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知往鉴来图书

40th Anniversary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SSAPID:101-6912-6522-09
ISBN:978-7-5201-3387-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建所40周年而编,收纳了自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30日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工作过的科研人员在此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全书分为新闻学、传播学、新媒体三大类,每一类以论文主题相近归集编排。书末附有《40年著作、期刊出版名录》,收录了自1978年至2018年,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名义和科研人员在本所工作期间以个人名义正式出版的新闻学与传播学著作(包括译著),以及由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的期刊。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编 辑:连凌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编者说明

 新闻学

  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历史、使命和方向

   一 中国新闻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历程回顾

   二 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现状、问题和目标使命

    (一)现状和问题

    (二)目标和使命

   三 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方向

    (一)在学科建设上,协调好科学精神与政治原则间的关系

    (二)在理论创新上,倡导开放包容,摒弃抱残守缺

    (三)在学术队伍建设上,高度重视人才生态建设,避免恶性竞争

    (四)在新闻教育上,秉持务实开放的态度,服务新时代的人才需要

    (五)在学术平台建设上,打造真正推动学术发展的学术组织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起源及其话语变迁

   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及相关概念辨析

   二 政治导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来源及其运用

   三 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开展

   四 职业规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未来走向

  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理念

   一 坚持“以人为本”

   二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讲究新闻传播艺术

   三 执政党为新闻传播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有效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四 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公正负有专业性的注意义务与核实责任

   五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体首要的政治责任

   六 新闻媒体各职能的相互协调与统一

  论中国独创特色的内部参考信息传播工作及其机制

   一

   二

   三

    一 先看“参考”家族

    二 再说“内参”家族

   四

   五

  新闻学研究的“政治”主场、退隐与回归

   一 “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历史脉络与理论建构

   二 20世纪50年代新闻论争与思想两歧

    (一)王中的“否定”与甘惜分的“否定之否定”

    (二)思想两歧的根源

   三 20世纪80年代的“殊途同归”?

    (一)王中的一脉相承

    (二)甘惜分的与时俱进

    (三)他们“殊途同归”吗?

   余论

  中国新闻奖也须“走转改”

   从服务生到新评委

   评选机制存在哪些问题?

    存在问题之一:作品选送渠道太过单一

    存在问题之二:评选标准重事件轻文本

    存在问题之三:评选过程重形式轻内容

    存在问题之四:评委人数太多导致相互掣肘但又责任不清

    存在问题之五:有规不依,有章不循

   对中国新闻奖的建言献策

    第一是“走”:走进基层,查摆问题

    第二是“转”:转变观念,注重专业

    第三是“改”:改进机制,评出精品

  中国新闻奖评选若干问题的理性释诉

   一 好新闻评选中的“变”与“不变”

    (一)探索期的“4个条件”

    (二)发展期的“五字标准”

    (三)成熟期的“七字标准”

    (四)新时期学界新探“七维度”

   二 用“三力”托起“中国好新闻”

    (一)“发现力”是判定好新闻的首要因子

    (二)“表现力”是判定好新闻的重要因子

    (三)“传播力”是判定好新闻的决定性因素

   三 新闻奖评选改革依然在路上

    (一)关于奖项类别的形式与内容统一的问题

    (二)关于评委评定与受众评价关系的问题

    (三)关于作品瑕疵与新闻价值关系的问题

    (四)关于获奖数量与质量关系的问题

    (五)关于接受推荐与主动寻找相结合的问题

  新闻和娱乐之间:概念群的出现及变迁

   印刷媒体语境中的二分概念:小报/大报,软新闻/硬新闻

   电子媒介语境中的融合与混杂:小报化、信息娱乐与新闻娱乐化

   数字媒介语境下的泛娱乐化:新闻游戏与沉浸式新闻

  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的现实路径

   一 必须坚持对电视节目的宏观调控、制度安排、顶层设计

   二 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电视掌门人问责制和频道退出机制

   三 必须充分发挥包括新媒体在内的舆论监督的作用

   四 组建国有收视率调查公司是反低俗化的根本性制度安排

   五 从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提升对反低俗化重要性的认识

  在法条之间徘徊

   首先:少漏读,想得起

   其次:在熟知的法条清单之外拾遗捡漏

   再次:辨文本之瑕瑜,鉴规定之得失

   又次:将识读延伸至传播法的邻接性文本

  对康卡斯特诉FCC案的思考

   一 康卡斯特公司诉FCC案经过

   二 法庭的判决

   三 论争的焦点:网络中立的原则

   四 传媒经营的分析视角

   五 结论

  也谈建国初期私营传媒消亡的原因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私营传媒的生存状态未超出其他私营资本发展边界

