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佛学(总第43期)图书

The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SSAPID:101-7000-5266-55
ISBN:978-7-5201-3214-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为连续出版物,主要设有汉传佛教、部派佛教、藏传佛教三个栏目,其中汉传佛教部分设有教史研究、义学研究、佛教与传统文化三个栏目。本期共收录18篇文章,各位作者或从古代佛教经典入手,或从佛教义理入手,对相关的文献分别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对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中国佛学》编委会
编 辑:赵怀英;张馨月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B9 宗教

 《中国佛学》顾问及编委会名单

 《中国佛学》征稿说明

 ·汉传佛教· (一)教史研究

  元刊本《临济录》的价值

   一 构成与流传

   二 普秀的序文

   三 郭天锡的佚文

   四 王博文的《碑铭》

   五 雪堂普仁禅师

   六 元刊本的原型

   结语

   附录:临济宗法脉系谱图

  力空法师与《赵城金藏》

   一 把《赵城金藏》托付给共产党

   二 关心《赵城金藏》,并宣扬《赵城金藏》乃广胜寺所创雕

    (一)与毛泽东、周叔迦、《弘化月刊》主编等人联系,表达自己对《赵城金藏》的关心,并宣传自己的观点

    (二)撰写《金刻卷式大藏经是山西赵城广胜寺之刊物而非解州天宁寺所创雕说》,并请国家图书馆代为“揆著一文,登报发表,籍以纠正以往失实之纪录”

   附录 本文所引未发表档案录文

    附录一

    附录二

  汉译《杂阿含》地名考*

   引言

   正文

   一 拘萨罗国

   二 摩竭提国

   三 迦尸

   四 跋耆

   五 释迦

   六 拘睒弥国/拔沙国

   七 末罗

   八 拘留国

   九 瞻婆国/鸯伽国

   十 阿罗毗国

   十一 支提国

   十二 摩偷罗国

   十三 跋兰那聚落

   十四 婆祇国

   十五 阿盘提国

   十六 鞞提诃国

   十七 拘利

   十八 迦征伽罗国

   十九 央瞿多罗国

   二十 半阇国

   二十一 僧迦舍

   二十二 输卢那

   二十三 修摩、分陀罗、迦陵伽

   总结

  神圣传承:五台山与古心如馨的戒学中兴运动*

   一 前言

   二 圣地亲承:戒法的现实危机与神圣更新

   三 祖师转世:大报恩寺、雪浪洪恩与“优波离再来”

   四 戒法中兴:“文殊化身”与大开皇坛

   五 结论

  盛世下的衰退*

   引言

   一 研究史回顾

    1.温和亲近:武后对慈恩寺的拉拢

    2.分化众人:武后对慈恩寺的压制

   二 运筹帷幄:武后对京师之外慈恩系的控制

   三 后论

  神圣与世俗的交织

   一 前言

   二 宗教旅游

   三 不同来访者对神圣空间的感知差异

    (一)宗教信徒

    (二)香客

    (三)游客

   四 不同来访者之行为差异

    (一)出行时间选择的差异

    (二)对宗教符号认知和解读的差异

    (三)对神圣的不同感知主导的行为差异

    (四)经济支出的差异

   五 不同来访者之间的交互与影响

   六 结语

  智者大师的禅病治法研究

   前言

   一 疾病的分类与禅病的特点

    1.疾病的分类

    2.禅病的定义

    3.禅病与业病、鬼神、魔事等的区别

   二 禅病的治疗原理与方法

    1.佛法的治疗原理

    2.智者大师的禅病治法

     (1)止

     (2)气

     (3)息

     (4)假想

     (5)观心

   三 智者大师对禅病重视的原因

   总结

 ·汉传佛教· (二)义学研究

  日本杏雨书屋藏羽271《义记》的三宝思想

   一 智顺对“阶差三宝”的诠释

   二 智顺对“一体三宝”的诠释

   三 智顺与诸师的问答讨论

   四 南北朝时代的三宝说

   五 结语

   附录:【羽271-6】[10]冶城智顺法师解三宝义

  中国近代佛教净土思想与人间佛教思想略论

   一 概述两位大师的佛学思想

    1.人间佛教思想的提出

    2.圆满的人间佛教思想

     (1)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含摄世出世间法

     (2)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诠释了圆满的人间佛教思想

   二 对治时弊、扶正佛法的路径比较

    1.两位大师应世的时代背景

    2.印光大师对治时弊、扶正佛法的思想与路径

     (1)印光大师思想形成的地缘背景和教育背景

     (2)印光大师的出家因缘及其佛学思想的确立

     (3)印光大师扶正佛法的实践之路

    3.太虚大师对治时弊、扶正佛法的思想及路径

     (1)太虚大师的家庭及教育背景

     (2)太虚大师确立了革命的佛教思想

   三 《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与《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的思想比较

