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9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7)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ulture Developement of Guangzhou in China (2017)

SSAPID:101-6968-9650-30
ISBN:978-7-5201-0805-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由广州大学与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编,由总报告、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遗产、文化环境、专题研究六大部分组成,汇集了广州科研团体、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诸多文化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文化运行情况和相关专题分析与预测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关信息

丛书名:广州蓝皮书
编 辑:杨雪;张丽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法律声明

 主要编撰者简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中国皮书网

 子库介绍

 摘要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7)》编辑部

 皮书数据库

 Contents

 Ⅰ 总报告

  B.1 2016年广州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2017年展望*

   一 2016年广州文化发展总体形势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发布相关规划政策,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服务软硬件条件

     3.在节庆期间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

    (二)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打造产业新格局

    (三)培养市民整体文化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1.强化顶层设计,谋划整体部署

     2.形成全民阅读长效工作机制

     3.初步形成图书馆数字化

     4.组织赛事提高市民文化素养

    (四)重视文物保护和传承,文物保护工作有新进展

     1.进行机构调整,完善政策法律措施

     2.扩充研究机构,保障资金投入

     3.重视文化传承

    (五)增强对外宣传,扩大广州文化的影响力

     1.本地层面的宣传和推介

     2.国内层面的宣传和推介

     3.国际层面对广州文化成就的推介和宣传

     4.政务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一部分,也是对外宣传广州文化的重要力量

    (六)节庆会展活动精彩纷呈,影响力不断增强

     1.总结节庆活动得失,扩大节庆活动的影响力

     2.推动“中国故事”和“广州故事”走向国际舞台

     3.推动互联网与文化节庆的融合

     4.增加市民参与环节,提高市民参与度

   二 广州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一)公共文化存量资源利用率不高

    (二)文化消费持续增长,但文化生产能力薄弱

    (三)城市之间文化竞争加剧,广州华南文化中心地位受到挑战

    (四)广州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辐射力有待提升

   三 2017年广州文化发展态势与对策建议

    (一)发展态势

     1.文化遗产受重视,文物保护将成为文化工作的重点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迎新机遇,服务效能提高成新趋势

     3.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融合成经济发展新动向

     4.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调整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5.以《财富》全球论坛为契机,大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二)对策建议

     1.利用《财富》全球论坛这一契机,加强和改进对外对内宣传工作,提升广州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提高文化服务效能

     3.借助新媒体优势,提高文化内容生产能力

     4.加强青少年对广州文化的认知,提高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Ⅱ 文化产业篇

  B.2 推动广州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广州体育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 广州市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二)体育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亟待加强

    (三)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

    (四)体育产业管理在政策、法规扶持方面不够完善

    (五)产业引导资金等政策工具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力度不够

    (六)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三 进一步加快广州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政策环境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

    (三)积极探索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创新

    (四)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五)加强体育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B.3 加快广州时尚产业发展打造时尚之都的几点建议

   一 广州具备发展时尚产业、打造时尚之都的优势条件

   二 主要困难和问题

   三 国内先进地区推进时尚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四 推进广州时尚产业发展、打造时尚之都的政策建议

  B.4 广州市越秀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 越秀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发展情况

    (二)文化产业十大类发展情况

   二 越秀区文化产业发展特点

    (一)文化服务业是越秀区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

    (二)形成以国有为主导,民营快速发展的格局

    (三)产业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四)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五)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六)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七)“金融+文化”发展模式助力产业成长壮大

   三 越秀区与其他地区比较分析

    (一)与广州市其他各区的对比

    (二)与部分城市中心城区的简单对比

   四 越秀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机遇和优势

    (一)发展机遇

     1.“互联网+”为文化产业的集约化经营、全方位创新提供了新机遇

     2.广州传统中轴线提升工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3.文化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新机遇

    (二)越秀区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1.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资源优势

     2.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3.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为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优质载体

     4.综合经济实力特别是商贸业核心区、金融业领头羊的地位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 越秀区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规模的扩张步伐有待加快

    (二)产业总体竞争力不强

    (三)高端创意人才缺乏

    (四)融资难问题在中小微企业中比较突出

    (五)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六 加快越秀区文化产业良性发现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二)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实力

