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8-2019)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Beijing (2018-2019)

SSAPID:101-6833-5969-27
ISBN:978-7-5201-4523-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主题,概述2018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及文化交流传播等方面发展动态,比较分析北京在国内外城市体系中的综合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优势及存在的差距,并针对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书中从四个方面总结和分析2018年北京文化各领域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北京蓝皮书
编 辑:张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法律声明

 Abstract

 主要编撰者简介

 Ⅰ 总报告

  B.1 以首都文化发展积极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一 完善北京文化发展布局,强化全国文化中心功能

   二 2018年北京文化发展现状与动态

    (一)全方位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

     1.持续推进老城保护和城市中轴线综合治理,有效提升古都风貌

     2.推进“三个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编制,稳步推进“三个文化带”建设

     3.盘活历史文化资源,激发传统文化魅力

    (二)推出公共文化建设新举措,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深入推进示范区建设

     2.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加强公共文化设施供给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程度

    (三)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措施,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

     1.出台文化产业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发展

     2.持续打造北京文化产业国际化平台,积极拓展文化创意创新空间

     3.创新文化财政和文化金融,促进文化经济快速发展

     4.强化文化消费品牌意识,推动文化与经济共同成长

    (四)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积极展示“魅力北京”

     1.积极推动北京特色文化海外传播,展示北京文化魅力

     2.构建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多元主体协调发展格局,增强文化“走出去”品牌效应

   三 2018年北京城市竞争力与文化实力国际国内比较分析

    (一)北京与国外重要城市综合实力与城市文化相关性的比较分析

    (二)北京与国内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比较分析

   四 关于加强首都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统筹规划“三个文化带”建设和文化资源利用,完善首都城市文化空间布局

    (二)加强南中轴线地区保护利用和创造性更新,有机传承和延续城市中轴历史文脉

    (三)突破公共文化资源供给和分配不平衡的重点难点,完善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四)创新发展理念,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建立健全文化交流传播协同发展机制,打造文化对外交流合作平台

