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5

现代城市经营模式:理论与实践图书

Modern Urban Management Model:Theory and Practice

SSAPID:101-6867-1639-73
ISBN:978-7-5097-2425-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分析城市经营基本理论及一般原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城市经营的三种典型模式即企业化模式、公私合作模式和改革政府模式,对每种模式产生的背景、内涵和主要特征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分析,进而分析我国城市经营在实践中出现的产品导向和环境导向模式,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经营模式。研究中重新界定了城市经营的概念内涵,同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如城市经营与经营城市、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城市经营与城市管理等。梳理了各地城市经营实践中的矛盾和误区,明确了政府在城市经营中的职能和作用。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博士后文库·经济系列
作 者: 王秀云
编 辑:蔡莎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中国博士后社会科学研究报告编委会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1.相关理论借鉴与引申的方法

   2.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国内外比较研究的方法

  三 本书的框架与结构

  四 研究的主要观点及创新点

   (一)主要观点

   (二)主要创新

 第二章 城市经营的思想渊源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城市经营的思想渊源

   一 从“守夜人”到“用脚投票”

   二 从“官僚制”到“企业型政府”

    1.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2.在公共服务中引入竞争机制

    3.城市管理应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

    4.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

    5.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

    6.强调政府分权的管理理念

    7.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

  第二节 城市经营的理论基础

   一 公共选择理论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

   三 城市营销理论

   四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城市经营和城市经营模式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城市经营概述

   一 城市经营理念的产生

   二 城市经营理念在我国提出的背景

    1.我国的经济转型需要政府职能进行相应的调整

    2.城市化加速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城建资金不足的问题

    3.地方分权改革为城市政府进行城市经营提供了有所作为的空间

    4.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对城市政府提出新的挑战

   三 城市经营概念的进一步讨论

    (一)经营的含义

    (二)国外学者关于城市经营的观点

    (三)我国学者关于城市经营的观点

     1.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的观点

     2.城市要素优化组合的观点

     3.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观点

     4.城市营销的观点

   四 城市经营的内涵及特征

    1.城市经营的主体

    2.城市经营的客体

    3.城市经营的手段

    4.城市经营的目标

    1.城市经营的阶段性

    2.城市经营的整体性

    3.城市经营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五 城市经营的原则

    1.市场化原则

    2.规范化原则

    3.公众参与原则

    4.以人为本原则

    5.坚持科学发展观原则

  第二节 城市经营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一 城市经营与经营城市

   二 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

    1.经营的主客体比较

    2.经营的目标比较

    3.经营者的职能比较

   三 城市经营与城市管理

  第三节 城市经营模式概述

   一 城市经营模式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二 城市经营模式的类型

    (一)国外城市经营模式的类型

     1.企业化经营模式

     2.公私合作模式

     3.改革政府模式

    (二)我国城市经营模式的类型

 第四章 国外城市经营模式考察之一:企业化经营模式

  第一节 企业化经营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一 城市企业化经营的历史背景

   二 企业化经营模式的含义及特征

    (一)企业化经营模式的含义

    (二)企业化经营模式的主要特征

     1.把城市当做企业来经营和管理

     2.城市政府组织企业化

     3.具有经营思想的市长

     4.通过塑造城市形象,进行城市营销(City Marketing)

  第二节 城市企业化经营的实践内容

   一 市政体制的企业化改革

   二 城市管理的企业化运作

   三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融资

    1.在正常的税收之外,开辟专项建设的税费,原则是“谁受益谁出钱”

    2.由政府提供信用

    3.鼓励私人部门投资

    4.发行专项建设债券(市政债券)

   四 城市公共服务引入竞争机制

  第三节 典型案例:伯明翰的城市营销之路

   一 伯明翰的概况

   二 伯明翰经济基础面临的问题

   三 伯明翰的营销定位

   四 伯明翰城市营销战略的具体措施

   五 伯明翰城市营销战略的经济影响

 第五章 国外城市经营模式考察之二:公私合作模式

  第一节 公私合作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一 公私合作模式产生的背景

   二 公私合作的含义

   三 公私合作模式的主要特征

    1.城市经营主体多元化

    2.经营形式合作化

    3.城市经营不是政府机构单独决策,实行垂直管理,政府决策的形成和实施要通过广泛依靠各种各样的公私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通过协商合作来完成

