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5 !

参考文献

281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图书

Social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China

SSAPID:101-6921-0255-21
ISBN:978-7-5097-0113-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社会问题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社会问题界定的条件和过程,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与类型,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与方法、社会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工作教材精粹
作 者: 朱力
编 辑:谢蕊芬;方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第一编 社会问题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社会问题概述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界定

    一 什么是社会问题

    二 社会问题界定的条件

     1.客观性的事实依据

     2.影响相当数量人的公共麻烦

     3.违背社会的主导价值原则

     4.与人的道德抉择有关

     5.社会问题具有可改变性

   第二节 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一 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二 社会热点与社会问题的区别

    三 与社会问题相关的概念

     1.社会问题与社会运动的关系

     2.社会问题与集体行为的关系

     3.社会问题与突发事件的关系

     4.社会问题与灾难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

    一 早期社会问题的理论

     1.社会病态论(即社会病理学)(Social Pathology Theory)

     2.社会解组论(Social Disorganization Theory)

     3.价值冲突论(Value Conflict Theory)

     4.行为偏差论(Deviant Behavior Theory)

     5.标示论,亦称标签论(Labeling Theory)

    二 现代社会问题的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The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Theory)

     2.风险社会理论(Risk Society Theory)

     3.社会冲突论(Social Conflicts Theory)

     4.综合要素论(Comprehensive Elements Theory)

  第二章 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

    一 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

     1.社会问题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2.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有的社会问题

     3.形成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

     4.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某些社会问题的界定是不同的

    二 对社会问题认识的相对性

     1.时间差异性:人们评价社会问题的标准是变化的

     2.国情差异性: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社会问题的界定是有差别的

     3.群体差异性:不同社会群体(阶层、利益群体、职业群体等准群体)在对社会问题的认定上是有所不同的

    三 社会问题的类型

   第二节 社会问题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 社会问题与社会学的关系

    二 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

    三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 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与方法

    一 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方针

     1.坚持国家、社会和群众力量相结合的方针

     2.坚持物质帮助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针

     3.坚持整体协调、综合治理的方针

    二 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1.社会规律性原则

     2.社会规范性原则

     3.社会公众性原则

     4.社会效益性原则

     5.社会进步性原则

    三 解决社会问题的路径

  第三章 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如何看待社会问题

    一 社会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二 认识社会问题的理论难点

   第二节 当前社会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 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1.从社会结构主体角度来理解

     2.从社会结构主体存在的方式来理解

     3.从社会结构主体存在的空间形式来理解

     4.从社会结构主体的互动关系的秩序来理解

     5.从社会结构主体的主观角度来理解

    二 社会控制模式变化

   第三节 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凸显

    一 转型期的社会失范

    二 转型期社会问题的特点

     1.交错性

     2.伴生性

     3.复杂性

  第四章 社会问题研究方法论

   第一节 透视性观点

    一 要看到社会问题的隐功能

    二 要透视社会的内幕

    三 要看到社会的另一个侧面

    四 要透视社会生活的多重本质

   第二节 整体性观点

    一 社会是一个整体

    二 任何社会现象只有把它放到社会整体中,才能得到准确的解释

    三 社会整体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四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第三节 群体性观点

    一 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

    二 观察社会时要超越个人

    三 要研究群体结构

    四 群体的特性独立于个人的属性

   第四节 客观性观点

    一 实事求是地研究社会问题

    二 摆脱个人狭隘的情绪、经验与偏爱,客观地表达各种发现

    三 保持陌生人观点

    四 保持价值中立观点

    五 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第五章 社会问题研究方法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经验研究方法

    一 收集社会问题信息的方法

     1.全面调查

     2.重点调查

     3.抽样调查

     4.个案调查

     5.观察法

     6.社区考察

     7.访谈法

     8.问卷法

     9.实验法

    二 分析资料的方法

     1.文献法

     2.统计法

     3.比较法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研究模式

    一 准备阶段

     1.确定社会问题研究课题

     2.初步探讨

     3.提出假设

     4.概念界定

    二 实施阶段

     1.选择研究方法

     2.收集资料

     3.分析结果

     4.作出结论

   第三节 社会问题研究的功能

    一 描述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是怎样的?

     1.印象描述

     2.概观描述

     3.类型描述

     4.典型描述

    二 解释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为什么这样?

     1.因果解释

     2.通则解释

     3.功能解释

     4.意向解释

    三 预测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将会怎样?

