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3

时代变迁与媒体转型:《大公报》1902~1966年图书

Changing Times and Media Transformation : the Case of Ta Kung Pao 1902-1966

SSAPID:101-7028-7333-82
ISBN:978-7-5097-4502-1
DOI:
ISSN:

[内容简介] 作为一张新闻纸,《大公报》也具有媒体的必然属性,其存在、发展和壮大也必须遵从新闻传播的规律,体现舆论报道的作用和价值,在不同时代其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有不同的表现。执政党在从事经济建设过程中,对新闻传播是有选择的,新闻媒体随着工具性的强化,政治职能也得以强化,政治对大众传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国家政治控制和统治阶级的立场决定本国大众传播的根本立场,政府对主流媒体的控制决定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方向。通过考察新旧《大公报》在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的差异,可以看出,媒体影响政策制定或实施的优劣,而政府政策的偏好又制约着媒体功能的发挥。这也是媒体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曲折发展历程的内在逻辑走向的真实反映。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肜新春
编 辑:史晓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序

 绪论

  一 本书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 目前学术界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状况

  三 本书研究范围、资料状况和内容构想

  四 研究路径、工具和创新

  五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 文章报国:半个世纪的理念和追求

  第一节 国家兴衰与民族救亡

   一 20世纪上半叶的国内外环境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两次世界大战

     1.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2.日俄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3.“一战”对中国知识界的影响

    (二)传统文化的崩颓与新秩序的建立

     1.以1900年为界,可以把1895~1911年的资产阶级启蒙宣传分为两个阶段

     2.民初的启蒙与救亡

     3.中间道路的消亡

    (三)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的失败

     1.国民党政权走的是专制资本主义道路,有民主之名无民主之实

     2.国民党政权由于内忧外患双重作用,从没有建立真正统一的政权

     3.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主义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4.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村的土地问题,是其政权败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 “文人论政”的兴起与走向

    (一)中国有文人议政传统

    (二)论政而不参政

    (三)“文人论政”由启蒙向职业化演变

    (四)“文人论政”的特征

  第二节 小人物与大时代:新旧交替中的《大公报》

   一 《大公报》的办报理念

   二 精英追求的路径转换

    (一)英敛之

    (二)吴鼎昌

    (三)胡政之

    (四)张季鸾

    (五)王芸生

 第二章 两个23年:经营与存续

  第一节 初露峥嵘:1902~1925年《大公报》的发展

   一 居天津观全国

    (一)《大公报》的办报特色

    (二)《大公报》鼓吹君主立宪思想

    (三)《大公报》影响力由天津向全国辐射

   二 产业抑或工具

  第二节 新人新气象:1926~1949年《大公报》领导舆论

   一 改弦更张:新体制新架构

    (一)报社的组织结构合理高效

    (二)完整严密的管理制度

    (三)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富有成效

    (四)重视广告与发行工作

    (五)注重塑造企业形象

   二 站上舆论制高点

    (一)公司实力增强,经济独立、言论自由

    (二)网罗时代精英,指点华夏江山

  第三节 第三只眼:1902~1949年《大公报》的变迁

   一 《大公报》与政府的关系

    (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公报》的性质就是文人论政的机关,始终坚持着“文人论政,文章报国”的基本立场

    (二)《大公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三)《大公报》能够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确保其执舆论界牛耳的主导地位

   二 《大公报》新闻传播比较优势

    (一)《大公报》的传播理念与实践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二)《大公报》本身不是超阶级的

    (三)就《大公报》所倡导的国家利益本身而言,它是一种相对狭隘的公众利益

    (四)《大公报》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受到各方重视

    (五)《大公报》的运作模式也有可供借鉴之处

 第三章 转型与定位:《大公报》重新上路

  第一节 吐故纳新:新中国成立后《大公报》的改组与转型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公报》在内地的发展情况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严格的新闻内容管制和随后实行的分工体制对《大公报》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报刊发行渠道也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不利于《大公报》这样的民营报纸的发展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报纸以公费订阅为主,每逢政府号召增产节约,民营报纸往往首先被停订

   二 成为新中国财贸战线机关报的契机

   三 《大公报》的改组与转型

  第二节 财经旗手:《大公报》的发行与影响

   一 《大公报》发行量变化情况

   二 发行量难以突破之原因

   三 《大公报》与基层干部

 第四章 纳入计划:《大公报》新闻传播新体验

  第一节 新的路:《大公报》新闻传播的强制性变迁

   一 新闻从自采到计划供应

    (一)《大公报》在这几个阶段办报旨趣方面的差异影响其新闻传播

    (二)《大公报》在这两个阶段新闻信息挖掘方面也有很大不同

   二 办报体制的管放之变

   三 新旧《大公报》影响力的比较

    (一)影响舆论自由度的第一个因素是大众报刊向政党报刊的转变,由报纸定位和职能不同所致

    (二)随着中国社会的强制性变迁,舆论权杖开始由知识精英向政治精英转变

    (三)从中外历史进程来看,社会整合能力、经济发展水平与舆论自由度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关关系

