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8

引证文献

3 !

参考文献

180

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探索·发现图书

China's Society-building and Society Managment:Explorations and Discoveries

SSAPID:101-7008-2965-63
ISBN:978-7-5097-2495-8
DOI:
ISSN: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社会管理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2篇,收集了国内外最近几年有关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论文28篇,作者大多是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学者,也有一部分是从事管理学研究的学者。研究范围设计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国内外先进经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具体建议等。本书内容丰富,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这两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郑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探索与发现》编辑委员会

 前言

 社会建设篇

  当前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

   一 对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的分析

   二 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三 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矛盾的结构性分析

    (一)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约为15年

   四 中国进入社会建设的新阶段

   五 新阶段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社会建设的含义

    (二)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1.社会事业建设

     2.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

     3.社会管理和社会安全体制

     4.调整社会结构

   六 关于推进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

  社会建设的前沿理论研究

   一 更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

    (一)社会建设的内涵

    (二)社会建设的外延

   二 更好地构建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共同体

   三 更好地建构认同度高的意义共同性

   四 更好地在两个维度落实公平正义

   五 更好地改善作为重点的民生

   六 更好地理顺作为主体的三大部门的关系

   七 结语

  中国加强社会建设迫在眉睫

   1.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

   2.壮大社会组织

   3.完善社会保障

   4.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5.理顺社会结构

   6.夯实社区自治、自理

   7.扩大社会参与

  社会建设的科学构思和周密布局

   一 社会建设的概念

    1.内涵的界定

    2.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3.实践目的

   二 关于社会建设的政策创新

   三 加强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

   四 关键的关键是转变发展思路

    1.投资于社会建设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

    2.解决不公平问题会不会降低发展活力?

    3.给社会力量让出空间会不会影响政府权威?

  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

   引言 社会学与和谐社会

   一 社会团结理论

   二 社会整合理论

   三 社会冲突理论

   四 社会公正理论

   五 社会福利理论

   六 风险社会理论

    (一)风险社会的社会理论视角

    (二)风险社会的人类学文化理论视角

    (三)风险社会的政治理论视角

    (四)风险社会的经济管理视角

  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

   一 社会建设的意义

   二 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 对社会建设与民生问题的反思

  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一 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与科学发展观

    1.转型改革与发展战略

    2.经济发展优先战略的成就及导致的问题

    3.科学发展观及其社会政策意涵

   二 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民利益的补偿

    1.农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及其弱势地位

    2.对农民利益的补偿及其意义

   三 城市改革中弱势群体利益的补偿与改革成果的共享

    1.改革过程中城市弱势群体的产生及其影响

    2.从弱势群体的立场看利益补偿和共享发展成果

   四 发展社会政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发展社会政策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意义

    2.加强政府的社会政策能力建设

    3.促进社会信任与和谐社会建设

  现代社会的批判与重建

   一 传统社会的断裂与社会学的诞生

   二 理论探索与经验研究:社会建设的双重动力

   三 社会学的理论范式,或社会建设的基本路径

   四 社会重建与社会学的基本性质

  中国社会建设三十年:成就与问题

   一 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提升,但是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二 就业方式日益多元化,但是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三 教育机会不断扩大,但是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问题日益突出

   四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但是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五 社会保障改革逐步推进,但是其防范风险的能力还不强

   六 民间组织迅速发展,但是其社会功能仍然有限

   七 基层社区建设不断加强,但是居民认同与自治程度依然有限

   八 社会奉献显著成长,但是还没有形成规模性力量

   九 突发公共危机应对能力不断增强,但是公共安全仍然不容乐观

   十 环境保护一直受到重视,但是环境状况依然持续恶化

  又一个三十年?

