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93

中国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图书

dynamics mechanism of rural labourers regional transfer in china

SSAPID:101-6826-8183-35
ISBN:978-7-5097-3996-9
DOI:
ISSN:

[内容简介] 近些年来,我国加快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央相继批准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劳动力转移问题至关重要。以中原经济区这个农村劳动力聚集和转移的典型区域为样本,重点对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机制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和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提出了促进和优化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系列
作 者: 史自力 龚文海
编 辑:王玉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农业经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利于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从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1.2.2 有利于加快区域内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

   1.2.3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2.4 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1.2.5 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1.2.6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从而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

   1.2.7 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的创新和丰富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概念界定

   1.5.1 农业、农民、农民工、农户

   1.5.2 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农村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

   1.5.3 农村劳动力转移

  1.6 研究特色和不足之处

   1.6.1 研究特色

   1.6.2 不足之处

  1.7 小结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动力机制一般理论分析

  2.1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机制的主要理论综述

   2.1.1 “生产压迫人口”学说

   2.1.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1.2.1 刘易斯模型

    2.1.2.2 拉尼斯—费景汉理论

    2.1.2.3 乔根森模型

   2.1.3 新古典迁移理论

   2.1.4 “推力—拉力”理论

   2.1.5 舒尔兹(T.W.Schultz)的成本—效益迁移理论

   2.1.6 E.S.李的人口流动因素理论

   2.1.7 多林格尔和庇奥尔(Piore,1970)等人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2.1.8 托马斯和兹纳列亚基的移民网络理论

   2.1.9 国外研究评价

  2.2 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2.2.1 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

   2.2.2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和动力的研究

   2.2.3 劳动力流动的空间结构

   2.2.4 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结构升级

   2.2.5 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

   2.2.6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的制约因素

   2.2.7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2.2.8 中原经济区劳动力转移研究动态

   2.2.9 国内研究评价

  2.3 小结

 3 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与现状

  3.1 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变迁过程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人口转移

   3.1.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农村人口转移

  3.2 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调查分析

   3.2.1 调查样本的人口学特征描述

   3.2.2 职业分布

   3.2.3 行业分布

   3.2.4 就业时间与就业方向

   3.2.5 转移途径

   3.2.6 外出就业收入水平

   3.2.7 外出就业活动圈

  3.3 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3.3.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

   3.3.2 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长期发展趋势

  3.4 小结

 4 中原经济区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4.1 制度和政策因素

   4.1.1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人口流动和转移政策

   4.1.2 户籍制度

   4.1.3 土地经营制度

   4.1.4 产业发展政策

   4.1.5 城镇化战略

   4.1.6 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与教育制度

   4.1.7 权益保障法规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4.1.8 创业政策和就业制度

   4.1.9 资金转移支付制度与职业教育制度

  4.2 经济因素

   4.2.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4.2.2 农民的经济收入状况及经济地位的变化

   4.2.3 产业结构状况

   4.2.4 经济周期引起的就业波动

  4.3 劳动力因素

   4.3.1 劳动力数量

   4.3.2 劳动力的观念和意识

   4.3.3 劳动力的素质水平

   4.3.4 社会资本

   4.3.5 个体特征

  4.4 市场性因素

   4.4.1 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

   4.4.2 劳动力市场秩序不良

   4.4.3 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

   4.4.4 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不健全

  4.5 管理性因素

   4.5.1 政策的合理性

   4.5.2 管理的有效性

   4.5.3 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能力

  4.6 技术因素

   4.6.1 农村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4.6.2 产业技术进步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

  4.7 农村劳动力转移各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分析

  4.8 小结

 5 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微观动力机制分析

  5.1 成本收益视角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5.1.1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及其变量关系分析

   5.1.2 数据来源与特征分析

   5.1.3 收入及其相关因素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

   5.1.4 成本费用及其相关因素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

   5.1.5 非物质收益及其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

  5.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口学特征要素及其影响机制分析

   5.2.1 劳动力转移动因的年龄差异分析

   5.2.2 劳动力转移动因的性别差异分析

   5.2.3 劳动力转移动因的文化程度差异分析

  5.3 小结

 6 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观动力机制分析

  6.1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6.2 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6.3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6.3.1 农村劳动力转移回归模型的建立

   6.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回归模型的检验及其结果分析

  6.4 小结

 7 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选择

  7.1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其借鉴与启示

   7.1.1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其借鉴启示

   7.1.2 新兴工业化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与经验

   7.1.3 拉美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7.1.4 对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借鉴和启示的综合评述

   7.1.5 小结

  7.2 中国典型地区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其启示

   7.2.1 典型模式

   7.2.2 借鉴及启示

  7.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个案研究

   7.3.1 信阳模式

   7.3.2 林州模式

   7.3.3 长垣模式

   7.3.4 刘庄模式

   7.3.5 小结

  7.4 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构建

   7.4.1 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构建

   7.4.2 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说明

 8 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与政策创新

  8.1 土地制度改革与完善

  8.2 户籍制度改革与完善

  8.3 就业制度改革与完善

  8.4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

  8.5 城市公共品供给制度改革与完善

  8.6 产业政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8.7 工业化拉动策略与劳动力转移

  8.8 城镇化战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8.9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8.10 政府责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8.11 教育培训推动策略

  8.12 实施劳务输出品牌带动策略

  8.13 小结

 附录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本书试图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视角对“三化”协调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解读,对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重点是为描述和解释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机理、根本动因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并运用相关的宏观数据和微观数据对理论模型给予一定的检验和论证。

[1]Ahlburg,D.,(1996),Remittances and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in Tonga,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Vo.l,15:391-400.

