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03

区域共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图书

Research on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Regional Mutual Development

SSAPID:101-6921-1989-82
ISBN:978-7-5097-0989-4
DOI:
ISSN:

[内容简介] 由于历史原因、自然资源条件、科学技术水平、人员素质高低和政策措施等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科学论述了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和现状,并以江苏省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提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实现宏观调控政策,充分体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关信息

丛书名:扬泰文库·经济管理系列
作 者: 余海鹏
编 辑:徐逢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第一章 研究动因、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现实意义

   1.地区差距过大将影响一国的整体经济增长

   2.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过大将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稳定

   3.较大的地区差距会挫伤落后地区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稳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 国外的研究

   二 国内的研究

    1.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70年代末的均衡发展理论阶段

    2.改革开放以来地区间经济非均衡发展

    3.地区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

   一 地域分工理论阶段

   二 经济区位理论

   三 区域发展理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与增长的一般原理

   一 区域经济发展与增长的非线性过程

   二 区域经济理论与增长模型

    (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二)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2.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3.希伯特和理查森的区域增长模型

  第三节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

   一 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

   二 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三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四 大推进理论

   五 输出基础理论

   六 平衡增长理论

  第四节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一 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二 区域增长极理论

    1.支配效应

    2.乘数效应

    3.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或称溢出效应)

   三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四 缪尔达尔的回流效应理论

   五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型”

   六 威廉姆逊的倒“U”形模型

   七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基础要素

    1.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与自然资源条件

    2.区域的历史发展基础

    3.人口规模和人口素质

   (二)高等要素

    1.区域产业结构

    2.区域经济的组织形式

    3.管理体制构架

    4.技术、金融资本与人力资本

    5.市场要素

  第二节 生产率与技术进步

  第三节 资本流动与外国直接投资

  第四节 科技投入与人力资本投资

 第四章 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及趋同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平衡与不平衡的观点

  第二节 造成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理论解释

   一 地域差异说的解释

   二 空间组织说的解释

   三 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第三节 制度经济学对区域经济趋同趋异的解释

  第四节 区域经济趋同理论的一般机制

   一 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

   二 技术的区域传播、转移和扩散

   三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

   四 市场一体化及其条件下各地区要素流动、分工与交换、竞争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五 政府以间接手段为主进行区域平衡的宏观调控

   六 对各种趋同机制的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江苏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成因分析

   (一)历史原因

   (二)区位条件

   (三)思想观念的差别

    1.苏南人民重工商的传统

    2.创新精神

   (四)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的差异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1978~1983年)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1984~1993年)

    3.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战略(1994~2002年)

    4.沿江开发战略(2002~2007年)

   (五)产业结构的差距

   (六)人口增长与劳动力素质

   (七)市场发育程度与对外贸易

 第五章 区域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区域共同发展的耗散结构机制

   一 系统协调发展耗散结构机制

   二 苏南、苏中、苏北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耗散结构机制——增加“负熵流”

   三 苏南、苏中、苏北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机制

    1.功能结构维度的内在驱动分析: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竞争与协同

    2.空间结构维度的内在驱动分析:苏南、苏中、苏北三者之间的竞争与协同

   四 增加“负熵流”和加强“竞争与协同”是苏南、苏中、苏北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实现基础

  第二节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一 共生理论概述

   二 共生理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适用性分析

   三 区域经济合作的共生单元分析

    1.共生度与关联度

    2.共生密度

   四 区域经济合作的共生模式分析

    1.寄生条件下的点共生模式

    2.偏利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模式

    3.对称互惠共生条件下的一体化共生模式

   五 区域经济合作的共生环境分析

   六 区域经济合作的共生界面分析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

   一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二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

    1.初级阶段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2.中级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3.高级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第四节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中的政府政策

   一 区域政策的定义

   二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中的政府政策

   三 政府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重点

   四 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取向

  第五节 国外区域经济政策的经验及其启示

   一 国外区域经济政策的经验

    1.制定区域开发规划,建立健全区域开发法律制度和管理机构

    2.采取灵活多样的政府援助方式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3.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4.以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

    5.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区域经济开发的先导

   二 对我国的启示

    1.健全机构,制定、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有效实施

    2.完善区域经济政策工具,灵活采用多样的政府援助方式

    3.以人为本,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

    4.建立高新技术中心,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

    5.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

    6.培育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由“国家输血式”的外源开发向“自身造血式”的内源开发转化

 第六章 区域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用

  第一节 区域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要求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

  第二节 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一 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1.规划作用

    2.协调作用

    3.服务作用

   二 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区域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创新

     1.地方政府应当成为区域性调控主体

     2.在向市场经济全面过渡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当成为区域内制度变革的主体

    (二)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1.提供良好的地方投资环境

     2.监督和管理地方社会公共事务

     3.地方性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区域管理的要求

   一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1.经济调控方式的转变使区域政府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2.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区域产业政策选择要有新的观念

