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42

中国发展动力研究报告图书

Report on China's Development Driving Factors

SSAPID:101-6955-5958-30
ISBN:978-7-5097-8736-6
DOI:
ISSN:

[内容简介] 经过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已进入新阶段,如何找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以弥补旧动力衰竭带来的损失,并为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显得重要而紧迫。本书围绕经济发展动力这一主题,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依据人本发展理论,对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如体制改革、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进行分析。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冯咏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第一篇 主题报告

  找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一 经济发展动力是一个体系

    (一)经济发展的一般性动力

    (二)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动力

   二 “三驾马车”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 “三大发动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四 制度变革释放红利的逻辑

   五 结构优化可以释放巨大的生产力

   六 要素升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七 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的九重促进作用

   八 解放思想是经济发展的根源动力

   九 地方政府竞争何以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十 人口能带来经济增长的红利

   十一 让“增长主义”回归经济发展正途

   十二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是可以解释的

 第二篇 名家观点

  如何确立中国经济新常态?

   一 新常态仍待努力确立

   二 “三驾马车”分析框架的误区

   三 驱动经济增长的三个因素

   四 体制转型是发展转型的基础

   五 控制和消解风险

   六 把推进改革放在优先地位

   七 坚定有序地推进改革

  从国际经验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源泉

   一 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增长潜力

   二 生产率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三 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本积累

   四 借助后发优势实现赶超

  深化制度改革才能解决增长与转型两难

   一 转型和制度性改革滞后是增长大幅下滑的肇因

   二 从经济学基准点出发深化制度改革

  中国经济衰退的深层次原因

   一 人口及其流动问题造成的“萎缩性衰退”

   二 体制和流程扭曲造成的“挤压性衰退”

   三 服务贸易失衡与资金外流造成的“漏损性衰退”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原因再反思

   一 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原因的不同解释

   二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原因再探

  凯恩斯经济学及其批判

   一 本来意义上的凯恩斯经济学

   二 对于本来意义上的凯恩斯经济学的批判

   三 被误解的凯恩斯经济学及其批判

  对“三驾马车”需求理论的再认识

   一 凯恩斯理论的贡献与缺失

   二 从动态过程审视刺激政策的有效性

   三 怎样看待“通货紧缩”?

   四 从结构平衡角度认识“三驾马车”和总需求不足

   五 消费率和储蓄率由什么决定?

   六 结语

  中国增长之谜,是制度还是文化?

   一 中国增长之谜的制度解释:自由派与中国模式派

   二 中国的高速增长是东亚奇迹的一部分

   三 东亚奇迹的文化解释

   四 中国增长之谜可能的答案

 第三篇 博士专论

  外商直接投资对GDP增长的影响

   一 引言

   二 文献简述

    (一)国际经验的研究

    (二)以中国为背景的研究

    (三)小结

   三 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变量选定与数据来源

    (二)实证研究

   四 中国完善引入FDI的策略

    (一)通过完善竞争市场制度吸引外资

    (二)引资的地区性平衡

    (三)改善投资硬环境

    (四)探索有利于吸引外资的人力资本政策

   五 结语

  消费信贷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消费信贷对消费的影响机理

    (一)消费信贷能够有效缓解流动性约束

    (二)消费信贷能够改变消费边际倾向

    (三)消费信贷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四)消费信贷过度供给抑制消费

   四 理论模型

   五 实证分析

    (一)状态空间模型

    (二)数据说明与处理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六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动力与发展路径探究

   一 引言

   二 绿色金融的国内外实践与相关文献

    (一)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

    (二)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初步探索

    (三)绿色金融的相关文献回顾

   三 绿色金融发展的演化博弈分析

    (一)演化博弈的理论基础

    (二)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三)演化博弈过程

     1.情况一:鹰鸽博弈*

     2.情况二:协调博弈*

    (四)博弈参数分析

     1.“鹰鸽博弈”的情形

      (1)转换成本TA

      (2)额外收益E

      (3)违规成本F

      (4)转移业务Qc

      (5)收益率差异y1-y2

     2.“协调博弈”的情形

      (1)转换成本TA

      (2)额外收益E

      (3)违规成本F

      (4)流失业务Qc

      (5)收益率差异y1-y2

    (五)结论

   四 绿色金融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完善国家顶层设计

    (二)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三)培育市场发展动力

  国有企业与经济增长研究

   一 引言

   二 国有经济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国有经济发展现状

    (二)国有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

     1.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2)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3)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优化区域布局

     2.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4.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 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实证分析

   四 结论与建议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二 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一)总量情况

    (二)占GDP比重情况

    (三)从业人员情况

    (四)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五)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效率

