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31

社交媒体与新中产阶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图书

Social Media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New Middle Class' Social Capital

SSAPID:101-6887-7109-59
ISBN:978-7-5201-3675-4
DOI:
ISSN:

[内容简介] “媒介化生存”已成为当今时代人们生活的逼真写照。网络媒介特别是社交媒体,成为一种新型社会资本,为个体编织出与传统地缘、血亲关系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当网络成为一种新型社会资本媒介,社交媒体的使用是否会构成阶层划分的一个新向度,是否会勾勒出阶层结构关系的新边界?换句话说,社交媒体的使用行为让阶层的边界变得更清晰还是更模糊,是更开放还是更封闭?本书试图通过对中国新中产阶层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过程的研究,就这些问题做出初步回答。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郭瑾
编 辑:胡庆英;张真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第一章 绪论

  一 社交媒体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一)媒介变革影响人类社会的变迁

   (二)对中产阶层研究老问题的追问

  二 新中产阶层社交媒体使用的相关研究

   (一)微信研究的范式与多维视角

    1.微信研究的范式

    2.微信研究的多维视角

   (二)中产阶层的社交媒体使用研究

    1.国外有关中产阶层与社交媒体使用的研究

    2.国内有关中产阶层与社交媒体的研究

   (三)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资本研究

    1.传统媒体使用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2.互联网媒介使用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3.社交网络的使用与社会资本的获得

  三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半结构式访谈(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1.访谈对象的选择

    2.访谈开展及形式

   (二)案头调研

   (三)参与观察法

 第二章 关键概念及基础理论

  一 新中产阶层

   (一)古典分层理论对中产阶层的论述

   (二)现当代社会分层理论中对新中产阶层的界定

   (三)中国学者对中产阶层及新中产阶层的界定

  二 社会资本

   (一)西方学者对社会资本的界定

   (二)中国学者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

   (三)社会资本的测量

    1.社会资本投资的考察

    2.社会资本获得的考察

    3.社会资本回报的考察

  三 “场景-角色-行为”社会交往理论

   (一)社会交往理论谱系

    1.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解读

    2.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场景与行为

    3.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媒介、场景与行为

   (二)基于社会交往理论的分析模型与诠释框架

 第三章 新中产阶层的社交媒体使用实践:微信朋友圈

  一 微信的接触习惯

  二 微信的使用动机

   (一)工具性动机

    1.专业信息的获取

    2.有价值的实用信息的获取

    3.拓展人脉和维持人际关系

    4.传播工具性使用

   (二)情感性动机

    1.自我表露的需要

    2.身份认同的需要

    3.“偷窥”的动机

  三 微信的社交网络规模

  四 微信的社交网络结构

   (一)以职业关系为主的社交网络构成

   (二)职业、个性、性别影响社交网络结构

  五 微信的内容偏好

   (一)发布到朋友圈的内容偏好

    1.专业内容的分享

    2.兴趣相关的好文

    3.娱乐消遣信息

    4.实用性小知识

    5.个人生活披露

   (二)朋友圈内容的阅读偏好

    1.专业内容

    2.朋友生活动态

    3.娱乐消遣信息

    4.有见解的新闻、历史等资讯

    5.实用性小知识

   (三)公众号的内容偏好

    1.专业型公众号

    2.媒体订阅号

    3.兴趣型公众号

    4.服务型公众号

  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中产阶层的社交媒体使用实践:微信群

  一 亲友群

   (一)基本情况

   (二)达高性、异质性、广泛性的考察

  二 同学/校友群

   (一)基本情况

   (二)达高性、异质性、广泛性的考察

    1.“小学同学群”和“中学同学群”

    2.“大学同学群”以及受过大学及以上教育的同学群

    3.“大学校友群”

  三 同业群

   (一)基本情况

   (二)达高性、异质性、广泛性的考察

  四 同好群

   (一)基本情况

   (二)达高性、异质性、广泛性的考察

  五 同乡群

  六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交媒体:新中产阶层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舞台”

  一 微信发展简史

   (一)微信的起兴

   (二)微信的技术系统

   (三)微信的运作逻辑

  二 微信的“场景”特征

   (一)不同关系的集体“在场”

