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8

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3)图书

Research Report on Foreign Economics and China(2013)

SSAPID:101-6968-8955-98
ISBN:978-7-5097-5136-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这一重要主题,重点探讨了国外经济学理论、政策及经济学说史前沿问题;当前国际经济格局与秩序重建;区域化与中国转变对内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中外财富和收入分配结构与政策等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程恩富 李翀 沈越
编 辑:王玉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管理学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适用性

  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史著作中的恩格斯及其经济思想*

   一 关于恩格斯其人

   二 恩格斯的思想来源

   三 恩格斯在经济学领域对于马克思及其思想的影响

   四 恩格斯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地位和贡献

   五 启示

  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从李嘉图到马克思

   一 批判性是政治经济学与生俱来的特性

   二 李嘉图将古典经济学的批判性推向顶点

   三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彻底批判性

   四 现代政治经济学不能缺乏批判性

  民国时期经济思想史著作中的马克思及其经济学

   一 概况

   二 对马克思及其经济学的介绍

    (一)对马克思生平及其著述的介绍

    (二)对马克思唯物史观(或经济史观)的介绍

    (三)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介绍

    (四)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危机理论的介绍

   三 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解

    (一)对马克思唯物史观(或经济史观)的理解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理解

    (三)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危机理论的理解

   四 对马克思及其经济学的评价

   五 结束语

  经济危机背景下的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的视角

   一 引言:经济危机的延续

   二 周期波动与长期趋势: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解析

    (一)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架构

    (二)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解析

   三 基于马克思视角的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解读

    (一)次贷危机的解读

    (二)欧债危机的解读

   四 结语:回到马克思

  运用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研究中间进口的影响

   一 引言

   二 有不完全替代中间进口的两大部类再生产线性方程组及其结构

   三 有不完全替代中间进口的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解析

   四 有不完全替代中间进口的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的一般解

   五 借鉴《资本论》的算例验证

  论全球化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垄断与竞争

   一 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理论对垄断的分析

    (一)垄断的界定

    (二)垄断的起源和后果

   二 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竞争的分析

    (一)竞争的经济学定义

    (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新辩护:垄断即竞争

   三 比较和启示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地租理论的比较研究

   一 马克思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一)级差地租

    (二)绝对地租

    (三)城市建筑地段地租、垄断地租和矿山地租

    (四)土地的价格

   二 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一)主流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1.租金、准租金与经济租

     2.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

     3.级差地租

    (二)西方经济学中其他学派的地租理论

     1.杜能的地租理论

     2.阿隆索的地租理论

   三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比较分析

    (一)二者的共性

    (二)二者的区别

     1.地租主要形式区别

     2.级差地租的区别

     3.地租产生原因和形成条件的区别

     4.土地价格问题的区别

   四 启示与政策建议

  财富观的演进及对构建科学财富观的启示

   一 经济学说史上财富观的演进

   二 财富观的演进对构建科学财富观的启示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学财富观的基本特征

    (一)科学财富观要明确财富增长的目的性,明确人力财富也是财富,科学财富观具有鲜明的人本性

    (二)科学财富观着眼财富范围的扩大

    (三)科学财富观明确生态资源、生态环境也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力产权研究对产权理论的传承和超越

   一 人力产权研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

   二 人力产权范畴的科学内涵及研究意义

    (一)人力产权范畴的科学内涵及其异化复归与人的异化复归的关系

    (二)人力产权范畴研究的重大意义

   三 人力产权范畴研究对产权、人力资本产权研究的超越

    (一)产权的产生和分类以及人力产权与物力产权的关系

    (二)马克思对产权范畴内涵的科学研究

    (三)马克思的产权本质理论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异同

    (四)人力产权研究对人力资本产权研究的超越

 第二部分 西方经济理论研究与批判

  评萨金特的宏观经济因果实证研究

   一 萨金特的“因果论”能够成立吗?

   二 萨金特的“因果论”能为美国解困吗?