 Ⅱ 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战略

  B.2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首都文化领域的主要表现及对策

   一 首都老百姓对于城市文化消费需求与痛点分析

    (一)首都居民对高品质文化消费意愿强烈,对实体文化服务供给整体认可度较高

     1.文化消费意愿:首都居民观看剧场演出的意愿强烈,实体场所阅读书籍的意愿尚需培育

     2.文化消费行为:观看演出与观看电影已经形成重度文化消费群,观看展览与实体阅读行为的促成带有偶然因素

     3.文化供给认可度:文化硬件设施建设标准与文化消费内容供给总量认可度较高,特色化与惠民化供给有提升空间

    (二)首都居民文化消费痛点尚存,且在区域、代际差异上存在多重不平衡现象

     1.空间与时间分布因素是文艺演出消费的显著痛点

     2.价格因素与信息传播因素是实体阅读的显著痛点

     3.特色影院建设与观影信息提示缺位是电影消费痛点

     4.创新因素与价格因素是文化展览消费痛点

     5.配套设施不全与服务意识不强是周边休闲旅游消费痛点

   二 全国老百姓对北京城市文化的认同感与需求

    (一)全国老百姓对北京的城市文化特质整体认同感较高

     1.老百姓心中的北京城市画像:引领全国文化高地,城市温度有所欠缺

     2.北京特色文化消费兴趣度:高层次文化资源深具吸引力,老字号深度体验受到重视

     3.北京文化节事活动兴趣度:传统文化及旅游仍是活动热点,其他文化活动口碑传播有待提升

    (二)全国老百姓在北京文化体验中的痛点

     1.北京文化信息获取的痛点:文化信息分散,需提升整体集成性与对象化意识

     2.北京文化旅游的消费痛点:北京文化旅游便利性尚可,门票价格依然是敏感因素

     3.北京特色文化商品的消费痛点:“北京礼物”的品牌特质与城市文化特色不清晰,须更加注重文化创意附加值

   三 广大网民对北京重大文化活动与重要文化场馆的感受与评价

    (一)网民对于北京重要文化节事活动的态度与评价

     1.情感倾向:文化节事活动整体评价趋于客观正面

     2.体验热词:民众总体满足感和结构性需求不足并存

    (二)网民对于北京大型公共文化场馆的态度与评价

     1.情感倾向:演剧院、博物类场馆正面感知更多

     2.体验热词:整体场馆体验和活动供给得到认同

   四 相关建议

    (一)以散点思维实现城市文化设施的级差式供给

    (二)以分众思维实现城市文化的对象化供给

    (三)以互联网思维促成城市信息整合化传播

  B.3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北京文化经济政策评估及优化

   一 文化经济政策评估体系

    (一)文化供给侧政策类别

    (二)政策评估体系

   二 对北京市文化经济政策的评估

    (一)政策内容维度

     1.制度变革类政策

     2.结构优化类政策

     3.要素升级类政策

    (二)政策效益维度

     1.制度变革类政策

     2.结构优化类政策

     3.要素升级类政策

    (三)企业评价维度

     1.制度变革类政策

     2.要素升级类政策

   三 北京市文化经济政策的优化路径

    (一)完善文化政策体系,优化结构能级

    (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市场功能

    (三)发力结构优化调整,促进提质增效

    (四)加强文化要素供给,集聚创意资源

    (五)完善政策执行体制,强化政策评估

  B.4 北京中轴线南延长线保护利用与未来发展分析报告

   一 中轴线南延长线在北京城市格局中的空间地位

   二 中轴线南延长线地区保护与发展现状

    1.概念规划

    2.文化复兴

    3.生态恢复

    4.功能再生

   三 中轴线南延长线地区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轴线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

    (二)需要加强轴线空间与轴线形象的重塑

    (三)南中轴地区城市整体空间品质有待继续提升

    (四)需要进一步加强轴线文化主题与区域空间功能之间的深度融合

   四 中轴线南延长线地区保护利用与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中轴文化内涵与中轴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展示力度

    (二)重塑南中轴的空间形态,提升南中轴的轴线形象

    (三)以中轴文化为主导,打造景观化、人性化、功能化的城市空间系统

  B.5 2018年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及对策

   一 2018年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建设相关政策梳理

   二 京津冀三地文化协同发展建设的现状

    (一)传统文化

    (二)现代文化

   三 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建设的特点

    (一)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建设多向发展

    (二)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建设参与力量日益壮大

    (三)京津冀文化产业释放发展新动能

    (四)京津冀文化逐步走向国际大舞台

   四 京津冀三地在文化协同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京津冀文化发展不平衡,协同发展观念亟待加强

    (二)对文化资源挖掘力度不够,未形成独具特色的京津冀文化名片

    (三)文化产业发展阻力重重,文化消费潜能仍待激活

    (四)缺少高质量文化艺术人才,文化发展后备力量不足

   五 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一盘棋”战略思维,多措并举推动三地文化共建共享

    (二)推动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互动,打响京津冀文化品牌

    (三)优化配置三地文化产业要素,以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多元错位发展

    (四)推动京津冀文化人才加速流动,为文化协同发展培育不竭动力

 Ⅲ 城市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B.6 北京中心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比较分析

   一 北京中心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分布现状

    (一)中心城区与其他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比较

     1.中心城区文化设施总量高于其他区

     2.中心城区的区级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无明显优势

     3.中心城区博物馆、营利性文化设施人均拥有量高

    (二)北京城六区四类主要文化服务设施比较

     1.“核心—外围”的分布态势

     2.东城、西城的分布密度和人均拥有量最高

     3.朝阳、海淀的文化设施绝对数量最多

    (三)北京城六区主要公园比较

   二 中心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均衡性问题

    1.不同区域设施建设的均衡性问题

    2.不同类型设施建设的均衡性问题

    3.不同规模设施建设的均衡性问题

   三 中心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局优化的建议

    (一)大中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向五环外倾斜

    (二)利用疏解整治的契机建设街道社区文化设施

    (三)提高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运营的社会化程度

    (四)建立准确的设施数据库和数字服务平台

  B.7 北京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与文化空间塑造现状分析

   一 北京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行动进展

    (一)整治提升成效显著,扩展城市文化空间

    (二)由首都核心区向城六区、副中心及全市推进

    (三)健全和完善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的长效机制

    (四)将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纳入文明创建行动体系

    (五)媒体参与让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显示度明显提高

   二 空间塑造:延续街区历史文脉与重构社区公共文化

    (一)延续传统历史街区文脉,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

    (二)重构现代社区公共文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 北京背街小巷整治与文化空间塑造的现存问题