    1.太虚大师《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的人间佛教思想

    2.印光大师《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的净土思想

    3.两位大师佛学思想互相含摄

     (1)两位大师皆“从一般思想中来建设人间佛教”

     (2)两位大师皆劝有能力者力行善事,回向净土圆成佛果

     (3)两位大师皆提倡省过修善、敦伦尽分的“儒佛”思想

     (4)两位大师皆倡导用佛教因果观转变世运

     (5)净土思想即是圆满的人间佛教思想

   四 两位大师思想的互补性及其对近现代佛教的影响

  关于汉译佛经语言性质的几个问题

   一 对于佛经汉译具有垂范意义的佛教早期的语言策略和传教语言的性质

   二 早期汉译佛经的来源不是西域佛经而是印度梵文佛经

   三 汉译佛经的语言趋向与语言性质

   四 汉语分期与汉译佛经的语言性质

  禅宗的宗教特征与海德格尔的“语言说话”思想

   一 特立独异的禅宗

   二 具有崇奉对象的宗教的基本特征

   三 禅宗的“信”

   四 禅宗的“求”

   五 禅者的“悟”

   六 海德格尔的语言观

   七 从“语言说话”的角度看禅宗的“求”

   八 结语

  吉藏《金刚般若疏》研究述评

   一 吉藏及其相关著作的整体研究现况

    (一)由“三论”转向“四论”的日本研究

    (二)以印顺法师为先锋的台湾研究

    (三)断层巨大的中国大陆吉藏研究

   二 《金刚般若疏》主要研究成果述评

   结语

  学术与信仰的分歧

   一 争议之回顾

    (一)20世纪初日本的《起信论》之争

    (二)民国时期国内的《起信论》之争

    (三)争议焦点概说

   二 争议实质之分析

    (一)以学术为本位

    (二)以信仰为本位

     1.印度佛学思想本位主义

     2.中国佛学思想本位主义

   三 总结

  荷泽神会“无念”禅法思想之探讨

   一 荷泽神会对慧能“无念”思想的承袭

   二 荷泽神会“无念”思想之理论基础

   三 神会“无念”禅法的基本内容

   四 总结

  思维修的现代应用

   引言

   一 禅宗及思维修概述

   二 夏威夷疗法的佛学阐释

   三 北美“正念”疗法

   四 对未来思维修的应用展望

    1.心念相关的跨学科研究在未来将不断得到突破

    2.心念疗法的非宗教性发展

    3.更多人渴望了解大乘佛法,禅宗魅力将再次彰显

    4.疗法虽然好,风险需警惕

   结语

 ·汉传佛教· (三)佛教与传统文化

  《维摩诘经》中“法”与《道德经》中“道”的观念的异同

   一 《维摩诘经》中“法”与《道德经》中“道”的观念的异同

   二 形成这种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原因

    (一)差异性形成的原因

    (二)相似性形成的原因

 ·部派佛教·

  说一切有部之止观概念辨析

   前言

   一 止观的定义

    (一)狭义的止观

     1.止的定义

      (1)等持义

      (2)安住义

     2.观的定义

    (一)广义的止观

   二 止观与定慧的辨析

    (一)止与等至的关系

    (二)观与慧学的关系

   三 止观即道谛的辨析

   结语

 ·藏传佛教·

  试论札勒那措朗大师修行实践思想*

   一 札勒那措朗大师对噶举派“大手印”教法的认识

   二 《能熟灌顶与解脱道大手印要义》《普显中有共义正念明镜论》的修行实践思想

   三 札勒那措朗大师对噶举派修行实践思想的贡献

《中国佛学》为中国佛学院的学报,其前身为佛教内部刊物《法源》,2010年更名后正式公开出版,由传印长老亲题刊名。刊出的文章既有本院法师、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也有教内外、学术界专家学者的专题研究,涉及与佛教相关的多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