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60

嫁给谁图书

I Married to Whom : Ethnography on Uyghur Women's Marriage in a Village, Xinjiang

SSAPID:101-6910-0212-61
ISBN:978-7-5097-4903-6
DOI:
ISSN:

[内容简介]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分布最密集的是南疆三地州——喀什、和田、阿克苏。研究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离婚率在全国居首位,该自治区的维吾尔族人口占46.6%,汉族为38.6%,哈萨克族为7.4%,其他为7.4%,而汉族和哈萨克族人口的离婚率明显较低。新疆维吾尔族离婚率较高并且主要体现在南疆农村。本书透过描述喀什一个维吾尔族村落——阿村妇女的婚姻,全面、立体地考察了研究对象的不同侧面。来自田野的图像,使我们观察分析维吾尔族妇女婚姻诸多层面的同时,进而了解维吾尔族妇女婚姻文化个性,反观自我的婚姻文化,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整个人类的婚姻文化。

相关信息

丛书名:民族与社会丛书
作 者: 冯雪红
编 辑:王玮;童根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 民族学

 《民族与社会丛书》总序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人类学视野下村落研究合法性的不断追求

   二 人类学研究中女性人类学发展的促动

   三 全球化背景下维吾尔族妇女研究的缺失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维吾尔族婚姻相关研究

    (一)维吾尔族婚姻研究

     1.维吾尔族婚俗研究

     2.维吾尔族离婚研究

     3.维吾尔族婚姻观研究及其他

    (二)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婚姻研究

    (三)维吾尔族妇女婚姻研究

   二 妇女婚姻相关研究

    (一)从女性学的社会性别角度进行的研究*

     1.国外妇女婚姻家庭研究脉络

     2.国内妇女婚姻家庭研究脉络

    (二)多元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妇女婚姻研究

     1.对少数民族妇女婚姻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的专题研究

     2.对少数民族妇女婚姻家庭制度的研究

     3.对少数民族妇女婚姻家庭地位的研究

     4.对少数民族妇女婚姻家庭生活习俗和两性行为的研究

    (三)女性婚姻家庭研究的主要理论*

     1.女权主义理论

     2.社会性别理论

  第三节 基本说明

   一 概念界说

    1.喀什

    2.婚姻

    3.婚姻暴力

    4.性别与社会性别

   二 研究方法

    1.近距离的民族志研究

    2.女性主义的口述史方法

    3.女性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4.田野调查

 第二章 阿村镜像

  第一节 田野点的选择

   1.阿村是中国农村一个普通的村落社会

   2.阿村是喀什典型的维吾尔族村落

   3.阿村是当地人口较多的村落

   4.阿村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

  第二节 村庄的位置

  第三节 村庄历史

  第四节 生计

  第五节 村庄里的人

 第三章 走近她们

  第一节 心目中的婚姻

  第二节 婚姻变奏曲

   一 从“顶着压力”到“不明着谈”

   二 “掏了洞的馕”与“处女情结”

   三 “好女不等到十六七嫁”

   四 因“没生育”而“没地位”

   五 “雅克西”(yahxi)与“帕克西”(pahxi)

 第四章 择偶

  第一节 谁嫁“我”