     1.社会问题预警系统含义

     2.社会问题预警系统的综合指数

     3.社会问题预警系统运行

    四 规范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第二编 异常群体社会问题

  第六章 精神疾病问题

   第一节 精神疾病的涵义

    一 精神疾病的涵义及其影响

    二 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

     1.精神刺激

     2.躯体因素

     3.遗传因素、素质

     4.社会环境因素

     5.年龄和性别

    三 公众对精神疾病的态度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类型、分布与诊断

    一 精神疾病的类型及分布

    二 精神疾病诊断问题

   第三节 精神疾病的治疗

    一 精神治疗

     1.支持疗法

     2.行为疗法

     3.精神分析疗法

     4.生物反馈治疗

     5.催眠疗法

    二 工娱治疗

  第七章 自杀问题

   第一节 自杀是一种社会病

    一 我国自杀的状况

    二 我国自杀的特征

   第二节 自杀的原因

    一 社会结构的视角

     1.自杀的一般情况

     2.自杀的三种类型

     3.自杀的原因要到社会结构中去找

     4.群体的整合对自杀有化解作用

     5.个人主义是利己型自杀的主要原因

     6.利他型自杀的原因

     7.失范型自杀的原因

     8.自杀是有规律的

     9.文明社会是反对自杀的

    二 个人因素的视角

     1.从个人遭遇的困难中找原因

     2.从个人精神的角度寻找原因

   第三节 自杀的控制

    一 观察自杀预兆

    二 预防自杀措施

     1.注重健康的人格培养

     2.建立自杀劝阻中心

     3.采取形象教育

     4.减少渲染自杀情绪、自杀气氛

     5.开展预防自杀的组织工作

     6.培养预防自杀的专门人才

     7.加强职业团体的凝聚力

 第三编 越轨群体社会问题

  第八章 吸毒问题

   第一节 我国毒品泛滥状况

    一 什么是毒品

     1.麻醉药品

     2.精神药品

    二 我国毒品泛滥状况

    三 当前吸毒状况特点

     1.短时期内吸食者快速增长

     2.青少年成为吸食者的主力军

     3.吸毒者以低文化群体为主

     4.吸毒活动有小群体化的趋向

     5.吸毒者身份复杂化

     6.吸毒形式半公开化

     7.吸毒地区扩大化

     8.城乡具有差异性

     9.对毒品认识程度有空白

     10.复吸率较高

   第二节 吸毒的社会原因与危害

    一 吸毒的社会原因

     1.好奇与被诱惑是吸毒的主要原因,这与吸毒者个体文化因素有密切关系

     2.贫困与吸毒是一对相依相存的怪胎

     3.心理压力促使人吸毒

     4.吸毒的外部诱惑因素是强大的

    二 吸毒的危害

     1.吸毒是对自我身体的摧残

     2.吸毒是对自我心理的扭曲

     3.吸毒会引发大量社会犯罪

   第三节 戒毒工作

    一 戒毒者的困境

    二 戒毒的程序

     1.发现症兆

     2.戒毒工作的常规模式

    三 矫治吸毒是社会的系统工程

  第九章 性越轨问题

   第一节 性越轨问题的相关概念

    一 定义的探讨

    二 历史的起伏

    三 死灰复燃

   第二节 买方市场分析

    一 谁是性交易市场的消费者

    二 为什么要购买性服务

   第三节 卖方市场分析

    一 当前性工作者的特点和类型

    二 她们为什么出卖自己

     1.生活贫困所致

     2.性交易有巨大的利益驱动力

     3.家庭保护功能削弱

     4.性罪错的先期体验

     5.亚文化群体的影响与压力

   第四节 性交易控制

    一 纠正认识偏差

    二 发挥综合治理效应

    三 建立预防、改造、治疗的专门机构

    四 进行以性道德为中心的性教育

  第十章 青少年问题

   第一节 青少年问题的现状

    一 青少年问题的定义

    二 不良青少年问题的种类

     1.校园越轨

     2.青少年性越轨

     3.不良青少年团伙

     4.网络病

   第二节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状况与特征

    一 青少年犯罪界定

    二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

     1.闲散青少年成为犯罪主体

     2.犯罪类型多样化

     3.智能化犯罪开始增多

     4.团伙犯罪是主要形式

     5.女青少年犯罪人数激增

     6.突发性犯罪多

    三 青少年犯罪的轨迹

   第三节 越轨青少年问题的原因

    一 不良社会化因素

     1.家庭教育偏差

     2.社区交友偏差

     3.社会学习偏差

    二 青少年问题的实证研究

     1.个人因素

     2.家庭因素

      (1)家庭规模与结构

      (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3)管教态度、教养方式

      (4)家庭关系、亲子关系

     3.学校因素

     4.朋辈因素

     5.一般社会因素

      (1)不宜休闲活动场所

      (2)网络

   第四节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一 宏观预防

    二 中观预防

    三 微观预防

 第四编 弱势群体社会问题

  第十一章 残疾人问题

   第一节 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概况

