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1

上楼之后:村改居社区的组织再造与秩序重建图书

After Moving Upstairs: Org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Order Reconstruction in "Village-Turned-Community"

SSAPID:101-7011-8333-76
ISBN:978-7-5201-2435-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分析村庄在卷入城市化过程中物理空间的改变,及其所蕴含的社会关系的重组和社会秩序的建构,分析了“村改居”社区作为一类新城城市基本单元被建构的过程,为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社区的影响研究增加了空间维度。同时,通过跨省的多类型“村改居”社区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在多种行动主体实践逻辑的动态塑造下,“村改居”社区的基层组织变革和新共同体秩序的形成过程,为我们认识“村改居”社区的特点和治理形成过程提供了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文库
作 者: 吴莹
编 辑:佟英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图表目录

 序

 第一章 导言:城市化进程中的基层社区

  一 国家主导城市化下的“撤村并居”

  二 作为城市新基层的“村改居”社区

  三 如何观察基层重建:空间、组织与秩序

   (一)空间

   (二)组织

   (三)秩序

  四 研究对象与方法

  五 内容框架

 第二章 因地制宜地“上楼”

  一 城市化的多元推进

   (一)内部重组的北京S区

   (二)加速扩张的临沂L区

   (三)依托产业的武汉G区

   (四)强调环保的昆明J区

  二 村改居社区类型

   (一)城市扩张型

   1.独立自主的FX小区

   2.老城新区的DG社区

   (二)新城开发型

   1.积极再就业的JH小区

   2.分批多次的SX家园

   3.多元保障的BLM小区

   (三)产业升级型

   1.规模空前的FZ小区

   2.服务至上的HC家园

   (四)土地流转型

   1.居民多样的ZH社区

   2.整体推进的YH小区

  三 小结:多样化的“村改居”社区建设

 第三章 空间的变革

  一 转变中的村庄

   (一)传统印象

   (二)拆迁中的乡村

   (三)远去的记忆

  二 布局与景观

   (一)标准化布局

   (二)立体化居住

   (三)土地:从生计到景观

  三 公共空间

   (一)延续的老年活动中心

   (二)消失的天后庙

   (三)迁移的村委会

   (四)新建的“一站式”服务中心

   (五)营造新公共空间的努力

   1.失败的案例:ZH社区的邮政展览馆和客堂

   2.成功的案例:FZ社区的展厅

  四 居家环境

   (一)居住的改善

   (二)空间的私密化

   (三)经营性空间

  五 小结:过渡性新型城市空间

 第四章 组织的再造

  一 基层组织:从农村到社区

   (一)农村基层组织

   (二)城市社区基层组织

   (三)“村改居”社区的挑战

  二 村委会变形计

   (一)“各自为政”

   (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三)“三驾马车”

   (四)“一家独大”

   (五)村委会的形式与职能转变

  三 居委会的进驻

   (一)组建办法

   1.合作组建,挂牌运作

   2.直接组建,独立运作

   3.撤村设居

   (二)核心职能

   (三)社区工作职业化

   (四)问题:居委会功能的扩大化

  四 次级治理支持网络

   (一)组织网格化

   (二)多重关系网络与连带责任机制

   (三)社区组织资源整合

  五 小结:结构调整、权力重划与竞争合作

 第五章 管理与服务

  一 基层党建的挑战

   (一)城乡基层党组织的比较

   (二)“村改居”社区的党建困境

   (三)重新定位:服务导向、整合资源

  二 村集体经济的改制

   (一)土地换保障

   (二)经营职能转型

   (三)处置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

   (四)赤字下的公共服务

  三 物业管理的引入

   (一)社区自管

   (二)商业物管

   (三)政府协管

   (四)过度依赖的非可持续模式

  四 小结:以服务为核心的秩序重建

 第六章 参与和认同

  一 闲暇生活

   (一)传统的失落与复兴

   (二)正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非正式:角落里的聚会

  二 重建共同体意识

   (一)能人治村

   (二)社区参与

   (三)身份塑造

  三 成为“城里人”