   三 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分析

    (一)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1.相关因素对系统的灰色绝对关联度

     2.相关因素对系统的灰色相对关联度

     3.相关因素对系统的灰色综合关联度

    (二)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分析

    (三)我国分阶段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分析

   四 分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分析

    (一)我国东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分析

    (二)我国中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分析

    (三)我国西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分析

   五 结论与建议

    (一)全国

     1.重视人才培养,培育综合型人才

     2.完善产业间联系,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增值

     3.缩小区域差距,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政策扶持

     4.完善行业统计测评体系,实现对KISI的更深层次的研究

    (二)东部地区

     1.充分发挥东部各省的港口优势,努力提升KISI开放水平

     2.以“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为重点,促进KISI为城市化发展服务

     3.加快KISI集聚区建设

    (三)中部地区

     1.优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环境

     2.拓宽渠道增加KISI投入

     3.提高KIBS的创新能力

    (四)西部地区

     1.提升KISI产业链升级能力

     2.提升KISI产业网型升级能力

     3.构建KISI产业云型升级能力

     4.为知识要素集聚提供优良的城市功能与环境

  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研究

   一 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

    (二)文化产业的特征

     1.文化融入性

     2.创意创新性

     3.产业渗透性

     4.风险不确定性

   二 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美国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分析

     1.文化产业链条长,有力地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2.产业融合范围广,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3.信息科技程度高,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4.输出文化价值观,有力地优化了美国企业海外拓展的市场环境

    (二)韩国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分析

     1.重塑本国形象,助力相关产业拓展海外市场

     2.附加值高,充分拉动就业

     3.融合渗透,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三 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和动力机制

    (一)通过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

    (二)通过创造新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三)通过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四)通过促进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

    (五)通过促进制度变革促进经济增长

   四 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衔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释放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在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着力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提升文化产品附加值

    (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优化出口结构

    (五)重视文化人才的培育,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内涵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征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

    (一)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因素分析

     1.地区利益保护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2.区域合作理念淡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3.毗邻地区发展的巨大差异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4.区域要素市场分割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

   三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评价——以京津冀为例

    (一)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历程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

     1.经济一体化与京津冀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2.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效用

   四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构建

    (一)建立新型的区域协调机制,构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二)进一步深化产业分工协作,构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

    (四)尽快形成市场一体化,构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一 引言与文献回顾

   二 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构建

   三 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效应检验

   四 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实证检验

   五 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分解

   六 结论与政策建议

  跨区合作与区域社会福利的提升

   一 引言与文献综述

   二 模型设定

   三 模型扩展

    (一)单边非合作环境政策

    (二)区域合作环境政策

   四 结论

  文化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的关系研究

   一 引言

   二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三 文化产业集聚及人口集聚现状分析

    (一)文化产业集聚现状

     1.不同区域文化产业集聚水平

     2.不同文化行业集聚度

    (二)人口集聚现状分析

     1.人口流动的分布特征

     2.人口集聚特征

   四 文化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的相关性分析

    (一)相关性检验

    (二)结果分析

     1.文化产业集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人口集聚

     2.文化产业集聚融合城镇功能,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3.人口集聚满足文化产业对人力、市场的需求

   五 促进文化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协同发展的举措

    (一)突破区域限制,实现地区间的协调与联动

    (二)充分利用文化产业集聚的外部性,促进人口合理分布

    (三)合理规划文化产业集聚区,提高城市功能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

   一 序言

   二 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研究概况

   三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分析

    (一)产业集群对集群内企业发展的影响机理分析

     1.产业集群通过深化企业间分工协作提升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效率

     2.产业集群通过整合资源要素降低集群内企业的各项成本

     3.产业集群通过边干边学促进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不断升级

    (二)产业集群对集群内主要行业发展的影响机理分析

     1.产业集群发展能够促进集群内纵向与横向关联产业的协调发展

     2.产业集群发展能够促进集群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三)产业集群对集群所在区域发展的影响机理分析

     1.产业集群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产业集群发展能够促进区域品牌化、特色化发展

   四 案例分析——柯桥纺织产业集群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

    (一)柯桥纺织工业发展的产业基础和集群优势显著

    (二)当地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效应明显

    (三)柯桥纺织产业集群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分析

     1.政府部门制定以实施产业集群升级为导向的公共政策

     2.行业中介组织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区域内的产业竞争力

     3.坚持开放发展,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竞争

     4.大力扶持培养集群龙头企业,促进区域主导产业持续升级

     5.挖掘集群文化内涵,推动区域品牌化发展

     6.通过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良性互动,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7.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推动区域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五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制定国家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与政策,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

    (二)建设和完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

    (三)着力在全国选择一批典型示范集群打造成智慧集群,作为推进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探索和实践