  第二节 嫁给谁

   一 想象的失落

   二 传统的延续

  第三节 怎么嫁

   一 过去的印痕

   二 现在的迹象

  第四节 嫁到哪里

   一 嫁何族

   二 嫁多远

 第五章 婚礼

  第一节 为何要结婚

  第二节 歌舞中的婚礼

   一 走进新娘(kelinqek)的婚礼

   二 在婚礼中发现变迁

  第三节 聘礼和嫁妆

   一 聘礼

   二 嫁妆

   三 聘礼和嫁妆的共存

  第四节 婚礼仪式的在场与缺席

   一 在场

   二 缺席

 第六章 家庭

  第一节 居住模式

   一 住在何处

   二 理想的家庭类型

   三 分家

  第二节 家庭关系

   一 夫妻关系

    1.性生活——一个忌讳的话题

    2.家庭事务由谁决策

     (1)重大事务

     (2)日常事务

     (3)子女事务

    3.家务劳动由谁承担

   二 亲子关系

   三 婆媳关系

 第七章 早婚、离婚和再婚

  第一节 早婚

   一 为何要早婚

   二 早婚带来了什么

  第二节 离婚

   一 为何会离婚

   二 离婚意味着什么

    1.怎么分割财产

    2.孩子由谁抚育

    3.妇女处境的变化

  第三节 再婚

   一 为何还要再婚

   二 再婚面临着什么

    1.再婚前的顾虑

    2.再婚后的困惑

 第八章 妇女婚姻与妇女发展

  一 从妇女婚姻看妇女发展

   1.结婚对妇女发展的影响

   2.早婚对妇女发展的影响

   3.离婚对妇女发展的影响

  二 从妇女发展看妇女婚姻

   1.妇女思想观念的更新

   2.妇女法律意识的加强

   3.妇女文化水平的提高

   4.妇女社会性别意识的确立

   5.妇女外出务工的增多

  三 从妇女婚姻与妇女发展的互动看妇女发展的模式

 结语

 后记

 附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离婚率在全国居首位,维吾尔族离婚率较高并且主要体现在南疆农村。本书透过描述嘻什一个维吾尔族村落一一阿村妇女的婚姻,全面、立体地考察了研究对象的不同侧面。来自田野的图像,使我们观察分析维吾尔族妇女婚姻诸多层面的同时,进而了解维吾尔族妇女婚姻文化个性,反观自我的婚姻文化,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整个人类的婚姻文化。

艾尼瓦尔·聂机木:《新疆维吾尔族人口离婚问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艾尼瓦尔·赛买提:《维吾尔族传统道德》(维吾尔文),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埃文思-普里查德:《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阎书昌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安尼瓦尔·吐尔逊:《维吾尔族传统民俗礼节常识》(维吾尔文),新疆大学出版社,2007。

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陈春声:《走向历史现场》,载张应强《木材之流动》,“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陈承镶等主编《婚姻向导》,长春出版社,1993。

陈赓雅:《西北视察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程继隆:《中国婚姻文化大潮》,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陈纪滢:《新疆鸟瞰》,商务印书馆,1943。

陈庆德:《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蔡宏进:《乡村社会学》,台北三民书局,1989。

曹红:《维吾尔族生活方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曹亚愚:《乡村社会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明)陈子龙等辑《皇明经世文编》(卷一八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白洁、刘云编著《婚姻家庭问题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

杜芳琴、王政主编《社会性别》(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丁文:《家庭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定宜庄:《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000年新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2000。

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海伦·费什:《人类的浪漫之旅》,刘建伟、杨爱红译,海天出版社,1998。

亨利·克劳德、约翰·汤森德编著《为婚姻立界线》,董文芳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侯均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冯家升、程溯洛、穆广文编著《维吾尔族史料简编》,民族出版社,1981。

何星亮:《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3。

费孝通:《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柴方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亨利·蒲尔:《美国家庭法概论》(英文版),1978。

黄平、罗红光、许宝强:《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和少英:《纳西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和钟华:《生存和文化的选择——摩梭母系制及其现代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吉国秀:《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基辛:《文化人类学》(第2册),张恭启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

贾仲益:《中国少数民族婚俗》,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喀什地区党史地方史办公室编《喀什年鉴》,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喀什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喀什地区志》(第一编),电子光盘版,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6。

理查德·A.波斯纳:《性与理性》,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李春生、韦荣慧:《中国少数民族图典》,中国画报出版社,2005。

李守经:《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李银河:《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一爷之孙》,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李煜、徐安琪:《婚姻市场中的青年择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李育红、刘曼元主编《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性别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

李志敏主编《比较家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白锡堃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

刘达临:《婚姻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刘达临等:《社会学家的观点:中国婚姻家庭变迁》,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赖德勒等:《婚姻生活的心理奥秘》,林克明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刘梦:《中国婚姻暴力》,商务印书馆,2003。

刘英、薛素珍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陆得宁:《优生之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何锡章、黄欢译,华夏出版社,1987。

(清)刘智:《天方典礼》,张嘉宾、都永浩点校,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2002。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

楼望皓:《新疆婚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古兰经》,马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宋践、李茹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

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

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学苑出版社,2001。

玛丽·拉曼纳、艾格尼·雷德门:《婚姻与家庭》,李绍嵘、蔡文辉译,台北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黄向春、刘永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2。

马林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

马林诺夫斯基:《野蛮人的性生活》,高鹏、金爽编译,团结出版社,2005。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米歇尔·福柯:《性史》,姬旭升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穆斯塔发·本·穆罕默德艾玛热编《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坎斯坦勒拉尼注释》,宝文安、买买提·赛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译,华夏出版社,2005。