    (三)优化行业集聚与空间集中

    (四)强化高端人才的集聚与作用

    (五)改善投融资环境

  B.5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科技融合与创新研究报告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发现

    (一)新闻线索采集技术的发展创新

    (二)新闻编写技术的发展创新

    (三)组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创新

    (四)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创新

    (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六)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

   三 结论与建议

    (一)受访对象列表

    (二)半结构化访问提纲

  B.6 打造广州市荔湾区滨水创意产业带的思考

   一 广州市荔湾区滨水创意产业带的概况和优势

    (一)荔湾区滨水创意产业带的发展现状

    (二)荔湾区滨水创意产业带的发展优势

   二 广州市荔湾区滨水创意产业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知名品牌的集聚

    (二)载体建设较弱,缺少龙头企业

    (三)管理力量薄弱,配套服务不足

    (四)整个产业带缺乏统一规划和宣传

   三 打造荔湾区滨水创意产业带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发挥“有形手”的作用,强化规划布局

     1.政府主导,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2.连片开发,扩大集聚效应

     3.加强周边产业布局引导、互促提升

     4.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发展

    (二)加强载体建设,引导园区合理发展

     1.园区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规划决定园区发展的方向和品位质量

     2.打造园区产业链,提升产业的吸附能力,与周边园区形成良性的竞争

     3.突出优势,注重综合服务功能配套

     4.要避免项目建设中出现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问题,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使产业带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促进龙头企业发展,提升产业品牌价值

     1.要创造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成长环境,研究制定培育发展知名品牌的具体方案,实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培育发展,形成“三个一批”(即储备一批、争创一批、培育一批)的发展格局

     2.加大产业带的协同合作力度,促进不同业态之间的融合,进行衍生品的开发

     3.加大政府宣传和政策扶持力度

    (四)完善配套设施,营造宜居宜业环境

     1.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

     2.不断提高滨水创意产业带周边环境档次,营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五)加快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1.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做好创意人才引进规划

     2.做好人才的激励和培训。为了吸引高端人才进驻,要在户口、医疗、保险、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3.打造创意人群“乐居社区”

    (六)完善公共服务平台,营造互惠发展环境

 Ⅲ 文化事业篇

  B.7 打造岭南特色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研究报告

   一 打造岭南特色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岭南文化资源的重要价值

     1.岭南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

     2.岭南文化是一种特色文化

     3.岭南文化资源极具开发价值

    (二)打造岭南特色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现实意义

   二 岭南特色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总体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广州岭南特色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总体情况

     1.市级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主要有三大亮点

     2.建制城区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特色鲜明

     3.群众性自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创新特质明显

     4.广州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发展有五大特点

    (二)岭南特色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同质化现象严重

     2.文化资源挖掘力度不够

     3.文化人才断层现象严峻

     4.财政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三 国内外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有益做法和经验

    (一)国外的特色品牌

    (二)国内的特色做法

   四 广州打造具有岭南特色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策略和建议

    (一)从宏观上看,要积极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岭南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从中观上看,要避免同质化,反对形式化,摒弃神秘化,防止功利化,克服断层化

     1.避免同质化,打造异质性岭南特色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2.反对形式化,追求深层次岭南特色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3.摒弃神秘化,创建明晰的岭南特色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4.防止功利化,建构服务性岭南特色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5.克服断层化,建立可持续性岭南特色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三)从微观上看,须重点打造七大工程

     1.内容创新

     2.形式创新

     3.调整举办时间,将“迎春花市”办成“永不落幕”的“广州花市”

     4.文化教育的升级发展

     5.发挥岭南音乐文化的宣教功能

     6.实现广州革命文化的教育功能

     7.整合广州基层活动的文化载体

  B.8 广州体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 广州体育发展的现状

    (一)体育改革取得新成效

    (二)群众体育开创新局面

    (三)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

    (四)体育产业迈上新台阶

    (五)体育文化出现新气象

   二 广州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 广州体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转变体育发展方式