    (四)积极鼓励中小企业的集群式创新

    (五)努力搭建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六)实施产业集群品牌工程,促进产业集群向创新型转变

    (七)加强社会网络和中介组织建设

    (八)对行业协会的产业集群试点工作给予支持

  构建激励制度体系,促进清洁技术创新*

   一 引言

   二 基本保障的激励制度体系建设

    (一)加强制约和规范政府行为的组织制度

    (二)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三)建立清洁技术及产品的认证与标识制度

   三 财政资助的激励制度体系建设

    (一)完善偏向清洁技术研发的直接资助制度

    (二)完善清洁产品市场需求培育的补贴制度

   四 环境治理的激励制度体系建设

    (一)建立科学的环境税制度

    (二)完善排放权交易制度

    (三)完善“命令-惩罚”制度

   五 公众参与的激励制度体系建设

    (一)完善引导公众消费行为的制度

    (二)完善公众参与决策和监督的制度

  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促进中国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一 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概述

    (一)污染预防与污染预防技术的含义

    (二)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及其测度

    (三)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的作用

     1.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具有重大生态效应

     2.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具有重大经济效应

   二 中国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状况

    (一)测度指标及其说明

    (二)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的影响及其去除

    (三)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状况

   三 中国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的生态效应

    (一)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生态效应的测度

    (二)中国(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的生态效应

     1.工业二氧化硫预防技术进步的生态效应

     2.工业烟尘预防技术进步的生态效应

     3.工业固体废物预防技术进步的生态效应

   四 中国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的经济效应

    (一)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经济效应的测度

    (二)中国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的经济效应

     1.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减少能源投入

     2.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治理投入

     3.小结

   五 促进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的对策

    (一)加强促进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的立法与执法

    (二)加强促进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的宣传与教育

    (三)创建与完善促进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的市场机制

    (四)出台促进工业污染预防技术进步的政策、规划与环境管理制度

  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会抑制地区经济增长吗?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一)实证分析框架设计

    (二)估计方法的讨论

    (三)变量选择、数据来源与说明

     1.变量选择

     2.研究区间与样本选择

     3.数据来源与说明

   四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以东部地区为例

    (二)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促进或者抑制经济增长:以中部地区为例

    (三)提高环境规制强度抑制地区经济增长:以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为例

   五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前言

经过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已进入新阶段,正面临发展阶段转换、结构调整的巨大挑战,平稳实现经济向新常态过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形成新的增长点,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紧迫任务。特别是如何找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以弥补旧动力衰竭带来的损失,并为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更显重要而紧迫。因此,研究经济发展动力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书围绕经济发展动力这一主题,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依据人本发展理论,对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如体制改革、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进行分析。

[1]Aoki,M.“Five Phas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in China,Japan and Korea”,In Aoki,M.,T.Kuran and G.R.Roland,eds.,Institutions and Comparative Economic Development,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12.

[2]Cowen,Tyler,The Great Stagnation:How America Ate all the Low Hanging Fruit of Modern History,Got Sick,and WillEventuallyFeel Better,New York:Dutton,2011.

[3]Eeckhout,Jan and Boyan Jovanovic,“Occupational Choice and Development”,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No.13686,2007.

[4]Lin,Justin Yifu,“China and the Global Economy”,China Economic Journal,Vol.4,No.1,2011.

[5]Y.Lu and F.Cai,“China’s Shift from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to the Reform Dividend”,In L.Song,R.Garnaut and F.Cai,eds.,Deepening Reform for China’s Long Term Growth and Development,ANU Press,Canberra,2014.

[6]Manuelli,Rodolfo E. and Ananth Seshadri,“Human Capital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May 2005.

[7]Pritchett,Lant and Lawrence H.Summers,“Asiaphoria Meets Regression to the Mean”,NBER Working Paper,No.20573,2014.

[8]〔美〕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邓宇鹏译,商务印书馆,2012。

[1]包群、赖明勇:《中国外国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经济评论》2002年第6期。

[2]陈浪南、陈景煌:《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02年第6期。

[3]陈涛涛:《中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世界经济》2003年第9期。

[4]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世界经济》2000年第12期。

[5]江小娟:《吸引外资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和研发能力提升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第2期。

[6]李文臣、刘超阳:《FDI产业结构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产业对策研究》2010年第2期。

[7]潘文卿:《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2003年第6期。

[8]平新乔等:《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的溢出效应分析》,《世界经济》2007年第8期。

[9]秦晓钟:《浅析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特征》,《投资研究》1998年第4期。

[10]沈坤荣:《外国直接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管理世界》1999年第5期。

[11]王成岐、张建华、安辉:《外国直接投资、地区差异与中国经济增长》,《世界经济》2002年第4期。

[12]严兵:《以竞争换技术战略与外资溢出效应》,《财贸经济》2005年第1期。

[13]严冀、陆铭、陈钊:《改革、政策的相互作用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世界经济文汇》2005年第1期。

[14]杨俊龙、张媛媛:《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第7期。

[15]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

[16]张琴:《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第4期。

[17]张卫东、熊广勤:《中部地区的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第12期。

[18]周燕、王传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实证分析》,《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3期。

[19]祖强、梁俊伟:《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行业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20]Aitken,B.,Harrison,A.,“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Venezuel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 (89).

