,Lev Baruch,2000. “Information Asymmetry,R&D,and Insider Gains”,Journal of Finance,55 (6):2747-2766.

Acharya Viral,Kehoe Conor,Reyner Michael,2008. “The Voice of Experience:Public Versus Private Equity”. McKinsey & Company.” http://www.mckinseyquarterly.com/Corporate_Finance/The_voice_of_experience_Public_versus_private_equity_2245.

Akerlof George A.,1970. “T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84(3):488-500.

Akerlof George A.,Shiller Robert J.,2009. Animal Spirits:How Human Psychology Drives the Economy,and Why It Matters for Global Capitali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rown Stephen,Hillegeist Stephen,Lo Kin,2004. “Conference Calls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37(3):343-366.

Carey Dennis C,Fox Michael Patsalos,2006.. “Shaping Strategy from the Boardroom”,McKinsey & Company. http://www.mckinseyquarterly.com/ Shaping_strategy_from_the_boardroom_1813.

Coase Ronald,1937.“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4(16):386-405.

Coase Ronald,1960.“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3:1-44.

Core John E.,Guay Wayne R.,2010. “Is There A Case for Regulating Executive Pay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Working Papers.

Chen HSUAN-CHI,Ritter Jay R.,2000. “The Seven Percent Solution”,Journal of Finance,55:1105-1131.

Cheung Steven N. S.,1983. “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6(1):1-21.

Eggertsson Thrainn,1990. Economic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lton Robert F,Fritz Pamela Keenan,2005. “The View from the Boardroom”,McKinsey & Company. http://www.mckinseyquarterly.com/The_view_from_the_boardroom_1584.

Frydman Carola,Saks Raven E,2005. “Historical Trends i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1936-2003”,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Geithner Timothy F,2008. “Reducing Systemic Risk in A Dynamic Financial System”,New York City:Remarks at The Economic Club of New York.

Hayes Beth,1984. “Unions and Strikes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1):57-83.

Izquierdo Segismundo S.,Izquierdo Luis R.,2007. “The Impact of Quality Uncertainty Without Asymmetric Information on Market Efficiency”,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0(8):858-867.

Mas-Colell Andreu,Whinston Michael D.,Green Jerry R.,1995. Microeconomic Theo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lson Mancur,1971.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Revised edition e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oxburgh Charles,Lund Susan,Atkins Charles,Belot Stanislas,Hu Wayne W.,Pierce Moira S.,2009. “Global Capital Markets:Entering A New Era”,McKinsey & Company. http://www.mckinsey.com/mgi/publications/gcm_sixth_annual_report/executive_summary.asp.

Spence Michael,1973. “Job Market Signaling”,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87(3):355-374.

Stigler George J.,1961.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69(3):213-225.

Stiglitz Joseph E.,2010. Freefall:America,Free Markets,and the Sinking of the World Economy,W. W. Norton & Company.

Valukas Anton R.,2010. “Examiner’s Report: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Jenner & Block LLP.

Williamson Oliver E.,1981. “The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the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7(3):548-577.

Williamson Oliver E.,1985.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The Free Press.

World Economic Forum,2009. “The Global Economic Impact of Private Equity Report 2009”,Globalization of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Working Papers Volume 2.

约翰·S.戈登著《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祁斌译,中信出版社,2005。

约翰·麦克米兰著《市场演进的故事》,余江译,中信出版社,2006。

Lucas H.C.,Oh W.,Simon,G.,Weber,B.,2002.“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S Strategic Resources from 1982-1999”,CIS Working Paper Series,Zicklin School of Business Baruch College.

