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89

交叉持股的作用机理及经济后果图书

Cross Shareholding: Mechanism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SSAPID:101-6853-6798-59
ISBN:978-7-5097-5928-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现代企业交叉持股知道的概念内涵、本质特征、基本类型概述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意识形态等理论分析了交叉持股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动因,阐述了交叉持股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路径依赖性、制度内生性、经济实效性、创新适时性,指出交叉持股制度在不同国家的实施是在不同的经济意识形态的反复较量中发展变化的。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陈其末
编 辑:张景增;王莉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Abstract

 内容摘要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一)比较分析方法

   (二)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

   (三)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互印证方法

  四 本书的创新

   (一)研究观点的创新

   (二)研究视角的创新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一 交叉持股制度的含义

   (一)交叉持股的基本概念

   (二)交叉持股的基本类型

    1.按持股方向分类

    2.按持股企业数量分类

    3.按持股企业从属关系和经营关联分类

    4.按持股企业的行业性质分类

    5.按联系密切程度分类

    6.按投资关系分类

   (三)交叉持股制度的双面效应

    1.适度交叉持股的正面效应

    2.过度交叉持股的负面效应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交叉持股的法律规制

   (二)交叉持股的行业市场特征

   (三)交叉持股的公司治理效应

    1.交叉持股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2.交叉持股对企业控制权的影响

    3.交叉持股对委托代理关系的影响

   (四)交叉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交叉持股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

