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脱贫攻坚省级样本——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贵州模式研究图书

Provincial Sampal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Study on Taking Targeted Measures to Help People Lift Themselves out of Poverty in Guizhou Province

SSAPID:101-6876-2702-28
ISBN:978-7-5097-9726-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梳理了贵州省近年来农村扶贫开发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系列经验、模式和做法,包括将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完善精准扶贫体系,探索生态脱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党建扶贫、产业扶贫、异地移民搬迁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等扶贫模式的具体做法,并在理论层面对贵州省精准扶贫进行进一步总结,提出其以扶贫开发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创新以及扶贫开发顶层设计的哲学思维。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黄承伟
编 辑:高雁;恽薇;颜林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文前辅文

 前言

 后记

 第一章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贵州实践

  第一节 贵州省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一)1978~1990年:以农村经济增长带动普遍贫困减少

   (二)1991~2000年:以攻坚方式推进开发式扶贫

   (三)2001~2010年:以整村推进提高扶贫脱贫效果

   (四)2011年至今:以精准扶贫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第二节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内涵丰富

   一 扶贫开发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

   二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任务的思想

   三 科学扶贫思想

   四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五 内源扶贫思想

   六 社会扶贫思想

   七 廉洁扶贫阳光扶贫思想

   八 扶贫开发要坚持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思想

   九 共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第三节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贵州实践

   一 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第一民生工程”

   二 着力完善精准扶贫体系

   三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

   四 积极探索生态保护脱贫新路径

   五 创新财政与金融精准扶贫机制

   六 深化党建扶贫

   七 大力建设新型产业扶贫体系

   八 有力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九 完善社会保障兜底扶贫

   十 片区发展与精准扶贫到村到户有机结合

  第四节 贵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启示

   一 理论思考

    思考1:以扶贫开发工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思考2: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创新。

    思考3:扶贫开发顶层设计需要哲学思维。

    思考4:实施精准扶贫方略需要处理好若干关系。

   二 实践启示

    (一)贵州省“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启示

    (二)贵州省精准扶贫的经验和做法对其他省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启示和意义

    (三)贵州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启示

    (四)贵州省生态保护脱贫的实践启示

    (五)贵州省创新财政金融扶贫管理机制的启示

    (六)贵州省党建扶贫的启示

    (七)贵州省建设新型产业扶贫体系的启示

    (八)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实践与成效的启示

    (九)贵州省兜底扶贫经验的可推广性与注意问题

    (十)贵州省片区发展与精准扶贫到村到户有机结合的启示

 第二章 把扶贫开发作为贵州省“第一民生工程”

  第一节 “第一民生工程”的渊源及发展

   一 提出“第一民生工程”的背景

   二 “第一民生工程”的提出与发展

   三 “第一民生工程”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 “第一民生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一 扶贫脱贫成效显著

   二 基础环境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成效明显

   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第三节 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 高位强势推动,树立以扶贫开发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政策导向

   二 发挥政治优势,率先实现“两个全覆盖”

   三 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构建扶贫脱贫治理的新机制

   四 注重产业发展,打造扶贫“三个品牌”

   五 立足“三类帮扶”,形成大扶贫格局

  第四节 思考和启示

   一 保障民生是扶贫脱贫的核心任务

   二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根本原则

   三 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是“第一民生工程”的重要保障

   四 “第一民生工程”是新时期密切农村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

   五 “第一民生工程”培育了一批脱贫事业精英和优秀干部队伍

   六 “绿色减贫”是扶贫脱贫的可行之路

 第三章 完善精准扶贫体系

  第一节 贵州省完善精准扶贫体系的主要做法

   一 国家精准扶贫方略

   二 贵州省省级层面精准扶贫体系完善

    (一)精准扶贫的“六个到村到户”

    (二)精准扶贫“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三)打赢脱贫攻坚战“十项行动”

   三 贵州省县级层面精准扶贫具体实施

    (一)扶持对象精准识别与建档立卡

     1.扶持对象精准识别

     2.建档立卡与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

    (二)结对帮扶和因村派人精准

    (三)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精准

     1.项目安排精准

     2.资金使用精准

    (四)精准考核和脱贫成效精准

  第二节 贵州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一 精准扶贫加快了贫困村的发展

   二 精准扶贫有效促进贫困农户减贫脱贫

  第三节 贵州完善精准扶贫机制的基本经验

   一 精准识别的主要经验

    (一)精准识别“四看法”

    (二)扶贫对象类型划分

   二 精准帮扶的主要经验

    (一)创新结对帮扶机制

     1.“4321”结对帮扶行动

     2.集团帮扶行动

     3.包干扶贫

    (二)创新精准帮扶机制

   三 精准管理的主要经验

   四 扶贫对象退出经验

    (一)贫困县“减贫摘帽”与考核

    (二)扶贫对象退出

     1.贫困乡(镇)退出

     2.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退出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