   一 新中国发展和演变的节奏感

   二 市场改革的国际背景

   三 “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导引

   四 社会建设的两个维度:“能动社会”与“公民社会”

   五 “公民权”:贯通性的范畴

   六 “运动战”的三种形态

  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 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

   二 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优化社会结构

   三 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协调和理顺社会利益关系

   四 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制定和实施系统的社会政策

   五 和谐社会建设的行动准则:“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

  社会建设辨

   一 社会建设的多种表达

   二 对社会建设理论成果的分析

   三 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范畴

  从乌托邦到好社会

   “社会的发现”

   谁是乌托邦?

   走向“好社会”?

  风险时代的社会建设

   一 现代性方案与“现代社会工程”

   二 现代社会工程和风险社会

   三 风险社会的社会建设

  中国必须进行一场社会改革的攻坚战

   解决经改的负面后果

   为未来经济增长奠基

   为未来政治改革做制度准备

   各国社会制度改革都是攻坚战

   确定中央政府在社改中的主体地位

 社会管理篇

  社会管理初论

   一 什么是社会管理

   二 社会管理的对象和任务

   三 社会管理的演进与管理过程

    1.社会管理活动的演进

    2.社会管理的过程

   四 社会管理的原则

  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概念辨析

   一 什么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二 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演变

   三 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主要内容

    1.规范社会组织或团体,培育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

    2.创设完整的社会规制体系,推行社会安全系统工程

    3.实施配套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正

    4.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培育健康的市民社会

    5.调整社会管理执行机构,健全政府社会管理体制

  中国社会管理的理论建构

   一 社会管理理论的逻辑和历史起点:社会及其本质

    (一)思想逻辑中的社会

     1.组织、群体、制度

     2.与公民福利有关的国家行为和社会行为

     3.信息传播与网络

    (二)历史进程中的社会

     1.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共同体

     2.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基础的国家主导下的社会事务

     3.信息技术下的个体、社会组织

    (三)社会及其本质

   二 社会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公平、公正与有效率的社会运行

    (二)社会组织、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三)社会事业、社会事务与社会价值的管理

    (四)社会管理的综合决策机制

   三 社会管理功能的理论补充

    (一)再分配功能

    (二)良性运行功能

    (三)修复人类共同体功能

  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化解风险型社会矛盾

   一 反社会事件频发的严重警示

   二 风险型社会矛盾的存在根源

   三 风险型社会矛盾的制度化解

   四 制度建设的理性化与感性化

  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一 社会管理体制中的问题

    (一)社会管理理念不够准确

    (二)社会管理主体不够多元化

    (三)社会管理方式不够灵活

    (四)社会管理法规不健全

    (五)社会管理载体不够明确

    (六)社会管理人才缺乏

   二 社会管理体制滞后的原因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

    (二)城乡分治格局尚未完全破除

    (三)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滞后

    (四)社区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五)社会工作刚刚起步

    (六)利益表达和矛盾调处机制有缺陷

    (七)把握社会舆论和社会心态缺少经验

   三 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关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几个问题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1.党委领导

    2.政府负责

    3.社会协同

    4.公众参与

   三 齐抓共管,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1.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2.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网络

    3.加强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基层社会自我管理水平

    4.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

   四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1.大力发展社会保险事业,为劳动者编织一张可靠的“安全网”

    2.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3.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4.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网络时代的社会管理

   一 网络社会及其特点

    (一)结构独特性和管理自治性

    (二)高度开放性和交互性

    (三)空间虚拟性和跨地域性

    (四)信息传递的快捷性

   二 网络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

    (一)普遍问题

     1.道德冲突

     2.不良信息污染

     3.网络社会信息知识产权问题

    (二)突出问题

     1.网络人际依赖

     2.隐私保护

     3.不良煽动

   三 网络社会管控与犯罪问题以及对两岸四地警务合作的挑战

    (一)社会管控与犯罪问题

     1.网络群体性事件

     2.网络欺诈

     3.网络有组织犯罪

     4.由网络人际依赖引发的犯罪

    (二)对警务合作的挑战

     1.语言的差异

     2.两岸四地体制差异

   四 两岸四地网络社会管理警务合作构想

    (一)构建网络社会管理警务的可合作性评估

    (二)构建网络社会管理警务合作的历史与现实基础

    (三)积极努力,促进两岸四地网络社会警务合作

     1.促进两岸四地网络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

     2.推动两岸四地网络监管部门之间的情报交流和信息反馈

     3.建立两岸四地网络监管部门之间的联络机制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走向新的社会管理模式