   (一)自我定位

   (二)市民化政策

   (三)活动引导

  四 小结:“新市民”的建构

 第七章 结语:新基层的秩序重建

  一 两套逻辑融合下的变革

  二 “变革-适应”:非冲突治理的达成

  三 从村庄共同体到国家治理单元

  四 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讨论

此书的研究范围“横跨”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两个领域,抓住了城镇化道路转型的关键,其研究视角从政府切入,准确把握住了当前城镇化的主要矛盾。该书从空间、组织、党建、认同等方面进行考察,实际上是从不同的层面来看待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安置问题。此书最为重要和有意义的发现之一,就是从几个案例的形成过程来看,各种因为政策产生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也不断地被政策化解,这得益于案例中表现出来的“上下融合”的机制,达到了一种作者所谓“非冲突治理”的状态。——周飞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阿拉坦,2012,《“农民上楼”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工作论文,未刊稿。

安德森,本尼迪克特,2005,《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包亚明,2004,《游荡者的权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成文、鲁艳,2006,《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意识的变迁——来自湖南三个社区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第5期。

陈伟东,2001,《敢为天下先的制度变迁之路——江汉模式形成的内在机理》,《学习月刊》第12期。

陈晓莉、白晨,2012,《回迁安置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语境与思路》,《学习与实践》第4期。

陈信勇,2004,《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构》,《中国软科学》第3期。

陈旭峰,2012,《“农民上楼”对农村社会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Y市访谈资料的分析》,《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第5期。

陈映芳,2004,《“城市化”质疑》,《读书》第2期。

陈映芳,2011,《以城市社会为对象:研究什么、又如何可能?》,载陈映芳、水内俊雄、邓永成、黄丽玲等著《直面当代城市:问题及方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映芳,2012,《城市中国的逻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崔波,2010,《城市化中失地农民空间感知与身份认同——以西安城乡结合部被动失地农民为例》,《城市观察》第5期。

邓伟根、向德平,2012,《捍卫基层——南海“政经分离”体制下的村居自治》,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邓永成、王洁萍,2011,《城市重建的空间故事——香港荃湾七街重建项目的真实记载》,载陈映芳、水内俊雄、邓永成、黄丽玲等著《直面当代城市:问题及方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董磊明,2007,《村将不村——湖北尚武村调查》,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五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杜赞奇,2004,《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段义孚,2017,《空间与地方:经验的视角》,王志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凡勃伦,2012,《有闲阶级论》,李华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范金良,2002,《农村中的能人政治现象透析》,《行政论坛》第3期。

韩丹,2011,《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与城市适应》,《社会科学辑刊》第2期。

方劲,2010,《城市社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社会环境:现状、困境与策略》,《社会工作》第12期(下)。

费孝通,2006,《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高勇、吴莹,2014,《国家与社会——强国与新民的重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格莱泽,爱德华,2012,《城市的胜利》,刘润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谷玉良、江立华,2015,《空间视角下农村社会关系变迁研究——以山东省枣庄市L村“村改居”为例》,《人文地理》第4期。

顾永红、向德平、胡振光,2014,《“村改居”社区:治理困境、目标取向与对策》,《社会主义研究》第3期。

何海兵,2003,《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管理世界》第6期。

何雪松,2006,《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社会》第2期。

贺雪峰,2000,《论半数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政治学研究》第3期。

贺雪峰,2010,《论农村基层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贺雪峰,2013,《新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贺雪峰、刘岳,2010,《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学术研究》第6期。

华农心,1997,《一个应引起重视的政治现象——中国农村能人政治分析》,《前进》第3期。

华平,2012,《“城中村”向“城市社区”专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华生,2013,《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北京:东方出版社。

黄晓星,2012,《“上下分合轨迹”:社区空间的生产——关于南苑肿瘤医院的抗争故事》,《社会学研究》第1期。

冀县卿、钱忠好,2011,《人力资本、连带关系与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基于扬州市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

蒋省三、刘守英、李青,2010,《中国土地政策改革:政策演进与地方实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焦长权、周飞舟,2016,《“资本下乡”与村庄的再造》,《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郎有兴,2010,《改革、市场经济与村庄政治——基于一个浙江村庄政治的三十年变迁》,《浙江社会科学》第11期。

李汉林、王琦,2001,《关系强度作为一种社区组织方式》,载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李锦,2010,《临沂模式:中国革命老区跨越式发展的亮丽篇章》,求是理论网,http://www.qstheory.cn/lg/jx/201010/t20101015_52493.htm。

李菁怡,2011,《论“村改居”中的社区自治与居民参与》,《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第4期。

