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5

黄海学术论坛(2017年第2辑)图书

Yellow Sea Academic Forum

SSAPID:101-7017-8728-37
ISBN:978-7-5201-2448-5
DOI:
ISSN:

[内容简介] 《黄海学术论坛》系山东大学(威海)组织编撰的学术集刊,本辑为2017年下半年刊,聚焦于东北亚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东北亚各国在长期的相邻相处中编织了特殊的邻里关系,各国既有多样的个性特质,又有融通的认同性特点。东北亚正在经历由近代形成的旧格局旧关系向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格局新关系的转变,其中文化的转变居于重要的地位,关注东北亚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对于东北亚区域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张蕴岭
编 辑:刘娟;吕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D8 外交、国际关系

 编委会

 综合

  论文化包容的条件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

   一 文化不是为人类社会的对立或冲突而生

   二 文化包容的基础与条件

   三 文化包容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

  文化多样性及文化遗产实践:西方视角与非西方视角

   一 引子

   二 西方视角看文化多样性

   三 非西方视角看文化多样性

   四 尾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软实力优势的发挥:现实挑战与宏观应对

   一 对待传统文化的三种错误观念及其影响

   二 现实挑战

   三 宏观应对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的思想资源

    (一)以人为本:中国文化最根本之精神

    (二)爱国情怀:历久弥坚、血浓于水之中国观念

    (三)创新精神:革故鼎新、刚健进取之思想蕴含

    (四)和谐理念:天人合一、和合为美之思想精髓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超越与升华

    (一)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

    (二)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三)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四)坚持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五)坚持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

    (一)修身养德:“修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融合

    (二)齐家修德:“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

    (三)治国以德:“德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

  论二曲心性实学的证悟

   一 心性本体的内涵

   二 证悟心体的方法

    1.改过法

    2.静修法

    3.动修法

    4.积善法

   三 探索儒家“内圣外王”授受的模式

   四 儒家证悟心体达到的理想境界

 俄罗斯

  当代俄罗斯文化政策的核心理念与总体规划

   一 文化危机与价值迷失——当代俄罗斯文化政策的制定背景

    (一)国家意识形态呈现真空状态

    (二)投资不足造成文化事业全面衰落

    (三)低俗文化泛滥导致社会道德滑坡

    (四)文化领域的国际形象一落千丈

   二 新俄罗斯思想——当代俄罗斯文化政策的基本理念

   三 《俄罗斯文化》——当代俄罗斯文化大国重建战略的政策典型

   四 国家主义情怀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族化与现代化——当代俄罗斯文化政策的主要特征

    (一)坚定国家利益至上的战略定位

    (二)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的基本态度

    (三)推进人的现代化的持久信念

    (四)遵循市场化原则的运行方式

   五 结语

  俄罗斯民族道德伦理文化概念分析

   一 引论

   二 俄罗斯民族道德伦理文化概念的整合分析

    (一)俄罗斯文化概念совесть的道德伦理内涵解读

    (二)隐喻搭配分析

    (三)格式塔分析

    (四)话语综合分析

     1.道德伦理观念上的文化解读

     2.道德伦理认识(意识)上的文化解读

     3.道德伦理判断上的文化解读

     4.道德伦理评价上的文化解读

     5.道德伦理价值上的文化解读

     6.道德伦理认知上的文化解读

     7.道德伦理经验、体悟上的文化解读

     8.道德伦理情感上的文化解读

     9.道德伦理操守上的文化解读

     10.道德伦理立场、主张上的文化解读

   三 结语

 日本

  日本对侵华战争的道歉行为及其文化成因探析

   一 战后日本对侵华战争的道歉行为的变化

   二 日本对侵华战争的道歉行为的特征

   三 日本道歉行为的文化成因

   四 日本道歉文化的政治影响

   五 结论

  茶道与日本国民性

   一 东北亚语境下的“茶道”考

    (一)“茶道”的本义

    (二)“茶道”在中国的发展

    (三)“茶道”在朝鲜半岛的发展

    (四)“茶道”在日本的发展

   二 日本茶道的主要内容

    (一)茶道道场乃非日常时空

    (二)茶事程序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日本茶道点茶法讲求主客同修共证

    (四)传承茶道的家元乃日本社会的隐性结构

   三 从茶道看日本国民性

    (一)俭约隐忍,顺生乐命,随遇而安

    (二)禅意匠心,素雅恬淡,精致生活

    (三)各得其所,各安其分,随机应变

    (四)兼容并蓄,随需取用,无中生有

   四 结语

 朝鲜半岛

  中韩建交以来人文交流的主要成果与影响因素

   一 中韩人文交流的主要成果

    1.中韩互为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2.中韩互为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