[21]Ari Kokko,“Technology,Market Characteristics,and Spillover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4(43).

[22]Balasubrananyam,Y.,Salisu,M.,Sapsford,D.,“Foreign Direct Invesrment and Growthin EP and IS Countries”,Economic Journal,1996(106).

[23]Becker,R.,Enders,W. and Lee,J.,“A Stationarity Test in the Presence of Unknown Number of Smooth Breaks”,Journal of Time Series Analysis,2006 (27).

[24]Blomstrom,M.,Globerman,S.,Kokko,A.,“The Determinant of Host Country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Review and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SSE/EFI Working Paper Series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Oct.1999.

[25]Blomstrom,M.,Persson,H.,“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Spillover Efficiency in an Underdeveloped Economy:Evidence from the Mexic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World Development,1983(11).

[26]Carkovic,M.,Levine,R.,“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ccelerate Economic Growth”,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Minnesota,May 2002.

[27]Caves,R.E.,“Multinational Firms,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Host-country Markets”,Economica,1974(41).

[28]Gabor Hunya,“Restructuring through FDI in Romanian Manufacturing”,Economic Systems,2002(26).

[29]Haddad,M.,Harrison,A.,“Are there Positive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Directed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for Morocco”,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3(42).

[30]Haskel,E.,Pereira,S.,Slaughter,M.,“Does Inward Foreign Investment Boost the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NBER Working Paper (8724),Cambridge,Mar.2002.

[31]Ing Ivarsson,Clase Goran Alvstam,“Local Technology Linkage and Supplier 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The Case of Swedish Engineering TNCs in Emerging Markets”,Competition & Change,2009,13(4).

[32]Kokko,“Technology,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Spillover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4(43).

[33]Lampard,E.E.,“The History of Cities in the Economically Advanced Areas”,Economic Development & Cultural Change,1955,3(2).

[34]Markusen,“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s a Catalyst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2).

[35]Richard A.Brecher,Ehsan U.Choudhri,“Immiserizing Investment from Abroad:The Singer-prebisch Thesis Reconsidered”,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2(2).

[36]Richard A.Brecher,Ronald F.Tariffs,“Foreign Capital and National Welfare with Sector-specific Factor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14,Iss.3-4,1983(5).

[37]Sailesh Tanna,“The Impa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International Evidence from the Banking Industry”,Managerial Finance,2009(35).

[38]Shujie Yao,Kailei Wei,“Economic Growth in the Presence of FDI:The Perspective of Newly Industrializing Economics”,Research Paper,2006 (33).

[39]Sjoholm,“Productivity Growth in Indonesia:The Role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9.

[40]Tam Bang Vu,Ilan Noy,“Sectoral Analysi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Growth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2009(19).

[41]William Easterly,“How Much do Distortions Affect Growth?”,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32,Iss.2,1993(11).

[42]Ying,“Understanding China’s Recent Growth Experience:A Spatial Econometric Perspective”,The Annu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3 (37).

[43]Y.Wei,X.Liu,S.Song and Romilly,P.,“Endogenous Innovation Growth Theoryand Regional Income Convergence in Chin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1,13 (2).

[1]金晓彤、董直庆、盛光华:《连锁效应导引下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理论假说与实态验证》,《经济科学》2004年第4期。

[2]樊向前、戴国海:《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信贷条件分析——基于2002~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6期。

[3]余永定、李军:《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4]臧旭恒、李燕桥:《消费信贷、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2期。

[5]赵霞、刘彦平:《居民消费、流动性约束和居民个人消费信贷的实证研究》,《财贸经济》2006年第11期。

[6]Chaudhuri,S.,Paxson C.,“Smoothing Consumption under Income Seasonality:Buffer Stocks vs.Credit Markets”,Discussion Paper,Columbia University,2002(4).

[7]Campbell,J.Y.,Mankiw N.G.,“Permanent and Transitory Components in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7,7(2).

[8]Ludvigson,S.,“Consumption and Credit:A Model of Time-varying Liquidity Constrains”,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9,81(3).

[9]Zeldes,S.,“Optimal Consumption with Stochastic Income:Deviations from Certainty Equivalenc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9,104(2).