  第二节 自上而下:《大公报》新闻的获取渠道

   一 来自财经系统的经济信息

    (一)《大公报》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是由从上到下的财经部门提供的,这曾得到中央的政策指示

    (二)为了强化突出政治的特点,《大公报》还向其他部委积极约稿,丰富报纸的信息来源渠道

    (三)驻地记者、读者投稿和通讯员来稿也是《大公报》的一个很重要的新闻来源渠道,这些来信大多由报社通讯员和基层经济工作者提供

   二 国外来稿、约稿

    (一)在国外培养《大公报》特约记者,及时报道国外经济动态和新闻

    (二)《大公报》还非常注重向国际共运体系的国家约稿

   三 配合形势的采访

  第三节 得失之间:小议《大公报》的转型

   一 新旧《大公报》的定位及影响

   二 新旧《大公报》与政府的几次博弈

 第五章 脱胎换骨:《大公报》经营管理体制之变

  第一节 企业所有制:从民营到国有

  第二节 激励机制:由股份制转向工资制

   一 股份制

   二 工资制

    (一)《大公报》工资制的实行情况

    (二)《大公报》员工激励措施的有关特点

  第三节 组织结构:由社长负责制转为党委负责制

  第四节 人员构成:从无党派到注重党团员比例

  第五节 几点思考:变与不变的价值和意义

 第六章 融入洪流:《大公报》在几个经济发展时期的作用

  第一节 “一五”时期的《大公报》(1953~1957年)

   一 “欢呼社会主义到来”

   二 参与报道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三 探索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的关系

   四 重点关注经济建设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的《大公报》(1958~1961年)

   一 “以钢为纲”工业跃进

   二 开展粮食调运与增产节约运动

   三 “做冷静的促进派”

   四 庐山会议前后社论分析

   五 《大公报》精简机构

  第三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大公报》(1961~1965年)

   一 “到农村去”

   二 “鼓实劲不鼓虚劲”

   三 如何看待“拆机器用零件”

   四 为国民经济调整建言

  第四节 探索现代化经济理论时期的《大公报》(1962~1966年)

   一 创刊《经济评论》

   二 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的争论

    (一)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

     1.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与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关系问题

     2.关于农业基础作用

     3.对农业的首要地位的理解

     4.轻工业有无主导作用

    (二)关于购买力增长和市场商品增长的关系问题的讨论

    (三)关于价值规律问题

     1.什么是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关系

     3.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有无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

     4.价值规律对商品流通有无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

     5.价值规律的命运

    (四)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规律问题

     1.关于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规律应如何确切地表达的问题

     2.关于如何探讨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规律的问题

    (五)关于经济效果问题

     1.经济效果的实质

     2.讲求经济效果的范围

     3.评价经济效果的指标

     4.社会经济效果和企业经济效果的关系

     5.经济效果和经济核算的关系

   三 政治因素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第七章 放眼世界:《大公报》国际问题报道的变迁

  第一节 《大公报》国际问题报道的体制变迁

   一 从自由走向有限制

   二 由放眼国外到立足国内

   三 体制变迁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节 《大公报》国际问题报道的旨趣变迁

   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经济发展路径大讨论

   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西方经济理论大批判

   三 放眼世界与立足国内之辨析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大公报》国际问题报道的特点

   一 “一边倒”战略对价值取向的影响

   二 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

    (一)《大公报》相对全面地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概况,主要经济学家、经济流派和经济学说,开阔了广大经济工作者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经济知识,但这种介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是感性而非理性的

    (二)由于当时世界上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东西方的对立日益严重,《大公报》对世界经济的报道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三)由于《大公报》是中宣部规定的专门从事世界经济报道的媒体,相对于其他专业媒体,人们对《大公报》所能发挥的作用期望甚大,但《大公报》的探索只是浅尝辄止

 第八章 远去的背影:《大公报》停刊考察

  第一节 《大公报》从改刊到停刊

   一 经济建设让位于政治斗争

   二 《大公报》迎合“文化大革命”

