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7

中国妇女发展报告No.2(2007):妇女与传媒图书

Report on women development in China

SSAPID:101-6911-5339-79
ISBN:978-7-80230-941-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2005年媒介监测;下篇为改变媒介过程:女性主义的行动。

相关信息

丛书名:妇女发展蓝皮书
作 者: 王金玲 卜卫
编 辑:李兰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前言 媒介、性别与传播行动主义

 法律声明

 后记

 上篇 2005年媒介监测

  2005全球媒介监测中国报告*

   一 全球媒介监测项目概况

    1.背景和意义

    2.2005年全球媒介监测报告及主要发现

    3.性别与媒介全球三周行动

   二 2005年全球媒介监测之中国数据的分析

    1.样本

    2.数据的录入

    3.GMMP 2005中国数据和主要发现

    4.个案分析

    小结

   三 中国2005媒介监测后续倡导行动

  1995~2005:中国电视广告中的两性形象*及变迁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 理论探讨与文献回顾

    (一)大众媒介与人的社会化

    (二)大众媒介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三)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三 研究方法

    (一)抽样过程与样本结构

    (二)内容分析架构与量表设计

   四 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一)电视广告中女性角色的比例

    (二)电视广告中的两性角色的生理特征*

    (三)广告中两性的职业与职位角色

    (四)广告中两性主角出现的场景和活动

    (五)广告中的旁白

    (六)广告中的两性关系

   五 广告中的性别观念

   六 主要结论

  《中国妇女报》有关家庭暴力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及理论探讨

     1.家庭暴力的定义

     2.关于对家庭暴力原因的解释

     3.有关家庭暴力报道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本研究主要研究方法为内容分析方法

     2.本研究研究对象为《中国妇女报》创刊20年(1994~2003)间的所有有关家庭暴力的报道

     3.对有关家庭暴力报道选取的基本原则

     4.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为《中国妇女报》(1984~2003年)