   一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2.坚持公民增权的原则

    3.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

    4.坚持社会代价最小化的原则

    5.坚持公平优先、权利优先的原则

    6.坚持服务为主、引导为主的原则

   二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努力方向

    1.社团管理体制改革

    2.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3.社会服务体制改革

    4.社会工作体制改革

    5.社会治安体制改革

    6.社会应急体制改革

    7.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8.社会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齐美尔社会形式理论对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

   一 社会形式:超越个体之上的新的实体

   二 从人治到法治,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从独裁到民主:单线进化的局限

   三 货币哲学与拜物教恐惧

   四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从社会形式理论中汲取启发

  中国政府社会管理论纲

   一 中国政府社会管理的范围

    (一)个人

    (二)社会组织

    (三)社会舆论

    (四)社会运动

   二 中国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理念

   三 近二十年中国政府社会管理的历史使命

  社会体制与社会管理:一种社会学规范分析

   一 “社会体制”问题的提出

   二 体制、社会体制、社会体制构成

   三 社会体制与社会管理:性态比较

   四 社会体制创新:空间方位及相关性

  后单位时代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重构

   一 “中间社会”:社会重建理论的核心议题

    1.建立“国家—职业团体—个人”三层级社会宏观结构体系

    2.克服社会原子化困局和极权主义

   二 中国单位社会:独特的社会组织整合机制

    1.单位社会的结构及组织特征

    2.单位社会的终结与社会机制的转换

   三 后单位时代“中间社会”构建的路径选择

    1.后单位时期“中间社会”的初步发展及其现实困境

    2.制度创新与后单位时期“中间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

   一

   二

    1.制度层面上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2.组织层面上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3.机制层面上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三

郑杭生:《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与公平正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第11期。

郑杭生:《抓住改善民生不放,推进和谐社会构建》,《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郑杭生:《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冷溶等主编《邓小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景天魁主编《收入差距与利益协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涂尔干:《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涂尔干:《孟德斯鸠与卢梭》,李鲁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Adam,B.,Beck,U. and Van Loon,J.(eds.),2000,The Risk Society and Beyond:Critical Issues for Social Theory,London:Sage.

Barry,A.,Osborne,T. and Rose,N.(eds.),1996,Foucault and Political Reason:Liberalism,Neo-liberalism and Rationalities of Government,London:University College of London Press.

Beck,U.,1992 (1986),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London:Sage Publications.

Beck,U.,1999,World Risk Society,Cambridge:Polity Press.

Bendix,R.,1996,Nation’s Building and Citizenship:Studies of Our Changing Social Order. 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Burchell,G.,Gordon,C. and Miller,P.(eds.),1991,The Foucault Effect: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Hemel Hempstesd:Harvester Wheat sheaf.

Caplan,Pat(ed.),2000,Risk Revisited,London:Pluto Press.

Cladis,M,1992,A Communitarian Defense of Liberalism:Emile Durkheim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J.,1990,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llins,R.,1981,“On the Micro-Foundations of Macrosoci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6:98421014.

Collins,R.,1988,Theoretical Sociology,San Diego: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row,G,2002,Social Solidarities:Theories,Identities and Social Change,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Douglas,M. and Wildavsky,A,1982,Risk and Culture:an Essay on the Selec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Technological Danger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urkheim,E.,1965,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Trans. by J. W. Swain,Glencoe,N. Y.:Free Press.