黄松琛:《美国股票市场结构演进及监管政策的启示》,《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第8期。

王旭东:《社会信息化概念的历史考察及其厘定》,《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6卷。

曹和平主编《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李伟:《利用产权市场配置资源,促进国有产权有序流动》,2007年5月28日《中国证券报·产权周刊》。

毛振华、阎衍主编《信用评级前沿理论与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李晓安、阮俊杰:《信用之路——我国信用治理的经济学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唐纳德·范·戴维特、今井贤志合著《信用风险模型与巴塞尔协议》,燕清联合,周天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焦国成主编《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吴青:《信用风险的度量与控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谢平:《路径选择——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央行职能》,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方邦鉴:《打造诚信单位——信用制度建设与信用管理实务》,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赛西尔·邦德:《信用管理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吴晶妹:《现代信用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李红艳、刘丽珍主编《信用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王进主编《信用管理基础教程》,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何亚斌:《中国产权市场发展的最大风险来自于转让方内部人控制》,《产权导刊》2005年第10期。

上海市征信管理办公室编《上海信用服务行业发展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张凡勇、胡健、董春诗:《中国矿业权体制的演变——变迁模型与改革取向》,《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第6期。

晏波、安琼伟:《政府声誉与采矿权价值》,《中国矿业》2007年第7期。

奥利弗·E.威廉姆森著《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段毅才、王伟译,商务印书馆,2002。

晏波:《矿业权不同转让方式比较》,《中国矿业》2008年第5期。

F.A.冯·哈耶克著《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三联书店,2003。

晏波:《矿业权交易效率与矿业权交易中心角色定位》,《中国矿业》2009年第1期。

米尔顿·弗里德曼著《资本主义与自由》,张瑞玉译,商务印书馆,1986。

晏波:《竞买人风险规避时矿业权拍卖设计》,《中国煤炭》2007年第2期。

Williamson O. E.,1999.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Bernstein Lisa,2001. “Private Commercial Law in the Cotton Industry:Creating Cooperation through Rules”,Norms,and Institutions,Michigan Law Review.

贾保文、王坤岩:《天津产权市场发展目标的重新定位问题》,《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3期。

斯韦托扎尔·平桥维奇:《产权经济学:一种关于比较体制的理论》,蒋琳琦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黄少安:《关于我国产权市场的几个问题》,《中国流通经济》2004年第9期。

鲁阳:《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场所应定位在产权市场》,《产权导刊》2006年第2期。

中共天津市委金融工委联合课题组:《加快天津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求知》2005年第1期。

贾保文、董亥宁:《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架与形成路径选择》,《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3期。

陈建成等:《森林与低碳经济刍议》,《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张晓静等:《林业是低碳经济时代的重要选择》,《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田明华等:《浅谈低碳经济发展对林业的影响》,《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李怒云等:《中国林业碳汇管理现状与展望》,《绿色中国》2005年第6期。

李怒云等:《气候变化与中国林业碳汇政策研究综述》,《林业经济》2006年第5期。

张秋根等:《林业低碳经济探讨》,《林业经济》2010年第3期。

国家林业局资源司:《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main/s/65/content-326341.html。

《中国林业发展报告》编写组:《2009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林业经济》2010年第1期。

方精云等:《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中国科学》2007年第6期。

张颖等:《我国森林碳汇核算的计量模型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魏殿生:《造林绿化与气候变化——碳汇问题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顾凯平等:《森林碳汇计量方法的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5期。

李秀娟、周涛、何学兆:《NPP增长驱动下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第3期。

康慧宁、马钦彦、袁嘉祖:《中国森林C汇功能基本估计》,《应用生态学报》1996年第3期。

王效科、冯宗炜:《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大气碳的潜力》,《生态学杂志》2009年第4期。

李意德、曾庆波、吴仲民等:《我国热带天然林植被C贮存量的估算》,《林业科学研究》1998年第2期。

赵林、殷鸣放、陈晓非、王大奇:《森林碳汇研究的计量方法及研究现状综述》,《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李海奎、雷渊材:《中国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碳储量评估》,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Piao S.L.et al.2005.“Changes in Vegetati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from 1982 to 1999 in China”,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19.