[2]Akerlof,George,(1970),T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Market Mechanis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84:488-500.

[3]Anderson,Theodore R.,(1955),Intermetropolitan Migration:A Comparison of the Hypotheses of Zipf and Stouffer,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20:287-291.

[4]Angus Madison,(2001),The World Economy:A Millennial Perspective,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Devel,April:10-18.

[5]Antonio Spilimbergo,Luis Ubeda,(2004),A Mmodel of Multiple Equilibria in Geographic Labor Mobility,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73:107-123.

[6]ArjandeHaan,(2000),Migrants,Livelihoods,and Rights:the Relevance of Migration in Development Policies,Social Development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7-24.

[7]Arnott,R.J. and M. Gersovitz,(1986),Urban Transit System,World Bank Technique Paper No.52(Washington,Economic Journal)96:413-424.

[8]Bakke,E.W.,(1940),Citizens without Work.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56-59.

[9]Bakke,(1953),The Unemployed Man. London:Nisbet:30-31.

[10]Banerjee,B.,(1991),The Determinants of Migrating with a Pre-arranged Job and of the Initial Duration of Urban Unemployment:An Analysis Based on Indian Data on Rural-to-urban Migrant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36,337-351.

[11]Banister,Judith&Taylor,R.Jeffrey,(1991),China:Surplus Labor and Migration,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Vol.4,4:3-20.

[12]Barger,W.K.,(1994),The Farm Labor Movement in the Middle West:Social Change and Adaptation among Migrant Farmworkers.printed in USA:211-234.

[13]Baumol,W.,S.Blackman and E.Wolff,(1985),Unbalanced Growth Revisited:Asymptotic Stagnancy and Nnew Eevidenc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5:806-817.

[14]Bengt Holmstrom,Roger B.Myerson.,(1983),Efficient and Durable Decision Rules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Econometrica,51(6):21-47.214

[15]Bogue,Donald,J.,(1959),Internal Migration,in Hauser,Duncan(ed.),The Study of Population:An Inventory Appraisal,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6]Borjas,G.J.,(2001),Does Immigration Grease the Wheels of the Labor Market?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69-119.

[17]Bound,J.,Holzer,H.J.,(2000),Demand Shifts,Population Adjustments,and Labor Market Outcomes during the 1980s,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18:,20-54.

[18]Brauw,Alan de,Huang,Jikun,Rozelle,Scott,Zhang,Linxiu&Zhang Yigang,(2002),The Evolution of China’s Rural Labor Markets during the Reforms,Working paper,No.02-003.

[19]Breman,Jan,(1997),Muijzenberg,van den Otto & White Ben,Labor Migration in Asia,Working Paper:23-25.

[20]Burdett Kenneth,(1978),Employee Search and Quits,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Vol.68,1:212-220.

[21]C.Cindy Fan,(2003),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in Ttransitional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7:1-24.

[22]Carrington,W.,Detragiache,E.,Vishwanath,T.,(1996),Equilibrium Migration with Endogenous Moving Cos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6(4),909–930.

[23]Chen,Aimin,(2002),Urbanization and Disparities in China:Challeng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China Economic Review,13:134-142.

[24]Cooke,(2002),Ownership Change and Reshaping of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China:a Study of Two Manufacturing Company,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44:19-39.

[25]Dale W. Jorgenson,(1967),Surplus Agricultural Labor and Development of Dual Economy,Oxford Economic Papers,19,3:192-202.

[26]Dale W.Jorgenson,(1961),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Economic Journal,November:191-211.

[27]Daveri,F.,Faini,R.,(1999),Where Do Migrants Go?Oxford Economic Papers 51:595–622.

[28]David C.Stifel & Erik Thorbecke,(2003),A dual-dual CGE model of an Archetype African Economy:Trade Reform,Migration and Poverty,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5:207-235.

[29]Decressin,J.,Fata’s,A.,(1995),Regional Labor Market Dynamics in Europe,European Economic Review,39,1627-1655.215

[30]Diamond,P. & Fudenberg,D.,(1989),Rational Expectations Business Ccycles in Search Equilibrium,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7,No.3:606-620.

[31]Diamond,P.,(1982),Agregate Demand Mmanagement in Search Equilibrium,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0,No.5:881-894.

[32]Eichengreen,B.,(1993),Labor Markets and European Monetary Unification,in Masson,R.,Taylor,M.(eds.),Policy Issues in the Operation of Currency Unions,Cambridge Univ.Press.

[33]Evenett. et Keller W.,(1998),On Theories Explaining the Success of the Gravity Equation,NBER,Working Paper W6529.