[1]代玉簪、郭红玉:《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国际实践与经验借鉴》,《金融与经济》2015年第1期。

[2]方智勇:《银行绿色金融探索》,《中国金融》2015年第10期。

[3]李虹、李文君:《基于博弈分析的绿色信贷实施机制研究》,《价值工程》2015年第11期。

[4]李王:《绿色信贷的博弈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绿色金融工作小组:《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6]罗四维:《绿色信贷交易机制失效的博弈分析》,《生产力研究》2012年第3期。

[7]莫凡:《从博弈论视角谈我国绿色信贷机制的完善》,《商业时代》2011年第23期。

[8]天津大学研究院课题组:《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与发展战略》,《财贸经济》2011年第10期。

[9]王朝弟、赵滨、吕苏越:《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的绿色信贷实施机制研究》,《金融监管研究》2012年第6期。

[10]张伟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绿色信贷交易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商业经济》2011年第21期。

[11]Friedman,D.,“On Economic Applications of Evolutionary Game”,Theory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1998,8(1).

[12]Taylor,P.,and L.Jonker,“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ies and Game Dynamics”,Mathematical Bioscience,1978(40).

[13]Thompson,P.,J.Christopher,“Bringing the Environment into Bank Lending:Implications for Environment Accounting”,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2004(36).

[1]陈霞、杨静、陈亮:《多重目标下我国国有企业效率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第10期。

[2]崔之元:《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并进》,《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年第10期。

[3]董晓庆、赵坚、袁朋伟:《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损失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2期。

[4]郝书辰等:《国有工业企业效率的行业检验》,《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2期。

[5]洪功翔:《国有企业一定低效率吗?——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与理论阐述》,《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8期。

[6]孔东民、代昀昊、李阳:《政策冲击、市场环境与国企生产效率:现状、趋势与发展》,《管理世界》2014年第8期。

[7]刘瑞明、石磊:《国有企业的双重效率损失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

[8]刘瑞明:《中国的国有企业效率:一个文献综述》,《世界经济》2013年第11期。

[9]温军、冯根福:《异质机构、企业性质与自主创新》,《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

[10]吴延兵:《国有企业双重效率损失研究》,《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

[11]徐传谌、艾德洲:《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国有企业效率研究》,《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4期。

[12]袁志刚、邵挺:《国有企业的历史地位、功能及其进一步改革》,《学术月刊》2010年第1期。

[13]张红凤、张肇中:《所有权结构改革对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2期。

[14]宗寒:《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作用和效率》,《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1]蔡安宁、张华、庄立、梁进社:《世界城市目标下的北京产业链演变研究》,《经济地理》2015年第2期。

[2]方远平、毕斗斗、谢蔓、林彰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分析——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实证》,《地理科学》2014年第10期。

[3]高金龙、陈江龙、徐梦月、季菲菲:《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江苏沿海产业发展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7期。

[4]李红:《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特征剖析》,《情报科学》2005年第8期。

[5]李霞、樊治平、冯博:《知识服务的概念、特征与模式》,《情报科学》2007年第10期。

[6]李夏玲:《江苏省服务业利用FDI与服务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开发研究》2013年第1期。

[7]李懿洋:《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企业经济》2011年第5期。

[8]刘思峰、蔡华、杨英杰、曹颖:《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研究进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8期。

[9]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谢乃明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五版),科学出版社,2010。

[10]任可、殷广卫:《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城市化的灰色关联分析》,《产业经济》2015年第4期。

[11]时省、赵定涛、洪进、董慧萍:《集聚视角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第12期。

[12]王秋彤、宁景雨:《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建议》,《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14期。

[13]魏江、胡胜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范式》,科学出版社,2007。

[14]吴艳、高汝熹、陈跃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特征及空间布局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1期。

[15]肖志勇、张瑾:《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策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会计与经济研究》2013年第4期。

[16]徐建中、王莉静、赵忠伟:《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9期。

[17]詹浩勇、冯金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国家价值链与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学术论坛》2015年第5期。

[18]湛军:《“再工业化”背景下欧盟现代服务业创新及发展我国高端服务业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19]张航、陈怡:《福建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19期。

[20]张浩、安玉发:《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6期。

[21]张霞、杜跃平、王林雪:《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区域创新内生系统构建》,《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2期。

[22]张晓欣:《河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研究》,《科技创业月刊》2013年第3期。

[23]Andrew Chadwick,John Glasson,Helen Lawton Smith,“Employment Growth in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in Great Britain during the 1990s—Variations at the Regional and Sub-reginal Level”,Local Economy,2008,23(1).

[24]Marco Bettiol,et al.,“Determinants of Market Extension in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Evidence from a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13,21(4).

