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3

当代中国公益精神及培育研究图书

Research on Public Welfare Spirit and Cultiv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SAPID:101-6871-5833-53
ISBN:978-7-5201-2801-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公益精神为研究对象,旨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慈善理论体系建构、公民公益美德提升做理性探讨。全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探讨了公益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公益精神的历史流变与现代转型、当代中国公益精神生成的基础与现状、当代中国公益精神培育的具体路径等问题,系统展示了当代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研究理路。

相关信息

丛书名:温州学术文库
作 者: 卓高生
编 辑:郑庆寰;孙连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文前辅文

 附录 公民公益观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2017年度“温州学术文库”编委会

 导论

  一 选题旨趣

  二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公益精神内涵阐释及价值分析

  一 公益精神概念理性审视

   (一)公益与精神述要

   (二)公益精神的概念界定

   (三)公益精神相关概念辨析

  二 公益精神内涵阐述

   (一)公益精神是现代公民人格健全的吁求

   (二)公益精神的本质是一种道德精神

   (三)公益精神的指向在于公共关怀

  三 公益精神价值厘析

   (一)公益精神的个体价值

    1.有助于获得内在驱动力量

    2.有助于对社会成员的道德教化

    3.有助于提升主体生活品质

   (二)公益精神的社会价值

    1.公益精神的政治价值

    2.公益精神的经济价值

    3.公益精神的文化价值

    4.公益精神的生态价值

 第二章 公益精神的历史演变及现代转型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益精神

   (一)儒家“仁爱大同”的公益观

    1.仁爱利他的公益情怀

    2.民本思想的公益实践

    3.大同社会的公益理想

   (二)道家和道教“尊道贵德,修仙利他”的公益观

    1.尊道贵德的公益思想

    2.修仙利他的世俗救助公益思想

   (三)佛教“慈悲、因果报应”的行善公益观

    1.慈悲观念

    2.因果业报的行善积德说

   (四)其他各家文化中的公益思想

  二 西方公益精神的历史嬗变

   (一)中世纪宗教公益伦理

    1.上帝之爱与公益精神

    2.基督之爱与公益精神

    3.邻人之爱与公益精神

   (二)近代人文主义公益观

    1.道德情感论公益观

    2.义务论公益观

    3.功利论公益观

    4.互助进化论公益观

   (三)现代公益观

    1.社会正义理论:关注最少受惠者利益的理论与公益精神

    2.社群主义:共同的善与公益精神

    3.女性主义:关怀伦理与公益精神

    4.生态主义:基层民主与公益精神

  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益观评析

   (一)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的公益慈善

    1.公益慈善领域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集体失语现象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在公益慈善研究中集体失语的原因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博爱思想

    1.博爱精神——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人格特征

    2.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要内容的博爱观

 第三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公益精神生成的现实基础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主体性的张力

  二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精神生成的多维审视

   1.民间性社会自我保护: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精神缘起的动因

   2.利他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精神的动力

   3.意义世界的搭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精神的目标指向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精神的特征

   1.尊重和重视个体正当利益的满足

   2.源于个体内在的需要和自觉

   3.内涵更具丰富性

 第四章 当代中国公益精神现状考析

  一 公益事业与公益精神的当代考察

   (一)中国公益事业的简要回顾

   (二)现代公民公益精神的现状调查

    1.公民从事公益活动、公益观的调查问卷设计

    2.公民现代公益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现代公民公益观影响因素调研

   (三)中国公益精神的现代困境

  二 公益精神困境原因分析

   (一)中国公益精神困境的政治因素

   (二)中国公益精神困境的文化因素

   (三)中国公益精神困境的社会经济因素

  三 公益精神缺失的影响

   (一)人文关怀沉沦

   (二)社会问题凸显

   (三)生态安全隐忧

 第五章 当代中国公益精神的培育

  一 公益精神培育的原则

   (一)普适性原则

   (二)超越性原则

   (三)实践性原则

  二 公益精神的生长条件

   (一)公益精神培育的政府职责

   (二)“经济人”与“公益人”的自洽

   (三)能力建设:公益组织公信力提升的关键

  三 公益精神的养成路径

   (一)学会关心:公民教育的一种方式

   (二)行动激励:公益精神强化的机制保障

   (三)文化建设:公益精神夯实的基础

 后记

本书以公益精神为研究对象,旨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慈善理论体系建构、公民公益美德提升做理性探讨。全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探讨了公益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公益精神的历史流变与现代转型、当代中国公益精神生成的基础与现状、当代中国公益精神培育的具体路径等问题,系统展示了当代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研究理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