    3.网络资源的开拓推进国际贸易一体化

    4.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 新形势下区域政府实施管理的目标

    1.保持公平竞争,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转

    2.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3.合理选择主导产业优化经济结构

    4.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5.促进区域开放和区域经济合作

    6.全面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7.实现持续性的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创新

   一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制度创新

    1.区域市场机制的创新

    2.区域经济发展调控机制的创新

    3.区际横向联合机制的创新

    4.区际利益协调机制的创新

    5.政府行政的制度创新

   二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创新

    1.破除行政壁垒,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2.改革地方政府管理方式,强化行业协会功能

    3.实施地区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 政府管理机制创新及创新力的培养

    1.区域创新力基石是政府的管理机制创新

    2.区域政府的五大创新力

 第七章 “十五”计划以来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化分析

  第一节 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差距变动分析

   一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二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三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第二节 以省辖市为分析单元的江苏省区域差距变动分析

   一 人均GDP

   二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三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第三节 地区间发展差距的分解

  第四节 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状况评价

   一 区域科技创新的内涵

   二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能力评价的内容

   三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科技创新基础实力

    2.科技创新环境

    3.科技创新产出能力

    4.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5.科技促进经济发展能力

    6.政府规模与服务能力

   四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系数的确定

    1.单项能力指数的合成

    2.综合指数的合成

   五 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1.科技创新基础实力评价

    2.科技创新环境评价

    3.科技创新产出能力评价

    4.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5.科技促进经济发展能力评价

    6.政府规模与服务能力评价

    7.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评价

   三 各城市科技创新水平聚类分析

 第八章 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回顾与评价

  第一节 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回顾

   一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苏北投资环境

    1.加快交通设施建设步伐

    2.电力、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3.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二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苏北经济发展

   三 采取切实措施,推进南北产业转移与合作

    1.制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2.进一步完善挂钩帮扶体制

    3.扩大干部挂职交流

    4.加大项目和资金的扶持

    5.组织苏南企业家赴苏北投资考察、洽谈

   四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苏北工业化进程

    1.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2.抓好苏北地区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工作,促进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3.扶持工业经济新增长点

   五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苏北农村经济发展

    1.对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分类指导

    2.进一步加大对苏北地区农业的投入

    3.加快农业技术推广

    4.推进苏北农业产业化经营

    5.加快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6.支持苏北畜牧业和林业的发展

   六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加快苏北城市化步伐

    1.组织徐州都市圈规划编制工作

    2.积极开展苏北地区城市规划培训

   七 扩大信贷投放,改善金融服务

   八 加快科技进步,推进苏北经济跨越式发展

    1.深入调查研究,做好苏北地区星火支柱产业建设的规划指导和服务

    2.加大科技攻关力度

    3.集成实施各类科技计划,加大科技投入

    4.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加大科技与经济对接的力度

   九 采取综合措施,加速苏北农村劳动力转移

   十 加速苏北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1.改善苏北基础教育条件

    2.加快发展苏北高等教育

   十一 强化领导和服务,积极营造推进苏北大发展的良好环境

    1.加强组织协调,强化领导力度

    2.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搞好各项服务,切实帮助苏北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节 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政策效果评估

  第三节 综合指数测算法

  第四节 主成分分析测算法

  第五节 评估结论

 第九章 江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般原因

   一 自然条件和基础环境条件

   二 制度创新差异

   三 乡镇工业和城市化水平的差距

   四 经济运行效率差距

   五 人才与技术缺乏

  第二节 区域发展不平衡原因的实证分析

   一 相关性分析

   二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三 典型相关分析

 第十章 江苏省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政策调整思路

  第一节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二节 制定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原则

   一 共同富裕

   二 协调发展

   三 总体效益优先

   四 公平原则

   五 促进统一区域市场的形成

   六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七 促进落后地区发展

  第三节 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1.采取不同的地区倾斜政策,促进地区共同发展

   2.实行区域协作,优势互补

   3.发挥城市辐射功能,形成城乡经济网络

   4.在产业布局政策方面,要重视对“新增投资”的引导和调节,不要过度强调对现有落后产业“存量”的迁移作用

   5.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政策方面,要把那些拥有标准化的、大量生产的、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外资性产业,逐步从苏南地区和长江南岸地区,引导到苏北沿海地区和长江北岸地区配置

   6.在高新技术发展的产业政策方面,应该尽可能将高新技术产业配置于苏南发展极的中心地区,否则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7.在实施公共产业政策方面,要以更快的速度大力推进江苏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战略

   8.在区域协调发展的手段的选择方面,要主要从利用财政转移支付、政府投资等“资金供给”的手段,转变为创造区域政策差异、协助进行制度创新等“制度供给”的手段

  第四节 江苏省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政策调整思路

   1.在缩小地区差距方面,各级政府要形成合理分工、协调运作的机制

   2.在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条件下,地区发展政策应当以改善地区发展的基础条件为着力点

   3.合理调整投资,加强资金的监督

   4.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实现人口流动,对于改变落后地区面貌具有重大意义

   5.尽快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体系

   6.完善江苏省的区域规划体系

   7.地方政府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8.重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更应重视居民生活福利差距