诺曼·古德曼:《婚姻与家庭》,阳其、阳琬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

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3。

佩吉·沃恩:《一夫一妻制神话》,于卉芹、李忠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潘晓梅:《婚俗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潘允康:《家庭社会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7。

祁春英:《中国少数民族婚俗》,中国画报出版社,2004。

芮逸夫等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人类学》(第十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71。

沙吉才主编《当代中国妇女家庭地位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D.斯图普(Stoop,D.)、J.斯图普(Stoop,J.):《完美婚姻手册》,宋健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清)苏尔德:《回疆志》(卷二)。

(清)苏尔德:《回疆志》(乾隆四十七年刊本)。

苏苹、侯东民编著《优生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孙珉选编《人迹罕至的地方》,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

S.南达:《文化人类学》,刘燕鸣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

史尚宽:《亲属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疏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疏附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盛义:《中国婚俗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

谭兢嫦、信春鹰:《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CTPC)、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1995。

谭琳、陈卫民:《女性与家庭——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谭同学:《桥村有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田雪原、廖逊主编《人口与社区综合发展研究》,兵器工业出版社,1993。

巫昌祯:《婚姻家庭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吴存浩:《中国民俗通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吴德清:《当代中国离婚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物出版社,1999。

(清)吴丰培:《新疆回部志》(卷二),风俗第八。

W.古德:《家庭》,魏章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吴诗池、李秀治:《中国人的婚姻观与婚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威廉·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王铭铭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威廉·费尔丁·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王晓毅、陈育国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望月嵩:《家庭关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E.A.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商务印书馆,2002。

维吾尔族简史编写组《维吾尔族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

王志远:《伊斯兰教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徐安琪、叶文振:《中国婚姻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徐纪敏:《婚姻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熊复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恋爱、婚姻和家庭》,红旗出版社,1982。

许烺光:《文化人类学新论》,张瑞德译,台北联经出版社,1979。

肖迎、拜合提亚尔·吐尔逊主编《维吾尔族——新疆疏附县木苏玛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编《维吾尔族民俗文化》,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

姚金泉:《婚俗中的人伦》,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

叶文振主编《女性学导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野野山久也:《美国的离婚再婚和同居》,杜大宁、路侃、崔智友编译,新华出版社,1989。

余咏宇:《土家族哭嫁歌之音乐特征与社会涵义》,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严汝闲等:《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尹旦萍:《当代土家族女性婚姻变迁——以埃山村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约瑟夫·布雷多克:《婚床》,王秋海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袁亚愚:《中美城市现代的婚姻和家庭》,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赵德兴:《社会转型期西北少数民族居民价值观的嬗变》,人民出版社,2007。

赵霖:《婚俗变迁与法律调整》,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

詹承绪等:《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周必忠、龚玉:《女人的世界和世界的女人——环球女性婚恋和异风奇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9。

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周华山:《无父无夫的国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朱福成:《婚姻学》,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9。

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总编室发行,1986。

赵子祥、李鸿飞:《当代中国的婚姻》,知识出版社,1992。

张前进:《中国现代婚姻启示录:婚姻会伤人》,陕西旅游出版社,1998。

张晓:《西江苗族妇女口述史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郑桂珍主编《女性与家庭》,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编委会编《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民族研究论文集》(第2辑),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3。

艾克拜尔·卡德尔:《论维吾尔族婚礼中的传统习俗》,《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艾尼瓦尔·聂机木:《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婚姻状况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5期。

艾尼瓦尔·聂机木:《新疆维吾尔族人口离婚率变动趋势浅析》,《新疆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巴赫提亚·巴吾东:《就当今维吾尔族社会的离婚现象与袁志广先生商榷》,《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拜合提亚尔·吐尔逊:《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婚姻习俗变迁辨析》,《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白志红:《早期人类学研究中女性的在场与缺席》,《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白志红:《当代西方女性主义人类学的发展》,《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陈家桢:《“理”对“情”的窒息与扼杀——兼谈〈金瓶梅〉中的贞节现象》,《学术交流》2001年第6期。

刁统菊:《嫁妆与聘礼:一个学术史的简单回顾》,《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刁统菊:《嫁妆来源及象征的多样性分析》,《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戴成萍:《女性人类学与中国女性人类学研究现状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尔西丁:《新疆哈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育龄妇女婚姻及计划生育状况初步分析》,《新疆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方素梅、杜娜、杜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高尔生、杨娟:《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分析》,《人口研究》1995年第7期。