  斯拉法的计算错误与价值的历史转型过程

   一 斯拉法第一个例子的简要评析

   二 斯拉法第二个例子的简要评析

   三 斯拉法第二个例子的拓展评析

  萨金特理性预期理论的实证检验

   一 理性预期下的经济政策与经济变量关系——萨金特理论模型建构与评述

    (一)萨金特理论出发点:凯恩斯主义

    (二)理性政府行为研究

    (三)理性经济人与政府政策无效性

   二 萨金特理性预期理论评述和检验

    (一)理论检验——适应性预期下的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变量关系

    (二)经济政策与经济变量因果关系的中国实证检验

     1.模型的设定和数据选择

     2.模型估计与货币政策冲击的识别

   三 结论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研究

   一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基本框架

    (一)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定义

    (二)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形成和结构整体性

    (三)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完整周期

    (四)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在时空应用上的最新发展

   三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评述和展望

    (一)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与其他长波理论的比较分析

    (二)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比较分析

    (三)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展望

  经济学三大价值理论比较

   一 三大价值理论产生背景的比较

   二 三大价值理论思想渊源的比较

   三 三大价值理论研究目的的比较

   四 三大价值理论研究方法的比较

   五 三大价值理论对价值的本质、量化形式的比较

    (一)关于价值定义与本质的比较

    (二)关于价值与价格关系的比较

    (三)关于价值量化形式的比较

   六 结论

  稳定配置与市场设计:合作博弈理论的扩展与应用

   一 稳定配置理论:Gale-Sharpley算法和顶端交易循环算法

   二 市场设计:实证分析、实验研究及其应用

   三 其他贡献:夏普利值及其变体

   四 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布坎南的宪政经济学解析

  论凯恩斯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

   一

   二

   三

  浅议西方技术创新原因论*

   一 创新的含义

   二 引起技术创新的原因

    (一)技术推动说

    (二)市场需求拉动说

    (三)市场需求和技术推动互动说

   三 对技术创新经济学的评价

  资本主义主流经济学发展观简析*

   引言

   一 古典经济学——视野狭窄,只关注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和利润

   二 新古典经济学——急功近利的发展观

   三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无法解决生态和经济双重危机

   四 庇古的主张——国家干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

   小结

  从马克思企业权力视角看新自由主义公司治理理论的缺陷

   一 新自由主义公司治理理论的核心论点和解释逻辑

   二 马克思企业理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交换关系的权力本质

   三 从马克思企业权力视角透视新自由主义公司治理理论掩盖的美国公司的掠夺本质

  后福特制生产方式下跨国流通组织的劳动关系研究*

   一 跨国流通组织的本国劳动关系

   二 跨国流通组织的全球劳动关系

   三 结语

  重新理解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一 引言

   二 《通论》的体系结构

   三 《通论》的“革命”理论

    (一)但有效需求原理:有效需求决定就业和收入水平

    (二)三大心理法则:不确定性和动物精神决定有效需求

    (三)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宏观政策引导有效需求

   四 《通论》对传统经济学的革命

  演化博弈视角下的团队知识生产互惠合作机制研究

   一 引言

   二 互惠偏好、制度与互惠行为选择

    (一)互惠偏好及知识生产者的互惠偏好

    (二)知识生产者互惠偏好与制度共生演化

    (三)互惠制度——知识生产者互惠偏好与互惠行为选择的桥梁

   三 知识生产团队互惠合作演化博弈分析

    (一)互惠合作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

    (二)互惠合作演化稳定策略求解

    (三)博弈演化策略的渐进稳定性分析

    (四)数值模拟

   四 结语

  提升区域软实力的对策研究

   一 引言

   二 软实力内涵及外延的研究及其深化

    (一)软实力的内涵及外延的研究

    (二)软实力在不同层面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三)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及本文的研究角度

     1.硬实力为软实力的提升提供基础条件

     2.软实力的提升支撑硬实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 区域软实力界定

   四 以制度建设提升区域软实力的迫切性

   五 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提升区域软实力

    (一)政府审批与管制制度改革

    (二)产权保护制度

     1.健全的产权保护制度

     2.健全的实施机制

    (三)公共服务制度化均等化——文化、卫生医疗、教育和社会福利等

     1.财税支持制度化

     2.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支持非政府民间组织发挥作用——非正式制度建设

 第三部分 当代世界经济问题研究

  转型期发展中大国的发展转型问题*

   一 提倡创新型发展,构建创新型国家

   二 突出公平与和谐型发展,构建和谐的小康社会

   三 推崇绿色型发展,构建绿色生态社会

   四 谨防依附型发展,构建开放型自主经济

  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源、性质与对策

   一 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源和性质

   二 避免金融危机的对策

  欧债危机冲击下的欧元汇率波动分析

   一 欧债危机对欧元汇率大幅波动影响深远

   二 影响欧元波动的汇率决定理论及相关研究文献

   三 欧债危机影响欧元汇率波动的三个主要方面

   四 欧债危机影响欧元汇率波动的三点启示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与人民币汇率变化及其对策研究*

   一 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国际贸易与人民币汇率的状况

   二 国际贸易失衡的根源并非汇率

   三 国际汇率理论中的三元悖论

   四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应对美国金融霸权的对策

    (一)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抑制国际游资冲击我国市场

    (二)逐渐改变我国出口结算方式,限制美国金融霸权

    (三)我国应该用外汇储备购买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和在我国境内的优质外资公司的股份