   一 简要结论

   二 启示与意义

 第四章 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精准扶贫

  第一节 社会扶贫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 中国社会扶贫的历史沿革

   二 贵州省社会扶贫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贵州省社会扶贫的做法与成效

   一 贵州省社会扶贫做法与经验

    (一)充分发挥各类主体作用,搭建了社会扶贫的多元参与平台

     1.建立定期联络制度,推进定点扶贫

     2.完善交流合作机制,强化对口帮扶

     3.借助统一战线力量,深化“同心工程”

     4.支持社会组织发展,打造扶贫公益品牌

     5.动员社会公众扶贫,构建扶贫志愿者网络

     6.发挥干部驻村功能,实现军地优势互补

    (二)不断创新社会参与方式,拓展了社会扶贫的进入通道

     1.整合扶贫资源,推进集团帮扶

     2.制订帮扶计划,启动结对帮扶

     3.借力网络平台,对接帮扶信息

     4.创新扶贫日活动开展模式,弘扬扶贫济困精神

     5.推动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各类主体承接扶贫公共服务

     6.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社会扶贫的整体效益

   二 贵州省社会扶贫成效评价

    (一)营造了社会扶贫的良好氛围

    (二)搭建了社会扶贫的广阔平台

    (三)培育了社会扶贫的多元主体

    (四)创新了社会扶贫的参与方式

   三 贵州省社会扶贫的借鉴意义

    (一)高度重视,广泛动员,落实工作责任

    (二)建立机制,主动作为,积极给予政策支持

    (三)改进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尊重社会扶贫主体

    (四)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不断扩大社会扶贫影响力

  第三节 总结与启示

   一 社会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道路的重要内容,在未来扶贫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 建立社会扶贫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共赢局面,是社会扶贫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 理解社会扶贫主体与对象的内外因关系,是社会扶贫不断推进的关键所在

   四 保护好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人口的利益,是社会扶贫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

 第五章 探索生态保护脱贫新路径

  第一节 贵州省实施生态保护脱贫的背景

   一 生态保护脱贫意义重大

   二 贵州省生态保护脱贫工作的探索

  第二节 贵州省生态保护脱贫取得初步成效

   一 生态产业脱贫

   二 合作生态脱贫

   三 生态脱贫考核

   四 生态移民搬迁

  第三节 贵州省生态保护脱贫的基本经验

   一 毕节试验区生态保护脱贫的成效与做法

   二 玉屏县生态泊湖脱贫的成效与做法

   三 印江县生态保护脱贫的成效与做法

   四 贵州省生态保护脱贫的基本经验

    (一)加快转变生态农业发展方式

    (二)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三)积极实施大生态产业工程

    (四)在生态保护脱贫考核中发挥指挥棒作用

    (五)大力实施生态扶贫移民搬迁

  第四节 总结与启示

   一 总结

   二 启示

 第六章 创新财政与金融精准扶贫机制

  第一节 财政与金融精准扶贫的制度建设

   一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与金融扶贫管理制度建设

   二 新时期贵州省财政与金融扶贫体制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第二节 贵州省创新财政金融扶贫管理机制的做法与经验

   一 贵州省创新财政金融扶贫管理机制的做法

    (一)创新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与项目分配机制

    (二)创新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与项目使用机制

    (三)创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与项目管理机制

    (四)创新金融扶贫机制

   二 贵州省创新财政金融精准扶贫管理机制的经验

    (一)制度建设较好体现中央改革思想,省、县两级制度相对完善

    (二)稳步推进各项创新机制,省、县、乡、村四级政府层层落实

    (三)构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全面监管体系,确保扶贫资金落到实处

    (四)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激活农村扶贫开发的动力

    (五)探索财政金融扶贫管理运用新模式,促进银行和企业的积极性

  第三节 贵州省创新财政金融扶贫管理机制的成效

   一 观念转变

   二 完善制度

   三 促进减贫发展

   四 促进金融扶贫

  第四节 贵州经验对全国财政金融扶贫管理的启示

   一 改革财政金融扶贫项目管理机制,增强基层政府的灵活性

   二 改革财政金融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发挥金融杠杆作用

   三 加大对财政金融扶贫的管理与监督,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四 积极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保障贫困户如期脱贫

