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54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优秀硕士论文集 第1卷》图书

School of Sociolog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utstanding Master Thesis, Volume 1

SSAPID:101-6981-5587-87
ISBN:978-7-5201-1904-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汇编,涵盖社会学、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三个专业。社会学专业硕士论文讨论的是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空间分化及女性对待同性恋态度的影响因素;社会保障专业硕士论文讨论的是生育政策调整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社会化运营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论文研究的是流动儿童同伴关系、中年家庭妇女消极自我意识的叙事治疗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文库
作 者: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编 辑:任晓霞;马甜甜;杨鑫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序言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文库总序

 第一部分 社会学

  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空间分化

   一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回顾

     1.社会资本起源的理论

      (1)功能主义解释

      (2)社会网络解释

     2.居住空间与社会交往

     3.已有研究启示

    (三)概念界定

     1.社会资本

     2.居住空间

   二 研究设计

    (一)理论框架与分析思路

    (二)研究假设

     1.居住空间与居民社会资本的获得

     2.个体社会经济特征与居民社会资本的获得

    (三)变量与数据

     1.数据情况

     2.因变量

     3.自变量

      (1)居住空间

      (2)家庭社会地位

      (3)个体社会位置

     4.控制变量

   三 社会资本基本状况

    (一)变量情况

    (二)不同群体的社会资本差异

   四 社会资本的空间分化

    (一)不同居住区的居民社会资本比较

    (二)不同群体社会资本的空间差异

   五 居住空间、家庭地位与个体因素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一)居住空间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二)家庭社会地位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三)个体社会位置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六 结论与讨论

    (一)小结

    (二)讨论

  我国女性居民对待同性恋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1.关于对待同性恋态度的研究

      (1)国内研究

      (2)国外研究

     2.关于对待同性恋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3.简要评析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主要思路及内容

    (二)相关理论与研究假设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理论

     2.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

    (三)概念界定与变量操作

     1.概念界定

      (1)同性恋

      (2)态度

      (3)女性主义

     2.变量操作

      (1)因变量

      (2)主要解释变量*

      (3)控制变量

    (四)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1.数据说明

     2.研究方法

   三 我国女性居民对待同性恋态度的描述性统计

    (一)目标样本的基本情况

    (二)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概况

   四 我国女性居民对待同性恋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主要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

     1.女性主体意识因素

     2.性态度因素

    (二)女性主体意识因素的回归分析

     1.我国女性主体意识的现状

      (1)家庭角色认同程度高

      (2)能力认识增强

      (3)传统依附观念强

      (4)工作平等意识强烈

      (5)家务分工认识理性化

     2.女性主体意识五个维度的序次logistic回归分析

     3.女性主体意识的序次logistic回归分析

     4.女性主体意识对我国女性居民对待同性恋态度的影响机制

    (三)性态度因素的回归分析

     1.我国女性居民性态度的现状

      (1)婚前性行为态度保守

      (2)婚外性行为态度保守

     2.性态度因素两个维度的序次logistic回归分析

     3.性态度因素的序次logistic回归分析

   五 结论和讨论

    (一)基本结论

     1.年龄、婚姻状况及收入等因素对我国女性居民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有显著影响

     2.女性主体意识越强烈的女性对待同性恋的态度越开放

     3.性态度越开放的女性对待同性恋的态度越开放

    (二)相关讨论

     1.控制变量等因素对我国女性居民对待同性恋态度的分析

     2.女性主体意识因素对我国女性居民对待同性恋态度的分析

     3.性态度因素对我国女性居民对待同性恋态度的分析

    (三)研究的不足

 第二部分 社会保障

  生育政策调整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研究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1.关于生育水平与公共养老金的关系研究

     2.关于人口老龄化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研究

     3.关于应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支付危机的研究

     4.文献评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设计

     1.概念界定

     2.基本思路

    (五)研究方法

     1.人口预测方法

     2.精算建模方法

     3.资料收集方法

   二 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未来人口变动趋势

    (一)中国人口发展现状分析

     1.中国人口自然变动状况

     2.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状况

     3.中国抚养系数变动状况

     4.中国人口发展现状的特点

      (1)少儿人口比重显著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2)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年龄结构迅速老化

      (3)老年人口规模较大,老年抚养比不断提高

    (二)生育政策调整与未来人口发展

     1.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与路径

     2.人口预测方案设计

      (1)基础数据

      (2)测算方法与思路

      (3)参数设定

     3.预测结果与分析

      (1)人口规模与变动

      (2)劳动年龄人口变化

      (3)老年人口抚养比变动趋势

      (4)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

      (5)城镇人口变动趋势

   三 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现状分析

    (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状况

     1.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数状况

     2.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状况

      (1)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

      (2)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阐释

    (二)对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考察

     1.社会统筹部分资金平衡公式

     2.人口年龄结构因素的“导出”

   四 不同预测方案下人口变动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

    (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支出模型构建

     1.基本假设条件

     2.资金平衡测算的模型构建

      (1)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收入精算模型

      (2)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支出精算模型

      (3)社会统筹基金结余模型

    (二)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与退休人数的估计

     1.生育政策调整后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的推算

     2.基本养老保险参保退休职工人数的推算

     3.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中四类人群的数量估算

     4.相关参数估计

      (1)缴费率

      (2)缴费基数

      (3)基础养老金目标替代率

      (4)计发比例

      (5)养老金指数化水平

      (6)平均工资增长率

      (7)利息率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生育政策不变方案(基准方案)下基金收支状况

     2.生育政策调整后生育率“低方案”下基金收支状况

     3.生育政策调整后生育率“中方案”下基金收支状况

     4.生育政策调整后生育率“高方案”下基金收支状况

     5.生育政策调整不同方案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影响差异的分析

     6.生育政策调整带来的降低社会统筹账户缴费率可能性分析

   五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1.“全面二孩”政策可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

     2.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危机会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运行提出严重挑战

     3.“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能够改善社会统筹基金财务收支状况

     4.人口老龄化社会下提高生育水平是应对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支付危机的有效手段

     5.生育政策调整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缴费率水平

     6.生育水平变动对养老金收支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二)延伸性讨论

     1.生育政策调整对养老金影响的强度取决于育龄妇女对政策调整的响应程度

     2.统筹基金收支缺口峰值阶段的政策应对

     3.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与生育政策调整并行的影响探讨

    (三)本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

     1.完善“全面二孩”政策实施配套措施

     2.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3.妥善解决养老保险转轨成本问题

     4.适时适当降低社会统筹账户企业缴费率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附表

  论政府参与模式对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一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主要概念界定

    (四)相关研究回顾

     1.关于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1)国外关于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2)国内关于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2.关于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研究

      (1)关于居家养老服务评估的理论探索

      (2)关于居家养老服务评估的实践经验

     3.简要述评

    (五)研究方法

     1.访谈法

     2.文本分析法

     3.现场考察

    (六)研究思路

    (七)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二 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简介