Durkheim,E.,1984,The Division Labour in Society,Trans. by W. Halls,N. Y.:Free Press.

Durkheim,E.,1951,Suicide,Trans. by J. Spaulding & G. Simpson,Glencoe:Free Press.

Durkheim,E.,1958,Professional Ethics and Civic Morals. Trans. by C. Brookfield,Glencoe,N. Y.:Free Press.

Farado,T. & P. Doreian. 1998,“The Theory of Solidarity:An Agenda of Problems”,in Farado,T. & P. Doreian eds.,The Problem of Solidarity:Theories and Models,Amsterdam:Gordon and Breach Publishers,pp. 1231.

Giddens,A.,1991,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Cambridge:Policy Press.

Giddens,A.,1998,“Risk Society:the Context of British Politics”,in Franklin,J.(ed.),The Politics of Risk Society,Cambridge:Polity Press. pp.23-34.

Goffman,E.,1967,Interaction Ritual:Essays in Face-to-Face Behavior,Chicago:Aldine.

Hechter,M.,1987,Principles of Group Solidarity,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eimer,C. and Staffen,L. R,1998,For the Sake of the Chil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aeger,C. C. et al.,2001,Risk,Uncertainty and Rational Action,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

Lash,S.,1991,“Genealogy and the Body:Foucault/Deleuze/Nietzsche”,in Feathe-rstone.

Lockwood,D.,1992,Solidarity and Schism:The Problem of Disorder in Durkheimian and Marxist Sociology,Oxford:Clarendon Press.

Luhmann,Niklas,1995,Social Systems,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ukes,S.,1985,“Conclusion”in M. Carrithers,S. Collins and S. Lukes(eds.),The Category of the Pers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upton,D.(ed.),1999,Risk and Sociocultural Theory:New Directions and Perspectiv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rsons,T.,1958.,Social Structure and Personality,New York:Free Press.

Parsons,T.,1968,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New York:Free Press.

Ritzer,G.,1992,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New York:McGraw2Hill.

T?nnes,F.,1955,Community and Association,London:RKP.

T?nnes,F.,1971,On Sociology:Pure,Applied and Empirical,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樊钢:《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华夏出版社,1987。

王思斌:《略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王思斌:《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断裂与弥合》,《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T.H.马歇尔:《公民权与社会阶级》,《国外社会学》,2003年第1期。

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梁祖彬:《演变中的社会福利政策思维》,《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张德胜:《社会原理》,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6。

吉登斯、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新华出版社,2001,第69页。

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赵旭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4页。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第6~7页。

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第43页。

刘少杰、王建民:《现代社会的建构与反思》,《 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3期。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19页。

斯温杰伍德:《社会学思想简史》,陈玮、冯克利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第26页。

沃斯特:《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第8页。

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第18页。

Allport,F. H.,1924,Social Psychology,Boston,Mass.:Houghton Mifflin,p.6.

Cohen,I. B.,1985,Revolution in Science,Cambridge,Mass.: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10.

Coser,L.,1977,Masters of Sociological Thought:Ideas in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second edition,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Inc.,p.138.

Giddens,A.,1982,Sociology:A Brief but Critical Introduction,London:Macmillan,Pr. Ltd.,p.46.

Lecuyer,B.,Oberschall,A.,1968,“Sociology:Early History of Social Research”,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ume 15,New York:Macmillan and Free Press. pp.36-52.

Oberschall,A.,1965,Empirical Social Research in Germany:1848-1914,p.39.

Oberschall,A.(ed.),1972,The Establishment of Empirical Society:Studies in Continuity,Discontinuity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New York:Harper & Row,pp.233,7.

Ritzer,G.,1975,Sociology:A Multiple Paradigm Science,Boston:Allyn and Bacon.

Ritzer,G.,1996,Sociological Theory(Fourth Edition),New York: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pp.6-9,p.49.