周国模:《森林城市——实现低碳城市的重要途径》,《杭州通讯》2009年第5期。

黄东:《森林碳汇:后京都时代减排的重要途径》,《林业经济》2008年第10期。

Bernard Black,Ronald Gilson,1998. “Venture Capital and the Structure of Capital Markets:Banks Versus Stock Market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47:243-249.

Black Bernard S.,Gilson Ronald J.,1998. “Venture Capital and the Structure of Capital Markets:Banks Versus Stock Market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47(3):243-277.

Bowers H.,Miller R.,1990. “Choice of Investment Bank and Shareholders’ Wealth of Firms Involved in Acquisitions”,Financial Management,19:34-44.

Bygrave WD.,1987. “Syndicated Investments by Venture Capital Firms:A Networking Perspective”,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139-154.

Cumming D. J.,MacIntosh J. G.,2003. Venture Capital Exits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d,University of Toronto Law Journal,53:101-200.

Curtis Milhaupt,1997. “The Market for Inno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Venture Capital and the Comparative Corporate Governance Debate”,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91:865-874.

DePamphilis Donald,2008. Mergers,Acquisition,and Other Restructuring Activities,New York:Elsevier,Academic Press.

Dixon R..,1991. “Venture Capitalists and the Appraisal of Investment”,OMEGA,19(5):333-344.

Eric Maskin,Jean Tirole,1999. “Two Remarks on the Property-rights Literature”,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66:139-149.

Fried V. H.,Hisrich R. D.,1994. “Toward a Model of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Decision Making”,Financial Management,(2393):28-37.

Gibbon R.,Murphy K. J.,1992. “Optimal Incentive Contracts in the Presence of Career Concerns: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0(3):468-505.

Gompers Paul,1995. “Optimal Investment,Monitoring,and the Staging of Venture Capital”,Journal of Finance,50(5):1461-1489.

Gompers Paul,Lerner Josh,1999. “An Analysis of Compensation in the U.S. Venture Capital Partnership”,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51:3-44.

Gompers Paul,1999.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Entrepreneurial Firms:An Examination of Convertible Securities in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s”,Mimeo,Harvard Business School.

Hayward MLA,2003. “When Do Firms Learn from Their Acquisition Experience?Evidence from 1990-1995”,Strategic Management,23:21- 39.

Heinkel R.,Stoughton N.M.,1994. “The Dynamics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Contract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7:351-388.

Hunter W.C.,Jagtiani J.,2003. “An Analysis of Advisor Choice,Fees and Effort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12:65-81.

James O. Fiet,2007. “Risk Avoidance Strategies in Venture Capital Markets”,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32 (4):551-574.

Kaplan S. N.,Stromberg P.,2001. “Venture Capitalists as Principals:Contracting,Screening and Monitoring”,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1(2):426-430.

Kaplan Steven N.,Stromberg Per,2002. “Financial Contracting Theory Meets the Real World: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Venture Capital Contract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00:1-35.

Kenneth W. Rind,2006. “The Role of Venture Capital in Corporate Develop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 (2):169-180.

Kesner IF,Shapiro DL,Sharma A.,1994. “Brokering Mergers:An Agency Theory Perspective on the Role of Representatives”,Academy of. Management,37(3):703- 21.

Lerner Josh,1994. “The Syndication of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s”,Financial Management 23:16-27.

MacMillan I. c.,Siegel R. and Subbanarasimha P. N.,1985. “Criteria Used by Venture Capitalists to Evaluate New Venture Proposal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1):119-128.

McLaughlin R.M.,1990. “Investment Bank Contracts in Tender Offers:An Empirical Analysi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8:209-232.

McLaughlin R.W.,1992. “Does the Form of Compensation Matter?Investment Banker Fee Contracts in Tender Offer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32:223-260.

Mike Wright,Andy Lockett,Bart Clarysse,Martin Binks,2006. “University Spin-out Companies and Venture Capital”,Research Policy,35 (4):481-501.

Naqi Sayed Ahmed,Hettihewa Samanthala,2007. “Venture Capital or Private Equity?”,Business Horizons,50:335-344.