    (一)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内涵

     1.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内涵

     2.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意义

    (二)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的运作机理

    (三)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与现有养老服务的关系

   三 各地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参与表现

    (一)政府参与模式简介和划分标准

    (二)各地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政府参与具体表现

     1.伍家岗区——政府主导型

      (1)伍家岗区背景介绍

      (2)伍家岗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动机

      (3)伍家岗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行动逻辑

      (4)伍家岗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政府参与模式探析

     2.黄冈市——政府引导式

      (1)黄冈市背景介绍

      (2)黄冈市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项目发展的动机

      (3)黄冈市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行动逻辑

      (4)黄冈市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政府参与模式探析

     3.上海市徐汇区——政府潜导模式

      (1)上海市徐汇区背景介绍

      (2)徐汇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动机

      (3)徐汇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行动逻辑

      (4)徐汇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政府参与模式探析

    (三)小结

   四 政府参与对各地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评价

    (一)政府参与对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形成阶段的影响

    (二)政府参与对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推广阶段的影响

    (三)政府参与对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运营阶段的影响

    (四)小结

   五 各地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估

    (一)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效率评估

     1.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效率评估的必要性

     2.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效率评估方案设计

     3.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效率评估结果

      (1)资源效率方面

      (2)服务受众方面

      (3)利益相关群体方面

    (二)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效果评估

     1.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效果评估的必要性

     2.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效果评估方案设计

     3.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效果评估结果分析

    (三)小结

   六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研究

   一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关于公共服务社会化及其在养老服务领域运用的研究

     2.关于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

     3.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研究

     4.文献评述

    (三)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1.理论基础

     2.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和调查对象

      (2)抽样方法

      (3)资料搜集和处理方法

      (4)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3.研究创新点

   二 背景与现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的实践

    (一)L中心建设成立的政策背景与实践基础

     1.L中心建设成立的政策背景

     2.L中心建设成立的实践基础

    (二)L中心社会化运营实践

     1.L中心的基本情况

     2.L中心的组织架构

     3.L中心的服务对象

     4.L中心的服务内容*

   三 优势与问题:社会化运营与自主运营的比较分析

    (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的优势

     1.多元化的资金和资源投入

     2.相对独立的组织管理模式

     3.较高品质的服务

    (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现存的问题

     1.各方责任与定位不明确

     2.政府资助模式缺乏激励作用

     3.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4.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缓慢

   四 建议与对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的推进

    (一)明确各方的责任与定位

    (二)改变管理运行经费的政府资助模式

    (三)建立服务收费的分担机制

    (四)适当降低社会化运营的准入门槛

   五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不足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第三部分 社会工作

  中年家庭妇女消极自我意识叙事治疗介入的研究

   一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叙事治疗研究综述

      (1)叙事治疗的理论基础

      (2)叙事治疗的概念内涵

      (3)叙事疗法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2.自我意识的研究综述

      (1)自我意识的概念内涵

      (2)女性自我意识的研究

     3.叙事治疗对自我意识的介入研究

      (1)叙事疗法介入自我意识的优势

      (2)叙事疗法介入自我意识实践

     4.研究述评

   二 研究思路

    (一)服务对象与目标

     1.服务对象

      (1)服务对象的由来

      (2)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

      (3)服务对象的自我意识概况

     2.服务对象需求评估

     3.服务目标

    (二)概念界定

     1.中年家庭妇女

     2.叙事疗法

     3.自我意识

    (三)理论基础

     1.理论观点

     2.治疗技术

      (1)提问和倾听

      (2)外化对话

      (3)独特结果

      (4)重写对话

      (5)治疗文件

     3.叙事治疗的具体步骤

    (四)研究方法

     1.资料搜集的方法

     2.介入方法

     3.评估方法

    (五)介入流程

     1.建立关系,采取一个合作性的、共同书写故事的立场

     2.倾听案主旧有叙事,揭露影响案主的主流叙事

     3.问题外化,开启独特结果

     4.拓展独特结果,巩固积极叙事

     5.重启积极叙事

   三 案主的旧有叙事

    (一)消极自我叙事

     1.成长自我叙事——被忽视的女孩

     2.情感自我叙事——不被爱护的妻子

     3.身体自我叙事——麻子脸、死胖子

     4.社会自我叙事——被社会抛弃的人

    (二)控制着案主自我叙事的主流叙事

     1.女孩读书无用论

     2.“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观念

     3.家庭经济的依赖者

     4.社会中的失语者

    (三)主流叙事对自我叙事的冲击

   四 问题外化,开启独特结果

    (一)发现问题

    (二)问题外化

    (三)解构旧有叙事,寻找独特结果

     1.优秀的母亲

     2.被珍惜的妻子

   五 拓展独特结果,巩固积极叙事

    (一)行动蓝图

    (二)意义蓝图

    (三)目标设定

   六 重启积极叙事

    (一)巩固积极叙事

     1.主观态度讨论

     2.推动行为发展

    (二)书面见证

     1.案主早期日记

     2.见证案主改变的现有叙事

   七 评估

    (一)结果评估

     1.自我意识提升

      (1)自我评价明显提高

      (2)消极思维模式的转变

     2.行为转变

      (1)失眠状况得到缓解

      (2)自我控制增强

    (二)过程评估

   八 反思与总结

    (一)总结

     1.中年家庭妇女消极自我意识多受到其角色体验中态度因素的影响

     2.叙事疗法通过作用于案主的主观态度间接地对案主的自我及环境认知产生作用

     3.叙事治疗的运用机遇与挑战并存

     4.叙事治疗在本土化过程中,需要与本土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相融合

    (二)对于叙事治疗方法的反思

     1.对于问题外化的反思

     2.对叙事治疗中语言运用的反思

     3.对叙事治疗中局外人见证的反思

     4.叙事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三)对叙事治疗方法介入自我意识提升的反思

     1.叙事疗法介入女性自我意识提升的优势

      (1)叙事疗法外化问题的方法维护了女性的自尊

      (2)叙事治疗以语言为主要沟通媒介,适合女性的角色特点

     2.叙事治疗在构建积极自我意识方面的局限

      (1)叙事治疗对案主的理解、反思及对话能力有一定要求

      (2)语言环境的改变会影响叙事治疗的介入效果

  个案工作改善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

   一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1.国内外关于流动儿童的相关研究

     2.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

     3.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

     4.文献简评

    (三)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1.理论依据

      (1)人本治疗理论

      (2)社会学习理论

     2.主要思路

     3.基本内容

    (五)核心概念界定

     1.流动儿童

     2.同伴关系

    (六)研究方法与个案概况

     1.研究方法

      (1)资料的收集方法

      (2)个案实务研究法

     2.个案选取

     3.个案简介

   二 改善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观察准备期

    (一)资料收集与问题诊断

     1.资料收集

      (1)与案主接触

      (2)与案主的同学、家长接触

      (3)与案主的班主任接触

     2.问题分析与诊断

     3.案主需求评估

    (二)目标及方案制定

     1.服务目标

     2.服务方案制定

    (三)小结与反思

   三 改善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介入干预期

    (一)纠正偏差认知

     1.“我的外貌、举止”

     2.“我的长处、弱点”

     3.“我的喜爱、厌恶”

     4.拥有真实的自我感觉

    (二)培养积极情感

     1.“冰释前嫌”