   五 结论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对东亚国家经济的消极影响

   一 引言

   二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下的融资安排

    (一)资金需求的形成

    (二)资金供给的形成

    (三)供给需求的平衡

   三 赤字融资安排的缺陷

    (一)“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对称性和脆弱性

    (二)美国金融霸权

     1.国际市场上的金融霸权

     2.美国金融霸权下赤字融资的收益

     3.美国金融霸权下维护赤字融资的汇率工具

     4.东亚国家在金融霸权下的成本

   四 应对方案

    (一)扩大内需,实现国内外经济均衡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完善东亚各国的汇率制度,促进区域汇率协调

   五 结论

  俄罗斯缘何重视经济外交

   一 引言

   二 新时期国际秩序的含义与特点

    (一)阶段性

    (二)失衡性

    (三)务实性

    (四)区域性

    (五)多边性

   二 新时期国际秩序的变革——俄罗斯面临的新契机

    (一)国际秩序的变革的关键动力:金砖国家的崛起

    (二)国际秩序变革的转折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三 俄罗斯经济外交的国际根源: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

    (一)“冷战终结”之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蔓延导致各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依赖性加强,俄罗斯也未能例外

     1.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发展相互依存

     2.俄罗斯经济发展日益依赖世界市场

    (二)国家安全从传统的政治与军事安全为主转向国家政治和经济安全并重,国家利益的实现方式多元化,经济利益的凸显日益明确

     1.经济手段代替军事手段成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主要手段

     2.国际秩序“务实性”和“失衡性”的特点决定了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必须将经济安全与政治安全并重

    (三)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的作用依托国家的经济利益,所有这些都导致经济关系的政治化和政治关系的经济化互相交融

   四 结论与展望

  转型经济的国际最新研究

   一 国外转型经济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领域的研究

    (二)产业组织问题的研究

    (三)劳动力市场的研究

    (四)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的研究

    (五)经济增长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六)腐败问题的研究

    (七)关于幸福度的研究

   二 国际研究主要关注的中国问题

   三 转型经济国际研究的特点评述

  欧洲福利国家危机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警示

   一 欧债危机阴霾密布

   二 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

    (一)不少欧洲国家长期推行高福利高保障制度,福利保障开支远远超过其经济增长水平,最终导致政府收支相抵出现高赤字

    (二)危机根源是欧元区核心国与边缘国竞争力差距不断拉大的必然结果

    (三)危机源头是欧元区各自为政的财政政策与统一的货币政策的矛盾

   三 欧债危机对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警示

    (一)高福利养懒汉,会使一些人失去社会责任感,并导致浪费与腐败

    (二)高福利导致寅吃卯粮透支未来必然不可持续

    (三)建立福利制度需要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行为

    (四)福利主义应当成为保障穷人和最不得利者的最基本工具

    (五)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与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永不过时,应代代相传

  不发达经济学视野中的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

   一 理论回顾

   二 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三 FDI与全球环境污染的历史分析

   四 FDI与中国环境污染的历史分析

    (一)1992年以前的FDI与生态环境

    (二)1992年以后的FDI与生态环境

   五 若干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

 第四部分 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研究

  关于近年来我国宏观货币政策力度的存疑

   一 2008~2009年我国的宏观货币政策分析

   二 2010~2011年我国的宏观货币政策分析

   三 对宏观货币政策规则的再认识

  震荡疗法与中国模式

   一 前言

   二 “震荡疗法”之理论

   三 “中国模式”的实施

   四 比较分析

  绿色政府采购力促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

   一 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含义

   二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的必然性

   三 政府采购及其政策功能

   四 绿色政府采购的内涵及其效应分析

    (一)绿色政府采购的生态效应分析

    (二)绿色政府采购的示范效应有利于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五 我国实行绿色政府采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一)进一步完善绿色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促进绿色采购法制化

    (二)在环境标志框架下完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

    (三)制定绿色采购客体标准,发布绿色采购清单

    (四)利用经济手段减少低碳绿色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强其竞争力

  税制结构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 增长型税制与中国税制的增长型阐释

   二 增长型税制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矛盾

    (一)与经济结构优化之间的矛盾

    (二)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与缩小收入差距之间的矛盾

   三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税制转型方向的基本要求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经验与战略选择

   一 “中等收入陷阱”之辩

   二 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的理论分析

   三 后发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实现赶超的经验分析

   四 中国所处阶段及发展战略的转换

  地方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一 引言

   二 代表性地方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支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二)教育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三)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三 代表性地方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四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我国民营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

   一 民营企业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一)我国民营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主体

    (二)我国民营企业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我国民营企业肩负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任

   二 制约我国民营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因素

    (一)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融资难问题制约了民营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民营企业的发展缺少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

    (四)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五)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导致其经营水平不高、决策机制落后

    (六)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滞后,缺少优秀的人才队伍

   三 加快我国民营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

    (一)坚决贯彻落实各项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

    (二)完善政府服务机制,为民营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创造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