   (二)“前区”和“后区”混合的“中区”

   (三)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交融

   (四)私人场域与公共场域界限的模糊

  三 场景融合下的新中产阶层社会关系再生产

   (一)个体身份的再生产:身份的多重再现

   (二)线下社交关系的移植与隐形改造

    1.“强关系”的关系再生产

    2.弱关系的关系再生产

  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媒介行为:指向社会资本建构的社会学行为

  一 私人领域前台化对社会资本的建构

   (一)私领域前台化的动力机制

    1.理想自我的植入

    2.亲密关系的构建

   (二)自我信息的披露对建立信任的影响

    1.姓名

    2.头像

    3.个性签名

   (三)生活工作的披露对良好沟通的帮助

    1.生活细节呈现更有情趣、追求品位、工作努力的个体形象

    2.喜怒哀乐等情绪及观点呈现更鲜活生动的个体形象

   (四)关注焦点的披露对界定交往场景的帮助

  二 仿拟现实人际互动对社会资本的建构

   (一)微信互动背后的动力机制

   (二)“点赞”有助于人际关系的保持

   (三)“评论”让亲近的人更亲密

   (四)“私信”留给更亲密的关系

   (五)“群聊”中沉默的仍是大多数

  三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 研究结论

   结论一:社交媒体使用已成为新中产阶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论二:新中产阶层社交媒体使用的工具性动机与情感性动机并重

   结论三:“专业化”成为新中产阶层社交媒体使用的典型特征

   结论四:新中产阶层的社交媒体使用有一个“前台化”的转变

   结论五:社交媒体成为新中产阶层扩大交往范围的低成本工具

   结论六:社交媒体在新中产阶层维系和建构社会资本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 讨论

   讨论之一:网络交往中是否存在明显的阶层边界

   讨论之二:社交媒体如何作用于社会资本的获取与维护

  三 研究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研究方法有待补充

   (二)研究视角有待拓展

“媒介化生存” 已成为当今时代人们生活的逼真写照。网络媒介特别是社交媒体,成为一种新型社会资本,为个体编织出与传统地缘、血亲关系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当网络成为一种新型社会资本媒介,社交媒体的使用是否会构成阶层划分的一个新向度,是否会勾勒出阶层结构关系的新边界?换句话说,社交媒体的使用行为让阶层的边界变得更清晰还是更模糊,是更开放还是更封闭?本书试图通过对中国新中产阶层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过程的研究,就这些问题做出初步回答。

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伯特兰·罗素:《权威与个人》,储智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蔡骐:《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趣缘文化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9期。

陈浩、赖凯声、董颖红、付萌、乐国安:《社交网络(SNS)中的自我呈现及其影响因素》,《心理学探新》2013年第6期。

陈静茜:《表演的狂欢:网络社会的个体自我呈现与交往行为——以微博客使用者之日常生活实践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3。

陈力丹、易正林:《传播学关键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陈璐,《微信用户多中产 微博用户多草根》,《中国青年报》2014年7月4日,第8版。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陈晓华:《传统报纸使用微信新媒体的现状及问题研究》,《新闻传播》2013年第1期。

程士强:《网络社会与社会分层:结构转型还是结构再生产?》,《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戴维·冈特利特主编《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彭兰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五版),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东南传播》2012年第7期。

邓建国:《Web 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7。

邓建国:《强大的弱连接——中国Web 2.0网络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关系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窦碧云:《当代中国社会分层背景下的网络传播》,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7。

杜骏飞:《中国中产阶层的传播学特征——基于五大城市社会调查的跨学科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3期。

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张静:《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现代传播》2013年第6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冯路:《请点赞——自媒体时代的话语危机》,《时代建筑》2014年第6期。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郭瑾:《大众媒介与中产阶层的身份建构——一项传播社会学视角的文献考察》,《现代传播》2014年第9期。

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韩晓宁、王军、张晗:《内容依赖:作为媒体的微信使用与满足研究》,《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4期。