    (一)如何理解“统一规范设计”的内涵

    (二)城市空间重塑如何兼顾艺术性和功能性

   四 北京背街小巷整治与文化空间塑造的路径选择

    (一)合理掌控提升改造工程的标准与尺度,保护城市文化多样性

    (二)注重公共空间的艺术审美与实用功能,焕发社区空间文化活力

    (三)物质改造与非物质文化创新转化同步进行,提升社区文化认同

  B.8 2018年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报告

   一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新举措新政策

    (一)机构调整: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二)新政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融合

    (三)新政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

   二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进展

    (一)文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步伐加快

    (二)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

    (三)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程度

    (四)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协同进一步加强

   三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存问题

    (一)城市新兴组团文化服务供给不足

    (二)部分区域文化资源条块分割严重

    (三)老旧厂房改造有过度产业化的风险

    (四)文博单位建立理事会制度存在障碍

   四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城市新兴组团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二)建立健全社会文化资源共享机制

    (三)老旧厂房改造应配建非营利性文化设施

    (四)加快文博单位建立理事会制度试点工作

  B.9 2018年北京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现状分析

   一 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总体进展

    (一)深入推进国家数字文化惠民工程

    (二)加强文化类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建设

    (三)数字化助推全民阅读计划的实施

     1.扩大公共图书馆“一卡通”服务系统

     2.在基层提供云屏数字借阅机服务

     3.针对老人和特殊群体进行创新服务

    (四)北京各区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建设

   二 北京文博单位的数字化建设新进展

    (一)博物馆数字化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1.博物馆数字服务平台日趋完善

     2.手段与时俱进,微信小程序赋能数字博物馆

     3.借助社会力量,探索数字化服务新途径

    (二)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1.数字文化平台不断升级,丰富线上学习资源

     2.与第三方新媒体平台融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3.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数字视频内容不断扩充

   三 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建设现存问题

    (一)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精品不足,系统维护欠缺

    (二)文化类政务新媒体平台影响力有待提升

    (三)数字化平台信息反馈不及时,用户体验相关调查较少

   四 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建设对策建议

    (一)继续加强数字文化平台的社会化共建

    (二)立足地方特色,甄选文艺精品进行资源整合

    (三)全面优化文化类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

    (四)强化信息反馈和互动交流环节

  B.10 2018年“全民阅读北京模式”的特点与发展路径

   一 北京市全民阅读发展现状

    (一)北京市综合阅读率继续维持全国领先水平,且有所提升

    (二)北京居民纸书阅读比率提升,阅读纸书成为新风尚

    (三)北京居民阅读文化消费水平提升,阅读习惯多元化

    (四)北京居民日均阅读时长持续走高,阅读已成北京居民必需品

    (五)北京居民对在线听书和社群阅读的兴趣浓厚

    (六)阅读已成为北京居民生活方式,阅读理念持续深化

    (七)北京市阅读服务及公共阅读设施水平日益提升和完善

   二 全民阅读“北京模式”特色与创新点

    (一)政府社会合力体制机制改革

    (二)文旅融合推动实体书店转型

    (三)文创园区与阅读空间共同成长

    (四)多元理念营造全民阅读风尚

   三 北京全民阅读工作需要破解的难题

    (一)全民阅读活动地区分布不平衡,触及群众还不够广泛

    (二)公共图书馆体系有待完善

    (三)民营书店与特色阅读空间还存在一些实际矛盾

   四 进一步深化推动北京全民阅读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多种经营方式扶持建立特色阅读空间

    (二)通过合理配书激活阅读空间效能,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三)整合多方资源,以数字化阅读推动服务方式与产品创新

    (四)坚持实施实体书店补贴政策,制定更灵活的扶持标准

    (五)将书店与阅读空间纳入城市空间规划,积极开展前瞻性布局

 Ⅳ 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

  B.11 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与问题

   一 责任使命: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吁求

   二 “高精尖”业态: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三 聚散效应:强化首都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平台功能

   四 问题与对策:推动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B.12 2018年北京创意城市建设新进展及相关对策*

   一 北京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契机与新亮点

   二 2018年北京创意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坚持以文化创新政策驱动创意城市发展

    (二)在深化创意城市建设的重点问题上给力

    (三)全力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三 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城市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B.13 2018年北京的文化财政金融创新路径、问题与对策

