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35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5)图书

Report on Beijing's Population (2015)

SSAPID:101-7055-2663-90
ISBN:978-7-5097-9317-6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其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重点在于控制人口规模,促进区域人口协同发展。本书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和北京人口发展新特点、新规律,基于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年度成果,集中讨论三个重要议题:区域协同发展与大城市人口疏解、流动人口研究、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编 辑:佟英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2 人口学

 后记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5)》编委会

 第一编 区域协同发展与大城市人口疏解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5)

   一 人口疏解视野下北京人口分布的关键特征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均向北京逼近

    (二)更多的常住人口向更少的街道集中

    (三)户籍人口加速流向中心城

    (四)流动人口空间“强聚集”圈层持续扩大

    (五)中心城单位数量激增加剧人口虹吸力

    (六)“中心城就业+郊区居住”的职住分离特征凸显

    (七)30~50公里圈层人口分布比例亟待提高

     1.处于城市发展中期的北京:由极化到扩散的“倒U形”人口圈层分布

     2.处于城市化稳定阶段的东京都市圈:由扩散到协同的“M形”人口圈层分布

     3.区域协同发展的多伦多大都市区:变中求稳的“全局式”人口城市群

   二 国际比较视野下优化北京人口空间分布的几点启示

    (一)减少10公里圈层以内人口规模,亟待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二)人口空间分布格局需要由“单峰型”向“双峰型”转变,亟待推进周边卫星城建设

    (三)明确30公里圈层人口分界线,亟待增设外围生态缓冲区

    (四)把握50年城市人口空间演变周期,优化人口空间布局不可操之过急

    (五)由“单一城市”规划向“全局式”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转变,在协同发展中实现人口疏解和布局优化

  北京人口发展的新特点、新问题及其应对

   一 北京人口发展的八大特点

    (一)人口总量继续增长,增量略显下降端倪

    (二)流动人口膨胀是常住人口增长主因,且依然聚集在传统行业

    (三)常住人口出生率增长缓慢,超低生育水平格局未变

    (四)常住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例缓慢上升,常住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有下降趋势

    (五)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突破11年,流动人口大专及以上比例接近1/4

    (六)户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升至81.81岁,恶性肿瘤居死因首位

    (七)人口继续向城市发展新区转移,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密度继续上升

    (八)人口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居世界发达地区行列

   二 北京人口压力的七大表现

   三 疏解北京人口压力的四大要素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的三地流动人口比较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京津冀三地流动人口特征比较

    (一)概念界定和数据来源

    (二)京津冀三地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比较

     1.性别结构

     2.年龄结构

     3.户籍结构

    (三)京津冀三地流动人口社会经济特征比较

     1.受教育程度

     2.流动人口就业身份

     3.流动人口就业行业

    (四)京津冀三地流动人口的流动特征比较

     1.流动原因

     2.流动人口来源地

   三 结论与思考

    (一)主要结论

    (二)讨论

  北京市人口疏解风险及其规避对策分析*

   一 特大城市经历很长的人口增长期几乎是铁律,需打造人口信息动态监测平台,规避人口发展趋势主观臆断风险

   二 规划协同性差导致共振效应不强,需打造区域基本建设协同规划平台,规避疏解效果减弱风险

   三 疏解工作的法治精细化有待提高,需打造法制工作统筹平台,规避人治思维风险

   四 “三期叠加”+“一期攻坚”,需打造政府决策平台,规避城市衰微风险

   五 疏解与服务管理交融错杂,需打造居民服务统合平台,规避福利匹配失衡风险

  特大城市人口调控政策下的浦东人口分布与流动*

   一 总量构成及人口密度变化

   二 户籍人口分布及其流动

   三 来沪人员分布及其变化

   四 小结:浦东人口变动对于社会发展规划与治理的影响

    (一)现行规划配置下公共资源供求矛盾加剧

    (二)人口倒挂街镇基础教育的尴尬处境

    (三)特大型城市人口调控政策下的治安压力

 第二编 流动人口研究

  北京市农民工城市文化融合状况调查*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设计

    (一)结构测量指标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构成

   三 调查结论

  城乡结合部社区转型、变迁与治理的初步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回顾

    (一)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与变迁

     1.有关聚居区形成的六种解释

     2.有关聚居区变迁的讨论

    (二)聚居区的影响和作用

    (三)聚居区内部结构与功能分析

    (四)有关聚居区互动关系研究的六个结论

     1.社区的内聚性与聚合性

     2.流动人口聚居区形成亚社会结构

     3.社区产业导致同质性社区流动人口的分化和异质性

     4.流动人口聚居区内本地人与外地人的隔离与分层

     5.社区内部当地人与外地人关系形态演变的三个阶段:二元社区、敦睦他者、社区融合

     6.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经济互动与利益关系

    (五)理解聚居区问题的两大视角:群体本位与城市本位

     1.从群体本位的视角来看,聚居区问题就是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与排斥问题,城乡二元体制的壁垒是聚居区农民城市融入的障碍