   三 私营传媒的活动特征和意识形态属性使之提前完成改造

   四 活动空间日趋狭小使私营传媒的消亡成为历史必然

  传媒转型与社会变迁:2008年以来港台媒体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

   一 香港传媒格局新变动

   二 台湾新闻传播新发展

   三 港台传媒发展格局分析

  全息多样全众的新型新闻生产模式

   一 “云台”及“云导播”的全息理念改变新闻生产形态

   二 多样化的报道方式丰富了新闻呈现形式

   三 众筹式的参与扩大了新闻覆盖面

   结语

  历史视角下的美国金融危机与新闻报道

 传播学

  论传播学的关系价值研究

   影响传播学科质量的问题

   传播学的解题能力与理论建构能力

   “关系价值”:传播学研究的聚焦热地

   传播学“关系价值”研究的领域及其问题

   结语

  开放与跨越:中国传播学跨学科研究30年历程与意义探寻

   一 研究目的与学术意义

   二 研究方法与文献来源

   三 术语与内涵

   四 传播学跨学科研究的领域和分类

   五 中国传播学30年跨学科研究历程与面貌

   六 30年中国传播学跨学科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三十而立:中国传播学研究群体的发展历程和时代特征

   中国传播学学术研究群体的发展历程

    一 引进与开拓:中国早期传播学研究者的贡献(1978—1986)

    二 学习与应用:中国第二代传播学研究群体(1986—1997)

    三 反思与前瞻:中国传播学新生代研究群体(1997—2008)

   境外传播学者研究群体的崛起

   中国传播学研究群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愿景

    一 学术研究群体分散而缺少交流

    二 尚未建立起健康而科学的学术环境

    三 缺乏学术公信力,缺乏学术传统的师承关系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一 探讨行动传播研究的概念

   二 关于行动传播研究的方法论

    (一)关于研究的客观性

    (二)关于行动传播研究的客观性

    (三)追求客观性的原则和方法

   三 行动传播研究的基本策略

    (一)采用批判的视角发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问题

    (二)包含赋权的研究过程

    (三)采用互动参与的行动研究方法

   四 结语

  如何走出中国国际传播的“十字路口”?

   一 回头看:中国为什么要将国际传播纳入国家发展重大战略规划?

   二 看当下:中国国际传播中面临的难点和问题

   三 再思量:将国际传播诞生的历史更加看深一些,未来的方向就能看得更远

  “非洲中心性”(Afrocentricity):概念缘起及其意涵演化

   一 跨文化传播学科视野下“非洲中心性”概念的提出

   二 “非洲中心性”概念的意涵

   三 演化与挑战

  影像战争:美国的故事与世界的抵抗

   一 非官方软实力:好莱坞的全球扩张与制胜之道

   二 “文化例外”之争:国际贸易领域的影像战争

   三 文化独立:非哲学反思术语

   四 结语:数字民主化——不确定的希望

  中国电影的全球化想象与自由流动身份建构

   一 空间奇观与中国电影全球化想象霸权

   二 中国电影全球化现象:资本权力与身份建构

   三 中国全球化想象与身份认同关系构建之批判

   四 结语

  量化VS质化是非七辨

   量化-客观 vs 质化-主观

   量化-浅显/简单 vs质化-深刻/复杂

   量化-演绎vs 质化-归纳

   量化-测量 vs 质化-观察

   量化研究结果-可以推总体 vs 质化研究结果-没有代表性

   量化-概率抽样 vs 质化-非概率抽样

   量化-“维持现存秩序”vs 质化-“研究边缘群体”