    一 什么是残疾人

    二 残疾人问题的两重性

    三 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残疾人问题的现状与根源

    一 我国残疾人现状

     1.就业问题

     2.贫困问题

     3.教育问题

     4.康复问题

     5.婚姻家庭问题

     6.社会活动困难问题

    二 残疾人问题的现实根源

     1.经济结构的转轨

     2.人口结构的转变

     3.产业结构的转变

   第三节 解决残疾人问题的途径

    一 确立新的残疾人观

    二 健全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规体系

    三 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1.残疾人生活保障

     2.残疾人劳动保障

     3.残疾人医疗保障

     4.残疾人教育保障

     5.残疾人服务保障

    四 社区工作方法的运用

     1.运用社区工作方法,营造支持残疾人的社会环境

     2.应用个案工作方法

     3.可应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开展

  第十二章 失业问题

   第一节 失业问题概述

    一 失业的定义

    二 失业指标体系

    三 失业的种类

    四 我国失业状况

     1.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和登记失业率

     2.城镇下岗职工人数

     3.城镇隐性失业率

    五 失业群体的特征

     1.个体特征

     2.经济状况

     3.思想状态

     4.职业期望

   第二节 失业的结构性原因

    一 劳动力的供给状况

    二 劳动力的需求状况

   第三节 失业的理论解释

    一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二 社会学研究失业的相关理论

     1.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理论

     2.社会冲突理论

     3.相对剥夺感理论

     4.市场能力理论

     5.社会排斥理论

     6.社会网络支持理论

   第四节 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一 政府

     1.解决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经济增长

     2.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3.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是政府解决失业问题的当务之急,为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保障,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我国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二 社区

     1.改变失业管理措施

     2.组建劳动服务公司

     3.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

    三 个人

  第十三章 贫困问题

   第一节 贫困的概念与状况

    一 贫困的概念与类型

     1.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2.客观贫困与主观贫困

     3.区域贫困与个体贫困

     4.长期贫困与暂时贫困

    二 贫困线的测定方法

    三 农村贫困群体的状况

     1.贫困人口规模保持在相当大的数量

     2.返贫率较高

     3.特困的顽固性

     4.贫困地区人口普遍营养不良

    四 城镇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

   第二节 关于贫困的理论探讨

    一 贫困的环境解释

    二 贫困的社会学解释

     1.结构贫困论*

     2.文化贫困论

     3.瓦伦丁:情境适应理论

     4.社会排斥理论

    三 我国学者的贡献*

     1.素质贫困论

     2.系统贫困观

     3.贫困发生学

   第三节 反贫困的措施

    一 反贫困措施的理论

     1.国际反贫困的战略

      (1)人力资本投资

      (2)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方式

      (3)人口控制、资源与环境保护

      (4)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2.我国政治家论贫困*

    二 农村反贫困措施

    三 现阶段城市反贫困措施的构建

     1.推动经济增长,吸收更多劳动力

     2.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机制,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安全功能”

    四 反贫困中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第十四章 婚姻家庭问题

   第一节 婚姻家庭问题的理论

    一 婚姻家庭问题

    二 我国婚姻和家庭问题的特点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家庭最多的国家

     2.“大概率现象”和“大概率价值观”