    (二)切实提高公共服务均等水平

    (三)着力夯实竞技体育基础

    (四)大力培养体育品牌赛事和职业体育项目

    (五)积极推动体育产业规范快速发展

    (六)做好各项基础性保障工作

  B.9 西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经验及其对广州的启示

   一 西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经验做法

   二 西宁经验对广州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启示

 Ⅳ 文化遗产篇

  B.10 2016年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

   一 2016年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情况

    (一)非遗项目: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培育广州标志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二)非遗研究:公开发行两本以“广州非遗”为主题的书并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活动

    (三)非遗培训:开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

    (四)非遗展示:参加本地国际性会展,扩大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

    (五)非遗版权: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版权保护

    (六)非遗常规活动:公布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举办“非遗学堂”等历年常规工作稳步进行

   二 2016年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非遗的“商业运作”和“基地支撑”未能有机结合

    (二)非遗展示和传承活动主要在市区开展,乡村中的非遗传承有待被进一步关注

    (三)民间文学类非遗传承较薄弱,传统戏剧传承未见声色

   三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形成“一主多辅”的非遗展示基地,并将“商业运作”和“基地支持”有机结合

    (二)助建广州美丽乡村,在广大乡村传承非遗文化

    (三)利用广州动漫产业发达的优势,制作以民间文学类为内容的动漫作品

    (四)借广州非遗进校园活动,培育表演艺术类非遗,特别是传统戏剧的青少年传承人

  B.11 关于广州市珠江两岸历史文化资源的调研报告

   一 广州市珠江两岸历史文化资源基本情况概述

    (一)珠江两岸不可移动文物概况

     1.区域分布

     2.类别

    (二)珠江两岸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镇、历史风貌区概况

     1.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2.传统村镇概况

     3.历史风貌区概况

   二 广州市珠江两岸历史文化资源分析综述

    1.数量众多,资源丰富

    2.亮点纷呈

    3.分布相对集中

    4.文化脉络清晰,保护较好

   三 广州市珠江两岸历史文化资源14个重点片区详析与利用建议

    1.温泉村片区

    2.木棉村

    3.沙面岛

    4.人民桥-二沙岛片区

    5.近代码头仓库、教堂片区

    6.黄埔村

    7.长洲岛

    8.深井村

    9.小谷围岛(部分)

    10.小洲-官洲岛-仑头片区

    11.莲花山

    12.虎门炮台-灯塔片区

    13.小楼片区

    14.南海神庙

   四 小结

  B.12 广州文化古籍资源整理与利用研究

   一 广州文化古籍现存状况的考察

    (一)对广州古籍的界定

    (二)现存广州古籍概述

     1.明清时期广州籍著述情况

     2.目前广州辖区的广州古籍情况

    (三)现存广州古籍的整理与研究现状

     1.编辑广州典籍书目

      (1)广州旧志《艺文略》著录书目

      (2)官方和个人编撰的书目

      (3)今人广州古籍书目的编撰与研究

     2.对广州著者文集的整理与校勘

     3.广州散佚古籍佚文辑佚和专门史料汇编

   二 广州文化古籍资源利用的问题和不足

    (一)广州古籍书目尚需进一步梳理

    (二)广州古籍文献来源与古籍数字化存在的问题

    (三)广州古籍的整理校勘研究及出版仍需重视

     1.明清广州重要学者著述整理出版较少

     2.广州散佚古籍的辑补和研究稍有欠缺

     3.为广州当代文化建设服务的专题文献的整理出版仍要加强

    (四)广州古籍整理人才亦面临窘境

   三 广州文化古籍资源利用之对策

    (一)搭建广州文化古籍资源平台,确保人才培养梯队化发展

     1.建设广州文化古籍资源研究与实践基地

     2.对广州现存古籍进行彻底摸底,编纂《广州古籍总书目》

     3.多角度、多层面开展广州文化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

     4.创建广州古籍全文数据库,推动古籍电子化

     5.加强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提升团队古籍整理水平

    (二)以广州核心文化元素为基础,推动古籍资源的产业化

     1.编辑专题广州古籍文献为广州特色文化建设服务

     2.编撰以广州经典诗文为内容的普及类书籍,传播广州传统文化

     3.以广州传统核心元素为基础,推动古籍资源产业化发展

   四 结语

  B.13 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研究

   一 广州非遗保护的发展历程

    (一)非遗普查顺利开展,非遗名录和传承人体系不断完善

    (二)非遗展示形式多样,文化惠民持续彰显

    (三)非遗保护不遗余力,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四)非遗学堂成效显著,民间传承有序开展