   结论

  媒介素养范式与青少年政治社会化

   一 媒介素养的发展变迁及其特征

   二 大众媒介与青少年政治社会化

   三 媒介素养与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

   结论

  中国传播学问卷调查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一 导言及文献分析

    (一)对实证研究方法在中国传播学界应用状况的相关评价

    (二)研究问题及价值

   二 研究设计

    (一)问卷调查论文的基本信息

    (二)社科实证研究的原则和规范

    (三)理论关怀

    (四)技术精致程度

    (五)理论关怀与规范性和技术的关系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发现

    (一)问卷调查论文的基本信息

    (二)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原则和规范

    (三)理论关怀

    (四)技术的精致程度

    (五)理论关怀与规范性和技术精致程度的关系

   五 结论和讨论

    (一)问卷论文数量和比例增加

    (二)形式规范增强、实证精神欠缺

    (三)理论关怀比例增加,理论创新欠缺

    (四)技术精致水平没有提高

    (五)较强理论关怀的论文,其形式规范也较强

  对汉语“广告”一词意义流变的考察

   一 对广、告两字本义与语义关联的探讨

    (一)“廣(guǎng)”和“广(yǎn)”两字的历时性发展,折射出中国农业社会村邑的空间格局、传播格局与伦理格局在古代汉语发展史上,“廣”和“广(yǎn)”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作为现代汉语的“廣”字简化为“广”,读音均为guǎng,“广”成为现代通用字。东汉许慎《说文》(《说文解字》的简称)释“廣”为“殿之大屋也”,是形声字,形旁为“广(yǎn)”,声旁为“黄”,意为四周无壁、空间宽阔的大房子。“广(yǎn)”是象形字,“因广为屋也。从厂,象对刺高屋之形”,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下文简称:段注)释“厂”为“山石之厓岩,因之为屋,是曰广”。“广(yǎn)”意为依山崖脉势建造的房屋。由此可见,“廣”和“广(yǎn)”两字呈现出中国农业社会村邑的生活态势与空间格局。

    (二)“告”字本义是祭祀仪式,是国家祭祀制度与社会意识形态,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礼法制度与民族文化

    (三)在社会背景、意识形态与语法传播的语境下,考量许慎“告”字本义的传播内涵、议程发展与文化价值,《说文》释“告”之说的千年学术公案可以尘埃落定

    (四)在国与家的发展过程中,广与告在中国城乡空间结构上逐步实现礼制文化的意义统合

   二 对佛教文化中“广告”的传播意义分析

    (一)汉语“广告”一词的最先出典及其意义与影响

    (二)“广告”一词中的“广”与“告”两字,表现了自度度人的佛教传播理念与佛教中土传播的本土化意识

    (三)探析“厶”字与“仏”(佛)字、日语“広告”之“広”(广)字的意义关联,以及“告”字与汉译“释迦牟尼”之“牟”字的文化构建

   三 “告白”是近代广告(advertising)的中国化表达

    (一)近代广告(advertising)的概念

    (二)具有中国话语特色的“告白”是近代化广告(advertising)

    (三)中国“告白”(advertising)的民族特性、文化特点与社会心理特征

   四 “广告”一词自宋代至今的意义发展与现代构建

    (一)宋至明的广告一词具有广而告之的意义,本质上是人际关系之间的口头传播

    (二)具有现代意义的广告是晚清七十年巨变的产物,是报刊媒体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在官方与民间认同下,汉语广告一词在报刊经营中获得自在意义与传播价值

    (三)新中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与网络社会时期广告一词概念的变化

  乡村文化传播的内生性视角:“文化下乡”的困境与出路

   一 屡遭冷遇的“送文化下乡”工程

   二 乡村文化传播的理论困境

   三 乡村文化的内生性

   四 重新发现群众文化活动:内生性的视角

 新媒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网络媒体监管思路与体系的变化

   一 网络媒体监管理念的变化

   二 网络媒体管理体制的变革

   三 网络媒体管理手段的丰富多元

   结语

  “互联网+媒体”