     3.我国的婚姻和家庭问题表现出很大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

    三 婚姻家庭问题的相关理论流派

     1.社会学学派

     2.人口学学派

     3.经济学学派

     4.心理学学派

     5.生理学学派

   第二节 婚姻家庭问题的内容

    一 婚姻家庭内部问题

     1.离婚

     2.家庭暴力

    二 婚姻家庭外部的问题

    三 非主流的婚姻家庭模式

     1.大龄未婚和独身浪潮

     2.无子女家庭

     3.同性恋伙伴

     4.非婚同居家庭

     5.开放式婚姻

   第三节 婚姻家庭问题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处置

    一 婚姻家庭问题的社会原因

     1.观念变化

     2.社会流动增加

     3.理想婚姻与现实的差距

     4.社会竞争压力

    二 加强对婚姻家庭问题的研究

    三 家庭社会工作对婚姻家庭问题的介入

 第五编 边缘群体社会问题

  第十五章 游民问题

   第一节 游民问题

    一 农民工中的游民

    二 游民产生的原因

     1.就业歧视

     2.制度隔离

     3.无认同感

    三 对策及建议

     1.加强政府的就业管理与服务

     2.社会关心

     3.组织就业

   第二节 乞丐问题

    一 当前我国乞丐的一些特点

    二 城市乞讨增多的原因

     1.行乞者的因素

     2.社会结构性因素

     3.城市行乞条件宽松

    三 化解乞丐群体问题

     1.政府给乞讨者提供劳动机会

     2.建立全国性的救助信息管理系统

     3.救助机构要与行乞人员流出地的基层政府配合

     4.对行乞中的违法犯罪者要进行打击

     5.启动“义务劝导员”活动

   第三节 流浪儿童问题

    一 流浪儿童的现状及原因

    二 流浪儿童的保护政策

    三 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

 《中国社会工作教材精粹》总序

Earl Rubington,Martin S.Weinberg编《社会问题导论——五种理论观点》,陈慧娟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8。

《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概况》,http://www.cdpf.org.cn/shiye/sj-000b.htm。

《“1994社会热点研讨会”述评》,《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5期。

《2005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残联发〔2006〕7号,http://www.cdpf.org.cn/shiye/sj-05.htm。

《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http://news.cyol.com/content/2006-02/14/content_1315134.htm。

《2006年中国禁毒报告》,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jjdp/1250169.htm。

《思茅市多措施并举提高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云南禁毒网,http://www.ypncc.gov.cn/pubnews/doc/read/ynxw/149392200.170079590。

安敏:《信息资讯》,《中国青年研究》2000年第5期。

《白领玩“换妻游戏”专家称集体淫乱可治罪》,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72627141061115904/20050616/568329.shtml。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北京市公安局编《北京封闭妓院纪实》,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北京医学院主编《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曹文慧:《构建和谐社会与青少年犯罪预防》,《武警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车炜坚:《戒毒人员复吸原因及对策》,《青少年犯罪研究》1997年第7期。

陈锋等:《中国病态社会史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陈显容、周永生:《残疾人——困苦的社会群体》,《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4年第6期。

《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http://hi.baidu.com/zhulifu721230。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一周年基本情况》,http://www.mca.gov.cn/artical/content/WJG_YWJS/2004730150945.html。

程连升、刘学敏:《中国城镇第六次失业高峰及其特征》,《经济研究资料》2000年第1期。

崔景贵:《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4期。

崔明:《把行为干预和性病诊疗服务有机结合起来降低危害》,《卫生软科学》2006年第1期。

《打拐禁娼势头强劲》,1996年9月5日《法制日报》。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7。

〔美〕迪帕·纳拉扬等:《谁倾听我们的声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丁晓平:《中国的“圣·玛丽亚”——来自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报告》,《社会》1995年第1期。

段成荣:《关于当前人口流动和人口流动研究的几个问题》,《人口研究》1999年第2期。

〔法〕爱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钟旭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冯煜:《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俸卫东等:《3452例性服务工作者性传播感染调查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6年第4期。

高梅兰等:《“精神疾病时代”的挑战与对策》,《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唐湘岳等:《给精神残疾人更多的爱》,2000年11月10日《光明日报》。

公安部治安局等编《扫黄——神圣的使命》,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关颖:《关注未成年人家庭及其城市——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社会学思考》,《青年研究》2004年第8期。

管乐:《同性恋法律问题的思考》,《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贵州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室:《贫困地区工作手册》(内部资料)。

郭来喜、姜德华:《贫困与环境》,《经济开发论坛》1994年第5期。

郭庆兰、张郦:《自杀未遂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第6期。

郭箴一:《中国妇女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国家统计局编《2006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6/indexch.htm,2006。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

海剑:《E朝代深度焦虑:网络成瘾》,《检察风云》2006年第21期。

韩庆祥:《建构能力社会——21世纪中国人的发展图景》,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何春中:《教育部强烈谴责:不法运营商靠色情信息赚黑心钱》,2007年5月28日《中国青年报》。