   三 《大公报》被迫停刊

  第二节 《大公报》停刊的多重变奏

   一 新闻传播功能的变迁

   二 新闻传播政治化的影响

   三 经济报刊学术职能的变迁

   四 《大公报》功能的弱化

    (一)人民性与党性——常芝青1948年与1961年对报纸功能的认识比较

    (二)政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相对扭曲影响了《大公报》功能的实现

   五 《大公报》作用式微分析

    (一)中国共产党对《大公报》的使用和功能定位始终有一种边缘化的倾向,在制度安排方面的不成熟是《大公报》作用式微的原因之一

    (二)中国共产党扩大《参考消息》发行量的行为与《大公报》发行无法突破相比较,说明在报纸工具性的考虑方面当时党和政府有自己的现实要求

    (三)在经济建设严重依赖政治动员的情况下,对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探索不免有所忽视,这也是《大公报》作用式微的一个因素

 第九章 媒体与国家:《大公报》作用和价值再审视

  第一节 《大公报》参与新中国经济建设

   一 实现了新闻传播的功能和定位

   二 建立了有效的新闻通道

   三 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第二节 《大公报》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

   一 新闻传播的政治职能、社会属性不可偏废

   二 新闻传播必须体现党意、民意

   三 保持舆论独立的重要性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大公报》媒介功能辨析

   一 影响《大公报》作用发挥的因素

    (一)“一报一刊”、“一刊两报”成为主宰当时政治生活的权威话语,其他媒体只是起到点缀红花的绿叶作用

    (二)制度变迁的强制性特点造成在《大公报》使用方面的摇摆骑墙,观念中的《大公报》(资产阶级的旧报刊)和现实中的《大公报》(改造过的公私合营的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党的机关报)交织纠缠,大大降低了其效用的发挥

    (三)成为计划经济、短缺经济短板的直接受害者

   二 《大公报》部分实现了新闻传播的价值

    (一)《大公报》以其自身的发展过程说明新闻媒体独立存在的重要性,或者可以说在实现社会主义理想这一前提下,专业性媒体彰显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二)对于不利新闻可能产生的危害,《大公报》是深恶痛绝,并善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这在当时发挥新闻真实性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弘扬了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全员参与,政治动员是一种手段,而社会动员所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视;同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需要知识精英、社会精英和权力精英的共同参与,任何偏废都是不够明智的

    (四)传播作为一种机制,是由社会结构本身变化发展出来的,同时也影响社会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大公报》在经济建设领域里就体现了媒体的这种价值

   三 《大公报》的正能量

    (一)《大公报》能够反映舆论与引导舆论

    (二)《大公报》对经济工作存在问题的改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大公报》的存在和运行对于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媒体机制构建作用

    (四)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中的新闻媒介应积极参与到创设有效博弈的制度环境中去,发挥其独特的舆论价值

  第四节 媒体、舆论和国家

   一 创建有效博弈机制的思考

    (一)媒体参与博弈机制

    (二)新闻传播效应的衰减

   二 新闻与政治、经济关系辨析

   三 国家、社会与公众舆论

 后记

不同的时代折射不同的价值,知识分子和文化载体均面临时代的考验和安排。曾经活跃于历史舞台的媒体和新闻人经历了怎样的风云际会?国内外学者对此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本书以《大公报》为例研究媒体在新旧时代的命运和变迁,从微观层面解构《大公报》,为时代变迁提供一个注解。书中首次披露了1966年前《大公报》的构成、组织及其在中外关系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国内外读者了解该时期中国媒体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大有裨益。

北京档案馆藏《大公报》档案全宗,涵盖了《大公报》(1953~1966年)这一历史阶段的大部分档案史料,近400个全宗卷帙浩繁,相对完整,包括了报社采编、发行、经营等方方面面的史料。还有部分档案史料延展到193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汇编》(1953~1957年),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

严中平:《中国近代史经济史统计资料选编》,科学出版社,1955。

《文史资料选辑》第9、25、26、27、28、97辑,中华书局、文史资料出版社。

《中国统计年鉴》(1950~1966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的重要文件选编》(1~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

《大公报》(1953~1966年)。

《人民日报》(1953~1966年)。

《经济研究》(1955~1966年)。

《红旗》(1953~1966年)。

《新华半月刊》(1953~1966年)。

〔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黄峥:《刘少奇一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房维中、金冲及主编《李富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薛暮桥:《薛暮桥回忆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

程中原:《张闻天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蒋伯英:《邓子恢与中国农村变革》,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六、七、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1、198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9。

陈云:《陈云文选》(第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86。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薄一波:《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

李先念:《李先念论财政金融贸易》,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3。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于光远:《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于光远:《中国理论经济学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刘国光主编《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

许涤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

盛洪、张宇燕主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盛洪:《在传统的边际上创新》,上海三联书店,2003。

盛洪:《经济学精神》,上海三联书店,2003。

盛洪:《为什么制度重要》,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杨瑞龙:《宏观非均衡的微观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张维迎、李其主编《体制与效率》,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杨坚白等:《新中国经济的变迁和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吴敬琏:《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抉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远东出版社,2006。