[34]Fei & Ranis,(2005),Exploring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Eastern Asia’s Post-War Catch-Up Growth:A Trade Perspective,1906-1999;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Volume 10,2:178-194.

[35]Fei,C.H.and Ranis,G.,(1961),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321-341.

[36]Fei. J.C.and Ranis.G.,(1964),Development of the Labor Surplus Economy:Theory and Policy,Homewood.

[37]Fudengberg,D.& J.Tirole,(1991),Game Theory,MIT Press,

[38]Gary D.Hansen,Edward C.Prescott,(2002),Malthus to Solow,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4):1205-1217.

[39]Gautam Bose,(1996),Agrarian Efficiency Wages in a Dual Economy,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49:371-386.

[40]Gerald M.Meier,(1989),Leading Issu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1]Germani,G.,(1964),Migration and Acculturation.Handbook for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Urban Areas.Paris:UNESCO:159~178.

[42]Gist,Noel P. and Sylvia fleis Fava.,(1974),Urban Society. 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World,(6th ed):128-131.

[43]Goldcheider,Calvin,(1971),Population Modernization,and Social Structure. Boston:Litter,Brown and Company,101-106.

[44]Gould,Julius and William L.Kolf.,(1974),A Dictionary of the Social Science. Oxford University:55-56.

[45]Gronau Reuben,(1971),Information and Frictional Unemployment,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Vol.61,No.3:290-301.

[46]Grossman S.J.,Stiglitz J.E.,(1980),On the Impossibility of Informational Efficient Marke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0(3):393-408.

[47]Gugler,J.and Flanagan.W.,(1978),Urban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West Afric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Homans.

[48]Haan,A.,(2000),Migrants,Livelihoods,and Rights:the Relevance of Migration in Develoment Polocies,Social Development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

[49]Hanson,Robert C.& Ozzie G.Simmons.,(1969),Differential Experience Paths of Rural Migrants to the City.American Behavioral Scinentistist,(13):14-35.

[50]Harris,J.R. and M.P. Todaro,(1970),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Analy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0:324-347.

[51]Hatton,T.J.,and Williams,(1992),What Explains Wage Gaps between Farm and City?Exploring the Todaro Model with the American Evidence:1890-1941,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Vo.l30,2:p127-153.

[52]Hawley,Amos H.,Dorothy Fernander & Harbans Singh,(1979),Migration and Employment in Peninsular Malaysi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7):491-504.

[53]Homans,George C.,(1961),Social Behavior:Its Elementary Forms. 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World:249-267.

[54]Huffman,Wallace E.,(1980),Farm and Off-Farm Work Decisions: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62(1):14-23.

[55]Hutchison,T.W.,(1978),On Revolutions and Progress in Economic Knowle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6]Ian Jewitt.,(1988),Justifying the First-order Approach to Principal-agent Problems. Econometrica,56(5):1177-1190.

[57]Jan K.Brueckner & Yves Zenou,(1999),Harris-Todaro Models with a Land Market,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9:317-339.

[58]Jansen,Clifford J.,(1970),Migration:a Sociological Problem,in Readings in the Sociology of Migration. Oxford:Pergamon press:3-36.

[59]John Gilbert & Thomas Wahl,(2003),Labor Market Distortions and China’s WTO Accession Package:an 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 Assessment,Journal of Comparatives Economics,31:774-794.

[60]Jorgenson,D.W.,(1961),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Economic Journal,(l1):213-222.

[61]Jorgenson,D.W.,(1961),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Economic Journal,November:78-98

[62]Juarez,J.P.,(2000),Analysis of Interregional Labor Migration in Spain Using Gross Flows,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MAY(2):377-399.

[63]Kalir,B.,(2005),The Development of a Migratory Disposition:Explaining a New Emigrati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43(4):167-196.

[64]Kanbur,Ravi and Xiao Zhang,(1999),Which Regional Inequalities in China:The Evolution of Rural-Urban and Inland-Costal Inequality in China from 1983 to 1995,Journal of Comparitive Economics,27:686-701.

[65]Katz,Elizabeth,(1999),An Intra-Household Model of Migration and Remittances with Evidence from Ecuador.12:116-129.

[66]Kjetil Bjorvatn,(2000),Urban Infrastruc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48:205-218.

[67]Krausse,Gerald,(1979),Economic Adjustment of Migrants in the City:the Jskarta Experienc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3):46-68.

[68]Krueger,(1963),The Economic of Discrimin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6):481-6.

[69]L. Rachel Ngai,A. Pissarides,(2004),Structural Change in a Multi-sector Model of Growth,Working Paper.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70]Lamberton,Donald M.,(1984),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1-30.

[71]Larson,D.,and Mundlaky,(1997),On the Intersectoral Migration of Agricultural Labour,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45,No.2:295-319.

[72]Lee Everett S.,(1966),A Theory of Migration,Demography,(1):10-14.

[73]Lewis G.J.,(1982),Human Migration,London:Groom Helm Ltd.218

[74]Lewis W.A.,(1954),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The Manchester School,May.