胡鞍钢等:《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黄承伟:《中国反贫困:理论、方法、战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黄火青:《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83。

黄绍伦等编《社会学新论》,(台北)商务印书馆,1994。

黄文平、卢新波:《贫困问题的经济学解释》,《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黄盈盈、潘绥铭:《中国东北地区劳动力市场中的女性性工作者》,《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婚姻法修改要重视解决现实问题》,2000年9月21日《法制日报》。

季建林:《医学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江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1983。

江流等主编《1995年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姜德华等:《中国的贫困地区类型及开发》,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

蒋莱:《当今社会的婚姻变革》,《社会》2000年第8期。

金国华:《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金宗美:《从青少年自杀谈起》,《苏联研究》1992年第2期。

靳曼:《“精神病残疾”改称“精神残疾”》,http://news.sohu.com/20070404/n249183245.shtml。

《救助管理简况》,http://www.mca.gov.cn/artical/content/WJG_YWJS/2004330122752.html。

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劳动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劳动法及社会保险研究室编《失业保险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雷洪:《社会问题——社会学的一个中层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李保民:《中国失业问题研究需要新视角》,《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李斌:《市场能力与职工住房利益分化》,《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李东亮等:《2517例卖淫嫖娼人员性传播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年第4期。

李纪恒:《贫困地区发展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平:《二十年全国离婚案简析》,《妇女研究》2001年第1期。

李强:《中国大陆的贫富差别》,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

李淑英、李淑霞:《自杀与抑郁症的关系及预防》,《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年第17期。

李双其:《吸毒原因系统分析——基于对240名吸毒者的全面研究》,《法学文献数据库》,2004年1月1日。

李艳等:《广东省某地女性性工作者的基数估计研究》,《华南预防医学》2006年第4期。

李银河:《李银河说性》,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李中东:《灾难预备役》,《中国科技财富》2003年第6期。

厉以宁、董辅礽、韩志国主编《中国经济转轨的主题和难题》,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两岸三地戒毒研讨会》,2000年12月3日《中国医药报》。

《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

林宪:《自杀死亡率、自杀企图》,(台北)《当代医学》1978年第8期。

刘白驹:《精神障碍与犯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刘达临主编《中国当代性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92。

刘连忠、肖水源:《自杀未遂者的一般特征与自杀行为特征》,《医学与社会》2002年第4期。

刘敏:《中国西部毒品蔓延的现状和特点》,《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刘尧:《农村知识贫困与农村高等教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刘忠等:《对吸毒人员戒吸及预防的对策探析》,《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创新形式》,http://www.mca.gov.cn/artical/content/WJG_YWJS/200631694009.html。

陆幸生:《苦婚:探访“二奶村”》,《乡镇论坛》2005年第1期。

陆学艺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

路透社联合国电:《联合国举办防自杀研讨会》,2006年9月10日《参考消息》。

吕繁等:《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估计及方法》,《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第11期。

罗必良:《从贫困走向富饶》,重庆出版社,1991。

马俊贤:《农村贫困线的划分及扶贫对策研究》,《统计研究》2001年第1期。

马克思:《雇用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

毛晓英等:《86名男性性工作者AIDS相关情况调查》,《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年第5期。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

〔美〕C.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三联书店,2001。

〔美〕R.M.克朗:《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陈东威译,商务印书馆,1987。

〔美〕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孟广均等译,新华出版社,1996。

〔美〕阿瑟·刘易斯编《二元经济论》,施炜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美〕埃里克森:《同一性:未成年人与危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美〕保尔·拉法格:《回忆马克思》,《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

〔美〕布鲁姆等著《社会学》,张杰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刘云德等译,辽宁出版社,1987。

〔美〕戴维·罗森汉:《在精神病院里的健康人》,《科学杂志》1973年第1期。

〔美〕贺兰特·凯查杜里安:《人类性学基础》,李洪宽等译,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

〔美〕赫伯特·斯宾塞:《社会学研究》,纽约,1891。

〔美〕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贾春增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美〕杰克·道格拉斯:《越轨社会学概论》,张宁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美〕赖特、凯勒:《社会学》,林义男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7。

〔美〕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牛津大学出版社,1959。

〔美〕赖特·米尔斯等:《社会学与社会组织》,何维凌、黄晓京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美〕刘易斯·A.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美〕伦那德·塞威特兹:《性犯罪研究》,陈泽广译,武汉出版社,1988。