     2.“挑战自己”

     3.“我与同伴来寻宝”

     4.“我帮妈妈卖水果”

     5.拥有改变的意愿

    (三)改变不良行为

     1.“向榜样学习”

     2.“行动初体验——小组活动”

     3.“行动再强化——情景模拟”

     4.“行动升华——回馈”

     5.拥有改变的技巧

    (四)小结与反思

   四 改善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跟进结案期

    (一)跟踪观察

     1.“羽谁争锋”游戏

     2.“优点轰炸”游戏

     3.辅导作业

    (二)综合评估

     1.服务对象的评估

     2.社会工作者的评估

      (1)认知层面的评估

      (2)情感层面的评估

      (3)行为层面的评估

     3.同学对服务对象的评估

     4.父母对服务对象的评估

    (三)结案

   五 结论与讨论

    (一)基本结论

     1.服务对象认知、情感和行为发生转变

     2.个案工作改善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明显性优势

    (二)进一步讨论

     1.人本治疗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交互使用效果更佳

     2.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之间的共生共存关系

     3.流动儿童是能动的还是被动的?

     4.关注视角的“去问题化”

    (三)研究的不足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现实意义

     2.理论意义

    (三)文献综述

     1.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

      (1)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

      (2)国内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

     2.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

      (1)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

      (2)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研究

      (3)团体辅导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3.社会工作介入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

      (1)社工课堂介入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

      (2)社会工作介入其他人群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

     4.研究述评

     5.研究创新

    (四)核心概念

     1.中职生

     2.社工课堂

     3.职业生涯规划

    (五)研究思路

    (六)理论基础

     1.生态系统理论

     2.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意义

    (七)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方法

      (1)非结构化观察

      (2)访谈法

      (3)问卷法

     2.服务方法

     3.研究方法

   二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需求分析

    (一)中职生的自我认知不足

    (二)中职生的环境认知片面

    (三)中职生的职业认识模糊

    (四)中职生的权益意识薄弱

   三 社工课堂介入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

    (一)微观系统——改善自我认知

     1.服务目标和内容

     2.服务过程分析

      (1)职来职往

      (2)我的性格我做主

      (3)兴趣部落

      (4)价值观大拍卖

      (5)能力大解剖

    (二)中间系统——分析生活环境

     1.服务目标和内容

     2.服务过程分析

      (1)我的家庭

      (2)我的学校

      (3)我的小伙伴

    (三)外部系统——探索职业环境

     1.服务目标和内容

     2.服务过程分析

      (1)昱升半日行

      (2)职业大猜想

      (3)职业决策

      (4)我是“演说家”

    (四)宏观系统——强化权益意识

     1.服务目标和内容

     2.服务过程分析

      (1)我的权益我做主

      (2)职业展望

   四 社工课堂介入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分析

    (一)微观系统的效果分析

     1.服务效果评估

     2.服务形式评估

    (二)中间系统的效果分析

     1.服务效果评估

     2.服务形式评估

    (三)外部系统的效果分析

     1.服务效果评估

     2.服务形式评估

    (四)宏观系统的效果分析

     1.服务效果评估

     2.服务形式评估

   五 结论

    (一)结论

    (二)讨论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2003,《社会资本: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的概念》,龙虎编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2期。

爱德华·W.苏贾,2004,《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

边燕杰,2004,《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边燕杰、李煜,2001,《中国城市家庭的社会网络资本》,鹭江出版社。

布迪厄,1997,《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布劳,1991,《不平等和异质性》,王春光、谢圣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蔡禾等,1997,《城市居民和郊区农村居民寻求社会支援的社会关系意向比较》,《社会学研究》第6期。

陈建先、王超,2015,《“农转非”社区社会资本状况研究》,《甘肃理论学刊》第4期。

陈俊峰,2010,《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化、排斥与整合——以南京市东山新区为例》,《城市问题》第1期。

方亚琴、夏建中,2014,《社区、居住空间与社会资本——社会空间视角下对社区社会资本的考察》,《学习与实践》第11期。

费孝通,2007,《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

福山,2002,《大分裂:人类的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榜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桂勇,2005,《城市“社区”是否可能?——关于农村邻里空间与城市邻里空间的比较分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桂勇、黄荣贵,2006,《城市社区:共同体还是“互不相关的邻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郭云涛,2011,《区域社会转型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资本研究》,《社会》第4期。

郝辰昊,2014,《“村改居”社区居民的公共生活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胡荣,2003,《社会经济地位与网络资源》,《社会学研究》第5期。

胡潇,2013,《空间的社会逻辑——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空间理论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黄源协,2012,《社区特性与社区社会资本之研究》,《台大社工学刊》第25期。

吉登斯·安东尼,1998,《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

吉登斯·安东尼,2000,《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

京华时报,2013,《清华大学城镇化调查报告称征地拆迁波及全国16%家庭》,http://www.liaozhai.tv/news/content/2013-10/28/content_1721743.htm,最后访问日期:2017年6月30日。

科尔曼,1999,《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黎熙元、陈福平,2008,《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李路路,2002,《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李强、葛天任,2013,《社区的碎片化——Y市社区建设与城市社会治理的实证研究》,《学术界》第12期。

梁漱溟,2011,《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南,1989,《社会资源和社会流动:一种地位获得的结构理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

林南,2005,《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耀华,2009,《金翼》,三联书店。

刘春荣,2007,《国家介入与邻里社会资本的生成》,《社会学研究》第2期。

刘精明、李路路,2005,《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陆益龙,2008,《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罗震宇、秦启文,2009,《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群体隔阂——对失地农民城市居住问题与对策的思考》,《城市发展研究》第1期。

帕特南,2001,《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江西人民出版社。

帕特南,2011《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刘波、祝乃娟、张孜异、林挺进、郑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承慧,2011,《转型背景下城市新区居住空间规划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

王卫东,2006,《中国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资本与个人资本》,《社会学研究》第3期。

尉建文、赵延东,2011,《权力还是声望?——社会资本测量的争论与验证》,《社会学研究》第3期。

沃斯·路易斯,2007,《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赵宝海、魏霞译,《都市文化研究》第1期。

吴莹,2010,《商品房小区治理中政府的新角色——以北京市雅芳家园为例》,《质性研究:反思与评论(第二卷)》,重庆大学出版社。

新华社,2016,《“十三五”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3/05/c_1118243516.htm.,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3月5日。

熊瑞梅,2001,《性别、个人网络与社会资本》,《华人社会的调查研究:方法与发现》,牛津大学出版社。

杨上广、王春兰,2006,《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学研究》,《社会》第6期。

叶继红,2012,《集中居住区移民社会网络的变迁与重构》,《社会科学》第11期。

余琪,2011,《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的生产及形态演进》,东南大学出版社。

翟学伟,2001,《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占少华,2009,《低收入动迁居民的行为选择及其边缘化后果——对北京市两社区拆迁改建的调查分析》,《中国社会政策研究十年·研究报告选(1999-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森,2009,《社会转型期的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文宏,1999,《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社会学研究》第2期。

张文宏,2003,《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张文宏,2006,《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文宏,2008,《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网络资本的变迁》,《社会》第3期。

赵延东,2006,《测量西部城乡居民的社会资本》,《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赵延东、罗家得,2015,《如何测量社会资本:一个经验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第2期。

郑震,2010,《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研究》第5期。

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我国城镇土地总面积达858万公顷》,http://www.mlr.gov.cn/xwdt/jrxw/201412/t20141230_13397 96.htm,2014-12-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中国统计年鉴(2015)》,中国统计出版社。

邹宇春、敖丹,2011,《自雇者与受雇者的社会资本差异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Buskens V. 1998.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rust. Social Networks(7):265-289.