   二 广州非遗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非遗保护面临困境,亟须提升保护力度

    (二)非遗展示零散单一,国际显示度尚待提升

    (三)非遗传承仍需探索,加强面向民众的开放程度

    (四)非遗专业人才匮乏,非遗研究开展缓慢

    (五)宣传亟须创新手段,调动民众的参与热情

   三 广州非遗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探索数字化保护广州非遗之路

    (二)加大非遗展示和宣传的力度,利用多种形式推介广州非遗文化

    (三)创新非遗传承模式,继续做实非遗学堂

    (四)大力培养优秀人才,培育非遗保护的骨干队伍

    (五)兼顾保护开发,适时发展广州非遗文化产业

  B.14 广府庙会的文化价值、运作特征及对策建议

   一 广府庙会的文化价值

    1.文化传承:维护和保持城市的文化独特性

    2.情感凝聚:广府庙会借民俗怀旧孕育一种新都市乡愁

    3.社会和谐的调节器:建立生活方式影响力

   二 广府庙会的运作特征

    1.政府把民间仪式纳入官方体系,打造了政民良性互动的平台

    2.对传统庙会进行社会化、产业化运作

    3.挖掘、创新庙会文化内涵和形式

    4.广府庙会广泛的民间参与

   三 提升广府庙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1.主管与主办分离,建立分权分级管理模式

    2.传统与现代结合,活动内容上与时俱进

    3.服务与引领并重,打造庙会先进文化

    4.地域与全局兼顾,增强文化的辐射性

 Ⅴ 文化环境篇

  B.15 广州市高端文化人才集聚的对策建议

   一 当前广州高端文化人才的现状

   二 广州市高端文化人才缺乏的问题突出

   三 广州形成高端文化人才集聚的相关对策

    (一)继续完善人才培养工程

    (二)创新培养机制

    (三)创新评价激励机制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五)营造城市文化氛围

    (六)创造优越工作条件

    (七)以项目吸引高端文化人才

  B.16 基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践与思考

   一 荔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

    (一)整体推进反腐倡廉,齐抓共管局面初步形成

    (二)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健全反腐败责任体系

    (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四)惩防并举、标本兼治,拓宽拒腐防变工作领域

    (五)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净化基层政治生态

   二 荔湾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面临的问题

    (一)责任意识不强

    (二)责任清单和责任考核有待完善

    (三)监督单一乏力,未能形成社会合力

    (四)责任追究低层化

   三 基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主体责任的内涵,党委要做到“四个带头”

     1.带头树立正气,抵制歪风邪气

     2.带头做好表率,承担更多责任

     3.带头接受监督,堵住腐败源头

     4.带头遵纪守法,配合执纪问责

    (二)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合理划分职责权限,形成社会监督合力

     1.进一步厘清党委和纪委的关系和职责权限。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是同一责任范畴的两个侧面,不矛盾、不排斥

     2.充分发挥党代会和全委会的作用

     3.拓宽和落实普通党员和群众参与的渠道

    (三)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机结合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内监督制度建设中