〔美〕罗伯特·尼斯贝特等:《当代社会问题》,郭振羽等译,(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国立”编译馆,1961。

〔美〕乔恩·谢泼德、哈文·沃斯:《美国社会问题》,乔寿宁、刘云霞合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吴曲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译,华夏出版社,1998。

〔美〕《少年自杀问题》,《好家计》1979年第5期。

〔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结构》,纽约:自由出版社,1958。

〔美〕尹恩·罗伯逊:《现代西方社会学》,赵明华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美〕约翰·盖格农:《性社会学——人类性行为》,李银河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美〕詹姆斯·莫瑞斯:《失业是一种罪恶》,《中国人才》1999年第11期。

缪锋:《善待生命自杀现象的心理透视》,《宁德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南京市下岗职工再就业课题组:《南京市下岗职工再就业调查报告》(内部稿),2003。

潘绥铭:《存在与荒谬》,群言出版社,1999。

潘绥铭:《中国性现状》,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

彭立荣主编《婚姻家庭大辞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全国妇联建议婚姻法应遏制重婚纳妾和包二奶行为》,2000年9月21日《法制日报》。

《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开通民政救助管理工作阔步前行》,http://www.mca.gov.cn/artical/content/WJG_GZDT/200643144103.html。

《缺乏忍让宽容“80后”独生子女成离婚高发人群》,http://news.phoenixtv.com/mainland/200612/1211_17_46575_1.shtml。

冉志江:《没有炮舰的鸦片战争》,《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让妇女远离伤害》,2000年11月26日《南京日报》。

任建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1993。

任建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1998。

山东省第二次全国抽样调查办公室:《山东省召开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新闻发布会》,http://www.cdpf.org.cn/mrxx/2006-12/29/content_8920648.htm。

《社会关爱对控制复吸很重要》,2001年5月20日《新华日报》。

沈红:《中国贫困研究的社会学评述》,《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

沈路涛:《在册“瘾君子”86万》,《时代潮》2001年第2期。

石头河:《卖淫嫖娼忧思录》,1992年7月14日《中国社会报》。

《是谁在包二奶》,2000年9月5日《生活新报》。

舒富民:《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宋林飞:《当代西方社会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宋林飞:《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苏丹婷:《对成都中心城区高档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的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5年第1期。

苏敏:《自杀列我国青壮年死因首位》,2004年9月11日《中国青年报》。

苏中华等:《470名社区吸毒人员和1185名社区普通居民对毒品和艾滋病的认知态度调查》,《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年第14期。

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下册),商务印书馆,1947。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孙彦杰:《自杀行为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5年第4期。

唐钧:《2001~2002中国贫困与反贫困形势分析》,http://www.social-policy.nfo,2002-07-26。

陶云等:《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对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增刊),1998。

童燕:《近二十年以来浙江省精神残疾人数新增一倍多》,http://news.zj.com/zhejiang/gdxwhc/2006-12-28/726908.html。

王大伟:《中小学生被害人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王丹丹:《社会工作视野下我国婚姻——家庭问题的处遇探析实务研究》,《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年第1期。

王金玲等:《新生卖淫女性构成、身心特征与行为之缘起》,《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2期。

王康等编《社会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王玫:《禁止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中英维护妇女权益、防止家庭暴力研讨会综述》,《妇女研究》2000年第2期。

王荣党:《农村贫困线的测度与优化》,《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第3期。

王思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王小强、白南风:《富饶的贫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王增珍等:《吸毒人员戒毒效果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4年第11期。

魏春华、肖武等:《福州地区吸毒人员滥用毒品的现状调查》,《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6年第1期。

翁永振主编《简明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吴炽煦:《西方国家对同性恋的认识与研究》,《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第5期。

吴理财:《论贫困文化论》,《社会》2001年第8期。

吴理财:《“贫困”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分析的贫困》,《经济评论》2001年第4期。

吴再德:《青少年越轨与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

《吸毒者心理》,1997年9月11日《人民公安报》。

奚从清:《论两种不同的残疾人观》,《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席泽芝、丁泽芸:《相对剥夺论》,《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

夏国美:《卖淫女在想些什么?》,《社会》1998年第10期。

夏吟兰:《我国残疾人婚姻家庭权益保障问题研究》,《法商研究》2006年第6期。

夏英编《贫困与发展》,人民出版社,1995。

萧勤福等:《五次浪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肖扬:《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03。