[25]Robert Huggins,“The Growth of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Innovation,Markets and Networks”,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11,19(8).

[1]胡惠林:《论文化产业的属性与运动规律》,《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解学芳、臧志彭:《科技创新协同下的创意产业发展机理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9期。

[3]李魁:《基于创新视角的创意产业与创意经济发展研究》,《兰州学刊》2007年第11期。

[4]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1期。

[5]〔日〕日下公人:《新文化产业论》,范作申译,东方出版社,1989。

[6]荣跃明:《超越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本质与特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5期。

[7]王志成、谢佩洪等:《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8期。

[8]苑洁:《当代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概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

[9]David Throsby,Economics and Cultu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孟庆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开发研究》2001年第2期。

[2]任保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构想》,《开发研究》2015年第2期。

[3]孙娟娟:《区域一体化的产业聚集经济——浅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发研究》2004年第2期。

[4]孙久文、邓慧慧、叶振宇:《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合作途径探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5]孙大斌:《由产业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力机制》,《国际经贸探索》2003年第6期。

[6]肖金成、李忠:《促进京津冀产业分工合作的基本思路及政策建议》,《中国发展观察》2014年第5期。

[7]张可云、蔡之兵:《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程、制约因素及未来方向》,《河北学刊》2014年第6期。

[8]张佑林:《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体制创新初探》,《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第7期。

[9]Balassa,B.,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Homewood Irwin,1961.

[10]Tinbergen,J.,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Amsterdam:Elsevier,1954.

[1]陈耀、周洪霞:《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其区域差异——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第8期。

[2]金荣学、解洪涛:《中国城市化水平对省际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10年第2期。

[3]蔺雪芹、王岱、任旺兵等:《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地理研究》2013年第32期。

[4]王稳琴、王成军、刘大龙:《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5]王婷:《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化》,《人口研究》2013年第5期。

[6]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

[7]项本武、张鸿武:《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8]朱孔来、李静静、乐菲菲:《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2011年第9期。

[9]Anselin,L.A.,“Companion to Theoretical Econometrics”,Spatial Econometrics,2001a.

[10]Anselin,L.A.,“Spatial Effects in Econometric Practice in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1b,83(3).

[11]Elhorst,J.P.,“Specific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patial Panel Data Models”,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2003,26(3).

[12]Elhorst,J.P.,“Unconditional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of Linear and Ln-Linear Dynamic Models for Spatial Panels”,Geographical Analysis,2005,37(1).

[13]Elhorst,J.P.,Piras,G.,Arbia,G.,“Growth and Convergence in a Multiregional Model with Space-time Dynamics”,Geographical Analysis,2010,42(3).

[14]Hubert,B.,Berry,B.,“City Classification Handbook:Methods and Applications”,Tiers-Monde,1975,16(62).

[15]Krey,V.,O’Neill,B.C.,Ruijven,B.V.,et al.,“Urban and Rural Energy Use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Asia”,Energy Economics,2012,34(2).

[16]Lampard,E.E.,“The History of Cities in the Economically Advanced Areas”,Economic Development & Cultural Change,1955,3(2).

[17]Lee,L.,Yu,J.,“Estimation of Spatial Autoregressive Panel Data Models with Fixed Effects”,Journal of Econometrics,2010,154(2).

[18]Lesage,J.P.,and R.K.Pace,Introduction to Spatial Econometrics,Boca Raton,US: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 Group,2009.

[19]Lucas,R.E.,“Life Earnings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4,112(1).

[20]Ranis,G.,Fei,J.C.H.A.,“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4).

[21]Todaro,M.P.A.,“Model for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

[1]Barrett,S.,“Self-enforcing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4(46).

[2]Baumol,William J. and Wallace,E.Oates,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Policy:Externalities,Public Outlay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8.

[3]Botteon,M. and Carraro,C.,“Strategies for Environmental Negotiations:Issue Linkage with Heterogeneous Countries”,In N.Hanley and H.Folmer,eds.,Game Theory and Environment,Chelenham:Edward Elgar,1998.

[4]Boyd,Olivia T.,“China’s Energy Reform and Climate Policy:The Ideas Motivating Change”,CCEP Working Paper 1205,Crawford School of Public Policy,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2012.

[5]Carraro,C. and Siniscalco,D.,“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Pritectio of the Environment”,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3(52).

[6]Chander and Tulkens,“A Core-Theoretic Solution for the Design of Cooperative Agreement on Transfrontier Pollutiona”,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1995,Vol.2.

[7]Copeland,B.R.,Taylor,M.S.,“Trade and Transboundary Pollu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85).

[8]Cumerland,J.,“Efficiency and Equity in Interregion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Review of Regional Studies,1981,10(2).