[75]Liltwak,Eugene,(1970),Geographic Mobility & Extenden Family Cohension. in Fuad Baali and Joseph S.Vandiors,ed. Urban Sociology. 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237-253.

[76]Lin,Justin Yifu.,(1992),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2(1):34-51,

[77]Liu Paul K.C.,(1975),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aiwam.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Academic Sinica:11-12.

[78]Liu Yang,(2003),Rural Labor Migration Chioce in China & It’s Impacts on Rural Households,China Economics Review,(11):67-78.

[79]Macunovich,Diane J.,(1997),A Conversation with Richard Easterlin,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10:119-136.

[80]Mayer,P.,(1962),Migrancy and the Study of African Town. American Anthopologist,(64):576-592.

[81]McCall J.J.,(1970),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and Job Searc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4,No.1:113-126.

[82]Mitohell,J. Clyde.,(1973),Distance,Transportation,and Urban Involvement in Zambia. In Aidan Southhall,ed,Urban Anthrop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33-34.

[83]Nakajima,Chihiro,(1986),Subjective Equilibrium Theory of the Farm Household. Amsterdam: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 B.V.231-257.

[84]O. Stark and J.E. Taylor,(1991),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The Economic Journal,Vol.101,No.408,1163-1178.

[85]Oaxaca,R.,(1973),Male-female Wage Differentials in Urban Labor Market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3):693-709.

[86]Obstfeld,M.,Peri,G.,(1998),Asymmetric Shocks,Economic Policy,26:207–258.

[87]Paul Stoneman,(1983),New Technology,Demand and Employmentin Derek L. Bosworth(eds),The Employment Consequence of Technological Chan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8]Perloff,J.M.,(1991),The Impact of Wage Differential son Choosing to Work in Agricul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73(3):671-680.

[89]Pickett,Kathleen G. and David K.Boulton(1974),Migration and Social Adjustment,Kirkby and Maghull,Liverpool: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24-32.

[90]Pissarides,C.,(1990),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theory,London:Blackwell.

[91]Ravenstein,E.G,(1885),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48-87.

[92]Redfield,Robert,(1974),The folk societ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52):293-308.

[93]Richard U. Agesa & Sunwoong Kim,(2001),Rural to Urban Migration as a Household Decision:Evidence from Kenya,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5(1):60-86.

[94]Rose,A.M.,(1970),Distance of Migration and Ssocioeconomic Status of Migrants. in Clifford J.,Jansen,ed.Readings in the Sociology of Migration. Oxford:Pergamon Press:21-29.

[95]Rose,Arnold M. and Leon Warshay,(1975),The Adjustment of Migrants to Cities. Social Forces,(36):72-76.

[96]Rubenstein,H.,(1992),Migration,Development and Remittances in Rural Mexico,International Migration,Vo.l30,No.2:121-153.

[97]Sanford J.Grossman,Oliver D.Hart,(1983),An Analysis of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 Econometrica,51(1):654-687.

[98]Sarbajit Chaudhuri,(2005),Foreign capital,Welfare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the Presence of Agriculture Dualism,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13:117-131.

[99]Spence,Michael,(1972),Market Signaling:The Informational Structure of Job Markets and Related Phenomena,Ph.D.thesi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00]Spence,Michael,(1973),Job Market Signaling.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119-141.

[101]Spence,Michael,(1974),Market Signaling.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02]Spilimbergo,A.,(1999),Labor Market Integration,Unemployment and Transfer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7(4),641–650.

[103]Stark,O.,(1991),Migration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Risk,Remittances and Family,Finance and Development,Dec,Vol.28,No.4:431-452.

[104]Stark,O. and Taylor J.E.,(1991),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The Economic Journal,Vol.101:234-254.

[105]Stark,O.,(1990),The Migration of Labor,Blackwell,Cambridge,MA.

[106]Stewartt,CharlesT.,(1966),Migration as a Function of Population and Distanc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5):347-356.

[107]Stigler George J.,(1961),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69,No.3:213-225.

[108]Stigler George J.,(1962),Information in the Labor Market,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70,No.5:94-104.

[109]Stiglitz,J.E.,(1985),Information and Economic Analysis:A Perspective. Economic Journal,Conf.Papers:21-41.

[110]Stiglitz,J.E.,(2000),The Contributions of Information to Twentieth Century Economic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4:121-142.

[111]Stoneman,(1987),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echnology Polic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2]Stouffer,Samuel A.,(1940),Intervening Pooprtunities:a Theory Relating Mobility and Distanc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845-867.

[113]Sumon Majunmdar,Anandi Man,Sharun W. Mukand,(2004),Politics,Information and the Urban bias,Jou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75:137-165.

[114]Taylor,J. Edward and Martin,Philip L,(2001),Human Capital:Migration and Rural Population Change,in B. Gardner and G. Rausser eds,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Vol 1.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 B.V.457-511.

[115]Temple,J.,(2001),Structural Change and Europe’s Golden Age,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Bristol.

[116]Theodore Groves.,(1973),Incentives in Teams.Econometrica,41(4):234-256.