     5.本研究以带有独立标题的一篇报道为一个分析单位

     6.本研究的分析指标主要根据《中国妇女报》部分家庭暴力报道*、家庭暴力的相关理论*以及《针对妇女、儿童暴力的报道指南》*、《家庭暴力报道专业准则》*等确定

     7.时期划分

     8.录入检验及控制

   二 有关家庭暴力报道的特征

    (一)对有关家庭暴力报道的重视程度

     1.报道篇数

     2.报道版次

     3.报道字数

     4.报道连续性

     5.小结

    (二)报道中家庭暴力类型情况

    (三)受害者形象

     1.家庭身份情况

     2.报道中家庭暴力受害者受害程度

     3.报道中受暴者形象的描述

     4.小结

    (四)家庭暴力干预

     1.干预行动

     2.探讨解决的方案

     3.小结

    (五)报道者态度

     1.报道者明确表明的态度

     2.报道者隐含的态度

     3.报道伦理

     4.小结

   三 家庭暴力报道变化

    (一)对家庭暴力报道重视程度的变化

     1.报道篇数

     2.报道版次在四个时期的变化

     3.家庭暴力报道字数在四个时期的变化

     4.小结

    (二)受害者形象在报道中的变化

     1.受害程度在四个时期的变化

     2.受害者形象描述在四个时期的变化*

     3.小结

    (三)家庭暴力干预情况的变化

     1.报道中干预行动情况在四个时期的变化

     2.探讨解决方案情况在四个时期的变化

     3.小结

    (四)报道者态度

     1.报道者明确表明的对家庭暴力的态度在四个时期的变化

     2.报道者隐含的态度

     3.报道伦理

     4.“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期间对家庭暴力报道

     5.小结

   四 结论与讨论

    (一)《中国妇女报》有关家庭暴力报道的社会性别意识分析

    (二)《中国妇女报》有关家庭暴力报道对于公共问题建构

   五 结语

  关于法制类报纸中强奸案件报道的研究

   一 引言

   二 重要概念

    1 强奸与强奸罪

    2 作为一种社会认知的强暴迷思理论

    3 强奸报道中的强暴迷思

   三 研究假设

   四 研究方法

    1 对内容分析方法的说明

    2 样本搜集过程

    3 类目建构

    4 编码与录入过程

   五 内容分析结果

    1 报道特征

     1.报道数量:有多少强奸报道出现

     2.案件发生地与报道发生地的关系

      案件发生地的分布

     3.编辑手法

      版序*

      报道来源

      报道体裁

      处理方式

      连续性

     4.可辨认的主要消息来源

     5.可辨认的主要评论者

     小结:报道特征

    2 强奸报道中的强奸犯罪特征

     1.案件发生地的地区分布

     2.案发地点

     3.案情的严重程度

     4.司法程序

     5.社会干预主体

     6.施暴者和受害者关系

     7.对施暴动机的描述

     8.受害者受害后的处境

     9.主要评论主题

     小结:强奸犯罪报道中的相关特征

    3 强奸报道中的施暴者特征

     1.人口数据

     2.对施暴者的描述

     小结:强奸犯罪报道中的施暴者

    4 强奸报道中的受害者特征

     1.人口数据

     2.对受害者的描述

     小结:强奸犯罪报道中的受害者

    5 强奸报道中使用的标签

   六 结论与讨论

    1 报道对强奸案件的选择

    2 报道对施暴者和受害者选择

    3 报道对强奸动机的解释

    4 报道内容中对强奸后果的解释

    5 强奸案件报道形式中的强暴迷思

  电视女性频道/栏目的生存状况与发展障碍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

    1.样本选择

    2.样本选择途径

    3.具体方法:分为两部分

    4.局限性

   三 对于5个女性栏目/频道节目分析

    “天空”缩减的《半边天》*

     (一)栏目概况

     (二)访谈分析

      1.关于节目播出时间和播出形态

      2.栏目宗旨和定位

      3.节目制作流程

      4.社会影响

      5.发展的障碍

     (三)节目样本分析

      1.《解救》

      2.《甜歌皇后——李玲玉的十年领悟》

      3.《不能没有你》

      4.《不做富人妻》

      5.《乡下婆婆到我家》

      6.2006年三八妇女节节目特辑

     (四)发现与思考

      1.节目地位:《半边天》的“天空”受挤压

      2.关于立场与宗旨:爱、宽容能提高女性地位么?

    四川电视台妇女儿童频道女性节目研究*

     (一)栏目概况

      1.《社会·家庭·女人》栏目

      2.《女人故事》栏目

     (二)《社会·家庭·女人》和《女人故事》节目的样本分析

      1.性别意识的缺席和潜在的男性中心视角

      2.女性都是弱者

     (三)发现与思考

    黑龙江电视台女性频道研究——以《沟通》栏目为例*

     (一)黑龙江电视台女性频道概况

     (二)主打栏目《沟通》的发展状况

      1.宗旨和定位

      2.播出时间

      3.选题来源

      4.节目制作

      5.制作人员

      6.社会影响

      7.发展与展望

     (三)《沟通》节目内容分析

      1.《哭泣的红舞鞋》,它于2002年10月20日播出,讲述了女主人公燕飞的故事

      2.《沟通其实很简单》,它于2002年12月15日播出

      3.《居家难得是安宁》,这是2003年1月4日播出的节目

      4.《金钱割断昔日情》,这是2003年11月9日播出的一则反映传统婚姻中的索要彩礼问题的节目

     (四)发现与思考

    河北电视台《今日女性》栏目研究*

     (一)栏目概况

      1.栏目创办的背景和栏目的宗旨、定位及对象

      2.栏目制作人员

      3.选题来源

      4.栏目的影响

      5.栏目的停播

     (二)节目样本分析

      1.《剑胆琴心》

      2.《追梦》

      3.《青春秘诀》

      4.《幽兰女人》

      5.《我的母亲》

     (三)发现与思考

    广西卫视女性频道研究*

     (一)研究方法和样本

     (二)女性频道概况

     (三)访谈主要结果*

      1.频道的设立背景、宗旨、定位及今后走向

      2.频道的人员情况

      3.关于节目制作

     (四)节目样本分析结果

      1.《寻找金花》*:《云南澜沧江拉祜族金花》

      2.《唱山歌》:《金海心“独立日”》

      3.《时尚中国》:《2006国际时装周专题》

      4.《大开眼界》:《为火疯狂祭火节》

      5.《风起南方》:《东南亚美食系列(四)》

      6.栏目的社会性别观念评价

     (五)发现及思考

   四 本次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反思

    1.女性栏目和频道的数量和规模

    2.女性栏目和频道的生命周期

    3.女性栏目和频道享有资源的状况

    4.消费主义盛行下的女性栏目

    5.关于性别视角

    6.什么是电视女性栏目?

   五 建议与对策

  关于传播法规与政策的社会性别意识分析

   一 十年来的进展

    1.宪法、有关法律与《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有关传播法规条款中的社会性别指涉

    3.不同层次的行业自律

   二 存在的问题

 下篇 改变媒介议程:女性主义的行动

  妇女传媒监测网络的行动故事

   一 诞生——什么是监测

   二 行动——从监测到倡导

    1.推动媒体反对家庭暴力

    2.传媒守望专栏

    3.“媒介有性别”

   三 战略——传媒中的性别主流化

  媒体、社会性别与公民社会

   媒体在黄静案中担当的角色

    1.“我们比较自觉地通过网络推动黄静案的解决”

    2.“某些媒体报道表现出‘传统的观看’和媚俗倾向”