 第七章 深化党建扶贫

  第一节 贵州省党建扶贫的历史进程与贡献

   一 贵州党建扶贫的演进历程及其历史贡献

    (一)源起及演进历程

     1.1986~1993年:贵州党建扶贫肇始并完成驻村挂帮的制度定格

     2.1994~2000年:党建扶贫对开发式扶贫的坐实与修正

     3.2001~2010年:党建扶贫遭遇的挑战及其突破制度困境的努力

   二 新形势下的党建扶贫

   三 党建扶贫的核心是发挥政治优势

  第二节 贵州党建扶贫的主要经验

   一 构建党建扶贫的路径、方法、平台与抓手

    (一)凸显定位

    (二)以驻村帮扶为主建立党建扶贫机制

     1.有针对性地派驻工作队,满足贫困村的多方面需求

     2.强化帮扶部门的责任

     3.强化县级统筹,建立公平的资源分配机制

     4.强化驻村帮扶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三)夯实基层组织

   二 在实践中系统创新党建扶贫的路径、方法、平台与抓手——以玉屏县为例*

    1.“细胞工程”

    2.“民心党建”工程

    3.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五位一体的组织、人才保障体系

    4.民情信息系统的创建及功能

    5.“民心党建基金”与发展集体经济相结合的多维治理方式的创新

    6.建立较为完整的党建扶贫驻村工作与县级、乡镇后台支持系统的无缝对接机制

  第三节 党建扶贫与贫困治理

   一 贵州党建扶贫30年经验的反思

    (一)以党建扶贫为抓手,构建村庄社会治理与反贫困治理的双重组织平台和长效帮扶机制

    (二)注重党建扶贫方法、技术、路径的系统性、整体性创新探索

    (三)以党建扶贫工作为抓手,探索社会治理、反贫困治理监督体系的建构机理

    (四)精准扶贫即“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能动作用”*

   二 处理好党建扶贫的三对关系

 第八章 建设新型产业扶贫体系

  第一节 贵州省产业扶贫工作的历程与现状

   一 贵州产业扶贫的概述

   二 迈向新型产业扶贫体系的探索

  第二节 贵州省构建新型产业扶贫体系的做法与经验

   一 新型产业扶贫体系的总体设计

    (一)立足省情,缜密布局“三个十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二)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积极培育各类经营主体,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三)紧跟农业产业发展前沿,对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保持开放态度

    (四)强化社会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产业扶贫项目对贫困人口的带动能力

   二 新型产业扶贫政策体系下的地方实践

    (一)印江“扶贫产业园”建设经验

    (二)六盘水“三变”经验

     1.推进资源变股权,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

     2.推进资金变股金,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

     3.推进农民变股民,让农民群众富起来

  第三节 总结与启示

   一 以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大视野看待产业扶贫政策设计

   二 抓住“六个关键点”提升产业扶贫项目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 建立社会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产业扶贫项目益贫性

   四 明确角色边界,运用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机制

 第九章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第一节 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历程

   一 国家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演变

   二 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体系

  第二节 新阶段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形势与政策内容

   一 新阶段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发展形势

   二 新阶段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创新

   三 精准扶贫与易地扶贫搬迁结合

  第三节 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的成效与问题

   一 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成效

    (一)解决多维贫困问题,促进移民收入增长

    (二)促进迁出地的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

    (三)促进迁入地的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

   二 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问题

    (一)补助标准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搬富不搬穷”现象

    (二)移民原有宅基地拆除和复垦难度大

    (三)移民的社会适应和融入问题

  第四节 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经验

   一 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做法

    (一)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要求和原则

     1.“四坚持、五为主、四结合、一确保”要求

     2.“三为主”和“三不搬”原则

   二 贵州易地扶贫对象安置的主要方式

    (一)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中心村安置

    (二)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城镇安置

    (三)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产业园区安置

   三 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经验

    (一)易地扶贫搬迁与精准扶贫相结合

     1.以搬迁对象的需求为导向精准确定安置方式

     2.提高补助标准,精准推进移民就业保障

    (二)易地扶贫搬迁资源整合经验

     1.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投融资平台

     2.多部门协调合作与资源整合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一 简要结论

   二 启示

    (一)搬迁对象差异化补助有助于贫困农户“搬得出”

    (二)以搬迁对象的生计需求为导向实施多元化的移民精准安置

    (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平台促进易地扶贫搬迁资源统筹和部门合作

    (四)迁出区是增加移民收入来源的重要区域

    (五)引导社会力量促进移民在安置地的社会适应和社会融合

 第十章 完善社会保障兜底扶贫

  第一节 贵州省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背景

   一 贵州省兜底扶贫的社会背景

   二 贵州省兜底扶贫的政策背景

    (一)两项制度衔接

    (二)精准扶贫方略

    (三)减贫摘帽政策

  第二节 贵州省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的政策进程和主要成效

   一 贵州省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的政策进程

   二 贵州省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的主要成效

    (一)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第三节 贵州省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 实施精准识别及分类救助,创新精准识别的本土工作经验

    (一)威宁精准识别贫困的“四看法”