    4.经营过程与经营结果互动化

  第二节 公私合作模式的实践内容

   一 城市公共物品和服务领域的公私合作

    (一)政府采购中的公私合作关系

    (二)政府补助中的公私合作关系

    (三)特许经营中的公私合作关系

   二 城市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

   三 重视社区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第三节 典型案例:伦敦地铁建设的公私伙伴关系

 第六章 国外城市经营模式考察之三:改革政府模式

  第一节 改革政府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一 改革政府模式产生的背景

    1.财政压力是改革的直接动因

    2.“政府失灵”问题日益突出,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3.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与对民主的要求,成为改革的思想基础

    4.信息革命成为政府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 改革政府模式的内涵

   三 改革政府模式的主要特征

    1.与行政环境变化相适应

    2.着重于政府如何运作

    3.广泛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

    4.重新探索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节 改革政府模式的实践内容

   一 公共部门的私有化改革

   二 城市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

    1.合同出租

    2.用者付费

    3.凭单制

   三 公共事业的社会化改革

   四 政府的分权改革

   五 建立电子政府,逐步推动信息化改革

  第三节 典型案例:新加坡电子政府建设

   一 新加坡概况

   二 新加坡电子政务规划背景与发展轨迹

   三 新加坡电子政务的特色与做法

    (一)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开放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

    (二)成立专门机构,统一规划领导

    (三)提倡政务公开,注重对外服务

    (四)提高民众素质

    (五)注重法律保障,推陈出新

 第七章 我国城市经营模式考察与实践

  第一节 环境导向模式

   一 环境导向模式的含义

   二 适用环境导向模式的基本条件及实现路径

    1.优越的区位和环境条件

    2.较强的经济实力

   三 环境导向模式的具体内容

    1.以城市形象塑造为主题

    2.以城市环境建设为主线

    3.重视实现城市协调发展

   四 典型案例:大连城市经营的环境导向实践

    (一)20世纪90年代初大连基本概况

     1.区位优势

     2.环境优势

    (二)大连城市经营的主要做法

     1.将城市环境建设作为城市经营的着力点

     2.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城市经营的根本方向

     3.把进行城市土地置换作为城市经营的关键

     4.把城市的保值增值作为城市经营的目标

  第二节 产品导向模式

   一 产品导向模式的含义

   二 适用产品导向模式的基本条件及实现路径

   三 产品导向模式的主要特征

    1.以优势产业为主线

    2.政府综合投入较少

   四 产品导向模式的主要内容

    1.优化品牌企业和产品结构,增强城市品牌效应

    2.实施名牌战略,营造政府服务环境

    3.以推广名牌企业和产品为主的城市宣传与推广

   五 典型案例:青岛城市经营的产品导向实践

    (一)青岛适用企业品牌模式的基本条件

     1.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便捷

     2.工业基础好,企业及产品知名度高

    (二)青岛城市经营的主要做法

     1.政府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以工业品牌塑造城市形象

     3.用名牌战略促进结构调整

     4.以资本运营带动品牌经营

     5.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创造国际品牌

  第三节 上海城市经营的市场导向实践

   一 上海城市概况及发展目标

   二 上海城市经营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做法

    (一)突破传统观念,树立城市发展新理念

    (二)城市建设的多渠道融资

     1.发行城市建设债券

     2.市政设施部分专营权有期限出让

     3.组建上市股份公司,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4.吸引大企业投资市政设施建设

     5.充分利用外资,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6.向国内金融机构短期贷款

     7.采用BOT方式融资

    (三)城市经营管理全面市场化运作

  第四节 重庆涪陵功能导向的城市经营实践

   一 重庆涪陵区概况

   二 涪陵区发展资源与战略定位

    (一)基于战略性资源的城市功能定位

    (二)城市品质与形象定位

   三 涪陵区城市经营的思路及做法

    (一)重视城市规划设计的编制,强化对城市经营的调控和引导

    (二)依托政府与市场的双重推动,架筑城市经营平台

    (三)经营招商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软硬兼修,增强引力

     2.区域联动,意在双赢

     3.资源整合,拓展空间

    (四)经营城市环境与文化,凸显涪陵个性亮点

    (五)突破体制瓶颈,构建城市经营的效率机制

 第八章 我国城市经营模式选择:人本导向模式

  第一节 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 我国古代的人本主义思想

   二 西方人本主义发展历程

   三 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

   四 人本主义思想在我国的新发展

  第二节 城市经营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

   一 城市经营中以人为本的内涵

   二 人本导向城市经营模式的具体内容

  第三节 实现城市经营人本导向模式的政策建议

   一 积极推进政治—行政体制改革,真正转变政府职能

    1.要创新城市管理体制

    2.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二 建立政府与社会各方合作的城市经营机制

   三 完善城市管理法规,为城市经营提供制度保障

   四 让市民和公众真正成为城市经营的主体

 第九章 借鉴与思考

  第一节 我国城市经营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城市经营的误区

    (一)重“货币价值”轻“社会价值”