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

《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资中筠:《财富的归宿: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杨冠琼:《政府治理体系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李海燕:《医学伦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陶传进:《社会公益供给——NPO、公共部门与市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康晓光:《权利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利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秦晖:《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史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陈新民:《德国公法学理论基础》(上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法律出版社,2002。

李淮春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张大军:《掠过真实的美利坚 骑车横跨美国散记》,三联书店,2003。

《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郑永廷等:《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

金生鈜:《规训与教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

许启贤:《道德文明新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编《志愿北京:2005“志愿服务与人文奥运”国际论坛成果集》,人民出版社,2005。

冯英等编著《外国的志愿者》,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王高利:《公益在行动》,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李明华等:《人在原野——当代生态文明观》,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佘正荣:《生态智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周秋光等:《中国慈善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

《四书》,王国轩等译,中华书局,2007。

《庄子》,孙通海译,中华书局,2007。

《老子》,卫广来译注,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墨子》,王涛等译注,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吴枫等:《中国道学通典》,南海出版公司,1994。

石俊主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中华书局,1987。

尚海等:《四大宗教箴言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1998。

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

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俞可平:《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周桂发等:《复旦大讲堂》(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孙正聿:《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杨团、葛道顺主编《公司与社会公益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刘敬鲁:《人·社会·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吴忠:《市场经济与现代伦理》,人民出版社,2003。

潘志清等:《冲突中的嬗变——市场经济道德心理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郭毅等编《社会资本与管理学》,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本书编写组:《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红旗出版社,2005。

李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学底蕴》,人民出版社,2004。

张世英:《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北京志愿者协会编著《走进志愿服务》,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陈泽环:《功利·奉献·生态·文化——经济伦理引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汪丁丁:《寻找麦田》,中信出版社,2004。

于海编选《第三域的兴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王建芹:《从自愿到自由——近现代社团组织的发展演进》,群言出版社,2007。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3。

邓伟杰:《和谐社会笔记》,上海三联书店,2005。

冯英等:《外国的慈善组织》,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马翀炜等:《民族文化资本化》,人民出版社,2004。

徐达森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第1卷(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陈旭麓学术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5。

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

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杨春福:《权利法哲学研究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汪荣有:《当代中国经济伦理论》,人民出版社,2004。

韩庆祥:《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

李瑜青:《社会学导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北京出版社,1999。

肖巍:《女性主义伦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李培林:《和谐社会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王逸舟:《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韩秋红:《断裂还是传承——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资本主义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韩震:《历史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郑功成:《中华慈善事业》,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李海东:《非营利活动核算》,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14辑,商务印书馆,1992。

席恒:《利益、权力与责任——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杨宇立、薛冰:《市场公共权力与行政管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等编《和谐社会慈善中华——中华慈善文化论坛文集(无锡,2006)》,无锡市灵山慈善基金会,2006。

王根蓓:《市场秩序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孙立平等:《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郭于华:《事业共同体——第三部门激励机制个案探索》,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李惠斌:《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美〕亚瑟·C.布鲁克斯:《谁会真正关心慈善》,王青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三联书店,1987。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美〕弗洛姆:《人的呼唤:弗洛姆人道主义文集》,王泽应等译,三联书店,1991。

〔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

〔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傅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美〕弗兰克·G.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吕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美〕比尔·克林顿:《付出:我们可以改变世界》,于少薇等译,中信出版社,2008。

〔法〕吉尔·利波维茨基:《责任的落寞:新民主时期的无痛伦理观》,倪复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美〕布洛维:《公共社会学》,沈原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商务印书馆,2001。

〔英〕R.G.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

〔美〕J.D.亨特:《文化战争:定义美国的一场奋斗》,安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法〕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上册,基督教辅侨出版社,1957。