    3.“韩流”和“汉风”交相辉映

    4.教育与学术交流广泛深入

    5.媒体交流频繁,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 影响中韩人文交流的主要因素

   三 深化中韩人文交流的建议

   四 中韩人文交流展望

  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与东亚佛教交流

   一 引言

   二 圆仁与新罗人押衙

   三 圆仁与新罗僧人

   四 结语

  论朝鲜半岛政治文化形成中的大国因素

   一 大国因素与朝鲜民族的“恨”文化

   二 大国因素与朝鲜民族的“铝锅根性”

   三 大国因素与朝鲜的“先军文化”

   四 大国因素与韩国的“先美文化”

   五 结束语

  韩国阳明学的发展与霞谷郑齐斗

   一 阳明学的最初传入

   二 霞谷阳明学的主要内容

    (一)格物致知论

    (二)良知体用论

    (三)生理说

   三 江华学派的形成及后世影响

 外论文摘

  东北亚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

   1.比尔·德里克:理解亚洲文化中的“面子”

   2.约翰·尼尔森-赖特:基于文化相通性,中、日、韩三国应携手解决历史分歧

   3.约翰·尼尔森-赖特:东北亚的三边复兴

   4.亚历山大·加布耶夫:俄罗斯的欧洲文化气质影响其亚洲战略

   5.阿什利·特利斯:亚太地区的战略文化、国家安全和政策制定

   6.马库斯·诺兰:西方对于朝鲜名人文化存在误读

   7.凯文·斯塔勒:探析朝鲜的抗议和流行文化

   8.H.安德鲁·舒瓦茨:音乐输出是韩国示好海湾国家的途径

   9.安德鲁·阿尔汉格尔斯基:俄罗斯的新国家文化战略的要义是设定官方和非官方的界限

   10.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多元文化主义及其困境

 序言

《黄海学术论坛》集刊2003年创刊,2016年进行调整,组成新的编辑部和编委会,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担任编委会成员,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黄海学术论坛》一年出版两期(半年刊)。为突出办刊特色,每期以专辑形式出版,上半年刊主题为中华民族复兴,下半年刊主题为东北亚地区发展与国际关系,分别于6月底和12月底出版,欢迎校内外专家学者投稿。

戴圣鹏:《论文化的包容性》,《人文杂志》2015年第4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

鲍江:《你我田野:倾听电影人类学在中国的开创》,民族出版社,2017。

鲍江:《娲皇宫志:探索一种人类学写文化体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鲍江:《象征的来历:叶青村纳西族东巴教仪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

费孝通:《从实求知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费孝通:《费孝通全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第14-17卷。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民间”何在 谁之“信仰”》,中华书局,2009。

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四川出版集团,2008。

顾颉刚:《古史辩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郭朋校释:《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

河北涉县文物旅游局编《女娲文化与摩崖刻经学术论文集》(内部资料),2005。

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均译,世纪出版集团,2001。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

马乃廷:《涉县史志纵横》,方志出版社,2004。

牟钟鉴等:《中国宗教通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宋)普济:《五灯会元》,苏渊、雷点校,中华书局,1984。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苏国勋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唐大潮:《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

〔France〕Claude Levi-Strauss,“Race and History,”in Structural Anthropology,Vol.2,Translated by Monique Layton,1983,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ermany〕Editorial Board,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cial Anthropology,Report 2008-2009,Vol.1,2010,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cial Anthropology,Halle/Saale.

〔U.S.〕Gananath Obeyesekere,The Apotheosis of Captain Cook:European Mythmaking in the Pacific,1992,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U.S.〕Marshall Shalins,How “Natives”think:About Captain Cook,For Example,1995,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apan〕Takako Yamada,An Anthropology of Animism and Shamanism,1999,Budapest:Akademiai Kiado.