    (二)雷山县望丰乡“五看”“五访”精准识别低保户

    (三)习水县二里乡精准识别的“四算法”

   二 逐步提高低保标准,探索实施农村低保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三 实施多元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完善社会保障兜底帮扶体系

   四 建立多部门协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提升兜底扶贫合力

  第四节 总结与思考

   一 兜底扶贫的理论及政策含义

   二 贵州省兜底扶贫经验的可推广性与要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章 片区发展与精准扶贫到村到户有机结合

  第一节 贵州省3个片区减贫发展概况

   一 片区总体情况

   二 三大片区情况

    (一)武陵山区贵州片区

    (二)乌蒙山区贵州片区

    (三)滇桂黔石漠化区贵州片区

  第二节 片区发展的减贫脱贫成效

   一 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一)扶贫脱贫成效显著

    (二)片区规划总体完成较好

    (三)贵州省片区攻坚横向对比处于领先位置

   二 减少致贫外部环境因素的约束

    (一)大幅改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二)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引领扶贫攻坚

    (四)区域性市场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三 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行业部门在片区精准扶贫中的特殊作用

    (一)贵州省通过积极协调片区攻坚单位、行业部门,进一步放大了行业部门在片区精准扶贫中的特殊作用

    (二)各行业部门积极参与片区攻坚,成效显著

   四 精准扶贫到村到户提升了片区规划的精准性

    (一)“大扶贫”与“大数据”提升了规划瞄准的精准性

    (二)“三个十工程”提升片区产业发展的精准性

    (三)“六个到村到户”提升规划实施的精准性

  第三节 贵州省推动片区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主要做法

   一 增收脱贫精准:通过超常规“组合拳”,建立贫困户长效增收机制

   二 力求规划精准:立足资源禀赋,确定区域性扶贫产业规划

   三 坚持资金使用精准:以“四到县”整合片区规划条块资金

   四 考核精准:将行业部门考核纳入整体考核中

   五 技术创新提升精准:通过“扶贫云”提升攻坚精准度

   六 区域发展模式精准:通过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第四节 结论和启示

   一 技术创新是提升扶贫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 片区经济发展是加快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动力

   三 培育特色产业是贫困地区扶贫脱贫的重要优势

   四 行业部门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保障

   五 集体经济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可或缺的支撑力

 第十二章 贵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以扶贫开发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 将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

   二 完善精准扶贫政策体系

   三 用好考核的指挥棒

  第二节 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创新

   一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完善贫困治理体系

   二 补齐贫困农村发展短板,协调推进县域贫困治理

   三 发挥生态优势,守住生态底线,走绿色减贫的道路

   四 坚持开放式扶贫的理念和方法,优化减贫模式

   五 建设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人口共享发展成果

  第三节 扶贫开发顶层设计的哲学思维

   一 系统思维

   二 战略思维

   三 辩证思维

   四 底线思维

  第四节 实施精准扶贫方略需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一 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的关系

   二 整体推进与因地制宜的关系

   三 政府、市场与社会协同的关系

   四 外界帮扶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五 精准扶贫与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完善的关系

 附录 贵州精准扶贫满意度调查报告

  一 导言

   (一)贵州省精准扶贫满意度调查的背景

    1.精准扶贫是当前国家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

    2.贵州省精准扶贫取得重大成效

    3.精准扶贫的相关经验需要提炼和总结

   (二)贵州省精准扶贫满意度调查的意义

    1.有利于推进和指导中国脱贫攻坚战略的实践

    2.有利于为全国进行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三方评估提供试点和参考

    3.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新时期中国反贫困研究的理论

   (三)本次满意度调查的方法和框架

    1.本次调查的理论视角

    2.研究方法

    3.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二 贵州省精准扶贫满意度分析

   (一)建档立卡户对精准识别工作的满意度

    1.建档立卡户对精准扶贫政策的了解度

    2.建档立卡户对前期建档立卡工作的满意度

    3.建档立卡户对前期精准识别工作过程中不良现象的认知和感受

   (二)建档立卡户对精准帮扶工作的满意度

    1.建档立卡户对帮扶主体的满意度

    2.建档立卡户对帮扶举措的满意度

    3.建档立卡户对帮扶资金的满意度

   (三)建档立卡户对帮扶效果的满意度

    1.建档立卡户在生活条件层面的满意度

    2.建档立卡户在生计发展层面的满意度

    3.建档立卡户在灾害应对能力层面的满意度

  三 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结论

    1.建档立卡户对精准识别工作满意度较高

    2.建档立卡户对精准帮扶工作满意度较高

    3.建档立卡户对精准帮扶效果满意度较高

   (二)政策建议

    1.提升建档立卡户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抓住建档立卡户致贫主因,重点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3.充分发挥财政金融机制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