Timasheff,N.,& Theodorson,G.,1976,Sociological Theory:Its Nature and Growth,Fourth Edition,New York:Random House. p.87.

Tolman,F.,“The Study of Sociology in Institutions of Lear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01/1902:7,pp.811-812.

Weber,M.,1946,“Politics as Vocation and Science as Vocation”,in Gerth,H. & Mills,C. W.,From Mar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77-159.

Zeitlin,I.,1968,Ide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logical Theory,Englewood Cliffs,New Jews:Prentice-Hall.

成伯清:《从乌托邦到好社会——西方现代社会建设理念的演变》,《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和谐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求索》,2007年第1期。

李培林、苏国勋等:《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社会》,2005年第6期。

应星:《国外社会建设理论述评》,《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11期。

李强:《社会建设与社会公正——关于社会建设的一些思考》,中国社会学网,2007年12月16日。

梁树发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初探》,载俞可平等主编《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重庆出版社,2007。

刘少杰、王建民:《现代社会的建构与反思——西方社会建设理论的来龙去脉》,《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3期。

魏礼群:《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学习与研究》,2007年第11期。

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郑莉:《后现代语境下的社会建设理论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周向军:《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与发展》,新华网重庆频道,2006年11月7日。

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第465页。

对于黑格尔在阐释市民社会概念上的贡献,可参见罗桑瓦隆《乌托邦资本主义:市场观念史》,杨祖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 190~210页。

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李宛蓉译,远方出版社,1998,第17~18页。

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3,第250、254页。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第24、157页。

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 129~130页。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第244页。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第47页。

加尔布雷斯:《好社会:人道的记事本》,胡利平译,译林出版社,1999,第3页。

罗蒂:《筑就我们的国家:20世纪美国左派思想》,黄宗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第90页。

Bellah,R.,1992,The Good Society,New York:Vintage Books,p.291.

Bennett,T. Grossberg,L&M.Morris(eds.),2005,New Keywords:A Revised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Blackwell Publishing Ltd,p.328.

Crook.S.,2000,“Utopia end Dystopia”,in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Society:Theories of the Present,edited by Browning,G.,Halcli,A&F Webster,London:Sage Publications.

Etzioni.A,2001,Next:The Road to the Good Society,New York:Basic Books p.2.

Evans,P.,(ed),1985,Bringing the State i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l,Stuart,1992,“Introduction”,in Formation of Modernity(edited by Stuart Hall&Bram Gieben),Cambridge:The open University Press,p.2.

Mendell,M. & D. Salle(eds.),1991,The Legacy of Karl Polanyi,London:MacMillan.

Polanyi,K.,1944,The Great Transformation,Beacon Press,pp.3,29,141,250,258A-258B.

Williams,R.,1976,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London:Fontana/Croom Helm.p.291.

戴维·哈维:《后现代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郁建兴译,学林出版社,第20~21页。

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第227页。

齐格蒙·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第6~7页。

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第44~45页;《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译,学林出版社,2002,第227~228页。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第182、179页。

詹姆斯·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

詹姆斯·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导言”,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7页。

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第31页。

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自反省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和美学》,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第2页。

贝克:《再造政治:自反性现代化理论初探》,载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自反省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和美学》,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第9~10、15页。

贝克:《何谓工业社会的自我消解和自我威胁》,载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自反省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和美学》,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第232页。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第56页。“reflexivity”原译“反思性”,此处改为“自反性”。事实上,“自反性”和“反思”(reflection)是有重要区别的,贝克对此作了明确区分。参见贝克等《自反省现代化》,第9~12、223~226页。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第16、18、14、137页。

肖瑛:《作为风险的认同和作为认同的风险——认同视角下的风险社会生产机制研究》,载《社会理论论丛》(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15页。

布洛维:《公共社会学》,沈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 64~70页。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1,第96页。

Bryan S. Turner,Kevin Prown and Kenny,S.,Rhetorics of Welfare,2001. pp.15-16.