     2.从城市本位的视角来看,聚居区问题既是大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重点问题,又是城乡结合部治理的关键问题,更是城中村改造的动因所在

   三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一)类型研究

    (二)扎根理论与三角测量

    (三)XJH个案概况

   四 城乡结合部社区

   五 城乡结合部社区转型与变迁分析

    (一)征地改变社区:城乡结合部的“衰落区”

    (二)本地居民适应衰落的社区环境,翻建房屋出租“大窝风”

    (三)外来人口理性选择,“新型社区”渐成

   六 结论与讨论

  流动人口在城乡结合部的社区融合

   一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方式

     2.资料收集方法

    (三)概念界定

     1.流动人口

     2.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合

     3.城乡结合部

    (四)理论基础

     1.社会融合理论

     2.社会排斥理论

     3.居住隔离理论

    (五)文献综述

     1.城乡结合部及其流动人口研究

     2.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社区融合研究

   二 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现状

    (一)经济融合

     1.就业状况

     2.工作适应性

     3.收入水平和职业层次

     4.生活成本

    (二)社区参与融合

     1.社区参与的环境和条件

     2.社区参与活动的差异性

    (三)社会关系融合

     1.房东与房客之间形成较亲密的“家人”关系

     2.房客之间形成初步的“邻里”交往关系

    (四)社区情感融合

     1.外来人口对社区的地域情感

     2.社区适应

   三 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的促进性因素

    (一)社区文化

     1.促进社区居民关系的融合

     2.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情感

     3.有利于新文化的形成

    (二)社区管理与服务

     1.有利于调动参与积极性

     2.促进居民情感交往

    (三)社区廉租住房

     1.提供有利的客观环境

      (1)廉租使久居成为可能,低流动性意味着更高的稳定性

      (2)廉租使举家迁移成为可能

     2.降低经济适应难度

   四 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的制约性因素

    (一)居住隔离

    (二)制度性排斥

    (三)文化性排斥

   五 进一步思考

    (一)逐步改革户籍制度

    (二)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

    (三)增强个体意识培养和能力建设

  流动人口参与城镇医疗保险:政策演进、困境与路径选择

   一 研究背景

   二 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三 流动人口参与城镇医保的政策演进及其现状特征

    (一)城镇医疗保险的阶段性变化

    (二)流动人口参与城镇医疗保险的现状特征分析

   四 流动人口参与城镇医保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五 未来流动人口参与医保的路径选择