    (三)建立多元融资体系,为民营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财力支持

    (四)我国民营企业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

    (五)完善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和决策机制

    (六)我国民营企业要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高的人才队伍

  湖南城镇化水平与发展路径研究

   一 湖南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一)与同一收入水平的常态城市化水平相比

    (二)城镇化率与工业化水平进行比较

    (三)城镇化率与非农化水平进行比较

    (四)与全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

   二 湖南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心城市不强,城镇发展不平衡

    (二)工业化水平不高,城镇产业布局不合理

    (三)城镇化质量与管理的问题

    (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的问题

   三 湖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一)做好顶层设计,优化区域规划

    (二)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园区布局

    (三)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城镇质量

    (四)加强城乡统筹,促进全面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动力优势分析

   一 使用价值与价值创造:两种经济原动力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平衡两种经济原动力,形成优势动力组合

   三 研究和确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所处的历史时空

   四 如何保持和创造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环境规制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研究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指标选取

    (二)数据来源

   四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

   一 关注国际性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学术思想

   二 外国经济理论研究新动向

    (一)外国经济理论研究新动向

     1.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

     2.理性疏忽的建模思想对RBC模型的发展

     3.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

     4.转型经济理论

     5.宪政经济思想

     6.团队知识生产模式

    (二)对西方主流经济学重要理论的评价

   三 欧洲国家债务危机和当前世界经济

    (一)欧债危机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中美经济失衡与中国经济结构内部失衡

    (四)中美宏观经济政策

    (五)社会平等制度

    (六)“资源空心化”问题

   四 经济全球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 收入分配与中等收入陷阱

 编委会名单

本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深入研究和正确借鉴外国经济学说,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从主题为“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的第20次年会入选论文中精选了44篇力作,汇集成本书。全书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研究、西方经济理论研究与批判、当代世界经济问题研究、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研究四个部分,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新发展、外国经济理论研究新动向、欧洲国家债务危机和当前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收入分配与中等收入陷阱等方面的前沿问题,是为关注和从事外国经济学说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以及中国问题研究的学者奉献的一本佳作。

[1]陶为群:《开放经济下的马克思再生产模型及实证初探》,《学术界》1991年第5期。

[2]胡春生:《开放经济下的社会资本再生产》,《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唐国华、许成安:《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

[4]程恩富、马艳:《高级现代政治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5]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4。

[1]〔德〕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原著1867)。

[2]〔美〕 巴兰、斯威齐著《垄断资本》,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系译,商务印书馆,1977(原著1966).

[3]〔美〕熊彼特著《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原著1934)。

[4]〔美〕弗里德曼著《资本主义与自由》,张瑞玉译,商务印书馆,2009。

[5]〔美〕德伯著《公司帝国》,闫正茂译,中信出版社,2004。

[6]〔美〕赖克著《超级资本主义》,石冠兰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

[7]〔美〕福斯特等:《21世纪资本主义的垄断与竞争》,《每月评论》2001年第4期。

[8]宋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垄断理论比较》,《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9]夏振坤:《新经济与新经济学的新问题》,《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9期。

[10]李海舰:《从竞争范式到垄断范式》,《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9期。

[11]邓启惠:《对若干垄断理论观点的重新思考》,《经济评论》2000年第1期。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人民出版社,197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

[4]白永秀、任保平:《现代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英]约翰·斯罗曼著,《经济学》(第六版),郭庆旺、赵志耘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7]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8]〔美〕斯坦利·L.布鲁、兰迪·R.格兰特著,《经济思想史》,邸晓燕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科学出版社,1992。

[10]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程言君:《坚持和完善“公主私辅型”基本经济制度的时代内涵》,《管理学刊探索》2012年第4期。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85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94~95页。

[1]Piero Sraffa,Production of commodities by means of commodities:prelude to a critique of economic theory.Cambridge,1960.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

[3]史晋川:《马克思的价值转型问题与斯拉法的“标准体系”》,《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托马斯·J·萨金特:《宏观经济理论》,王小明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2]保罗·萨缪尔森、威廉姆、巴奈特编《经济学家之经济学家》,曹和平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黄先开、邓述慧:《货币政策中性与非中性的实证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第6期。

[4]陆军、舒元:《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在中国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第2002年第3期。

[5]方兴起、郑贺:《萨金特: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到理性预期经济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84~90页。

[6]Chow,Gregory C.1970.“Optimal Stochastic Control of Linear Economic Systems”.Money,Credit and Banking(2):291-302.

[7]Sargent,Thomas.1973.“‘Rational’Expectations,the Real Rate of Interest,and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No.2.Washington Brookings Inst.

[8]Sargent,Thomas,Neil Wallace.1975.“‘Rational’Expectations,the Optimal Monetary Instrument,and the Optimal Money Supply Rul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3(2):241-254.