    3.正面的报道

    4.媒体应该让公众听到多种声音

    5.从黄静案看媒体的作用

   媒体中的社会性别问题

    1.男性中心的角度与媒体表达的问题

    2.以“性别”为题的媒体培训

    3.媒体与性别平等、社会变革、公共生活

   媒体要有监督机制

    1.“社会公众对媒体要建立监督机制”

    2.“我比较自觉地扮演自己在媒体中间的一个角色”

  “2005促进性别平等专家推荐媒体”活动

   1.《中国日报》:促进性别平等 关注妇女权益

   2.《中国青年报》:促进性别平等 维护社会公正

   3.《新闻调查》:促进性别平等 传递边缘声音

   4.《中国新闻周刊》:促进性别平等 重视女性参与

   5.《新疆经济报》:促进性别平等 书写普通妇女

   6.《春城晚报》:促进性别平等 扶助弱势群体

   7.《百家讲坛》:促进性别平等 传播学术之声

   8.《星期日新闻晨报》:促进性别平等 创新报道视角

  如何建立与媒体的伙伴关系

   一 利用媒体增加妇女权益保护的机会,减少相关风险

    (一)与媒体合作存在的机会

    (二)与媒体合作存在的风险

     1.来自媒体政策和环境的风险

     2.来自媒体组织/机构自身的风险

     3.来自媒体工作者自身素质和性别视角缺失的风险

     4.来自妇女维权工作者方面的危险

   二 抓住机会,降低风险,提高倡导和运用媒体的能力

    (一)制定明确的、切实可行的倡导策略

    (二)了解不同媒体的特点和工作规律

    (三)建立与媒体组织和媒体工作者个人的网络与合作伙伴关系

    (四)与媒体建立共识,帮助媒体建立自律

    (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六)抓住时机,让一个案例成为社会关注妇女权益的契机

    (七)充分开发和利用自己的媒介

    (八)与其他的组织和部门合作,形成合力

    (九)牢记组织的宗旨和原则,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

   三 建议

  民间妇女组织与大众媒介的互动:家庭暴力成为公共问题的过程

   一 民间妇女组织与大众媒介互动的背景

    1.与大众媒介合作的基础

    2.公私分界与家庭暴力报道

   二 家庭暴力成为公共问题的过程

    1.寻求合作阶段:家庭暴力问题公开化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初至1996年)

    2.与大众媒介互动阶段:家庭暴力问题公共化的过程(1996~2001年)

    3.建立替代性媒体阶段:通过传播赋权妇女的过程(2001年至今)

   三 小结:与媒介合作作为一种战略

  媒体新技术与性别平等

   一 主旨发言:性别与ICT的理论或概念分析框架

   二 分组讨论:从网络设计、教育培训到在线行动主义

    1.妇女电子杂志(Women’s E-zines)

    2.性别世界的技术设计(Design for a Gendered World)

    3.数字鸿沟(The Digital Divide)

    4.网上性别表演及自我展示(Gender Performances,the Presentation of the Self)

    5.启动教育与培训(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itiatives)

    6.在线行动主义(Activism On-Line)

   三 中国:作为替代性媒体的网站

  从定位到行动

   一 背景

   二 过程:“从网易女人说女人”到“网络捉虫”

    1.“网易女人说女人”在线调查和讨论

    2.“网络捉虫”活动和新闻发布

    3.对活动的评估

   三 讨论和思考

  拿起摄像机 记录妇女与社会

   1.改变世界,从自己开始

   2.与文化幽灵论辩

   3.到农村去

   4.能力成长(empowment)和参与式纪录片

   5.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

   6.记录中国基层妇女的历史

   7.影像的力量

 附录

  附录一 中国非政府妇女组织对中国政府执行《行动纲领》和《成果文件》的评估报告

   进展与成就

   问题与障碍

   对策与建议

  附录二 新闻传媒业应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进步倡议书

 《中国妇女发展报告No.2(2007)妇女与传媒》编委会

对女性主义者来说,媒介是一种促进性别平等的重要工具。该书专门探讨和总结了我国妇女传播行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部分汇集了媒介监测项目的重要成果,试图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就中国媒介社会性别表达的现状、变化和问题进行监测和评估,并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二部分旨在记录妇女为改变媒介议程发起传播行动的历史,集中讨论媒介干预的具体行动及其策略,并讨论了不同媒介的作用,包括大中媒介,新媒介和草根妇女小组或底层妇女使用的歌舞、地方戏剧等传统媒介以及民间妇女组织的替代性媒介等。

1.联合国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

2.王雅各主编《性属关系》(上下),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9

3.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吴小英:《“他者”的经验和价值——西方女性主义社会学的尝试》,《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六期

5.谭兢嫦、信春鹰主编《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5

Liesbet Van Zoonen,Feminist Internet Studies,Feminist Media Studies,Vol.1,No.1,2001

Liesbet Van Zoonen,Gendering the Internet,Claim,Controversies and Cultures,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2,Vol.17(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