〔德〕卡尔·白舍客:《基督宗教伦理学》第2卷,静也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马丁·路德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美〕C.W.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陶松寿译,商务印书馆,1988。

〔英〕赫伯特·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商务印书馆,1996。

〔俄〕克鲁泡特金:《互助论》,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84。

〔美〕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金译,译林出版社,2003。

〔美〕安·兰德等:《自私的德性》,焦晓菊译,华夏出版社,2007。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I卷,洪配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4。

〔美〕亚历山大·J.菲尔德:《利他主义倾向》,赵培等译,长春出版社,2005。

〔美〕亚瑟·亨·史密斯:《中国人的性格》,乐爱国等译,学苑出版社,1998。

〔美〕菲利普·科特勒:《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公益事业拓展更多的商业机会》,姜文波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庄晨燕译,三联书店,2005。

〔法〕阿兰·图海纳:《我们能否共同生存?》,狄玉明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

〔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吴文忠译,中信出版社,2006。

〔匈〕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王玖兴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美〕克瑞斯汀·丝维斯特:《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余潇枫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美〕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高师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等译,东方出版社,2005。

〔奥〕路德维希·冯·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韩光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澳〕休·史卓顿,莱昂内尔·奥查德:《公共物品、公共企业和公共选择》,费朝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罗伯特·沃森:《美国最有效的组织》,彭彩霞等译,中信出版社,2002。

〔美〕G·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刘山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

〔美〕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于天龙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苏〕B.A.苏霍姆林斯基:《公民的诞生》,黄之瑞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崔开云:《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述评》,《东南学术》2003年第3期。

刘霞:《公益伦理主张的道德义务——论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彭柏林、戚小村:《论作为公益伦理原则的公平》,《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卢汉龙:《公益行为与社会进步》,《探索与争鸣》1993年第5期。

刘京:《公益是和谐社会的新动力》,《学会》2005年第6期。

蔡勤禹:《慈善意识论》,《天府新论》2006年第2期。

李春成:《公共利益的概念建构评析——行政伦理学视角》,《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马德普:《公共利益、政治制度与政治文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8期。

许纪霖:《众意还是公意》,《天涯》2002年第3期。

向春玲:《试析社会公益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理论视野》2006年第4期。

贾西津:《“公益”是一种生活方式 不是一种超于我们生活的特殊的品质》,《公益时报》2006年2月14日。

宋宗合:《平民慈善是慈善公益的根本品格》,《公益时报》2007年1月16日。

张翠萍:《敬业精神:社会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俞吾金:《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光明日报》2001年2月6日。

俞伯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集体主义精神》,《浙江学刊》1994年第5期。

宋惠昌:《论新集体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基础》,《石油大学学报》1999年第11期。

吴敏:《重释集体主义》,《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陈仕平:《论弘扬新集体主义条件的创设》,《求索》2008年第5期。

李德顺:《从情感到理性——关于我国当前道德形势的再思考(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6期。

龙静云:《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的思考》,《广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吴灿新:《伦理精神的本质及其价值》,《现代哲学》2001年第4期。

任剑涛:《道德理想·组织力量与志愿行动》,《开放时代》2001年第11期。

王学栋:《西方政府再造的政治理论》,《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

赵长宁:《献身与参与的背后——美国成人义工服务动机的探讨》,《台湾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馆讯》1996年第7期。

梁莹:《公民自治精神与现代政治知识的成长》,《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林培:《我国进入“新公益精神”时代》,《中国建设报》2007年4月5日。

徐中振:《发展志愿服务的体制背景和社会意义》,《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第5期。

丁元竹:《为社会不利群体、弱势群体、边缘群体——构筑新时期社会保护体系》,《瞭望新闻周刊》2000年第16期。

张洪武:《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政府治道变革》,《理论导刊》2008年第8期。

李柏洲:《现阶段中国社会利他主义行为分析》,《学术交流》2008年第1期。

姚丽萍:《上海各项慈善基金倡导公益精神实践公民义务》,《新民晚报》2006年10月17日。

孙立平等:《总体性社会研究——对改革前中国社会结构的概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1卷。