[9]Albert Marcet,Thomas J.Sargent.“Convergence of Least-Squares Learning in Environments with Hidden State Variables and Private Inform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7,No.6(Dec.1989),pp.1306-1322.

[10]Hsiao C.1981.“Autoregressive Modeling and Money-income Causality Detection”.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7(1):85-106.

[11]Akaike H.1969.“Statistical Predictor Identification”.Annals of the Institute of Statistical Mathematics,21(2):203-217.

[1]Bowles,Samuel,Edwards & Roosevelt(2005),Understanding Capitalism:Competition,Command and Chang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Boyer,R.(2010),“The Rise of CEO Pay and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in the United Sates”,in McDonough,Reich & Kotz,Contemporary Capitalism and Its Crises:Social Structures of Accumulation Theory for the 21st Centur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215-238.

[3]Carlson,Gillespie & Michalowski(2010),“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and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in McDonough,Reich & Kotz,Contemporary Capitalism and Its Crises:Social Structures of Accumulation Theory for the 21st Centu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239-263.

[4]Gordon,D.(1980),“Stages of accumulation and long economic cycles”,in Terence K.Hopkins and Immanuel Wallerstein eds.,Process of the World System.Beverly Hills:Sage,pp.9-45.

[5]Gordon,D.,Edwards R.& M.Reich(1982),Segmented Work,Divided Worker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23,25-26.

[6]John,A.(2003),“Race and hegemony:The neolibe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black urban regime and working-class resistance”,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7(3),pp.352-380.

[7]Kotz,D.M.(1987),“Long waves and social structures of accumulation:a critique and reinterpretation”,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19(4),pp.16-38.

[8]Kotz,D.M.(1994),“Interpret in the social structures of accumulation theory”,in Kotz,McDonough & Reich,Social Structures of Accumulatio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rowth and Crisi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50-71.

[9]Kotz,D.M.(1994),“Introduction”,in Kotz,McDonough & Reich,Social Structures of Accumulatio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rowth and Crisi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8.

[10]Kotz,D.M.(2003),“Neoliberalism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theory of long-run capital accumulation”,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35(3),pp.263-70.

[11]Kotz,D.M.(2009),“Th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risis of 2008:A systemic crisis of neoliberal capitalism”,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41(3),pp.305-317.

[12]Kotz,D.M.& McDonough,T.(2010),“Global neoliberalism and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in McDonough,Reich & Kotz,Contemporary Capitalism and Its Crises: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Theory for the 21st Centur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93-120.

[13]Lobao et al.(1999),“Macro-level theory and local-level inequality:Industrial structure,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distribution,1970 and 1990”,Annu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89(4),pp.571-601.

[14]Lippit V.D.(2010),“Social structures of accumulation theory”,in McDonough,Reich & Kotz,Contemporary Capitalism and Its Crises: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Theory for the 21st Centur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45-71.

[15]McDonough,T.(1994),“Social structures of accumulation,contingent history and stages of capitalism”,in Kotz,McDonough & Reich,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rowth and Crisi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72-84.

[16]McDonough,Reich & Kotz(2010),“Introduction”,in McDonough,Reich & Kotz,Contemporary Capitalism and Its Crises: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Theory for the 21st Centu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22.

[17]Prechel,H.(2000),Big Business and the State:Historical Transition and Corporate Transformation,1880s-1990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8]Resnick,S.A.& R.D.Wolff(1987),Knowledge and Class:A Marxian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88.

[19]Pfeifer,K.(2010),“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theory for the Arab world:the economies of Egypt,Jordan,and Kuwait in the regional system”,in McDonough,Reich & Kotz,Contemporary Capitalism and Its Crises: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Theory for the 21st Centu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309-354.

[20]Robinson,William I.(2003),Transnational Conflicts:Central America,Social Change,and Globalization,London:Verso.

[21]Robert,W.(2002),The Enigma of Globalization:A Journey to A New Stage of Capitalism,London:Routledge.

[22]Salas,C.(2010),“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and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Mexico”,in McDonough,Reich & Kotz,Contemporary Capitalism and Its Crises: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Theory for the 21st Centu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286-308.

[23]Tabb,W.K.(2010),“Financializ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in McDonough,Reich & Kotz,Contemporary Capitalism and Its Crises: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Theory for the 21st Centur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45-167.

[24]Wallace,M.& D.Brady(2010),“Globalization or spatialization?The worldwide spatial restructuring of the labor process”,in McDonough,Reich & Kotz,Contemporary Capitalism and Its Crises: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Theory for the 21st Centur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21-145.

[25]Wolfson,M.H.& D.M.Kotz.(2010),“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theory”,in McDonough,Reich & Kotz,Contemporary Capitalism and Its Crises: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Theory for the 21st Centur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72-90.