    2.交叉持股对企业实体经营的影响

 第二章 交叉持股制度的历史演进与动因

  一 日本交叉持股制度的产生背景与成因

   (一)日本交叉持股制度的产生背景

    1.交叉持股制度出现之前的日本经济社会的突出特征

    2.交叉持股制度形成和巩固时期的日本经济社会突出特征

    3.交叉持股制度持续发展时期的日本经济社会特征

   (二)日本交叉持股制度的历史成因

    1.从单向参股到双向交叉持股是日本历史传统的延续

    2.美国政治强力干预日本经济的结果

    3.防范外资恶意收购,保护财阀和政商的既得利益

  二 其他发达国家的交叉持股状况

   (一)德国企业交叉持股状况

   (二)韩国企业交叉持股状况

   (三)美国企业交叉持股状况

  三 中国交叉持股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一)中国企业交叉持股的历史发展

   (二)中国企业交叉持股的突出特点

    1.交叉持股的行业偏向

    2.交叉持股的份额偏小

    3.交叉持股资本运作的目的和导向

    4.交叉持股法律规制很不健全

    5.内部控制人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亟待解决

  四 交叉持股制度形成和发展的经济意识形态分析

   (一)经济意识形态学分析的基本出发点

   (二)交叉持股是不同意识形态博弈的结果

   (三)交叉持股制度直接成因的经济意识形态学解释

    1.既得利益集团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

    2.政府强力干预保护民族经济

    3.美国扶持日本经济发展

   (四)交叉持股制度历史作用的经济意识形态学解释

    1.交叉持股制度是一种历史性的经济制度创新

    2.交叉持股制度至今仍然是一种有生命力的企业经济制度

    3.交叉持股有利于跨越意识形态发展国际竞争与合作

   (五)交叉持股制度发展历史的启示

 第三章 交叉持股制度的作用机理及经济后果

  一 交叉持股制度的契约理论分析

   (一)市场契约与企业契约的主要区别

   (二)交叉持股制度的契约缔结特征

    1.交叉持股企业间的契约是长期契约

    2.交叉持股企业间的合约是不完备契约

   (三)交叉持股企业间契约的执行机制

   (四)交叉持股的利与弊的契约经济学解释

    1.交叉持股在企业集团间形成契约关系

    2.交叉持股在投资者和管理层间形成契约关系

  二 交叉持股制度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

   (一)交叉持股制度对经理人的激励效应

    1.交叉持股制度的委托代理问题

    2.交叉持股造成的代理成本

   (二)交叉持股与信息不对称的改善

   (三)交叉持股对代理关系的影响

    1.交叉持股对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影响

    2.交叉持股对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影响

    3.交叉持股对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影响

  三 交叉持股制度的生产函数理论分析

   (一)交叉持股与生产要素投入

   (二)交叉持股对企业家才能的影响

   (三)交叉持股与技术革新

  四 交叉持股制度的制度创新理论分析

   (一)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二)交叉持股制度变迁的实质和特征

    1.交叉持股制度创新的实质

    2.交叉持股制度变迁的特征

   (三)交叉持股制度创新的动力

    1.既得利益集团维护自身利益的需求

    2.政府维护经济统制的需要

    3.管理层维护对企业的控制权的手段

   (四)交叉持股制度创新的经济效益

    1.交叉持股制度能调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生产积极性

    2.交叉持股制度与绩效的双向互动关系

   (五)交叉持股的制度优势分析

    1.交叉持股制度有利于获得规模经济

    2.交叉持股制度具有技术经济性

    3.交叉持股制度有利于防范敌意收购的风险

    4.交叉持股制度有利于克服价格失灵和市场失败

    5.交叉持股制度有利于克服外部性

  五 交叉持股制度的网络经济学分析

   (一)交叉持股企业网络形成的动因

    1.“市场-网络-市场”连环关系下的竞合关系

    2.企业网络中生产经营资源的相互依赖关系

   (二)企业资源依赖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三)交叉持股形成企业间网络的机制

   (四)交叉持股企业间网络的治理成本

    1.交叉持股的实施成本较低

    2.交叉持股可利用的资源的范围更广

    3.交叉持股能在较大程度上保持各方的灵活性

    4.交叉持股可以回避并购后的整合风险

   (五)交叉持股企业间网络的治理效益

    1.有助于促进相关企业间信息的流动和知识技术的共享

    2.有利于减少成员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

    3.交叉持股网络有利于节约交易费用

    4.可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

   (六)企业间网络利于企业实现竞争与合作的动态平衡

 第四章 中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

  一 中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制度的特征

  二 中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经验证据

   (一)研究假设

    1.交叉持股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

    2.交叉持股对企业基本面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

    2.变量选择

   (三)实证结果

    1.描述性统计

    2.相关性分析

    3.分组检验及回归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五)结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一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一)主要研究结论