何晶:《大众媒介与中国中产阶层的兴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霍尔·涅兹维奇:《我爱偷窥:为何我们爱上自我暴露和窥视他人》,黄玉华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江爱栋:《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及其策略的影响因素》,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13。

蒋建国:《微信成瘾:社交幻化与自我迷失》,《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11期。

金卉、范晓光:《中产阶层的网络表达:以“微博”为例》,《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2期。

靖鸣、周燕、马丹晨:《微信传播方式、特征及其反思》,《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7期。

克莱·舍基:《认知盈余》,胡泳、哈丽丝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刘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匡文波:《中国微信发展的量化研究》,《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5期。

李春玲:《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李景辉:《社交网站使用对线上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3。

李林:《媒介化生活的社交圈子与人际关系重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6日,第B04版。

李林英:《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李琼:《角色转换与身份认同:不同社会化媒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4。

李盈盈:《传播生态学视域下的微信研究》,《东南传播》2014年第11期。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刘涛:《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福柯“空间规训思想”的当代阐释》,《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5期。

刘涛:《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当代阐释》,《当代传播》2013年第3期。

刘颖、张焕:《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微信用户关系实证分析》,《情报资料工作》2014年第4期。

刘左元、李林英:《新媒体打破了以往社会分层的对话机制和模式》,《新闻记者》2012年第4期。

柳珊:《媒介迷群与中国中产阶层的文化认同——以美国电视剧〈越狱〉的中国网络社群为个案》,《“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2009。

吕涛:《社会资本与地位获得:基于复杂因果关系的理论建构与经验检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罗伯特·洛根:《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罗自文:《网络趣缘群体中传播效果的价值转向:传播过程刍论》,《现代传播》2014年第8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孟繁华:《中产阶级的文化符号:〈时尚〉杂志解读》,《河北学刊》2004年第4期。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尼古拉斯·加汉姆:《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李岚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詹姆斯·富勒:《大连接》,简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聂磊、傅翠晓、程丹:《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新闻记者》2013年第5期。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彭兰、苏涛:《聚焦新媒体和大数据时代——2012:新媒体时代的升级》,《新闻战线》2013年第2期。

彭芸:《我国大学生的媒介使用、社会资本与政治信任对象之关连性研究》,《新闻学研究》2004年第79期。

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沈瑞英:《矛盾与变量: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第九版),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孙藜:《We Chat:电子书写式言谈与熟人圈的公共性重构——从“微信”出发的一种互联网文化分析》,《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5期。

谭震:《传统媒体如何借助微信扩大影响——微信的媒介功能及影响分析》,《中国记者》2013年第5期。

唐绪军主编《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5(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童慧:《微信的传播学观照及其影响》,《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

汪浩鸿:《“新中间阶级”理论及其意义》,《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3期。

王欢、祝阳:《人际沟通视阈下的微信传播解读》,《现代情报》2013年第7期。

王力平:《身份的社会资本属性及其功能》,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7。

王秦:《社交媒体个人信息分享与社会资本提升》,《中国报业》2014年第4期(下)。

王艳丽:《从功能论角度探析微信的属性》,《中国报业》2013年第7期。

王勇、李怀苍:《国内微信的本体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综述》,《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温如燕:《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以呼和浩特市3所高校的大学生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4。

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黄典林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4版),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吴浩:《新中产阶级的崛起与当代西方社会的变迁》,《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夏雨禾:《微博空间的生产实践: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谢新洲、安静:《微信的传播特征及其社会影响》,《中国传媒科技》2013年第11期。

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周逵、刘菁荆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严许媖:《手机人际传播研究——以“微信”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13。

伊莱休·卡茨、约翰·杜伦·彼得斯等编《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张斐男:《网络社会社会分层的结构转型》,《学术交流》2015年第3期。

张广利、陈仕中:《社会资本理论发展的瓶颈:定义及测量问题探讨》,《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2期。

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张瑜:《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传播与新型人际传播模式探究》,《新闻知识》2014年第2期。

张钰:《微信依赖研究——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科技传播》2014年第11期(上)。

赵延东:《社会资本与教育获得——网络资源与社会闭合的视角》,《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