[26]大卫·科茨:《当前金融和经济危机: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体制危机》,《海派经济学》2009年第1期。

[27]大卫·科茨:《马克思危机论与当前经济危机:大萧条或严重积累型结构危机》,《海派经济学》2010年第2期。

[28]唐·戈德斯坦:《在社会积累结构理论下对能力角色的探讨》,《海派经济学》2009年第2期。

[29]特伦斯·麦克唐纳:《论国际“类主权国家”机构与社会积累结构》,《海派经济学》2009年第1期。

[1]Stigler,George J.“Ricardo and the 93% Labor Theory of Valu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3).

[2]蔡继明:《价值争论:回望与展望》,《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

[4]鲁品越:《斯拉法模型的分析与重建——兼论三类价格理论的层次关系》,《财经研究》2005年第4期。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

[7]斯拉法:《李嘉图全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62。

[8]斯拉法:《李嘉图全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7。

[9]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商务印书馆,1963。

[10]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81。

[11]魏埙:《当代一种独具特色的价格理论体系——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介评,《南开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2]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第2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

[14]晏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5]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商务印书馆,1991。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4。

[2]汉斯:《凯恩斯学说指南》,商务印书馆,1963。

[3]凯恩斯:《劝说集》,商务印书馆,1962。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

[1]Rowthorn,Bob,1974,Neo-Classicism,Neo-Ricardianism and Marxism.New Left Review.

[2]彼得·诺兰、刘春航、张瑾:《全球商业革命——产业集中、系统集成与瀑布效应》,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3]Pankaj Ghemawat et al.,2004,“Wal-Mart Stores in 2003”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Case Study,No.9,January 30.

[4]Audrey Watson,“An Overview of U.S.Occupational Employment and Wages in 2011”.(EB/OL).http://www.bls.gov/opub/btn/volume-1/an-overview-of-occupational-employment-and-wages-in-2011.htm.

[5]Basker,Emek,2005,“Job Creation or Destruction?Labor-Market Effects of Wal-Mart Expans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87,No.1.

[6]Goetz,Stephen J.,and Hema Swaminthan,2004,“Wal-Mart and County-wide Poverty.” University Park,PA: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Rural Sociology,Staff Paper,No.371.

[7]Annette Bernhardt,Anmol Chaddha,and Siobhan McGrath,2005,“What do we know about Wal-Mart?An Overview of Facts and Studies for New Yorkers”,Brennan Center for Justice No.2,August.

[8]《沃尔玛拟采取措施削减医保成本》,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http://kuaixun.stcn.com/content/2011-10/21/content_3744552.htm.

[9]Greenhouse,Steven,2004,“In-House Audit Says Wal-Mart Violated Labor Laws.” The New York Times,January,13 sec.A.

[10]Wright,Steve,2002,Storming Heaven:Class Composition and Struggle in Italian Autonomist Marxism,London:Pluto Press,Chapter 8.

[11]Bowring,Finn,2004,“From the mass worker to the multitude:A theoretical contextualisation of Hardt and Negri’s Empire”,Capital&Class,83,Summer.

[12]谢富胜:《分工、技术与生产组织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3]迈克尔·布若威著《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李荣荣译,商务印书馆,2008。

[14]谢富胜、周亚霆:《知识经济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4期。

[15]Moor L.and Little J.,2008,“Fourth worlds and neo-Fordism:American apparel and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onsumer anxiety”,Cultural Studies,22(5).

[16]Maravelias C.,2007,“Freedom at work in the age of post-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Ephemera,7(4).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

[18]哈里·布雷弗曼著《劳动与垄断资本》,方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

[19]托尼·史密斯著《1861~1863年手稿中关于机器问题的论述》,载于理查德·贝洛菲尔、罗伯特·芬奇主编《重读马克思——历史考证版之后的新视野》,徐素华译,东方出版社,2010。

[1]高鸿业,《一本拯救资本主义的名著——解读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2]郭冠清:《西方经济思想史导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

[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1999。

[4]罗宾逊、奥斯汀:《凯恩斯传》,1946,滕茂桐译,商务印书馆,1980。

[5]罗宾逊:《马克思、马歇尔和凯恩斯》,1960,北京大学经济系资料室译,商务印书馆,1963。

[6]斯基德尔斯基:《凯恩斯传》,2003,相蓝欣、储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7]杨春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1]〔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2000。

[2]〔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阎学通、徐进:《中美软实力比较》,《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期。

[4]周晓宏、王小毅、谢荷锋:《区域软实力及其综合评价体系研究》,《技术经济》2007年第6期。

[5]胡键:《软实力新论:构成、功能和发展规律——兼论中美软实力的比较》,《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6]陶建杰:《中国城市软实力评价及实证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7]〔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中译本),东方出版社,2005。