Oliver Hart,John Moore,1990.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1119-1158.

Paul Gompers,1995. “Optimal Investment,Monitoring,and the Staging of Venture Capital”,Journal of Finance,50:1461-1467.

Paul Gompers,Anna Kovner,Josh Lerner,David Scharfsten,2009. “Specialization and Success:Evidence from Venture Capital”,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18:827-844.

Paul Gompers,Anna Kovner,Josh Lerner,David Scharfsten,2008.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Cycles:The Impact of Public Market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87:1-23.

Rau R.,2000. “Investment Bank Market Share,Contingent Fee Payment,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cquiring Firm”,Journal of Finance Economics,56:293-324.

Ray D.,1991. “Venture Capital and Entrepreneurial Developments in Singapore”,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10(1):11-26.

Ray Dennis M.,Turpin Dominique V.,1993. “Venture Capital in Japan”,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11-39.

Salman W.A.,1990. “The Structure and Governance of Venture Capital Organizatio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7:473-524.

Sahlman W.A.,1994. “Insights from Venture Capital Model of Project Governance”,Business Economics,29(3):35-42.

Schmidt K.M.,1999. “Convertible Securities and Venture Capital Finance”,CESifo Working Paper 217,Germany.

Servaes H,Zenner M.,1996. “The Role of Investment Banks in Acquisition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y,9(3):787-815.

Shepherd D. A.,2000. “Ettenson R. and Crouch A.. New Venture Strategy and Profitability:A Venture Capitalist’s Assessment”,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5(5-6):449-467.

Terry S. Walter,Alfred Yawson,Charles P.W. Yeung,2008. “The Role of Investment Banks in M&A Transactions:Fees and Services”,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16:341-369.

Thomas Hellmann,2006. “IPOs,Acquisitions,and the Use of Convertible Securities in Venture Capital”,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81 (3):649-679.

Tyebjee T.T.,Bruno A. V.,1984. “A Model of Venture Capitalist Investment Activity”,Management Science,30(9):1051-1106.

Wells W. A.,1974. “Venture Capital Decision Making”,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Doctoral Dissertation,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

Zider B.,1998. “How Venture Capital Work”,Harvard Business Review,76(6):131-139.

鲍志效:《美国风险投资的特点及其启示》,《软科学》2001年第1期。

曹兴、袁玲:《风险投资支持环境的比较分析及借鉴》,《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2期。

孙尚敏:《2001年风险投资回顾:美国与中国》,《中国风险投资》2001年第1期。

王国安:《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与资本市场制度创新》,《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简 介:产权市场蓝皮书”三卷的作者群保持了首卷作者群的基本队伍,同时又增加了新的团队成员,样本产权市场也由原来的不足十家扩展到21家。但是,我们的发展现状把握能够反映当年度产权市场的实际内涵吗?应该说,认知主体反映对象逻辑有一定的真实度,但偏差是不可避免的。核心问题在于,这种偏差是否在合适的区间之内。第二卷蓝皮书的年度总报告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2月

简 介:产权市场蓝皮书”三卷的作者群保持了首卷作者群的基本队伍,同时又增加了新的团队成员,样本产权市场也由原来的不足十家扩展到21家。但是,我们的发展现状把握能够反映当年度产权市场的实际内涵吗?应该说,认知主体反映对象逻辑有一定的真实度,但偏差是不可避免的。核心问题在于,这种偏差是否在合适的区间之内。第二卷蓝皮书的年度总报告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2月

简 介:区别于证券市场的经典投资理念——投入一份货币资本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份大于本金的红利,一种更加前沿性质的投资理念——投入一份资本品不是为了获得现金红利而是为了获得股权:在投入一份资本品的同时配套投入人本资本品,将一份非成熟甚至处在创意邀约时期的低值股权通过经营变为一份优质股权。后一种投资在业内被称为私募股权投资。虽然退...

作者: 曹和平 倪正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