吴敬琏:《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刘树成主编《现代经济辞典》,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刘树成:《繁荣与稳定:中国经济波动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下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董志凯、吴江:《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156项建设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高鸿业主编《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桂学文、娄策群主编《信息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6。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4。

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林毅夫、蔡昉:《中国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樊纲:《驾驭脆弱的世界》,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胡家勇:《一只灵巧的手:论政府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董辅礽:《集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构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罗平汉:《大迁徙》,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田锡全:《革命与乡村:国家、省、县与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赵凌云主编《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赵凌云主编《经济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罗荣渠:《中国现代化里程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1994。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的成长》,上海三联书店,2006。

孙聚成:《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

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出版社,2002。

贾晓慧:《〈大公报〉新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任桐:《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王芝琛、刘自力编《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王芝琛、刘自力编《我与大公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王芝琛:《王芸生与〈大公报〉》,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王先明、郭卫民:《乡村社会文化与权利结构的历史变迁(华北)》,人民出版社,2002。

彭明辉:《中文报业王国的兴起——王惕吾与联合报系》,台湾稻乡出版社,2001。

周雨:《大公报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黄逸平:《近代中国经济变迁》,上海出版社,1992。

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

张东刚:《总需求的变动趋势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张东刚:《中日经济发展的总需求比较研究(1886-193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邹铁力:《中国共产党与私营经济》,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

刘伟:《经济发展与结构转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金碚:《报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吴强:《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陈玉荣:《转型中国的路径抉择》,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996。

方汉奇等著《〈大公报〉百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王洪祥:《中国现代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97。

吴廷俊:《中国新闻传播史稿》,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

徐培汀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重庆出版社,1994。

曾健雄:《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许记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上海三联书店,1997。

汪晖等:《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胡震、宋海荣、胡君旸:《过渡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张曙光:《制度主体行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反思》,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王振中主编《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梁小民:《经济学内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梁小民:《读经济学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顾准:《顾准自述》,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刘日新:《新中国经济建设简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赖光临:《七十年中国报业史》,台湾“中央日报社”,1981。

〔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商务印书馆,2005。

〔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

〔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三联出版社,1999。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出版社,1996。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2。

〔英〕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2005。

〔英〕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英〕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商务印书馆,2005。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6。

〔日〕稻叶三千男等:《日本的报业理论与实践》,新华出版社,1985。

〔英〕约翰·密尔顿:《论出版自由》,商务印书馆,1989。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2。

〔匈〕亚诺什·科尔奈:《短缺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匈〕亚诺什·科尔奈:《矛盾与困境》,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

〔波〕弗·布鲁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美〕H.钱纳里等著《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5。

〔波〕W.布鲁斯、K.拉斯基:《从马克思到市场:社会主义对经济体制的求索》,上海三联书店,1998。

〔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二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美〕罗伯特·索罗:《增长理论——一种解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美〕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美〕韦尔伯·施拉姆等著《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2004。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美〕塞利格曼:《经济史观》,商务印书馆,1920。

〔美〕亨利·威廉·斯皮格尔:《经济思想的成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美〕斯坦利·L.布鲁:《经济思想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波〕耶日·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1989。

〔美〕卡尔·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所知世界的终结: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美〕J·A.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

〔美〕叶海亚·R.伽摩利泊:《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曾虚白:《中国新闻史》,三民书局,1989。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中、下卷),新华出版社,1980。

Kindleberger,Charles P.,Historical Economics:Art or science? Berkeley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Kula,Witold,The problems and methods of economic history,Burlington,USA:Ashgate Publishing Ltd,2001.

North,Douglass C.,Growth and welfare in the American past:a new economic histor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66.

North,Douglass C.,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North,Douglass C.,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New York:Norton,1981.

North,Douglass C.,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United States,1790-1860,New York:Norton,1966.

North,Douglass C.,The economics of public issues,New York:Harper & Row,1987.

North,Douglass C.,The 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a new economic history,Cambridge [England] University Press,1973.

North,Douglass C.,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change,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

Pat Hudson,Living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Glasgow:Economic History Society,2001.

Purdue University Dept of Economics,Purdue faculty papers in economic history,1956-1966,Homewood,Ill.:R.D. Irwin,1967.

Ransom Roger L.,Richard Sutch and Gary M. Walton,Explorations in the New Economic History:Essays in Honor of Douglass C. North,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2.

Rawski,Thomas G.,ed.,Economics and the Historian,Berkeley and Los Angeles,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6.

Stampp,Kenneth M.,The imperiled union:essays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ivil War,Oxford,[Englan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