Campbell K.E.,Marsden P.V.,Hurlbert J.S. 1986. Social Resources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Social Networks 8(1):97-117.

Coleman,James S. 1990. The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MA: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rvey,David. 1982. The Limits to Capital. Chicago:The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Marsden,Peter V. 1987. Core Discussion Networks of America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1):122-131.

Portes,Alejandro. 1995. The Economic Sociology.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Portes,Alejandro. 1998. Social Capital: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4):1-24.

Ronald S.Burt. 1992. 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布莱恩特·兹尔曼,2009,《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石义彬、彭彪译,华夏出版社。

曹宁校、邵长庚、张君炎、华晓波、刘树,2002,《从小规模调查看大学生对同性恋问题的态度》,《中国性科学》第4期。

陈财英、韦义萍、吴伟强、曾日海、张源慧,2008,《南宁市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调查》,《中国学校卫生》第6期。

陈少君、戴新民、李顺来、纪红,2008,《武汉地区公众同性恋态度调研试析》,《中国性科学》第8期。

陈秀元,2008,《中国同性恋研究:回顾与展望——对1986~2006年间178篇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中国性科学》第11期。

房娜,2013,《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主体意识研究》,天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淑艳、贾晓明,2008,《近15年来国内同性恋的研究概况》,《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4期。

何平、阮晓倩、崔宏杰、金喜、姚益天、张幸、支骏、黄仙红,2013,《杭州市男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第11期。

胡婧超,2013,《20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评析》,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胡均,2012,《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同性恋性观念的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放、郑雪、邓琳双,2012,《大学生同性恋偏见程度及其与社会支配倾向的关系》,《中国性科学》第21期。

李鹭,2006,《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与激进女性主义科学观浅探》,《忻州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李银河,2002,《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李银河,2005,《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

李银河,2009a,《同性恋亚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李银河,2009b,《性的问题》,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李银河、郑宏霞,2013,《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刘达临、鲁龙光,2005,《中国同性恋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

刘国生,2005,《各国(地区)同性恋立法与司法概况》,《法律与医学杂志》第12期。

刘燊,2013,《性别角色对大学生同性恋态度、爱情态度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10期。

刘艳华,2009,《女性伦理观的现实维度与价值考量》,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刘瑶青,2010,《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期。

龙艺、张程琪旭,2014,《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视角下的代孕探析》,《医学与哲学》第10期。

鲁琳,2006,《后现代视域下的女性生命伦理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吕少博,2009,《师范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态度改变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罗慧兰,2002,《女性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罗曼,2007,《同性恋研究文献综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第4期。

帕特南,2002,《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潘绥铭、黄盈盈,2011,《性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齐金玲、李辉,2011,《医学院校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研究》,《中国性科学》第3期。

世界卫生组织,1993,《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卫生出版社。

汤哲、陈嘉仪、邓莹钰,2016,《公众对同性恋者的包容度分析——基于CGSS(2010)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性科学》第1期。

陶林、周红、刘仁刚,2001,《对医务人员和大学生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第5期。

田唤、马绍斌、范存欣,2011,《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中国学校卫生》第1期。

王菲,2014,《中国城乡居民性观念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雅芬,2007,《当代中国女性意识问题的研究》,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意、喻娴、陈思礼、汤斌,2010,《武汉市高校大学生同性恋认知状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第2期。

夏金莹,2013,《网络性内容对青少年女性性态度影响力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肖巍,1999,《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北京出版社。

谢慧、孙法柏,2007,《启蒙与启示: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及其法律思想述评》,《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谢嘉伟、蔡惠薇、彭凤莹、姜微微,2013,《广东居民对同性恋认知和态度调查——以广州、佛山、珠海、中山为例》,《黑河学院学报》第4期。

杨永忠、周庆,2010,《论女性主体意识》,《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第4期。

衣英欣、程宇、刘兴来,2010,《齐齐哈尔市不同性别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差异的调查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第8期。

袁小平、赵茹春,2007,《从女性对婚外恋的容忍差异看女性的婚姻观念变迁——基于四位女性的访谈发现》,《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第12期。

张涵、孙婷婷、王鹏,2008,《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中国性科学》第9期。

张笑笑、杨晓莉、张奇,2010,《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归因及态度的调查研究》,《教育科学》第2期。

郑燕,2009,《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女性”、“女性主义”和“女性写作”概念的本土化理解及运用》,《语文学刊》第13期。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科分会,2001,《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朱斌、李路路,2015,《独立与权利:中美女性主义运动与性别平等观念比较研究》,《社会》第5期。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80.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Third Edition. Washington.D.C APA.

Davies M. 2004. Correlates of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 Gay Men:Sexism,Male Role Norms,and Male Sexuality.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41(3):259.

Dinesh Bhugra. 1989. Doctors’ Attitudes to Male Homosexuality:a Survey. Psychi-atric Bulletin. 13(8):426.

Fisher Le,Banik S. 2007. College Major,Gender and Hetero Sexism Re-considered Under More Controlled Conditions. Journal of LGBT Health Research. 3(1):49-53.

Friedan B. 1982. Feminine Mystique. Harmonds worth:Penguin.

Gregory M,Herek. 1984. Atitudes Toward Lesbians and Gay Men.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1):22.

Grieger,Ponterotto. 1988. J.G.Students’ Knowledge of AIDS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Gays and Lesbian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11):5-7.

Herek Gm. 2002. Heterosexuals’ Attitudes Toward Bisexual Men and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J Sex Res. 39(4):264-274.

James H.Geer,Gloria G.Robertson. 2005. Implicit Attitudes in Sexuality:Gender Differences.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34(6):671.

Kite,M.E,Whitley,B.E. 1996. Sex Differences in Attitudes Towards Homosexual Persons,Behavior,and Civil Rights:A Meta-analysi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2(4):336-353.

Smith G B. 1993. Homophobia and Attitudes Toward Gay Men and Lesbians by Psychiatric Nurses. 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7(6):377-384.

Weinberg G. 1972. Society and the healthy homosexual.

Weishut,D.J. 2000. Attitudes Toward Homosexuality:An Overview. Israel 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Related Sciences. 37(4):308-319.