  北京教育资源与人口调控的关系

   一 义务教育与人口调控

    (一)设置义务教育门槛的原因分析

     1.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带来了人口的无序流动

     2.贯彻国家义务教育政策中的地方权利

     3.特大城市流动人口带来了义务教育资源压力

     4.传统的人口调控手段收效甚微

    (二)设置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门槛带来的后果

    (三)义务教育政策建议

   二 高中阶段教育与人口调控

   三 高等教育与人口规模调控

  社会网络对男性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风险性行为的影响*

   一 引言

   二 方法

    (一)人群与抽样

    (二)因变量

    (三)自变量

     1.社会人口学变量

     2.风险认知变量

     3.社会网络变量

     4.统计分析

   三 研究结果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二)调查对象现有风险情况

    (三)核心应酬聚会网对商业性行为和安全性行为的影响

     1.商业性行为的解释模型

     2.安全性行为解释模型

   四 讨论

   五 结论

 第三编 人口与社会发展

  北京市实施居住证制度亟须关注的若干问题思考

   一 研究背景

   二 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的历史沿革

   三 北京市实施居住证制度亟须关注的若干问题

   四 对北京市完善居住证制度的政策建议

  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背景下中心城区养老服务发展报告

   一 中心城区老年人口变化趋势

    (一)中心城区老年人口概况

    (二)中心城区老年人口变化趋势预测

    (三)中心城区与其他功能区老年人口占比比较

   二 中心城区养老服务发展趋势分析

    (一)北京市养老政策简析

     1.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概况

     2.机构养老政策概况

    (二)中心城区养老服务发展变化趋势

     1.养老机构主要分布于海淀和朝阳,空间上主要位于五环到六环间

     2.西城和朝阳的养老机构床位数最多,而朝阳和石景山的平均床位数最多

     3.各区养老服务商均逐年增加

     4.老龄实际在岗工作人员丰台区最多,石景山区最少

     5.除东城外,其他中心城区老年人与老龄工作人员比呈增长趋势

    (三)北京市、中心城区、京郊养老服务发展趋势比较

     1.养老机构在区域和空间上主要分布在郊区县,但城区机构密度远高于郊区县

     2.全市养老机构床位多位于京郊,中心城区床位数量较多但存在缺口

      (1)养老机构床位多位于京郊

      (2)中心城区养老机构床位数较多,但存在床位缺口

     3.中心城区养老服务商数量多于京郊,且持续增长;区域万名老年人对应服务商数量与区域老年人口数量呈负相关

      (1)中心城区养老服务商数量高于京郊,且持续增长

      (2)万名老年人对应服务商数量与区域老年人口数量呈负相关

     4.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远多于京郊

     5.老龄工作人员整体存在编制缺口;城区老龄工作人员多于京郊,养老负担重于京郊

      (1)老龄工作人员整体存在编制缺口

      (2)城区老龄工作人员多于京郊,但养老管理负担重于京郊

   三 中心城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一)中心城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分析——以养老服务卡为例

     1.中心城区养老卡消费总体倾向于物质消费,轻于精神消费

     2.中心城区签约服务商主要是超市类、餐饮类服务商,其他类型服务商比例较低

     3.中心城区各区老年人消费集中在超市、社区便利店及餐厅

    (二)中心城区老年人养老服务供求状况——以西城区老年人为例

     1.托老所供需情况

     2.上门护理及看病供需情况

     3.精神服务供求情况

     4.外出服务需求情况

     5.其他社区服务供求情况

    (三)中心城区老年人异地养老需求分析

     1.老年人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

     2.老年人区域发展差距观念影响其异地养老意愿

     3.老年人居住模式倾向于居家养老而非机构养老

     4.老年人对于亲情的重视使其不愿异地养老

     5.生活与关系网不适应

    (四)中心城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分析

     1.机构养老的结构性供需矛盾

     2.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心理矛盾

     3.识别养老服务的真需求与伪需求

     4.机构养老价格是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重要但非决定性因素

   四 政策建议

    (一)疏解中心城区一部分老年人的政策建议

     1.疏解中心城区养老机构

      (1)禁止在中心城区建设新的养老院和养老公寓等设施

      (2)搬迁中心城区已有的养老机构

     2.完善京郊养老服务及相关配套设施

     3.中央国家机关要大力支持北京市人口疏解工作

     4.制定京津冀养老事业发展协同规划

     5.制定鼓励中心城区老年人外迁养老的优惠政策

    (二)完善中心城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

     1.供给侧改革

      (1)供给主体改革

      (2)供给内容改革

      (3)供给制度改革

      (4)供给形式或方式改革

     2.需求侧评估

      (1)探索评估组织模式

      (2)构建科学的养老评估指标体系

      (3)探索完善评估流程

      (4)探索评估结果综合利用机制

    (三)养老政策制定要兼顾共同性与差异性

     1.出台上下有别政策

     2.政策可行性

     3.政策衔接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中的性别分析

   一 一胎对职业女性发展的影响

   二 影响职业女性生育二胎因素分析

    (一)生育者

    (二)女性长辈照料者

   三 几点思考

  公共交通与人口增长关系:北京模式和挑战

   一 北京公共交通现状:资源优势与客运压力并存

   二 北京公共交通历时特征分析:轨道交通增速更快

   三 人口和公共交通的关系: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的差异

   四 结论和讨论

  中国历代人口管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一 导言

   二 以乡里社会为基础的“人口管理”形式

   三 人口管理的对象

    1.早期国家的家族制

    2.从家族到家户

    3.从家户到个人的转变

   四 古代人口管理表现出来的四个特点

    1.长期以“家户制”为主体

    2.人口管理与“政治无为化”

    3.人口管理与“政治双轨”