[8]方长平:《中美软实力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7期。

[9]〔美〕约瑟夫·奈著《美国霸权的困惑》,郑志国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10]黄仁伟:《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11]刘德斌:《“软权力”说的由来与发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2]田旭明、沈其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在当代中国的建构》,《中州学刊》2011年第2期。

[13]马庆国、楼阳生:《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4]赵永勃:《大连市软实力的建设与提升》,《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5]姚永玲、祁国燕:《区域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第36期。

[16]任玉岭:《论加速中部崛起的支撑性政策》,《中州学刊》2005年第3期。

[17]约瑟夫·奈、西恩·克瑞翰、塞比·拉尔曼、杨丹志:《说服的权力——美国领导权的二元构成》,《国际论坛》2003年第5期。

[18]约瑟夫·奈:《“软权力”再思索》,《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9]Joseph Nye.“Soft Power”.Foreign Policy,Fall 1990.

[20]Joseph Nye.“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ume 105,Issue 2,Summer,1990.

[21]Joseph Nye.“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

[22]Nye,J.S.(2007,November).“Smart Power.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Retrieved from:Http://www.csis.org/smartpower/.

[23]Nye,Jr.,J.S.(2008).“Public Diplomacy and Soft Power”.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p.94.

[1]《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9月20日,第1版。

[2]陈银娥、李铁强:《颜鹏飞学术思想述评》,《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第1期。

[3]〔法〕弗朗索瓦·佩鲁著《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华夏出版社,1987。

[4]庞中英:《中国的开放不能只开放自己》,《环球日报》2008年7月18日。

[5]颜鹏飞:《坚持独立自主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构建创新型国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7期。

[6]孙学文:《中国29年来对外开放、创办“三资”企业反思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8年第3期。

[7]Smart Growth,Form and Consequences,Lincoln Institute of Lane Policy,2002.

[8]黄亚生:《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古斯塔夫·拉尼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耶鲁全球化》在线杂志2008年6月19日。

[1]张晓晶、李成:《欧债危机的成因、演进路径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开放导报》2010年第4期。

[2]孙立坚:《欧洲债务危机与全球复苏进程》,《对外贸易实务》2010年第6期。

[3]Brian Keeley and Patrick Love,From crisis to recovery-The Causes,Course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Great Recession.Oct 6,2010.http://www.oecd.org/document.

[4]Eurostat,Euro area and EU27 government deficit at 4.1% and 4.4% of GDP respectively.October 22,2012.http://epp.eurostat.ec.europa.eu/cache/ITY_PUBLIC/2-22102012-AP/EN/2-22102012-AP-EN.PDF.

[5]European Central Bank:Monthly Bulletin October.http://www.ecb.int/pub/pdf/mobu/mb2012.10en.pdf.

[6]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WEO)-Recovery,Risk,and Rebalancing.October 2010.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0/02/index.htm#ch2fig.

[7]Ronald McKinnon,“The Euro versus the Dollar:Resolving a Historical Puzzle”.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Feb.11,2002.

[8]Thomas Hofmann and Dr.RolfSchneider,“Euro Zone Debt Crisis:Impact on the Economy”.Jun 28,2010.https://www.allianz.com/en/economic_research/publications/working_papers/europe/schulden0610.html

[9]“Uri Dadush:Paradigm Lost:The Euro in Crisis.”Jun2,2010.www.CarnegieEndowment.org/EuroCrisis.

[10]“World Bank: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summer 2010:Fiscal Headwinds and Recovery”.www.worldbank.org/globaloutlook.

[1]方兴:《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国际贸易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分析》,《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22期。

[2]方兴:《试论对汇率超调理论的修正——人民币汇率实证分析》,《人民论坛》2009年12月。

[3]方兴:《国内与国际汇率理论的比较研究》,《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23期。

[1]周岳斌:《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对东亚国家经济的消极影响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硕士论文,2011年。

[2]王雪:《美国贸易逆差诱因分析》,《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年第10期。

[3]杨国庆:《从亚洲金融危机看美国金融霸权》,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7.

[4]马丁·迈耶著《美元的命运》,钟良、赵为群译,海南出版社,2000。

[5]〔德〕格哈德·伊宁著《货币政策理论——博弈方法导论》,杨伟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罗纳德·麦金农、贡特尔·施纳布尔:《东亚经济周期与汇率安排》,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7]罗纳德·麦金农著《美元本位下的汇率——东亚高储蓄两难》,王信、何为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国经济展望》,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2月7日。

[2]深圳市住房建设局:《深圳市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终审公示二榜名单》,《新京报》2011年5月12日。

[3]汪涛:《欧债危机的出路》,《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6期。

[4]马骏:《欧债危机的下一步演进及对中国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6期。

[5]余永定:《后危机时期的全球公共债务危机和中国面临的挑战》,《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1期。

[6]刘志强:《主权债务危机财政风险形成的制度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

[1]Mc.Crudden,PublicProcurement and Equal Opportunities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A study of “Contract Compliance”in the Member State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and under Commuity Law. Brussels,1994:141.