柏杰,2000,《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对经济增长和帕累托有效性的影响》,《经济科学》第1期。

陈沁、宋铮,2013,《城市化如何应对老龄化?——从中国城乡人口流动到养老金平衡的视角》,《金融研究》第6期。

陈友华、苗国,2015,《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单独二孩政策为何遇冷》,《探索与争鸣》第2期。

邓大松、刘昌平,2009,《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回顾、评估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杜鹏,1994,《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封进,2006,《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的福利效应》,《南方经济》第11期。

顾宝昌,2011,《生育意愿、生育行为、生育水平》,《人口研究》第2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0,《中国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中国发展出版社。

何平,2001,《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报告》,《社会保障制度》第3期。

贾康,张晓云、王敏、段学仲,2007,《关于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的研究》,《财贸经济》第9期。

贾志科、吕红平,2012,《论出生性别比失衡背后的生育意愿变迁》,《人口学刊》第4期。

简新华、黄锟,2010,《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经济问题》第3期。

姜向群,2006,《人口老龄化对退休金负担影响的量化研究》,《人口研究》第3期。

李芳,2014,《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养老金收支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建民,2015,《中国的人口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人口研究》第1期。

李军,2005,《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转制中的困境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12期。

李珍,2013,《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析与评估——基于养老金水平的视角》,人民出版社。

李珍、王海东,2010,《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研究》,《保险研究》第1期。

林宝,2003,《提高退休年龄对中国养老金债务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林宝,2010,《人口老龄化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林宝,2014,《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刘昌平、殷宝明,2011,《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平衡与可持续性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第169期。

刘子兰、陈一格,2015,《养老保险与生育率:基于OLG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骆正清,江道光、陈正光,2015,《生育政策调整对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代际平衡的影响》,《广西财经学院学报》第3期。

马小红、顾宝昌,2015,《单独二孩申请遇冷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孟令国,李超令、胡广,2014,《基于PDE模型的中国人口结构预测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2期。

乔晓春,2014,《单独二孩政策新增人口测算方法及监测系统构建》,《人口与发展》第1期。

人民网,2014,《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317/c1001-24649809,最后访问时间:2017年6月30日。

石人炳,2014,《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初期的出生堆积及其特点》,《人口与经济》第5期。

宋晓悟,2000,《解决隐性债务问题,深化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中国经济时报》

孙博,董克用、唐志远,2011,《生育政策调整对基本养老金缺口的影响》,《人口与经济》第2期。

孙祁祥,2001,《“空账”与转轨成本——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效应分析》,《经济研究》第5期。

佟新,2000,《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广州、胡耀玲,2010,《中国生育政策调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金营、戈艳霞,2013,《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以及对以往人口变动分析校正》,《人口研究》第1期。

王军、王广州,2016,《中国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研究》,《人口学刊》第5期。

王晓军,2002a,《对我国养老保险财务制度可持续的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第2期。

王晓军,2002b,《对我国养老金债务水平的估计和预测》,《预测》第1期。

王燕,徐滇庆、王直、翟凡,2001,《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经济研究》第5期。

向霜,2015,《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效应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肖严华,2004,《人口老龄化冲击下最优社会保障基金的确定模型》,《数量经济技术研究》第12期。

杨再贵,2010,《公共养老金的OLG模型分析:原理和应用》,光明日报出版社。

姚从容,吴帆、李建民,2010,《我国呈现居民生育意愿调查研究综述:2000-2008》,《人口学刊》第2期。

姚远,2011,《退休年龄调整:为何如此纠结》,《人口研究》第6期。

殷俊、黄蓉,2012,《中国现收现付制基础养老金长期财务状况分析——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研究》,《求索》第10期。

于洪、钟和卿,2009,《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运行能力分析——来自三种模拟条件的测算》,《财经研究》第9期。

余立人,2012,《延迟退休年龄能提高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吗?》,《南方经济》第6期。

原新,2015,《生育政策完善与人口老龄化的若干关系问题》,《人口与计划生育》第5期。

原新、刘士杰,2009,《1982-2007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原因的人口学因素分解》,《学海》第4期。

翟振武,张现苓、靳永爱,2014,《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人口研究》第2期。

翟振武、李龙,2014,《“单独二孩”与生育政策的继续调整完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张纯元,2000,《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历程》,《市场与人口分析》第1期。

张思锋,王立剑、张文学,2010,《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影响研究——以陕西省为例》,《预测》第2期。

赵斌、原浩爽,2013,《我国基础养老金财务平衡与可持续性分析——基于财政合理支付视角》,《财经科学》第7期。

郑秉文,2012,《欧债危机对养老金改革的启示——中国应如何深化改革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社会保障》第2期。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12,《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经济研究》第11期。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2,《中国人口城镇化战略研究》,《人口研究》第3期。

朱秋莲,2013,《建国以来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变迁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庄亚儿、姜玉,2014,《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基于2013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人口研究》第3期。

A.Razin,E.Sadka. 1999. Migration and Pension with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bility.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141-150.

Easterlin. 1985. The Fertility Revolu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5):105-123.

F.Breyer,S.Hupfeld. 2010. On the Fairness of Early-retirement Provisions. German Economic Review.(2):60-77.

F.Gahvari. 2009. Pensions and Fertility:in Search of a Links.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4):418-442.

G.Rizzo. 2009. Fertility and Pension Systems. Munich Personal RePEc Archive.(12):1-16.

H.Gremer,P.Pestieau. 2003. The Double Dividend of Postponing Retirement.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4):419-434.

J.A.Lacomba,F.Lagos. 2010. Postponing the Legal Retirement Age. Journal of the Spanish Economic Association.(3):356-368.

L.Jukka,T.Valkonen. 2001. Pension Prefunding,Aging,and Demographic Uncertainty.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4):168-182.

L.Willmore. 2004. Population Ageing and Pay-as-you-go Pension. Ageing Horizons. Oxford Institute of Aging.(1):1-11.

M.Werding. 2006. Implicit Pension Debt and the Role of Public Pensions for Public Pensions for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an Assessment for Germany. Discussion Paper.(3):1342-1348.

R.M.Northam. 1979. Urban Geography.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United Nations,2012,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12 Revision,http://Esa un.org/unpd/wpp/unpp/panel/-Indicators.htm,最后访问时间:2017年6月30日。

包国宪、刘红芹,2012,《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评价研究》,《广东社会科学》第2期。

卜谦祥、巢飞,2011,《虚拟养老院——对解决农村社区养老问题的有益探索》,《社会保障研究》第3期。

蔡立辉,2002,《政府评估的理念与方法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5期。

陈锦堂等,2008,《香港社会服务评估与审核》,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伟,2010,《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日间照顾中心服务体系的构建》,《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邓高权,2014,《中国家庭结构变迁与养老对策研究》,《湖南社会科学》,第4期。

丁建定,2013,《居家养老服务:认识误区、理性原则及完善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费逸,2009,《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冯华艳,2015,《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葛林惠宇,赵艺、肖希、曾玉娟,2014,《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虚拟养老院运营问题的研究》,《现代商业》第5期。

胡光景,2013,《地方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监督与质量评估研究》,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胡宏伟、时媛媛,2012,《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中国养老保障方式与路径选择——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的优势与发展途径》,《华东经济管理》第1期。