    4.“人口管理”与“家国同构”政治伦理化

   五 结语

包书月、张宝秀:《北京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期。

程恩富、王新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演进、现状与对策》,《管理学刊》2015年第2期。

段成荣:《我国的“流动人口”》,《西北人口》1999年第1期。

段成荣:《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人口研究》2006年第4期。

李鸥:《天津市人口迁移情况的研究与思考》,《天津行政学院报》2003年第3期。

李培、邓慧慧:《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6期。

马小红、段成荣、郭静:《四类流动人口的比较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第5期。

马小红:《新城市规划下的北京市迁移流动人口》,《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S1期。

王文录:《北京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与京津冀人口流动》,《人口学刊》2008年第4期。

王勇:《京津冀流动人口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叶裕民:《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流动与跨区域统筹城乡发展》,《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2期。

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人口研究》2007年第2期。

张云、窦丽琛、高钟庭:《“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与路径学术讨论会”综述》,《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2期。

陈功、王瑜、武继磊、程云飞:《京津冀“新首都圈”人口疏解战略方向和路径选择》,《光明日报》2015年3月25日,第16版。

冯晓英:《城市人口规模调控政策的回顾与反思——以北京市为例》,《人口研究》2005年第5期。

李铁、范毅、王大伟:《北京人口疏解该往哪走?》,《光明日报》2014年5月27日,第11版。

穆光宗:《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第235期。

秦宏宇、刘昂:《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现状、特点、趋势与政策应对》,《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宋迎昌、裴雪姣:《特大城市人口疏解的国际经验》,《新重庆》2014年第2期。

王增杰:《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思考》,《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

尹德挺、闫萍、杜鹃:《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3)》,《新视野》2013年第6期。

尹德挺、张洪玉、原晓晓:《北京人口红利的结构性分析和形势预判》,《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尹德挺:《首都人口疏解的理论思维和现实应对》,《人口与计划生育》2015年第8期。

尹德挺:《首都人口疏解难点在哪里?》,《北京日报》(理论版)2014年12月29日。

郑毅:《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法律保障机制构建》,《贵州农业科学》2014年第2期。

Berry,J.W. 1990. “Psychology of Acculturation,” in J.J. Berman(ed),Nebraska Symposiumon Motivation 1989: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pp. 201-234.

Redfield,R.,Linton,R.,and Herskovits,M. J.. 1936. 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 38,pp.149-152.

Sam,D.J. and J.W. Berry. 2006.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Acculturation Psycholog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包路芳:《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创新模式研究——北京市出租房屋契约化管理的探索实践》,《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道格·桑德斯:《落脚城市》,陈信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狄雷、刘能:《流动人口聚居区形成过程的社会学考察——一个城市空间转型的个案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丁煜:《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体制转型的政策思路——从流动人口的结构性变迁谈起》,《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冯晓英:《北京城乡结合部社区建设浅议》,《前线》2003年第11期。

冯晓英、魏书华、陈孟平:《由城乡分治走向统筹共治》,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顾朝林、陈田、丁金宏、虞蔚:《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地理学报》1993年第4期。

郭向彤:《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现象的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5。

黄晨熹:《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特征与社区化管理——以上海为例》,《人口研究》1999年第4期。

黄锐、文军:《从传统村落到新型都市共同体:转型社区的形成及其基本特质》,《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4期。

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蓝宇蕴:《我国“类贫民窟”的形成逻辑——关于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

李怀:《城市空间结构分化的社会学解析:经典与启示》,《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李强:《中国城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研究》,《学海》2001年第1期。

刘贵利、顾朝林:《城市社区与流动人口聚落的生态关系及其调控——以北京市为例》,《人文地理》2000年第2期。

刘海泳、顾朝林:《北京流动人口聚落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地理科学》1999年第6期。

刘庆龙、冯杰:《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童星、马西恒:《敦睦他者: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之路——对上海Y市社区的个案考察》,《学海》2008年第3期。

牛喜霞:《社会资本在农民工流动中的负面作用探析》,《求实》2007年第8期。

千庆兰、陈颖彪:《我国大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初步研究——以北京“浙江村”和广州石牌地区为例》,《城市规划》2003年第11期。

宋国恺:《城乡结合部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宋迎昌、武伟:《北京市外来人口空间集聚特点、形成机制及其调控对策》,《经济地理》1997年第4期。