李可,2015,《集体重构中的成员权——以江苏南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数据库”为例》,《社会发展研究》第4期。

李培林,2004,《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2000,《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群体的求职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2012,《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7期。

李旺君、王雷,2009,《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利弊分析》,《国土资源情报》第4期。

李鑫,2014,《“村改居”社区治理中面临的困境》,《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李友梅,2002,《基层社区组织的实际生活方式———对上海康建社区实地调查的初步认识》,《社会学研究》第4期。

梁慧、王琳,2008,《“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理论月刊》第11期。

林聚任、鄢浩洁,2011,《拆村并居下的农村社区管理创新》,《人民论坛》第26期。

刘奇,2011,《“灭村运动”是精英层的一厢情愿》,《中国发展观察》第1期。

刘守英,1992,《共同财产问题研究及其对土地制度研究的启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6期。

刘守英,2008,《集体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城市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刘绪荒、梁瑞智、杨永杰,2013,《京郊农村整体搬迁安置型社区物业管理模式探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第3期。

刘元胜、崔长彬、唐浩,201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背景下的撤村并居研究》,《经济问题探索》第11期。

卢福营,2010,《村民自治背景下的基层组织重构与创新——以改革以来的浙江省为例》,《社会科学》第2期。

卢福营,2011,《经济能人治村:中国乡村政治的新模式》,《学术月刊》10月号。

芒福德,刘易斯,2005,《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芒福德,刘易斯,2009,《城市文化》,宋俊岭、李翔宁、周鸣浩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孟祥斐、华学成,2008,《被动城市化群体的转型适应与社会认同——基于江苏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学海》第2期。

诺伯舒兹,2010,《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科尔曼,1999,《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帕克、伯吉斯、麦肯齐,2012,《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宋俊岭、郑也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彭勃,2007,《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变革》,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渠敬东,2001,《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载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渠敬东,2012,《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申端峰,2007,《软指标的硬指标化》,《甘肃社会科学》第2期。

沈关宝、李耀锋,2010,《网络中的蜕变: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与市民化关系探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石琛,2011,《城市化背景下“农民被上楼”现象分析——“增减挂钩”政策施行现状分析和问题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第1期。

施云卿,2015,《再造城民:旧城改造与都市运动中的国家与个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苏贾,2004,《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孙春燕、池慧灵、蒋舟俊,2012,《健全“村改居”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研究》,《江南论坛》第6期。

孙立平,2006,《“大混居、小聚居”与阶层融合》,2006年6月12日,引自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6/4462749.html。

孙小逸,2015,《空间的生产与城市的权利:理论、应用及其中国意义》,《公共行政评论》第3期。

唐斌,2002,《“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8期。

田毅鹏、薛文龙,2012,《城市管理“网格化”模式与社区自治关系刍议》,《学海》第3期。

涂尔干,2011,《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第3期。

王春光,2006,《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王春光,2013,《城市化中的“撤并村庄”与行政社会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第3期。

王佃利、刘保军、楼苏萍,2011,《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框架建构和调研分析》,《中国行政管理》第2期。

王汉生、吴莹,2011,《基层社会中“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国家——发生在一个商品房小区中的几个故事》,《社会学研究》第1期。

王会,2011,《乡村治理中的“不得罪”逻辑》,《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慧博,2008,《失地农民社会排斥机制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第3期。

汪锦军,2008,《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政府、村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角色》,《浙江学刊》第5期。

王名、杨丽,2012,《社会管理创新的“网格化”体系探析——以重庆市巫溪县为例》,《探索》第1期。

王晓毅,2008,《农村改革于农村社会变迁》,载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197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晓毅,2016,《乡村公共事务和乡村治理》,《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王颖,2008,《改革于城市治理结构变革》,载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197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勇、李广斌,2014,《裂变与再生:苏南乡村公共空间转型研究》,《城市发展研究》第7期。

文军,2009,《农民市民化》,《开放时代》第8期。

温铁军,2000,《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温铁军,2001,《农村基层经济组织与相关制度建设》,载王汉生、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吴重庆,2002《无主体熟人社会》,《开放时代》第1期。

吴维平、王汉生,2002,《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社会学研究》第3期。

吴毅,2001,《“双重角色”、“经纪人模式”与“守夜人”和“撞钟者”》,《开放时代》第12期。

吴毅,2007,《记述村庄的政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吴毅、杨震林、王亚柯,2002,《村民自治中“村委会自治”现象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学海》第1期。