     2.推进制度创新,围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作风建设成效机制

    (四)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与制约程序,严防“灯下黑”问题

  B.17 好人标杆引领在社区文明创建中的作用及对策研究

   一 社区文明创建概况

    (一)温良里社区概况

     1.人口结构

     2.工作队伍

    (二)社区文明创建特色

     1.巾帼护卫队

     2.爱心共建互助之旅

     3.龙舟说唱亭

     4.特色讲座和活动

    (三)社区身边好人不断涌现

   二 好人标杆引领的成效

    (一)身边好人道德宣讲提升社区文明程度指数

     (1)综治案件发生率维持在低水平

     (2)城市管理精细化运行成效高

    (二)身边好人标杆作用引领社区文明风尚

     1.离岗不离党,退休不退劲

     2.慈善事业,我的幸福家园

   三 推进好人标杆引领作用的对策建言

    (一)扎实推进身边好人进社区学习交流活动

     1.“道德讲堂”建设

     2.“羊城街坊学堂”建设

     3.开展身边好人事迹巡讲、巡演活动

    (二)组织形式多样的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三)弘扬身边好人高尚品德

     1.举办好人事迹交流活动

     2.开展礼遇帮扶及关爱行动

   结语

  B.18 企业文化在广州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及提升路径研究

   一 广州民营企业文化转型升级的精神动力分析

    (一)愿景引领作用

    (二)作风养成作用

    (三)行动激励作用

    (四)氛围营造作用

    (五)情绪化解作用

    (六)活力注入作用

   二 转型升级背景下广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根基不牢

    (二)顶层设计不力

    (三)理念提炼不精

    (四)发展机制不强

    (五)整体环境不适

   三 广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路径

    (一)强化企业内部提升机制

     1.立足企业家精神培育,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价值观

     2.立足文化兴企,大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实施

     3.立足可持续发展,切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形成长效机制

    (二)强化企业同行协作机制

     1.加强广州民企之间的联系合作

     2.加强与国企的交流借鉴

     3.加强民企文化协作组织的建立

    (三)强化商会构建平台机制

     1.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

     2.加强民企文化交流固定平台的建立

    (四)强化政策引导发展机制

     1.加强全市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及引导

     2.加强全市企业文化建设的政策支持

     3.加强全市企业文化的典型塑造和宣传

 Ⅵ 专题研究篇

  B.19 关于促进广州网络文艺繁荣的对策研究

   一 广州网络文艺发展的基础现状

    (一)网络文艺起点高

    (二)网络文艺资源丰富

    (三)拥有较多的知名网络文艺创作者

   二 广州网络文艺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圈层”生态失衡

    (二)平台与配套不足

    (三)“地标式”作品缺失

   三 外地网络文艺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上海模式:“海派”沿承

    (二)杭州方向:“网络文学之都”

    (三)深圳模式:后起之秀

   四 促进广州网络文艺繁荣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人才培植力度,搭建优质平台

    (二)激发民间创作活力,建立完善的推荐机制

    (三)充分利用“大数据”精准定位,实现网上网下互通融合

  B.20 提升“广州奖”国际影响力的对策研究*

   一 充分认识“广州奖”之于广州的意义

    (一)搭建国际城市间的创新交流平台

    (二)开创城市外交的新形式

    (三)向世界展示广州形象和发展成果

    (四)为广州城市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二 当前“广州奖”的国际影响力现状评价

   三 提升“广州奖”国际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一)尽快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增强“广州奖”的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加强对“广州奖”城市创新案例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大力推进广州城市管理创新

    (三)加强“广州奖”评审团队建设,提升其国际性、代表性和权威性

    (四)加强智库建设,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究平台

    (五)改变“广州国际城市创新研究会”虚拟化、小众化的困局,引入社会资源做大做实社会团体

    (六)改变目前广州市政府在“广州奖”中“唱独角戏”现象,将“广州奖”办成全体市民参与的“嘉年华”

  B.21 提升广州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文化支撑*

   一 “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内涵的文化发展要求

   二 “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亟待解决的文化支撑问题

    (一)如何凝聚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思想共识问题

    (二)如何解决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三)如何增强参与国际竞争所需要的文化自觉问题