   一 北京文化财政金融的创新的进展

    (一)北京文化财政的创新

     1.加大财政投入助力文化中心建设

     2.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创新作用

     3.促进“投贷奖”联动体系的优化

    (二)北京文化金融的创新

     1.大力推动文化金融创新行动

     2.积极促进文化企业上市

     3.放宽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准入

   二 北京文化财政金融创新面临的挑战

    (一)文化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估较为缺乏

    (二)文化与金融对接的效率有待提高

    (三)影视补税的应对性研究亟待起步

   三 解决北京文化财政创新问题的对策

    (一)开展文化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估

    (二)提升文创企业与金融对接的效率

    (三)开展影视补税政策的应对性研究

  B.14 2018年文化旅游融合中的北京旅游发展报告*

   一 2018年北京旅游发展环境背景

    (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挂牌

    (二)新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开始试行

    (三)《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

    (四)旅游行业秩序整治全面展开

   二 2018年北京旅游发展状况

    (一)三大市场发展情况

     1.北京入境旅游市场自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回暖

     2.国内旅游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增长

     3.出境旅游人数持续稳定增长

    (二)其他文化旅游业态发展现状

     1.旅游文创产品层出不穷

     2.中医药健康旅游迎来发展黄金期

     3.乡村民宿发展迅速

     4.中轴线申遗中的文化旅游活化

    (三)北京四合院文化旅游发展状况调研

     1.四合院文化旅游需求

      (1)目标客户定位

      (2)消费需求特征

      (3)消费行为特征

     2.四合院民宿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阶段处于快速增长期

      (2)四合院民宿的维护成本高,且维修服务难以满足及时性需求

      (3)人员流动性大

      (4)经营普遍存在困难现象

      (5)有安监、消防等问题的困扰

      (6)相关市场融合程度低

     3.四合院民宿发展需求

      (1)企业发展政策需求

      (2)行业监管需求

      (3)公共服务需求

     4.四合院民宿发展建议

      (1)民宿发展法律法规尽快到位

      (2)积极制定产业扶持政策

      (3)加大对不合规范的非法民宿进行监控和治理的力度

      (4)鼓励支持民宿连锁化经营

   三 改革开放40年北京旅游发展成就

    (一)对外开放度扩大

    (二)全民参与度提高

    (三)战略重要性不断提升

    (四)供给侧改革成果显著

    (五)旅游消费结构优化

   四 北京文化旅游未来发展趋势

    1.文化旅游作为幸福产业的战略地位更加受到重视

    2.北京乡村旅游业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期

    3.ABC背景下要素、知识和人力资本的聚合效应彰显

    4.北京文化旅游业由高速增长向优质发展迈进

  B.15 2018年北京文化产业“走出去”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 北京文化产业“走出去”现状

    (一)文化产业“走出去”政策相继出台

    (二)文化产业“走出去”规模扩大

    (三)文化产业“走出去”结构不均衡

    (四)文化产业“走出去”地区结构集中

   二 北京文化产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品和服务供需结构不平衡

    (二)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出口模式单一

    (三)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有较大影响力的竞争品牌

   三 北京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一)以需求为导向增加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

    (二)整合文化产业资源,打造北京特色文化品牌

    (三)利用大国外交挖掘新的贸易伙伴

    (四)丰富文化贸易模式,搭建贸易平台

 Ⅴ 历史名城保护与文化交流传播

  B.16 2018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进展

   一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基础不断巩固

    (一)老城保护持续推进,整体风貌环境有效改善

    (二)中轴线申遗步入关键时期,申遗综合整治取得实效

    (三)“三个文化带”保护规划编制和遗产保护取得进展

   二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得到拓展

    (一)贯彻“大名城”保护思维,整体保护格局不断完善

    (二)开展名城数字化工程,名城保护信息化进程稳步推进

   三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创新传承水平持续提高

    (一)盘活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

    (二)激发传统文化活力,名城文化传播效应日益彰显

    (三)译解古代文化密码,文博文创产业化开发探索前行

   四 深入推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问题与建议

    (一)名城保护亟须从“热闹”回归理性

    (二)名城保护要融合有形的历史遗产与无形的文化传统

    (三)名城保护需把握好“新”与“旧”的辩证法

  B.17 2018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整体格局

    (一)京津冀非遗文化合作向广度拓展

    (二)“互联网+非遗”向深度发展

    (三)非遗保护工作向精细化发展

    (四)非遗主题文化活动向多元化发展

    (五)非遗进校园成为独特风景

    (六)非遗资料整理和文化研究有序推进

    (七)非遗各类奖项成果丰硕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亮点分析

    (一)在时尚化道路上越走越入佳境

    (二)在产业化道路上越走越稳

    (三)在品牌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四)在生活化道路上越走越宽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问题分析