吴莹,2010,《商品房小区治理中政府的新角色:以北京市芳雅花园为例》,载陈向明主编《质性研究:反思与评论(第二卷)》,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吴莹、陈俊华,2013,《保障性住房的住户满意度和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香港公屋的调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4期。

吴莹、叶健民,2017,《“村里人”还是“城里人”——上楼农民的社会认同与基层治理》,《江海学刊》第3期。

西美尔,盖奥尔格,2002,《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夏建中,2003,《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文史哲》第3期。

谢宝富,2014,《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新农村建设课题组,2011,《“农民上楼”与新农村建设运动——政策和案例的调研》,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未刊稿。

徐勇,1996,《从能人到法治: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模式转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4期。

徐勇,2002,《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二十一世纪》(网络版)总第7期。

徐永祥,2004,《社区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阎云翔,2006,《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杨贵华,2012,《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建设》,《社会科学》第11期。

杨贵华,2014,《转型与创生:“村改居”社区组织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叶继红,2012,《集中居住区移民社会网络的变迁与重构》,《社会科学》第11期。

叶继红,2013,《农民集中居住与移民文化适应:基于江苏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余练,2013,《去乡土性:失地农民的闲暇》,《长春市委党校学报》第5期。

郁晓晖、张海波,2006,《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张兵、林永新、刘宛、孙建新,2014,《“城市开发边界”政策与国家的空间治理》,《城市规划学刊》第3期。

张海波、童星,2006,《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基于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张京祥、陈浩,2014,《空间治理:中国城乡规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城市规划》第11期。

张青,2009,《农民集中居住区——居住形态与日常生活》,载陈映芳等著《都市大开发: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张文宏、雷开春,2009,《城市新移民社会认同的结构模型》,《社会学研究》第4期。

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1999,《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社会学研究》第2期。

赵美英、李卫东、陈华东,2010,《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生活形态转型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第11期。

赵新平、周一星,2002,《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折晓叶,2011,《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郑风田、赵淑芳,2005,《城市化进程中“农转居”与农村集体资产改制问题研究》,《中州学刊》第6期。

周飞舟,2007,《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社会学研究》,第1期。

周飞舟、王绍琛,2015,《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周琳琳,2012,《社会资本与失地农民市民化转型困境考量》,《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周尚意、龙君,2003,《乡村公共空间与乡村文化建设——以河北唐山乡村公共空间为例》,《河北学刊》第2期。

周心琴,2006,《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变迁研究——以苏南为例》,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周燕,2012,《“村改居”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成功(教育版)》第6期。

朱力,2002,《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第6期。

朱晓阳,2011a,《小村故事:罪过与惩罚(1931—1997)》,法律出版社。

朱晓阳,2011b,《小村故事:地态与家园(2003—2009)》,北京大学出版社。

邹谠,1994,《二十世纪的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Blakely,E.J.& M.G.Snyder,1997,.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Blokland,T.,2008,“You Got to Remember you Live in Public Housing”:Place-Making in an American Housing Project,,25(1):31-46.

Brubaker,R.and F.Cooper,2000 “Beyond ‘Identity’”,,29.

Chan,Kam-Wing,1994,.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febvre,Henri,1976,.Translated by Fran Bryant.London:Allison & Busby.

Lefebvre,Henri,1991,. Oxford:Blackwell.

Lewis.C.C.,2000,“Personal and Culturel Identity”.,43.

Ma,Laurence J.C.&Fulong Wu,2005,.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Massey,1993,“Power Geometry and A Progressive Sense of Place”,in J.Bird,B.Curtis,T.Putnam,G.Robertson & L.Tickner (eds.). London:Routledge.

Massey,D.and S.Kanaiaupuni,1993,“Public Housing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Poverty,” 74(1):109-122.

Reich,R.B.1991,“Secession of the Successful,”,16.

Shen,J.,Feng Z.& Wong K.Y.2006,“Dual-track urbanization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the case of Pearl River Delta in south China”,,23(7):674-694.

Shi,Fayong & Yongshu Cai2006,“Disaggregating the state:Networks and collective resistance in Shanghai,” ,No.186,pp.314-332.

Tajfel,Henri,1982,“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