 《扬泰文库》总序

1.阿伦·德雷泽:《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华夏出版社,1999。

3.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

4.埃德加·M.胡佛等:《区域经济学导论》,郭万清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

5.艾伯特·赫希曼:《区域经济学导论》,潘照东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6.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7.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才华:《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黑龙江省城市系统演化发展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9.蔡昉、王德文:《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0.蔡昉:《制度、趋同与人文发展:区域发展和西部开发战略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陈德明等:《中国区域发展中的江苏经济》,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2.陈栋生:《跨世纪的中国区域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13.陈家海:《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转变》,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4.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

15.陈耀:《国家中西部发展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16.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9。

17.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

18.邓翔:《经济趋同理论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实证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9.樊纲、王小鲁:《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4年度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0.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管理世界》2001年第7期。

21.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论》,科学出版社,2000。

22.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出版社,1998。

23.顾朝林、甄峰、黄朝永:《江苏省地级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3期。

24.顾朝林等:《产业结构重构与转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5.管卫华、赵媛、林振山:《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地理研究》2004年第4期。

26.郭腾云等:《中国开放政策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地理学报》2001年第5期。

27.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3期。

2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29.韩凤芹:《地区差距:政府干预与公共政策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0.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1.何雄浪、李国平:《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发展及其评析》,《学术论坛》2004年第1期。

32.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33.胡鞍钢、王绍光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34.胡鞍钢、邹平:《社会与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地区差距报告》,《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气象出版社,2000。

35.胡鞍钢:《缩小地区差距的基本思想和政策建议》,《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测绘出版社,1996。

36.胡乃武、张可云:《统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1期。

37.李青:《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区域经济管理模式》,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8.李善同:《西部大开发与地区协调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

39.厉以宁主编《区域发展新思路——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与对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40.梁印平、孙维逊:《论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行政论坛》2005年第5期。

41.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

42.林毅夫、蔡昉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3.刘东勋、宋丙涛、耿明斋:《新区域经济学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4.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等:《收敛还是发散?》,《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45.刘雅露:《缩小地区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6.刘玉、刘毅:《区域政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科学进展》2003年第3期。

47.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及方法》,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48.刘再兴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49.卢中原:《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经济研究》1996年第7期。

50.陆大道、刘毅、樊杰:《我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与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地理学报》1999年第6期。

51.陆大道、薛凤旋、金凤君:《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商务印书馆》,1997。

52.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5。

53.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地理研究》2003年第3期。

54.罗浩:《地区差距变动的理论分析及中国的实证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第1期。

55.诺思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56.欧向军、陈修颖:《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经济地理》2004年第5期。

57.欧向军:《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演变的结构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第2期。

58.欧向军:《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理论、方法与实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9.祁苑玲:《机制创新与创新力培植——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下的区域政府管理》,《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7期。

60.邱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61.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国内及国际区域合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62.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63.孙海鸣、赵晓雷:《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64.孙海燕:《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经济地理》2007年第3期。

65.覃成林:《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3期。

66.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67.汤茂林:《区域发展理论与江苏省域差异研究》,《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68.汪丽萍:《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6期。

69.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0.王迈善:《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1.王梦奎、李善同:《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

72.王琴梅:《分享改进论》,人民出版社,2007。

73.王韶光、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74.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75.王铮、葛昭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与转变前兆》,《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76.魏后凯:《走向可持续协调发展》,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77.魏后凯等:《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78.吴殿廷:《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

79.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85。

80.杨开忠、甘颍进等:《改革后中国经济的宏观区域格局变动》,《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7期。

81.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经济研究》1994年第12期。

82.姚士谋、汤茂林、陈爽、陈雯著《区域与城市发展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83.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

84.曾坤生:《动态协调发展:迈向21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85.曾嵘、魏一鸣、范英:《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系统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2期。

86.曾珍香、段丹华、张培、王欣菲:《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1期。

87.张秉福:《国外区域经济政策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

88.张崇康、李德龙:《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求是》2006年第3期。

89.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90.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

91.张启春:《中国区域差距与政府调控》,商务印书馆,2005。

92.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93.朱丽萌、刘镇:《区域经济理论与战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94.Barro,Robert,1998.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Growth:A Cross-Country Empirical Study. Cambridge,Massachusetts,London,England:The MIT Press.

95.Ben-David,D. Convergence clubs and diverging economi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8(55).

96.Bernard,A. B. and Jones,C. Technology and Convergence. Economic Journal,1996.

97.Hirschman,A. O.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98.Krugman,Paul. Geography and Trade.Cambridge MA:MIT Press. 1991.

99.Siebert. H.,1969.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theory and policy,Inter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100.Williamson,J. G.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3,No.4(1965).

101.Sala-I-Martin,X. Regional cohesion:evidence and theories of regional growth and convergenc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6(40).

102.Romer,P.M.,1990,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8,No.5.

103.Rozelle Scott,1994,Rural Induatrialization and Increasing Inequality:Emerging Patterns in China’s Reforming Economy,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ol.19,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