陈来:《优秀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精神的弘扬》,《新视野》2005年第3期。

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文史哲》2003年第3期。

〔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韩旭:《文化建设中的三个关系述议》,《哲学动态》1998年第1期。

何清涟:《中国当代经济伦理的剧变》,《开放时代》1998年第1期。

何中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突出优势》,《大众日报》2015年6月26日。

黄力之:《从文化软实力看中国国家价值观的历史与现实》,《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年第1期。

刘晓丽、孙爱芹:《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3期。

〔英〕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6。

汤一介:《论新轴心时代的文化建设》,《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期。

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项久雨:《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策略》,《光明日报》2016年4月20日,第13版。

项久雨:《论国际视野中文化软实力的关系范畴及结构特征》,《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11期。

〔美〕约瑟夫·奈:《“软权力”再思索》,《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东方出版社,2006。

郑师渠:《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历史研究》1955年第5期。

〔新加坡〕郑永年:《中国应追求“文化的崛起”》,《信报》(香港)2006年2月21日。

商振泰:《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三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2月18日。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5日。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2月24日。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1月30日。

李顒撰、陈俊民点校:《二曲集》,中华书局,1996。文中所引二曲话语,皆出自本书。

尹真:《传统修身法理》,中国发展出版社,2016。

朱康有:《人道真理的追寻——李二曲心性实学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1〕张树华、刘显忠:《当代俄罗斯政治思潮》,新华出版社,2003,第15页。

〔2〕〔俄〕尼·雷日科夫:《大动荡的十年》,王攀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1页。

〔3〕董晓阳:《走进二十一世纪的俄罗斯》,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第334页。

〔4〕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культурным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м.1992—2010 гг[EB/OL].http://www.mkrf.ru/ministerstvo/museum/detail.php?ID=274142,2015-10-13.

〔5〕海运、李静杰:《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政治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374页。

〔6〕〔俄〕普京:《普京文集(2000—200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8~10页。

〔7〕郑永旺:《论俄罗斯思想的语言维度》,《求是学刊》2009年第3期,第38页。

〔8〕孙成木、刘祖熙、李建:《俄国通史简编(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第29页。

〔9〕〔俄〕德·谢·利哈乔夫:《俄罗斯思考》下卷,杨晖等译,军事谊文出版社,2002,第121~122页。

〔10〕Указ Президента РФ от 24.12.2014 N 808 “Об утверждении Основ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культурной политики”(24 декабря 2014 г.),http://www. consultant.ru/document/cons_doc_LAW_172706/,2015-01- 02.

〔11〕Федеральная целевая программа “Культура России(2006—2011годы)”[EB/OL].http://fcpkultura.ru//old.php?id=3,2015-10-12.

〔12〕Федеральная целевая программа “Культура России(2012—2018 годы)”[EB/OL].http://archives.ru/sites/default/files/186-prill.doc,2014-08-12.

〔13〕АНАЛИТИЧЕСКАЯ СПРАВКА—Федеральная целевая программа ?Культура России(2012—2018 годы)?.[EB/OL].http://fcpkultura.ru/,2015-08-12.

〔14〕“Meeting of the Russia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Society[EB/OL],”http://en.kremlin.ru/catalog/keywords/81/events/52007,2016-06-06.

〔15〕《普京称俄罗斯开始筹备〈国家文化政策原理〉》,http://rusnews.cn/eguoxinwen/eluosi_wenhua/20140203/43972659.html/,2014-02-08。

〔16〕赵传军:《普京经济学》,《求是学刊》2014年第1期,第4页。

〔17〕范周:《文化立法刻不容缓》,《光明日报》2014年5月12日。

陈勇:《关于概念分析的本体论思考——以“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的研究为例》,《外语研究》2011年第1期,第59~68页。