    1.交叉持股制度是一种有生命力的企业制度

    2.交叉持股制度实施中注意度的把握以协调其正负面效应

    3.合理规制交叉持股使之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提高

   (二)启示与建议

    1.通过交叉持股合理安排产业结构以推进全国综合开发

    2.通过交叉持股组建跨国企业发展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

    3.通过交叉持股推进国有企业改制

    4.通过交叉持股促进民营企业升级换代

    5.通过交叉持股实行产融结合或产融一体化

    6.建立健全交叉持股制度的法规

   (三)本书研究的局限性

  二 未来研究展望

   (一)交叉持股制度的发展展望

    1.交叉持股制度继续促进竞争与合作

    2.交叉持股制度继续发挥协调整合的作用

    3.交叉持股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国际合作方式

    4.交叉持股成为企业边界扩张的温和手段

   (二)交叉持股制度研究展望

    1.金融企业之间的交叉持股研究

    2.交叉持股制度下的企业服务模式创新理论研究

    3.交叉持股制度的双面效应研究

    4.交叉持股企业网络治理的研究

 后记

现代企业交叉持股制度产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为一种企业经济制度创新,曾经在现代经济社会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组织、协调、推进企业经济活动的积极作用,并且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对虚拟经济的过度推动也曾造成经济波动,扰乱经济发展秩序。交叉持股利与弊的双面效应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舞台上有着充分的展现。现今,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交叉持股组建大型联合企业或企业集团联盟走出国门、跨越地域形成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间网络,交叉持股制度在全球市场范围内起着配置资源、组织生产经营、协调利益分配、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新的资本组合、产权交叉、生产要素集结、平台共享、风险共担的基础之上参与国际竞争。经济发展事实证明,交叉持股制度仍然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现代企业制度,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首先,本书在对现代企业交叉持股制度的概念内涵、本质特征、基本类型概述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意识形态学理论分析了交叉持股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动因,阐述了交叉持股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路径依赖性、制度内生性、经济实效性、创新适时性,明确指出交叉持股制度在不同国家的实施是受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时期、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是在不同的经济意识形态的反复较量之中发展变化着的。其次,分别以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制度创新理论、企业间网络理论为分析工具,对交叉持股制度下产生双面效应的内在机理和经济后果、契约缔结特征、企业治理结构特点、制度创新意义进行了经济学理论分析,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分析挖掘交叉持股的形成动力、发展演变、作用机理和经济后果。在充分肯定交叉持股制度有利于企业融通资金、运作资本、集结生产要素、改善产业布局、改变股权结构、分散经营风险、创造规模经济、防范恶意收购等正面效应的同时,指出其可能伴生的行业垄断形成、市场价格机制失灵、企业资本虚增、经济泡沫膨胀、诱发内幕交易、营造投机气氛、诱导机会主义等负面影响。再次,结合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0年的交叉持股数据,分别将交叉持股行为与交叉持股比例对企业的市场价值和实体经营业绩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验证其相关性,实证检验我国交叉持股的经济后果。结果显示,交叉持股行为与公司的市场价值托宾Q在5%的置信水平下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进行交叉持股的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相比未进行交叉持股的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有显著的提高;交叉持股比例与公司市场价值在1%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说明进行交叉持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相比交叉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有显著的下降;上市公司的交叉持股行为和交叉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并不显著相关,表明交叉持股行为和交叉持股比例与公司实际价值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说明交叉持股并不能有效地改善上市公司的实体经营基本面,也就意味着我国上市公司的交叉持股主要是短期松散型的财务投机行为,而非长期紧密型的战略投资行为。继而,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合理引导交叉持股使其发挥正面效应、回避负面效应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设想和建议。最后,从交叉持股的在国际竞争中的大量应用事实出发,强调了交叉持股制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进一步研究交叉持股制度的意义。

[1]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

[2]道格拉斯·C.诺斯、张五常:《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杨瑞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6]高柏:《经济意识形态与日本产业政策 1931~1965年的发展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高柏:《日本经济的悖论——繁荣与停滞的制度性根源》,商务印书馆,2004。

[8]冈崎哲二:《经济史上的教训》,新华出版社,2004。

[9]张德明:《东亚经济中的美日关系研究(1945~2000)》,人民出版社,2003。

[10]米尔顿·意茲拉提:《日本巨变:从日本经济文化变革到全球势力的重分配》,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1。

[11]加藤弘之、丁红卫:《日本经济新论:日中比较的视点》,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12]奥村宏:《日本六大企业集团》,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13]高煜:《企业交叉持股:内生性、效率、管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14]安忠荣:《现代东亚经济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5]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商务印书馆,1987。

[16]朱明:《日本经济的盛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17]柯荣浦:《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8]赵文广:《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9]海尔布罗纳、米尔博格:《经济社会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0]汪丁丁:《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经济研究》1992年第5期。

[21]杨其静:《合同与企业理论前沿综述》,《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22]孔洁珉:《交叉持股下的非理性繁荣》,《首席财务官》2007年第8期。

[23]李青原、刘志成:《公司交叉持股的战略动因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1期。

[24]白默、刘志远:《公司交叉持股的经济后果分析——基于创业板受益公司股价飙升的思考》,《财会通讯》2010年第6期。

[25]曲阳:《交叉持股的法经济学分析——以代理成本和法律规制为线索》,《证券市场导报》2009年第3期。

[26]苏剑:《论日本企业交叉持股的经验与教训》,《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6期。

[27]万晓文、李明望、王秀:《基于财务视角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评述与启示》,《会计研究》2010年第9期。

[28]韦倩:《纳入公平偏好的经济学研究:理论与实证》,《经济研究》2010年第9期。

[29]杨棉之:《内部资本市场、公司绩效与控制权私有收益》,《会计研究》2006年第10期。

[30]贾明、张喆、万迪昉:《股改方案、代理成本与大股东解禁股出售》,《管理世界》2009年第9期。

[31]吴昊:《日本大企业的股权结构及其经济影响》,《东北亚论坛》1999年第1期。

[32]孙晓玲:《交叉持股下合并财务报表的交互分配法与库藏股法》,《财会月刊》,2010年第3戎。

[33]秦俊、唐鹏程:《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对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影响——以我国A股通信行业为例》,《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8期。