唐灿、冯小双:《“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童星、马西恒:《“敦睦他者”与“化整为零”——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合》,《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王波:《流动人口的社会空间与人际传播》,《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吴晓:《城市中的“农村社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与整合研究》,《城市规划》2001年第12期。

吴晓、吴明伟:《江苏省外来工的自发聚居区现象考察——以苏南地区的宁锡苏三市为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年会,2004。

轩明飞:《“边缘区”城市化的困境与反思》,《思想战线》2005年第3期。

严新明、孙景珊:《社会流动与时空延伸——“浙江村”农民流动的社会时空分析》,《学术论坛》2002年第1期。

袁媛、许学强、薛德升:《广州市1990~2000年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演变和影响因素》,《经济地理》2007年第2期。

翟振武、侯佳伟:《北京市外来人口聚集区:模式和发展趋势》,《人口研究》2010年第1期。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1。

张江龙、章晓:《流动人口聚居区社区融合的主体选择》,《管理学刊》2010年第5期。

张友庭:《污名化情境及其应对策略——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及其社区变迁的个案研究》,《社会》2008年第4期。

张展新、郭菲:《城市社区格局重组与流动人口聚集地的社会分层——北京等五城市流动人口社区调查》,《开放导报》2005年12月8日。

张真理:《首都流动人口待遇市民化与流动人口规模调控关系的思考》,《新视野》2010年第1期。

周大鸣:《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朱力:《城市候鸟: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漫漫长途》,《社会科学报》2002年9月5日。

陈佑启:《试论城乡交错带及其特征与功能》,《经济地理》1996年第3期。

陈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中的排斥与内卷》,《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

道格·桑德斯:《落脚城市》,陈信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邓大松、胡宏伟:《流动、剥夺、排斥与融合:社会融合与保障权获得》,《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6期。

董章琳、张鹏:《城市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基于重庆1032名农民工的调查》,《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五卷),群言出版社,1999。

冯晓英:《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人口管理模式的制度选择》,《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冯晓英:《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冯晓英、魏书华、陈孟平:《由城乡分治走向统筹共治》,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冯晓英:《论北京“城中村”改造——兼述流动人口聚居区合作治理》,《人口研究》2010年第6期。

顾朝林、陈田、丁金宏、虞蔚:《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地理学报》1993年第4期。

黄公元:《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黄怡:《城市居住隔离的模式——兼析上海居住隔离的现状》,《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2期。

景晓芬:《“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第2期。

蓝宇蕴:《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功能分析——基于城中村空间改造的思考》,《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2期。

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蓝宇蕴:《我国“类贫民窟”的形成逻辑——关于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李涛、任远:《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南方人口》2011年第3期。

李增元:《分离与融合: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与社区融合》,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3。

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

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社会融合》,《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

刘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的功能定位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刘杰、向德平:《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的困境及其策略选择》,《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10期。

刘庆龙、冯杰:《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刘玉、冯健、孙楠:《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发展特征与机制——以北京海淀区为例》,《地理研究》2009年第2期。

陆自荣、徐金燕:《社区融合测量的去经济维度?——兼析“整合”与“融合”的概念功能》,《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南希:《城乡结合部社会关联与秩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2。

牛喜霞:《社会资本在农民工流动中的负面作用探析》,《求实》2007年第8期。

戚本超、周达:《北京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演变及启示》,《城市问题》2007年第1期。

齐童、白振平、郑怀文:《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功能分析》,《城市问题》2005年第2期。

任远、陶力:《本地化的社会资本与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人口研究》2012年第5期。

施鸿志、李嘉英:《社区》,载宗先主编《经济百科全书》(第8期),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

宋国恺:《城乡结合部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宋国恺、王起:《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综述》,《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

汤秀娟:《论城市流动人口社区融合政策制定的迫切性》,《管理观察》2008年第22期。

田恺:《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田毅鹏、齐苗苗:《城乡结合部非定居性移民的“社区感”与“故乡情结”》,《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童星、马西恒:《“敦睦他者”与“化整为零”——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合》,《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王静爱、何春阳、董艳春等:《北京城乡过渡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第2期。

魏立华、阎小培:《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非正式移民聚居区——“城中村”的形成与演进——以珠江三角洲诸城市为例》,《管理世界》2005年第8期。

吴晓:《城市中的“农村社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与整合研究》,《城市规划》2001年第12期。

杨凤琴、王洋阳:《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社区服务管理理论研究》,《学理论》2011年第12期。