[9]Department of Climate Change,NDR,“Appendix II—Nationally Appropriate Mitigation Actions of Developing Country Parties:China,Letter Including Autonomous Domestic Mitigation Actions,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2010.

[10]Ecchia,G. and Marotti,M.,“The St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Coalitions with Farsighted Countries:Some Theoretical Observations”,In Nick Hanley and Henk Folmer,eds.,Game Theory and the Environment,Cheltenham,UK:E.Elgar,1998.

[11]Fankhauser and Kvemdokk,“The Global Warming Game:Simulations of a CO2 Deduction Agreement”,Working Paper GECWP 92-10,London:CSERGE,University,1992.

[12]Finus,M.,Stability and Design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Cheltenham:Edward Elgar,2003.

[13]Finus and Rundshagen,“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Coalition Form and Endogenous Instrumental in Global Pollution Control”,Public Choice,1998(96).

[14]Folmer,et al.,“Game Theoretic Modeling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Problems:An Introduction”,In Mick Hanley and Henk Folmer(eds.),Game Theory and the Environment,Cheltenhan,UK:E.Elgar,1998.

[15]Grossman,Gene M. and Krueger,Alan B.,“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In Peter Garber,The Mexico-U.S. Free Trade Agreement,Cambridge,MA:MIT Press,1993.

[16]Harbaugh,William T.,Arik Levinson,David Wilson,“Reexamining th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an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2,84(3).

[17]Hoel,M.,Shapiro,P.,“Transboundar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ith a Mobile Population:Is There a Need for Central Policy?”,2000.

[18]Maler,“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blem”,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0(6).

[19]Sigman,Hilary A.,“Transboundary Spillovers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4(35).

[20]Siqi Zheng,Matthew E.Kahn,Weizeng Sun,and Danglun Luo,“Incentivizing China’s Urban Mayors to Mitigate Pollution Externalities:The Rol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Public Environmentalism”,Working Paper,2013.

[21]Tulkens,Henry,“Cooperation versus Free-riding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Problems:Two Approaches”,In Nick Hanley and Henk Folmer(eds.),Game Theory and the Environment,Cheltenhan,UK:E.Elgar,1998.

[22]Tulkens,Herwy,“Cooperation versus Free-riding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Problems:Tuo Approaches”,In Nick Hanley and Henk Folmer(eds.),Game Theony and the Environment,Cheltenhan,UK:E.Elgar,1998.

[1]安锦、陈争辉:《中国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2]杜旻、刘长全:《集聚效应、人口流动与城市增长》,《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6期。

[3]段成荣、杨舸、张斐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人口研究》2008年第6期。

[4]顾江、吴建军、胡慧源:《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特征与成因研究——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经济地理》2013年第7期。

[5]胡双梅:《人口、产业和城市集聚在区域经济中的关系》,《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6]李佐军:《人本发展理论》,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7]刘睿文等:《基于人口集疏度的中国人口集疏格局》,《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10期。

[8]吕宛青、苏丽春:《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的交互效应——以丽江中心城市为例》,《开发研究》2007年第4期。

[9]孙元元、林宪生、王瑜:《试论中国文化产业的就业特点》,《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年第6期。

[10]王慧、吴晓、郑浩:《流动人口就业空间的集聚性和城市就业空间的关联研究——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人文地理》2014年第5期。

[11]许庆明、胡晨光、刘道学:《城市群人口集聚梯度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长三角地区与日本、韩国的比较》,《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1期。

[12]臧志彭:《政府补助、公司性质与文化产业就业——基于161家文化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第5期。

[1]何雄明、张玉英:《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分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陆立军、于斌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于浙江绍兴市14262份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第5期。

[3]吕文栋、张辉:《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战略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2期。

[4]王传宝:《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究——以浙江产业集群升级为例》,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5]王发明、周颖、殷鸣:《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我国地方产业集群风险研究——以浙江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例》,《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6]王缉慈等:《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科学出版社,2010。

[7]杨慧:《面向可持续创新的产业集群治理》,上海三联书店,2008。

[1]陈琼娣:《清洁技术企业专利策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王俊、刘丹:《政策激励、知识累积与清洁技术创新——基于中国汽车行业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当代财经》2015年第7期。

[3]余瀛波:《去年工商查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下降30%》,《法制日报》2015年1月22日。

[4]张国宝:《中国光伏产业路在何方》,腾讯财经智库第476期,2015年7月27日,http://finance.qq.com/original/caijingzhiku/z0476.html。