    (二)重“有形资产”经营,轻“无形资产”的培育与经营

    (三)重攀比追随,轻个性定位

    (四)重形象工程建设,轻主导产业培育

   二 城市经营存在的主要矛盾

    (一)城市发展与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

     1.城市贫困人口群体增大

     2.征地中的侵权问题

     3.城市经营中的“城中村”问题

    (二)土地资源短缺与城市用地的矛盾

    (三)城市政府职能“越位”与“缺位”的矛盾

   三 城市经营问题剖析

    (一)城市经营的理论研究滞后

    (二)城市经营价值观的偏离

    (三)城市经营的制度基础薄弱

  第二节 国外城市经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 对国外城市经营模式的评价

   二 国外城市经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把市场因素和企业家精神引入政府管理中,已成为改进城市管理的一种全球趋势

    (二)科学定位城市政府职能,提高城市经营的效率

    (三)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调动城市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城市的经营和管理

    (四)制定和完善城市经营的法律法规,实现依法经营城市

    (五)完善城市管理手段,提高城市经营效率和现代化水平

  第三节 对北京城市经营的思考

   一 北京城市经营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一)恢复和保留城市的文脉,突出城市的地域化与个性化

    (二)转变发展观念,努力提高城市资源利用的集约化与效益化

    (三)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保证城市资源分配的公平化与公开化

    (四)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注重城市环境的生态化与园林化

    (五)重新调整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城市建设理念的人性化与人本化

   二 北京实施城市经营的优势

   三 北京城市经营的具体思路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二)树立服务意识,着力营造城市发展软环境

    (三)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多元主体城市管理体制

    (四)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和良性循环

    (五)谋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健康协调发展

 结语

 附录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关于北京市深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一 改革的总体思路

   二 开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市场

   三 整合城市基础设施资源,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四 强化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

   五 组织领导

  四川省关于加强经营城市和经营土地收支预算管理的通知

   一 经营城市、经营土地收支预算管理的原则

   二 收入预算管理

   三 支出预算管理

   四 加强经营城市和经营土地综合收支的审查及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深圳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特许经营权的授予

   第三章 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价格

   第五章 监管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的意见

   一 充分认识经营城市的重要性,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

   二 发挥规划调控作用,优化配置城市资源

   三 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强化土地经营管理

   四 开放市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资产市场化经营

   五 改革市政公用事业体制,推进市政设施资产社会化经营

   六 改革投融资体制,优化投资环境

   七 全面落实配套政策,加快经营城市步伐

   八 加强组织领导,全方位推进经营城市工作

  忻州市城市公共交通特许经营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特许经营的授予

   第三章 特许经营的监管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顺德区推进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多元化市场化实施意见

   一 指导思想

   二 基本原则和思路

   三 城市可经营项目的范围、方式和期限

   四 加强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完善保障投资收益机制

   五 注重项目策划包装,构建投资融资平台

   六 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中国博士后社会科学研究报告

 总序

 前言

本书在分析城市经营基本理论及一般原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城市经营的三种典型模式即企业化模式、公私合作模式和改革政府模式,对每种模式产生的背景、内涵和主要特征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进而分析我国城市经营在实践中出现的产品导向和环境导向模式,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经营模式。研究中重新界定了城市经营的概念内涵,同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如城市经营与经营城市、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城市经营与城市管理等。指出了各地城市经营实践中的矛盾和误区,明确了政府在城市经营中的职能和作用。

〔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美〕彼得·杜拉克:《巨变时代的管理》,朱雁斌译,台湾中天出版社,1998。

〔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周京奎译,中信出版社,2003。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倪文彦、宋俊岭译,建筑出版社,1992。

〔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美〕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汪大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周敦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英〕K·J.巴顿:《城市经济学》,上海社科院部门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译,商务印书馆,1984。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情报所,1987。

〔美〕伊利尔·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顾启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美〕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孔宪遂、王磊、刘忠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张景秋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美〕理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王如松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刘国光:《中外城市知识辞典》,中国城市出版社,1991。