杨菊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基于社会融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3期。

姚妮、谢宝富:《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服务问题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S1期。

姚永玲:《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袁媛、许学强:《广州市外来人口居住隔离及影响因素》,《人文地理》2008年第5期。

悦中山、李树茁、费尔德曼:《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建构与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第1期。

张安录:《论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宏观管理》,《生态经济》1996年第5期。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1。

张建明、许学强:《城乡边缘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人文地理》1997年第3期。

张江龙、章晓:《流动人口聚居区社区融合的主体选择》,《管理学刊》2010年第5期。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9期。

张欣:《城中村社区的存在价值及改造对策——以天津市东丽区城中村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天津理工大学,2012。

朱力:《城市候鸟: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漫漫长途》,《社会科学报》2002年第9期。

祝玮:《城中村改造兼顾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的必要性分析》,《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第1期。

段成荣、吕利丹、邹湘江:《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人口研究》2013年第2期。

段成荣、杨舸:《中国流动人口状况——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人口研究》2008年第6期。

房莉杰:《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建议》,《中国卫生经济》2006年第12期。

郭菲、张展新:《农民工新政下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险:来自中国四大城市的证据》,《人口研究》2013年第3期。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2012》,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201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2014》,中国人口出版社,2013~2014。

何文炯、杨一心:《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的困境与对策——基于公平视角》,《中国医疗保险》2010年第4期。

雷华北:《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李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李铁、范毅等:《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和北京市人口问题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祁翔:《农民工医疗保险选择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基于Logit模型的分析》,《社会保障研究》2011年第2期。

秦立建、惠云、王震:《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覆盖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统计研究》2015年第1期。

卢海阳:《社会保险对进城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4期。

申曙光、侯小娟:《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碎片化”与制度整合目标》,《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唐丹:《流动人口参加工伤保险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以北京、绍兴、东莞为例》,《人口研究》2011年第5期。

吴少龙、凌莉:《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的三大问题》,《医疗保障》2012年第5期。

徐广路、张聪、李峰:《社会保障对社会稳定的促进作用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15年第4期。

杨菊华:《中国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尹志锋、郭琳、车士义:《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年北京市的微观数据》,《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张展新、高文书、侯慧丽:《城乡分割、区域分割与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缺失——来自上海等五城市的证据》,《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6期。

赵俊芳、王媞:《近年来我国人口学的研究热点与作者分布——基于1857篇CSSCI论文的计量分析》,《人口研究》2014年第3期。

周林刚:《流动人口管理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6期。

周媛也:《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同城待遇问题国内研究综述》,《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5期。

桑锦龙、雷虹、郭志成:《我国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高中阶段入学问题初探》,《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

戴维·诺克:《社会网络分析》,杨松、李兰译,格致出版社,2012。

靳小怡、彭希哲、李树茁、郭有德、杨绪松:《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对农村流动妇女初婚的影响——来自上海浦东的调查发现》,《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5期。

靳小怡、任峰、悦中山:《农民工对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的态度:基于社会网络的研究》,《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李树茁、任义科、费尔德曼、杨绪松:《中国农民工的整体社会网络特征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3期。

王文卿:《社会网络对商贩流动人口艾滋病风险的影响机制探析》,《医学与社会》2014年第3期。

吴愈晓:《社会关系、初职获得方式与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5期。

杨红梅、吴尊友、王克安:《社会网络与HIV传播》,《中国艾滋病性病》2003年第1期。

朱军礼、张洪波、郑迎军等:《男男性接触者社会网络与艾滋病高危行为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第4期。

Christakis,N.and Fowler,“J.The 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oking in a Large Social Network”,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8,358(21):2249-2258.

Li,X.,Fang,X.,Lin,D.,Mao,R.,Wang,J.,Cottrell,L.,Harris,C.,and Stanton,B.,“HIV/STD Risk Behaviors and Perceptions Among Rural-to-urban Migrants in China,” AIDS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2004,16(6):538-556.

Muessig,K.,Pike,E.,Fowler,B.,LeGrand,S.,Parsons,J,Wohl,D.,Bull,S.,Wilson,P.,and Hightow-Weidman,L.“Putting Prevention in their Pockets:Developing Mobile Phone Based HIV Interventions for Black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AIDS Patient Care and STDs.,2013,27(4):211-222.