郑坚:《网络空间中的小资形象传播》,《新闻界》2004年第6期。

郑素侠:《网络时代的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与经验考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周启瑞:《网络社会分层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7。

周晓虹主编《全球中产阶级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周晓虹主编《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周贻霏:《微信对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4。

周宇豪:《作为社会资本的网络媒介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朱月荣:《微信对人际传播的新型建构——以“点赞”功能为例》,《东南传播》2014年第11期。

庄佳婧:《拓展人脉还是维护关系——社会资本视野下的SNS网站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0。

Bourdieu,P.,“The Forms of Capital,” in Richardson J.,ed.,(New York:Greenwood,1986).

Coleman,J.S.,“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1988,(94):95-120.

D.MacKenzie,J.Wajcman.,(Buch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9).

Ellison,Nicole B.,Charles Steinfield,Cliff lamp,“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2007,12(4):1143-1168.

Ellison,Nicole B.,Rebecca Gray,Cliff Lampe,Andrew T.Fiore,“Social Capital and Resource Requests on Facebook,” ,2014,16(7):1104-1121.

Hashim,Mohd Adnan,Mahpuz Melina,Akhbar Khan,Norafidah,Mohd Daud,Norzaidi,“Investigating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among the Young Urban Middle Class in Malaysian Politics,and Its Potential Role in Changing the Nation's Political Landscape,” ,2012,6(8):1245-1251.

Hong,Li,“Marketing to China's Middle Class,”,2014,(1):11-11.

Jin,Chang-Hyu,“The Role of Users' Motivations in Generating Social Capital Building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The Case of Social Network Games,”,2014,39:29-38.

Joshua Meyrowitz,(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Katz,J.E.,R.E.Rice,P.Aspden,“The Internet,1995-2000:Access,Civic Involvement,and Social Interaction,” ,2001,42(3):405-419.

Kingsyhon Lee,& Ming-sho Ho,“The Maoming Anti-PX Protest of 2014,” ,2014,(3):33-39.

Kraut,R.,M.Pattterson,V.Lundmark,S.Kiesler et al.,“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1998,53(9):1017-1031.

Mannur,Anita,“Food Networks and Asian/American Cooking Communities,” ,2013,27(4):585-610.

Matthews,Peter,“Neighbourhood Belonging,Social Class and Social Media——Providing Ladders to the Cloud,” ,2015,30(1):22-39.

Max Weber,“Class,Status and Party,” In Beinhard Bendix and Seymour Lipset,eds.,(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6).

Nicos Poulantzas,(London:Verso,1974).

Peter M.Blau,& Oliver D.Duncan,(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67).

Putnam,R.D.,(New York:Simon & Schuster,2000).

Putnam,R.D.,(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Ralf Dahrendaor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Rosengren K.E.,& Windahl S.,(Norwood,NJ:Ablex,1989).

Sassler,Sharon,Miller,Amanda Jayne,“The Ecology of Relationships:Meeting Locations and Cohabitors' Relationship Perceptions,” ,2015,32(2):141-160.

Shah,D.V.,N.Kwak,and R.L.Holbert,“Connecting and Disconnecting with Civic Life:Patterns of Internet Us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ocial Capital,” ,2001,18(2):141-162.

Tarant,Zbyněk,“‘The Revolution Will Not Be Twitterized!’-Critical Overview of the Role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Social Media in the Arab Revolutions and Contra-Revolution,” ,2013,11(2):50-89.

Valenzuela,S.,Park N.,Kee K.F.,“Is There Social Capital in a Social Network Site:Facebook Use and College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Trust,and Participation,” ,2009,14(4).

Wellman,B.,A.Q.Haase,J.Witte et al.,“Does the Internet Increase,Decrease,or Supplement Social Capital? Social Networks,Participation,and Community Commitment,” ,2001,45(3):436-445.

Williams,D.,“On and off the Net:Scales for Social Capital in an Online Era,” ,2006,(11).

Zhang Pengyi,“Social Inclusion or Exclusion? When Weibo(Microblogging)Meets the ‘New Gener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2013,62(1):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