黄一坤、许鑫,2012,《从机构照顾到社区居家养老看我国老年福利服务政策的转变》,《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敬乂嘉,2007,《中国公共服务外部购买的实证分析——一个治理转型的角度》,《管理世界》第2期。

敬乂嘉、陈若静,2009,《从协作角度看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与管理创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李春、王千,2014,《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过程中的第三方评估制度探讨》,《中国行政管理》第12期。

李古卓,2015,《完善地方政府民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策研究——以M市为例》,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乐,2013,《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复旦大学。

李倩,2013,《我国城市老年人网络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林鸿潮,2014,《第三方评估政府法治绩效的优势、难点与实现途径——以对社会矛盾化解和行政纠纷解决的评估为例》,《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第4期。

刘红芹,2012,《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刘满成、左美云,2011,《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中美为老服务网站对比分析》,《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第10期。

刘益梅,2011,《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探讨》,《广西社会科学》第7期。

鲁敏,2012,《转型期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调适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鲁敏,2013,《转型时期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调适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路依婷,2009,《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评估体系的构建》,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罗楠、张永春,2012,《居家养老的优势和政府财政支持优化方案研究——以西安市为分析样本》,《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

罗艳、石人炳,2016,《虚拟养老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第2期。

潘兆恩,2014,《城市居家养老新模式:虚拟养老院的可复制性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乔纳森·安德森,2006,《走出神话:中国不会改变世界的七个理由》,余江、黄志强译,中信出版社。

容志,2008,《激励与行为:地方机会主义及其制度分析——兼论地方政府建构的动力问题》,《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盛明科,2009,《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体系建构及其行为分析》,湘潭大学出版社。

同春芬、汪连杰,2015,《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政府责任体系构建》,《西北人口》第1期。

王璨,2010,《城市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的政府支持》,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春婷,2012,《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与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深圳市与南京市的调查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王健、李钰,2015,《第三方评估的优点》,《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第9期。

王晓红,张宝生、潘志刚,2010,《我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国政府采购》第3期。

王颖,2012,《信息化改变社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跃生,2010,《个体家庭、网络家庭和亲属圈家庭分析——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开放时代》第4期。

翁列恩、王振、楼佳宁,2013,《集成化、信息化与标准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创新研究》,《公共管理学报》第1期。

吴建南,2006,《谁是“最佳”的价值判断者:区县政府绩效评价机制的利益相关主体分析》,《管理评论》第5期。

吴玉霞,2006,《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新华网,2003,《中国信息社会建设的十大趋势》,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3.htm。

徐双敏,2011,《政府绩效管理中的“第三方评估”模式及其完善》,《中国行政管理》第1期。

薛著,2010,《服务型政府采购支出评价初探》,《辽宁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杨学钰,2000,《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信息化推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伊藤阳一,1994,《日本信息化概念与研究的历史》,载李京文编《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于秀琴,2011,《县级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及能力提升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翟德华、陶立群,2005,《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选择决策模型理论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第S1期。

张国平,2011,《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以苏州沧浪区“虚拟养老院”为例》,《宁夏社会科学》第5期。

张建国、张莉华,2012,《上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创新研究——以徐汇区天平街道养老服务实践为例》,《求实》第2期。

张康之,2008,《论官僚组织的等级控制及其终结》,《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张旭升,2011,《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研究——以M市Y区为例》,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艳,2011,《快速老龄化背景下苏州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沧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为例》,《社会保障研究》第5期。

章晓懿、梅强,201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统计与决策》第24期。

赵立新,2004,《论社区建设与居家式社区养老》,《人口学刊》第3期。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研究课题组,2013,《冲出迷雾: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

卓萍,2010,《公共项目三维立体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天津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Cheung C.Kwana. 2009. The Erosion of Filial Piety by Modernization in Chinese Cities. Ageing and Society.(2):29.

E.Broadbent,R.Stafford,B.MacDonald. 2009. Acceptance of Healthcare Robots for the Older Population:Re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t J Soc Robot.(1):319-330.

E.S.Saves. 1978. On Equity in Providing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Science. 24(8):800-808.

Graf B.,Hans M.,Schraft R.D. 2004. Care-O-bot II—Development of a Next Generation Robotic Home Assistant. Autonomous Robots.(2).

N.Kviselius,S.Naito. 2010. E-Health and Patient-Centered Care Processes in Japan:Pre-study. Swedish Agency for Growth Policy Analysis.

Pal via S.C.J.,Sushi S.S. 2007. E-Government and e-Governance:Definitions/Domain Framework and Status around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governance.

Pollack M.E.,Engberg S.,Matthews J.T.,Thrun S.. 2002. Pearl:A Mobile Robotic Assistant for the elderly. AAAI Workshop on Automation as Eldercare.

R.Muenz. 2007. Aging and Demographic Change in European Societies:Main Trends and Alternative Policy Options. SP Discussion Paper.

Toshio Obi,Diana Ishmatova,Naoko Iwasaki. 2013. Promoting ICT innovations for the ageing population in Jap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8):47-62.

UNDPEPA,ASPA. Benchmarking e-Government:A Global Perspective:Assessing the Progress of UN Member States. http://unpan3.un.org/egovkb/Portals/egovkb.Pdf.

白友涛,2007,《城市老年问题和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第3期。

包国宪、刘红芹,2012,《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评价研究》,《广东社会科学》第2期。

陈伟,2010,《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日间照顾中心服务体系的构建》,《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陈友华,2012,《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人口学刊》第4期。

丁建定,2013,《居家养老服务:认识误区、理性原则及完善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

董春晓,2011,《福利多元视角下的中国居家养老服务》,《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4期。

董春晓,2011,《福利多元视角下的中国居家养老经验探析》,《改革与开放》第14期。

高亚芹,2015,《社会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耿永志,201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以石家庄市老年人抽样调查为基础》,《现代经济探讨》第5期。

《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fvfg/shflhshsw/200802/20080200011957.shtml,2008-02-22。

韩东,2009,《当代中国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改革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洪艳,2009,《“政府购买服务”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宁波市海曙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考》,《湘潮》(下半月·理论)第4期。

李小梅,2013,《国内外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综述》,《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第4期。

梁新颖,2000,《家庭养老社会化问题探路》,《社会科学辑刊》第4期。

刘辉、周斌,2015,《湖北:力推养老服务社会化运营——解读〈湖北省民政厅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运营的指导意见(试行)〉》,《社会福利》第6期。

刘晓梅,2012,《我国社会养老服务面临的形势及路径选择》,《人口研究》第5期。

穆光宗,2000,《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5期。

穆光宗,2012,《我国机构养老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

穆光宗、姚远,1999,《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问题的未来之路——“全国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研讨会”纪要》,《人口与经济》第2期。

史薇、谢宇,2015,《城市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主体的选择及影响因素——基于福利多元主义视角的研究》,《西北人口》第1期。

苏珊·特斯特,2002,《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中国社会出版社。

孙晓莉,2007,《中外公共服务体制比较》,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唐东霞,2012,《创新居家养老服务实践载体——以南京市鼓楼区大方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例》,《社会工作》第1期。

吴玉霞,2007,《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研究——以宁波市海曙区为例》,《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第2期。