[34]郭雳:《交叉持股现象的分析框架与规范思路》,《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

[35]蒋学跃、向静:《交叉持股的法律规制路径选择与制度设计》,《证券市场导报》2009年第3期。

[36]李进、马军海:《交叉持股行为的复杂性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期。

[37]陈文成:《金融控股公司与附属金融机构交叉持股问题研究》,《上海金融》2010年第4期。

[38]储一呁:《交叉持股问题的文献综述即研究展望》,《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39]储一呁、王志伟:《我国第一起交互持股案例引发的思考》,《管理世界》2001年第5期。

[40]金晓斌、陈代云、路颖、联蒙珂:《公司特质、市场激励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

[41]高煜:《日本相互持股的近期演变——原因、效应及对我国的启示》,《现代日本经济》2005年第5期。

[42]王妍玲:《公司间交叉持股相关问题探析》,《经济论坛》2007年第3期。

[43]林华:《上市公司与券商相互持股问题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沪市A股的经验证据》,《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44]彭艳梅:《相互持股对上市公司盈利影响分析》,《财会通讯》2010年第9期。

[45]谷峰:《企业法人交叉持股初探》,《商业研究》2005年第14期。

[46]陈志昂、李振:《论交叉持股对德国公司治理的影响》,《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8期。

[47]贡峻:《交叉持股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A股市场2007~2009年的经验数据》,《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09年第5期。

[48]Bae K.H. and J.B.Kim,“The Usefulness of Earnings and Book Value for Predicting Stock Returns and Cross Corporate Ownership in Japan”,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1998,(10):1-19.

[49]Cheung,Steven N.S.,“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Firm”,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26(1):1-21.

[50]Claessens S.,Djankov S.,Joseph P.H.Fan,and Larry H.P.Lang,“Disentangling the Incentive and Entrenchment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ings”,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2,December,57(6):2741-2771.

[51]David Flath,Horizontal Shareholding Interlocks,“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1992,Vol.13:75-77.

[52]David Flath,“The Keiretsu Puzzle”,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1996,6,10(2):101-121.

[53]David Flath,“When is it rational for firms to acquire silent interests in riv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991,(9):573-583.

[54]Douthett E.,K.Jung,“Japanese Corporate Groupings(Keiretsu)and the In formativeness of Earning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2001,12(2):133-159.

[55]Farrell J.,Shapiro C.,“Asset ownership and market structure in oligopoly”,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0,(21):275-292.

[56]Francesco Tdvieri,“Does cross-ownership affect competition?:Evidence from the Italian banking industr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s and Money,2007,(17):79-101.

[57]Fumiaki Kuroki,The Present Status of Unwinding of Cross-Shareholding—The Fiscal 2000 Survey of Cross-Shareholding,Financial Research Group,“NLI RESEARCH” NLI Research Institute 2001,No.157.

[58]Grossman Sanford J. and Oliver D.Hart,“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8,94(4):961-719.

[59]Hiroshi Osano,“Intercorporate Shareholdings and Corporate Control in the Japanese Firm”,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1996,20:1047-1068.

[60]Jacobson R.,D.Aaker,“Myopic Management Behavior with Efficient,but Imperfect Financial Markets:A Comparison of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in the US and Japan”,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es,1993,(16):383-405.

[61]James S.Ang Richard Constand,“The Portfolio Behavior of Japanese Corporations’ Stable Shareholders”,Journal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2002,12(2):89-106.

[62]Jensen,M.C. and W.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10,3(4):305-360.

[63]Kaplan S.N.,B.A.Minton,“Appointment of outsiders to Japanese Boards:Determina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Manager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4,(36):225-258.

[64]Kiyoshi Kato,“Uri Loewenstein,Wenyuh Tsay,Voluntary Dividend Announcements in Japan”,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1997,5:167-193.