华劭:《概念还是观念?概念化还是观念化?概念分析还是观念分析?》,《中国俄语教学》2010年第4期,第12~19页。

李靖:《黑暗的心:声音复制隐喻与康拉德的逻各斯》,《外语教学》2014年第5期,第85~88页。

彭文钊:《文化函数论与文本阐释的方法论问题》,《外语学刊》2004年第6期,第11~18页。

彭玉海:《动词隐喻构架中的文化概念格式塔》,《外语学刊》2014年第5期,第22~26页。

彭玉海:《试论俄语动词隐喻显性语义错置——俄语动词多义性的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年第5期,第39~43页。

袁顺芝:《俄汉语言文化意象对比》,《外语学刊》2004年第3期,第81~83页。

赵迎菊:《语言文化学及语言文化意象》,《外语教学》2006年第5期,第47~49页。

朱达秋:《作为记忆形象的多余人——俄罗斯文学与文化记忆》,《外国语文》2014年第3期,第10~12,33页。

Арутюнова Н.Д.Предложение и его смысл[M].М.:Едиториал УРСС,2005.

Вежбицкая Анна А.Семантические универсалии и базисные концепты[M].М.:Языки славянских культур,2011.

Лихачёв Д.С.Избранные работы:в 3-х томах.Том 3[M].Л.: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1987.

Маслова В.А.Современное направление в лингвистике[M].М.: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 ?Академия?,2008.

Перцова Н.Н.К понятию ?вещной коннотации?[A].Вопросы кибернетики. Язык логики и логика языка[C].Вып.166.под ред.Вяч.Вс. Иванова. М.:Наука,1990.96-105.

Попова З.Д.,Стернин И.А.Когнитивная лингвистика[M].М.:Восток-Запад,2007.

Скребцова Т.Г.Когнитивная лингвистика[M].СПб.: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 факультет СпбГУ,2011.

Степанов Ю.С.Константы.C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M].Издание 2-е,исправленное и дополненное.М.:Академический проект.2001.

Успенский В.А.О вещных коннотациях абстрактных существительных[A].Симиотика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а[C].Вып.11.М.:Наука,1997.146-152.

Чернейко Л.О.Лингво-философский анализ абстрактного имени[M].М.:МГУ им.М.В.Ломоносова,Электронная версия,1997.

范作申:《日本传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国际先驱论坛报》2002年9月27日。

何慈毅:《日本政府和民众对侵华战争道歉的认识》,《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5期。

〔日〕南博:《日本的自我——社会心理学家论日本人》,刘延州译,文汇出版社,1989。

王聪悦、李庆四:《德国和日本战后国家认罪道歉态度比较》,《国际研究参考》2016年第9期。

吴学文:《中日关系三十年》,时事出版社,2002。

袁成毅:《回归理性的必然诉求——再论中国要求日本作正式书面“道歉”问题》,《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中日关于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1998年11月26日,外交部网站:http://www3.fmprc.gov.cn/chn/5945.html。

张朱照:《未来的进展主要取决于中日之间的谅解》,《曼谷邮报》2002年1月8日。

Mark Gibney,Erik Roxstrom,“The Status of State Apologies”,Human Rights Quarterly,Vol.23,No.4,2001,pp.927-937.转引自王聪悦、李庆四《德国和日本战后国家认罪道歉态度比较》,《国际研究参考》2016年第9期。

〔日〕布目潮渢:《茶经详解》,淡交社,2001。

〔日〕布目潮渢编《中国茶书全集》,日本汲古书店,1987。

〔日〕仓泽行洋:《增补 艺道の哲学》,东方出版,1993。

〔日〕户波江二:《日本国宪法的60年与宪法修改问题》,牟宪魁等译,《政法论丛》2008年第3期。

〔美〕加里·金:《重构社会科学:基于哈佛定量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反思》,黄建军、杨文辉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第5期。

〔日〕久松真一:《わびの茶道》,灯影舍,1987。

〔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美〕R.ベネディクト:《菊と刀》,长谷川松治译,社会思想社,1967。

〔日〕千宗室监修:《茶道文化论》,淡交社,1999。

〔日〕千宗室主编《茶道古典全集》第1~10卷,淡交社,1956。

尚会鹏:《心理文化学要义——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美〕许烺光:《家元:日本的真髓》,南天书局,2000。

牛林杰:《中韩建交以来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综述》,《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5期。