《关于印发〈武昌区民政委2015年工作总结〉的通知》,http://mzw.wuchang.gov.cn/wcqmzj/zwgk43/gwfb/wcmzz/1617912/index.html,2016-01-14。

《关于深入推进社区居家养老信息系统建设的通知》,http://www.whmzj.gov.cn/News_View.aspx?id=18366,2014-06-06。

《关于深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武汉市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wh.gov.cn/hbgovinfo/szfxxgkml/fggw/bgtwj/201505/t20150515_30750.html,2011-05-22。

徐月宾,1999,《西方福利国家社会服务发展趋势政府购买服务》,《民政论坛》第6期。

许旻蜜,2013,《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杨春蕾,2012,《浅谈福利多元理论在构建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应用》,《今日中国论坛》第10期。

杨宗传,2000,《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经济评论》第3期。

张晖,2014,《居家养老服务输送机制研究——基于杭州的经验》,浙江大学出版社。

张卫、张春龙,2010,《当前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地方养老服务工作的思考》,《现代经济探讨》第5期。

周梁毅,2013,《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问题研究》,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朱巍巍,2013,《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国民政》第10期。

B.Meredith,1993. The Community Care Handbook:the New System Explained. Age Concern England.

David Osborne,1992. Reinventing Government: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Addison Wesley.

Griffiths R,1988. Community Care-Agenda for Action,HMSO.

Mandelstam M,2005. Community Care Practice and the Law(3rd).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R.Rose,1986. Common Goals but Different Roles:The State’s Contribution to the Welfare Mix,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陈亚勤、张博,2012,《工作—家庭关系研究的新趋向:工作—家庭促进研究综述》,《商业文化》第2期。

高颖怡、林玉凤、朱劼、易仲怡、朱颖欣、熊浩、梁诗颖、麦婉婷,2015,《城市中年空巢女性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科教文汇》(中旬刊)第7期。

耿玉多,2014,《叙事治疗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郭锡永、吴飞、王悦、计秀生、李振来、张丽芬,2013,《影响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的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调查分析》,《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第6期。

郭喜青,2001,《性别角色社会化与女性消极自我意识的形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韩春雨、余玉花、刘梦慈,2016,《上海市女性幸福指数及其维度——基于2014年江浙沪女性幸福指数调查数据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何洁云、阮曾媛琪,1999,《迈向新世纪——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新趋势》,香港:八方企业文化公司。

何雪松,2006,《叙事治疗:社会工作实践的新范式》,《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第3期。

何芸、卫小将,2008,《“叙事治疗”在青少年社会工作当中的应用》,《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吉儿·佛瑞德门、金恩·康姆斯,2008,《叙事治疗——解构并重写生命的故事》,易之新译,台北: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冷静,2011,《叙事心理治疗对缓解服刑人员焦虑情绪的实验研究》,漳州师范学院。

李少梅、徐晖,2002,《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研究》,海天出版社。

李莹莹,2014,《留守中学生厌学的叙事治疗:小娟的故事》,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刘宁,2009,《叙事心理治疗在离异家庭子女心理辅导中的应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第8期。

刘志玲,2001,《基于社会性别的女性心理劣势》,《女性文化研究》第1期。

马祥林、王天桥,1999,《中国女性自我意识障碍及对策》,《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9期。

麦克·怀特、大卫·艾普斯顿,2012,《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廖世德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米歇尔·福柯,2004,《规训与惩罚》,刘北成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沈之菲,2003,《叙事心理治疗:一种后现代的心理咨询方法》,《上海教育科研》第12期。

施铁如,2005,《自我的社会建构观与叙事辅导》,《心理科学》第1期。

石红梅,2007,《女性的自我意识及其影响因素——以福建省为例》,《市场与人口分析》第6期。

时蓉华,2005,《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谭琳,2002,《新“空巢”家庭——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人口现象》,《人口研究》第4期。

王思斌,2006,《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小波,2000,《再论女性意识与女性解放》,《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王燮辞,2010,《34例汶川地震地震灾区籍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叙事疗法的疗效研究》,《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第6期。

王再萍,2009,《关于失恋问题的叙事治疗:个案报告》,《中国心理健康学杂志》第12期。

吴熙琄,2013,《熙琄叙语:一个咨询师的成长历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吴小英,2014,《主妇化的兴衰——来自个体化视角的阐释》,《南京社会科学》第2期。

吴愈晓、王鹏、黄超,2015,《家庭庇护、体制庇护与工作家庭冲突——中国城镇女性的就业状态与主观幸福感》,《社会学研究》第6期。

西蒙娜·德·波伏娃,2004,《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

杨菲,2007,《自我的建构与叙事心理治疗》,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杨功焕、周灵妮、黄正京,2004,《中国人群自杀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地理分布特点》,《中华流行病学志》第4期。

杨莉萍,2006,《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杨青,2004,《从心理层面看性别角色差异对女性的影响》,《社会》第1期。

叶浩生,2009,《社会建构论与心理学理论的未来发展》,《心理学报》第6期。

尤娜、叶浩生,2005,《叙事心理治疗的后现代视角》,《心理学探新》第3期。

袁莉敏,2015,《叙事治疗在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赵君、李焰、李祚,2012,《叙事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干预研究》,《心理科学》第3期。

赵兆,2013,《叙事治疗在儿童情绪障碍中的应用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朱燕群,1993,《消除心理障碍是女性自强的根本问题:浅论消极自我意识对女性发展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新疆社科论坛》第2期。

Amia Lieblich,Rivka Tuval-Mashiach,Tamar Zilber,1998. Narrative Research:Reading,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Sage Publications. 6-7.

Besa,D,1994. “Evaluating Narrative Family Therapy Using Single-system Research Designs.”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1994.(3):309-326.

BesleyT,2001. “Foucauldian Influences in Narrative Therapy:an Approach for Schoo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nquiry.(2):72-93.

Betz N E,1994. “Self-Concept Theory in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1):32-42.

Desocio J,2005. “Accessing Self-development through Narrative Approaches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therapy.”(2):53-61.

Draucker C B,1998. “Narrative Therapy for Women Who Have Lived With Violence.” 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3):162-168.

Galinsky.E and Bond.J,1996. Work and family:The Experiences of Mothers and Fathers in the U.S. Labor Force. In C.Costello & B.K.KrimgoldEds.),The American Woman. Norton. 79-103.

Hacking,Ian,1999.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Wha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8-78.

Hermans H J,2014. “Self as a Society of I-Positions:A Dialogical Approach to Counseling.” The Journal of Humanistic Counseling.(2):134-159.

Ma E Y,Yau D C,Ng W,2004.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 Sexual Abuse Cases Referred for Psychological Services in Hong Kong:A Comparison between Multiple Incident versus Single Incident Cases.” Journal of Child Sexual Abuse.(2):21-39.

Michael White,1990. David Epston. 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 Norton.:66-73.

Rogers C R,1959. A Theory of Therapy,Personality,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 McGraw-hill. 65-68.

Seymour F,Epston D,1989. “An Approach to Childhood Stealing with Evaluation of 45 Cases.” Australian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3):137-143.