高琴:《民族志和口述史的内在雷同》,《民俗研究》2001年第1期。

勾承益:《传统农业对中国古代男女、婚姻、生育等意识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探讨之一》,《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胡敏:《试谈三江侗族青年早婚原因影响及其对策》,《广西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

胡欣霞:《新疆喀什地区农村维吾尔族婚姻现状的分析》,《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胡欣霞:《影响新疆喀什地区农村维吾尔族婚姻家庭形态的因素分析》,《新疆社科论坛》2006年第5期。

侯公林、洪顺姬:《妇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展的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侯菊凤:《新疆少数民族妇女婚姻家庭生育状况研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黄忠怀:《20世纪中国村落研究综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韩呈吉:《试析早婚早育的成因危害及其对策》,《西北人口》1989年第4期。

韩俊魁:《新疆阿克苏市维吾尔族分手歌中婚变现象初探》,《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2000年第2期。

佳舒:《早婚早育古今谈》,《人口学刊》1989年第6期。

金少萍、沈鹏:《中国女性人类学研究文献综述》,《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蒋丽蕴:《维吾尔族青年知识分子的家庭婚姻观》,《新疆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蒋新慧:《维吾尔族传统婚俗中巫文化的形式及特点》,《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卡瓦拉洛:《女性角色与嫁妆》,《社会学》1979年总13期。

李晓莉:《女性择偶的动因与需求——以云南楚雄直苴村彝族择偶为例》,《思想战线》2005年第2期。

李晓霞:《伊干其乡维吾尔族的婚姻生活》,《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

李晓霞:《试析维吾尔族离婚现象形成的原因》,《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

李晓霞:《中国各民族间族际婚姻的现状分析》,《人口研究》2004年第3期。

李晓霞:《民族混合家庭内的文化冲突与调和》,《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李静之:《论妇女解放、妇女发展和妇女运动》,《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6期。

李英、孙萍:《论妇女与可持续发展》,《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李稚:《论晚婚》,《南方人口》1988年第1期。

梁海峡:《民国新疆维吾尔族初婚年龄研究》,《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

骆惠珍:《从谚语看维吾尔民族传统的婚恋观》,《昌吉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刘传江:《择偶范围与农村通婚圈》,《人口与经济》1991年第4期。

刘朝晖:《村落社会研究与民族志方法》,《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刘军:《女性主义方法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1期。

刘世风:《女性人类学发展及其中国本土化尝试》,《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第1期。

刘小治:《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妇女婚姻生育调查分析》,《中国人口科学》1987年第1期。

刘益梅:《维吾尔族传统婚俗探析》,《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苗剑新:《喀什棉纺织厂婚姻家庭问题调查》,《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潘杰:《女性人类学概说》,《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

瞿明安:《跨文化视野中的聘礼——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婚姻聘礼的比较研究》,《民族研究》2003年第6期。

热合曼:《维吾尔人系腰带的习惯》(维文),《新疆社科论坛》2003年。

谭琳、李军峰:《婚姻和就业对女性意味着什么?——基于社会性别和社会资本观点的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4期。

唐利平:《人类学和社会学视野下的通婚圈研究》,《开放时代》2005年第2期。

王海霞:《两个少数民族社区的婚姻状况调查与比较研究》,《西北人口》2002年第3期。

王海霞:《影响新疆维吾尔族农村女性初婚年龄的因素分析》,《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5期。

王金洪:《当代西藏妇女的婚姻状况与家庭地位——对拉萨市与山南地区200户家庭的调查》,《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

王茜、魏铭清:《维吾尔族婚俗历史演变研究》,《新疆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王小波、谭琳:《社会发展中的社区与女性》,《山西师大学报》2007年第6期。

翁乃群:《女源男流:从象征意义论川滇边境纳日文化中社会性别的结构体系》,《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

希日娜依:《浅谈“民考汉”的婚姻家庭观念》,《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徐安琪:《新疆维吾尔族的婚姻制度与妇女福利》,《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5期。

徐安琪:《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高离婚率的特征及其原因分析》,《中国人口学》2001年第2期。

徐安琪:《婚姻暴力的概念和现状》,《社会》2001年第2期。

许文:《从建国后我国公民离婚观念的演变看离婚法定条件》,《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

姚欣荣:《当代中国妇女嫁妆的变迁》,《妇女研究论丛》1992年第2期。

杨志新:《宁夏南部山区回族妇女早婚习俗调查与分析》,《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袁志广:《新疆墨玉县维吾尔婚俗及其文化蕴涵述论》,《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袁志广:《维吾尔婚俗中的离婚现象及其成因探析——来自“田野”的报告与思考》,《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