[117]Thijs ten Raa & Haoran Pan,(2005),Competitive Pressures on China:Income Inequality and Migration,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35:671-669.

[118]Thomas,Dorothy S.,(1938),Research Memorandum on Migration Diffenentials. Bulletin 45. New York: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58-64.

[119]Todaro,M.P.,(1985),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ngmanInc.,London.

[120]Todaro,M.P.A.,(1969),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138-148.

[121]Tuan,Francis,Somwaru,Agapi & Diao,Xinshen,(2000),Rural Labor Migration,Characteristics,and Employment Patterns:a Study Based on China’s Agricultural Census,TMD Discussion Paper No.63.221

[122]Turner,Jonathan H.,(1978),Sociology:Studying the Human System,Santa Monica,Calif: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54-55.

[123]Vander Gaag,J.and Vijverberg,W.,(1988),A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 for Wage Determinants i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of a Developing Country,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cs70(2):244-252.

[124]Williams,James D.and Andrew J. Sofanko,(1979),Motivations for the Immigration Component of Population Turnaround in Moment Ropolitan Aareas. Demography,(16):239-256.

[125]Wirth,Louis,(1938),Urbanism a Way of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44):1-24.

[126]Yaohui Zhao,(1999),Labor 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The Case of Rural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47,4:767.

[127]Zachariah,K.C. Bombay,(1966),Migration Study:a Pilot Analysis of Migration to an Asian Metropolis.Demography,(3):378-392.

[128]Yaohui,Zhao,(2002),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Return Migration:Recent Evidence from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30:321-334.

[129]Zhao,Y.,(2001),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Relative Wages:The Case of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12(2001):40-57.

[130]Zhao,Yaohui,(1999),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The Case of Rural Chin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47(4):767-782.

[131]Zhongmin W.U.,Shujie Yao,(2003),Intermigration and Intramigration in China: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China Economic Review,14:371-385.

[132]Zipf,George D.,(1946),The Hypothesis:in the Intercity Movement of Pers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1):677-686.

[133]Angel de la Fuente,《经济数学方法与模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34]J.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35]W.舒尔茨:《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演讲集(1959~198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36]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37]白云涛、甘小文:《江西劳动力转移的动态模型分析》,《企业经济》2005年第7期,第8~12页。

[138]包小忠:《刘易斯模型与民工荒》,《经济学家》2005年第4期,第55~61页。

[139]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20~28页。

[140]蔡昉:《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学》1996年第2期,第1~6页。

[141]蔡昉:《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第8~17页。

[142]蔡昉:《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第10~18页。

[143]蔡昉:《中国人口流动的方式与途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44]蔡昉:《劳动力流动对市场发育、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口世界》2000年第6期,第1~5页。

[145]蔡昉:《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46]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城乡就业问题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47]蔡昉:《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发展:城市层级结构、融资能力与迁移政策》,《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第21~29页。

[148]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49]蔡昉、都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第18~26页。

[150]蔡昉、都阳:《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贫困假说》,《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第1~7页。

[151]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第18~25页。

[152]曹阳:《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宏观经济结构变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153]陈安平、李勋来:《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2004年第1期,第30~35页。

[154]陈吉元:《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人民出版社,1993。

[155]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第14~22页。

[156]陈朔、冯素杰:《经济增长速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第23~29页。

[157]陈廷焰:《城市化与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4期,第21~26页。

[158]陈锡康:《中国城乡经济投入占用产出分析》,科学出版社,1992。

[159]陈杨乐:《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及滞留经济代价研究》,《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2期,第12~17页。

[160]程名望、史清华:《农民工进城务工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社会经济体制比较》2006年第4期,第77~83页。

[161]程名望、史清华:《农民工进城务工文化差异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第6期,第9~14页。

[162]程名望、史清华、刘晓峰:《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推到拉的嬗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105~112、223页

[163]程名望、史清华、闵远光:《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因素的调查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37~42页。

[164]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第46~56页。

[165]程名望、史清华、赵永柯:《农民工进城务工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经济地理》2007年第11期,第126~130页。

[166]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

[167]大卫·桑普斯福特、泽弗里斯·桑纳托斯:《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68]邓一鸣:《论二元经济结构时期农业增长与就业结构转换》,《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第7期,第11~16页。

[169]丁兆庆:《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第67~68页。

[170]董执之:《取消户籍制度时不我待》,《开放潮》2001年第9期,第12~15页。

[171]都阳:《风险分散与非农劳动供给——来自贫困地区农村的经验证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第7~13页。

[172]都阳:《中国贫困地区农户劳动供给研究》,华文出版社,2001。

[173]都阳、朴之水:《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49~57页。

[174]杜鹰:《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与宏观背景分析》,《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6期,第23~26页。

[175]杜鹰:《中国农村人口变动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76]杜鹰、白南生:《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177]段晖:《教师聘任的信号博弈模型,工作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04。

[178]段庆林:《劳务经济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2期,第34~38。

[179]樊茂勇、侯鸿翔:《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隐性失业分析》,《经济评论》2000年第5期,第47~50页。