Vromans L P,Schweitzer R,2010. “Narrative Therapy for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Improved Symptom and Interpersonal Outcomes.” Psychotherapy Research.(1):4-15.

Walsh,Joseph,2006. Theories for Direct Social Workpractice. Thomson Brooks/Cole.:23-45.

Weber M,Davis K,Mcphie L,2007. “Narrative Therapy,Eating Disorders and Groups:Enhancing Outcomes in Rural NSW.” Australian Social Work.(4):391-405.

常晓梅,2014,《促进城市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陈志霞,2006,《个案社会工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杜景珍,2007,《个案社会工作:理论·实务》,知识产权出版社。

干伟溢,2012,《流动少年儿童同伴支持小组工作介入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剑宝慈、区泽光,2001,《个案工作理论及案例》,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郭良春,2005,《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北京市JF中学的个案调查》,《中国青年研究》第9期。

洪珊珊,2009,《低年级农民工子女团体社会工作介入的互动模式初探——以厦门市 C 小学社会工作实习为例》,《社会工作》第8期。

黄素菲,2010,《沟通的艺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蒋国河、孙萍,2005,《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反思》,《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第6期。

李宁,2007,《城市高中生同伴关系发展特点研究——以辽阳市为例》,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伟梁,2003,《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晓凤,2008,《社会工作:原理·方法·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

梁传孙、伍锐明、吴敏洁,2008,《社会工作实践——认识自我与沟通技巧》,商务印书馆。

刘朝晖、蒋志宏,2005,《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探析》,《现代教育科学》第10期。

刘震,2010,《关于流动儿童群体的研究综述》,《法制与社会》第1期。

彭华民,2012,《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高等教育出版社。

史小花、阳德华,2008,《城市流动青少年人际交往问题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第10期。

汤素素、张小华,2011,《“小组动力学”视角下学龄儿童“人际交往小组”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工作》第7期。

汪新建,2002,《西方心理治疗范式的转化及其整合》,天津人民出版社。

王碧玉,2012,《流动儿童同伴关系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吴新慧,2004,《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社会排斥的视角》,《社会》第9期。

姚进忠,2010,《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探讨——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期。

于卉,2012,《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成长过程研究》,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于之宽,2013,《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对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介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岳玉阁、卢清,2008,《城市流动幼儿同伴关系不良的原因与对策》,《学前教育研究》第6期。

扎斯特罗,2005,《社会工作实务:运用与提高》(第七版),晏凤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铁道、梁威,2002,《建立适应社会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第11期。

张晓峰,2009,《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综述》,《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11期。

张雄编,1999,《个案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张娅,2013,《运用成长小组模式介入流动儿童同伴关系问题》,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周春,2011,《农民工子女的人际交往障碍及其对策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周皓、荣珊,2011,《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人口与经济》第3期。

朱文闻,2011,《流动儿童同伴关系、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邹泓,2008,《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教育科学研究》第C1期。

Aptekar,Lewis,1994. “Street Childre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A Review of their Condition.” Cross-Cultural Research.(28):195.

Miedel,W.T.Reynolds,A.J,1999. “Parent Involvement in Early Intervention for Disadvantaged Children:Does it Matter?”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4):379-402.

Raver,C.Cybele,Stephanie M.Jones,Christine P.Li-Grining,Molly Metzger,2008. “Proving Preschool Classroom Processes:Preliminary Findings from a Randomized Trial Implemented in Head Start Settings.”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3):10-26.

Rogers C,1961. On becoming a Person: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Houghton Mifflim.:186.

柴薇,2015,《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对策分析》,《课程教育研究》第1期。

陈坤林,2012,《中职中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基于对粤东八所中职中专学校学生的调查研究》,《吉林化工学院学报》第2期。

陈利琼,2008,《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陈瑛,2014,《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广西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费梅苹,2007,《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建设的行动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高丽,2008,《中职学生“活动本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和探索》,《江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期。

高尚荣,2010,《开展中国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第2期。

胡元聪、黄晓梅,2008,《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改革方向探析》,《教育与职业》第5期。

黄俊毅、沈华玉、胡潇文,201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

雷敏,2014,《浅析联动式教学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教学论坛》第45期。

李冬梅,2007,《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华伟,2012,《基线评估法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社会工作》第6期。

李双娇,2013,《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社工课堂服务的反思——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雪清,2014,《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运用的研究》,《教育教学论坛》第24期。

廖泉文,2004,《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三、三理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9期。

林广婷,2014,《体验式教学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卫生职业教育》第7期。

刘芳、吴世友,2013,《案主满意度评估:一种有效的社会工作实务评估方法》,《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刘杰、孟会敏,2009,《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2期。

刘文生,2011,《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中国校外教育》第9期。

刘献文、李少芬,2007,《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土化研究》,《辽宁教育研究》第5期。

罗亚利、张常洁,2007,《谈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圈》第22期。

莫小枚,2013,《社会工作小组模式介入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应用研究——基于典型案例的评估分析》,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史柏年,2011,《希望社工服务十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史金玉,2012,《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的企业社会工作介入——以苏州工业园区某企业的小组工作介入为例》,《中外企业家》第16期。

史文生,2002,《奥地利职业教育的特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第14期。

孙大雁,2008,《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中等职业教育》第8期。

唐玮,2014,《中职生生涯规划团体辅导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黎明,2003,《美国中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基础教育参考》第Z2期。

王美凡,2008,《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实施途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木生、詹泽群、王凯民、闵王萌、杨洪飞,2009,《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第6期。

王震,2014,《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部分城市为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第15期。

肖利哲、王雪原、武建龙,201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设计》,科学出版社。

许援竺,2007,《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初探》,《职业圈》第23期。

燕亚明,2011,《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研究》,《考试周刊》第40期。

姚进忠,2010,《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探讨——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叶吉季斯、魏因巴赫,2004,《社会工作研究方法》,黄晨熹、唐咏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尤敬党、吴大同,2003,《生涯教育论》,《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袁乐、周炜炜、戴敏秀,2007,《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比较研究》,《世纪桥》第8期。

张波,2012,《“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黑河学刊》第4期。

张甲峰,2011,《农村中职生职业规划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德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为例》,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建娣,2012,《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职业教育研究》第6期。

张闽湘,2014,《未成年工职业生涯服务的小组工作探索——以东莞Y厂为例》,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益民,201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张玉荣,2010,《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第29期。

赵英兰,2008,《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以南宁机电工程学校为例》,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郑丽丽,2012,《民族地区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研究——以鄂尔多斯卫生学校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郑木溪、郝柱、万江红,2009,《广州市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调查与小组工作介入的探索》,《商场现代化》第31期。

周欣,2015,《社会工作介入中职生职业规划的行动研究——基于武汉市S职高的社工服务》,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朱慧,2013,《企业社会工作对员工生涯服务的介入研究——以扬州市Y企业为例》,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编写组编,2013,《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Kevin James Swick.,Reginald D.Williams,2006. “An Analysis of Bron-fenbrenner’s Bio-Ecological Perspective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Implication for Working with Families Experiencing Stres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3(5):37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