谢思全:《下岗、失业、再就业三题》,《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徐沪:《中国卖淫嫖娼的现状与对策》,《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3期。

徐向群:《吸毒行为及其控制的社会学分析》,《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1期。

徐运平、胡健:《沉重的话题——关于婚姻法修改系列述评之三》,《妇女研究》2001年第1期。

徐振东:《银行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机制》,《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4年第8期。

薛晓源、刘国良:《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

闫志刚:《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社会》2006年第1期。

严正、李增伟:《不应忽视的群体——国际残疾人问题一瞥》,1998年5月19日《人民日报》。

彦欣编《卖淫嫖娼与社会控制》,朝华出版社,1992。

《羊城包二奶现象为何愈演愈烈》,人民网,http://www.peopledaily.com.cn,转自2000年11月14日《中国新闻社》。

杨冬民、韦苇:《贫困理论中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及对西部反贫困实践的启示》,《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1期。

杨鸿台:《死亡社会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杨伟民:《社会政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杨宜勇:《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杨子慧:《中国城乡人口自杀死亡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97年第2期。

叶文振:《当代中国婚姻问题的经济学思考》,《社会学》1998年第2期。

佚名:《海南吸食毒品抬头》,2000年6月26日《海南日报》。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新华出版社,2001。

〔英〕斯科特·拉什:《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

余放争、杨国纲、余翔等:《同性恋国内研究概述》,《医学信息》2005年第12期。

余劲松:《国际经济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袁方主编《社会学百科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

袁亚愚:《中美城市现代的婚姻和家庭》,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袁永源:《试论中国的禁毒方针》,《二十一世纪世界警务发展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袁志刚:《失业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袁志刚:《失业理论与中国失业问题》,《经济研究》1994年第9期。

曾群:《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张保庆:《努力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2001年7月26日《光明日报》。

张春龙:《民工与市民冲突的社会学分析》,《社会》2000年第2期。

张河川、李宁、郭思智:《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和机制》,《中国校医》2000年第1期。

张华:《第一届环太平洋地区犯罪与公共政策国际研讨会侧记》,《中国青年研究》2000年第1期。

张俊才、田阔川:《我国迎来第三次就业高峰高失业成主要社会风险》,《中国经济周刊》,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608/28/t20060828_8323893_1.shtml。

张俊英:《广州市卖淫嫖娼的调查》,《社会》1991年第10期。

张锴:《暴力离你有多远——全国31个省市对妇女施暴现状的调查报告》,《妇女研究》2001年第1期。

张兰君:《贫困大学生焦虑状况与生活事件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张历编《死亡的交易》,漓江出版社,1991。

张萍:《日本卖淫问题对策》,群众出版社,1992。

张萍:《中国违法婚姻现状分析》,《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

张齐安:《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张声华主编《上海流动人口的现状和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张胜康:《大众媒体与青少年暴力行为》,《青年探索》1998年第2期。

张曙等:《南京市儿童保护体系和网络建设基线调查报告》(内部稿),2006。

张兴杰主编《跨世纪的忧患——影响中国稳定发展的主要社会问题》,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赵秉志主编《毒品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赵合俊:《性权与人权——从〈性权宣言〉说起》,《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春季号。

赵树凯:《沉重的脚步:1999年的民工流动》,载汝信、陆学艺、单天伦《200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赵竹良:《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残疾人问题》,《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郑建文:《青少年吸毒问题剖析》,《特区理论与实践》1992年第5期。

郑荣昌:《农村妇女自杀年均17万》,《新世纪》1998年第8期。

郑天翔:《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1988。

《中国残疾人“十五”计划纲要执行情况统计公报》,http://www.cdpf.org.cn/shiye/sj-105.htm。

《中国法律年鉴》,法律出版社,1993。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人民出版社,1997。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肃毒扶贫”课题组编《肃毒扶贫振兴经济——云南省思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察报告》,《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3期。

《中国统计年鉴1996》,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70228_402387821.htm。

钟国兴:《社会暗层简析》,1993年3月6日《中国社会报》。

周彬彬:《贫困的分布与特征》,《经济开发论坛》1993年第2期。

周达生、戴梅竞:《现代社会病》,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

周德民:《流浪儿童外流时间分类研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周文林:《中国残疾人状况分析》,《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周振想:《当前中国青少年吸毒问题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周治斌:《残疾人的苦衷与社会保障》,《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0年第6期。

朱国秋:《美国家庭结构发生变化》,2001年5月18日《文汇报》。

朱力:《大转型——中国社会问题透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

朱力:《社会结构转轨与社会问题突现》,《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朱应平:《精神卫生立法刍议》,《法律与医学杂志》2000年第2期。

Alcock,P.(1993). Understanding Poverty.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Atteslander,P.,Gransow,B.,and Western,J.(1999).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 Policies.” in Atteslander,P.,Gransow,B.,and Western,J.(Eds.). Comparative Anomie Research. Ashgate Publishing Ltd,Aldershot.