[2]Nissinen,“A.Environmental criteria in the public purchases above the EU threshold values by three Nordic countries:2003 and 2005”.Ecological Economics,Apr,2009,Vol.68 Issue 6,pp.1838-1849.

[3]Scot C,“Finding the best green value:strategies balance cost,human health and environment concerns”.Government procurements,2005(1):17.

[4]《2011年政府采购规模过万亿 占全国财政支出10%》,http://www.gov.cn/2012-04-19。

[5]耿建东、傅以钢:《低碳科技:应对“碳关税”博弈》,《科技日报》2012年6月12日。

[6]《宁夏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7]张爱军、李晓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1期。

[8]《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The World Bank:Robust Recovery,Rising Risks,World Bank East Asia and Pacific Economic Update 2010,Volume 2.Washington,DC.November 2010,p.27.

[2]Kraay,Aart and Raddatz,Claudio,Poverty traps,aid and growth,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82,pp.315-347.

[3]Gill,Indermit.and Homi,Kharas.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Ideas for Economic Growth,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

[4]郑秉文:《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1期。

[5]魏枫:《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换》,《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3期。

[6]魏枫、樊士得:《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研究:技术进步路径的视角》,《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4期。

[1]刘国辉、林娅琪:《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关系实证研究——以辽宁省为例》,《华北金融》2010年第3期。

[2]杨林娟、戴亨钊:《甘肃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3期。

[3]赵石磊:《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纯收入关系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4]冉幕娟、吴永球、陈永丽:《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关系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年第1期。

[5]白雪梅:《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中国的经验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6期。

[6]谷成、李俊毅:《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7]陶纪坤:《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学研究》2008年第12期。

[1]Henderson,J.V.,“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3,4:275-341.

[2]Moomaw,R.L.and Shatter,A.M.,“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Bias toward Large Citie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6,40:13-37.

[3]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4]霍利斯、钱纳里等:《发展的形式:1957~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中译本,1988。

[5]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45期。

[6]曾福生、吴雄周、刘辉:《论我国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形式》,《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第31期。

[1]〔德〕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4、25卷,人民出版社,1972。

[2]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http://www.gov.cn/test/2008-08/01/content_1071062.htm。

[4]〔美〕约翰·奈斯比特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美〕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挪威〕埃里克·赖纳特:《富国为什么富、穷国为什么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Porter,M.E.“America’s Green Strategy”.Scientific American,1991,(4).

[2]Jaffe,A.B.,Palmer,K.“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nnovation:A Panel Data Study”.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7,(4).

[3]黄德春、刘志彪:《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波特假设的企业竞争优势构建》,《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3期。

[4]赵红:《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经济管理》2007年第21期。

[5]Azevedo,D.,Martiniano,A.M.,Pereira,Newton Muller.,“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nnovation in High-pollution Industries:A Case Study in a Brazilian Refine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0,(11).

[6]Lee,J.,Veloso,F.M.,Hounshell D.A.“Linking Induced Technological Change,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Evidence from Patenting in the U.S.Auto Industry”.Research Policy,2011,(9).

[7]Jorgenson,D.W.,Wilcoxen,P.J.“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U.S.Economic Growth”.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0,(2).

[8]Olga,K.,Grzegorz,P.“Sectoral and Macroeconomic Impacts of the Large Combustion Plants in Poland:A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Energy Economics,2006,(3).

[9]张卫东、汪海:《我国环境政策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12期。

[10]Sneeringer,S.E.“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Urban Encroachment on California’s Dairy Structur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11,(3).

[11]叶祥松、彭良燕:《我国环境规制的规制效率研究——基于1999~200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经济学家》2011年第6期。

[12]李玉楠、李廷:《环境规制、要素禀赋和出口贸易的动态关系——基于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动态面板数据》,《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第1期。

[13]Shadbegian,R.J.,Gray,W.B.“Pollution Abatement Expenditures and Plant-level Productivity:A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Ecological Economics,2005,(54).

[14]张红凤、周峰、杨慧、郭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绩效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15]王询、张为杰:《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中国工业污染的区域差异》,《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11期。

[16]熊艳:《基于省际数据的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关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5期。

[17]张成、陆旸、郭路、于同申:《环境规制和生产技术进步》,《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18]谭娟、陈晓春:《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政府环境规制对低碳经济影响分析》,《经济学家》2011年第10期。

[19]Urpelainen,J.“Frontrunners and Laggards:The Strategy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under Uncertainty”. Environmental & Resource Economics,2011,(3).

[20]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