[180]樊潇彦:《中国工业资本收益率的测算与地区、行业结构分析》,《世界经济》2004年第5期,第48~52页。

[181]范小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调研世界》1997年第3期,第17~19页。

[182]费景汉、拉尼斯:《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华夏出版社,1989。

[183]傅勇:《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3期,第12~16页。

[184]高国力:《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迁移》,《南开经济研究》1995年第2期,第12~17页。

[185]高立金:《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与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技术经济》1997年第5期,第23~26页。

[186]高强:《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乡镇经济》2006年第6期,第21~25页。

[187]高迎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农业经济》2000年第4期,第32~35页。

[188]龚维斌:《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农村社会变迁》,文物出版社,1998。

[189]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制》,《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10期,第8~13页。

[190]顾朝林:《新时期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政策的思考》,《城市发展研究》1999年第5期,第9~13页。

[191]顾峰:《高级博弈论》,《上海交通大学讲义》,2005。

[192]顾建平:《可支配收入、劳动力流动与市场分割》,《管理世界》2002年第9期,第38~44页。

[193]郭熙保:《农业剩余劳动问题探讨》,《经济学家》1995年第3期,第63~69页。

[194]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195]郭艳:《1990年代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区域分布及变动模式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第10期,第27~31页。

[196]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经济研究》1994年第12期,第10~18页。

[197]国家统计局网站:《我国农村劳动力及转移状况分析》,2002年5月3日。

[198]哈尔·瓦里安:《经济学分析》(第三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199]韩俊:《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江淮论坛》1995年第2期,第1~12页。

[200]何景熙:《不充分就业: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核心与实质——农村剩余劳动力定义与计量新探》,《调研世界》2000年第9期,第9~11页。

[201]何志强:《经济转轨时期我国产业投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202]洪梅香:《浅论我国的农业投资》,《甘肃农业》2004年第12期,第42~44页。

[203]洪永淼:《高级计量经济学讲义》,上海交通大学,2005。

[204]侯鸿翔、王媛、樊茂勇:《中国农村隐性失业问题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5期,第12~17页。

[205]胡鞍钢:《中国就业状况分析》,《管理世界》1997年第3期,第17~23页。

[206]胡兵、赖景生、胡宝娣:《二元结构、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7期,第9~11页。

[207]胡寄窗:《1870年以来的西方经济学说》,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208]黄平、克莱尔:《对农业的促进或冲击:中国农民外出务工的村级研究》,《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12~17页。

[209]黄颖珏、王桂新:《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区地带的经济发展》,《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第12~17页。

[210]简玉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对策》,《农村经济》2005年第3期,第110~112页。

[211]江文涛、刘秀梅:《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地区差异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2期,第12~17页。

[212]姜爱林:《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6期,第32~36页。

[213]杰弗瑞·A.杰里、菲利普·J.瑞尼:《高级微观经济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第168~174页。

[214]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215]赖小琼、余玉:《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拓展》,《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第22~26页。

[216]兰晓虹、王晶:《中国劳动力转移的综合理论框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38~41页。

[217]劳动部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报告》,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

[218]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报告》,2005。

[219]李德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分析》,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第6~19页。

[220]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3年第4期,第21~26页。

[221]李惠娟:《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9期,第8~12页。

[222]李建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2期,第32~36页。

[223]李建伟:《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8年第9期,第45~52页。

[224]李静霞:《劳动力转移研究方法论》,《财经科学》2002年第4期,第41~45页。

[225]李俊锋、王代敬、宋小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两者相关性的重新判定》,《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期,第23~28页。

[226]李培林:《中国农户家庭经济:资源基础配置单位》,《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11期,第27~32页。

[227]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第6~11页。

[228]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29]李强:《影响中国人口流动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第45~53页。

[230]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人口流动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31]李实:《中国经济转型中劳动力流动模型》,《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第43~51页。

[232]李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第32~41页。

[233]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第17~26页。

[234]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

[235]李晓春、马轶群:《我国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力转移》,《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第45~51页。

[236]李新伟:《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面临的困境》,《人口学刊》,2001年第6期,第45~49页。

[237]李玉江:《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238]李子奈:《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摘自中经网中国权威经济论文库三农问题,2000年6月10日。

[239]李佐军:《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条件和制度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3-16。

[240]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的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2。

[241]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42]林毅夫、蔡昉:《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第21~32页。

[243]林毅夫、蔡昉:《中国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44]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

[245]刘伯文:《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探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53~58页。

[246]刘传江、徐建玲:《民工潮与民工荒》,《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5期,第73~80页。

[247]刘红、刘霄:《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0年第5期,第65~69页。

[248]刘继兵:《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与农村经济增长——基于湖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变动的实证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63~67页。

[249]刘建进:《一个农户劳动力模型及有关剩余劳动力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6期,第43~47页。

[250]刘社建:《就业结构与产业升级协调互动探讨》,《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31~36页。

[251]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第45~54页

[252]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第31~36页。

[253]陆学艺、张厚义:《农民的分化、问题及其对策》,《农业经济问题》1990年第1期,第16~21页。

[254]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92。

[25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5。

[256]孟祥学:《当前农村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乡镇经济》2006年第1期,第20~21页。