马俊锋、袁祖社:《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与民众“公共精神”品质的培养与化育》,《人文杂志》2006年第1期。

朱健刚:《草根NGO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开放年代》2004年第6期。

郑非:《社会公益精神推动法制改善》,《新京报》2006年7月16日。

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研究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1期。

张术忠、王维:《震灾无情,人间有爱——北京市民慈善意识调查》,《数据》2008年第7期。

王俊秀:《灾难将平民慈善推向高潮》,《中国减灾》2008年第6期。

雷戈:《历史与现实》,《史学月刊》2002年第3期。

丁元竹:《中国慈善“有传统无事业”?》,《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第24期。

王卫平:《弘扬传统慈善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

高红、窦正斌:《中国社会现代慈善理念的匮乏与培育》,《东方论坛》2007年第6期。

商文成:《第三次分配:一个日益凸显的课题》,《兰州学刊》2004年第4期。

吴锡平:《我们需要怎样的财富观》,《东方》2003年第10期。

王宏茹:《“第三次分配”被寄予厚望》,《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第24期。

郑功成:《论慈善事业》,《中国社会工作》2004年第5期。

葛道顺:《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新华文摘》2005年第10期。

蒋彦鑫:《民政部司长谈捐赠怪现状:免税50元,拐了10道弯》,《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8日。

高钢:《遭遇美国教育》,《北京文学》2003年第10期。

〔美〕密切尔·夏瑞顿:《公民服务:问题、展望和制度建设》,江汛清译,《志愿服务论坛》2003年第1期。

金纬亘:《代议民主与直接民主相结合的新民主诉求——西方生态主义基层民主观探析》,《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5期。

于建嵘:《威权政治面临的挑战——中国的骚乱事件与管治危机》,《社会学家茶座》2008年第1期。

李波:《从公众参与的细节看中国环境的挑战》,《自然之友通讯》2009年第1期。

季羡林:《慈善是道德的积累》,《中国社会报》1997年1月25日。

胡锦涛:《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热情参与慈善活动》,《人民日报》2008年12月6日。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人民日报》2001年10月25日。

朱传一:《关于第三部门与基金会的作用及其在中国的发展问题》,《社会》2000年第11期。

张怀西:《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公益精神充分张扬的社会》,《民主》2007年第1期。

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翟学伟:《报的运作方位》,《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丘海雄:《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范云周:《“中国志愿者元年”,开启公民社会新时代》,《领导之友》2008年第5期。

Robert H.Bremner,American Philanphrop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

Helmut K.Anheier and Diana Leat,Creative Philanthropy,Routledge Taylor Francis Group,2006.

Lawrence J.Friedman and Mark D.Mcgarvie,Charity,Philanthropy,and Civility in American Histo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Robert Wuthnow,Virginia A.Hodgkinson and Associates,Faith and Philanthropy in America,Jossey-Bass Inc,1990.

Nan Aron,Liberty and Justice for All,Westview Press,1989.

Daniel Lerner,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Modernizing the Middle East,New York:the Free Press,1958.

E.Durkeim,Moral Education:A Study in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New York:Free Press,1951.

Mancur Olson,“Foreword” in Todd Sandler,Collective Ac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2.

Waldemar A.Nielson,The Big Foundations,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2.

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6:Equity and Development,The Co-publication of the World Bank 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S.Hewa and P.Hove,Philanthropy and Cultural Context:Western Philanthropy in South,East and Southeast Asia in the 20st Century,Lanham: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7.

Victor Frankl,Man's Search for Meaning,New York:Pocket Books,1984.

R.E.Burke,Refleci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Chicago:Regncry,1955.

Nel Noddings,Educating Moral People,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2.

Michael Sherraden,Service and Human Enterprise,Global Service Institute,Sept.2001.

P.J.Ilsley,“The Voluntary Sector and Adult Education,” in S.B.Merriam & P.M.Cunningham (eds.),Handbook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9.

Donald T.Campbell,“On the Genetics of Altruism and the Counter-Hedonic Components in Human Culture,”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8(1972).

Archie B.Carroll,“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4,No.4,1979.

Gordon White,“Civil Society,Democratization and Development,”Democratization,No.3,Autumn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