    (一)各方力量的整合尚欠东风

    (二)非遗冷门项目还需雨露

    (三)非遗老字号发展还需突破瓶颈

    (四)文化旅游融合仍需临门一脚

   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分析

    (一)处理好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的关系

    (二)处理好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关系

    (三)处理好文化保护与市场开发的关系

    (四)处理好文化传承与产品创新的关系

  B.18 2018年北京文化传播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 在地传播:具有惠民、创新、融合的特点

    (一)惠民:文化深入生活、服务人民,惠民力度再度提高

     1.制定方针政策,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服务

     2.举办2.6万场文化活动,惠民3000余万人次

    (二)创新: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开拓文化传播渠道

     1.永不落幕的博览会:文化内容引入电商平台

     2.故宫博物院推动“文化+模式”,创新文化营销方式

    (三)融合: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

     1.组建文化和旅游部,统筹文化旅游资源

     2.文旅融合初见成果

   二 国内传播:北京文化持续发挥引领、扶持作用

    (一)北京文化处于全国文化中心地位,发挥了引领作用

    (二)落实文化扶贫,扶持其他地区文化发展

     1.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文化帮扶助力对口援建

     2.北京各区主动给予其他地区文化扶持

   三 海外传播:北京文化“走出去”更具标准化、系统化

    (一)《北京文化走出去标准化体系研究报告》发布,列出北京文化资源“走出去”十大重点项目

    (二)“魅力北京”旅游推介会在多个国家举行,系统宣传北京旅游文化

   四 推动北京文化传播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在地传播:文化传播应更注重乡村和偏远山区

    (二)国内传播:关注受众细分,使文化传播更具针对性

    (三)海外传播: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推动文化交流向文化贸易转变

  B.19 2018年北京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新特点、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 2018年北京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特点

    (一)地区联动协同发展

    (二)主体多元协调发展

    (三)“文化+”模式产业协同发展

    (四)拓宽对外交流主场平台

    (五)文化“走出去”品牌效应明显增强

   二 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合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对外文化交流面临外部条件制约

    (二)对外文化交流面临自我竞争束缚

   三 深入全面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广泛开展公共外交活动创造文化交流的外部环境

    (二)进一步探索本土文化特色内涵,丰富文化对外交流合作内容

    (三)进一步挖掘文化旅游融合渠道,拓宽文化对外交流合作形式

    (四)建立健全协同发展机制,打造文化对外交流合作平台

    (五)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完善文化对外交流合作长效机制

  B.20 2018年北京文化发展纪事

  B.21 后记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8~2019)》编委会

 中国皮书网

 Contents

 摘要

 基本子库

 皮书数据库

明确首都城市发展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是北京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为加快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北京市2017年8月成立了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2018年,北京市围绕集中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积极开展各方面各领域的文化建设。本报告研究分析表明,在2018年相关指数排名中,北京在全球城市指数排名中仍居第9位,在全球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居第22位,在“文化交流”全球城市指数排名中仍然保持2017年的第7位。相关数据表明,在中国城市整体格局中,北京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在香港、深圳、上海之后,位居第4,而城市创意指数、创新创业指数、城市影响力指数均处于全国城市第一位,这说明北京的城市整体竞争力处于全国前列。相关指数分析同样显示,在中国内地一线城市中,北京的城市文化竞争力、文化影响力、形象传播影响力、文化创意和新文化创新活力均位居第一,这充分说明,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北京具有坚实的实力和竞争力,也表明其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数据分析表明,北京的文化建设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但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与世界重要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提高北京文化的世界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仍然是未来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第一部分“总报告”,以加强首都文化发展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主题,概述2018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交流传播等方面的发展动态,比较分析北京在国际国内城市体系中的综合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优势及存在的差距,并就加强首都文化建设提出五个方面相关对策建议。第二部分“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战略”,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首都文化领域的主要表现、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北京文化经济政策、北京中轴线南延长线保护利用与未来发展以及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等为主要内容,概述2018年北京文化发展的新动态和新趋势,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第三部分“城市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街小巷空间治理和全民阅读与阅读空间等为主要分析内容,并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第四部分“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就推动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问题、北京创意城市建设新进展、文化财政金融创新、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走出去”等方面展开分析,并针对当前的优势、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第五部分“历史名城保护与文化交流传播”,首先分析北京历史名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然后就首都文化传播、北京对外文化交流和国际化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