[257]苗瑞卿、戎建、郑淑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数量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2期,第18~23页。

[258]苗文龙、万杰:《经济运行中的技术进步与选择》,《经济评论》2005年第3期,第34~50页。

[259]牟子平、吴文良:《我国农业劳动力冗余及可持续利用对策》,《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3期,第52~55页。

[260]穆敏:《关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学刊》2002年第4期,第94~97页。

[261]南希L.斯托基(Nancy L.Stokey)、小罗伯特E.卢卡斯(Robert E.Lucas,Jr):《经济动态的递归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62]宁光杰:《经济增长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问题探索》1995年第4期,第41~46页。

[263]牛若封:《发展模式、技术进步与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经济》1995年第5期,第4~7页。

[264]潘文卿:《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测评》,《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第34~41页。

[265]庞皓:《计量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66]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67]蒲艳萍、吴永球:《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转移》,《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第19~29页。

[268]钱纳里:《发展的形式》,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269]钱纳里:《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89。

[270]钱永坤:《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行为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术论文》,2006。

[271]戎刚、王俊:《全要素生产率在中国工业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65~69页。

[272]阮杨:《经济转型中的就业重构与收入分配》,《管理世界》2002年第11期,第60~67页。

[273]沈百福、俞诗秋:《中国省级地方教育投资的区域比较研究》,《教育与经济》1994年第4期,第12~17页。

[274]施锡铨:《博弈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75]史清华:《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276]史清华:《晋浙农户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及其形成根源比较研究》,《中国经济问题》2000年第6期,第24~31页。

[277]史清华:《农户家庭经济资源利用效率及其配置方向比较》,《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8期,第58~61页。

[278]史清华:《农户经济活动及行为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79]史清华:《浙江农户家庭婚姻、生育及期望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4期,第44~54页。

[280]史清华:《农户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81]史清华、侯瑞明:《农户家庭生命周期及其经济运行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年第2期,第65~70页。

[282]史清华、黄祖辉:《农户家庭经济结构变迁及其根源研究》,《管理世界》2001年第4期,第112~119页。

[283]史清华、贾生华:《农户家庭农地要素流动趋势及其根源比较》,《管理世界》2002年第1期,第71~77页。

[284]史清华、黎东升:《民族间农民生育行为的比较研究——来自湖北418户农户家庭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5期,第56~64页。

[285]史清华、张改清:《农户家庭决策模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自浙江5村的调查》,《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年第3期,第86~90页。

[286]史清华、张惠林:《农户家庭经营非农化进程与历程研究》,《经济问题》2000年第4期,第45~48页。

[287]史清华、程名望、赵正龙:《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村因素的调查分析》,《开发研究》2005年第6期,第42~46页。

[288]史清华、顾海英、张跃华:《农民家庭风险保障:从传统模式到商业保险》,《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第101~108页。

[289]史清华、林坚、顾海英:《农民工进镇意愿、动因及期望的调查分析》,《中州学刊》2005年第1期,第45~50页。

[290]史清华、武志刚、程名望:《长三角农家行为变迁及根源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

[291]史清华、张跃华、卓建伟:《新政实施下农民的反响与增收实绩——以吉苏晋三省为例》,《农经研究通讯》2006年第11期,第1~16页。《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体制改革》2006年第1期,第115~125页全文转载。

[292]史清华、卓建伟、郑龙真:《农民工外出就业及遭遇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0期,第56~63页。

[293]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

[294]宋金平、王恩儒:《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与发展趋势》,《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6期,第66~70页。

[295]宋山梅:《西部小城镇建设再认识》,《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2期,第18~21页。

[296]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97]唐立春:《共产党宣言导读》,北京出版社,1992。

[298]唐要家:《中国工业产业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国经济问题》2004年第4期,第34~38页。

[299]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第113~124页。

[300]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01]万川:《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1期,第70~73页。

[302]万广华:《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第23~29页。

[303]汪小勤:《农业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的利用和转移》,《经济纵横》1998年第1期,第15~18页。

[304]王兵、颜鹏飞:《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学年会工作论文》,2005。

[305]王春超:《收入差距、流动性与地区就业聚集》,《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1期,第10~17页。

[306]王大高:《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制约因素及对策》,《经济问题》1996年第7期,第56~69页。

[307]王丹、夏爱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模型分析》,《商场现代化·学术版》2005年第3期,第182~183页。

[308]王德文、王美艳、陈兰:《中国工业的结构调整、效率与劳动配置》,《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第76~82页。

[309]王桂新、魏星、沈建法:《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关系之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148~161页。

[310]王红玲:《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的统计方法与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4期,第66~74页。

[311]王俊霞、王孟欣:《民工荒问题的经济学思考》,《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2期,第124~127页。

[312]王蓉:《我国义务教育投入之公平性研究》,《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2期,第52~59页。

[313]王善迈、杜育红:《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第10~14页。

[314]王生喜:《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同质化测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第53~55页。

[315]王学真、郭剑雄:《刘易斯模型与托达罗模型的否定之否定》,《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110~114页。