   一 “互联网+”——传媒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

    (一)“互联网+”将推动产业的整体升级

    (二)“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发展的深层意义

   二 用“互联网+媒体”的思维提升用户和产品的主导地位

    (一)在互动与分享中建立社交关系

    (二)在满足与引领中明确用户需求

    (三)在感知与品味中体现用户体验

    (四)在更新与改进中优化产品品质

   三 在“互联网+媒体”的融合中拓展电子商务

    (一)传统媒体电商化的实践与优势

    (二)传统媒体电商化的路径选择

  新媒体时代微传播指数体系的构建

   一 构建微传播指数体系的背景与意义

    (一)背景

    (二)意义

    (三)问题与挑战

   二 传统媒体影响力评价体系

    (一)媒体影响力研究

    (二)报纸影响力研究

    (三)电视传播力研究

   三 新媒体传播力指数体系

    (一)媒体融合传播力指数

    (二)微媒体传播力指数

   四 热点舆情指数

    (一)热点舆情的分类

    (二)热点舆情测量维度

    (三)热点舆情监测

  中国互联网治理的困局与逻辑重构

   一 互联网治理与社会治理

   二 国内外互联网治理模式及困境

   三 网络治理理论作为分析视角

   四 中国互联网治理逻辑的重构

  中国网络群体事件研究的全球学术地图

   一 研究背景、现存问题和目的

   二 研究问题

   三 研究方法

    (一)抽样

    (二)分析单元和编码分类

    (三)编码过程

   四 研究结果

    (一)文章发表数量趋势

    (二)研究类型

    (三)研究话题

    (四)理论应用

    (五)方法使用

   五 讨论与结论

  伪中立性:资讯聚合平台把关机制与社会责任的考察

   一 把关机制、资讯聚合平台与媒介社会责任

   二 “中立性”:“今日头条”类资讯聚合平台把关机制的质性变化

    (一)内容获取的“他者”模式:聚合生产

    (二)内容分发的“机器”模式:智能推送

   三 责任缺失下的媒体景观:资讯聚合平台中的传播乱象

    (一)双标题机制下“标题党”的泛滥

    (二)非“新闻专业主义”的低质众包新闻

    (三)“做号”灰色内容经济链的形成

   四 伪中立性:资讯聚合平台的责任承担与把关机制的优化

   五 结语

  海外社交媒体内容过滤机制对我国互联网管理的启示

   一 海外主要社交媒体的内容过滤机制及最新动向

   二 海外社交媒体内容过滤的特点

   三 对我国提高网络过滤水平的启示与建议

  我国互联网音视频传播的发展及其规制变迁

   一 我国互联网音视频传播发展历程

   二 当前互联网音视频传播格局

   三 音视频规制的发展及变革

    (一)广电总局规制的基本情况

    (二)广电总局规制的重点

   四 广电总局规制的变革

  “信息拼图”在谣言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回顾及谣言概念的界定

   三 “信息拼图”在谣言传播中的作用

    (一)多角度的拼接

    (二)理性的验证

    (三)合理的质疑

    (四)“信息拼图”的排异性

    (五)利用“信息拼图”形成谣言的规律

   四 “信息稀释”:阻断谣言信息的拼接

  “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逆袭及其克服

   “反思”与“颠覆”:“诋毁说”的网络看点及真相揭示

   “诋毁说”:欺骗性表象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本质

   抵制“诋毁说”:“历史虚无主义”网络逆袭的克服与防范

  电视媒体的“互联网化”观察:基于视听内容的视角

   一 内容生产的互联网化:主体重合、标准趋近、文化交融

    (一)网台内容生产主体高度重合

    (二)网台内容生产标准趋于接近

    (三)网络文化融入电视内容生产

   二 内容传播的互联网化:网台联动、反向输出、网络宣推

    (一)网台联动实现差异互补

    (二)反向输出加速网台对接

    (三)网络宣推留住年轻用户

   三 内容接受的互联网化:跨屏互动、边看边买、网络评价

    (一)跨屏互动丰富观看体验

    (二)边看边买释放市场价值

    (三)网络评价影响收视效果

   结语

  媒介环境变迁视域下隐私权的流转

   大众传播媒体时代,隐私权保护相对平衡

   互联网时代的媒介文化深刻地影响着隐私观念

   互联网时代对隐私保护提出挑战

   隐私权亟待积极、能动地保护

 附录:40年著作、期刊出版名录

本书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建所40周年而编,收纳了自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30日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工作过的科研人员在此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全书分为新闻学、传播学、新媒体三大类,每一类以论文主题相近归集编排。书末附有《40年著作、期刊出版名录》,收录了自1978年至2018年,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或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名义和科研人员在本所工作期间以个人名义正式出版的新闻学与传播学著作(包括译著),以及由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