朱铁臻:《城市现代化研究》,红旗出版社,2002。

王雅莉:《市政管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李松森:《国有资产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刘慧勇、梁维和、杨琦萍:《如何让钱路畅通》,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胡家勇:《一只灵巧的手:论政府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王明浩、张钊:《城市经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彭澎:《政府角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刘靖华:《政府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诸大建:《管理城市发展: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赵黎明、景春华等:《城市经营系统》,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赵小明:《经营城市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邓伟志:《当代“城市病”》,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张觉文:《市政管理新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严正:《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马彦琳、刘建平:《现代城市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5。

张康之:《寻找政府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王志纲:《城市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王晶:《城市财政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姜杰、张喜民、王在勇:《城市竞争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尹继佐:《世界城市与创新城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张锋:《城市经营:理论·实践·典型案例》,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

饶会林:《中国城市管理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马彦琳、刘建平:《现代城市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

顾朝林、沈建法、姚鑫、石楠:《城市管治》,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尹继佐:《城市管理与市民素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高培勇:《公共管理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黄丽:《国外大都市区治理模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连玉明:《中国城市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傅崇兰、陈光庭、董黎明:《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杨重光、梁本凡:《中国城市经济创新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谭术魁:《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经营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王长升、傅崇兰:《城市个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傅崇兰:《广州城市发展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吴世明:《城市科学与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孙英,许洁:《政府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于俊国:《城市土地经济学》,经济日报出版社,1988。

林森木、叶维钧、刘岐:《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1987。

饶会林:《城市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王茂湘,韩文:《城市经济管理比较》,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王延辉:《城市经济制导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叶南客、李芸:《战略与目标——城市管理系统与操作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叶维钧:《中国城市化道路初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丁健:《现代城市经济》,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王茂林:《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王洪钟:《经营城市: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张启成:《城市科学的足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李津达:《城市经营的10大抉择》,海天出版社,2002。

李丽萍:《城市人居环境》,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董宪军:《生态城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岳麓书社,2003。

国家行政学院编译《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

黄景清:《城市营销》,海天出版社,2003。

金太军主编《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科学学科发展报告》(2007~2008),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叶南客:《城市管理模式比较论》,《学海》2000年第1期。

高梅生:《城市管理可持续发展探讨——兼论城市管理体制创新》,《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2期。

陈岩松、王巍:《关于城市经营的研究与思考》,《城市规划》2002年第2期。

肖雅瑜:《城市如何经营》,《城市问题》2001年第5期。

饶会林:《城市经营浅谈》,《城市问题》2001年第5期。

朱铁臻:《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谢文蕙:《城市经营初探》,《北京城市规划建设》2002年第3期。

张玮、董敏:《城市经营城建投资体制改革初探》,《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3期。

李俊渠:《努力探索城市经营之路》,《城乡建设》2000年第6期。

周成君、张京祥、陈雯:《城市经营:功能导向与制度创新》,《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第1期。

仇保兴:《当前城市经营的基本矛盾及对策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3期。

刘天洋、黄代东:《城市经营与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第3期。

黄伟、刘学政:《公共管理社会化与公共服务市场化》,《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第6期。

刘襄渝:《关于经营城市几个关节问题质疑》,《国土经济》2003年第8期。

徐巨洲:《“城市经营”本质是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管理》,《城市规划》2002年第26期。

徐惠蓉:《经营城市——现代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新思路》,《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3期。

景云祥:《经营城市中公共产品性质及供给方式的转变》,《前沿》2003年第2期。

江曼琦:《对城市经营若干问题的认识》,《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1期。

李丽萍、彭实铖:《试论城市经营的本质》,《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第2期。

赵燕菁:《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经营》,《城市规划》2002年第11期。

周诚君、洪银兴:《城市经营中的市场、政府与现代城市治理:经验回顾与理论反思》,《改革》2003年第4期。

张蔚文、徐建春:《对国外城市经营理念的考察与借鉴》,《城市规划》2002年第11期。

朱铁臻:《现代城市管理:21世纪管理学的重课题》,《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王江:《论现代城市建设管理的公众参与制度》,《同济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王志锋:《新时期我国城市管理模式创新取向及路径选择》,《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第6期。

詹国彬:《治理视野中的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瑞典〕英厄马尔·埃兰德:《伙伴制与城市治理》,《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3年第2期。

〔印〕德班拉那·萨郎基:《基础设施发展:印度的公私伙伴制》,《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3年第3期。

陈永新、潘明霞:《城市经营模式的探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赵伟、陈眉舞、张京祥:《基于企业家政府理论思考我国城市经营的转型》,《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2期。