邹晓巧:《妇女与人权》,《中国妇运》2004年第12期。

邹琼:《反思与建构:民族志的中层理论探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邹宇春、风笑天:《婚嫁与沿海农村女性的生活质量——福建泉州围头村的个案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朱莲芳:《农村早婚现象的成因、危害及对策》,《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庄孔韶:《回访和人类学再研究的专题述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2期。

周泓:《女性人类学的文化与社会建构及其后现代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周大鸣:《人类学的乡村视野》,《思想战线》2006年第5期。

周华山:《女性主义田野研究的方法学反思》,《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周亚成:《维吾尔族妇女婚姻家庭生活及其变迁》,《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张华:《社会性别视阈下的焦虑与思考——“妇女进步与发展”研讨会观点介绍》,《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6期。

张敏杰:《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研究:一个世纪的回顾》,《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3期。

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论纲》,《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Cai Hua. A Society without Fathers or Husbands:The Na of China. New York:Zone Books;Cambridge,Mass,2001.

Carla Risseeuww. Gender Transformation,Power and Resistance among Women in SriLanka. New Delhi:Manohar,1991.

Cymene Howe and Jakob Rigi. Transnationalizing Desire:Sexualizing Culture and Commodifying Sexualities. Journal of Anthropology,2009:74(3).

De Munck,Victory. Love and Marriage in a SriLankan Muslim Community:Toward a Reevaluation of Dravidian Marriage Practices. American Ethnologist,1996:23(4).

David Levinson,Melvin Ember. Encyclopedia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1996.

Eshleman,J.R. The Family:An Introduction(7th edtion).Boston:Allyn and Bacon,1994.

Freedman. Ritual Aspect of Chinese Kinship and Marriage: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George.P.Murdock. Social Structure.New York:MacMillan Co.,1949.

George Qingzhi Zhao. Marriage as Political Strategy and Cultural Expression:Mongolian Royal Marriages from World Empire to Yuan Dynasty. New York:Peter Lang Pub.,2008.

Gould,Kolb. A Dictionar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1964.

Gulbahar H.Beckett,Gerard A.Postiglione. China’s Assimilationist Language Policy:The Impact on Indigenous/Minority Literacy and Social Harmon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Hass,Linda. Gender Equality and Social Policy:Implication of a Study of Parental Leave in Sweden. Journal of Family,1990:11(4).

Henrietta L.Moore. Feminism and Anthropology.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8.

H.Russell Bernar(ed.). Handbook of Method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Walnut Creek:Alta Mira,1998.

Jack Goody.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omestic Dom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Jay Dautcher. Down a Narrow Road:Identity and Masculinity in a Uyghur Community in Xinjiang China. 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9.

Kulik Liat. Marital Power Relations,Resources and Gender Role Idelolgy:A Multivariate Model for Assessing Effect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1999,Spring.

Leach,Edmund Ronald. Polyandry,Inheritance and the Definition of Marriage: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Sinhalese Customary Law. Indianapolis:Bobbs-Merrill,1971.

Lionel Caplan. Bridegroom Price in Urban India:Class,Caste,and “Dowry Evil” among Christians in Madras. Man.New Series,1984:19(2).

Nara Shiruku Rōdo-haku Kinen Kokusai Kōryū Zaidan,Shiruku Rōdo-gaku Kenkyū Sentā. The Silk Roads of Sanzō-hōshi · Xuanzang:the climate and his foot-steps. Nara,Japan:Nara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Commemorating the Silk Road Exposition:Research Center for Silk Roadology,1999.

Pilapa Esara. Imagining the Western Husband:Thai Women’s Desires for Matrimony,Status and Beauty. Journal of Anthropology,2009:74(3).

Ruan Xinbang. Marriage,Gender,and Sex in a Contemporary Chinese Village. Armonk,New York:M.E.Sharpe,2003.

Shanshan Du. Chopsticks only Work in Pair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2002.

Squires,Judith. Gender in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9.

Victor H. Mair,Mark Bender. 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Chinese Folk and Popular Literatur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1.

Watson,Rubie S. Marriage and Inequality in Chinese Societ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Watson,Rubie S. The Named and the Nameless:Gender and Person in Chinese Society. American Ethnologist,1986:13(4).

Wen Nai-qun. The Mother House:The Symbolism and Practice of Gender among the Naze in Southwest China. unpublished,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