朴光海:《中韩人文交流:维系两国关系的稳定器——记2016年中韩人文交流政策论坛》,《当代韩国》2016年第3期。

沈定昌:《加强中韩人文交流,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当代韩国》2014年第1期。

习近平:《共创中韩合作未来,同襄亚洲振兴繁荣》,首尔大学演讲,2014年7月4日。

邢丽菊:《关于加强中韩人文交流的思考》,《东北亚论坛》2014年第6期。

〔韩〕:『』,2005。

〔韩〕:「在唐 新羅人 社會形成實態」,(2001.6);「在唐 新羅人 綜合的 考察-9」,(2003.9);「9世紀 日本往來二重國籍 新羅人」,(2003.3)

拜根兴:《唐朝与新罗关系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韩〕曺範煥:「9赤山法華院佛敎儀禮」,(2010).

陈建红:《试论新罗译语及其历史作用》,延边大学世界史专业硕士论文,2009。

陈尚胜:《唐代的新罗侨民社区》,《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论唐代山东地区的新罗侨民村落》,《东岳论丛》2001年第6期。

何劲松:《韩国佛教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黃濤:「《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所載唐代節日習俗考辨」,(2011).

黄涛、万军:《日僧圆仁来华游记中的唐代节日习俗辨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黄有福、陈景富:《中朝佛教文化交流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93。

金成愛,九世紀における在唐新羅人社会の相互連携: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記』の記事を手掛かりとして,歴史文化社会論講座紀要(2012),9:11-22.http://hdl.handle.net/2433/154835。

〔韩〕金文經:「赤山法华院佛敎儀式:佛敎大衆化過程」,1(1967.9).

近藤浩一,赤山法花院平盧軍節度使,vol.28(2002).

,:,,2011.

〔韩〕李炳魯:「『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円仁)」,(2000.12).

李成国:《新罗入唐僧侣考略》,延边大学世界史专业硕士论文,2012。

〔韩〕李炯佑:「『(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新羅)(交易)(佛敎儀禮)」,(2013);「(山東省)(文登縣)(赤山)(新羅院)(性格)」,(2010).

〔韩〕李侑珍:「:」,(2009.6);「9(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國史硏究』13(2001.5).

吕红梅:《五十年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研究综述》,《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汪晶石:《日本高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与九世纪的在唐新罗人》,延边大学专门史专业硕士论文,2013。

王立新:《在国家之外发现历史:美国史研究的国际化与跨国史的兴起》,《历史研究》2014年第1期。

王小甫:《中韩关系史·古代卷》(第2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魏常海:《中华佛教史·中韩佛教交流史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

许美惠:《入唐三韩僧人研究》,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论文,2015。

杨昭全:《中朝佛教交流》,《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第二卷,昆仑出版社,2004。

〔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韩〕張鍾珍:「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新羅譯語」,『』Vol.7(2011.4).

巴殿君:《东北亚各国政治制度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高飞:《浅析当代国际关系研究的政治文化视角》,《国际论坛》2003年第4期。

〔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徐昕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韩〕金大中:《建设和平与民主——金大中哲学对话集》,冯世则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王惠岩等:《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

王晓玲:《韩国“恨”文化的传承与变化——一项对韩国高中文学教科书的分析研究》,《当代韩国》2010年第3期。

徐文泉:《政治文化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于燕:《“先军政治”对朝鲜外交的影响》,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10。

袁学哲:《21世纪初中国朝鲜半岛政策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3。

:〈恨哲學解釋〉,韓國舞踴研究[J],271(2009).

李丙焘:《韩国儒学史》,亚洲文化社,1987。

李甦平:《韩国儒学史》,人民出版社,2009。

柳承国:《韩国儒学与现代精神》,姜日天、朴光海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

琴章泰:《韩国儒学思想史》,韩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宋锡准:《阳明学的传入与吸收》,《儒学研究》第16辑,2007年8月。

吴钟逸:《阳明传习录传来考》,《哲学研究》第5辑,1978年8月。

《谿谷漫笔》,韩国文集丛刊82,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

《霞谷全集》,韩国文集丛刊160,民族文化推进会,1992。

尹丝淳:《韩国儒学史》(上),韩国知识产业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