Beck,Ulrich.(1992). 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Becker,Howard S.(1963). Outsiders: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Deviance. New York:Free press of Glencoe.

Braginsky,Benjamin.(1969). Mental Hospital as a Last Resort. New York:Holt Richart and Wiston.

Blumer,H.(1971). “Social Problems as Collective Behavior.” Social Problems 18.

Durkheim,E.(1951). Suicide. J.Spaulding & G.S.Glencoe(trans.). New York:Free Press.

Fuller,Richard C. and Myers,Richard R.(1941). “Some Aspects of A Theory of Social Problem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June.

Fuller,Richard C. and Myers,Richard R.(1941).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blems.” Sociological Review,6.

Gans,H.(1979). “Positive Function of Povert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

Giddens,Anthony.(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urr,Ted.(1970). Why Men Rebel.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rrington,Michael.(1962). The Other America: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The Mac millan Company.

Hill,Grahame.(2000)Advanced Psychology Through Diagra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Kornblum,William.(1994). Sociolog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Lenski,G.E.(1966). Power and Privilege:A Theory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New York:McGraw Hill.

Lenski,G.E.(1966). “The Culture of Poverty.” Scientific American.

Merton,Robert K.(1938). “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3,October.

Ogburn,William F.(1922). Social Change with Respect Culture and Original Nature. B.W.Huebsch.

Room,Graham.(1995). “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The New European Agenda for Policy and Research.” In Room,Graham(Ed.)Beyond the Threshold: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 Bristol:The Policy Press.

Spector,M. and Kitsuse,J.I.(1987). Constructing Social Problems. NY:Aldine de Gruyter.

Sutherland,Edwin H.(1939). Principles of Criminology. Philadelphia:J.B.Lippincott.

Swartz,David.(1997). Culture and Power: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eber,M.R.(1985). Emotional Disturbance and Juvenile Delinquency:Everyone’s Problem. Which must be addressed through Interagency Cooperation.

Williams,J.M.G. and Pollock,L.R.(2000). “The psychology of suicidal behavior.”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uicide and attemptted suicide.

Wilmoth,J.R. and Ball,P.(1995). “Arguments and Action in the Life of a Social Problem:A Case Study of Overpopulation. 1946~1990.” Social Problems 42 (3),August.

简 介:边疆安全治理是非传统安全研究的重要领域。我国边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邻国众多,民族多样,文化多元,问题复杂,战略地位显著,在整个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深化过程中,“边安”与“安边”将是完善我国安全体制与国家安全战略需要重点考虑的重要内容。本书以新疆为例探索边疆地区社会问题治理与和谐环境建设...

作者: 谢贵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简 介:社会救助是现代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重新构建了一套全新的社会救助体系。1949-1956年新中国政府推行的社会救助工作,吸收了民国以来社会救助发展的基本经验,借鉴了现代社会救助的思想内涵,不但具有丰富的救助措施、规范的救助程序和机制,还将救助推广到最大范围之内,使底层民众真正的开始享有...

作者: 李小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

简 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在诸多发展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现存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不在少数,农村发展就是备受中央重视和人民关注的问题之一。综合我国特殊国情来看,发展农村民主政治无疑是解决农民治理、推动农村发展建设的有效路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发展论纲》一书沿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轨迹,梳理了农村民主...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简 介:本书是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22个大学科一百余名评审专家历时一年多对各学科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科调研报告的汇编。各学科报告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梳理系统,分析透彻,较全面地总结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取得的重要进展,分析了目前的研究状况,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的环节,展望了“十二五”的发展趋势,突出...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5月

简 介:社会救助是现代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重新构建了一套全新的社会救助体系。1949-1956年新中国政府推行的社会救助工作,吸收了民国以来社会救助发展的基本经验,借鉴了现代社会救助的思想内涵,不但具有丰富的救助措施、规范的救助程序和机制,还将救助推广到最大范围之内,使底层民众真正的开始享有...

作者: 李小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