Bryan S. Turner,Kevin Prown and Kenny,S.,Rhetorics of Welfare,2001,p.19.

王小章:《个体为本,结社为用,民主法治立基——小议公民社会》,载《社会学家茶座》,2008年第5辑,山东人民出版社。

布赖恩·特纳:《公民身份理论的当代问题》,载布赖恩·特纳编《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郭忠华、蒋红军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第10~11页。

卢汉龙:《网络时代行为与社会管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第1页。

金吾伦:《信息高速公路与文化发展》,《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第81页。

Kevin B. Wright,On-line Relational Maintenance Strategies and Perceptions of Partners within Exclusively Internet-based an Primary Internet-based Relation-ships,Communication Studies,2004,55(2):239-253.

吴正国:《网络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特点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第7期,第109页;乐国林:《网络心理障碍的心理调适》,《心理世界》,2002年第8期,第291页。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

郑杭生主编《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戴均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体制求和谐》,《人民日报》,2005年6月24日。

侯岩:《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4期。

丁元竹:《社会发展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求是》,2005年第7期。

高民庆:《关于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与思考》,《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第46期。

仲祖文:《努力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三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组织保证》,《人民日报》,2006年12月18日。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

曹剑光:《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探索》,《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И.С.科恩:《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社会学史》,梁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盖奥尔格·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N.J. Spykman,D. Frisby,The Social Theory of Georg Simmel,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4.

D.Frisby,Georg Simmel,Chichester:Ellis Horwood,1984.

G.Simmel,Domination(D.Levine e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08/1971.

格奥尔格·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7。

齐美尔:《桥与门》,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齐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

Simmel,G.,The Philosophy of Money(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London,1978.

Georg Simmel,The Sociology of Sociability(trans.by Everett C. Hugh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55.3,Nov. 1949,254-261.

杨邦荣:《社会资本中的NGO:视角转换与管理变革》,《甘肃社会科学》,2008(3),第216~220页。

Levine,D.,Georg Simmel: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D.Levine E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1.

Giddens,A.,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79.

陈成文、汪希:《西方社会学家眼中的“权力”》,《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5),第78~82页。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9日。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秦德君:《政治设计与政治发展》,商务印书馆,2009。

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张丽梅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王名:《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265页。

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志强、胡秉诚、王沪宁译,华夏出版社,2000,第20~66页。

Nisbet,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the Rise of Sociology in Franc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43(2),pp.156-164.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吉登斯:《 批判的社会学导论》,郭忠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第23~33页。

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6。

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第420~421页。

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世纪出版集团,2004。

田毅鹏、吕方:《单位社会的终结及其社会风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6),第17~23页。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第47~62页。

崔月琴:《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契机及其限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20~26页。

孙伟林:《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发展之路》,《社团管理研究》,2008(10),第1~3页。

孙志祥:《北京市民间组织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第 101~107页。

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沃尔夫冈:《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 21~22页。

田毅鹏:《单位制度变迁与集体认同的重构》,《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第118~124页。

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4页。

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69页。

胡逸:《第三部门“蜕变”成“第五纵队”?》,《南风窗》,2006年第5期,第24页。

简 介:本书突出综合性、原创性和前瞻性,在经济新常态和青海奋力打造“三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围绕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增长调结构、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等重大现实问题,从战略高度对2016年乃至“十三五”时期青海面临的形势进行了综合阐释和认真分析,对青海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进行了科学预测和理性研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简 介:本书是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深化农村改革智库建设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社科农经协作网络大会”的重要成果。书中就城乡一体化战略、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发展、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介绍了各地方在精准扶贫、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治理、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大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

简 介:本书系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课题组对北京市2011年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研究报告。依据社会学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对北京市的人口、就业、分配、社会阶层以及城乡关系等社会学基本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与分析,对广受社会关注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社会热点问题做了深刻了解与剖析,对日益显现的征地搬迁、外籍人口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