[1]陈媛媛、李坤望:《中国工业行业SO2排放强度因素分解及其影响因素——基于FDI产业前后向联系的分析》,《管理世界》2010年第3期。

[2]段宁、但智钢、王志增:《污染预防是绿色发展必由之路——从天元锰业看传统行业如何绿色发展》,《经济参考报》2013年第18期。

[3]盛三化、李佐军:《将污染预防放在更优先的位置上》,《光明日报》2015年1月14日。

[4]巩天雷、张勇、赵领娣:《污染预防理论的界定及应用》,《管理现代化》2007年第4期。

[5]何炳光:《加拿大污染预防联邦行动战略》,《能源与环境》2002年第2期。

[6]胡学伟、宁平:《从摇篮到坟墓的污染预防:生命周期评价》,《云南环境科学》(增刊)2003年第3期。

[7]赵世杰:《环境管理与污染预防——试谈环境技术研究应体现生命周期思想》,《环境技术》1999年第1期。

[8]张媛媛:《中美污染预防法比较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张成等:《环境规制强度和生产技术进步》,《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10]Lanjouw,J.O.,Mody,A.,“Innov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Diffusion of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ve Technology”,Research Policy,1996 (25).

[11]Hamamoto,M.,“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Japa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2006 (28).

[1]董敏杰等:《对中国环境管制现状与趋势的判断——基于企业与经济学家问卷调查的报告》,《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51期。

[2]董文:《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与制度创新——以山西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3]傅淼:《技术溢出的空间计量和阈值回归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4]蒋伏心、王竹君、白俊红:《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双重效应》,《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7期。

[5]金碚:《资源环境管制与工业竞争力关系的理论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6期。

[6]景维民、张璐:《环境管制、对外开放与中国工业的绿色技术进步》,《经济研究》2014年第9期。

[7]孔祥利、毛毅:《我国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8]李胜兰、初善冰、申晨:《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区域生态效率》,《世界经济》2014年第4期。

[9]梁洁、史安娜、马轶群:《环境规制与中国宏观经济——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实证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0]蒲宇飞:《发展压力与制度弹性》,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11]屈小娥:《行业特征、环境管制与生产率增长——基于“波特假说”的检验》,《软科学》2015年第2期。

[12]沈能、刘凤朝:《高强度的环境规制真能促进技术创新吗?——基于“波特假说”的再检验》,《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4期。

[13]宋文飞、李国平、韩先锋:《环境规制、贸易自由化与研发创新双环节效率门槛特征——基于我国工业33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2期。

[14]王国印、王动:《波特假说、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对中东部地区的比较分析》,《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1期。

[15]王文普:《环境规制、空间溢出与地区产业竞争力》,《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23期。

[16]吴建新、刘德学:《人力资本、国内研发、技术外溢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一阶差分广义矩方法的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第4期。

[17]杨振兵、马霞、蒲红霞:《环境规制、市场竞争与贸易比较优势——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3期。

[18]原毅军、刘柳:《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经济型规制分类的研究》,《经济评论》2013年第1期。

[19]张成、陆旸、郭路等:《环境规制强度和生产技术进步》,《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20]张三峰、卜茂亮:《环境规制、环保投入与中国企业生产率——基于中国企业问卷数据的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21]张文彬、张理芃等:《中国环境规制强度省际竞争形态及其演变》,《管理世界》2011年第9期。

[22]赵霄伟:《城际政府间环境规制竞争策略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基于空间Durbin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财贸经济》2014年第7期。

[23]赵霄伟:《环境规制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地方分权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4]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2014年第6期。

[25]周黎安:《政府规模、市场化与地区腐败问题研究》,《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26]朱平芳、张征宇:《FDI与环境规制:基于地方分权视角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11年第6期。

[27]Arellano and Bond,“Some Tests of Specification for Panel Data:Monte Carlo Evidence and an Application to Employment Equation”,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1(58).

[28]Jorgenson,D.J.,Wilcoxen,P.J.“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U.S.Economic Growth”,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0,21(2).

[29]Lanoie,P.,Lucchetti,J.,Johnstone,N.,Ambec,S.,“Environmental Policy,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New Insights on the Porter Hypothesis”,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2011(3).

[30]Mazzanti,M. and Zoboli,R.,“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and Labour Productivity:Trade-off or Joint Dynamics?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Italy Using NAMEA”,Ecological Economics,Vol.68,No.4,2009.

[31]Porter,M.E.,Vander,Linde C.,“Towards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

[32]Rassier,D.G. and Earnhart,D.,“The Effect of Clean Water Regulation on Profitability:Testing the Porter Hypothesis”,Land Economics,Vol.86,No.2,2010.

[33]Windmeijer,F.,“A Finite Sample Correction for the Variance of Linear Efficient Two-step GMM Estimators”,Journal of Econometrics,2005(126).

[34]Xiangli,MaoYi,“The Realit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Regional Disparity”,Th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ety and Science Version),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