   三 研究制定“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文化发展策略

    (一)着力培育“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文化品格

    (二)着力增强“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文化认同

    (三)着力夯实“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文化基础

    (四)着力提升文化服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水平

    (五)研究制定文化产业振兴与发展的行动计划

  B.22 广州乞巧民俗文化的产业化策略研究*

   一 广州乞巧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

   二 广州乞巧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广州乞巧民俗文化的内涵传承和市场化中的矛盾

    (二)广州乞巧民俗文化发展空间在缩小

    (三)乞巧民俗文化民间传承后继无人

    (四)乞巧民俗文化保护机制尚未健全

    (五)创新性产品链条不完善

   三 广州乞巧民俗文化的产业化传承创新改进策略

    (一)强化制度设计

    (二)建立资源整合与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

    (三)保护传承乞巧艺人

    (四)拓宽乞巧民俗文化发展空间

    (五)构建多赢的产业化机制

    (六)建立健全保护机制

    (七)加强政府规划和研究咨询平台建设

 广州蓝皮书系列编辑委员会

 Abstract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7)》由广州大学、广州市蓝皮书研究会与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编,作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列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国家皮书系列”并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本书由总报告、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遗产、文化环境、专题研究六大部分组成,汇集了广州科研团体、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诸多文化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文化运行情况和相关专题分析与预测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书指出:2016年广州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打造产业新格局;培养市民整体文化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重视文物保护和传承,文物保护工作有新进展;增强对外宣传,扩大广州文化的影响力;节庆会展活动精彩纷呈,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展望2017年,广州市将以举办《财富》全球论坛为契机,大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受到重视,文化与金融、科技、旅游融合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迎来新机遇,服务效能提高成为新趋势,文化管理体制亟待改革。2017年广州应加强和改进对外对内宣传工作,助力办好《财富》全球论坛;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提高文化服务效能;借助新媒体优势,提高文化内容生产能力;加强青少年对广州文化的认知,促进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Picard,R.G. “Historical Trends and Patterns in Media Economics”. Handbook of Media Management & Economics. 2006.

[2]张延:《从新媒体属性角度审视免费报纸》,《中国传播学年会论文集》,澳门大学出版社,2012。

[3]Chan-Olmsted,S.M. “Issu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Handbook of Media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2006.

[4]Dailey,L.,Demo,L.,Spillman,M. “The Convergence Continuum:A Model for Study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Media Newsrooms”. Atlant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5.3.

[5]洪淡浩、杭敏:《媒介经济学》,《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汤应武、李婉芬:《广州日报60年》,花城出版社,2012。

[1]陶达嫔:《搭建良性互动平台 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南方日报》2011年7月11日(GC06)。

[2]广州越秀政务网,www.yuexiu.gov.cn_yxxxw_xxgk_listd_jsp_catid_6473.html。

[3]林悦:《“广府庙会”和“广府诞”称谓是否准确的》,《神州民俗》2012年第7期,第16页。

[4]刘小钢:《文化可以创新,历史不宜编造》,《南方都市报》2015年3月12日。

[5]陈扬:《广府庙会,在创新中坚守》,《南方都市报》2016年2月29日。

[6]刘博、朱竑:《新创民俗节庆与地方认同建构——以广府庙会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第4期,第574~581页。

[1]程同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论》,《人民论坛》2015年第11期。

[2]杨群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应把握的六个着力点》,《领导科学》2015年第2期。

[3]王希鹏:《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4期。

[4]梁滨:《从严治党须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中国监察》2014年第6期。

[5]《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1]梁凤莲:《论广州乞巧民俗文化的活化传承》,《探求》2015年第4期。

[2]杨静:《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系的探讨——以广州珠村“乞巧节”的保护为例》,《文化遗产》2009年第4期。

[3]张勃:《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七夕节的当代重构及意义》,《文化遗产》,2014年第1期。

[4]李振华:《七夕乞巧节的现代文化内涵探析——以广州市黄埔区乞巧节为例》,《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5]左平:《民俗节庆的游客参与约束机制——以2012广州乞巧文化节为例》,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6]罗华娟:《乞巧文化资源的现代转换研究——以广州珠村为例》,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7]江金波:《论城市传统节庆旅游开发的原则与市场运作》,《商业时代》2009年第7期。

[8]储冬爱:《乞巧的复活与蜕变——以广州珠村“七姐诞”活动为例》,《文化研究》2009年第3期。

[9]陈慧灵:《岭南传统民俗节庆的重构对地方感的影响——以广州珠村乞巧节为例》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2012年10月11~12日.

[10]陶伟、陈慧灵、蔡水清:《岭南传统民俗节庆重构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以广州珠村乞巧节为例》,《地理学报》2014年第4期。

[11]韩雷、刘宪:《从本真性视阈看甘肃西和乞巧节的传承与展演》,《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12]余永红:《文化生态视阈中陇南“乞巧”风俗的传承状态》,《齐鲁艺苑》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