宋艳萍:《论城市经营中的人本意识》,《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吴殿廷、周伟:《大连和青岛城市经营模式的对比和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1期。

叶裕民:《中国城市经营的理论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2期。

李海婴、赵富强、陈耘:《城市经营的理论演进与模式选择》,《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李忠民、汤哲铭:《国内外城市治理模式与我国实践性选择》,《长江论坛》2006年第2期。

陈虎:《基于城市经营的城市规划编制实施与管理研究——理念、方法及实证》,南京大学,2003。

程向民:《城市经营与交易成本》,同济大学,2003。

黄楚平:《城市经营中综合竞争力》,中国财经政法大学,2003。

孙亚飞:《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府职能变革趋势研究》,吉林大学,2005。

唐业玲:《我国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的现状分析》,四川大学,2007。

杜林子:《政府行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四川大学,2005。

韩卫华:《以公众满意为价值取向的城市管理模式初探》,厦门大学,2005。

朱奚红:《当代城市管理及其哲学理念》,苏州大学,2005。

孙长虹:《现代城市人本管理模式研究》,吉林大学,2009。

Ashoka Mody,“Infrastructure Strategies in East Asia”,the World Bank,1997.

Ashworth,G.,“Marketing of Places:What are We Doing?” In:G.Ave & F.Corsico (eds.),Urban Marketing in Europe (Turin:Torino Incontra,1993).

Bailey,N.,Barker,A. & MacDonald,K.,Partnership Agencies in British Urban Policy (London:UCL Press,1995).

Baker,R.,“Institutional Innovation,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an Administrative Trap”,Revisited Part 1,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9,1989.

Carlo Perroni and Thomas Rutherford,General Equilibrium with Public Goods:Some Simple Examples,1988.

Churchill,A.,“Forward”,In Lea,J. and Courtney,J(eds.),Cities in Conflict: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Asian Cities,P.V.,World Bank,Washington DC 1985.

Davey,K.J.,“Elements of urban management”,The World Bank Report No.12503,New York,1993.

Erik Braun,“Urban Competitiveness,Marketing and the Need for Organizing Capacity”,Urban Studies,May 1999.

Foldvary,Fred,Public Goods and Private Communities(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5).

Gordon L.Clark,John Evans,“The Private Provision of Urban Infrastructure: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through Long-term Contracts”,1998.

Hastings,A.,“Unravelling the Process of Partnership in Urban Regeneration Policy”,Urban Studies 33(2)(1996).

Hugh Barton & Catherine Tsourou,Healthy Urban Planning(Spon Press,2000).

Jon Pierre,Partnerships in Urban Governancest(New York:Martin’s Press,Inc.,1998).

Kotler,P.,Asplund,C.,Rein,I. & Haider,D.,Marketing Places Europe:Attracting Investments,Industries,and Visitors to European Cities,Communities,Regions and Nations(Harlow:Financial Times Prentice Hall,1999).

Kyung-Hwan Kim,“Housing Finance and Urban Infrastructure Finance”,Urban Studies,Vol.34,No.10(1997).

Leonard,S.,“Urban Managerialism:a Period of Transition”,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V(1982).

Mackintosh,M.,“Introduction”,in Wuyts,M.,Mackintosh,M. and Hewitt,T.(eds.) Development Policy and Public Ac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McGill,R.,“Viewpoint Urban Manage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ities 15(6),1998.

Metaxas T.,“Place/City Marketing as a Tool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ities Competitiveness: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Place Marketing Policies in European Cities’ Paper Presented to the EURA Conference in Turin,1820 April 2002”,Urban and Spatial European Policies,2002.

Michael Porter,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The Free Press,1990).

Pierre J.,“Models of Urban Governance:the Institutional Dimension of Urban Politics”,Urban Affairs Review 34(3)(1999).

Qian,Y. and Roland,G.Soft Budget,“Constraints in Public Enterprises and 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The Case of China”,Working Paper,Stanford University,Department Economics,1994.

Rakodi,C.,“Cities and People:towards a Gender-aware Urban Planning Process?”,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11(1991).

Robert Freestone,“Urban Planning in a Changing World”,E&FN Spon,2000.

Sharma,S.K.,“Municipal Management”,Urban Affairs Quarterly India 21(1989).

Stren R.E.,“Urban Management in Development Assistance:an Elusive Concept”,Cities,Vol.10(1993).

Wooley H.,“Town Center Management Awarenss:an Aid to Developing Young People’s Citizenship”,Cities,Vol.17(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