Wang,W.,Muessig,K. E.,Li M.,and Zhang,Y.“Networking Activities and Perceptions of HIV Risk Among Male Migrant Market Vendors in China”. AIDS and Behavior,2014,(S2):S142-S151.

嘎日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及困境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第2期,第55~58页。

孔繁荣:《居住证管理在我国大城市人口管理中作用的探讨》,《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1期,第43~46、42页。

王美艳、蔡昉:《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与展望》,《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第19~26页。

王阳:《居住证制度地方实施现状研究——对上海、成都、郑州三市的考察与思考》,《人口研究》2014年第3期,第55~66页。

魏后凯、盛广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展、障碍与推进思路》,《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3期,第6~17、41页。

张国锋:《居住证制度是户籍制度渐进改革的过渡》,《公安研究》2012年第1期,第31~34页。

陈谊、黄慧:《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异地养老需求》,《北京观察》2006年第10期。

班晓娜、李东阳:《养老需求、养老支付能力与发展养老产业》,《大连干部学刊》2013年第7期。

黄俊辉、李放、赵光:《需求评估: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老龄科学研究》2014年第8期。

唐钧:《“十二五”养老服务得失谈》,《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5年第6期。

席恒:《分层分类:提高养老服务目标瞄准率》,《学海》2015年第1期。

章萍:《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有效路径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5年第9期。

李爱莲:《女性劳动力就业:特征、问题与措施》,《理论探索》2008年第1期。

李罡:《单独二胎将让女性就业更难?》,《北京青年报》2014年3月7日。

李亮亮:《欧洲四国家庭友好政策及效应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李晓社:《论城市妇女双重劳动角色的冲突》,《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孟环:《学龄前孩子的“投资”过度了吗?》,《北京晚报》2015年12月14日。

孙晶等:《生不生二孩?70后男性近九成想生 愿意女性不足两成》,《羊城晚报》2015年10月31日,引自金羊网。

谭琳等:《她们缘何要求与男性同龄退休?——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13年第2期。

王朝霞:《女性管理者的职业发展与工作家庭平衡策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王存同、余姣:《“玻璃天花板”效应:职业晋升中的性别差异》,《妇女研究论丛》2013第6期。

王岩:《我国生育保险制度与女性人才就业问题的研究》,《价值工程》2012年第28期。

吴帆:《家庭生命周期结构:一个理论框架和基于CHNS的实证》,《学术研究》2012年第9期。

吴贵明:《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综述》,《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禹建湘:《家庭与社会:女性角色定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

陈燕凌:《北京应当优先发展市区公共交通》,《北京规划建设》1995年第6期。

刘波:《北京公共交通补贴的路径、问题及对策》,《北京规划建设》2013年第2期。

刘牧:《从当当车到立体化交通——北京公共交通的演变》,《北京纪事》2008年第7期。

宋湛:《20世纪50年代北京城市公共交通的恢复与发展》,《北京党史》2006年第4期。

孙峰华、李世泰、杨爱荣、黄丽萍:《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地理》2006年第6期。

宗刚、李易峰:《北京市公共交通生态足迹考察》,《城市问题》2013年第4期。

宗刚、袁博文:《基于DEA的北京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系统效率评价》,《开发研究》2014年第1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法〕福柯:《治理术》,赵晓力译,《社会理论论坛》1998年总第4期。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公安部户政管理局编《清末至中华民国户籍管理法规》,“民政部编订户籍法奏折”,群众出版社,1996。

《汉书》等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点校版。

何炳棣:《1365~1953中国人口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皇朝政典类纂》,光绪二十九年图成集成本。

黄清连:《元代户计制度研究》,台湾大学文学院,1978。

焦培民:《先秦人口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7。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修订译本),范忠信、何鹏、晏锋译,法律出版社,2011。

冷鹏飞:《中国秦汉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94。

黎世蘅:《历代户口通论》,上海世界书局,1922。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刘铮主编《人口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资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

宋昌斌:《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研究史稿》,三秦出版社,1991。

宋家钰:《唐朝户籍法与均田制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

孙翊刚、董庆铮编《中国赋税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

王秀银等:《现代人口管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县组织法》第十条,《国民政府公报》1928年第92期。

邢铁:《户等制度史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徐勇:《中国家户制传统与农村发展道路——以俄国、印度的村社传统为参照》,《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79。

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册),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3。

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

张晋藩、王超:《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

张哲郎:《乡遂遗规——村社的结构》,载《吾土与吾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12,中华书局,1996。

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