[316]王毅杰、高燕:《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与流动农民身份意识》,《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第2期,第21~23页。

[317]王正:《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亚太经济》2002年第3期,第65~69页。

[318]王作峰:《小城镇建设与农村耕地保护对策》,《农村经济》2006年第4期,第12~15页。

[319]危丽、杨先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博弈分析》,《经济问题》2005年第9期,第34~37页。

[320]威廉·配第:《赋税论》,商务印书馆,1978。

[321]韦伟:《城乡二元就业体制转换的制度分析》,《中国经济问题》2005年第3期,第32~41页。

[322]吴敬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第1~3页。

[323]吴兴陆:《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1期,第52~55页。

[324]吴玉鸣、李建霞:《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地理科学》2006年第8期,第385~391页。

[325]武治国:《转轨中的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26]西奥多·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327]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28]夏杰长:《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期,第36~40页。

[329]夏明:《中国结构转变中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45~49页。

[330]夏业良:《劳动力要素国内外流动的经济分析》,《世界经济文汇》1999年第2期,第23~27页。

[331]肖文韬:《工业化力度、人口流动行为与户籍改革》,《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3期,第56~59页。

[332]谢培秀:《关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1期,第45~49页。

[333]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分析》,《经济研究》1995年第12期,第56~62页。

[334]谢识予:《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35]辛翔飞、秦富:《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要素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发展论坛工作论文》,2005。

[336]邢伯春:《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5年第3期,第36~39页。

[337]徐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38]徐瑜青、董方景:《东西部资金使用效率的比较》,《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1。

[339]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

[340]晏智杰:《边际革命与新古典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41]杨瑞龙、卢周来:《正式契约的第三方实施与权力最优化》,《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第62~69页。

[342]姚先国、来君:《二元社会结构中的工资决定模型与人口流动》,《财经研究》2005年第8期,第68~75页。

[343]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第45~53页。

[344]叶裕民:《中国城市化的制度障碍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第32~38页。

[345]于法鸣、戴平、陶启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未来之路》,《中国劳动》2002年第2期,第23~24页。

[346]约翰·博德利·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47]曾广奎、徐贻军:《内生农业技术进步条件下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模型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67~71页。

[348]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第47~51页。

[349]占俊英:《技术进步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1期,第99~101页。

[350]张爱华:《关于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的思考》,《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第3期,第37~40页。

[351]张保法:《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年第11期,第37~41页。

[352]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第22~30页。

[353]张呈琮:《人口迁移流动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人口研究》2005年第5期,第56~60页。

[354]张贵先、胡宝娣:《城乡差距、农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1期,第80~85页。

[355]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第107~117页。

[356]张军:《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2期,第20~30页。

[357]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第12~21页。

[358]张蒙:《新时期小城镇建设的回顾与思考》,《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5期,第8~10页。

[359]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

[360]张培刚、方齐云:《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农业》,《求是学刊》1996年第1期,第1~3页。

[361]张培刚:《新编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62]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中下合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63]张平、李实、赵人伟:《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经济研究》1998年第4期,第56~64页。

[364]张平:《中国农村居民区域间收入不平等与非农就业》,《经济研究》1998年第8期,第21~28页。

[365]张善余:《基于出生地的中国人口迁延态势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第3期,第12~14页。

[366]张曙光:《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67]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68]张小蒂、李晓钟:《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分析》,《管理世界》2005年第1期,第59~66页。

[369]张晓山:《走向市场:农村的制度变迁和组织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370]张雨林、杨承训:《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中的家庭经济》,《农村金融研究》1983年第6期,第37~43页。

[371]张雨林:《新形势下的村镇建设问题》,《中州学刊》1988年第11期,第9~12页。

[372]张忠法:《我国农村劳力转移的历程、特点及面临的新形势》,《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3期,第13~22页。

[373]赵洪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率演进的研究》,《财经研究》2004年第12期,第23~27页。

[374]赵慧卿:《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75]赵丽华、赵国杰、韩星焕:《我国农业投资效应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第3期,第56~59页。

[376]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第30~39页。

[377]赵振军:《谨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5期,第39~40页。

[378]郑洪涛、李锐、张蕙杰:《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农业资金供给形势的分析和预测》,《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9期,第45~46页。

[379]钟甫宁:《农民问题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9期,第3~6页。

[380]钟笑寒:《土地为何向低生产率农户流转》,《中国改革》2004年第4期,第52~53页。

[381]钟宇平、雷万鹏:《公平视野下中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教育与经济》2002年第1期,第54~57页。

[382]周林:《高级博弈论专题》,《上海交通大学讲义》,2005。

[383]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84]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第23~31页。

[385]周逸先、崔玉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4期,第32~35页。

[386]朱宝树编《城市化再推进和劳动力再转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87]朱镜德:《中国的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下的两阶段乡城迁移理论》,《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1期,第45~58页。

[388]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第11~13页。

[389]朱农:《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人口与经济》2002年第5期,第11~17页。

[390]朱农:《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91]朱善利:《微观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92]朱向东:《农村经济调查研究文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93]朱晓东:《高级宏观经济学讲义》,上海交通大学,2004。