[65]Kuroki F.,The Present Status of Unwinding of Cross-shareholding:The Fiscal 2000 survey of Cross-shareholding,NLI Research Paper No.157,NLI research Institute,2001.

[66]Kruse J.B.,Elliott S.R.,Godby,R.,“An experimental examination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cost pred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3,(21):253-281.

[67]La Porta,Rafael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Andrei Shleifer,et al.Vishny,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Valuation”,Journal of Finance,2002,57(3):1147-1170.

[68]La Porta,R. and F.Lopez-de-Silanes,“Law and Financ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106(6):1113.

[69]Leibenstein,Harvey,“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ial training,and x-efficiency theory”,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1987,June,8(2):191-205.

[70]Li Jiang and Jeong-Bon Kim,Cross-Corporate Ownership,“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the Usefulness of Accounting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Japan”,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00,35(1):85-98.

[71]M.J.Clayton,B.N.Jorgensen,“Optimal Cross Holding with Externalities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s”,Journal of Business,2005,78(4):231-239.

[72]Michael Jensen and William Meckling,“Rights and Production Functions:An Application to Labor-managed Firms and Codetermination”,Journal of Business,Oct,1979,52(4):469-506.

[73]Michael C.Jensen,William H.Meckling,“A Theory of the Firm:Governance,Residual Claims and Organizational Form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4):305-360.

[74]Miyajima Hideaki,The Unwinding of Cross-shareholding:Causes,Effects,and Implications,RIET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05-E-006,2005,May.

[75]Nobuyuki,Isagawa.Unwinding of Cross Shareholding under Managerial Entrenchment,WorkingPaper,2002.

[76]Nobuyuki Isagawa,“A Theory Of Unwinding Of Cross-Shareholding Under Managerial Entrenchment”,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2007,30(2):163-179.

[77]Sheard P,Interlocking shareholding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In M.Aoki and R.Dore eds,The Japanese Firm:The Sources of Competitive Strength,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261-290.

[78]Shleifer,A. and R.Vishny,“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Journal of Finance,1997,6,52(2):737-783.

[79]Sten Nyberg,“Reciprocal shareholding and takeover deterr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995,13:355-327.

[80]Stijn Claessens,Simeon Djankov,Joseph P.H.Fan,and Larry H.P.Lang,“Disentangling the Incentive and Entrenchment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ings”,The Journal of Finance,December,2002,57(6):2741-2771.

[81]Takao Sase,The Irresponsible Japanese Top Management Under the Cross-Shareholding Arrangement,Occasional Paper No.50,Occasional Paper,Occasional Paper Series,Center on Japanese Economy and Business,Columbia Business School,2003 January.

[82]Takeo Hoshi,Anil Kashyap,David Scharfstein,Corporate Structure,Liquidity,and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Japanese Industrial Groups”,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Feb.,Vol.106,No.1:33-60.

[83]Ugo Merlone,“Cartelizing Effects of Horizontal Shareholding Interlocks”,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01,Sep.,Vol.22,No.6:333-337.

[84]Ulrike Schaede,The Strategic Logic of Japanese Keiretsu,Main Banks and Cross-Shareholdings,Revisited,Working Paper No.247,Working Paper Series,Center on Japanese Economy and Business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2006,October.

[85]Weinstein,David E. and Yafeh Yishay,“On the Costs of a Bank-Centered Financial System:Evidence from the Changing Main Bank Relations in Japan”,Journal of Finance,1998,53(2):635-672.

[86]Werner Güth,Nikos Nikiforakis,Hans-Theo Normann,“Vertical cross-shareholding:Theory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7,25(1):69-89.

[87]Yasuhiro ARIKAWA,Atsushi KATO,Cross Shareholding and Initiative Effects,RIET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04-E-017.

[88]Yafeh Y. and O.Yosha,“Large Shareholder and Banks:Who Monitors and How?”,The Economic Journal,2003,Jan.,113(484):128-146.

[89]Yafeh Y.,“Corporate Governance in Japan:Past Performance and Future Prospects”,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2000,16(2):7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